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2024-04-18

双绞线的制作习题(精选8篇)

篇1: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实验双绞线制作

实验类型:验证性要求:选做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物理层工作原理,熟悉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实验内容:

1、分别制作EIA/TIA-568B标准和EIA/TIA-568A标准的双绞线。

2、测试直通线和交叉线的连通性。

主要仪器设备:五类双绞线一根、水晶头3~4个、压线钳一把。

实验步骤:

1、完成直通双绞线的制作,并归纳其步骤如下:

① 用剥线钳在线缆的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②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地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③ 按表端1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蓝线与绿线的位置)。④ 将线缆整理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度不超过1.2cm)。

⑤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了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⑥ 检查已入RJ-45插的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的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⑦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用刀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

⑧ 重复步骤①~⑦制作线缆的另一端,直至完成直线的制作。

⑨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

2、完成交叉双绞线的制作,并归纳其步骤如下:

① 控制直连线中的步骤①~⑦制作线缆的一端。

② 用剥线工具在线缆的另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③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绿、绿、白橙、橙、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的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④ 按表端2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表端1线橙线与蓝线的位置。⑤ 将线缆整理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2mm)。

⑥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子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⑦ 检查已放入RJ-45插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⑧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直至完成对接线的制作。

⑨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

实验小结:(简述自己实验的心得体会)

制作过程中,在使用剥线钳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止锋利的钳口伤手。剥线时要细心,防止将里面带颜色的线剥开。压线时要先检查,防止线的排列顺序出现问题,造成实验失败。

篇2: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说课人:王占成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本里的第四章第二节。课本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联网的基本硬件设备,学生在理论上大体认识了网络,本节课重点放在组网的实战方面——双绞线的制作,让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并为下一章《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线规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联网硬件设备的认识,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提高学习网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勤奋好学,竞争意识强,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才。

3、教学重点:双绞线的制作

4、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线的剥法 和 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将采用“示范 +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是:

1、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我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同时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将双绞线制作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很好的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制作方法。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

3、练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学设备:

1、教师:电脑、投影仪、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2、学生: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三、说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争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难点,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边思考边操作,遇到难点及时提问,互相请教,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拟定以下学法:

1、观察法: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熟悉操作步骤,体会操作重点和难点。

2、主动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45分钟)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课件引入,重温“双绞线”概念。

通过“双绞线”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导入本课内容。

2、设置疑问,出示教学目标。

提问:是不是直接用双绞线就可以完成连接了呢?

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二)、新课讲解(11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双绞线制作材料,讲解设备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台,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让学生清楚看到实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展示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水晶头和超五类UTP双绞线(前一章已学)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讲解压线钳和测线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样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2、演示、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剥线。剥线就是利用压线钳剥线刃口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剥线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算是一个难点,在剥双绞线外皮时,手握压线钳要适当,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小,就会损伤内部线芯,甚至会把线芯剪断;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大,就不能割断双绞线的外皮。所以我在剥线操作演示中,会将正确的剥线方法和常见的错误剥线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并在对比过程中强调正确性。通过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正确地方法,减少出错的几率。在操作演示过程中,教育学生使用设备要注意安全,爱护学校的设备。

(2)、理线。理线就是把剥好的双绞线里的4股8根线芯按照EIA/TIA568B规格(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进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见的错误理线方法就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所以我通过课件的形式用投影仪把EIA/TIA568B规格排列的样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把理线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3)、压线。压线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双绞线压入水晶头的过程。这步操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关键在于水晶头接头处,双绞线的外保护层需要插入水晶头5mm以上,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双绞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双绞线内部线芯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容易造成脱落。为了说明这点,我将用正确的压制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同时也用错误的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压线方法。因为在压制水晶头过程中如果出错,这个水晶头就报废了,所以教育学生制作压线过程中要细心,先观察好后再动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错造成的浪费,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中华美德。

(4)、测试。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其连通性的好坏,需要使用测线器进行测试。这里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测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线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24分钟)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条T568B规格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测线器测试通过。

