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024-04-25

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精选5篇)

篇1: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总体工作部署,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辽河凹陷 “主战场”,唱响增储上产、持续发展“主旋律”,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主动权”,紧紧围绕“硬稳定、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持续强化安全环保工作,大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力维护矿区稳定,努力实现油田公司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硬稳定、快发展为主题,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稳定为保障,在继承中国石油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增强凝聚力,强化执行力,提升生产力,使文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紧密融合,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四有”员工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公司与员工价值的紧密融合与共同提升;

坚持服务中心,从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在结合、融合、对接上做文章,用文化力推动生产力;

坚持继承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油田的企业文化进行完善、深化和提升,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

坚持相融共进,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相融共进。

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整体工作目标:以实现“人企价值共融、人企价值并展、人企价值同增”为目标,积极搭建员工发展平台,提供员工发展机会,以区站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升华,企业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企业文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和公司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司凝聚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为油田公司实现“硬稳定、快发展”和“51286”目标提供切实保障。

具体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公司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视觉形象识别、行为规范体系,用一年的时间完善公司、二级单位、作业区、班站企业文化架构或体系,力争“十一五”末构建起更完善、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2)对企业文化基本理念进行修订、完善、补充,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宗旨等理念的宣贯,提高员工对理念的认知;

(3)认真贯彻《股份公司职业道德手册》,逐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明确员工的共同行为准则,实现员工职业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4)以建立完善制度文化为基础,以建设内控体系为重点,注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使油田公司基本制度和规范日趋完善;

(5)以“四个统一”为契机,完善企业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加强油田的形象宣传,增强油田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6)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培育学习型油田、知识型干部、技能型员工,提高干部员工业务技能优秀率,推动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提升。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

大力建设形象文化。形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形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社会地位和社会知名度。油田公司形象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规范视觉形象,加强对外宣传、开展职业道德建设。

(1)规范视觉形象。统一使用中国石油新标识,修订、完善《油田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和《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画册,形象宣传片《辽河明珠、熠熠生辉》,完成油田公司“企业之歌”的词曲编制工作。

(2)加强整体宣传。坚持“重点时期、重点媒体、重要事件”的原则,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体进行多元化的对外宣传,做全方位的沟通,每年至少在《工人日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油石化》等国家级、省部级媒体上整体展示油田公司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10次以上,积极参加大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会议,推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宣贯《股份公司职业道德建设手册》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知识的宣传普及,狠抓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落实的监督考核工作,让员工了解掌握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增强规范行为的有效性。

大力建设制度文化。大力加强企业管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制度建设的文化内涵,重新审视和修订原有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具有公司文化特色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1)依法建制,营造制度建设的法制环境。把国家法律对企业的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将国家法律与业务实践相结合,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使企业依法取得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保护权利的制度保障。结合依法治企和“五五”普法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3)分层次、有重点地完善制度体系。针对局处两级领导干部、科级干部、基层干部、广大员工不同层次,完善相应的学习制度、监督约束制度、交流制度、竞聘制度等;按照科学、精简、规范、统一的原则,简化、量化、优化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质量、安全、环保、成本等基础管理制度,建立起行之有效、运转高效的覆盖各级基层组织和每一名员工的制度体系和管理网络。

(3)严格制度的执行落实。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必“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定“规矩”促“方圆”,保证规章制度中的责、权、利统一。坚持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全方位融合渗透,理顺各方面关系,不断激发各方面潜能

大力建设领导文化。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无可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1)明确领导职责。明确行政、党委主要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负领导责任,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都要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党政主要领导共同签字实施。同时,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领导业绩考核指标之内,每年进行量化考核。

(2)提高文化能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的能力。主要开展如何发挥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观念和技能的培训,通过举办学习培训、领导论坛、企业文化理论实践文章评选等形式,使领导干部把火花提升成智慧,把思考转变为战略,把基层的、内部的思想与环境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使他们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3)推行民主决策。引导领导干部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树立民主科学决策的观念,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科学、民主、制度化决策,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现代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的自觉性,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指导实践,使决策建立在客观分析、准确判断、科学预测基础之上。

