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舆情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2-09-10

一、典型案例简介

(一) 舆情“杀人”

1. 药家鑫案。

2010年10月, 某高校的大学生药某驾车将张某撞倒后连刺数刀致张某死亡的事件引起了轰动。西安市中级法院于2011年4月判处药某死刑;2011年5月, 二审判决维持原判;6月7日, 药某被执行死刑。药某案曾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媒体、社会大众在法院判决前就对药某判处了“死刑”, 最终案件的审理结果被视为一场“媒介审判”。

2. 李昌奎案。

在2009年5月16日, 李某将同村的女子击昏后强奸, 之后运用凶残的手段将该女子与其3岁的弟弟一同杀害。该案一审判决其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改判死刑, 缓期二年执行。之后, 云南省高院撤销原二审死缓判决, 改判李昌奎为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改判死缓, 舆论界一片哗然, 认为李某不死, 民愤难平, 在社会舆论的的强大压力下, 云南省高院在没有法定再审理由的情况下进入再审程序, 判处李某死刑立即执行, 舆论对该案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法院违法再审, 违背了程序法, 也动摇了司法正义的权威。

(二) 舆情“救人”

1. 夏俊峰案。

2009年5月16日, 夏某在马路上摆摊时, 被沈阳市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在勤务室接受处罚时, 夏某与工作人员产生争执, 并用切肠刀刺死两名城管队员, 重伤一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作出一审判决, 判处其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1年5月9日,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 维持一审原判。2013年9月25日被执行死刑。“夏俊峰案”话题的相关舆情热度曾出现爆发性增长。在网络上, 呈现了支持夏家的声音一边倒的局面, 而理性的声音却被淹没。

2. 复旦投毒案。

2013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某中毒身亡, 犯罪嫌疑人是被害人舍友林某。该案件新闻迅速引发全社会关注。2014年2月18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判处被告人林某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5日上午, 被告人林某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诉。由复旦大学100多名学生联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某同学“死刑”请求信》于2014年5月初寄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此外还有一份《声明书》, 内容为建议给林某改过自新的机会。

二、舆情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负面影响的体现

舆情就是一定数量的社会民众对一件事情自发的形成一种普遍的看法、心理, 是对某一事情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现在, 社会民众表达观点一般需要借助网络等媒体, 而媒体信息又具有很大的传播性、扩散性, 众多因素的作用导致舆情有以下的特点: (1) 非理性。舆情的主体非常复杂, 社会民众对法律和案件事实的了解程度不同, 民众的大部分意见其实缺乏理论的基础。 (2) 易变性。舆情产生的基础既包括事实也包括观念。在事实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存在不确切的成分, 随着案件的进展, 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观念中道德文化传统占很大比例。 (3) 主观性。一般而言, 人们对故意杀人的案件往往关注度比较高, 一起故意杀人案在当地甚至是全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舆情对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舆论“救人”, 对司法机关认为本可以不适用死刑的案件, 掀起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浪潮以后, 司法机关为了安抚群众情绪, 最终屈服于民众的呼声之下。比如药家鑫案。另一方面, 一些案件作出死刑判决之后, 社会民众不认可判处死刑的结果, 极端情况下, 甚至会出现民众联名“上书”要求轻判的情形, 比如复旦投毒案, 该行为若肆意泛滥最终必将影响到故意杀人案死刑的正确适用。

三、舆情影响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原因

舆论影响死刑适用有以下的原因:首先, 惩治犯罪的对象是少数人, 是国家代表公权力对个别公民采取的行动, 而普通民众不会将自己设定为被惩治的对象。即普通民众一般会出于自我保护的需求要求严惩犯罪。其次, 网络等媒体通过呈现民众对具体事物的个体评价, 一般会导致公众对该事物作出群体性评价的效果, 然后, 通过公众的评价来对评价对象产生实质的影响。若出现媒体的舆论与判决结果差距太大的情况, 便会引起社会民众的不满。再次, 不满情绪的社会舆论通常被视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 最终引发政府的干预, 与我国的法官绩效考核等因素挂钩, 导致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 不得不考虑社会舆论的影响。

四、克服舆情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负面影响

由于舆情自身的特征, 应当对它进行一定引导。具体措施为:第一,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法律普及工作, 改变“来去一阵风”式的普法方式, 建立常态的普法机制;第二, 创建一个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比如听证会等形式。第三, 应当对媒体直播做出限制。比如, 对拍摄角度的要求等, 以防止新闻媒体的过分干预。

摘要:由于现代媒介的高度发展, 舆情的传播速度变快, 传播范围也变广。其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舆论可以“杀人”, 亦能“杀人”, 司法公正受到挑战。平衡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舆情,故意杀人罪,死刑

参考文献

[1] 秦宗文.中国控制死刑的博弈论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J].法商研究, 2009 (1) .

[2] 汪沽, 卢缨.社会舆论与司法正义——从李昌奎案看社会舆论对死刑案件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 2012 (2) .

上一篇: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知识和能力并举——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下一篇:谈财务管理控制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