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024-04-08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精选6篇)

篇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课程教学日历

(本科)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罗光 电 话: 62559810 电子邮件: lg@hust.edu.cn

课时:48

一、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主要研究国民收入、储蓄、投资和就业等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商品、劳动和资本等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同时还研究政府基于以上因素所采取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二、教学目的

1.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3.学会应用所学宏观经济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与讨论、课堂作业等。

四、课程参考资料

[1] 教材:[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译丛)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3] R.多恩布什,S.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斯蒂格利茨,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五、考核方法

课堂作业: 30% 考试: 70% 合计: 100%

六、教学日程安排(40学时)1.绪论(2学时)

要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学习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经济模型;价格的伸缩性和粘性;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章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学时)

要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支出法计算 GDP;收入法计算 GDP;GNP 和其他数据(GNP、实际和名义GDP);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失业:失业率(失业率及劳动参与率);存量与流量;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2章

3.NI来去何方(2学时)

要点:总产出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及规模效应);国民收入分配(要素价格及决定、劳动需求曲线、资本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均衡;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需求、供给曲线及均衡);一般均衡和S,I变动; 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3章

4.经济增长 1(4学时)

要点:资本积累(单位工人的生产函数、资本增长和稳定状态、趋近稳定状态、储蓄率的效应);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转变到黄金规则稳态);人口增长(Solow 模型、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下的黄金规则);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4章

5.经济增长 2(2学时)

要点:Solow 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概念及简单模型);促进增长的政 策(评价储蓄率、提高储蓄率的政策、在不同资本间配置投资、鼓励技术进步);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5章 6.失业(2学时)

要点:摩擦性失业及其原因;结构性失业及其原因;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自然失业率(概念及模型);失业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应;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6章

7.货币供给与需求(2学时)

要点:货币及其分类;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及经济功能);货币需求函数(交易、投机、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第7章1-2节;高鸿业第15章第三节 8.通货膨胀论(2学时)

要点:货币数量论的概念;费雪效应的概念;考虑费雪效应的货币市场均衡;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超速通货膨胀(原因、现象);古典二分法的概念;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7章3-8节 9.国际贸易原理(2学时)

要点:国际贸易的一般原因;国际贸易的好处;比较优势原理;国际贸易的均衡;国际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本章小结。阅读:国际贸易相关教材 10.小型开放经济(2学时)

要点:贸易余额与净资本流出(相关概念);小型开放经济的可贷资金模型;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概念);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政策如何影响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定义及应用);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8章

11.AS-AD模型导论(2学时)

要点: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总需求(概念及总需求曲线);长期总供给(概念及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概念及供给曲线);两种AS-AD模型的分歧(古典和凯恩斯);两种AS-AD模型的综合;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9章

12.凯恩斯交叉模型(2学时)

要点:凯恩斯交叉图(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凯恩斯交叉图);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表达式及图示);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投资曲线);净出口函数(定义及图示);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概念);计划总支出曲线的构成; 总支出曲线的变动;本章小结。

阅读:教材第10章1节;高鸿业第十四章1节、15章1节 13.财政政策理论与工具(2学时午)

要点:乘数概念(投资乘数与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自主支出乘数的制约因素;节约悖论(概念,公式及成立条件);财政政策及其挤出效应;政府预算(功能性预算、周期性与结构性赤字和赢余);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0章1节;高第十七章2节、14章6、7节 14.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2学时)

要点: 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一个货币供给模型(模型定义);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案例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8章;高鸿业第十七章3节 15.总供给和Phillips曲线(2学时)要点:短期总供给模型(粘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 Phillips 曲线(概念);通货膨胀变动的三个原因(适应性预期和通胀惯性、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抑制通货膨胀及其代价;滞后假说;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3章

16.IS-LM模型(4学时)

要点:Keynesian 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与IS曲线(IS曲线定义及性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与LM曲线(LM曲线定义及性质);IS-LM模型与均衡点的变动;本章小结。

阅读:教材第10章

17.IS-LM模型的应用(4学时)