(4)抓好示范引导。依靠领导干部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充分发扬民主、征求意见,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

大力建设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以诚实守信、廉洁从业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按照股份公司意见和要求,公司廉洁文化大体分三步走:

(1)2005年,抓好工作启动和起步,探索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选择有效途径和载体,着手起草《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2006年,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完成《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的编制并试行;

(3)2007年,创新廉洁文化建设平台,培育廉洁文化理念,全面推行廉洁从业行为规范。

大力建设群众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需要广大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设,是一种群众文化。群众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

(1)深化理念灌输。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落实《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主要内容,以统一中国石油新标识、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宗旨为契机,大力深化文化理念的灌输工作,广泛进行动员,利用各种媒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有所侧重地进行对内宣传,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网上组织企业文化论坛等,使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为广大员工所了解、认同和接受,做到家喻户晓。

(2)发动全员参与。结合岗位实际,发动全员参与,搞好理念和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工作,引导干部员工自觉用文化理念和行为去指导工作实践。开展群众性的企业文化活动,将油田长期沿革、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节日活动、习惯行为等,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团拜会、调研考察等加以规范升华,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搭建群众参与企业文化的平台,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健康高雅的情趣,营造群众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坚持活动理念化,理念活动化,形成合力抓推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大力建设区站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向。坚持围绕企业整体功能的发挥,围绕建设一支适应公司特点的员工队伍来深化、提升区站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1)抓硬件建设,提供物质保证,畅通资金渠道,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须具备的设施,特别是为区站员工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环境;

(2)抓载体建设,开展健康有益、具有石油特色的载体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一个特色活动,贴近中心,服务基层,增强吸引力;

(3)抓典型建设,培育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做好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组织的“全国企业文化示范企业”申报工作;

(4)抓品牌建设,完善和提升以“小文化角、小练兵、小伙房、小厕所、小绿地”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工程。建立完善“以站为家”的凝聚机制,“以站为校”的学习机制,“以站为荣”的激励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的区站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健全机构,提供组织保证。建立健全从上到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体系,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各项措施的领导、监督和落实。

(1)建立、充实、完善企业文化机构,成立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由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党群工作部相关领导和人员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公司党群工作部。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二级单位相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共同担负起建设企业文化的重任,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规划、定位、指导和协调。党政工团与其它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制,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3)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日常的重点工作纳入公司的中心工作规划之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研究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同时,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和内容及相应的措施,与整体工作同步发展、同频共振。

加强投入,提供资金保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产出的辩证关系,树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投入,也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的理念,统筹考虑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设立企业文化的专项资金,总体规划,合理预算,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1)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每年组织2-3次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班,培训人数不低于100人次。

(2)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费。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巡回演讲等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印制统一形象品等。

(3)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费和成果推介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每年确定并开展一个专项课题,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媒体和平台上展示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培养人才,提供素质保障。企业文化要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以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基础,它包括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专业队伍素质的提升和广大员工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打造一支精管理、通文化、具有创新力的企业领导队伍;打造一支底蕴深厚、业务精湛、意识超前的专业文化队伍;打造一支满腔赤诚、奋发进取、勇于实践的员工群众队伍,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1)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定期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普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知识;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其它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外聘专家讲课,提升广大干部员工知识理论水平、参与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

(2)加强企业文化人才的选拔。加强接收企业文化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健全选人用人机制,特别是把那些具有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选拔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充实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3)搭建文化发展平台。结合油田公司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和学习;组织开展评选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成果、先进工作者,评选优秀文化论文和文化创建等活动,在员工群众中开展文化理念、岗位格言等征集活动,为企业员工展现自身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力建设领导文化。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无可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1)明确领导职责。明确行政、党委主要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是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负领导责任,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都要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党政主要领导共同签字实施。同时,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领导业绩考核指标之内,每年进行量化考核。

