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2024-04-07

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精选5篇)

篇1: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一、写作目标:

1、初步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2、学习细致观察生活,感受秋天的美好。

3、中心明确,不要面面俱到,语言华丽、形象生动。

二、写作重点、难点:目标2

三、写作过程:

期中考试作文写的普遍不好,今天咱们再修改一下,使它更完善。

1、以小组为单位修改文章。

2、自己认真抄写作文。

3、教师补充有关美文。

描写关于秋天作文的文章素材集锦

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另人向往,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菜地间。你喜欢用什么语言来描写秋天呢?

本文精选素材

踏上前往田野的小路,一阵凉爽的西风迎面吹来,树叶纷飞,犹如仙女散花。落在地面上的落叶犹如淘气的孩子在奔跑、打滚、翻跟头。沿路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亲密无间。秋天田野的代表物是那一望无边的稻穗。远远望去,一片片稻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田野里滚着层层波涛,连绵起伏,十分迷人!一株株稻穗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它们摇晃着小脑袋,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走进田野,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与地也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一色。稻子的长势十分喜人,每颗稻穗都有八十几粒,粒粒都挺着个快要胀破似的大肚皮,沉甸甸的。它的秆很细,但十分坚韧,尽管已被压弯了腰,但从不趴下。它的根像鹰爪一样,紧紧地抓住大地,任凭风吹雨打,丝毫不动。瞧,那边的老大爷正在收割,他技术娴熟地挥舞着镰刀,一会儿,那密不透风的稻田便被割了好几垅,好像是一条条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远处的谷场上人们也在忙得不亦乐乎……

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

草木枯黄

枫叶似火

颗粒饱满

大大小小

摇摇摆摆

翩翩起舞

色彩缤纷

丹桂飘香

果实累累

瓜果瓢香

落叶纷飞

遍地金黄

丰收在望

晶莹透亮

五光十色

秋虫唧唧

北雁南飞

沉甸甸

描写秋天天气的词语

秋风送爽

凉风习习

万里无云

一望无际

天高云淡

描写颜色的词语

金黄

嫩绿

红火

碧蓝

紫茵茵

红彤彤

红通通

红艳艳

金灿灿

黄澄澄

绿油油 白茫茫

蓝湛湛

描写事物的量词

一片片

一个个

一串串

一排排

一盏盏

一面面

一条条

一张张

一把把

描写人们的词语

笑逐颜开

垂涎三尺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满怀喜悦

供你在文中选用的句子

梨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走近一看,梨子脸上还长着许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树枝越压越弯,越压越弯,有的梨子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

走进秋天

立秋已过,天气却依然炎热。一场秋雨从从容容、淋淋漓漓地在天地间飘洒了一天一夜。第二日清晨,便有湿润清凉的风儿迎面扑来。那清凉,透过皮肤,直抵人的肺腑,沁入人的每一个细胞。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的气息,在雨后的某一个瞬间,伴着一些淡淡的思绪,袅袅地升起来了。

“碧云天,黄花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时节,我们可以随口吟出许多这样空灵凄美的关于秋的句子。中国的文人,似乎都有秋的情节。也许是秋的意境,正应和了古代文人才子们的落魄心情。那些在无边愁绪中升华出来的诗句,穿过了历史的文化长廊,象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浩瀚的文学星海里,闪着迷人的光华。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悲秋,伤秋,悯秋,浅吟低唱着秋的悲凉。自古至今,政治风云的变化,也似这四季轮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昨日还繁华似锦,今天已经是落木萧萧了。一代代落魄的文人才子只有举杯望月,把酒临风,将满腔的郁闷付与秋风落叶。

然而,我却喜欢秋天。

秋,多么素雅娴静,又多么斑斓多姿,象一个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又极有内蕴的女子。偶尔一抬头,洁白缥缈的云,用一种了悟后的姿态,正悠闲地、漫漫地飘移,就在我们头顶的上方,仿佛伸手可及;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异样的空旷和高远。展眼望去,满山的果园里万紫千红,遍野的青纱帐苍茫青翠,再加上清晨浓艳的朝霞,傍晚燃烧的彩云,天地间的一切都仿佛被丹青高手用浓浓的油彩重重地渲染过了,分明是挥毫泼墨出来的一幅油画,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人间的景色。