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不懂之处可以问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小组制作合格与不合格的网线)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1分钟)

每人制作一根直通线和就根交叉线

篇3: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项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而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即是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定岗位、定技能、定项目, 按照项目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人物,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 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也从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 转变为以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在这个过程中, 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 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 所以在项目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果。要求学生能深入实际来完成指定的项目任务, 这一过程就是“真刀实枪”的演练, 它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职业学校毕业生走向社会, 找到自己能胜任而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的各种介质、设备, 熟记双绞线理线顺序, 理解双绞线的接线标准及按标准制作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教必有法, 而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恰到好处, 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遵循“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实践操作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因此, 采用示范的教学方法, 具体是: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 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掌握制作方法。然后教师演示, 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接着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分组练习, 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 培养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际动手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增强学生的分工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项目分析

在今天高速互联网的时代, 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目前局域网构建已经极为普遍, 在不知不觉之间, 小型局域网的踪影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例如家庭局域网、游戏网吧、校园局域网和小型办公室网等。在这个组网热潮中, 更多的人开始自己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网络, 虽然组网方式各式各样,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些有线局域网都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在搭建网络的时候, 网线的制作是一大重点, 整个过程都要准确到位, 排序的错误和压制的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网线的使用, 出现网络不通或者网速慢。而网线接法、如何学习网线制作成了必须掌握的知识, 为以后构建计算机局域网打下基础。 (1) 教学重点:网线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网线制作中排线、压紧水晶头、网线不通问题解决。 (3) 突破重点、难点的措施: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分组集体合作、老师帮助个别组完成任务。

四、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年计算机基础应用基本知识的学习, 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了解, 但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知之不多。在今天网络高速互联, 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因此, 同学们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有着极大的兴趣。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 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从而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策略

(1) 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 (2) 自主探究; (3) 问题求解; (4) 合作学习。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六、项目实施过程

(1) 课前准备。网线制作这部分若合作学习, 同学之间相互提醒, 可能掌握得会更好些。在学生自愿组合或在老师的调配安排下对学生进行分组, 6~8人一组, 采取组长负责制, 由组长统一安排。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时, 每小组6~8人。准备工作如下: (1) 网线每人2m; (2) RJ-45水晶头8~10个; (3) 压线钳每组一把; (4) 测线仪每组一副。

(2)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 进行网络连接所必需的器材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 当今时代, 网络已经无处不在,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互联网, 还有各式各样不同用途的局域网, 如我们的校园网、机房的局域网等, 但不管是组建什么样的局域网, 网线的制作是一个重中之重。网线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局域网的质量。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网线的制作。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于组建局域网的已有知识, 使学生明白网线制作的重要性) 。

(2) 学习新知。1) 任务驱动 (大屏投影) :双绞线由几对色线组成, 为什么要两两绞合?双绞线有几种线序, 有什么区别?2) 多媒体视频展示网线的制作过程;屏显网线制作标准;以568B为例, 老师和各小组组长一起演示制作过程 (边演示边讲解制作要点) ;师生简要归纳网线制作的步骤:剥线———理线———插线———压线———测试。3) 分组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以568B标准做一直通线。小组为单位同学间相互协作, 做好后测试连通性。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 书上有详细的介绍。本节课只需先介绍网线制作的基础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 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这部分知识,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3) 成果展示。各小组核对验收制作成果, 经测试通过宣布项目的完成;各小组交叉验收并作出评价;老师对各小组成果集中验收并展示, 并评价。

(4) 课堂小节。请同学总结在网线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并对学生的活动予以评价, 指出不足之处, 要求改进和完善。

(5)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查资料, 试着用网线实现两台机的互联。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学习组建局域网作准备) 。

七、项目评价

自我评价表 (略) 。主要内容如下:项目名称 (网线制作) 、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优秀、良好、一般、不满意) 、理线 (是否整齐、是否剪齐) 、插线 (是否到位) 、压线 (是否压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项目是否完成、有无不当之处 (改进意见是什么) 、小组协作情况 (结论与建议) 、总体评价 (结论与建议)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 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直通线的制作, 并且网线测试成功。总体来说, 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上课过程中也有得有失, 现总结如下:

(1) 虽然书上对于网线这部分介绍详细, 但是学生自学下来回答问题的情况并不理想, 如果把问题先打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2) 本节课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直通线的制作方法, 但在分层教学方面还有所欠缺, 在上课后面的一段时间里, 应该让那些做好直通线的学生尝试去做交叉线。

(3) 在本节课总结方面, 本来是想让学生自行谈谈做线中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 教师只是自己简单总结了一下。

篇4: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关键词】Authorware 单选题 方法 思路

一、目标描述

用户在做单项选择题时可以单击每一条答案项前的按钮或答案项,答案项前作一标记表示此答案项被选中,同时题干后括号内出现相应的字母如A、B、C、D。当用户再选择其它答案时,原来的标记消失,相应的答案前和出现新的标记。用户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判断正误,点击“分析”时,出现本道题的题解分析。点击下一题开始做下一道题,当用户返回刚才做的题时,刚才所做的选择还保留,用户可以再作修改。

二、设计祥解

设计好的模块如图1.1。其中计算图标init1_1记录每道题的正确答案和用户的选择,见图1.2。框架图标右侧的组图标q_1…n等是用来放置题目的,它附着的计算图标的内容完全一样见图1.7。这样就有利于程序扩展,有多少道题,只须复制多少个组图标。分支图标sc1_key用来显示每道题的题解分析,选择计算路径进入分支,其属性分支下方的文本输入区输入变量为false,系统不会进入它下面的任何分支。

双击打开init1_1计算图标见图1.2。自定义变量correct_answer用来记录每道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其中1000、100、10、1表示某道题的答案A、B、C、D。“\r”表示换行,表示有几道题。自定义变量user_answer用来记录用户的选择,-1表示当前未作选择。

双击sc_question框架图标见图1.3,这部分来构建单选题统一的模式其中包括上一页、下一页、确定、分析、按钮A、B、C、D以及热区over_a…over_d。显示图标display_v用系统变量CurrentPageNum和PageCount显示当前的题号和总题目数。

双击“确定”按钮附着的计算图标见图1.4。系统函数ReplaceLine从用户当前做的第几题(qn)的选择。“1000*Checked@”a”+100*Checked@”b”+10*Check@”c”+1*Checked@”d”取出的值(即ABCD其中的一个选项)来取代用户最初的选择user_answer。并把结果赋给变量user_answer供以后判断。

双击“确定”按钮进入第二层见图1.5。分支图标的分支属性是通过表达式(GetLine(correct_answer,CurrentPageNum)=GetLine(user_answer,CurrentPageNum))+1来判断进入哪个分支。组图标wrong和corrcet分别放入错误信息和正确信息的提示。表达式GetLine(user_answer,CurrentPageNum)取出用户当前题的选择与当前题正确的答案GetLine(correct_answer,CurrentPageNum)比较,如相等进入第二条分支,不相等则进入第一条分支。

双击“分析”按钮附着的计算图标见图1.6。自定义变量qn表示当前的题号。它是变化的其值在图1.6中得到。Eval("DisplayIcon(IconID@\"d_"^qn^"\")")系统函数Eval动态显示每道题的分析(即分支图标sc1_key下对应的某一分支)。

双击附着在q_1组图的计算图标见图1.7。x值是用显示图标来显示相应选项的字母,系统函数Initialize首先将它恢复为初始值(初始值为空)。qn:=CurrentPageNum自定义变量qn代表现在做的是第几题。其值由系统变量CurrentPageNum获取sc1_question框架图标页的值来得到。用户所做当前题具体是哪一个选项由下列条件语句完成:

if GetLine(user_answer, qn)=1000 then

Checked@"a":=1

x:="A"

end if

表达式GetLine(user_answer, qn)作用是从user_answer字符串中取出现在做的第几题(qn)的值,取出的值分别与1000、100、10、1比较,如果等于1000则赋予A按钮的Checked@"a":=1即选中情况为真,同时将字母A赋给X。下面的依次类推。