要点:IS-LM 模型用于政策分析(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IS-LM 模型中的冲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货币需求出现外生变化); IS-LM 模型和总需求(IS-LM推导需求曲线及对它的影响);短期与长期中的IS-LM 模型;大萧条(支出假说、货币假说);IS-LM模型的政策推论;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1章

18.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4学时)

要点:Mundell-Fleming 模型(模型定义及均衡);浮动汇率下的政策分析;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分析;浮动 vs.固定汇率比较);利率差别(原因及影响);Mundell-Fleming 模型和AD曲线(推导AD曲线、大型开放经济);本章小结。阅读:教材第12章

19.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2学时)要点:进行案例讨论 20.课程总结(2学时)要点:总结并答疑

篇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教师姓名:张兆国 2011年9月25日

办公室: 管理学院大楼521室 电话: *** 电子邮箱: xuehai0225@126.com

学时与学分:34/2

先修课程:

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教材和参考书:

王化成 著,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Charies H.Gibson 著,胡玉明主译,财务报告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Leopold and Wilol著,许秉岩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先治、陈友邦编著,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张新民主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10%;习题与案例:20%;课堂结束考试:70%。

课程教学目标:

1、认识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3、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 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4学时)

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作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相关资料。

10月3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0月6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财务报表分析目的的契约分析(4学时)

了解现代企业的性质和利益相关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

10月10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0月12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4学时)

10月13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0月26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4学时)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项目

10月27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0月31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4学时)

11月2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11月3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4学时)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意义、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因素

11月7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11月9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 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4学时)

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一个相关的问题 11月10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11月14日星期一 5-6节 东十二楼J2104 ● 解读财务报表的技巧和规律性(4学时)了解如何看财务报表的各种技巧和一些规律性。11月16日星期三 5-6节 东九楼D403 11月17日星期四 5-6节 东九楼D217 ●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2学时)

篇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旅游经济学,教学改革,苏州科技学院

一、引言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交叉型、应用型课程, 它是伴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遵循引起关注—重点研究—点面结合—基本框架—仍存争议的建设过程, 而在学者的理性思考和现实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根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 旅游经济学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以旅游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旨在揭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 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为导向, 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地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但在旅游经济学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急需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旅游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交叉学科, 内容庞杂

从学科性质上看, 现代《旅游经济学》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学习旅游经济学不仅要以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知识为基础, 还必须借助众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丰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如心理学、社会学、资源学、统计学、民族学等;从内容体系上看, 旅游经济学相对于经济学来说是一门部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其内容既包括旅游消费者的微观需求理论, 也包括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企业发展与投资决策的企业供给理论, 同时, 介于我国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型”特征, 其内容又必然包括政府规制、旅游产业政策、旅游经济综合效益等部分内容。相对于旅游经济学的核心课程的地位, 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学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课程难以定位, 教师“教”、学生 “学”均难以把握。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教授点到为止, 学生学习浅尝辄止, 导致学生“学”与“不学”似乎差异不大。

(二) “材”出多门, 适用较难

好的教材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目前, 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存在数量较多, 精品很少;各成体系、 难易不一;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等特点。1982年2月, 由王立纲等人撰写的国内第一本较为系统地研究旅游经济的专著《中国旅游经济学》面世, 实现了我国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零的突破”。其后, 相继出现了南开版、中旅版、高教版、旅教版等多种版本。在内容上, 这些教材除了依循一般经济学的“共有体系”外, 有繁有简, 各成体系;在难度上, 有的注重体系完整, 以定性分析为主, 辅以适当案例;有的以数理分析为主, 辅以大量分析模型与方法;有的则既有理论分析, 定性评判, 又有定量分析, 适量案例。此外, 旅游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新现象、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慧旅游、O2O、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大量应用, 但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普遍未能反映这一新变化。

(三) 单向教学, 缺乏互动

目前, 多数高校的旅游经济学课堂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解放了教师忙于板书之苦,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媒介多彩、立体地展示教学内容, 但并未能彻底改变该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 的单向教学模式。一方面是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课时不够, 另一方面学科交叉的性质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把控也较为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对基本理论和内容的讲解、传授, 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体验, 未能有效利用专题讲授、案例讨论、热点透视、翻转课堂、角色模拟、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与反馈。

