从一件小事想到的人生哲理

2024-04-20

从一件小事想到的人生哲理(通用5篇)

篇1:从一件小事想到的人生哲理

从一件小事想到如何做一个父亲、母亲

早上下着大雨,便和女儿买了馒头、汤汁包和酸梅汤,在车子里吃。小家伙把酸梅汤放在前座中央储物箱上,我便提醒她注意别推倒。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耳边响起“哒”一声,尽管及时抓住饮料包,但手刹周边已一片狼藉!小家伙用做错事后常有的眼神看着我。

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指责、抱怨她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二是立马解决问题。幸好我选择了后者,朝她做了个鬼脸,说:“昨天你把饮料给我的鞋子吃,今天又给车子吃,呵呵!”小家伙一下子笑了,紧张的情绪也舒缓下来!接着我便说:“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于是,立马拿纸巾吸取、处理。完毕后,问小家伙:“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不再发生?”在我的提醒下,她把后座中间的扶手放下来,有两个连着的杯座,把饮料放上万无一失!

于是,我很庆幸,这个早上是在快乐的气氛中开始的!

总结下,类似事件的一般处理程序:

1、安抚情绪。尤其是早上,记住,一方情绪失控会导致双方,甚至多方连锁反应。而且,有个规律:早上第一个路口是绿灯的话,一般接下来都是绿灯哦!反之,都是红灯!

2、马上处理。对事不对人,把面临的问题妥善解决掉,要和孩子一起动手哦!

3、寻求改善之道。启发孩子如何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4、养成习惯。启发诱导、潜移默化,帮助孩子养成冷静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并持续改善的习惯。

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敢作敢为、有担当、绝不推卸责任、绝不抱怨的孩子吗?你想培养一个将来不给社会添麻烦,自立、自强、无论去哪都让你放心的孩子吗?你想返老还童、回转像孩子、和心爱的孩子一起成长吗?!

让我们一起行动!从改变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篇2:从一件小事想到的人生哲理

01

有时候,生活会让我们感觉很糟糕,

好像没有任何如意的部分,

觉得自己很糟,觉得他人也很糟糕,

浑身的负能量,

这种时候,你最适合去做的事情,就是,

暂停一下在自己的困局里不停打转,不求回报地去为别人做一件事。

“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有几个这样的好处:

1. 让你获得一种价值感,即“我对别人有价值”;

2. 你会获得一种很棒的自我身份认同感,你会认同,我是一个好人,我做了一件好事,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3. 帮助别人使得你能从你对自己的不满意中抽离,聚焦他人,让你的世界变宽;

4. 当你感受到别人因为你获益,你也会获得一种可以持续的快乐的感觉;

5. 你会因此建立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没有以付出换回得到的“交易”,这种快乐不依赖他人的反应而存在,因为你“不求回报地付出”,所以你不需要在意别人的回应,你只是做一件你觉得“能帮得上忙”的事情。

你无需患得患失,因此能够活在去帮助他人的当下。

真正热心公益的人,不一定就是品格高尚无私奉献的人,

但是相比其他很多人,他们的内心会更为平静。

他们可以从公益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在能量值特别低、自我怀疑、长期处在自我责备的状态下的时候,

我们往往特别需要体验到,“我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这种自我的体验,能够给我们的内心注入一种力量,帮助我们度过耗竭状态。

在某一个主流规则订立的世界里,你也许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但是假如离开那个规则,

你一样会是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

甚至是一个可能改变他人人生的人。

问题只是,你也许从来不曾意识到,

这个世界还可以有其他的规则。

02

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姚明做的一期节目。

姚明创立的姚基金在三年时间里,为180所希望小学引入体育篮球教育项目,电视节目拍摄了姚明在希望小学教孩子们打篮球的视频。

也许有很多人看到这种慈善,会觉得离自己挺遥远,毕竟自己又不是富豪,

但是那天电视上姚明说的一句话,让我很触动,

他说,“其实孩子们最需要的,除了金钱的捐助,更宝贵的是,你的时间”。

做慈善,做公益,做好事,为他人付出,不一定只是金钱,

而更有意义的,其实是你愿意为他人付出的时间。

特别是在这种公益项目上,

能够在一年之中抽出一些时间,去陪伴这些孩子,

为他们的世界带去他们在当地完全接触不到的认知,

与这些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的`孩子,建立一些温暖的关系,

让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被陪伴和关注,被支持和理解,

如果有人愿意投入自己的一点时间去做,也许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时间去做,大家一起将时间累积起来,