(2)提高文化能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的能力。主要开展如何发挥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观念和技能的培训,通过举办学习培训、领导论坛、企业文化理论实践文章评选等形式,使领导干部把火花提升成智慧,把思考转变为战略,把基层的、内部的思想与环境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使他们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3)推行民主决策。引导领导干部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树立民主科学决策的观念,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科学、民主、制度化决策,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现代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的自觉性,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指导实践,使决策建立在客观分析、准确判断、科学预测基础之上。

(4)抓好示范引导。依靠领导干部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充分发扬民主、征求意见,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

大力建设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以诚实守信、廉洁从业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按照股份公司意见和要求,公司廉洁文化大体分三步走:

(1)2005年,抓好工作启动和起步,探索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选择有效途径和载体,着手起草《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2006年,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完成《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的编制并试行;

(3)2007年,创新廉洁文化建设平台,培育廉洁文化理念,全面推行廉洁从业行为规范。

大力建设群众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需要广大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设,是一种群众文化。群众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

(1)深化理念灌输。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落实《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主要内容,以统一中国石油新标识、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宗旨为契机,大力深化文化理念的灌输工作,广泛进行动员,利用各种媒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有所侧重地进行对内宣传,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网上组织企业文化论坛等,使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为广大员工所了解、认同和接受,做到家喻户晓。

(2)发动全员参与。结合岗位实际,发动全员参与,搞好理念和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工作,引导干部员工自觉用文化理念和行为去指导工作实践。开展群众性的企业文化活动,将油田长期沿革、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节日活动、习惯行为等,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团拜会、调研考察等加以规范升华,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搭建群众参与企业文化的平台,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健康高雅的情趣,营造群众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坚持活动理念化,理念活动化,形成合力抓推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大力建设区站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向。坚持围绕企业整体功能的发挥,围绕建设一支适应公司特点的员工队伍来深化、提升区站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1)抓硬件建设,提供物质保证,畅通资金渠道,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须具备的设施,特别是为区站员工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环境;

(2)抓载体建设,开展健康有益、具有石油特色的载体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一个特色活动,贴近中心,服务基层,增强吸引力;

(3)抓典型建设,培育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做好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组织的“全国企业文化示范企业”申报工作;

(4)抓品牌建设,完善和提升以“小文化角、小练兵、小伙房、小厕所、小绿地”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工程。建立完善“以站为家”的凝聚机制,“以站为校”的学习机制,“以站为荣”的激励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的区站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健全机构,提供组织保证。建立健全从上到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体系,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各项措施的领导、监督和落实。

(1)建立、充实、完善企业文化机构,成立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由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党群工作部相关领导和人员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公司党群工作部。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二级单位相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共同担负起建设企业文化的重任,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规划、定位、指导和协调。党政工团与其它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制,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3)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日常的重点工作纳入公司的中心工作规划之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研究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同时,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和内容及相应的措施,与整体工作同步发展、同频共振。

加强投入,提供资金保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产出的辩证关系,树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对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投入,也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的理念,统筹考虑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设立企业文化的专项资金,总体规划,合理预算,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1)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每年组织2-3次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班,培训人数不低于100人次。

(2)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费。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巡回演讲等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印制统一形象品等。

(3)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费和成果推介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每年确定并开展一个专项课题,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媒体和平台上展示油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培养人才,提供素质保障。企业文化要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以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基础,它包括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升、企业文化专业队伍素质的提升和广大员工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打造一支精管理、通文化、具有创新力的企业领导队伍;打造一支底蕴深厚、业务精湛、意识超前的专业文化队伍;打造一支满腔赤诚、奋发进取、勇于实践的员工群众队伍,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1)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定期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普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知识;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其它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外聘专家讲课,提升广大干部员工知识理论水平、参与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

