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玉故意伤害案

2024-04-28

张长玉故意伤害案(通用3篇)

篇1:张长玉故意伤害案

张长玉故意伤害案

问题提示:为阻止未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放弃所窃财物的盗窃行为人逃跑,将盗窃行为人推倒致轻伤,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否承担刑事责任?

【要点提示】

为阻止未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放弃所窃财物的盗窃行为人离开,将其推倒致轻伤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但也不属于正当防卫,应是根据被害的情况,对伤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例索引】

一审: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2006)兴刑初字第434号(2007年8月27日)

二审: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泰刑一终字第117号(2007年12月3日)

【案情】

自诉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锦华。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长玉。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许,王锦华在被告人张长玉家后门口,将张长玉闲置在此的旧摩托车(价值人民币400元)推出巷子,请人抬上自己的三轮车。在骑车离开现场的途中,行至兴化市丰收南路五里转盘,摩托车从三轮车上掉下。王锦华下车察看,欲将摩托车重新装上三轮车时,被张长玉追上。王锦华即放弃摩托车,准备骑三轮车逃离,张长玉将其推倒、跌坐在地,致王锦华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十级残疾。

自诉人王锦华以被告人张长玉犯故意伤害罪于2006年11月15日向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提起控诉,并以造成经济损失为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张长玉的刑事责任,并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被告人张长玉辩称,自诉人偷其车子,其追赶是事实,但没有打人,也没有伤害自诉人的故意,更没有实施伤害自诉人的行为,其动机是追回被窃财物、制止不法行为,因此,请求法院驳回自诉人的全部诉讼请求。

【审判】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2006年6月7日凌晨,被告人张长玉将自诉人王锦华推倒、跌伤,造成轻伤、十级残疾的后果,是客观存在并经证据证实的事实。但事件的起因是由于自诉人擅自窃取被告人摩托车而引起,并且在被告人得悉后立即追赶自诉人的过程中发生的;当时自诉人虽然已将摩托车放弃,但未就此事做出说明并接受处理,在自诉人欲骑车离去时,被告人对其推操是一种自力救济行为。故被告人不具有伤害自诉人的主观故意,且没有造成更为严重的重伤后果,因此自诉人王锦华指控被告人张长玉犯故意伤害罪,罪名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但被告人张长玉所采取的自救行为方法,已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后果,虽然不应当就致人轻伤负刑事责任,但要对造成的伤残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又因自诉人王锦华对于事件的起因负有完全责任,故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应自行承担一定的责任,据此应当减轻被告人张长玉的赔偿责任。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二款、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长玉无罪。

二、被告人张长玉赔偿自诉人王锦华医疗、误工、护理、交通及残疾赔偿、鉴定等费用计人民币28427.64元;此款已给付6000元,余款22427. 64元限本判决生效后立即给付。

宣判后,被告人张长玉不服,向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一、原审自诉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锦华自愿放弃对上诉人张长玉刑事部分的指控;

二、上诉人张长玉自愿放弃上诉;

三、上诉人张长玉自愿赔偿原审自诉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锦华各项经济损失计人民币20000元(含已支付的人民币6000元),此款于本调解书送达时一次付清;

四、原审自诉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锦华因该伤引起的一切后续治疗费用,由原审自诉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锦华自行承担。自本调解书送达后,双方不得因此事再发生纠纷、不得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赔偿或提起诉讼。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一是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二是本案被告人的行为如果不构成犯罪,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关于对被告人行为性质的认定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行为性质的界定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系故意伤害,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属正当防卫,既不承担刑事责任,亦无需承担民事责任;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是自助过限,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合议庭最终采纳第三种意见,笔者认为是正确的。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案被告人推操自诉人,其目的是为了阻止自诉人逃跑,并不具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自诉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故意,且没有造成重伤后果,故被告人张长玉的行为既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亦不构成过失重伤罪。......

篇2:故意伤人(未遂)还是故意伤害?