隔三差五地,就有绵绵秋雨飘落下来,象哪个伤心的女人在倾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不由地让人生出幽幽的情怀。雨过后,天上灰黑色的云在不停地游动、翻滚,如汹涌的云海,渐渐地就闪出了灰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给翻卷的云海镀上了一层金黄,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着各种姿态,铺展出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远远近近的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在雨后的黄昏里,奏响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感叹于这个绚烂多姿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最迷人。清晨,秋日的朝阳宛如一个端庄的新娘,清新、娇媚地准时出现在东方的天幕上时,已经成熟的大片的青纱帐,正在一层乳白色晨雾的笼罩下醒来。似乎就在一瞬间,轻纱般的晨雾被揭开了,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遗落下来,滚落在草丛中去了。庄稼都已经成熟,玉米威风凛凛的站在秋天的田野里,风过处,发出一声声自豪的哗笑;无边无际的棉田里,一朵朵洁白的棉花,迎着秋阳张开了笑脸,象极了母亲刻满了粗糙皱纹的脸上那盈盈的笑容。这时地里的农民是忙碌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路上相遇彼此大声的打着招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许惟有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他们的秋天才是丰盈而朴实的,是收获着喜悦的,是满载而归的。因为他们有过一春的耕耘和一夏的劳作,有过整整两季的等待啊。走进秋天,才会发现这是个即宁静又善变,让人哲思的季节。收获着并凋零着,成熟着也结束着。眼看着青翠了一夏的绿叶,在慢慢地变黄、变轻,风一吹就飘落了,宛如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曾经在黑暗中经过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煎熬,用毕生的精力讴歌生命的蝉,在世不过百日,也在吐出最后一个清脆的音符后,悄然跌落枝头。所有的辉煌都将过去,繁华正在逐渐落尽,我们看见一个季节正徐徐落下帷幕。就连夜里蛐蛐的叫声,也于急促中透着悲凉,仿佛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

然而,春去秋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的。大自然不语,却借助于他所创造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演变着大自然千古不变的规律,展示着他的慈悯与宽厚,让世间万物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而人生在世,可以经历几十个春秋,可以在一次次的春去秋来时感怀、体悟生命的荣衰,也会在一年又一年的春去秋来中青丝变白发。也许惟有来到人生的秋天,才开始学会咀嚼生活中的滋味。这时会因懂得了生命的珍贵而学会珍惜,让生命在思索中沉淀,升华。

因而,每当我走进秋天的怀抱,我都让自己的思绪化为一片流云,随意翻卷,或是一片落叶,去寻找我生命的归宿。

因为我也是大自然中一个流浪的孩子。

秋天的美文

1、秋天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下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2、秋天

秋天到来了,大家穿上了厚裙子。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农田里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农民伯伯正在收割。花园里菊花开了,桂花也开了,菊花梳着它那美丽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3、秋天

秋天到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公园里,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秋风吹来,枫叶像许多漂漂亮亮的蝴蝶,从树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柳树和梧桐树阿姨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松树爷爷却还穿着绿罩衫;菊花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一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来到公园里游玩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毛线衣。

果园里,果实累累。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

田野里,小青菜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样子挺神气;菜花在暗绿色的叶丛中藏着淡玉色的鹅蛋脸;最有趣的要数大豆了,在豆荚里伸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望;一望无边的稻穗像大海的波浪,时起时伏。

啊!金色的秋天,我爱你!因为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欢乐。

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标:

1、认识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决

2、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讲评过程:

1、文章的优点:

迟帅帅同学写的教好,能运用修辞手法。高占素、孙亭能引用古诗。

2、缺点:

(1)有些同学面面俱到,无中心。

(2)语言不够形象生动。本次作文引用名句,修辞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较少,需要加大阅读量,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3)没有表达感情。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以及人们对秋的到来的喜悦之情。

(4)姜子允同学写的是自己回家秋收的经过与感受。

3、措施(1)、听读优秀作文。(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找出文章存在的问题。(3)交流,批改。

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篇2: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1、能回忆那种热闹的场面,内容具体,不要面面俱到。

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写作重点、难点:目标2

三、写作过程:

(一)准备阶段

春节灯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今天,我们就以“家乡的风俗”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

