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及双机通信

2024-05-14

试验一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及双机通信(精选1篇)

篇1:试验一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及双机通信

实验一: 网络基本配置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Windows /Linux 操作系统环境下网络参数的设置(2)理解IP地址的含义

(3)能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及双机通信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IP地址与网络掩码设置(2)IP地址冲突

(3)用双绞线制作网线及双机通信

1、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一、实验目的 .了解以太网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其特点。.学习双绞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 5 类双绞线,RJ-45 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等。

三、实验要求:

1.熟悉网线制作过程,理解工作原理。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的网线。

四、背景知识

1、国际通用的布线标准

EIA/TIA-568 标准规定了两种连接标准(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即 EIA/TIA-568A 和 EIA/TIA-568B。这两种标准的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1)EIA/TIA 568A 标准: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从左起)(2)EIA/TIA 568B 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从左起)图中上方的折线表示这两根针脚连接的是一对双绞线。

在通常的工程实践中,T568B 使用得较多。、常见的两种网线:直连线和交叉线。

直连线:两端线序相同。(T 568A /T568B,多用 T568B)常用在连接网卡和 HUB 或网卡和交换机等两端引脚功能定义不同的设备。交叉线:一端为 T 568A 线序,另一端为 T568B 线序。用来连接网卡和网卡或网卡和路由器的以太口等两端引脚功能定义相同的设备。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直通线或交叉线,各种使用情况如下(PC :计算机、HUB :集线器、SWITCH :交换机、ROUTER :路由器): PC —— PC : 交叉线 PC —— HUB : 直通线

HUB 普通口 —— HUB 普通口: 交叉线 HUB 级联口 —— HUB 级联口: 交叉线 HUB 普通口 —— HUB 级联口: 直通线

HUB —— SWITCH : 交叉线

HUB 级联口 —— SWITCH : 直通线

SWITCH —— SWITCH : 交叉线 SWITCH —— ROUTER : 直通线

ROUTER —— ROUTER : 交叉线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通信中只用到双绞线八根铜线中的第 1、2、3、6 四条铜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头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序号对于网络连线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五、实验步骤

步骤 1 :准备好 5 类线、RJ-45 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步骤 2 :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 5 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 5 类线的端头至少 2 厘米。•

步骤 3 :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步骤 4 :露出 5 类线电缆中的 4 对双绞线。

步骤 5 :按照 EIA/TIA-568B 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步骤 6 :将 8 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

•。

步骤 7 :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 8 根导线剪断。

步骤 8 :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步骤 9 :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 RJ-45 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 RJ-45 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反复进行调整。

步骤 10 :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 RJ-45 插头放入压 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

步骤 11 :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 8 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 8 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步骤 12 :完成。

步骤13:最后用测试仪测试一下通断性。双机互连通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机互连所用网线的种类。、掌握在双机互连构建的局域网环境下如何进行数据交换。3、掌握 windowsXP/2000 双机互连的设置。

二、实验设备

安装了 windows2000/XP 的计算机两台,交叉线一根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双机互连,实现数据共享

通过双机互连,熟悉 windows 系统中网络互连的设置

四、实验步骤

windows 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功能可以实现主机与主机之间的对等连结,形成对等网。对等网顾名思义,就是此网络各台主机独立运行,地位平等。双机互连是最简单的对等网,也是最简单的局域网,在这个网络中两台主机之间要能通过文件夹共享的形式交换数据,就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两台机物理连接:通过串、并口或网卡相连。•

两台机处于同一 IP 子网中,即两台机的 IP 地址的网络号要相同,关于网络号参见实验二。

安装“ microsoft 网络的 文件及打印机共享”;在 本地连接属性窗口(参见实验二)中可以查看和安装 “ microsoft 网络的 文件及打印机共享”服务。