一、基本案情

2012年8月27日凌晨一时许, 被害人沈某、李某与王某、时某在某县城“凤池苑”住宅小区租乘被告人夏某驾驶的“飞虎”牌客货车行至该县某镇后, 两人因车费发生争执, 夏某负气将车驶回原处, 王某下车打电话向他人求助, 沈某、李某等人应王某请求租乘张某的出租车来到夏某停车处, 分别用拳头殴打夏的面部, 被劝阻后王某等一行人向张某停车处走去, 这是夏某驾驶车辆调转车头, 快速撞去, 直至撞到张某的出租车上才停下来, 致尚未上车的沈某、李某受伤。后经法医鉴定:李某的左上肢及沈某的面部外伤均构成轻伤。

二、分歧意见

在该案诉讼过程中, 对夏某的行为定性存在不同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夏某在闹市区驾车撞人, 其行为危及到了社会公共安全, 构成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夏某与王某等人因车费发生争吵后, 王某找来他人对夏某实施殴打, 夏某对此未正确处理, 而是调转车头将准备上车的沈某、李某撞成轻伤, 夏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第三种观点认为:夏某与他人发生纠纷并遭他人殴打后, 故意驾驶机动车撞击他人, 致二人轻伤, 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未遂) 。

三、诉讼结果

一审法院支持公诉机关的意见, 以夏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未遂) 提起公诉, 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 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定夏某犯故意伤害罪,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四、分析意见

笔者认为:夏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未遂) 。理由是:

(一)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司财产安全的犯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 这也是本罪的突出特点。本案中, 夏某与王某发生纠纷并遭他人殴打后, 故意驾驶车辆撞击他人, 其行为针对的是沈某、李某、王某、涂某和周某, 即其对象是特定的人。虽然案发现场处于闹市区, 但案发时正值深夜, 除被害人及王某、涂某、周某外, 现场并无他人。夏某的行为并不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 并未危及到公共安全。笔者以为持第一种观点认为夏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能成立。

(二)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本罪的主观要件要求行为人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而本案中, 夏某与他人发生纠纷并遭他人殴打后, 驾车快速冲向他人, 并喊到“撞死你们”, 从主客观方面足以认为其具有杀人的故意。因而认为夏某故意伤害罪值得商榷。

(三) 对被告人夏某宜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未遂) 。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生命权利, 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故意的内容不同。要查明被告人有无杀人的故意往往不能只凭口供, 而要全面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通常要考虑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案件的起因如何, 使用的工具或手段, 犯罪后表现等等。本案中, 从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及犯罪行为发生的起因看, 被告人夏某是在与他人发生纠纷并遭受他人殴打情况下驾车撞人, 其犯罪动机是报复他人, 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从被告人使用的工具看, 夏某驾车调头快速冲向他人, 足以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完全有理由期待他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结果的发生, 并且, 夏某在驾车撞人时喊“撞死你们”;从被告人犯罪后的表现看, 夏某驾车撞倒他人后不闻不问, 弃车而逃。综合以上事实证据, 足以认定被告人夏某有杀人的故意, 由于夏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属犯罪未遂。

摘要:本文从司法实践中的一起案例为依据, 通过实例就故意伤人 (未遂) 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从法理上进行了论述。以法理为依据结合实际, 辨析了故意伤人 (未遂) 与故意伤害罪, 以期对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故意伤害,未遂

参考文献

[1]张明楷.故意伤害罪探疑[J].中国法学, 2001 (3) :117-132.

[2]汪红飞.故意伤害罪若干争议问题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 (4) :74-77.

[3]程兵, 朱林兵.试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J].传承, 2007 (5) :87-89.