2、言语中要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写法点拨。

(1)要有真情实感,要突出热闹的场面。(2)不要面面俱到,详略得当。

灯笼不只是球状的,有的人将灯笼做成元宝形的,外面镀上金粉,一点灯便发出金光来,挂在屋外,活像财神爷坐在门前小憩呢。也有的做成动物形的,最普遍的是鱼,一摇一摆;最可爱的是鸭,悠闲自在;最美丽的是鹅,高贵典雅;最帅气的是龙,蜿蜒盘旋;也有温顺的绵羊和滑稽的漫画人物。调皮的孩子通常将灯笼提在手里,四处闲逛。人在山上走,灯在四处游。一轮明月悬在空中,清冷的光勾画出起伏的山脊,四处晃动着星星点点的红光,远看山似乎在眨着好奇的眼睛。有时灯多聚在一起,就如盛开的花瓣。灯一动,就如翩翩的少女在起舞。十五的晚上,满山遍野都是走动的财神爷,徜徉的小动物。天地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元宵灯笼图。

十五那天,家家都要吃元宵。各家的母亲都早已做好了元宵,排在砧板或案几上,小巧玲珑,别致好看。下锅了,元宵在水中如调皮的娃娃上下翻腾。盖上锅盖,三两分钟后,熄了火,再揭开,元宵就像笑着的娃娃脸,幸福地躺在水面。用碗盛上元宵,嘴就迫不及待地咬上去,甘甜的芝麻汁流出来,味道好极了。不仅如此,妈妈还要在某个元宵里放上一枚硬币,谁吃着了,就意味谁今年鸿运当道,谁今年当家。(《家乡的元宵节》文彪)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花生馅的,红枣馅的,菜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蒸熟,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饭,用手稍微一压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红枣菜肉馅儿按入饭团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里面露出白白的饭团,还可隐约看到馅儿的微红。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是饭后最好不过的点心。

端午节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还挂着晶莹露珠的艾叶,选出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爸爸说,艾叶越绿,它的气味就越浓郁,就越能清新空气。端午节那天,屋子里弥漫着奇特的清香。妈妈说待艾叶干了,可以用开水泡了喝,那样可驱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过后,妈妈就泡一壶,让全家分着喝。艾叶水虽良药苦口,可苦涩得难以下咽,在妈妈面前勉强喝一口,妈妈一转身我就吐出来。(《家乡的端午节》钟格格)

我一大清早便起来了,身体也因为节日而充了电似的,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洗漱完毕,就帮父亲贴对联。搬一把椅子,放在门边。父亲上椅,手拿着红底金字的对联,我拿着透明胶,剪成一截一截的,粘着对联。字上细小的金色颗粒粘在手上一闪一闪的,手变成了金手。往脸上一抹就成了大花脸,爸爸笑着说这儿来了只大花猫。大花猫的鼻子特灵,闻香而去厨房,这儿偷吃一块,那儿偷吃一片,弄得满嘴是油,大花猫又变成了一只馋猫。(《家乡的春节》杨威)

除夕的晚上,我们小伙伴常站成一排,点燃手中的“银闪光”,看谁的闪得最高,谁闪得最亮。裹在“银闪光”外面的白纸唏唏地烧没了,火花四溅,手一绕,就变成一朵朵的小黄花,在空中绽放。有时,拿着“绳子鞭”(我们孩子自取的名字),边走边甩。一会儿画个圆圈,一会儿又笔走龙蛇,兴致而至,随心所欲。孩子们都成了天生的艺术家,天当帷幕,地当舞台,在尽情地表演,在尽情地享受。天地都吆喝起来,响起了轰轰的鞭炮掌声,划出了炫眼的礼花闪光。(《除夕之夜》卢彩云)

这一家子四口人坐在饭桌前,桌上丰盛的年夜饭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火锅里沸腾的猪排也在诱惑着桌前的人。四口人一边吃,一边说笑。姐姐运气好,一下子夹了个鸡翅膀,妈妈打趣道:“吃了鸡翅膀好会梳头。”淘气的妹妹放弃夹着的猪尾巴,将目标转移到姐姐身上,眯缝着眼睛:“唉,原来你把鸡翅膀都独占了,怪不得我不及你会梳头。”“你也不错呀,吃了猪尾巴也就不会流鼻涕了。”鸡翅膀长了脚的飞到妹妹的碗里。一家人大笑。,快乐和温馨在昏暗的灯光下弥漫。