(2)加强企业文化人才的选拔。加强接收企业文化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健全选人用人机制,特别是把那些具有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选拔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岗位和重要岗位,充实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3)搭建文化发展平台。结合油田公司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和学习;组织开展评选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成果、先进工作者,评选优秀文化论文和文化创建等活动,在员工群众中开展文化理念、岗位格言等征集活动,为企业员工展现自身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2: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广德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待总结形成,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要广大员工理解、认同和执行还需要一个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规划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省电力公司党组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为标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围绕企业的创建目标,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在全局形成先进文化指导下的企业理念、管理手段和员工行为。通过深入开展精神、形象、制度三个层面的建设工作,为**供电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企业搭建坚实的文化管理基础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规划期内企业文化建设,要实行“围绕中心,积极建设,逐步深入,注重实效”的建设方针,坚持三个原则,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坚持三项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导作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引导员工认知认同企业文化,自觉做合格的文化执行者和传播者。

要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良的环境培育人,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让每块金子发光”,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和谐统一。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努力实现政治上和谐稳定、经济上持续增长、文化上蓬勃发展的局面。统筹安排好生产经营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保证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等各项目标的实现。

3、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

按照系统、实用、长效的要求,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扎实推进、持之以恒,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日见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1、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要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按照上级部门部署积极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新的含义、新的职能和新的途径,积极探索三者和谐共生、互相促进的路子,实现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

2、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注意挖掘本企业宝贵的文化资源,继承传统先进文化,着眼于未来发展,总结提炼具有鲜明企业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发展和谐一致。

3、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独具特色、各具功能的各分支文化建设是**供电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坚持用统一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统领全局各分支文化建设的原则下,在个性差异中实现我局企业文化的整体统一。要在坚持用统一的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统一全局员工的思想和意志。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广德电力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培育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企业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安全生产力为目的,通过三年的建设工作,建立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公众形象的两个文明俱佳的安徽一流供电企业;形成统一指导下各具特色的分支文化体系,如:安全文化体系、服务文化体系、廉政建设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系等等;基本形成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具有时代气息、企业特色、健康向上并为广大员工认同的整体企业文化体系;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

五、建设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期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按照“全面普及年”、“逐步深化推进年”和“总结巩固提高年”的要求,扎实推进。

根据我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成企业文化建设各分支体系的战略及规划,并逐步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编制《**供电公司企业文化手册》,总结和提炼过去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普及企业文化建设理论,通过全员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员工文化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教育在全局的覆盖面达到100,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的知晓率达80以上;初步形成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活动氛围,初步形成以宣贯骨干为主体的企业文化理论宣传及建设骨干队伍,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普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确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工作机构。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局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重大措施的决策。督促、推进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工作机构负责组织贯彻领导机构的各项决策,协调督促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2)完成或修订**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各分支体系的战略及规划,同时逐步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汇编成册,下发至每位员工。

(3)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浓厚氛围。

(4)发动员工结合企业特点,经营理念,领导作风,工作要求,征集具有**供电公司企业特色,有利于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收集材料、总结提炼过去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的成绩和好的经验,组织编写《**供电公司企业文化手册》。

(5)广泛宣传、实施最终确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并在员工中形成共识,用以指导,规范各项工作。

(6)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形成一种全面开展、生气蓬勃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动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报道,做到“墙上有理念、橱窗有图片、报刊有版面、网站有页面”,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7)进一步规范国家电网公司VI识别系统的使用,特别是施工现场、农村供电营业所和营业窗口的识别标志及对外交往的形象标志。实施上下统一的标示,文字用语,工作装,办公用品以及服务流程。使**供电公司从标志,服装,用语到服务流程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8)发动员工创作、提炼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设规范》精神,具有*电人精神风貌,符合基层单位、部室、班站特点的格言、警句用于指导工作、规范行为。发动员工结合电力生产特点创作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悬挂于宣传栏、生活区以及家庭,孕育、淘冶企业文化氛围,员工文化气质。

(9)大力开展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为职工创造幽雅舒适的文化生活环境,重点安排好施工生产一线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间断地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有组织地安排节日职工文化活动,支持职工群众自发组织各种业余文化兴趣小组。

(10)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突破口,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保持企业整体持续学习的能力,通过开展好创建“学习型部室、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为我局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1)要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治理和检查工作,保持局容局貌美观整洁,公共场所整齐清洁,卫生设施完善。办公区、生活区绿化和环保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塑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

