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2024-05-24

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精选7篇)

篇1: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尊敬的付老师:

我怀着万分自责、懊悔的心情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此来向您表示我对违反学校纪律这种错误行为的深刻认识和我改正错误的决心。

本学期,我多次夜不归宿,影响十分严重。大一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学生手册,知道夜不归宿是违纪行为,老师也多次提醒我们,可是我却没有遵守纪律,违反了校规校纪,将老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我所犯得错误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破坏了学校的管理制度。我夜不归宿对自己的舍友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造成他们的效仿;也辜负了父母对我的期望,也是对父母的不负责;老师也很担心我的安全。我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问题,老师对我夜不归宿这种行为也很生气,下午批评教育我我还不断的顶嘴,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老师现在说我管我说明我还可塑,说明老师怕我出事儿。回来以后我好好的想了想,作为学生,不触犯校规,不违反纪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但我现在却自由散漫,无组织行无纪律性,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如今,违反了校规校纪,我后悔不已。还好老师及时的找到了我,帮助了我。我会以这次违纪事件作为一面镜子时时检点自己,监督自己。我要亡羊补牢,不再违规违纪。并且要通过这次违纪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对责任的理解。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让家长老师来为我操心担忧了。这次犯错误,我自己想了很多东西,反省了很多,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恳请老师相信我能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对我的问题酌情处理。

篇2: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使学生改掉外出通宵泡吧等不良习惯,本着对学生及家长负责的态度,我校将正式实施《关于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处理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关于学生夜不归宿的处理办法

夜不归宿指学生未办理请假手续,超过18:30点后返回宿舍或通宵不回宿舍就寝。根据学生夜不归宿次数,启用如下处理程序: 第一次: 由值班老师做好登记,并于第二天通知政教处和班主任,给予该生记过处分,并向家长通报情况。

第二次: 由值班老师做好登记,并于第二天通知政教处和班主任, 向家长通报停课一个月,同时给予该生留校察看处分。由家长带回家里教育,回校时须携带家长签字的保证书并缴纳保证金200元。同意接受老师及同学们的监督后方可进班上课。

第三次: 由值班老师做好登记,并于第二天通知政教处和班主任,对其实施勒令退学处理。

以上行为学校将通知班主任扣除该生操行分10分∕次。同时扣除该班班级量化考核分1分∕人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政教处。

篇3: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笔者认为, 网络使用后果是网络使用者由于不合理使用网络而导致离网之后在社会生活、心理、行为及生理方面的消极结果。本问卷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后果的评估, 使他们认识到上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网络行为做出恰当的调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个样本总体:第一个样本有效人数为501人, 取自河北省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包括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大学生 (大一学生刚入学, 故没有选为样本) , 作为因素分析之用;第2个样本作为校标检验及相关研究, 有效人数为435人, 其中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分别为131, 179, 125名 (大四毕业班实习, 故没选为样本) ;男生150名, 女生285名。

1.2 方法

首先, 广泛查阅有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资料, 摘抄其中有关大学生网瘾危害的词句, 作为自编问卷的部分项目;其次, 设计开放式问卷, 从大学生的回答中选取部分项目;另外一些项目来自现有的网络成瘾方面的问卷, 经过初步整理, 组成了包含51个项目的初步问卷。通过对施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 形成由20个项目组成的正式问卷。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自编问卷的项目分析

采用总分高低分组的方法, 高分组27%和低分组27%在每个项目上做独立样本的平均数检验, 差异不显著即项目区分度不高的项目即删除, 删除的项目有5个。

2.2 大学生网络使用后果问卷的结构分析

对自编问卷剩余的46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使用Kaisor正规化Varimax最大正交旋转。选取KMO和球型Bartlette检验对采样充足度以及因子模型是否适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样充足度为0.915, Bartlette检验值为5 080.107 (P=0.00) 。表明采用充足度高, 变量间的偏相关很小, 因子模型适宜, 适合做因素分析。