时钟已敲响了八点,一家人散了席。收的收碗,洗的洗盘,和谐的分配竟使这碗盘也发出叮当的赞叹声。(《团年饭》曹芳媛)“啪啪啪……”鞭炮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喔,过年啦,过年啦!”孩子们跟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跳进跳出。父亲和叔伯忙着贴春联年画,母亲和婶婶忙着端菜上桌。平日里怕吵闹的爷爷奶奶坐着看着,脸上写满幸福。屋子里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开饭了,开饭了!”随着这声吆喝,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涌向餐桌。速度有快有慢,让人联想到物体的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的状态。“菜好吃呀,到底是儿媳做的呀!”爷爷啧啧称赞道。奶奶也微微点点头,表示赞许。夫唱妇随,爷爷奶奶还是恩爱得很哩。面对满桌的好菜大伙可毫不留情,拿起筷子就风卷残云地大干起来。吃的吃,喝的喝,桌子上热火朝天,犹如节日的盛会。(《过年》付华慧)

家乡的春节

在飘舞的雪花中,在凛冽的喊风中,春节那温馨的脸庞一出现,天南地北的炎黄子孙便迫不及待的去簇拥它,欢迎它.春节毕竟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古老的传统千秋不变.春节是中国每一年最热闹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每逢春节,红灯笼喜洋洋的挂起来了,大红春联乐滋滋的贴出来了,大鱼大肉端上来了,连酒也大杯大杯的饮进去了.爆竹一声除旧岁,过去365个日日夜夜的失落,烦恼,忧愁和委屈,统统装进爆竹里.然后点燃引线,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震响而烟消云散.一家人围桌而坐,吃着饺子,看着电视,其乐融融.大家抢着吃饺子,因为里面有钱,糖..不管吃到什么,都是喜气.调皮的孩子用筷子拨弄着饺子,希望能看出一丝“破绽”,吃到钱.可饺子能有什么区别呢,怎么煮也是那个样,所以挑了半天,也还一无所获.有的孩子为了吃到钱,就使劲的吃饺子,吃的肚子很撑也不停止.吃完饺子大家就去找乐子,打打扑克,看看电视,都在坚持熬到12点,迎接新年的到来,12点过后,才安心的睡下.家乡的春节,春天最好的节.(三)写作阶段

1、学生读作文选中的有关文章。

2、学生讨论、思考 3、45分钟快速成文。

作文讲评

一、讲评目标:

1、认识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决

2、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讲评过程:

1、文章的优点:

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这种风俗习惯,有中心。

2、文章的缺点:

1、孙文传同学的作文题目错了,写成了“我的家乡”,并且内容与要不符。

2、李彩波同学的作文题目很新颖,只是所写的内容与要求不符,她重在写感受,没有把那种热闹的场面写出来。

3、孙卢汉同学内容不离题,但详略不得当,衔接不自然,写了好几种风俗,应只写一种。

4、语言不形象,没把人们的心情与表情写出来。

3、措施:

(1)读优秀的作文,汲取精华。

(2)以小组为单位批改,并选出优秀作文。

篇3: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一、贴近生活,引发兴趣

新鲜、绚丽、有趣的事物会引起人们的好奇,除此之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内容也能激发人们极大的兴趣,并赋予更加全面、持久的关注。心理学研究证实:对于与自己生活和所从事工作紧密相关或相近的事物,学习者会更感亲切,更感兴趣,并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应用和实践中去。

我在讲“病句专题”时,就结合班级实际编了几道病句,如:初三(11)班开展了以“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主题的演讲;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韩校长关于进行特色教育的报告;杨阳同学学习能否进步,与他刻苦努力有重要关系……学生课堂上做到这些题目时,会心一笑,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准确地做出了题目。

选用一些恰当的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素材来阐释我们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会更为持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学生在真的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时,他们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动机和欲望去获取更多自己所需要的、实用的知识,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运用与实践。

二、明确任务,激发热情

在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过程中,有些知识的教学通常是比较枯燥与乏味的。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如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呢?进行任务型教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对于困难与挑战,天生都有一种认知、征服与驾驭的欲望和决心,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意识和成就感会强烈驱使着人们去努力、刻苦而又执着地从事与实践着一定的活动与任务。复习散文专题时,我根据散文考点,如辨析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等设计了一些题目,然后把这些题型分解到每一节课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投入训练,比一比看谁的准确率最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很高。

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大胆地并有选择性地把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习得和问题探究的教学内容与过程以任务的形式下放给学生,并引导、协助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认知、推理、假设、验证、归纳和抽象去完成和实现对知识与概念的认识和掌握,即使面对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学生也会在强烈的征服欲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驱使下,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和创造性精神去掌握、去深刻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去运用这些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会在这种任务型的自我探索中锻炼自己,增长能力,学会合作,丰富情感,最终会达到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巧用媒体,以图增趣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

