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注册登记制度研究

2024-04-24

集群注册登记制度研究(精选5篇)

篇1:集群注册登记制度研究

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集群注册登记管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集群注册定义)本办法所称集群注册,是指多个有限责任公司以一家企业的住所(经营场所)地址,作为自己的住所登记,并由该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组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注册模式。

本办法所称托管企业,是指为多个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集群企业,是指由托管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

本办法所称住所托管服务,是指托管企业为集群企业提供住所,并代理收发集群企业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等住所联络活动。第三条(住所托管的性质)政府部门、其他单位或个人通过邮政、快递或者其他方式,按集群企业登记的住所地址递送集群企业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等,自托管企业代理签收之日起,视为已送达集群企业。对于税务法定文书,应由受送达人或者受送达人的代理人签收。

托管企业代理签收递送给集群企业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后,应立即通知集群企业。

第二章 托管企业登记

第四条(托管企业类型)在本市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经市级以上部门认定的孵化器建设运营企业,可以申请从事住所托管服务。

根据《东莞市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开办的托管企业可以继续从事住所托管服务。

第五条(从事住所托管服务的条件)申请从事住所托管服务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提供托管服务的住所(经营场所)须有明确的可供送达文书的地址,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场地为租赁的,租赁期限自申请之日起不少于2年;

(二)申请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近3年在工商、税务、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无违法(犯罪)记录及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等不良信用记录;

(三)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曾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负责人,在其任职期间该企业近3年未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没有税务不良信用记录。

第六条(托管企业登记)从事住所托管服务,应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材料,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取得“集群企业住所托管”的经营范围:

(一)办理变更登记所需的材料;

(二)标明面积的产权证明,属于租赁房产的,还应当提交载明租赁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

(三)工商、税务、公安、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具的申请企业近3年无违法记录证明、信用记录证明(包括是否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等不良信用记录情况,下同),及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近3年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信用记录证明;

(四)托管企业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和联络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五)申请人签署的承诺书,承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遵守本办法有关规定及行业规程,配合监管部门,积极履行自身义务。

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和联络员在办理登记时,应到场确认其个人信息的真实性。

(六)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执业证书,孵化器建设运营企业提供经市级以上部门认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证明。

第七条(托管企业住所变更)托管企业在场地租赁合同期限内无特殊原因不允许变更住所(经营场所),合同期满后需要变更住所(经营场所)的,应当提前30日通知集群企业并协助集群企业通过申请换发营业执照登记方式办理住所变更。

托管企业申请住所变更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已通知集群企业的情况说明。

第八条(托管企业终止托管)托管企业终止从事托管业务的,应当通知并协助集群企业办理住所变更登记,在集群企业住所变更登记全部办理完成或托管合同到期、解除后,方可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托管企业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注销登记,须向登记机关提交集群企业住所变更登记全部办理完成或托管合同到期、解除的情况说明。

第九条(联络信息备案管理)托管企业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和市场主体联络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发生改变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资料修改登记。

第三章 集群企业登记

第十条(集群企业登记)申办集群企业登记注册应当委托托管企业办理,以托管企业出具的住所托管证明文件作为住所使用证明。集群企业住所地址由“托管企业地址”+“(集群注册)”方式组成。

集群企业办理其他许可审批及登记备案时,需提交住所使用证明或场地证明的,使用托管企业出具的住所托管证明文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许可的企业经营场所需满足特定面积或布局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一条(集群企业准入负面清单)下列市场主体不得申请登记为集群企业:

(一)经营范围涉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中所列事项的;

(二)从事生产加工、餐饮服务、旅业、娱乐服务、网吧、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处置、食品(含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机动车维修、放射性物品、旅行社、互联网金融、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证券服务、拍卖、典当、仓储、物流等行业的;

(三)港澳台、外资企业不得申请登记为集群企业,经市科技局认定的港澳台创新创业人才投资设立的除外。

第十二条(集群企业住所变更登记)托管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变更的,集群企业应当在托管企业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申请换发营业执照。

第十三条(集群企业解除托管)集群企业与托管企业解除托管关系,应当在解除托管关系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并提交解除托管关系的证明。第四章 托管企业与集群企业义务

第十四条(托管企业住所变更后续处理)托管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变更的,应当在托管企业住所(经营场所)变更后30日内,在原住所(经营场所)继续为尚未变更至新住所(经营场所)的集群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

第十五条(托管合同)托管企业为集群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应当订立书面托管合同;托管企业为集群企业提供税务代理服务的,应订立书面合同,明确涉税文书签收、记账、报税等服务内容及双方法律责任。