如果用户对本道题没有做答则ABCD选项均为未选中状态,它是由条件语句

if GetLine(user_answer, qn)= -1 then

Checked@"a":=0

Checked@"b":=0

Checked@"c":=0

Checked@"d":=0

end if来完成。

篇5: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 学号: 姓名:孙峰 0901班

0908060115

2011-10-30

一.实验名称:双绞线的制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双绞线的的结构与特性。(2)会使用双绞线制作工具。(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三.相关理论:

双绞线电缆(建成双绞线)是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芯线对。作为以太局域网最基本的连接、传输介质。它一般有屏蔽(Shielded Twicted-Pair ;STP)与非屏蔽(Unshielded Twisted-Pair ;UTP)双绞线之分。双绞线按电气性能划分的话,通常分为: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双绞线等类型。双绞线价格低廉、连接可靠、维护简单,可提供高达1000Mbps的传输带宽,不仅可用于数据传输,而且还可以用于语音和多媒体传输。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轻松提供155Mbps的通信带宽。

四.制作双绞线:

1,线序标准: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2,双绞线网线制作工具:

3,RJ-45插头的打线标准与制作

1.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後先把外皮剥除一段

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触及挡板,稍微握

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2.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

3.根据标准排线:

直通线:直通线的电缆两端都按照TIA/EIA586A标准(TIA/EIA586B标准)的线序排列。

交叉线:电缆一端按TIA/EIA586A标准另一端按TIA/EIA586B标 准。

568A双绞线直通线两端线序示意图

T568A双绞线交叉线两端线序示意图

4.铰齐线头

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这样,在双绞线插入水晶头后,每条线都能良好接触水晶头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约在13mm左右(如图7所示),这个长度正好刚刚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5.插入插头:

一手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6.用打线钳夹紧

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透过水晶头检查一遍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压制RJ-45头了。将RJ-45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压线钳(如果你的力气不够大,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如图3.18所示)。7.使用测试仪测试

网线接好后,并不能保证就已经没有问题,还需要对网线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连接故障。测试用的工具是测试仪,将两个水晶头分别安在测试仪上,拉动测试仪,如果两排灯同时顺序亮到底,则说明网线已经制作好,如果两排灯不是同时从1亮到8,说明网线线序排列有错误,如果有部分灯亮有部分灯不亮,说明线路在水晶头处接触不良。需要重新连接。

五.实验作业

1.直通线和交叉线各自用在什么场合? 答:直通线主要用于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链接。

交叉线主要用于集线器与集线器,网卡与网卡之间的连接.2.路由器:

Mercury MR804 参数规格

价格:37元

基本参数

路由器类型 宽带路由器 网络标准 网络协议 传输速率 端口结构 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x TCP/IP,DHCP,ICMP,NAT,PPPoE,SNTP 10/100Mbps 非模块化

广域网接口 1个 局域网接口 4个

10Base-T:3类或3类以上UTP 100Base-TX:5类UTP 接口介质

功能参数 防火墙 内置防火墙 支持

支持MAC地址修改与克隆 提供系统安全日志功能 支持远程和Web管理

网络管理 全中文配置界面

配备简易安装向导(Wizard)

其他参数

状态指示灯 Link/Act,SYS 电源电压 电源功率 9V,50Hz,0.8A 最大3.1W VPN支持

网络安全 产品尺寸 140×90.5×24mm 工作温度:0-40℃

环境标准 工作湿度:10%-90%RH(无凝结)存储温度:-40-70℃

存储湿度:5%-90%RH(无凝结)

路由器附件

篇6:双绞线的制作 教学设计说明

余应琼

【教学设计综述】

网络综合布线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双绞线的制作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中职专业教学大纲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怎样把“死”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活”的实训技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而创建有价值课堂、有活力课堂,实现教学的优化。