启用 TCP/IP 上的 NetBIOS ;在 TCP/IP 属性窗口点击“高级”按钮即可进入。•

计算机处于同一工作组,计算机名不同;右键单击“我的电脑”— > 属性,进入系统属性窗口,可以查看计算机名和所属的工作组。

• Guest 来宾账号处于启用状态;右键单击“我的电脑”— > 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窗口,在“本地用户和组”中可以查看帐号的状态,并能启用或禁用某一帐号。•

确认连接至局域网的连接没有启用“ Internet 连接防火墙”;这是 Windows XP 才有的设置,可在 本地连接属性窗口中查看和设置。•

检查 Windows XP 中是否存在安全策略限制:要从 “ 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本地安全策略 | 本地策略 | 用户权利指派 ” 中找到 “ 从网络访问此计算机 ” 或者 “ 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 ”,然后检查一下其中是否出现了 Guest 账户或者其他对应的账户,然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添加或者删除即可。•

共享要交换数据的文件夹,设置相应的共享权限。

设置共享文件夹的安全权限(NTFS 文件系统上需要)。实验二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1实验拓扑图

两台实验主机连接在实验室交换机上,依次命名为实验主机A和实验主机B.注意将与网络切换器相连的实验主机的网络切换器拨到B的位置(A为与网络测试接口TAP的连接),以保证其直接接入到实验室网络交换机上。同时,请将TAP中TAP/IN和TAP/OUT接口上的网线拔出。以避免与TAP中host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

实验主机A实验室交换机实验主机B

2实验步骤

步骤1:请同学们分好组,两人一组,然后各自启动实验主机,进入到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步骤2:系统启动完成之后,请查看各自实验主机的IP地址信息,并且请记住所同组组员实验主机的IP地址信息.例如在本实验中以实验组一为例,实验主机A的IP地址为172.16.32.61,实验主机B的IP地址为172.16.32.62.(查看本机IP地址等信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进行查看)步骤3:以实验主机A为例,双击运行桌面上的“Ethereal”图标来启动网络分析器,如图:

步骤4:启动完成之后,先进行配置.点击“Capture->Options”选项或图标,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步骤5:设置捕捉接口,在Interface栏中选择IP地址为172.16.32.61的接口,如图:

在实验主机B中也是如此,选择IP地址为172.16.32.62的接口.步骤6:由于该实验中我们只需要捕获相对应的ICMP数据包,因此在“Capture Filter”栏中直接输入过滤条件“host 172.16.32.62”,172.16.32.62是实验主机B的IP地址,如图:

如果是在实验主机B上则输入实验主机A的IP地址.步骤7:然后设置捕获过程中的包显示选项“Display Options”,选中“Update list of packets in real time”,“Automatic scrolling in live capture”和“Hide capture info dialog”该三个复选框,如图:

在实验主机B中也是如此选择这些复选框.步骤8:这样所有配置就已经完成,然后就可以进行包捕获了,点击“Start”按钮来启动.步骤9:然后在其中一台实验主机上进行ping命令操作,例如在实验主机A中的命令提示符中进行ping实验主机B的IP地址操作.步骤10:观察在网络分析器上所捕获的报文,然后点击图标来停止报文捕获操作,观察网络分析器所捕捉的报文,将该结果保存下来,以1-学号.pcap进行命名,最后进行报文分析。

注意:各个小组的IP地址是不同的,因此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和实验小组的IP地址信息进行正确的操作.3实验分析

观察所捕捉的报文,如图,思考如下问题:

(1)所捕捉报文的协议类型关系.(2)分析报文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等信息 实验三

基本报文分析 1实验拓扑图

两人一组实验,使用ping命令在两台实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报文。分析IP数据报文格式。注意将与网络切换器相连的实验主机的网络切换器拨到B的位置(A为与网络测试接口TAP的连接),以保证其直接接入实验室网络交换机。同时,请将TAP中TAP/IN和TAP/OUT接口上的网线拔出。以避免与TAP中host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