合同应当约定集群企业自愿接受托管企业和本市监管部门属地管理,集群企业因消费纠纷、涉嫌违法等情形,监管部门通过托管企业通知其到场接受调查、调解或提供有关证据,集群企业不配合的,托管企业有权根据监管部门的意见单方解除托管合同。

合同应当约定集群企业自愿委托托管企业代理签收政府部门、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公函文书、信函、邮件等。

第十六条(托管企业管理制度)托管企业应当制定集群企业管理制度和细则。第十七条(托管企业档案管理义务)托管企业应当建立集群企业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一)托管企业代理集群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及其他许可、资质、登记申请的结果及相关文件;

(二)集群企业投资人、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的主体资格证明(身份证件)复印件和上述人员的联系电话及与集群企业约定的联系方式;

(三)代理税务、代理记账的,应有台账及凭证;

(四)托管企业与集群企业签订的托管合同书;

(五)托管企业与集群企业定期联系情况记录;

(六)其他应保存的档案资料。

第十八条(托管企业配合部门监管义务)托管企业应配合监管部门对集群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托管企业应当协助监管部门督促集群企业按时提交报告,公示企业信息,及时办理税务申报及其他应当办理的许可。

托管合同到期未续约,或托管企业与集群企业双方同意提前解除托管关系的,或托管企业依本规定第十五条单方解除托管合同的,托管企业应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登记机关,其中托管企业单方解除托管合同的,应同时书面通知集群企业法定代表人。

托管企业发现集群企业违法线索,应当立即书面通报监管部门,并协助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托管企业季度报告制度)

托管企业应建立季度报告制度,每季度结束后10天内,向属地登记机关书面报送履行托管义务情况、集群企业联络情况。

第二十条(托管企业联络员制度)托管企业应建立联络员制度,联络员要向登记机关备案,负责与监管部门联系工作。

第二十一条(托管企业保密义务)托管企业未经授权不得泄露或不当使用集群企业财务数据、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住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第二十二条(托管企业信息公示义务)托管企业应当通过网站公示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联络方式,托管的集群企业名单及其登记注册信息、许可信息、联络情况等。托管企业应当为登记机关信息集中公示提供数据或数据接口。第二十三条(托管企业主动联络义务)托管企业通过约定的联系方式,超过1个月无法联络集群企业的,应通过网站公示无法联络的集群企业名单;超过3个月无法联络集群企业的,应将无法联络的集群企业名单书面报送登记机关;超过6个月无法联络集群企业,且约定代理税务业务但已过超过6个月没有发生代报纳税的,托管企业应邮寄一次通知信函至无法联络的集群企业法定代表人、投资人身份证地址确认经营情况,确认结果书面通报登记机关。

第二十四条(集群企业配合托管企业管理义务)集群企业应当配合、协助托管企业按本办法的规定履行义务。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对托管企业的监管)下列情形,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外,纳入信用管理,登记机关根据情况可以暂停办理托管企业新设集群企业登记业务,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托管企业隐瞒违法(犯罪)记录、不良信用记录等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工商登记,或者串通集群企业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工商登记的;

(二)托管企业未履行本办法第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或备案虚假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人和市场主体联络员信息的;

(三)托管企业未按本办法规定通知、协助集群企业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的;

(四)托管企业未履行本办法第四章规定义务的;

(五)托管企业建立集群企业档案不齐全、内容不完整,经登记机关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

(六)托管企业连续两个季度未按时向登记机关报送履行义务情况、集群企业联络情况的;

(七)托管企业不按规定在网站上公示相关信息,或者不为登记机关集中信息公示提供数据或数据接口,或者公示的信息不完整、不规范、隐瞒真实情况,经登记机关限期改正仍不改正的;

(八)托管企业不配合不协助登记机关加强集群企业管理,或串通集群企业逃避登记机关监管的。

第二十六条(集群企业异常名录)集群企业未按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对集群企业的监管)

托管企业通过约定联系方式无法联络并书面上报登记机关的集群企业,登记机关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连续6个月以上未开展未经营活动的,登记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集群企业通过变更住所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不得再次登记为集群企业。

第二十八条(其他法律责任)托管企业、集群企业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由相关部门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行业自律

第二十九条(行业协会)鼓励托管企业成立集群注册托管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负责制定集群注册托管服务行业规范、集群企业托管业务规程、托管服务合同格式文本,明确托管企业、集群企业的责任义务;对集群注册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并向登记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协调解决托管企业与集群企业之间的经营纠纷;对违法失信的托管企业予以公示;建设集群注册托管行业协会网站,为托管企业信息公示提供便利服务。

第三十条(托管企业接受行业管理)鼓励托管企业加入行业协会,遵守行业规范和业务规程,接受行业协会的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解释部门)本办法由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有效期)本办法自2018年 月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 月 日。