(四) 课堂为主, 缺乏实践

考虑到诸多原因, 目前在一般本科院校专门针对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少之又少。但实际上, 旅游经济学依赖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支撑, 理论性较强;同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以经济学理论为主的众多相关理论, 分析社会化、 商品化了的旅游经济活动背后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专题内容, 增加适量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过程组织, 注重过程考核, 融入成绩评定, 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消化、理解, 更感性地认识旅游经济理论, 提高学生分析旅游经济现象、把握旅游经济问题的本质。

三、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 根据培养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

苏州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轫于1995年成立的旅游与宾馆管理专科专业, 1996年起正式招收4年制本科生, 2010年被列为苏州科技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学校《苏州科技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013年) 的文件精神, 我们修订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 将本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 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有人文素质、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根据上述培养目标, 我们将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微观部分:旅游需求与旅游者的经济行为, 旅游供给及价格策略, 旅游投资与决策, 旅游业一体化经营与跨国经营;宏观部分:旅游业就业与收入, 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其国际比较, 旅游经济影响与效益。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兼顾体系完整与专题重点讲授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课堂互动教学与课外综合实践相结合。

(二) 自编教材为主, 多种教材补充

针对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的现状,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我院旅游专业的教学需要, 我们在教材选用上遵循以“以自编教材为主、多种教材为补充”的原则。2010年5月, 由我院韩云教授领衔主编、旅游系相关教师合编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在南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融合了众多教材的优点, 反映了旅游产业的最新发展, 是我院旅游经济学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同时考虑到产业发展、学科交叉、各教材各有侧重的特点, 我们又选定了多种相关教材作为补充, 这些教材或在教学内容上有新安排、新体系, 或在理论讲解上有新突破、新观点, 或在案例选用和综合练习上有可取之处。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我们重点参考且效果较好的有《新编旅游经济学》 (黄羊山,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 《旅游经济学》 (罗明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旅游经济学》 (厉新建,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年) , 《旅游经济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 (金准,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4) 。

(三) 融入专题案例, 增加互动讨论

传统单向的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们做了以下两点改革:一是旅游经济热点透视。这种形式一般安排在每节课的开始, 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按照提前公布话题—学生共同关注—代表主持话题—全体参与讨论—教师总结考核过程进行。由于学生自选话题, 新鲜、时尚, 比如中国游客海外疯狂购物、在线旅游企业价格大战、上海迪斯尼带来的冲击、 丝绸之路的“旅游蛋糕”, 因此参与度较高, 互动效果较好;二是融入专题案例。案例是沟通抽象理论与客观实际之间的桥梁,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尤其是案例的选择对教师讲授、分析好旅游经济学的概念、 原理和分析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旅游经济学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点:贴近学生、与时俱进、不忘经典。

(四) 增加实践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

考虑到旅游经济学交叉型、应用型的学科性质, 发挥我院与苏州市旅游局、地方知名旅行社企业、旅游景区 (点) 的良好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逐步实施以下教学实践环节, 并融入成绩考核评定。一是配合旅游局每年开展的游客满意度调查, 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来苏游客的构成及人文特征, 游客对苏州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及服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市民素质的满意情况;二是利用举办苏州市青年旅游人才培训班的机会, 组织学生与旅行社经理人员的调查与访谈, 了解苏州旅行社产品开发的现状、特色、竞争态势及未来展望;三是利用苏州乐园、苏州大阳山等景区实习基地资源, 通过组织学生到景区实地参观, 进行游客问卷调查, 了解景区门票定价是否合理, 旅游产品 (主要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 是否完善, 周边配套, 如交通、停车场等是否到位等,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韩云.旅游经济学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2]厉新建.旅游经济学原理 (第2版)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杨晨霞.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J].消费导刊, 2009, (11) .

[4]张艳.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5) .

[5]陈肖静.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6, (4) .