因素数目的确定采用以下标准: (1) 共同性>0.5; (2) 因素特征根>1; (3) 符合碎石检验; (4) 每个因素至少解释3%的变异; (5) 每个因素至少包括3个项目。基于以上标准, 剔除了21个项目, 确定了3个因子。因子1包含9个项目, 内容涉及大学生因为上网而导致的心理方面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涉及情绪、认知学习及社交的改变, 命名为“心理社会后果”。贡献率为41.489%;因子2包含6个项目, 内容涉及大学生使用网络而导致的行为变化, 如逃课、迟到、吸烟喝酒等, 命名为“行为后果”。贡献率为8.463%;因子3包含5个项目, 均与生理有关, 如身体局部疼痛、睡眠、视力等方面, 命名为“生理后果”。贡献率为6.756%, 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是56.708%, 由此可见因子的提取结果比较理想。3个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及其因素负载见表1。问卷剩余的20个项目中3个维度上的因素负荷在0.840到0.466之间, 项目负荷都大于0.400。从因素分析结果来看, 3个因素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

2.3 问卷的信度

结果表明, 问卷心理社会后果、行为后果、生理后果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6, 0.774和0.852, 重测信度为0.872, 0.544和0.792。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 920, 分半信度为0. 898, 重测信度系数为0.870。表明该问卷有较高的测量信度。

2.4 问卷的效度

选用崔丽娟等[6]、赵鑫[8]用安戈夫 (Angoff ) 方法编制的网络成瘾问卷作为校标, 与自编网络使用结果问卷一起施测, 进行校标关联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 自编网络使用结果问卷的3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与崔丽娟和赵鑫编制的网络成瘾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 0.441, 0.450和0.540 (P值均<0.01) , 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自编网络使用结果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进一步考察问卷各维度以及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 结果表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较高, 而且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高于其与其他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说明问卷各个维度即能对整个问卷做出贡献, 同时各自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证明此问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各个维度所测量的内容与总体测量的内容一致性较高。见表2。

注:P值均<0.01。

3 讨论

本研究获得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的20个有效项目, 得出3个维度。从网络使用结构模型的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 构成大学生网络使用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社会因素, 该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41.489%, 表明大学生过度网络使用首先表现为情绪、认知及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消极结果。构成大学生过度网络使用的第2个因素是行为因素, 该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8.463%, 主要表现在不当使用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不良影响。构成大学生过度网络使用的第3个因素是生理, 该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6.756%, 表现了过度网络使用对大学生身体的消极影响, 表现在局部区域的疼痛和由于长时间上网缺乏睡眠导致了精神的疲乏。综合上述分析, 大学生网络使用后果主要通过3个方面来评价, 一是心理社会方面;二是行为;三是生理。这一结果与Clark等[9]的观点基本一致。

该自编问卷的信效度都很高, 内在一致性效度在0.774~0.920之间, 重测信度在0.550~0.872之间;问卷与校标问卷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高于其与其他各因子之间的相关, 3个维度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使用后果程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clinical dis-order.Cyber Psychol Behav, 1998, 1:237-244.

[2]BEARD KW, WOLF EM.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Cyber Psychol Behav, 2001, 4 (3) :377-383.

[3]雷雳, 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1) :73-77.

[4]DAVIS RA.FLETT GL, BERSSER A.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for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implication for pre-employmentscreening.Cyber psychol Behav, 2002, 5 (4) :331-345.

[5]吴文丽, 郑希付, 殷华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 2007, 11:76-82.

[6]崔丽娟, 赵鑫.用安戈夫 (Angoff) 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心理科学, 2004, 27 (3) :721-723.

[7]雷雳, 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 2007, 4:688-696.

[8]赵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标准设定及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62-71.