那么这就会改变那些孩子的人生。

即使,他们生来贫困。

但是他们遇到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善意,

会在他们心里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经常会遇到身处痛苦的来访者,

很多人的痛苦,是来源于对他人和关系的控制。

这种痛苦是全人类的痛苦。

只要你有在他人身上想要实现的愿望,达到的目的,

那么愿望实现不了,目的达到不了,你就会痛苦。

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这种关系,即,充满要求、愿望、目的、控制的关系,

那么你只会越来越累。

越来越挫败。

越来越惶恐。

但是有一种关系却完全不同,

那里没有控制,没有要求,没有目的,

有的只是,去做。

默默地去做。

24小时,聚焦自己的得失,也是很累的。

我们需要做一些,看似和自己的获得无关,而与他人的福祉相关的事情。

比如花一些时间,去陪伴那些希望小学的留守孩子,

比如深夜陪着某个焦虑而孤独的朋友聊聊,不期待他日后的感激和回报,

比如尝试去看到别人的痛苦,并且用你的力量,为那个人带来一些欢乐和希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你会喜欢这样一个自己,

并从中获得力量和快乐。

在那一刻。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回家的时候,意外地见到一对乞讨的母女,

当时已经夜深,和妈妈一起乞讨的小女孩,就直接躺在人行道的地面,熟睡了。

看到这一幕,挺心酸。

可我当时身上也没有带现金,

现在大家都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

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就算路过时想施舍,连掏出来的钱都没有,

乞丐的乞讨生涯,也越来越艰难了吧。

我在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两瓶水,两袋面包,还有一个装了糖的漂亮的KITTY猫小罐子,装在塑料袋里,拿去给了那个妈妈,对她说,这是给你孩子的,然后就转身走了。

我做的很少,是的。

这一点点,完全不能解决她们任何的现实问题。

但是,我当时特别想买那个漂亮的罐子给那个午夜时分睡在人行道上的小女孩。

我想当她睡醒迎来新的一天时,会看到那盒糖果,

那一刻她能拥有一件,和别的孩子一样的东西。

第二天,我没有再看到她们,之后也没有。

但粉色的KITTY猫糖罐,连同某种说不清但是美好的感觉,

篇3:从一件小事想到的人生哲理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生态教育包含了知识学习、实践活动和价值观养成,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众多学科,结合了室内与户外、校内与校外等多种教育形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这些都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儿童的主要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在学校内有组织地开展生态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探索当前学校推进生态教育诸多困境的解决,基于生态教育和少年先锋队工作在德育上的一致性,我们将生态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与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和资源相对接,以北京东四九条小学全国第一支“李四光中队”为重点,结合李四光热爱自然、主动探索、踏实认真等态度和品质,组织实施了“从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教育活动。我们想把这样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生态保护无小事,生态环保必须从小事做起。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脚踏实地、自觉自律地践行生态环保。

同时,为提高活动的教育性、专业性,我们引入了研究视角和校外教育机构的支持,邀请了中国儿童中心“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执行小组的王兰老师,对活动进行指导和研究。

二、活动名称

“从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教育活动

三、活动目标

( 一) 情感性目标

以少年先锋队活动的形式,通过阅读、讲座、观影活动等,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热爱自然、踏实认真、主动探索的精神,开启“从一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主题。

( 二) 知识性目标

以少年先锋队活动的形式,通过生态多样性讲座、生态知识宣传、参与世界地球日活动等,将生态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生态既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小事”,生态“大事”要多关注,生态“小事”要多参与,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意识、有责任参与到生态保护中。

( 三) 实践性目标

通过班内、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思考、行动,力所能及地做好“一件小事”,实实在在地改善环境、影响他人,在行动中深入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

( 四) 延伸性目标

通过和科学家、李四光秘书、环保志愿者的交流,开阔学生眼界,深化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态保护的兴趣和责任,使学生持续主动地继续关注和践行生态保护。

四、参与人员

1. 东四九条小学 5 年级 1 班学生 30 人( “李四光中队”) ,校内其他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 教师 3 人: 其中,中队辅导员 1 人,综合实践教师 1 人,德育教师 1 人。