【教学目标阐述】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模块二任务四实现局域网的硬件连接中。实现局域网的硬件连接是由规划局域网结构、铺设与制作线缆和连接网络设备构成。本学时内容是网络综合布线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学习好本课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的必要条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我教学的对象为一年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他们已初具规划局域网结构的基本知识,对网络综合布线的步骤还不明确;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因在学习网络过程中感觉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有畏难情绪,并且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以器材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双绞线制作必需的器材,掌握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通过现场演示与让学生动手进行双绞线的制作,激发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做任何事都有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双绞线的制作。

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层的剥法;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本节课作为实训课,两个课时。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阐述】

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观察法、任务驱动+学生分组练习法

二、教学媒体

1.网络实训室并配备好本实训相关器材。2.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3.图片、视频:直观形象地简化理论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网络资源:①利用网络查找双绞线制作的资料,完成课前预习、课后提升、丰富网络综合布线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利用网络论坛,帮助学生总结、讨论课堂学习情况,反馈信息,不断改进。

说明:结合信息化技术让学生们更为直观地理解双绞线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新课导入(5分钟)

1.以提问的形式问网络综合布线中需要的几种传输介质?(复习)

2.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任务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说明: 1.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能回顾起几种传输介质。

2.图片中所展示的各种不同网络设备的接口,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双绞线的制作在网络综合布线中的重要性。网卡与

交换机之间不能直接用无接头的双绞线连接起来,在进行下一步连接网络设备前,理清思路,为本实训课的实施内容做好铺垫。

(二)认识材料和工具(12分钟)

1.双绞线

向学生展示一根超5类双绞线(无水晶头连接),通过多媒体和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认识双绞线的组成,着重强调芯线的8种颜色,对各种颜色时行辨别。

2.RJ-45水晶头

让学生们右手拿起水晶头,方法:将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面向上,使有针脚的端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形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一引脚,最右边的是第八引脚。

3.剥线钳

剥线钳起到剥线、剪线和压线的三个功能,分别指出完成三个功能的位置。说明:由于该器材是属于铁制器材,提醒学生在使用这个器材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4.校线器

用来测试我们所做的双绞线是否能正常通信。知识点

1.双绞线的组成及芯线的颜色。

2.剥线钳和校线器在本实训中的作用和用法。

说明: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该实训课需要的器材,教会学生们在实训中如何使用。

(三)演示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15分钟)

采用讲解演示和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法,重点讲解T568B标准直通线的制作方法,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2橙1绿2蓝1绿2棕)

操作步骤如下: 1.剥线

方法:用剥线钳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注意事项:剥线时注意力度,不能将芯线的绝缘皮剥去。

2.理线

方法:把剥好的双绞线按T568B标准进行排列并整理好。

注意事项:将8芯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线序要正确,芯线间不留空隙。3.剪线

方法:把排列好的双绞线裸露的部分只向剩下约14mm的长度,过长的部分用剥线钳的剪线口剪掉,最后用左手将剪好的双绞线的8根芯线依序插入RJ-45水晶头的针脚内,第一引脚应该放白橙色的芯线,第八引脚应该放棕色的芯线。

注意事项:剪线的时候一定要剪整齐,左手的线序一定要正确,右手的水晶头拿法一定要正确,插入芯线时一定要到位。

4.检查

检查水晶头顶部,查看8根芯线是否都到顶部,检查水晶头正面,查看线序是否正确,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芯都正确。

5.压线

方法:用剥线钳的压接RJ-45水晶头。

注意事项:用力要足,充分压紧,争取一步到位,避免材料的浪费。6.测试

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它是否能正常通信,需要使用校线器进行测试,在测试的时候要向学生介绍校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的方法。

知识点:3.双绞线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说明: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播放视频,形象直观的将各个不相连接的实训材料连接在一起,减少学生在学习网络综合布线中的畏难情绪,在老师演示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做双绞线的兴趣。

(四)实训操作与解惑(35分钟)