实验主机A交换机实验主机B

2实验步骤

步骤1:请同学们分好组,两人一组,然后各自启动实验主机,进入到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步骤2:系统启动完成之后,请查看各自实验主机的IP地址信息,并且请记住所同组组员实验主机的IP地址信息.例如在本实验中以实验组一为例,实验主机A的IP地址为172.16.32.61,实验主机B的IP地址为172.16.32.62.(查看本机IP地址等信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进行查看)步骤3:在各自运行实验主机上,双击运行桌面上的“Ethereal”图标来启动网络分析器,如图:

步骤4:启动完成之后,先进行配置.点击“Capture->Options”选项或图标,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步骤5:设置捕捉接口,在Interface栏中选择IP地址为172.16.32.61的接口,如图:

反过来,在实验主机B中也是如此,选择IP地址为172.16.32.62的接口.步骤6:由于该实验中我们只需要捕获相对应的ICMP数据包,因此在“Capture Filter”栏中直接输入过滤条件“host 172.16.32.62”,172.16.32.62是实验主机B的IP地址,如图:

如果是在实验主机B上则输入实验主机A的IP地址.步骤7:然后设置捕获过程中的包显示选项“Display Options”,选中“Update list of packets in real time”,“Automatic scrolling in live capture”和“Hide capture info dialog”该三个复选框,如图:

在实验主机B中也是如此选择这些复选框.步骤8:这样所有配置就已经完成,然后就可以进行包捕获了,点击“Start”按钮来启动.步骤9:然后在其中一台实验主机上进行ping命令操作,例如在实验主机A中的命令提示符中进行ping实验主机B的IP地址操作.步骤10:观察在网络分析器上所捕获的报文,然后点击图标来停止报文捕获操作,观察网络分析器所捕捉的报文,将该结果保存下来,以3-学号.pcap进行命名,最后进行报文分析。

步骤11:随意选择一个ICMP数据报文进行分析.查看其IP协议报文.注意:各个小组的IP地址是不同的,因此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和实验小组的IP地址信息进行正确的操作.3实验分析

(1)根据IP报文格式来查找相关的字段信息,如版本,源IP地址等.(2)分析该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属于哪类地址?(3)要求了解掌握IP数据报各字段格式的含义

实验四

TCP协议分析

1实验拓扑图

实验主机通过访问VLC服务器上的一个FTP服务器进行报文捕捉。注意将与网络切换器相连的实验主机的网络切换器拨到B的位置(A为与网络测试接口TAP的连接),以保证其直接接入实验室网络交换机上。同时,请将TAP中TAP/IN和TAP/OUT接口上的网线拔出。以避免与TAP中host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拓扑图如下: 实验主机交换机FTP服务器

2实验步骤

步骤1:等待实验室老师启动VLC服务器上的一个FTP服务器.步骤2:同时请同学们各自启动实验主机,进入到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步骤3:系统启动完成之后,请查看各自实验主机的IP地址信息.(查看本机IP地址等信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进行查看)步骤4:以其中一台实验主机为例,双击运行桌面上的“Ethereal”图标来启动网络分析器,如图:

步骤5:启动完成之后,先进行配置.点击“Capture->Options”选项或图标,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步骤6:设置捕捉接口,在Interface栏中选择IP地址为172.16.32.61的接口,如图:

在其他实验主机中也是如此,依次选择各自实验主机的IP地址接口.步骤7:由于该实验中我们只需要捕获相对应的数据包,因此在“Capture Filter”栏中直接输入过滤条件“host 172.16.32.252”,172.16.32.252是VLC服务器中一个FTP服务器的IP地址,如图:

其他实验主机上也是如此.步骤8:然后设置捕获过程中的包显示选项“Display Options”,选中“Update list of packets in real time”,“Automatic scrolling in live capture”和“Hide capture info dialog”该三个复选框,如图:

步骤9:这样所有配置就已经完成,然后就可以进行包捕获了,点击“Start”按钮来启动.步骤10:待实验室老师通知FTP服务器启动完成之后,然后在各自实验主机的命令提示符中输入如下命令来登陆到FTP服务器当中,并且使用命令在该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个ftp.pcap文件,如下所示:

其中登陆FTP服务器时采用的是匿名登陆,密码为空.步骤11:观察在网络分析器上所捕获的报文,然后点击图标来停止报文捕获操作,观察网络分析器所捕捉的报文,将网络分析器所捕捉的报文保存下来,使用9-学号.pcap进行命名.然后进行报文分析.3实验分析

(1)分别解释三次握手报文的含义

(2)并且对其报文进行分析,分析其报文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等信息(3)解释TCP连接释放的四个过程报文的含义

(4)同样对其报文进行分析,分析其报文的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等信息

实验五

RIP协议分析

1实验拓扑图

本实验由4人一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主机D作为服务器来启动VLC进行路由环境搭建。注意将与网络切换器相连的实验主机的网络切换器拨到B的位置(A为与网络测试接口TAP的连接),以保证其直接接入实验室网络交换机上。同时,请将TAP中TAP/IN和TAP/OUT接口上的网线拔出。以避免与TAP中host接口相连的计算机不能正常上网。拓扑图如下:

实验主机D(VLC服务器)交换机实验主机A实验主机B实验主机C

其中在VLC服务器中简单的搭建一个由3个路由器组建的简单RIP路由环境,拓扑图如下: 路由器R1192.168.1.0/24路由器R2192.168.2.0/24路由器R3192.168.11.0/24192.168.12.0/24192.168.13.0/24

拓扑图中的互联网网关用于实验主机与VLC中的路由器进行通信.例如互联网网关E1用于连接实验主机A和路由器R1.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分组的IP配置信息是不相同的,请按照各个分组的配置信息进行实验。

五人一组实验 分组1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2.1 互联网网关E1互联网网关E2互联网网关E3实验主机C IP:192.168.1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2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2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2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2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2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2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23.1/24 eth1:192.168.2.3

分组3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3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3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3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3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3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3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3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3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3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4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4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4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4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4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4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4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5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5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5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5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5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5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5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5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5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5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6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6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6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6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6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6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6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6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6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6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7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7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7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7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7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7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7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7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7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7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8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8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8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8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8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8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8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8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8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8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9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9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9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9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9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9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9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9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9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9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0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0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0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0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0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0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0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1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1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1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1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1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1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1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2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2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2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2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2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2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2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2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2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2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3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3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3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3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3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3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3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3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4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4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4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4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4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4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4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4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4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4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5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5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5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5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5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5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5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5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5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5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6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6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6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6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6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6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6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6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6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63.1/24 eth1:192.168.2.3/24

分组17配置信息 实验主机A IP:192.168.171.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71.1 实验主机B IP:192.168.172.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72.1 实验主机C IP:192.168.173.1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73.1 实验主机D(也是本实验中VLC服务器)不需要更改配置 路由器R1 eth0:192.168.1.1/24 eth1:192.168.171.1/24 路由器R2 eth0:192.168.1.2/24 eth1:192.168.2.2/24 eth2:192.168.172.1/24 路由器R3 eth0:192.168.173.1/24 eth1:192.168.2.3/24

2实验步骤

步骤1:将实验主机D以VLC进行启动运行,其中实验主机A-C均进入到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中,并且要求实验主机A-C均安装有WinSCP和Putty工具,一般情况下,这些工具都在Windows桌面上.步骤2:实验主机D上系统启动完成之后,点击运行桌面上的“虚拟实验中心”图标,如图:

然后通过访问VLC服务器来下载实验包.在实验主机上可以打开一个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172.16.32.250,在该页面当中点击进入到“VLC实验课件下载”目录下,然后点击目录“18”,进入到该目录,再各自下载所需的实验包,以第一小组为例来说,则需要下载文件PA-18-1.mar,点击该文件就可以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在打开的“虚拟实验中心”界面中,点击“实验项目->打开(O)”来打开刚刚所下载的实验包,如PA-18-1.mar.最后点击界面下方的“运行”按钮图标来启动VLC中的所有实验设备.步骤3:在此过程中,其余的实验主机A-C则可以按照每个分组的配置信息来配置其IP地址等信息(每个小组请按照所在分组进行正确的IP地址等配置).步骤4:当VLC中设备全部启动完成之后,在实验主机A-C的命令提示符中ping各自所连接的路由器,例如在实验主机A中ping路由器的R1的eth1端口地址,即192.168.11.1.如不能ping通则检查自己实验主机的配置信息.此时在实验主机D(即VLC)中,需要使用用户名vyatta和密码vyatta进行登陆各个路由器,然后在路由器中输入如下命令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步骤6,如图路由器R1:

登陆之后需要输入以下命令进行配置(黑体字部分是需要输入的命令): vyatta@R1:~$ configure [edit] vyatta@R1# set service ssh allow-root true [edit] vyatta@R1# commit Restrating OpenBSD Secure Shell serverLsshd.[edit] vyatta@R1# 同样在路由器R2和R3上也必须进行如上操作.步骤5:继续ping路由器R1的其他端口地址和其他路由器的端口地址,而且在实验主机A中也能够尝试是否能够ping通其他的实验主机.步骤6:实验主机A-C分别使用Putty登录到相应的路由器当中,例如在实验主机A中登录到路由器R1.具体步骤如下: 打开Putty,在Host Name(or IP address)栏中输入路由器R1的端口地址,如图:

然后点击“Open”按钮进行登陆.在其登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要进行密钥更新的窗口,点击“是”即可.最后输入路由器R1的用户名(root)和密码(vyatta)进行登陆就可以进入到路由器当中了.同样的,在实验主机B和C中,分别使用Putty登陆到所对应的路由器当中去.步骤7:在路由器R1中,使用tcpdump命令来捕捉路由器上的RIP报文,并且使用指定的文件保存下来,使用RIP-RX-Y.pcap进行命名(其中RX表示为所对应的路由器,如R1或R2;Y表示的你所在的实验小组,如1小组,).如图所示:

由于这样所捕捉的报文是保存在一个当中,而不会在当前窗口中进行显示,并且RIP路由更新的时间为30秒,因此确保你使用该命令捕捉报文的的时间要在30秒以上,建议捕捉报文时间为1分钟.使用CTRL+C快捷键进行停止捕获报文.捕捉报文命令tcpdump –w RIP-R1-1.pcap –s 0 –i eth0解释:-w:将捕捉报文写入所指定的文件当中,其RIP-R1-1.pcap就是所指定的文件名

-s 0:tcpdump默认抓包大小限制为96byte.设置为0则忽略包大小的限制,按照包的长度实际进行抓取.-i:指定捕捉报文的接口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捕捉报文时必须指定端口,不然会默认的使用eth0端口.而且在本实验当中,实验主机A在路由器R1上捕捉报文时必须使用eth0端口,实验主机B在路由器R2上捕捉报文时必须使用eth1端口,实验主机C在路由器R3上捕捉报文时必须使用eth0端口.步骤8:在其他实验主机上按照步骤6和7进行报文捕捉.但是必须登陆到所对应的路由器当中.登陆之后使用tcpdump命令进行报文捕捉,其中: 在实验主机B中使用命令tcpdump –w RIP-R2-1.pcap –s 0 –i eth1 在实验主机C中使用命令tcpdump –w RIP-R3-1.pcap –s 0 –i eth0 步骤9:在各个实验主机中使用WinSCP工具从所对应的路由器当中将捕捉的报文文件复制到本地实验主机上.以实验主机A为例,打开WinSCP,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就可以进行登陆了.随后就可以点击“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了.然后就将我们所需要的RIP-R1-1.pcap文件复制到本地实验主机A上就可以了.同样在实验主机B和C中将对应路由器上所捕捉的报文文件复制到本地实验主机上.并对这些文件按19-学号.pcap进行命名。

步骤10:对这些报文文件进行报文分析。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管理经验下一篇:安全生产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