3. 国土资源部专家 1 人,马胜云先生( 李四光生前秘书) ,环保志愿者 10 人。

五、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 活动创意

( 1) 活动模式创意。针对目前生态教育在学校开展的诸多困境,结合“李四光中队”将科学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的有益经验,提出生态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共享少先队工作的资源,以“李四光中队”为平台,对全校学生实施生态教育。

( 2) 活动主题创意。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理解“生态保护”这样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活动倡导生态保护要“从一件小事做起”,既关心大事又做好小事,让学生乐于、易于理解和行动。同时,活动主题将热爱自然、主动探索、踏实认真等精神与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联系在一起,将这些优秀精神和品质放到榜样身上,发挥榜样的力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 活动场所、教师( 专家)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工具的准备

( 1) 活动场所: 学校、国土资源部、红领巾公园。

( 2) 教师及专家: 东四九条小学中队辅导员1人,综合实践教师1人,德育教师1人; 李四光生前秘书马胜云先生; 国土资源部专家1人; 河南在京务工人员志愿者8人;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教师2人。

( 3) 活动内容与方法: 阅读与观影; 听讲座; 校园宣传( 写信、校园广播、黑板报) ; 班级内及校内实践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

( 4) 活动工具的准备: 资料类———《李四光传记》书籍,电影《李四光》,李四光小故事印刷品; 材料类———制作校内宣传品的文具( 彩色纸、特种手工纸、水彩笔、记号笔、双面胶、打印纸、剪刀、美工刀、彩色粉笔) ,大号和小号的纸箱,活动横幅标识、旗帜,环保垃圾袋、夹子( 夹垃圾用) ; 设备类———相机、摄影机。

3. 效果评估方法

( 1) 学生作品,包括读后感、观后感、信件、宣传板报、宣传牌。

( 2) 活动的制度化。回收角、校园环保小分队成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一直延续下来,在学生们的手中传递。

( 3) 学生习惯养成。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要“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全校形成良好风气。

( 4) 合作机构的认可与支持。

4. 社会资源的整合

( 1) 国土资源部的支持,选派专家到校做讲座,联系接待学生参观学习,提供影片、书籍等资料。

( 2)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支持,组织学生参加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联系志愿者同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 派教师配合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 3) 红领巾公园的支持,接待并配合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 4) 主要借助国土资源部的平台,进行对外的媒体宣传。

六、活动步骤记录( 分阶段)

( 一) “听”“读”李四光———启发阶段

利用班队会和午休时间,组织学生读《李四光传记》,做读书笔记,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心得。在学生对李四光热爱自然、主动探索、细致认真的精神和事迹有所了解后,李四光秘书马胜云老先生来到学校,给学生们讲李四光的故事。对学生们来说,能听到马爷爷故事,是难得的一次体验。李四光不再是一个符号,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具有渊博学识、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的人。那些感人的事迹、可贵的情感、优秀的品质,在马爷爷的讲解中也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学生们深受感染。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学生喜爱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观看了电影《李四光》。立体多远的表现手段,将学生之前了解到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发酵。李四光的奋斗与研究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案例,人类要科学、负责任地面对自然、利用自然,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 二) 生态保护在身边———认知阶段

我们与国土资源部合作,邀请科学家李正文奶奶给学生做生态多样性主题讲座。科学家从一件小事说起,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小植物、小动物谈到生态圈、生物多样性,谈到如何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该活动引导学生从关注生态到关注身边的生态,为引发之后的活动做好准备。讲座后,同学们交流了学习感受,并写下学习笔记。付冬同学说: “我们还准备把所有的植物挂上牌子。并且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以及一些相关知识。还可以把保护这些植物的方法写出来。让弟弟妹妹来保护这些植物。”陆璐同学说: “我不仅学会了仔细观察事物,还学会了怎样保护植物、学校里的植物都是属于哪个科目的,等等。”乔艾同学说: “我想: 我应该去认真观察这五彩缤纷的世界,认真观察大自然,认真观察这多姿多彩的动植物。”这些学习笔记被整理后送给了李奶奶。李奶奶在给同学们的回信中说: “我非常赞赏你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自然知识,就从校园、身边的生物开始。只要认真,就能够感到奥妙无穷、就能够感悟科学的真谛。况且,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就是我们学习的基础! 支持你们保护生物、保护地球的态度和措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涓涓的溪流汇成江海,为奥运增色、为祖国添彩! 你们是人民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愿你们努力学习,将来做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