为了巩固和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学生们要分成2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条直通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校线器测试通过。

在完成该实训时,同学们要共同探讨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我们在制作双绞线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是如何来解决的? 1.在剥线时,力度过大,将双绞线的芯线剪断。

解决方法:重新剪,注意力度。

2.理线时,线序搞错。

解决方法:根据T568B标准重新理线。3.剪线时,没有将双绞线的芯线剪齐。

解决方法:重新剪齐,注意留水晶头的长度。4.检查时,发现双绞线的线序不对。

解决方法:将双绞线取出重新插入,这时注意右手拿水晶头的方法以及左手拿双绞线的线序,确保正确后再插入。

5.压线时,没有听到水晶头清脆的响声。

解决方法:拿剥线钳使力一压。6.测试时,没有能正常通信。

解决方法:检查线序是否正确?芯线在水晶头里插到位没?将已做好的接头剪掉,重新做。

说明:在本实训环节中,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勇于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思考边操作,遇到困难及时提出,互相请教、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1.把合格和不合格的学生作品通过展示平台给学生看,进行小组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

说明:检测学生在本实训时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之间在学习上有竞争意识,促进团队合作,解决学生们在网络综合布线中的畏难情绪。

2.将本实训课的相关资料上传至校论坛上。

说明:学习们通过数字化校园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在校论坛里讨论该实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法。

3.完成书后的练习题。

说明:巩固课堂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4.课后思考交叉线的做法?

说明:利用网络,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在已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难度,为下节课作好课前预习。

四、板书设计

1.实训所需器材:双绞线、RJ-45水晶头、剥线钳、校线钳

2.双绞线T568B标准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3.双绞线制作步骤:剥线-理线-剪线-检查-压线-测试

说明: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记忆,利于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网络等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 “一个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课堂模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如今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有价值”、“有兴趣”。他们不再厌学,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快乐与成功,同时也易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帮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篇7: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第一步:首先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第二步:需要把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剥掉,可以利用到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把一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会影响到了线路的质量。

剥除灰色的塑料保护层之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双绞线的制作方式有两种国际标准,分别为EIA/TIA568A以及EIA/TIA568B。而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也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直通线缆以及交叉线缆。简单地说,直通线缆就是水晶头两端都同时采用T568A标准或者T568B的接法,而交叉线缆则是水晶头一端采用T586A的标准制作,而另一端则采用T568B标准制作,即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

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两种做法的差别就是橙色和绿色对换而已。

T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T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T568B标准4对8条芯线线序的记法为:排好以后的实色线的顺序依次为:橙→蓝→绿→棕,白橙、白棕排在橙色和棕色实线前,白蓝和白绿两条线互换位置,所有白线全部排在实色线前即可,排好后的顺序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直通线缆、交叉线缆适用范围

如何判断用直通线或交叉线:同种设备相连用交叉线,不同设备相连用直通线。第三步:需要把每对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解开后则根据需要接线的规则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

把线缆依次排列并理顺之后,由于线缆之前是相互缠绕着的,因此线缆会有一定的弯曲,因此应该把线缆尽量扯直并尽量保持线缆平扁。

把线缆扯直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利用双手抓着线缆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扯一下即可。

第四步 :把线缆依次排列好并理顺压直之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之后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需要注意的是裁剪的时候应该是水平方向插入,否则线缆长度不一样会影响到线缆与水晶头的正常接触。若之前把保护层剥下过多的话,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15mm左右,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

裁剪之后,应该尽量把线缆按紧,并且应该避免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弯曲网线,否则也可能会导致几组已经排列且裁剪好的线缆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第五步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方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缓缓地用力把8条线缆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在最后一步的压线之前,从水晶头的顶部检查,看看是否每一组线缆都紧紧地顶在水晶头的末端。

第六步 :当然就是压线了,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

压线了,把水晶头插入后,用力握紧线钳,若力气不够的话,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这样一压的过程使得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受力之后听到轻微的“啪”一声即可。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100m。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