以往在复习课文大意时,教师主要是复述课文,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做这样的练习时,往往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在使用多媒体投影后,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则可以克服这样的现象。在复习七年级《狼》这篇课文大意时,我选择了几幅简单、明了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主题画:(1)屠夫挑着空担子,正在赶路;(2)有两狼一前一后跟随屠夫;(3)屠夫躲在柴草堆后,“其一犬坐于前”;(4)屠夫持刀,一只狼身体已经一半进入柴草堆。我让学生根据图画进行复述,适当加以想象发挥,使每个学生都有“图形—声音—意义”的感知过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的气氛也较活跃,学生感到学习比较轻松愉快。

四、及时评价,保持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毫无疑问是巨大的。条件反射原理的研究显示,一个好的行为,在经过不断的奖励性的正强化后,会被更加积极和完美地予以重复与实施。在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特别是同伴的鼓励与赞赏,永远是学生进一步搞好学习和取得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样的鼓励与赞赏会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刻苦精神和创造力的保持与发扬。因此,教师要在工作中不失时机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行为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和发展性的评价。尤其要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同伴的评价力量去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圆满完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

其实,不只是赞扬和鼓励,恰当、中肯的批评与惋惜,也可以唤起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精神。所以,恰当的形成性评价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有力武器。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让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任务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辅助教学,用鼓励与发展的态度去对待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的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会生出腾飞的翅膀。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九年级的语文专题复习课存在着内容多、知识点杂、耗时长、收效慢的特点,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巧妙使用多媒体,以及及时、中肯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课,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小学电教,2001.9.

[5]中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0,12).

篇4: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说到审题,我们都有认识误区:一是把“降低门槛”误认为“没有门槛”;二是把作文命题者的命题理念、形式和要求看做一成不变,用已经落伍的方法来应对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结果使立意跟不上形势,从而吃亏。面对2012年中考,我们在审题这第一道重要关口应该怎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容应对呢?

全命题作文

【常见失误】

一、混淆概念。2010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奖励自己”中的“奖励”是指以精神或物质进行鼓励、表扬,重在“奖赏”。在考场作文中,有一篇文章写自己失败后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终于获得成功的过程,很明显,这位考生以重在激发鼓励的“激励”替换了“奖励”,混淆了概念,造成失误。

二、不合要求。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题目为“日子”。在考场作文中,有考生稀里糊涂地重新拟题,如“永不忘却的日子”之类,把全命题作文误认为话题作文来写。

三、忽略关键。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作文题“我做主”中的“做主”是关键词,它强调的是自主意识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过程中的作用,是“已然”;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写成了“未然”,如“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之类。有的关键词隐藏在暗处,考生更要注意。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题是“书香做伴”,其中就暗藏着关键词“我”——“书香”是谁的“伴”呢,是“我”的。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关于“书香”的内容,但却看不见“我”的经历、体会和感悟,如此作文,何“伴”之有?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题目“在尝试中成长”,“尝试”这一关键词隐含着“第一次”“有意义”“主动”等内涵,有的考生看不到这些,而是写自己在多次考试中收获自信之类的内容,殊不知“考试”一般应属于“被动”类,不可能“尝试”。

四、思路狭窄。2010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凝聚”,大部分考生看见提示语第一句“凝聚亲情,才会有„„”,审题就到此为止了。于是他们都从这个角度思考,“送雨伞”“做好菜”“备牛奶”„„这些内容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同类情况出现在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在乎”上,很多考生都将审题思路指向“亲情”,出现大量雷同卷,阅卷老师慨叹:难道亲情以外的美好都不值得“在乎”吗?

五、认识偏差。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我做主”,考生把“我做主”理解为与父母的无理作对,或是写成消极对抗,偏离题旨。

【备考策略】

一、逐字扫描。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作文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中的“那天”:写某一天具体发生的事;“我”:行为主体一般是考生自己;“捡到”:拾取,拾到,属于无意识行为,与“拿到”“找到”这类有意识行为不同,所写应突出无意识的“捡”;“快乐的钥匙”:比喻快乐的方法,不能只写快乐过程而不见方法。

二、抓住关键。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作文题“______让我陶醉”中的关键词是“陶醉”,什么让我陶醉,这是考生在补充题目时要慎重考虑的部分,因为所补充出来的内容必须产生让自己陶醉的效果。考生只有审出这一点,立意才能与题旨吻合。

三、多向拓展。2010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凝聚”,当我们拓宽思路后,家庭、校园以外的社会、自然、人生、历史等都能成为“凝聚”的指向,考生如能审出这些信息,文章也就容易出新。