篇2:集群注册登记制度研究

当前,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及实践中最流行的概念之一。产业集群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 9世纪末马歇尔的研究, 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却是在20世纪末。产业集群的概念来自英文的“industrial cluster”。当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狭义的产业集群, 其初始概念是创新性集群 (innovative cluster) 。很多学者借鉴了波特 (1998) 的定义, 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另外一些学者 (Maskell, 2004;喻卫斌, 2005;吴德进, 2004;方澜, 2005等) 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 把产业集群定义为介于企业和市场的中间组织形式之一。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企业的空间集聚和部门集中;地方经济主体之间有社会文化联系, 产生共同的行为准则;物品、服务、信息和人员基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相互依赖;有支持众多企业的公共机构或私营机构 (王缉慈, 2005) 。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证明, 新制度催生新技术, 创造新产业, 造就新经济。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包括两方面, 宏观制度创新和微观制度创新。宏观制度创新是政府通过制度变迁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创新主体是政府。微观制度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通过自身内部制度的变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其创新主体是集群企业。

一、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

作为宏观制度创新的主体——政府来说, 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为产业集群创新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了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的发展, 提高其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有助于激励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1. 政府的政策制定者的观念以及政府干预方式必须转变。

这种转变包括: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的建设者, 从直接对中小企业干预转为间接干预, 从以少数大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转向对大多数企业的支持, 在扶持企业集群发展时, 应将以企业为财税资助对象转变为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为作用对象。

2. 政府功能的转变。

我国许多地区政府部门设置繁多, 内部管理体制僵化, 企业创新活动要过的“关”、“卡”过多,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 严重影响了企业在本地的根植, 不利于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更不用说创新了。因此, 为了促进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 变行政性政府为服务型政府, 改变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为产业集群创新服务。

3. 从产业政策向区域创新政策转变。

传统的创新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 采用增加R&D投入的手段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而与传统的创新政策不同, 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设计强调与创新有关的社会环境及制度因素, 政策的作用对象不是单个企业, 而是注重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强调区域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相互协作创新。

在区域范围内以产业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的实质就是以促进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鼓励和限制政策应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对象, 而不是在全地区范围内实施“一刀切”的政策。支持在专业镇或专业化产业区中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融资担保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 以及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联系密切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二、企业层面的制度创新

当前, 许多企业在对待宏观制度创新与微观制度创新的关系上, 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观点, 即把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外部制度环境障碍, 从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过分依赖宏观制度。事实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存在很多企业自身的制度原因制约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集群内部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必需的, 具体可以总结如下:

1. 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以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这是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同时因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大多以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为主, 处于成长期的家族企业在人才的任用与选拔机制以及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还是一副任人惟亲的姿态, 急需进行改革, 否则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2. 家长制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之后也显示其僵硬和老化的一面, 适当时候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3. 在产权制度上, 可以吸纳社会资本的加盟, 进行股份制改造。

当然, 集群内的很多企业规模还很小, 还没有能力进行内部制度上的改革。就集群的组织结构而言, 要走出规模越大越好的误区, 在空间扩张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形态的升级。集群应致力于建立一个恰当的企业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 使群内企业在网络中良性地开展竞争与协作, 并有效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能。

摘要:产业集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资源、政府、宏观经济环境等。为了推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推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篇3: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研究

【关键词】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对抗效力

一、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概述

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指为了保全一项以将来发生的商品房物权变动为目的的请求权而为的登记。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都采用该制度,使债权获得对抗物权的效力,从而保障商品房购买者的利益。商品房预售与商品房现售相对应,是指开发商将正在建设中的或者已建成但不具有交付条件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买受人。该制度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减少了投资风险。但同时由于买受人只是享受对商品房的期待权,购买楼花离交付尚有很长时日,这就为开发商一物二卖或者先卖后抵押留下了空间。根据传统民法理论,物权相对于债权具有优先性,所以当开发商将建好的商品房再次卖与第三人并移转了所有权时,购买楼花者不得以其债权对抗后者的物权。另外,当开发商在出售楼花后又设定抵押权时,楼花购买者也不得以其债权对抗后手的抵押权。但依照如此逻辑,对商品房预售中的买受人来说甚是不利。为了保护商品房预售中的买受人,大陆法系国家首先设计出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通过预告登记从而赋予购买楼花者的债权得以产生对抗效力,未经其同意,任何对商品房的处分行为都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二、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效力

