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制度范文

2022-06-0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新生儿科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新生儿科制度范文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室应相对独立,分设新生儿监护室、早产儿监护病房、隔离室、沐浴室、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识明确。

3、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前要衣帽整齐,更衣、换鞋、洗手,患呼吸道疾病及传染病者不得入内,外来人员进入本科室要穿隔离衣,换鞋。严格探视制度,限制不必要的探视。

4、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5、保持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病区内采用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60分钟,并记录。

6、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湿式打扫地面及擦拭物体表面2次,如有血液、排泄物污染时先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消毒处理后再清洁。

7、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

8、实施生学监测定期监测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奶具、奶、消毒剂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9、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湿化瓶、吸引储液瓶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10、暖箱、光疗箱、辐射台应每日行小消毒并更换湿化水,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应每周大消毒一次,用后进行终末消毒。

11、新生儿所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应终末消毒。

12、新生儿用的眼药水、扑粉、药膏、沐浴液、沐浴巾、浴垫、治疗用品等,必须一婴一用。

13、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应放入双层塑料袋内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14、发现特殊的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一般医 疗器械应专人专用,不得交叉使用。对患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 性感染的新生儿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第二篇: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为保持新生儿科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进入科室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洗手、更换入内衣、戴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3、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接触患儿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离患儿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儿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4、保持科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接打手机和电话聊天。

新生儿科腕带识别身份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住院号两种方法确认患儿身份。

2、所有住院患儿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儿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由当班护士负责填写腕带,为患儿带好腕带。

4、给患儿佩戴腕带时,当班护士需认真核对患儿相关信息,腕带如有破损或污迹,应及时更换,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腕带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5、治疗活动、标本采样、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医务人员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儿身份。

新生儿科病房探视制度

1、新生儿病房是特殊病房,全部取消家属陪护。

2、我科探视时间为:每周

一、四15::00-17:00,未在规定时间来者,一概不予接待(医生预约的除外)。

3、为预防交叉感染,我科探视地点设为病房外走廊,未经工作人员同意,严禁进入新生儿病房。

4、在探视时,请家属集中到场,集中探视患儿。

5、家属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时,请勿前来探视,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6、在探视小孩后,请家属到医生办公室等候,您小孩的主管医生或代替医生将告知您小孩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

7、危重患儿及有病情恶化者,医生将根据情况通知家属进行特殊探视。

新生儿科母乳管理制度

1、我科鼓励住院新生儿在符合喂养条件的情况下及时接受母乳喂养,若新生儿情况不适宜开奶或母亲患有不宜母乳喂养的疾病或正在使用特殊药物时,不适宜母乳喂养,不接受母乳。

2、住院医生评估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后决定送奶时机,为保证母乳采集、储存、运送中的质量,保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防止污染,医护人员详细指导新生儿法定监护人或指定代理人母乳挤送要求,签《母乳接受知情告知书》。

3、护士接收母乳时,家长出示探视卡,核对新生儿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母乳标识清晰,包装完整无破损及运送符合条件后登记,接受双方签字确认,立即将母乳放置专用母乳储存冰箱内,储存温度冷冻(-18℃),冷藏(4℃)。

4、母乳取用按照挤奶先后顺序,合理安排。

5、实施母乳喂养前,将母乳自然解冻,并<60℃热水中复温至适宜温度,核对医嘱无误后执行。

6、母乳解冻后只能使用一次,禁止再次冷冻保存,解冻后母乳冷藏(4℃)仅可以保存24小时。

7、总务护士每日检查整理冰箱,确保无破损、无过期,新生儿出院时及时清退母乳。

8、科室根据情况在必要时取母乳样本送细菌培养。

新生儿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项工作,即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两次。每周彻底扫除一次。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各类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领取,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高危药品应加锁保管,单独存放,严格交接班。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戴好工作帽及口罩。

6.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7.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8.定期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两次,每次1小时,并有登记签名。

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及用法,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10.一次性小包装的安尔碘、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新生儿科患儿告知制度

1、患儿家长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落实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患儿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儿家长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儿家长交待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用文字资料和图示。

4、告知要在患儿家长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儿家长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患儿家长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儿家长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患儿家长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出院时,应告知患儿家长出院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儿家长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操作时,应首先告知患儿家长,经家长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家长约束的目的,经家属同意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9、操作中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儿,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新生儿科危重患儿抢救制度

一、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特殊患儿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患儿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报请医教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二、危重患儿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三、参加危重患儿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抢救工作时的口头医嘱,需执行者大声重复并双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

四、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抢救工作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大声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六、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向患儿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七、需跨科抢救的危重患儿,原则上由医教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加跨科抢救患儿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患儿的抢救工作。

八、不参加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后勤工作。

九、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医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拖延,总务后勤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