两台电脑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即对等网)的有关设置

上面已经提到两台电脑之间通过网线进行连接时,rj45 型网线插头与网线的接法是:一端按 t568a 线序接,一端按 t568b 线序接,然后网线经 rj45 插头播入要连接电脑的网线插口中,这就完成了两台电脑间的物理连接。但是这时两台电脑间不一定马上就能进行数据传送,还必须进行相关的设置:

1、指定每台电脑的 ip 地址: 可以选择 192.168.0.1 ——— 192.168.0.254 之间任何值作为这两台电脑的 ip 地址,注意 ip 地址不要重复使用。

2、设置每台电脑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3、设置每台电脑的网关一样:例如,如果第一台电脑的 ip 地址是 192.168.0.1,第二台电脑的 ip 地址是 192.168.0.2,则第一台电脑和第二台电脑的网关都应该是 192.168.0.1 或都是 192.168.0.2,或者网关取192.168.0.1 ——— 192.168.0.254 之

间任何值,例如两台机子的网关都取192.168.0.100。

篇8:双绞线的制作习题

一、“做中学, 做中教”适应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

“做中学, 做中教”教育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自然的过程, 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 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这种教育理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规教育。“做中学, 做中教”不太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概念, 而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获得有关的经验, 获得有关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形成科学价值观。这种教育理念与当前中职教育的实际相适应。

中职教育是以“专业技能课为主, 文化理论课为辅”的教育模试。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智力类型, 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通俗地讲, 就是他们更多地对专业实践感兴趣, 而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这要求职校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 注重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进步。也就是“做中学, 做中教”。

二、“做中学, 做中教”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中学, 做中教”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 有人认为是处于“观察、辅导、监督的地位”。意思是说教师处于次要的地位。我认为都是从现象上看问题, 或是从主观片面的看问题。“做中学, 做中教”非但没有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反而是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这种主导作用, 不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 而是在专业实践活动中, 他改变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方式。正因为他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因此他对教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首先, 教师必须有渊博而熟练的教育学知识和技巧。在教课时才能有能力去观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知活动。他要教师观注学生的口语表达, 体态表现等等以便判断学生观察和理解的程度。

其次, 教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在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 如若没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将很难给学生进行效的指导, 甚至会出现教师无法解决、不知所措的问题。

第三, 教师必须充分备课, 精心设计课堂实践活动方案。课前要认真考虑学生有什么旧经验可以利用, 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活动, 向教学目标方向廷进。精心设计一堂适合“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活动方案。

所以,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非但没有减弱, 反而是加强了, 而且难度变得更大了。

三、“做中学, 做中教”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那么如何将“做中教, 做中学”教育理念融入中职教学中呢?现在我将以《双绞线的测试与制作》的教学为例谈谈做法。

1、认真备课, 精心处理教材

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熟悉教材, 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好生差生搭配进行分组, 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再就是实验设备和工具要准备好, 还要有备份, 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学生要, 教师无”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双绞线的测试与制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基本是先给出卡线标准-->然后教师演示卡线过程-->再进行测线-->最后学生分组自行卡线和测线。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般两节课就完成了。

在这里我根据自己对中职学生的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 融入“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先创设情景设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教师引导如何测试双绞线-->学生自主学会使用双绞线测线器-->教师引导学生看线序引出卡线标准-->讲解直通线和交叉线的适用场合-->学生上网找卡线的视频自主学习如何卡线-->学生卡线。本课程要用四节课完成教学。本课程始终是教师创设问题-->学生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教师综合总结。也就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2、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情景。

创设有趣的情景,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把学生“吸引”过来, 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次创设情景, 小明和小华在学校机房联网打游戏, 突然小王进来把桌子一推, 小明和小华游戏不能玩了, 请你们找一下原因。

由于教师事先将故障设置在网线上, 导出如何用测线仪判断网线的好坏。教师先不介绍测线仪的使用, 让学生尝试先用测线仪检测一条完好的网线, 看有什么结果。然后让学生分组检测各自有故障的网线。比较一下与上一结有何不同。分组回答比较各组测试的结果。