公示公信效力是任何登记制度本身所内在的效力,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也不例外。债权本是相对人之间产生的请求相对方履行的相对权,因而无需登记。但由于法律的特殊规定使得基于商品房预售合同取得的债权得以通过登记来取得公示公信效力。由于公示,所以推定所有人都得以知晓商品房上的债权存在,从而使其具有公信力。对抗效力是基于公示公信效力衍生的效力。由于商品房预告登记使得买受人的债权具有了公示公信力,以阻却第三人主张善意不知的可能性,从而任何人欲购买或在商品房上设定物权都会因知晓债权的存在而放弃该打算,否则其处分行为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三、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制度和预告登记制度

《房地产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根据以上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商品房预售合同需向县级以上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对于这个登记的性质和效力,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登记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生效要件,非经登记合同不生效。但此种观点支持者不多,逐渐有被淘汰之势,而且司法解释也明确指出,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此处条文中所称“预售登记”就是大陆法系的“预告登记”制度。但无论从《房地产管理办法》还是相关的司法解释来看,都没有赋予“预售登记”以对抗效力,而“预告登记”最重要的效力就是可以对抗之后发生的物权变动。可见,这只是主张引进“预告登记”制度的学者们的主观愿望,并不是立法者的本意。第三种观点认为,此处的“预售登记”具有登记备案的性质,其本身并非合同的生效要件,也不具备“预告登记”的效力,而是一种行政义务。其存在仅仅是作为管理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手段,为国家征收税费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便利。无论从立法背景还是条文意思来看,第三种观点无疑最具有说服力。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没有建立大陆法系的预告登记制度。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仅仅是为行政管理提供便利的手段而已。也正是因为没有建立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使得在商品房预售市场上充斥了欺诈和风险。开发商一房二卖,前买受人不能以预售合同对抗后手已取得所有权的买受人,而只能向开发商主张微薄的违约金。而开发商将商品房转售的差价远远要高于支付的违约金。

四、《物权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

由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呼吁,新出台的《物权法》在不动产登记一节中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这是对预告登记制度的一个概括性的规定,是立法的重大进步。首先,该条在术语表述上和国际接轨,采用了大陆法系通行的“预告登记”的概念,而不是“预售登记备案”等惹人争议的表述。同时,其适用虽然主要针对房屋买卖,但还包括其他不动产物权。其次,由于《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这就改变了由来已久的商品房登记要在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同时登记的局面。但同时,在具体规定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的法律、行政法规出台前,仍由原登记部门进行登记。可以说该条明确了今后登记制度的趋势。再次,该条再次重申了是否登记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预告登记并非强制登记,若未登记不影响预售合同的生效,只是不发生预告登记的效力。最后,该条明确了预告登记的对抗效力,即“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一方面,预告登记的合同债权具有了物权的对抗效力,可以对抗后手未经其权利人同意的物权变动,从而保障了商品房预售中买受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区分了债权效力和物权变动的效力。条文中称“不发生物权效力”,即出卖人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而处分该不动产的,其与后手买受人之间的债权合意有效而物权变动无效,后手买受人可以依据生效的买卖合同而追究出卖人的违约责任,要求其赔偿履行利益,而非债权合同无效以至后手买受人仅能追究出卖人的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其赔偿信赖利益。