十、各科抢救室应备齐相应的抢救药品、设备及物品,保证危重症患儿抢救时使用。

第三篇:新生儿科医师工作制度

1、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07:30进行早查房,16:00进行晚查房。早查房要求巡视所管的全部患儿,重点巡视重危、疑难、代诊断及新患儿,检查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意见。晚查房要求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出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

2、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2次,早查房要求对所管病儿分组进行系统查房,重点对新入院、诊断不明、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进行检查及讨论;听取下级医师和护士的反映,检查病历书写情况并纠正错误记录;决定出、转院问题。晚查房一般在下午4时进行,重点检查危重患儿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对晚夜间的治疗抢救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3、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查房重点在于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危重患儿的抢救、诊治计划、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4、医师、护士交接班必须做到床头口头及书面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患儿目前病情及处理抢救情况,下一步处理原则及所需的特殊处理或抢救措施。

5、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有责任向患儿家长解答病情,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对患儿采取的抢救治疗措施进行解释,对一些特殊治疗及抢救措施应先征得家长同意。

6、住院医师收治的危重患儿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完善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

1.病区内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做到“四轻”(走路、讲话、关门、操作)。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工作人员进新生儿室前应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2.本室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进入。非新生儿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新生儿室谢绝参观。严禁家属到室内探视新生儿。

3.新生儿室内各台急救仪器、监护设备都必须有操作规程,工作人员按规程操作使用。操作前应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中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如遇故障及时排除。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灭菌,放回原处。

4.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登记本,如有故障及时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在登记本上作好情况登记。

5.观察病情要细致、准确。熟练进行各项监测,及时报告各项监测结果,当班医务人员对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判断、处理,准确、客观的填写各种医疗、护理表格,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6.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技术规范。

7.严格交接班。病情交待清楚、监护及抢救记录完整;药品及物品及时补充、终末处理规范。

8.做好患儿的喂养和护理工作。

9.经常与患儿监护人沟通,进行特殊诊疗活动时,如非紧急情况下应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

10.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第四篇:新生儿科(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临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二、新生儿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三、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2m2,床间距不小于1m。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m2。

四、病房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新生儿接触。

五、病室内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六、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并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落实。

七、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开安置;对高危新生儿有保护性隔离措施。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尽量单间隔离;隔离患儿床头应挂隔离标识,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八、配奶间环境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房(室)室温应保持在22°C~24 °C,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十一、新生儿应用流动水洗澡,所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治疗用品六洗,保持臀部干燥。

十二、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2.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3.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4.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5.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6.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新生儿衣物单独清洗,避免交叉污染。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第五篇:儿科制度

儿科医疗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一、规范临床医疗质量检查程序及职责,保证临床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二、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科内医疗质量检查、计划的实施。

三、由上级医师负责本科内下级医生的日常临床医疗质量过程控制。

四、科主任、主治医师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对下级医师做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审签出(转)院病历。

五、主治医师、护士长要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六、科主任要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教科书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七、科主任和质控员按照《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表》,每个月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改进。

八、主治医师负责项目病历的检查、统计、审阅工作,李俊华负责单病种病例的检查、统计、报表工作,卢星负责临床路径病例的执行、完成及报表工作,科主任监督检查、落实、及实施情况。

九、病例书写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例书写规范》执行。

十、主班(值班)医师审阅前一天住院病人的化验结果,如有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交班。

十一、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十

二、对质量观念弱者要强化教育。 十

三、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 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为准。及时性:对急、危、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要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请示分管院长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判别标准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病人症状好转,器官功能明显好转。

2.护理质量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护理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十四.强化并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儿科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医疗质量,使患者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以便做出适宜的治疗计划,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特制定本制度。

2

一、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卫生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资质。

二、患者评估是通过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医技辅助检查等途径,对患者的全身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心理、生理及社会、经济支付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以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三、对患者的评估应当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对治疗服务的要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治疗(手术)方案(计划)、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四、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门诊评估、住院时再评估、手术前后评估、麻醉前后评估、疑难危重患者评估、病情变化时评估、转院前评估、护理对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一)医师对门诊患者进行评估时,严格按照评估结果拟定全面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入院指征。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由患者或其近亲属签字。

(二)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依据疾病诊治、护理规范,及时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并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

(三)对疑难、病情变化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及时向上级医 3 师请示,与科主任共同再次评估。必要时申请会诊、病例讨论,再集体评估。对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确定治疗方案,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四)手术前麻醉科、手术科室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要求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麻醉前访视记录中体现手术风险评估情况。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定规定的流程实施再次核对手术类型与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间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五)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病情危重程度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组织会诊、抢救等。

(六)副主任以上医师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出院。患者出院时,主管医师、护士应对患者全面评估,提供出院指导和康复训练、安全用药、随访时间等。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

五、医务人员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经济支付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经济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六、患者评估的结果必须记录在住院病历中,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对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患者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并履行签字认可。

七、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

科室工作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开展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

二、认真执行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医护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科内医德医风的约束机制。