四、善作比较。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作文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中的“季节”明显具有比喻色彩,指能够展示自己个性和才华的空间、平台,但考生审题不能到此为止。考生还可以将此题与“属于我的季节”作比较,明确添加“总有”两字后审题的新要求——叙述中要包含一段失落的经历,写出失落后的不气馁,凸显自信。又如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美丽的智慧”是由同试卷现代文标题“智慧的美丽”变化语序而来,审题时必须进行比较,明确两者不同的重心——选文标题“智慧的美丽”,具有“智慧来自小伙子的善良、无私和谦逊”之意,重心在“美丽”;作文题“美丽的智慧”的重心在“智慧”,至于“美丽”的含义,没有具体的限定,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演绎“智慧故事”,表现智慧的魅力。

五、“化”中出新。这里的“化”,包括虚实之间、大小之间的“化”。泛泛而谈,令人困乏;善于点化,才能出新。例如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作文题“送他人一朵花”的“花”,本是很“实”的概念,审题时考生必须“化实为虚”——一句衷心的祝福,一声真心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提醒等都可以成为“送他人一朵花”的内容。又如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作文题“日子”的外延很大,审题时考生宜“化大为小”,可以为“在相遇(相约、相知„„)的日子里”“在无忧无虑(失败无助、烦躁郁闷、被冷落、想放弃„„)的日子里”等。

半命题作文

【常见失误】

一、补题不准。2010年江西省九江市中考作文题“我读______”,明确规定“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一本书的书名”还用粗体字,加了着重号,以引起考生注意。即使如此,仍有数百名考生补写的书名居然是《孔乙己》《初中生之友》之类,还有很多考生竟然直接填写“一本书的书名”,让人啼笑皆非。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作文题“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命题要求中明确规定“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可是不少考生补上的却是“笑容”“智慧”等名词或是“付出”“帮助”等动词,有的甚至还填上了四字成语或句子。

如果说上述失误属于低级类的,那么下面的失误就更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了。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题为“共享______”,有的考生补上“荷韵”,这本符合命题要求,语言也很好,但在下笔时却变成了“我”这特定的个体的“享受荷韵”,不是“共享”的“荷韵”,题目中的“共”字被丢掉了,这样的失分很可惜。这类失误启示我们:考生在审题时,补题文字要与题中原有文字一并“审”,整合着“审”,不能顾此失彼。

二、补题不新。近几年,半命题作文补题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201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是“我身边的______”,很多考生直接补上“爱”字,令人乏味。为什么不能补上“风景线”“微尘”“交响曲”“七色彩虹”这些富有新意的词语呢?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为“一个______的微笑”,简单地填上“温暖”“美丽”“动人”一类常见词语的考生占了一半以上,补上诸如“栀子花般”“随风飘逝”“永远荡漾心河”一类较有新意的词语的考生实在鲜见。

三、补题不亮。“不新”主要是针对“趋同”而言,“不亮”主要是针对平实而言。2010年河北省中考在世界杯之前,很多考生在中考作文题“______来了”中不动脑筋、老老实实地补上“世界杯”三个字,“撞车”严重。同样的意思,考生若填上“闪光的‘大力神杯’”不就使题目“亮”起来了吗?

【备考策略】

一、别出心裁。有提示语的命题,考生要尽量避开提示语中列举的内容。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奇,这就是“别出心裁”。例如上述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题 “___来了”,有考生补上“世界末日”,多新奇!文章写自己读了关于2012年将进入世界末日的传言后做了个梦,叙述世界末日到来前“我”该做哪几样事,抒写的却是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审题当然高人一筹。

二、“化”中出新。例如把不会发声的事物“化”为能发声的事物,拟题容易出新。例如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是“听听______的声音”,考生若补入“花开”“月色”“诚信”,配上好的构思与文字,定能令文章耳目一新。

三、视角多样。例如2010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爱是______”为考生打开了多样化的视角,审题时考生要善于审出新角度,例如:“爱是一种伤害”——从溺爱角度切入;“爱是蓝色天空”——从环保角度切入等。

四、“审”及内里。例如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曾经错过的______”,题目的内涵就是对美的追忆和赞美,所以只要是经历中与美有关又被错过的事物都能用来补题,越是形象、越是富有诗意越好,例如“一轮明月”“一片绿叶”“一缕晨光”“那次牵手”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小试身手】