篇3: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特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入学人数稳中有升,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从1989年起,国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资专项,用于补助地方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改扩建校舍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十五”期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教育部相继开展了“中西部盲童入学项目”、“扶残助学项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等,累计投入近1.2亿元,共资助贫困残疾学生近5万余人次。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形成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合力。

截至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弱智三类校)数量为1605所,在校生总数36万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4万人,随班就读学生22万人),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859所和29万人。

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尚存在较大困难

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差、质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求。

1.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滞后于特殊教育发展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区域差距较大。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1605所(其中中西部1012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万人(其中中西部8万人)。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西藏外,全国现有326个地级市(州、盟),尚有74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地级市总数的22.7%,其中中西部65个,占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地级市总数的88%。全国现有县(市、旗)1934个(不含市辖区),人口在30万以上的1246个,尚有493个未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占县总数的39.56%。其中中西部405个,占30万人口以上未建特殊教育学校县总数的82%。

2.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

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制约,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存在较多问题。一是目前60%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设在县镇或农村,校舍建设标准较低,小、旧、陋、破以及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二是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多数是由原普通中小学校改造的,不仅校舍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在使用功能及设施上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殊要求,与国家发布实施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三是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部分专用教学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必备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困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康复训练活动。根据中西部部分省份特殊教育学校实地调研情况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分析测算,70%左右的学校需要进行校舍建设和配置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其中中西部约680所左右。

3.国家相关政策促使特殊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关心程度在逐步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也在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预计近年内入学人数将呈上升趋势,现有办学条件将日趋紧张,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所需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章 指导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建设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市、州、盟)级和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盲、聋哑、弱智三类校中两类及以上组合建制学校)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所有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基本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2008年~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选择部分地(市、州、盟)、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旗)重点建设190所左右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

二、实施步骤和建设内容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存在诸多特殊性,从有利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考虑到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及省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等状况,项目实施应与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经费的落实等项工作相衔接,拟对总体规划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建设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编制完成分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做好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试点工作。在项目学校遴选上,选择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在师资队伍、运行经费、开工建设等诸方面均具备条件且急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积累经验,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建设50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在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根据各省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选择具备建设条件的部分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阶段:建设46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要全面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任务,实现规划总体目标。对列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中尚需建设的项目学校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章 资金安排及原则

“十一五”期间(2008~2010年)中央专项投资约6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约4.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约65所,投资2亿元,改扩建校项目约125所,投资2.5亿元),必备教学、康复训練设施配置投资约1.5亿元(其中新建校项目0.5亿元,改扩建校项目1亿元)。

中央专项投资对县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重点给予倾斜,每校按300万元进行补助,原则上不要求地方配套。对地级新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3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投资包干使用,每校补助200万元,缺额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对项目学校必备教学、康复训练设施配置,每校补助80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

对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施工条件艰苦、需统筹集中建设学校的个别西部省份可采取投资额度切块安排方式,以加大中央专项投资对项目学校的支持力度。

第五章 预期建设成效

一、特殊教育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整合特殊教育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增大特殊教育学校的辐射及覆盖范围,有效引导和推进中西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将由2006年的1012所增加到近1500所,从而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基本辐射中西部地区所有地(市、州、盟)和30万人口以上县(市、旗),学校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二、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65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125所左右现有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学校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初步缓解中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矛盾。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预计新增470所(增加46.4%)特殊教育学校,近70%原有特殊教育学校(680所左右)按实际需求进行改扩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与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教育相匹配的专业功能教室及设备配置基本齐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实现区域内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预计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增长35%,净增2.8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3.8万人。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后,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将由2006年的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增长220%,净增17.6万人(不包括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生),受益学生23万人,基本满足中西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

第六章 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建立有效工作程序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审核、确定分省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按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分年度审批下达建设计划和投资,指导各地项目实施;省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当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状况、经济水平、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編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总体规划,负责协调、指导、监督本省项目建设规划的实施;地(市、州、盟)、县(市、旗)两级政府负责提供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用地,落实专项配套资金,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二、强化管理,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各地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立并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机制;加快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调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编制,充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配备,逐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努力增加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保证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使用后教学、生活的正常运转。

