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室管理制度

2023-03-30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生儿监护室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新生儿监护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NICU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布局与管理

1、新生儿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小于1m。监护病房由抢救单位组成,一个抢救单位包括一个抢救床位、一套重症监护仪器设备。

2、病室分为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室、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入院处置室、配奶室、新生儿洗澡间、污物处理间、清洗消毒间、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卫生间等。

3、配奶间有操作台、配奶用具、开水器等。

4、新生儿洗澡间设有热水器、室温控制设施、护理车、婴儿磅、婴儿沐浴用品。

5、病室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保持空气新鲜,室温恒定在24~26℃,相对湿度55%~65%。

6、病室设有温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空调装置、各种型号呼吸机、中心吸氧/吸痰装置、氧浓度监测仪、超声雾化器、胆红素皮测仪、微泵、微量血糖仪、监护仪、新生儿复苏囊、面罩及气管导管等仪器及急救药物等。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病房入口处应设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严格洗手、更衣、换鞋。

2、病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为非手触式,每个床旁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和无菌操作技术。

3、新生儿区/NICU病房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内。

4、家属探视时不进入病房,经走道的探视窗口探视,特殊情况需进入病房时须穿隔离衣,洗手或消毒手才再进入病房。

5、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6、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每月由院感科工作人员对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奶瓶奶嘴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整改。

三、本科消毒隔离措施

1、病室每天3:00~4:00、18:00~19:00开窗通风。

2、监护室、隔离室、沐浴室、配奶室每天5:00~7:00、12:00~14:00、20:00~22:00使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治疗室、处置室、接待室每天2:00~2:

35、12:00~12:35紫外线消毒,每月对空气消毒机进行清洁维护并进行效果评价。中央空调的进、出风口每月定时清洗、消毒,以避免空气污染。

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温箱湿化液使用灭菌蒸馏水,并每天更换。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一次。

4、暖箱和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消毒,长期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每周更换箱体。抢救台、婴儿床每天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洁,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

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5、使用后的奶瓶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后送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每月定期清洁消毒一次。

6、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听诊器、浴巾。

7、新生儿使用的衣物采用高压灭菌,枕套、床单、被套每周更换二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8、抢救车、病历车,病历夹每周清洁一次。

9、仪器表面、冰箱每月清洁一次。污染后及时清理。

10、窗帘每3个月清洗一次。

11、地面每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2次,当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使用消毒剂消毒。

12、垃圾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器分类放置,每天7:00、14:00由清洁工清理。

13、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并有明显标记。

14、其他用品及物体表面,包括治疗台、治疗车、电脑台等,每天用清洁湿抹布擦拭,当表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使用500mg/L(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机、电脑键盘、鼠标等,定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第二篇:新生儿监护室工作制度

1、新生儿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 助。

2、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3、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4、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手机,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5、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 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 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6、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7、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8、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两次。

9、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10、值班医生24 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1、 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2、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3、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4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5、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监护室的工作为先。

新生儿监护室抢救制度

1、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3、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5、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6、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按规定着装。

2、清洁及污染工作区域划分明确。

3、 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接触病人或操作前后都要洗手。

5、接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用品。

6、监护室保持环境整洁、地面清洁,有定期的消毒措施,病室环境应保持通风状态。

7、每天用消毒液擦地。各室墩布分开,有标记。

8、治疗室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 次,报告存档。

9、每日清洁床单位,换下的脏被服不随地乱丢,。

10、每日擦床旁桌,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液浸泡,清洗晾干。

11、无菌物品定期更换和消毒,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1 次,并有报告存档。

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应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严格分开。

13、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 次,消毒处理后备用。

14、氧气湿化瓶和呼吸机湿化器内的蒸馏水每日更换1 次。

15、吸氧装置、病人床头盘、雾化装置、麻醉机螺旋管每周更换消毒,体温计每周消毒二次,并有记录。

16、在病人转出、死亡后对病人单位进行终末消毒,用消毒剂擦拭,长期住院病人每日擦拭1 次病床。

17、定期或遵医嘱留取病人血、痰等培养,针对不同的细菌培养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三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危重新生儿的病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现代化的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为保证患儿及时合理的诊治必须做到:

1、进入监护室必须换脱鞋,穿专用工作服,带好帽子。检查、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非病房人员不得入内。室内不得会客、聊天和接打手机。

2、病房医护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保证连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随时修订监护和抢救计划。熟练掌握抢救复苏技术,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术,熟练应用呼吸机。

4、室内抢救药品、器械和物品等应准备齐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补充和检查。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与器械科联系。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认真交清各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物和器械.