1.2010年广州亚运会评选会歌时,一曲《重逢》从众多参评歌曲中脱颖而出,响遍大江南北。请以“重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散文。

提示:首先,不要把“重逢”写成“相逢”;其次可回忆语文教材中写到的各种“重逢”,如《故乡》中“重逢”的辛酸,《我的叔叔于勒》中“重逢”的尴尬,《春》中“重逢”的欢欣等。再次我们要明确:“重逢”是缘,“重逢”是歌。我们可以唱响一曲与亲人、友人重逢的激情之曲,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一次“重逢”中引发思考和感悟,当然还可以与春风“重逢”,与飞雪“重逢”(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咏梅》),还可以从古诗名著中收集各类“重逢”,并加以解读,写成有内涵的散文。2.【真题再现】

2010年南京市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广大考生面前,作文题的呈现文字简洁明了,没有任何材料的铺垫渲染,直截了当地告知文题,提出最基本的作文要求,这延续了南京市这几年来一贯的中考作文考题风格。文题如下:

请以《我作主》为题完成作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面对这样的命题,作文该怎样写?

【命题解析】

审 题

一、先读懂题意。简洁的主谓结构使题意的表达直接明了,但这并不意味对题意的理解把握可以简单化,所以首先仍要仔细读题、审题。

1.咬文嚼字,理解题意。作文题题中有两个词语:“我”,为第一人称代词,代指的是文中的主要角色或某一说理的形象主体;“作主”,指做主人或对某项事情负完全责任而做出决定。综合两词,可以知道文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在某件事情中做出了决定,并对它负完全的责任,我是它或者我自己的主人;或者这样的道理:生活中,“我”应当自己做决定并承担责任,做自己的主人。

2.分析结构,把握题意。作文标题,为主谓式结构:“我”是陈述的对象,为主语,应当是事件的行动者,观点的表达者,是作文的主角;“作主”,是对作文内容透露出来的信息最简洁的概括,也是作文所表达的观点的核心价值内容,它可能针对的是某一具体的事件,或者某一类事情,也可能针对的是生活中的某些现实问题。完整地看文题,它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我”做了某件自己作主的事情,或在某类事中“我”自己作主;“我”认为生活中应当自己作主,做生活的主人。

二、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文体。

《我作主》这样一个作文题,它既可以通过叙事来形象地表达感悟,完成记叙文的写作;也可以专注于论述作主的道理,完成议论文的写作。记叙文写作时,要通过事件发展中具体生动的情节、细致感人的细节来叙述“我”怎样作主,主要表达方式应当是记叙和描写,在生动的描述中事件与人物才会丰满有血肉,“作主”的体悟才会真实、生动、深刻。

议论文写作时,则应当是论述“我”作主的必要性、正当性和作主的方式与方法(或途径),即解决为什么要作主、怎样来作主。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若有叙事则是举例说理,有引用则也是驰援论点,叙事、引用无一不简洁明了,只是作为议论的依据。

选材与立意

在理解作文题意、确定写作体裁之后,就要考虑作文写作的具体内容了。若选择写记叙文,就应当从生活积累中搜寻情节性的事件来组织作文;若写作议论文,则需要界定论述的对象与范围,确定论点,在生活积累中挖掘出可用于说理的例子、名言、公理,厘清论述说理的逻辑。

《我作主》审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是确定作文主题的重要依据,“我作主”透露的信息实质是“成长”的获得,题意的指向是中学生应当具备责任感、培育独立意识,学会做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篇5:九年级语文作文专题复习秋作文备课

考点知识系列清单

——编者:汪建飞

备课说明:

2016年人教版语文变化较大,古诗文分散在现代文之中,个人认为不利于学生集中掌握古诗文,因为学习了一篇文言文,马上又学现代文,学生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很容易忘记,且先学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先背记。故决定先上古诗文,再上现代文。

一、古诗文部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本诗虚实结合描写沧海景物,实写的句子有(“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虚写的句子有(“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2、实写景物中,动态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句子是(‚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4、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次北固山下》——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本诗属于五言律诗,首联是(1、2句);颔联是(3、4句);颈联是(5、6句)尾联是(7、8句)。

2、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之中,一叶白帆端正的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3、赏析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比喻事业发展顺利)

4、形容当前中国发展形势良好,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可以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表达。

5、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该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揭示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蕴含着新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6、该诗中心句(主旨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该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该词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该句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西风,孤寂地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盘旋的寒鸦,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

3、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对比衬托了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4、该词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第8课 《世说新语 二则》

咏 雪——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1、为什么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好?