三、严格标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各地要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进行项目学校建设所需投资的需求测算和设计,确保校舍的安全、适用、实用,反对追求学校建设高标准、华而不实。同时,项目学校建设也要与当地残疾人事业的系统工程相结合,特别是在康复设施的利用上,提倡资源共享、互通互用。

四、专项检查,落实项目监管机制

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将年度建设项目安排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学校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落实工作责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相关审计部门将对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在设备采购中出现违纪行为、资金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和浪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一经查实,依法追究责任。

篇4: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推进公司三个文明建设,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集团公司有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及要求,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公司精

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为重点,紧密围绕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以培养“四有”一流员工队伍为基本任务,以创建先进发电企业为主线,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建康的活动陶冶人,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二)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电力生产、经营,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服从、服务于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原则,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多办实事,扎实工作,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多办实事,扎实工作,力戒形式主义,从抓制度、抓落实上下功夫,做到常抓不懈,年年有提高。

二、总体目标

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创建先进发电企业的需要,把公司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素质高,整体功能强,清正廉洁,开拓进取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建立一支有理想、有管理、能驾驭市场经济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实现思想道德修养、技术业务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

(一)争创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争创**集团公司先进发电企业。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积极探索,努力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整体价值观,发挥公司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旗帜作用,建立一支自身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树立团结、进取、诚信、高效的企业形象。

(三)坚持不懈的开展员工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深入开展厂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职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

(五)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有关提高员工文化技术素质的文件精神,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应集团公司做大做强需要的现代电力企业培训制度。[您阅读的文章来源ˇ好范文 wenmi114.com-◇好范文 wenmi114.com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鼓励员工岗位成才,优化员工知识结构。在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做好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

(六)“四五”普法教育计划得到落实,员工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企业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努力实现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的有机结合;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强,职工犯罪率低于1。

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以提高领导班子、中层管理人员的整体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1、把思想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位置上,坚持不懈地对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提高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企业改革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2、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发挥班子的积极作用。主要领导要树立民主作风,充分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自己分管的工作,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3、加强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要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增强遵纪守法、廉洁勤政的意识,自觉身体力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领导班子及成员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防止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4、按照《中共中央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条方针,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把保证企业改革和发展,搞好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争先评优”工作,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党内认真开展“三个代表”、“三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讲”(讲学习、讲政

治、讲正气)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教育,培养一支“四有”员工队伍,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

1、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即奋斗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德治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每个员工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努力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使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技术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任务是以爱国、爱企、爱岗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员工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2、组织好各党支部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抓好经常性的政策、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电力改革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实施和电力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特别围绕电力改革发展、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技术进步方面做好宣传发动,使员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3、积极开展爱国、爱党、爱企、爱岗的教育。要结合实际,对员工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企情教育,增强广大员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爱企业、爱岗位教育结合起来,把员工的爱国热情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发电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4、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员工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区分层次,有的放矢,注重实际效果。要了解员工情绪,关心员工疾苦,多做解惑释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

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多层次的员工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广泛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员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创造条件帮助员工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按照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制定相应的人才开发规划,要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本领,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超技能的生产技术能手。

6、认真抓好普法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落实“四五”普法教育规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学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学习与电力事业相关和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按照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维护自身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坚持以法治企,加强制度教育,强化员工遵章守纪观念,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使公司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协助公安机关查禁赌博、吸毒、嫖娼、传播淫秽书刊音像制品等违法行为,降低员工犯罪率,消除员工犯罪现象。

(三)、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水平为重点,建设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1、讲究经营之道。确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包括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指导、宗旨、目标和发展战略等,以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1)加强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研究,深入研究国家有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的战略决策,认真分析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状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和确立本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使公司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长远的规划。