三、加强科室门诊、急诊管理,严格执行负责制度。针对儿童疾病的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且缺乏自诉病情的能力,检查不合作等特点,对门诊患儿做到诊断耐心、细致治疗及时、恰当、有效。

四、坚持首诊负责制、危重病人抢救制、急诊病人转诊制,对急、危重病人保持绿色通道,对危重病员做到随叫随到,不推诿病人。对新入院病员,根据各自管理范围及病情及时诊治,不得随意拖延,并按规定书写病历和各种记录。

五、值班医师应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每日早晚各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曰查房一次,住院医师上、下各查房一次,危重病员应随时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坚持三级查房责任制、疑难病例讨论制,死亡病例讨论制,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开展新技术,不断提高科室的技术水平。

八、努力做好科研、教学、带教工作,并以此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 5 提高。

九、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进行儿科健康宣侍教育,开展优质护理活动。

十、严格执行医院的各种消毒隔离制度,搞好病房的各种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暴发。

十一、抓好医疗安全,严格差错事故发生,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十二、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守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规范书写病历,处方和各种检查申请单。监控部门应24小时 监控新生儿 病区的通道,防止有人私自抱走患儿。

十三、当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病区医生和护士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根据分工组织人员妥善将患儿撤离病区。

十四、患儿在住院期间必须佩带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双人(不包括护工和清洁人员)核对患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佩带。

患儿安全制度

(一)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6

(二)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果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三)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四)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L、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五)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

(六)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七)医疗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八)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九)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十)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例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护理文书。

(十一)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l米。

(十二)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医院。

7 病区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一、病区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二、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三、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3次:夜班晨、上午、下午各一次。

四、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五、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六、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七、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八、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九、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十、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8 十

一、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二、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三、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入护理。

病区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按规定着装。

二、清洁及污染工作区域划分明确。

三、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四、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都要洗手。

五、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和用品。

六、监护室保持环境整洁、地面清洁,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病室环境应保持通风状态。遇有特殊污染及时消毒,房间在封闭状态下可应用气溶胶喷雾剂进行空气消毒;或用过氧乙酸稀释成0. 5%--1.0%水溶液,1g/m3熏蒸2小时。

七、每天用消毒液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八、治疗室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报告存档。

九、每日清洁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随地乱丢,严禁在病室 9 内清点被服。

十、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

十一、无菌物品定期更换和消毒,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1次,并有报告存档。

二、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有定期清洁制度,无私人物品。

三、专人专用物品包括下列各项:引流管、引流瓶、吸痰用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螺旋管、吸氧管、雾化吸人螺旋管、面罩、血压袖带、体温计、尿桶、量尿杯、暖壶、牙垫、止血带、餐具。

十四、医用垃坂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十五、呼吸机管道每48小时更换1次,消毒处理后备用。 十

六、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次。

十七、吸氧装置、病人床头盘、雾化装置、麻醉机螺旋管每周更换消毒,体温计每周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十八、尿桶、量尿杯、吸引器瓶每周更换消毒。

九、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 00mg/L)擦拭,长期住院病人每日擦拭1次病床。

十、定期或遵医嘱留取病人血、痰等培养,针对不同的细菌培养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二十

一、传染病病人消毒隔离应做到:

1、穿隔离衣进入病室,一次一件或在病室门口正确悬挂。

10

2、戴双层橡胶手套。

3、正规操作,尤其抽血、静脉输液等有创操作。

4.单位隔离,一切物品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消毒剂溶液混合搅拌,浸泡2 0分钟后倒入处置室的池内;针头、输液管路、敷料分别放入屋内双层医用垃圾容器内,进行焚烧处理,并注明“隔离”;被服、隔离衣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病区监护室抢救制度

一、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来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二、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三、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 11 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五、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六、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科室规章制度

一、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 医疗排班

(1)科主任、护士长分别负责本科室医生和护士排班。未经科主任、护士长许可不准个人私自换班,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况时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批准。

(2)独立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和科主任或护士长考核确认具有独立胜任本职岗位工作能力。

(3)夜间排班实行一线班和二线班负责制。一线班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由住院医师和护士或以上资格人员担任;二线班值班医师由主治医师和专科护士以上资格人员担任。

(4)节假日排班,要求各科必须由副高职和专科护士以上资格人员带班。

2、医疗值班

12 (1) -线班值班人员实行坐班制。二线班值班人员实行备班制,但要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

(2)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要定期查房,特别注意危重患者和手术后的患者,将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随时记录在病历中及交接班记录。

(3) -线班值班人员遇到疑难患者需要请示二线班时,应立即电话请示二线班值班人员,必要时,二线班值班人员亲自到医院解决医疗问题。

(4)因急会诊等工作需要离开病区,应向其他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或总值班交代去向,以便及时联系。

(5)夜间休息必须在僮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值班护士除处置外,必须在护士站值班。

上一篇:小企业融资难范文下一篇:新时代去奋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