6、入院时详细记录患儿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及时和家长联系。

7、监护室采用录像探视,每周

二、五9:00~11:00,遇有垂危患儿经医师允许方可床旁探视。

8、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定期消毒。

9、加强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遵守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准入制度。

第四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小儿科一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各台急救仪器、监护设备都必须有操作规程,工作人员按规程操作使用。操作前应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中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如遇故障及时排除。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灭菌,放回原处。

3、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登记本,如有故障及时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在登记本上作好情况登记。

4、观察病情要细致、准确。熟练进行各项监测,及时报告各项监测结果,当班医务人员对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判断、处理,准确、客观的填写各种医疗、护理表格,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5、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技术规范。

6、严格交接班。病情交待清楚,监护及抢救记录完整;药品及物品及时补充。

7、做好患儿的喂养和护理工作。

8、经常与患儿监护人沟通,进行特殊诊疗活动时,如非紧急情况下应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

9、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

1、熟悉仪器设备性能、掌握操作常规,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随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严格无菌操作,进入监护室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整洁。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患感冒或其他传染病者不能参与诊疗护理工作及探视患儿。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情况特殊者请与工作人员联系。

3、保持室内安静、舒适,以保证患儿的休息、康复,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监护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抢救药品器材准备充分,专人管理,定位存放,严格交接。

5、爱护设备设施,各班对所用仪器的性能作好详细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及时排除,定期组织检修,使各项设备处于应急状态。

6、每日检查各类治疗包、器皿及用物的有效期,做到定时消毒。

7、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好室内每日消毒工作,定期空气培养。

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入室制度

1、凡符合入室条件的患儿,由经治医师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联系后,均可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

2、患儿入室时,经治医护人员须将患儿的一般情况、治疗用药情况及剩余药物等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交接清楚,并完善交接手续。

3、患儿经抢救、治疗,建立了较稳定的自主循环和呼吸、纠正了各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平稳后,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决定出室。

4、患儿出入室均须登记,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填写。

5、患儿出室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入室查对制度

1、患儿入室时接待护士凭病历上的名字给患儿填写腕带、床头卡,并将腕带系在患儿左足,松紧适宜。在患儿入室登记本上登记患儿基本情况,请护送者签名。交接班、沐浴及日常护理时查对腕带。

2、搬至母婴病房时由监护室责任护士与母婴病房责任护士和患儿家属一起做好查对,直接出院时由监护室责任护士和患儿家属一起做好查对,床头卡、腕带上所记录信息应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院(入室)须知”上相符,核查无误后请家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出院(出室)查对记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基本情况登记本”上签字并按手印。

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1、抢救危重患儿,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抢救及时,观察细致,诊断准确,处理迅速,记录完整。对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例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随时组织会诊。

2、一般抢救治疗工作由监护室负责;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值班医师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内统一组织力量进行;凡重大抢救工作,需要多科配合者,由医务部组织力量进行。

3、抢救危重病儿是一项整体工作,除临床医护人员要认真积极地进行各项处理外,其它有关部门也应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积极配合,作好技术、人力、设备的支持,不得以任何理由耽误抢救工作。

4、病室的抢救药品及器材要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每班交接,保持数量备齐、性能完好。并及时清理、补充。器材要定期清洁、消毒、维护。

5、每次重大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做好详细记录、登记,由科主任主持进行病例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抢救记录资料应归入病历。

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探视制度

1、探视时间为每周二09:00—11:00。

2、严格按规定时间探视病员,非探视时间家属不得入室(特殊情况除外)。每次探视不能超过二人,探视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儿童、患传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室探视。如因病情不宜探视时,医护人员须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

3、探视人员必须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鞋套入室。

4、医护人员要正确指导探视人员,遵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规章制度,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得在病室内吸烟、高声谈话;不可随意翻阅病历。不可擅自请院外医生诊治或自行用药。

5、谢绝探视人员送来的物品、食品。

6、探视人员必须爱护公物。

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筑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分设新生儿监护区、新生儿隔离区、沐浴区、配奶间等,严格分区管理。

2、环境要清洁,空气新鲜,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5%~65%,空气、物体表面应达医院环境Ⅱ类环境标准。空气净化消毒器定时开机,做好记录。