(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更有意境)

2、本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对比)

3、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营造了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

4、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

5、咏雪的名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讲礼貌,要重礼守信)

2、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的人)

3、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的人)

4、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出元方的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

第12课《论 语》十二章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三)文意理解:

1、请分析文中句子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道德修养的?(见文中勾划句子)

2、填空题: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按时复习的重要性;

B.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欢迎各国的朋友; D.以信为本,曾子反躬自省时,总会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E.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F.讲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运用比喻,指明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G.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还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关于修身的句子,理解翻译其意思(课后练习第一题):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贫困的忧愁,颜回依然自得其乐)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E.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能被改变)

4.课后练习第五题:《论语》中的成语(见书上)

第16课《诫子书》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三)文意理解:

1、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20课《狼》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根据课文的叙事线索填空: 狼 狼 狼 狼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

3、故事的开端是(遇狼)发展是(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是(杀狼)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4、本文的表达方式是(前文记叙,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中心),中心句是(最后一段)

5、屠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屠夫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狼的特点是贪婪凶残,狡猾)

6、最后一段议论有何作用?

(点明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7.划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8.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和第四题要解释。

第1篇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3、《朝花夕拾》中六个主要人物形象:

长妈妈:——勤劳质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 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妥协懦弱 父亲:——严厉慈爱

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4、《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表现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他儿子还阳片刻.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理性的批判表现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回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5、《五猖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而没有具体写东关五猖会的盛况,而是写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扫兴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6、《二十四孝图》中最令我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故事,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人教版七(上)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

一、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思

1、内集()

2、讲论()

3、俄而()

4、差()

5、拟()

6、欣然()

7、因()

8、未若()

(二)用“/”画出句子的朗读节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本文反映了古代书香门第怎样的生活情趣?你喜欢这样的家庭生活吗?请说说理由。附《咏雪》对照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二、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

2、日中()

3、去()

4、乃()

5、不()

6、哉()

7、委()

8、家君()

9、引()

10、顾()

(二)用“/”画出句子的朗读节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时年七岁

3、待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期日中

(三)本文的友人错在哪里?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元方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一下。

附《陈太丘与友期》对照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三、《<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解释文中带点词的词义:

1、子()

2、时()

3、说()

4、愠()

5、君子()

6、吾()

7、日()

8、三()

9、省()

10、为()

11、信()

12、传()

13、惑()

14、天命()

15、逾()

16、矩()

17、罔()

18、殆()

19、箪()20、堪()

21、之()

22、者()

23、好()

24、乐()

25、饭()

26、水()

27、肱()

28、于()

29、焉()30、善()

31、者()

32、川()

33、斯()

二、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附课文的文白对译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3、【文化内涵】1句讲学习方法,2句讲学习乐趣,3句讲为人态度,4句讲学习方法,5句讲学习方法,6句讲人品,7句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8句倡导安贫乐道的思想,9句讲学习态度,10句讲珍惜时间,11句强调人要有志气、品格,12句讲学习方法

一、《世说新语》两则

1、重点字词解释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定。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7、尊君在不?

“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5、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6、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问答题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4.《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w W w.X k b 1.c O m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二、《论语》十二则: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时习:时常的复习。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7、子曰:其恕乎?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三.问答题

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答: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诗五首

一、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曹操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潮平两岸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

3、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中“最爱”的内容是“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诗人行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白杨阴里沙堤。”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30课 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一狼仍从 从:跟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旧,原来。(4)屠大窘 窘:闲窘,处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6)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 苫蔽:覆盖、遮蔽。(8)弛担持刀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9)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10)目似瞑 瞑:闭眼。

(11)意暇甚 意:神情、态度。暇:空闲。(12)屠暴起 暴:突然。(13)又数刀毙之 毙:杀死。(14)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15)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16)狼亦黠矣 黠:狡猾。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止有剩骨 止通只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理解“缀”的意思。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点拨:重点理解“并”“故”等词语。)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点拨:重点理解“窘”“敌”等词语。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点拨:重点理解“倚”“弛”等词语。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点拨:重点理解“少时”“犬”等词语。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点拨:重点理解“隧”,这里作动词。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点拨:重点理解“悟”“寐”等词语。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点拨:重点理解“黠”“变诈”“几何”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诫子书》译文及练习

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2016年秋季学期汪建飞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静以修身

② 俭以养德

③ 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 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行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下一篇:bmw标准流程及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