五、预告登记的预售合同的对抗力

(1)预告登记后的预售合同与建筑工程优先权。理论界对于预告登记后的预售合同和建筑工程优先权究竟哪个更加具有优先效力一直争论不下。主张预售合同优先的学者认为,建筑工程优先权的成立不以登记为要件,所以不宜为买受人所知,若建筑工程优先权可以对抗预售合同的话,无疑使买受人陷于其无从得知的不测之中。同时,商品房买卖关系到买受人的生存利益,从价值判断上也应该优于考虑。而且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明确了,“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和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主张建筑工程优先权优先的学者认为,建筑工程优先权是一种法定优先权,故而不以登记为必要,但在行使上类比留置权,因而具有优先性。而且,建筑工程优先权关系到建筑工程款的实现,这关系到农民工的权益,与购房者相比,农民工更处于弱势地位。笔者赞同建筑工程优先权可以对抗预售合同。首先,建筑工程优先权是一种法定优先权,故而其行使具有顺位上的优先性;其次,由于开发商只有投入资金达工程总投资的25%以上才可以进行预售,所以建筑工程债权一般是优先成立于预售合同债权的;再次,建筑工程债权的实现关系到农民工的利益保护,关系到社会稳定,因而更具有实现的紧迫性;最后,若建筑工程债权可以对抗预售合同的话,承建人为了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债权会尽量将楼房建成以更好的进行拍卖,否则,承建人缺乏继续投入资金的动力,从而使工程变成烂尾楼。预售合同中的债权人也可以行使涤除权以保护自己的期待物权。至于上述的司法解释,其于2002年出台,而当时预告登记制度尚未建立,显然不能称之为肯定预告登记后的预售合同可以对抗建筑工程优先权,而且从条文的表述上来看,其更多的是针对商品房现售而非预售。(2)预告登记后的预售合同与预告登记前设立的抵押权。预告登记前设立的抵押权虽然是意定抵押权,但这并不影响其对抗预售合同的效力。在正在建造中的商品房上设立抵押权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针对现存的正在建造中的未完工的房屋设定抵押权,只不过此种抵押应视为动产抵押,经登记得以对抗第三人。所以当抵押权人于预告登记之前在未完工的商品房上设立抵押权并登记时,抵押权可以对抗预售合同。其之所以可以对抗预售合同是因为,抵押权的设定在预告登记之前,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买受人可以通过查阅登记簿的途径了解到标的物上的其他权利。所以,在有充分的途径来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承担这种风险。若未登记,则抵押权人的抵押权即便在预告登记之前设立也不得对抗购买人。其二,对以后的商品房设立抵押权。由于商品房尚未建成,所以抵押权人需将其抵押合同进行预告登记,以获得对抗效力。由于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不仅在于商品房买卖,还及于其他不动产物权协议,所以也可以对抵押合同进行预告登记。这样,预告登记在先的抵押合同当然可以对抗预告登记在后的预售合同。当然,此种抵押合同若未登记则不可以对抗预售合同。(3)预告登记后的预售合同和预告登记后设立的抵押权。由于商品房预售合同已经过预告登记,从而具备了公示公信力。任何人都有了解其上存在权利的可能,因此抵押权人这时要自负其抵押权不能对抗预售合同的风险。虽然在预售合同进行预告登记后,抵押权依然可以按照上述两种方法设立,但无论是否登记,其都由于成立于预售合同之后而无法与之对抗。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房预售合同的预告登记主要对抗的即是成立于其后的物权变动,包括所有权的移转和抵押权的设立。

六、结论

商品房预售有利于减少房产建设的资金,提高效率,但同时也会给交易安全提供隐患。预告登记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为保障商品房预售的交易安全,特别是购买人利益的一种制度设计。经过预告登记的预售合同具有公示公信力和对抗力。但其对抗力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主要对抗的预告登记后发生的物权变动,使之不发生物权效力而非不发生一切效力。后买受人可以根据生效的债权合同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履行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武元.《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7(1)

[2]武家国.《房地产法新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1(1)

[3]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9(1)

[4]杨承志.《“楼花”炒卖风险防范》.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9(1)

[5]雷兰.《商品房预售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8(1)

[6]余洋,吴海邦.《试论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载于《财经界》.2007(5)

篇4:我国商事登记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一、浅析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变革与进步——以最新《公司法》修改为范例

2013年12月28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对《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作出修改。所作修改将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纵观本次公司法的修改内容, 大部分将集中于公司登记的相关规定上, 进一步强化“市场”在商事交易活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降低了进入市场进行商事交易活动的门槛, 提升了效率。

此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有三个方面, 均涉及到商事登记制度的变革, 以下将依次列出, 并进行简要评析:

(一) 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外, 取消了“公司股东 (发起人) 应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 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出资”的规定;同时也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股东 (发起人) 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 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这是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上首次改注册资本实缴登记为认缴登记的重大变革, 商事主体在进行商事设立的登记申请时无需再为一时筹措不到数额较大的资金而担忧发愁, 大大降低了注册公司的门槛, 进一步保障了商事交易的自由与效率。此外, 改实缴制为认缴制有利于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往施行注册资本实缴制, 注册资本的雄厚与否对公司潜在交易对象、投资人以及同业竞争者而言都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宣示自身竞争实力的方法, 而行政审查机关与多数重大交易的前阶段调查中也必然要包含对公司注册资本到位状况的调查。原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为此规定了董事、高管负有督促股东及时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 股东之间也要对外负担彼此出资不到位的连带责任;我国刑法上还特别设置了“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等与注册资本相关联的条款。今后一改实缴制为认缴制, 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成立一个注册资本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公司, 从此注册资本“宣示公司实力”的作用不复存在。在此前提之下, 重大交易的重点变为对大股东的详细情况及信用调查, 我国信用体系将逐步建立完善。此外, 上述刑法等其他部门法对注册资本方面的规定也将相应得到改动, “虚假出资罪”等罪名将取消。