篇4:《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策略

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计量经济学》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经济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旨在运用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实践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以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以及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在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等,都制约着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实效性。

1 国际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课程难度大,学生缺乏重视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三门学科的结合,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尤其是在经典线性回归理论部分,需要用到矩阵、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的大量知识,这对于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目前还有很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计量经济学不仅学习难度大,而且对以后的工作学习等都没有太大的用处,学不学都无所谓,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时功利性较强,为了考试而应付,投入的学习精力较少,严重降低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1.2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验教学内容不足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综合性学科,但是目前该校国际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还缺乏科学性,过分重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没有设置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同时由于课时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导致《计量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基本数学模型分析以及检验推断等简单的实验内容上,只采取EViews经济学软件进行实践教学,严重影响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3 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

在国际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经典线性回归这部分内容,课程前后之间逻辑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较为注重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选择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的传授,过于强调公式的推导和证明,的教学内容都在的过程中完成,忽视了这一过程中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等的应用技巧,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2 国际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 重视实验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真正实现《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目前学校对《计量经济学》实践课程缺乏重视的现状,需要学校及教学转变观念,建立必要的《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选取适合本校相关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经济学管理软件,除了EViews之外,还要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进行充分的结合,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知识对某一项目进行建模,进而锻炼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相关软件的操作水平,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

2.2 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切实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设置实现多样性和层次性要求,满足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需求。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计量经济学又是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概率论、高等数学等于一体的学科,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定要保证在做好先导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使课程改革的实效性也得以提升。

2.3 改革教学方式

《计量经济学》本身教学难度就比较大,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进行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与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来组织学生研究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搜集数据并做具体的研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强化学习效果。

3 小结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目前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和问题,进而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婷婷,乔鹏亮.应用型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钦州学院商学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09:36-37.

[2]李劼.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24-25.

篇5:燕山大学EDA课程设计电子日历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一、设计题目:电子日历

二、设计要求

1.能显示年、月、日、星期,如01.11.08 6,星期日显示8 2.年、月、日、星期可调 3.不考虑闰年

三、设计思路

为实现本电路要求,采取模块电路设计方法。本电路系统主要 包括以下三大模块:

1.计数模块 2.控制模块 3.译码器显示模块

四、设计过程

1.计数模块 1)星期计数模块

由于星期日要显示8,一般芯片难以实现,可通过四个JKFF触发器设计而成。电路图如下:

波形仿真图如下:

2)天计数模块

通过两个74160芯片作计数电路和DFF作去毛刺电路设计而成,若没有去毛刺电路,在硬件仿真时,月计数会出现连续计两次的情况。由于不同月份有不同天数(31、30、28),故需要三个输入端(C31、C30、C28)选择计数的进制,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有效(输入高电平)。电路图如下:

C30端有效时的波形仿真图如下:

3)月计数模块

通过两个74160芯片设计而成,电路图如下:

波形仿真图如下:

4)月计数对天计数的反馈模块

通过画真值表列出逻辑表达式,从而设计出如下电路:

波形仿真图如下:

5)年计数模块

通过两个74160芯片设计而成,为了实现可调,将年个位对十位的进位输出端C先到控制模块上。电路图如下:

波形仿真图如下:

2.控制模块

时钟脉冲经CP端输入,K、Kweek、Kday、Kmonth、Kyear1、Kyear2为手动控制端。K端输入高电平时为调节状态,输入低电平时为自动计数状态。电路图如下:

3.译码器显示模块

该模块由一个74160芯片、四个数据选择74151和译码驱动器7449组成。电路图如下:

4.总图

连接控制模块和计数模块。电路图如下:

该部分波形仿真图如下:

在其中可以发现,月比天滞后1.5个时钟周期(其中1个时钟周期是由于天计数模块的去毛刺电路产生的),年个位比月滞后0.5个时钟周期,年十位比年个位滞后0.5个时钟周期。由于时间有限,知识经验不足等限制,在答辩前仍未解决该问题。

再连接译码器显示模块。电路图如下:

接通电源时,K端要先输入高电平,把月调到非0,才能在K端输入低电平后正常计数。

篇6:《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智能、技能的.重要手段,其作用至关重要.在介绍实践教学内涵、管理经济学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经济学的特点,分析了管理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管理经济学实施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与企业模拟实验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等.

作 者:翁英英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管理系,广西,柳州,545006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   案例教学   模拟实验   管理经济学  

上一篇:维护工程师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西章小学法制教育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