随后,李四光中队开始在校园内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生态保护,包括自制宣传板、黑板报、校园广播、环保小卡片等; 他们还以生态保护为主题,设计学校科技节的活动,在校园里营造出浓浓的生态保护氛围。世界地球日( 4. 22) 当天,李四光中队作为代表,走出学校、参加纪念活动。该活动带给学生很大震撼,全人类、全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投入与积极行动,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他们。为了生态保护行动起来,学生们跃跃欲试。

( 三) 做一件小事———实践阶段

第一阶段为班级活动,从五( 1) 班开始,在每个班级建立回收角,收集废旧纸张、书报刊、本册等,鼓励学生节约资源,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第二阶段为校园活动,除了打扫和维护本班环境外,以五( 1) 班学生为主,成立了校园环保小分队,负责对学校公共区域的环境情况进行监督和维护。操场、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多功能厅、图书馆,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一边随手处理这些场所出现的垃圾、脏物,一边提醒和劝告其他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阶段为校外活动,五( 1) 班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组织了“做一件小事”实践活动,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教师、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者一起,到红领巾公园捡拾垃圾、向游人宣传生态保护知识。

“做一件小事”活动( 红领巾公园)

七、总结和反思

( 一) 收获与建议

1.“以少年先锋队为平台,推动生态教育”的可能性。为了在学校内做好、做实生态教育,结合“李四光中队”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少先队工作的资源优势,本活动将生态教育与少年先锋队工作相结合,借力少先队平台开展生态教育。同时,生态教育具有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实践性强、学生喜爱等特点,给少年先锋队工作带来了时代感和亲和力,为少先队建设贡献了新的思路和新的主题。

2.“以少年先锋队为平台,推动生态教育”的可行性。少先队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在课时、教师、资金等方面都有制度保障。少先队活动在广度、深度、力度,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教师的重视度、执行力等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本活动作为少先队活动进行部署和推广,以班队会、社会实践课为主要时间,以“李四光中队”为核心向全校辐射,通过国土资源部拓展社会资源,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以少先队平台推动生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态教育投入不足、保障不足的困境。

3. 基于生态教育借力少先队工作平台的经验,我们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如何有效整合生态教育与学科教学改革、学生社团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让教育的过程变得快乐,效果变得显著,学生获得成长。

( 二) 问题与反思

1. 儿童参与有待提高。生态教育强调个体体验、强调动手实践、强调环境育人,少先队工作强调集体意识、强调观念学习、强调文化育人。生态项目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往往是集体性的,相对被动。虽然本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做、多参与,教师尽量少做、少指导,但单纯的放手不等于儿童的有效参与。

2. 教师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本活动由中队辅导员、德育教师和综合实践教师合作完成,没有生态教育方面的教师或专家参与其中。几位教师带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尽管有着充分的沟通和信任,但还是对活动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少先队平台的生态教育,其本质还应是生态教育,这是教师们较难把握和控制的。

3. 生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缺少支持。以少先队平台推动生态教育,在短时间内的确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并非长久之计。少年队工作与生态教育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较大差别。

4. 中国儿童中心于2008年发起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以生态( 环境) 为教育主题,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带领儿童开展各种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实践,意在引导儿童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儿童健康发展。该项目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何充分有效地引入、利用、转化这些校外教育资源,使其助力学校生态教育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思路。

篇4:从一次饭局想到的

席终人散,朋友说的那句话总在脑际盘旋,久久挥之不去。许多年下来,老百姓对公款吃喝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于是各种各样讽刺公款吃喝的谣谚便传开了,如“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等等,无不体现出民间的智慧和苦涩。

“像吃公家一样的吃”,如果把这句话说给印度人听,人家一定会莫名其妙,因为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对于普通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往来都是“有事说事”,办完后各忙各的。况且印度人把超度灵魂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而口腹之欲正是妨碍灵魂超度的最大障碍。其实,何止印度,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公务员的开支都有非常严格的预算,小到一年需要多少纸张、多少墨盒都有详细数目。除了必不可少的接待活动,绝对禁止用公款吃喝,即便是必要的接待也力求简单。据北京律师韩传华说,荷兰的一位政府官员请客吃饭,公布菜单时发现有一盘鹅肝,因为鹅肝较贵,这位政府官员便被辞退。在俄罗斯,公务员更将请客吃饭视为畏途,因为申请和报账的手续极为繁琐。比如报账,至少需要三位领导签字才能实行。所以有的公务员请客后,眼看几个月报不了账,就干脆自己埋单了事。