(二) 放宽注册资本的登记条件

除对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另行规定的以外, 公司法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应达到3万元、10万元、500万元的限制;同时也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 股东 (发起人) 的首次出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比例。这无疑是我国公司设立程序制度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兼顾效率, 尤其是兼顾登记申请人效率的重要举措。以往公司法对商事主体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上的限制, 体现出我国在商事主体设立的实质条件上明显倾向于安全这一价值取向, 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分别是3万、500万, 未达到此注册资本, 不得申请设立相应的公司。这种限制实际上不但损害了市场主体设立公司、追求经济效率, 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除了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特殊的商事主体, 相关法律对其最低注册资本仍有规定以外, 经过修改的《公司法》大大降低设立公司的门槛, 使设立公司更为便捷, 成本更为低廉, 大大促进了市场活动的繁荣, 有助于在当今就业情势严峻的背景下更好地鼓励个体以及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 刺激个体经济发展的热情与积极性, 同时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的创新创造力。此外, 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改革也符合国际潮流。有专家学者表示, “此次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改革已经比美国晚了30多年, 比日本晚了8年, 比德国晚了5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放宽注册资本的登记条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关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的设立将会变得更为迅捷, 三资企业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 简化了登记事项和登记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公司申请登记时也不需要再提交验资报告。以上修改亦促使公司的设立程序更为简便, 成本更加低廉, 大大提升了商事交易活动的效率。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我们应当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 贯彻“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原则, 正确地处理好行政机关与市场的关系, 本次《公司法》对于商事登记程序的修改, 正是贯彻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原则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此次公司法修改将对整个注册资本立法体系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新《公司法》关于商事登记规定修订的问题及隐忧

在看到改革进步的同时, 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修法带来的某些尚未明确的问题及存在的隐忧:

其一, 新公司法目前没有规定任何关于应至少实际缴付一定注册资本的限制, 也没有关于股东在一定期限内缴足其认缴的出资的规定。这就意味着, 设立人无需缴付任何一分钱就能够设立公司, 并且可以长期不实际出资, 导致经过登记设立的公司变成不折不扣的“空壳公司”, 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你会放心与没有任何实际出资的公司做生意吗?

其二, 设立公司和增加公司注册资本时均无需对股东的出资进行验资, 对于外部第三人来说, 公司的实力与诚信度如何得到认可与保障?这样的修改一方面确实减少了设立公司的成本, 提高了商事活动的效率, 但另一方面, 外部第三人该如何判断公司股东是否足额出资、何时才会缴足注册资本呢?对于第三人来说, 公司的实力与诚信度将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与公司交易的风险增加, 公司经营及盈利机会大大减少。如何应对取消验资带来的问题, 是否应当强制要求公司披露资本信息, 经过登记设立的新公司将面临严峻的生存与竞争考验。

其三, 原有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其他商事主体设立登记的相关规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都应当根据新《公司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调整。原有关于实缴注册资本、最低注册资本等的相关配套规定都应当进行相应调整, 与新修改的公司法保持一致, 否则将在实务操作中出现大量问题与矛盾, 使新的修改无法落到实处。这也是新修改的公司法正式施行以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其他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一) 缺少统一的商事登记法, 立法形式分散, 且彼此之间不协调

现阶段我国有关商业登记方面的规定散见于相关的商事主体法、规制不同类型商事主体的商事登记管理条例及针对不同登记事项制定的管理办法之中, 如《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企业法人登记公告管理办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等。

现阶段的商事登记方面的立法形式分散, 缺乏统一的规制办法, 且规定之间内容多有重叠或前后立法相互冲突, 不利于商业活动主体守法和执法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不同类型商事主体制定不同的商业登记规范, 立法文件分散, 内容上彼此冲突, 没有一部统一的、立法可供遵循, 增大了登记部门的操作难度, 繁琐复杂的登记程序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为了改善我国商事登记立法形式分散且彼此之间不协调的现状, 笔者提出我国应当总结国内外经验, 立足实际情况, 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执行机构制定一部统一的商业登记法, 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商事主体的登记管理办法纳入其中, 使商事登记立法体系化、统一化。此外, 针对比较特殊的商事主体或登记事项, 也可以单独制定单行条例进行特别规制, 以求同时兼顾商事主体的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营造更为公平与便利的商事交易环境。

(二) 商事登记制度采用核准主义, 重事前把关, 轻事后监管

我国现行商事登记制度采用核准主义, 企业设立必须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例如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设立, 私营企业不论是以个人独资、合伙还是公司形式设立都需要由工商行政机关审核批准, 外商投资企业等有外资投入的企业, 其设立的审批登记程序更是繁多而又严格。以上事实表明,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监管重心是企业的准入监管, 程序繁琐并且条件严格, 而企业成立后的后续监管往往被忽视。事前监督虽然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 但造成了商事主体进入市场极大的事前成本, 同时登记审查的行政机关工作量也较大, 严重影响了商事活动的迅捷效率。事后监督方面, 虽然我国在商事登记制度中确立了年检制度, 但由于不实行登记责任制度 (包括登记人员个人责任制) 及登记簿和相关文件管理制度的欠缺, 所谓的年检制度多流于形式, 对企业的事后监督并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种重事前监督轻事后监管的制度, 使得商事登记为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保障企业商业信用的功能大大减弱。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 我国应当将核准主义改为严格准则主义。严格准则主义将在保证交易安全的基础上, 大大简化事前审查的程序, 降低设立人的事前成本, 减轻行政机关的负担, 提升商事活动效率。此外, 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中的年检制度也应当采取登记责任制度, 完善对登记簿及相关文件信息的管理, 实现企业登记信息的全面和及时更新, 使年检制度真正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覃有土.商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8.