3、落实手卫生,接触新生儿前后均按手卫生要求洗手或用速干消毒液消毒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必须洗手、戴口罩、戴帽子、更衣、更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5、严格探视制度,凡探视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戴帽子、着鞋套、洗手或消毒双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应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6、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7、呼吸机湿化瓶每日清洗并更换湿化液。吸氧装置和吸痰装置均为一次性材料,一人一用一处理,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用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消毒后晾干,送至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

8、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9、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处理。如雾化吸入面罩、体温表、吸痰管等。扑粉、眼药水专人专用。听诊器专人专用,保持清洁。隔离患儿用具单独使用。

10、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在科室清洗,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

11、新生儿所用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尿布)、衣服、被单等,应用棉织品,设专柜存放。被单、衣物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12、床头柜、桌凳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所有用具1~2次;地面每天湿式清

扫三次,有污染时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尿布、污物用后切勿随意抛落地面,及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垃圾袋满3/4时应及时更换。

13、为确保婴儿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由营养科统一提供代乳品,拒收家属提供的母乳、辅奶和其它辅食。

14、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

15、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使用一次性诊疗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不得交叉使用。

16、新生儿沐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6℃-28℃,拆褓和包褓应严格分开,避免交叉。遇有医院感染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7、室内使用的抹布、拖把,必须专间专用,每次使用后必须及时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18、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实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19、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暖箱内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20、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八、配奶间工作制度

1、配奶间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配奶和喂奶工作。

2、非配奶人员不得进入配奶间,配奶间内不得堆放杂物。配奶人员配奶前后必须清洁消毒双手。

3、配奶所用奶具用后必须及时清洁、凉干,经消毒供应室处理后保存备用。每天对奶具存放柜和配奶操作台进行清洁,地面每天湿式清扫,如有污染及时擦拭消毒。

4、为确保婴儿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重症监护室统一提供辅奶、辅食,拒收家属提供的母乳、辅奶和其它辅食。奶粉在有效期内使用,保存在清洁干燥处。开启后注明日期,保存时间按照说明书要求。

5、冰箱内除存储所配辅奶、辅食外,不得储存任何其它外用药品及杂物。每天保持清洁 ,每日检查冰箱温度,保持冷藏室温度在2℃~8℃,并做好相关记录。

6、每次清洗奶具后对水槽和清洗刷进行清洗,清洗刷悬挂。

7、感染性患儿奶具使用后先进行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处理。

8、每日对配奶间行空气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医疗器械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班班交接。

2、使用医疗器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必须清洁处理,消毒、灭菌后归还原处,以备再用。

3、精密、光电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使用者必须掌握其性能、操作程序和保养方法,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4、所有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可外借。

5、凡因责任心不强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医疗器械或其它物品者,均应酌情赔偿。

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1、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设备。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严格按要求使用仪器。

3、开机前应按仪器使用要求,检查电压是否相符,各按键是否在正确位置,调整合格后方能使用。

4、仪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机,按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处理。如不能解决故障,应及时通知器械材料中心人员处理,不得擅自拆修。

5、仪器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先关设备开关,后断电源。仪器暂不使用时应按要求定时通电试机,以免受潮。

6、做好仪器使用、检查、维修、保养记录。

小儿科一病区2012年7月16日

第五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和护理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

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产科临床医师对围产期及新生儿疾病的认识提高,对胎儿、新生儿监测及治疗护理技术的完善。我院自2004年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在基层开展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产儿医师共同协作,开展胎儿宫内监测、产房窒息复苏、早产儿救治等一系列专科治疗,降低了我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了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本文将对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建设及管理进行阐述。1 病房介绍

1.1 病房的布局 2001年在儿科内设立新生儿病房,2002年建立新生儿科,2004年在新生儿科内设立NICU。目前科室占地面积350m2,NICU及普通病房各占57m2。NICU分二室,一室内为3个抢救单位,二室放置早产儿培养箱。普通病房放置若干个早产儿培养箱、婴儿床和蓝光箱,随入住新生儿数随时增减床位。室内设有空调,排气、消毒系统,空气消毒机2台,有墙式中心供氧和负压装置。科内还设有隔离病室、治疗室、贮物室、配奶室、更衣室、清洁间及哺乳室等。

1.2 人员组成 科内有医师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7人,护士30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6人,护士12人。

1.3 设施装备 进口呼吸机1台,上海婴儿呼吸机2台,高频喷射呼吸机1台,新生儿抢救台5台,暖箱22台,光疗箱2台,蓝光治疗仪4台,输液泵16台,微注机5台,微量血糖仪1台,喉镜2付,吸引器2台,多功能监护仪15台,超声雾化器2台,辅助科室X线,彩色超声波,脑电图,心电图等设施。