从世界反观中国,有一种观念比较流行,即只要不贪污、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于是久而久之,公款吃喝便大行其道。许多餐馆酒楼人声鼎沸、推杯换盏的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公款支撑起来的。在一些公务员的心目中,公款吃喝具有买醉、施恩、市惠、邀宠、固宠等多种功能,何乐而不为呢?有些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费本来极为短缺,但公务员照样大吃大喝,以致欠下巨额债务后屡屡被人告上法庭,有的甚至要变卖办公楼才能还债。如此荒唐的事情,怎不叫人大跌眼镜!

这些年来,公款吃喝现象备受国人关注。据《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的费用高达两千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公车消费和公款旅游,其数量更为庞大和惊人。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三项累计为九千亿元;另据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先生介绍,从1978年到2003年的二十五年间,中国的行政成本增加八十七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各项统计,中国2004年的公款消费合计为一千二百多亿元。尽管各方对公款消费的统计差别颇大,成了一笔糊涂账,但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公款消费必存在很大的节省空间,则是毫无疑问的。

公款吃喝不仅浪费大量钱财,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了权力拜物教。试想,一些公务员酒足饭饱之余,大笔一挥即可潇洒走人,那份面子,那种气派,如何叫人不动心呢?怪不得时下许多人把签单当成了快意人生的重要标志,没有的梦寐以求,得手的深恐或失。

公款吃喝盛行,是否说明中国人特别嘴馋,特别能吃呢?我看并非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固然有不少陋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于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也正是各级政府虽然颁布了许多限制公款吃喝的规章制度,而实际上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应当说,中国广大纳税人对税款的流向、用途是很关心的,但他们在履行义务之后如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又切实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渠道。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必然导致政府行政费用的透明度不高,从而给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也要看到,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三大难题依然困扰着无数家庭。就拿读书来说,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很不容易,更别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家庭了。据调查,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人强烈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教育投入,缓解教育产业化的不良倾向。目前中国的公共教育投入还不到GDP的百分之四,尚赶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中国能堵住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刀刃上,完全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三大难题。

篇5:从一次早餐想到的……

我不妨自己做!“对,就这么干!”一个念头闪过,我冲到客厅,打开冰箱,翻出两个蛋,准备煎蛋吃。一番“苦战”之后,煎蛋出锅了——蛋体“支离破碎”,背面还煎糊了,味道也不知怎样。我连忙用筷子夹起一点送进嘴里,觉得还可以,但是满足感只停留了两秒钟,一阵辣味穿喉而过,霎时传遍全身,感觉舌头就像是着了火。原来我把胡椒当成了盐。“辣,辣……”我一边伸长舌头,一边去喝水,试图浇灭这燃烧的小火苗……煎蛋没吃成,最后还是泡方便面解决了早餐。

这次早餐,让我感触良多。记得学校艺术节要表演节目,昂贵的服装费使我发愁,这时,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儿子,别担心,钱的事我来想办法。”那几天,妈妈一直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工作,最终凑齐了服装费,可我却嫌妈妈钱给得太迟……

想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脸一阵发烫,觉得惭愧不已,不禁扪心自问:“平日里,父母为你做的事你体会过吗?你回报过吗?难道父母对你无私且无价的爱,换来的就是你的顶撞、埋怨……”

这一连串的问号,使我百感交集。原来,我们和父母之间相互的爱是完全不对等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去报答他们——踏实做人,学好功课,让他们的脸上绽放久违的笑容!

点评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母对儿女的爱是那样的深沉和博大。小作者选取生活中的点滴来凸显母爱的伟大,同样收到了滴水见阳光的效果。表现母爱的文章浩如烟海,这类主题的文章容易陷入俗套,本文的可读性在于描写比较真实可信,似乎每个学生都能从这篇习作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并产生共鸣。这种写作手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指导并置评:马家宝】

上一篇:中秋节作文——秋知己下一篇:立冬唯美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