[2]张淼晶.浅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4 (07) .

篇5:商事登记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关键词]商法;商事登记;比较法

一、商事登记制度概述

商事登记是指商事主体或商事主体的筹办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依照商事主体登记法规和法定的程序,将应登记的事项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并被该机关核准登记和公告的法律行为。商事登记使得商主体得以成立和存续,使交易相对人的交易和国家對商事活动的管理有明确的对象,也保障了交易的安全。

关于商事登记的立法体例,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由商法典来规定商事登记制度,如《德国商法典》。二是由商事登记专门的单行法规定商事登记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是我国的台湾地区以及法国。三是在民法典中加以规定,例如在意大利的《民法典》。四是结合商法典和商事单行法作出规定,《日本商法典》第一编第三章就是关于商事登记制度的规定,此外日本还有专门的《商业登记法》。我国法律关于商事登记没有统一的专门立法,但几乎所有的商事法律中均有涉及登记的规定,以至于在立法体例上比较杂乱。

二、商事登记的立法原则比较

特许主义是早期欧洲国家公司设立奉行较多的一种原则,奉行该原则时商主体的设立和存续需要经国家专门立法和君主或国王特别许可。现今特许主义已绝迹,但是美国法中有专门的特许经营的相关规定,特许经营并非企业组织形式而是经营模式,在特许经营下商事登记是必要的,获得特许方能进行经营,不过这里的“特许”并非严格特许原则中的特许,只是类似于我国专营模式的规定。任意主义原则也称放任设立原则,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流行的登记原则,商主体的设立、存续不规定任何条件和形势要求,但该原则下易出现市场混乱,目前已基本被抛弃。准则主义原则下,商事主体只需满足法律预先设定的成立与存续的必要条件,无需向登记机关登记,在以实务为重的美国法中对于独资企业、一般合伙的设立、变更、终止没有强制要求商事登记,此种做法在英国法中也适用于个体经营者和合伙。强制主义原则也可以表述为核准原则,该原则是指商事主体的设立与存续不仅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还要行政机关审查后自由裁量是否许可,例如日本商法典中规定,负有审查义务的登记所需公告应登记的事项,审查所对该登记事项进行审查[1]参见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第三章商业登记》,中国法制出版社。[1]。而德国商法典则规定法院对登记事项的合法性和其形式的准确性进行审查,只在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时才会对登记所包含的事实进行审查[2]。英国法中规定注册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需缴纳注册登记费并履行注册登记手续[3]。美国法中也规定对于有限合伙以及诸如有限责任公司、辛迪加等形式的公司制企业需要依法律履行商事登记。

我国现行的绝大部分商事法律,诸如公司法、保险法等都要求商主体进行商事登记,行政机关予以审查。对于我国来说,目前在立法原则上过分要求强制性,限制了许多商事主体的发展,可以慢慢放开商事登记,降低商主体进入市场的门槛以鼓励商业发展。

三、商事登记的对象与登记管理机关

商事登记的对象是商业,即实施市场行为的各类企业或个人亦即商主体,一般大陆法系国家借助商行为来界定商主体,而商行为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生产、流通中的经营行为。在德国法中,商事登记分为两部分、三主体:个体商人和合伙归为登记的第一部分,公司归为登记的第二部分,而小商人或不具有商人条件偶然从事了商行为的行为者,不必履行商事登记。而在法国法中需要履行商事登记义务的主体则比较繁多,原则上讲,所有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法国人或者外国人,只要根据法国法获得商人资格并且在法国开展商事活动,均应当在法国公司和商事登记机关进行注册登记[4]。英美法方面,需要进行商事登记的主要是公司,合伙和独资型企业一般无需登记注册。

对于商事登记的管理机关各国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在现今主要存在四种模式:(1)法院作为商事登记机关。采取此种做法的有德国、韩国等,商事登记由地方法院办理。(2)法院和行政机关均可以作为登记的管理机构。法国法中规定在法国,公司和商事登记机关有两个,即地方商事登记机关和国家商事登记机关。所谓地方商事登记机关,即实质进行登记的机关;国家商事登记机关,指法国设立用来汇集地方商事登记机关登记材料的登记机关。(3)行政机关或者专门设立的附属行政机构作为行政登记机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采取此种做法。在美国,一些州的州政府秘书处主要负责商事登记;在英国,设立有公司署来负责公司的登记;在日本,商法典中规定地方法务局作为商事登记的管理机构。(4)专门注册中心和商会为商事登记机关。