(2)确立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电力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是社会公用行业,必须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公司的社会价值,为社会和客户提供优质价廉的电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坚持服务至上的根本宗旨和坚持安全生产、效益优先的方针,弘扬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增强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2、建立科学民主的企业决策和体现员工当家作主的民主管理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群众参与的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决策程序,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企业重大问题由职代会讨论、审议、决定;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提高干部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和理解度,进一步提高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质量,发挥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聪明才智;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干部的工作,真正把员工的评议结果与干部的使用挂起钩来。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转和经营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建立健全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经济责任制、标准化管理,预算管理、计划管理等工作,完善劳动合同制,增强法制意识。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加强成本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严管理,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4、形成新的用人机制。按照企业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对人才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新办法,把党管干部原则和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收入与贡献、经营业绩挂钩。加强内外监督,严格劳动纪律,规范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提炼企业精神,培植团队意识。确定和培育**发电公司的企业精神,对于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发动员工群众采取书面征集、座谈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总结提炼现代企业个性和时代特征、具有先进性和群众性、概念清晰、语句简练生动形象、利于广泛传播的企业精神。组织各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增收节支、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培养员工敬业爱岗、钻研技术、勇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因地制宜开展员工喜闻乐见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把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融汇其中,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陶冶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继续办好**明珠网、宣传栏、报栏,树立先进榜样,增强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善于发现和培养企业的先进、模范人物,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影响、示范、激励、带动作用,使广大员工群众得到启迪,受到鼓舞和教育。

6、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负责任、讲贡献的形象;在员工眼中形成公平、信任的形象;在同行业中突出安全高效、团结稳定的形象。深化创先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7、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营造优美的环境形象。使员工收入稳定增长,改善员工居住环境,推行小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解除员工后顾之忧。要切实关心员工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8、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绿化净化厂区和工作区,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使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地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卫生设施完善,努力创造一个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绿化、美化、净化的环境和文明有序的工作秩序。

四、保证措施

(一)公司党委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一岗两责”,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工作日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财力和人力上给精神文明建设充分的物质保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规划一起制定,两个成果一起奖惩,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而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公司党政工团、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建立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并及时调整补充。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制度、规定,定期研究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激励和协调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

(三)落实制度,规范管理,深化创建文明活动。

公司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制度,根据规划,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标准,严要求,促进创建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争创集团公司级和省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篇5:辽河油田公司“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电网规划的指导思想

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为基础,以提高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为重点,坚持电网的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实现以特高压为标志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越,促进电网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二)着重提高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三)保障电网安全放在首位

(四)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电网升级

(五)优化方案,控制成本,降低消耗

“十一五”电网发展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基本消除电网瓶颈,保证电力输送和分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电网结构,实现特高压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范围,强化电网作为市场载体功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确保电网经济可靠运行。

“十一五”电网发展具体目标

(1)建成投产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验证性能,积累经验。加快建设一批交流特高压工程。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获得突破并顺利建设西电东送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

(2)加快发展西北750千伏网架,继续加强500千伏跨区输电工程和区域、省级主网架建设。

(3)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加大重点城市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电网,不断提高电网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指标。

(4)继续实施提高现有电网输电能力工程,充分挖掘潜力。

(5)同步建设二次系统,形成网络状光纤通信网络。

到2010年,在国家电网范围内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的坚强电网,适应构建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的需要,电网主要技术装备和运行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规划目标展望

2011~2020年,将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彻底消除电网瓶颈,根本扭转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发展的局面,逐步过渡到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并适度超前。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建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联接各大电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有效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集约化开发,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届时,各电压等级电网功能定位明确,发展协调,结构合理,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显著提高,具备防止大停电事故的能力,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装备质量全面达到或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

区域电网规划

华北电网“十一五”规划重点

“十一五”期间华北电网重点加强西电东送通道及受端电网的主网架,到2010年华北电网将形成西电东送多回路通道,各省间联系进一步加强,京津冀鲁形成坚强的受端电网。

东北电网“十一五”规划重点

到2010年,东北电网黑吉辽省间形成中部的北电南送的双通道4回路输电网结构,500千伏、220千伏电磁环网将逐步解开。黑龙江东部电源基地形成向黑龙江中部地区输电的2个500千伏通道和南部电源基地向吉林东部送电的500千伏通道。新建电厂均分散接入东北500千伏主干网。