篇4: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关键词】认同 学习基础 认知规律 内化机理 个性心理

在古希腊语中,教師是“教仆”的意思,该词由“儿童”和“指导者”合成而来,意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与合作者,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意义重大。认同学生的既有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才能使他们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前测与架构,让预设认同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生的学习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教学之前,教师都会进行精心的预设。教师的预设只有结合学生的学情基础和学习兴奋点进行,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学情前测不乏为途径之一。

1.习题检测。教师可以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些练习题,形式不拘,通过提前进行检测与批阅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兴奋点。这可以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参考,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该知识点的教学预设。

2.师生交流。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单靠习题检测还不够。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与学生通过闲聊式的交流,旁敲侧击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功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对学生最新的了解和认同调控教学。

3.调查问卷。主要适用于教学专题性的内容。课前教师利用设计好的问卷,找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也能帮助教师确立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体验,让教学认同学生的认知规律

理想的小学数学教学,由教师的设计与引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以及师生、生生的思维互动组成。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始终都不要多讲,而应致力于导。”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着眼点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认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按规律施展主导和辅助作用,真正为学生的数学成长服务。

1.情境创设,认同学生的兴趣热点。“好奇心是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和兴趣,在认同学生的心理、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创设适当的情境。创设情境不单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思维,更是为他们后续的学习铺路搭桥。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呈现了两组被遮挡了一部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猜测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后兴趣大增,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但是都觉得第一组(轴对称)图形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第二组(非轴对称)图形却不容易正确判断出来。于是,我问大家:“谁愿意尝试说说这两组图形的异同?”这样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孕伏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认同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更蕴含着数学思维的空间。

2.新知学习,认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杜威曾说:“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科学性,需要教师激励、示范、引导、点拨,积极认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强硬地将学生往自己的教学预设里“拉拢”。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很多教师都会“强行”要求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通过剪—移—拼转化为学生学过的长方形,这样的教学是强拉硬扯,是典型的教师“替学”现象。我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斜边,并猜测它的面积与哪些要素有关。由于长方形面积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纷纷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斜边有关,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场景,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内有一组相对应的底边和高,还有一条斜边,动画演示:相对应的底边和高分别发生变化,斜边不变,面积都发生变化;而相对应的底边和高不变,斜边发生变化,面积不变。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肯定与底边及其对应的高有关。然后再自学课本,按照课本图示,沿着底边上的高来剪—移—拼,发现结果跟自己的猜测完全一样。

数学课堂需要师生积极的双边思维互动,需要教师在认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情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唯有认同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

三、巩固与建构,让练习认同学生的内化机理

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更新自我、充实自我。学生要获得良好的数学发展,需要教师设计适合他们内化机理的课堂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内化和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经常会直接用“底乘高”而忘记“除以2”,尤其是知道三角形面积和底(高)求高(底)的长度时,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是用面积除以底(高)就得出了高(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对比练习:

顺向比较组:①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②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多少厘米?

逆向比较组: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底是多少厘米?②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底是多少厘米?

概括比较组:①等面积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底是4厘米,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②等面积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高是4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这样三组练习,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化的过程,符合学生的知识内化机理。通过这三组对比练习,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顺应与发展,让评价认同学生的个性心理

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认为:小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许或认可会表现出一种把学习学好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年龄越低,这种内驱力越强。针对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多运用激励手段,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1.顺应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找出学生数学思维的节点并及时进行明确的评价,切不能模棱两可。评价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我曾设计过一些书签,针对学生当下的、即时的表现给予其评价。

2.发展性评价。“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借助评价来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动机。评价要重发展,评价不单单是为了判断与调整学生当下的数学学习状况,更是为了引领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这就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并充分地认同学生,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学生才能在数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5:大学生夜不归宿的后果

一、学生宿舍楼夜间查房制度

夜间查房工作由宿舍管理员进行组织,各宿舍长负责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1、自查。每间宿舍指定一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宿舍长,各宿舍长在熄灯前应到值班室逐一签注宿舍成员归宿情况。

2、复查。由宿舍管理员根据舍长检查情况对各宿舍进行核实,对自查过程中出现的漏报、瞒报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晚熄灯前3分内,住宿同学应一律回宿舍准备就寝,查房期间不在宿舍者,视为未归。

4、各宿舍长应配合值勤人员做好查房工作,宿舍成员应服从宿舍长的管理,若有拒不服从者视同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并予相应处理。

5、凡请假返家者应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或由班主任电话通知管理员办理“住宿生离校记录”,未办理者视同未归。

二、学生夜不归宿处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寄宿生夜间归宿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1、查房期间,宿舍长一旦发现有学生未归,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再由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逐级报告直至查明原因确认其安全为止。