1.4 业务开展情况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2107例,出院2107例,其中治愈1063例(50.45%),好转437例(20.74%),未愈591例(28.05%),死亡16例(0.76%)。出院第一诊断前五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硬肿症,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周期入住NICU 328例(占住院人数的15.57%),男220例,女108例。按出生天数计:出生0~1天259例、1~3天29例、4~7天15例、>7天25例;按出生体重计:体重≤1500g 100例,1500~2000g 95例,2000~2500g 85例,2500g~4000g 37例,>4000g 11例;按治疗转归计:治愈197例(60.06%),好转86例(18.2%),未愈29例(8.8%),死亡16例(0.76%)。

2 经验与体会

2.1 专科医院建立NICU的条件与方法 在专科医院建立NICU必须注意与医院规模相适应,以利整体布局及合理的资金投入。人才的培养,先进仪器的配备以及病员的组成是三个基本环节。我院位于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我院又是一个以产科为主的妇幼保健院,十多年来每年出生的新生儿达2000人以上,高危产妇集中,具有发展围产医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注意新生儿专业与产科同步发展,专科特色,打出品牌,先在儿科设新

生儿病房,以收治本院产科的患儿为主,逐渐扩大业务,培养技术骨干,积累资金。设备方面,先购入国产、廉价的设备及器材,充分使用,经过数年来的努力,技术梯队形成,病员充足的情况下,再投资完成病区装修,购入进口性能良好的呼吸机、监护仪,建立起与医院规模、社区环境相适应的新生儿科及NICU。

国外NICU一般为独立职能科室,而我国绝大多数区医院实施是分科分专业的病房管理制[1]。我院NICU隶属于新生儿科,病员来自本院产科、门诊、一级医院转入三个途径。病儿入科后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危重儿及时进入NICU,好转后即转入普通病室。这样做既有利于危重儿的抢救,又增加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节省了人力。

2.2 护理管理

2.2.1 人才培养 NICU病房强调有一支业务水平较高,人数较多,训练有素,全心全意为病儿服务的医护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挑选一些年轻、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和思想素质较好的护士作为NICU人员。先将护士长及几名护师、护士选送上级医院进修,以他们为业务骨干,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同时进行全员院内培训,培训内容:心肺复苏、氧气治疗、呼吸器、各种监护仪、温箱、辐射台、蓝光箱的使用、生命体征监测、胸部物理治疗、各种喂养方法、各种数据的记录等,经过严格培训和工作实践,使所有在NICU工作的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能配合医生对危重病儿进行抢救,保证了NICU工作的正常进行。

2.2.2 人员配备 科室设护士长2名负责护理管理工作。NICU床位与护士的比例达1:1,另有5名经短期培训的护理员担任生活护理,1名工勤人员担负病区清洁消毒工作。此项比例高于本院其他科室,但低于国外及国内某些医院中NICU编制[1.2]。经过数年实践,认为这一比例较适于基层医院NICU。我国基层医院的特点是病人多,医护人员不足,经济条件不足,所以建立NICU困难很多。把NICU设在新生儿科内,科室负责人易于根据实际情况调动工作人员,危重病儿集中时可适应增加NICU人员,做到夜间每班NICU及普通病室均有2名护理人员在岗,人力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

2.2.3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危重病儿本身体质差,又接受较多的侵入性治疗和监测,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N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我国医院感染率约为8.4%[2],我院2004-2009年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4%,其中个体新生儿经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呼吸道吸入等)占70%左右,十年来未出现过细菌、病毒的暴发感染,较好地预防及控制了医院感染。作法是:病室内墙壁、地面、桌面及设施表面消毒液擦拭,每日不少于2次,病区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严格执行人员手卫生,入室前按7步清洗手,每接触一个新生儿用洛苯清消毒手部,防止交叉感染,检查或护理完一患儿后要再洗手。每张床有一瓶消毒液、一支听诊器,呼吸机、雾化机、吸引器管道定期消毒,暖箱定期清洁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NICU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章来保证,更需员工的相互支持,密切协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有效降低感染率,控制和预防NICU的医院感染,从而提高重症患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樊寻梅.我国14省市儿科ICV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3):181.

2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4.

3 胡皓夫.小儿医院感染的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6):331.

(本文编辑:石 岚)

上一篇:新时代青年应如何爱国下一篇:新时代的电商环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