华东电网“十一五”规划重点

华东电网的核心网架覆盖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南、苏中、浙北和浙东南地区。华东电网网架建设需要远近结合、统一规划,确保主网架结构清晰、输电能力适度超前,为华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华中电网“十一五”规划重点

2008年晋东南—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成,华中电网的最高电压等级将上升到1000千伏。2010年,特高压电网将向东延伸至鄂东负荷中心。通过跨区特高压电网和葛沪直流综合改造等工程建设,华中电网与周边电网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西北电网“十一五”规划重点

“十一五”期间,西北750千伏电网结合黄河上游水电和哈密火电的送出,形成一个以青海的拉西瓦水电站为顶点、以陕西的关中和宁夏的宁东为支点、形似倒“A”字型的主网架,北通道为拉西瓦—西宁—永登—白银—宁东,南通道为拉西瓦—官亭—兰州东—平凉—关中,南北方向有兰州东—白银、官亭—西宁两个通道相联,哈密煤电基地通过两回750千伏线路经河西走廊接入主网架的永登变。陕西关中根据负荷与电源发展需要,适时建设第二个和第三个750千伏变电站及其相关线路工程。330千伏电网进一步发展,在关中、兰州和白银、西宁三大负荷中心形成双环网结构。

“十一五”期间新疆电网仍将继续发展和完善220千伏主网架,力争形成覆盖全疆的统一电网,形成从西到东沿天山北坡经济带一字形220千伏主网架,以乌鲁木齐电网为核心,南北两翼展开。

城乡电网规划建设重点

吸取国外近几年发生的大面积停电的教训,将电网安全放在首位。近期着重解决“卡脖子”问题,高、中、低压电网全面建设与改造,确保各级电网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城市电网的建设;加强农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聚焦:“十一五”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规划

规划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为核心,以加快电网发展和拓展电网服务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服务为宗旨,人才为根本,管理为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实现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管理创新,为支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规划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全面落实“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经营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推进自主创新,深化优质服务,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构筑先进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四个服务”的能力,营造诚信共赢、和谐互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氛围,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公司总部、区域公司、省公司以及公司所属各单位的统一目标和共同任务。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公司“十一五”末(2010年)初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公司“十二五”末(2015年)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公司“十三五”末(2020年)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

“十一五”总体目标:推进集团化运作,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使公司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金融运作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优质服务水平、队伍建设水平和品牌价值水平显著提高,在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显著提高,初步建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

“十一五”末期,特高压电网建设全面展开,网架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国家电网基本建成。

电网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基本消除电网瓶颈,保证电力输送和分配;优化电网结构,实现特高压技术自主创新,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强化市场载体功能;提高电网稳定水平,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 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

■ 积极推进跨国联网工程建设。

■ 继续加强跨区域电网建设,提高跨区域电网的输送能力。

■ 加强区域电网和省级电网主网架建设。

■ 做好城乡电网发展规划,发挥电网的整体效益。

“十一五”末期,特高压电网建设全面展开,网架坚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国家电网基本建成。

人力资源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愿景为“支撑公司发展,成就员工价值”。构建符合电网企业实际,以人力资源配置、评估、开发、激励等四大机制建设为重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员工队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10年末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80%,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实施“1551”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即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秀技能人才。在重大技术领域培养6~10名院士候选人,争取产生2~3名院士。

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理念,构建符合电网企业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

科技信息规划

到2010年,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显著提高,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逐步建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规划科学、分工明确、配置合理、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能源转换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力争3~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的综合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依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着眼于公司的全面发展与长治久安、着眼于新型员工队伍建设、着眼于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结合实际,加大力度,拓展深度,丰富内容与形式,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干部队伍领导能力显著增强

■ 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 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 文明单位创建迈上新台阶。

基本建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推广“国家电网”品牌,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1.加强电网规划,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提高电网配置资源和可靠供电的能力。

2.加强科技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电网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3.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公司人员素质,建设符合现代公司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

4.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整体实力。

5.加强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为电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6.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7.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一篇:初二想象作文 :梦境下一篇:滚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