在我国,负责商事登记的管理机构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制度,不同级别的工商机关独立行使登记管理职权,另外,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特殊的商主体设立之时还需国务院专门的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审查登记。

四、商事登记的种类

根据引发商业登记的事因不同,商业登记可分为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此种方法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现今法律法规中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等关于商事登记的种类规定为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日本、英美等国的法律也将登记种类划分为设立、变更和注销,只是名称上略有区别。

五、商事登记的程序

当代各国对需要办理商事登记的商主体履行商事登记义务的程序,主要步骤有申请、审查、登记发照、公告。

第一步,申请。商主体创设人或商主体向商事登记的管理机关提出设立、变更或撤销的要求,递交书面材料,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受理,则申请步骤完成。

nlc202309041313

第二步,审查。审查是登记管理机关在受理登记申请后对提交的书面文件进行审查并加以认定是否提交的文件符合法律规定。关于审查的方式和程度,各国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立法例: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和折衷主义审查[5]。形式审查即登记管理机关对申请书等文件只从形式上进行审查其合法性和准确性,对书面文件的真实性不予过问,采取此种立法例的代表国家有瑞士、比利时等。实质审查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不仅在形式上审查提交的书面文件,还必须对申请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加以審查,凡已进行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据的效力,采取此种立法例的代表国家是法国。折衷主义审查是指审查机关可以对登记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但审查的内容不当然地具有证据的法律效力,德国法院在有理由怀疑登记事项的真实性才会启动对登记事项的事实进行审查,遇到此种情况时法院常常寻求工商协会的协助。我国对于审查的规定也采此立法例,即在发现申请有违法或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时,登记机关有权通知申请主体予以补正。

第三步,登记发照。登记机关在进行审查后对申请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准予的决定,国外大多国家的登记机关在审查核准后按照规定将应登记的事项记载在商业登记簿上,登记成功后发给商主体相关的执照,如德日均实行商业登记簿形式,但美国实行备案制,我国采取的是登记注册书形式。

第四步,公告。商事登记经审查核准后需要予以公告,经过公告的登记才具有效力。

六、商事登记的效力

商事登记的效力,主要是指对第三人产生何种影响。

商事登记的效力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一般性的效力,主要指商主体设立、变更或撤销并进行公告之时对第三人的影响,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只要必须在商事登记簿册上登记的事项还未履行登记或者未予以公告,任何该必须登记的事项的参与人都不可以用该事项来对抗善意第三人,法国法和日本法在此种做法上较为典型;而还有一些国家规定登记事项在得到登记和公告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即对第三人生效可以用以对抗第三人,即使第三人既不知道也无责任知道该事项,《德国商法典》就规定需要登记的事实在登记并公告15天之后对第三人发生效力;还有一些国家对不实登记的效力也做出了规定,如果登记事项公布有误,第三人可以针对负有登记义务的登记人,根据已公布之事实为法律行为,即使登记事项有误商主体也不能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二是创设性的效力,主要是指登记对商主体具有进入市场资格的作用大小。德国、法国和瑞士等国的商法规定商事登记是商法人获得人格的必要条件,未经登记和宣告,商法人不得成立,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其行为不得被视为商行为,但对商个体和商合伙,商事登记仅具宣告性,若行为人未经登记而从事商事活动其不享有商人的权利但需承担商人应履行的义务;而荷兰等国家的商法则规定商事登记不是商主体资格取得的必要条件,未经登记程序行为人实施商行为同样可以享有商人的权利并履行商人的义务;我国商法则规定,商事登记是各类商主体成立的必要条件,未经商事登记程序,行为人即使实施了商行为也不受法律保护,该行为被认定为无效。

七、结语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民法典以及商法典,当前我国对于商事登记的规定繁多混杂,致使在实务中常常出现矛盾和纠纷,将来应当加强对商事登记的相关立法。另外,在商事登记的立法原则和宗旨方面也应当更加放宽,鼓励更多的商主体进入市场,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第三章商业登记[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2]罗伯特·霍恩等著.德国民商法导论[M].托尼·韦尔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3]斯蒂芬·加奇著.商法(第二版)[M].屈广清,陈小云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88-162.

[4]张民安.法国商事登记制度研究[J].商事法论集,2006(02).

[5]徐学鹿.商法总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225.

上一篇: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下一篇:日资企业员工谈日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