再次创设情景, 如果只知网线一端, 另一端不知在交换机的哪一个接口上, 如何只用主测线仪判断网线的好坏。引导学生用主测线仪检测已知网线的一端, 看有什么结果。

三次创设情景, 提出在机房里, 如果没有带测线仪, 如何判断网线的好坏。引导学生用替代法判断。

四次创设情景, 提出如果不通过交换机仅用一条双绞线能否将两条电脑进行联网。让学生用现有的网线进行实验, 结果不行;教师给出事先准备好的另一条网线让学生进行实验, 结果可行。引导学生用测线仪进行检测两条线有何不同, 观察两条网线的线序, 引出网线的T568A和T568B标准, 再而导出直通线和交叉线。

五次创设情景, 小明想到小华的家里玩游戏。小华家有两台电脑但都没连网, 小明买了网线和交换机, 请你给小明卡两条网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网线制作视频, 要求学生自已动手卡网线。

3、精心的课前准备, 是本实训课程能向教学目标推进的基础

一分组准备, 教师要在分组前考虑学生的特长和能力, 按照不同的讨论类型, 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 即按照不同的讨论的主题, 把能力类型相类似的学生分为一个讨论组, 或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分为一个讨论组。便于学生能充分的进行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故障预设,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双绞线的连通性, 我将每组双绞线设置的故障在不同的位置。每组学生用测线仪测出不同故障位置, 及连通性。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综合, 在教师的启发思考下最终得到结果:100M的网线只要第1、2、3、6线没故障就可连通。这样就可使得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网线的连通性, 能用测线仪测判断网线的可用性。

三问题准备,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 学生常常会有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 千万不能直接将结果告诉学生。只能告之方法。例如, 如何在单端测线法,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用主测线仪去测一下网线的一端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就可以了。再如, 如何卡线, 我们只要引导学观察水晶头线序, 后让学生上网查找双绞线的制作视频看, 跟视频学着做就行了。这不就是“于鱼, 不如授之于渔”。

4、精心设计实训报告

大家都知道“做中学, 做中教”是“从活动中学, 从经验中教”。教师通过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 设立相关的问题, 适当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得到经验知识。为让经验知识能被中职生掌握, 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华。精心设计实训报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简易测线仪的使用报告设计, 在传统本节教学过程中是由教师讲解简易测线仪结构和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演示双绞线的查测过程, 最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检测过程再做一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模仿教师, 但学生的映象不会很深刻。没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按“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已尝试用简易测线仪测试一打完好的网线, 然用去测试有故障的网线, 教师事先要准备好各种故障的网线分给不同的小组, 以便学生能通过比较, 分析、总结100M网线只用到1、2、3、6四根线。为进一步提高用测线仪判断网络故障的能力提出单端判断网线故障的办法, 以及没有测线仪如何判断网线的好坏。为达到以上目标, 特设计以下网线测试实训报告。

二双绞线打线标准实训报告的设计, 在这节课中我们给学生一条直通线和一条交叉线, 叫学生观察水晶头中线的颜色并按顺序写下来, 通过比较看两条线有何不同。让学生先有感性认只后, 而后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的结果, 总结出双绞线的T568B和T568A标准。

三网线的制作,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卡线操作给学生看, 然后学生模仿卡线。这里按着“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可让学生自行上网查找制作网线的视频观看, 并模仿着做。虽说都是模仿, 这也教会学生可利用网络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上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 “做中学, 做中教”渗透在计算机教学中, 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 从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传授性教学模式转移到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 老师协助解决”的互动教学模式。学生从中尝到甜头, 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促使学生的参与度大提高,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 也促使教师提升业务水平,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循环。

计算机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 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实践, 及时总结, 才会有所创新,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完成由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军伟:《对“做中教做中学”的认识与思考》

上一篇:财会专业学生自我鉴定书下一篇:冷血女生的伤感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