篇3:浅析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

关键词故意杀人 情结 故意伤害

一、案情

被告人王勇帅因被害人张小涛辞退其在莱阳市和平区怀关桥北街惠民浴池搓澡的工作而对张小涛怀恨在心。2010年8月20日5时20分左右,王勇帅以取东西为借口来到惠民浴池,在惠民浴池厨房内,用刀将被害人张小涛身体多部位扎伤。经莱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张小涛左上肢损伤为轻伤,右上肢损伤为轻伤,躯干部损伤为重伤,躯干部损伤评为九级伤残。

公诉机关和平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王勇帅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依法提起公诉,要求追究被告人王勇帅的刑事责任。

针对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王勇帅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辩称当时并没有想杀死被害人,只是想伤害他,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审判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勇帅因被害人张小涛辞退其在莱阳市和平区怀关桥北街惠民浴池搓澡的工作而对张小涛恨在心。2010年8月20日5时20分左右,王勇帅以取东西为借口来到惠民浴池,在惠民浴池厨房内,用刀将被害人张小涛身体多部位扎伤,致被害人张小涛身受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勇帅故意杀人(未遂)的犯罪事实清楚,所列举的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关于被告人辩称不是想杀害被害人,只是想伤害他一节,经查,被告人王勇帅持刀造成被害人多处伤害,部位也为人体重要器官,并边扎边说,我今天扎死你,具有杀害被害人的故意,故审理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六十五条、第二十三条、以被告人王勇帅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判决后,被告人王勇帅没有提出上诉。

三、评析

(一)在理论上,对于如何区别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有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目的说”,区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在于犯罪目的的不同。因此只有根据犯罪人的犯罪目的来认定、判断有关案件的性质。

2.“故意说”,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就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不论是否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的性质都是故意杀人;只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使造成侵害人死亡的結果,也只能认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二)对各观点的分析评述。

上述三种观点中,目的说以有无杀人的目的来区别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在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界限认定中,固然摒弃了那种纯粹以客观事实为标准而不问行为人主观特征的观点之错误,但是以犯罪目的作标准是很不确切的。因此,公诉机关及法院对王勇帅一案并未以此观点作为定性的理论依据。上述“工具或打击部位”说主张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区别的标准是看行为人是不是使用“可以致人死亡的工具”、“打击致命部位”,这种标准看似公平、合理,好像是实事求是的,其实是有悖于犯罪构成原理的,在实践中可能会造成错案。 “故意说”揭示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在本质特征上之区别。故意伤害罪,其本质特征在于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行为人对其行为必然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是明知的,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伤害即使造成他人死亡,死亡结果也不属行为人希望或放任的内容。

(三)由王勇帅案再谈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事实依据之区分。

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和主观故意的隐蔽性,犯罪故意的内容有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和认定的。因此,区别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离不开对案件事实分别情况,区别对待。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认定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界限,下列几个方面的案件事实是应慎重考虑的。

1.侵害行为的起因。侵害行为的起因是查明行为人故意内容的重要依据。有时对区分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界限有重要意义。本案从侵害行为的起因看,被告人王勇帅因被害人张小涛辞退其在莱阳市和平区怀关桥北街惠民浴池搓澡的工作而对张小涛怀恨在心。从被告人当庭供述和被害人的陈述中可以反映出,王勇帅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并边扎边说,我今天扎死你,显然侵害行为是以剥夺被害人的生命权为目的。

2.侵害行为的实施方法。被告人王勇帅的犯罪是经过精心预谋策划的,作案的地点选择在十分隐蔽的惠民浴池厨房内,并且故意编造了取东西的借口来到惠民浴池,以掩饰其犯罪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其作案是经过非常周密的预谋。同时司法实践表明,故意伤害行为中的侵害行为比较有节制,达到了伤害被害人的目的后就罢休,造成被害人死亡只能是出于过失;而故意杀人行为由于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侵害行为一般是没有节制的。本案从侵害行为的实施方法看,被告人在实施侵害行为时毫无节制,用刀将被害人张小涛身体多部位扎伤,由于被害人呼救,害怕逃跑而未得逞,充分反映了其杀死被害人的犯罪目的。

综上案件事实表明,被告人王勇帅所实施的侵害行为,主观上是以非法侵害他人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而并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为故意内容,因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2]刘树德,喻海松.规则如何提炼---我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

上一篇:川北医学院成教答案下一篇:十九岁,呼和浩特的冬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