2、建立住宿生夜间归宿情况快速反应机制:在无法联系班主任的情况下,应遵循“宿舍长—宿舍管理员老师—政教处—分管副校长—校长”的原则逐级上报,直至问题解决。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可直接越级向校长报告。

3、住宿生在节假日放假时间未返家须留校住宿的,必须在先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再由班主任签字同意后方可留校。在宿舍管理员处记录备案并要按时回校,服从管理;宿舍管理员如发现留校学生未按规定回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报告。

4、宿舍长。岗位重要、职责重大,负责整个宿舍的安全、纪律、卫生,是学校全面掌握学生夜间归宿情况的“第一人”,应由班主任组织选举,确定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明确职责。对于履行职责好,能如实做好学生未归报告、跟踪反馈的宿舍长作为文明舍长的评选依据;对于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情况的宿舍长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篇6:大学生夜不归宿检讨书

您好!

我是xx,作为大学生,自己人身安全是最重视的,需要自己自觉,虽然学校经常会说安全问题,但是我们也要与这个意识,不仅仅是学校说而已,可是昨晚上我夜不归宿,这是对自己不负责,辜负了对学校跟您对我的关心,我现在觉得自己夜不归宿的事情真的很对不住您,您平时经常会来我们寝室查寝,每天几乎都会来,您很重视我们的安全,生怕我们不在寝室,生怕我们出什么问题,可是就是由于您昨天每没来查寝,我就夜不归宿,您之所以不来查寝是信任我们,我不规范好自己,对这件事情不放在心上,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真的丢脸到家了,已经是成年了,很多事情都这么不懂事,我辜负了您,这次也不归宿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事情是这样的,您昨天晚上七点钟通知我们您今天不查寝,这样的情况很少,您让我们早点回寝休息,我当时看到这条信息感觉没什么,我们每天都按时的回寝室,好好地休息,现在已经习惯了,但是到了晚上八点的时候几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出去玩,我就出去了,我没想那么多,因为我们只要在十点之前回寝室就好了,我就想着反正没事就出去玩两个小时吧,于是我就出去了,我们几个人去吃了个饭,有人提出去唱歌我就想着那就去吧,反正离学校不远,但是玩的太尽兴了我就忘了时间,晚上十点半的时候我才发现时间那么晚了,我应该回寝室,这个时候回去已经算晚归了,我有点着急,我正准备走,就被朋友拉住,对我说不要回去了,已经那么晚了,去网吧通宵打游戏去算了,我当时想着您今天也不会来查寝,我就动摇了。

在朋友的唆使下我就没有回寝室了,我们去了网吧打游戏,我当时已经忘记了自己不回寝室这件事情了,我跟几个朋友在网吧玩了一晚上的游戏,第二天早上六点在寝室睡了一觉,我没有定闹钟,大家都去上课了,我在寝室一直起不来,于是我就睡过头了,一直上了半节课的时候我才到教室上课,

被您看到了,我交代了事情,知道自己这次犯得错误,很严重,不是一两句就能解释清楚,我也不会给自己解释,因为我辜负了你 ,您就一个晚上不查寝,我就出夜不归宿的情况,大家都有好好地在寝室,昨晚上我们班就我一个人夜不归宿,我觉得自己羞愧至极。

我一定记住这次过错,检讨自己。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篇7:大学生夜不归宿检讨书

您好!

我是xxx,我也是一名大学生了,自己不能约束自己我觉得这让我很愧疚,能够做到让自己满意,能够做到自己最想到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昨天晚上我无视校规,私自夜不归宿,对于学校来讲我就是在挑衅规矩,大学生就应该有大学生的样子,现在开学也慢慢步入正轨,您平时的工作也刚刚减轻,昨天晚上一事我却又让您操心了,我实在是惭愧,在您的多次嘱咐下我一会在跟自己做思想斗争,昨天还是被自身的一些侥幸占了上风,现在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跟您解释了,毕竟是我自己自制力太差,晚上本该休息,其实我出去上网也很没意思,就是自己一直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在暑假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没有调整过来,我一定好好地检讨自己。

这次事情看出了我的自制力之弱,我心中一直久久不能释怀,现在我就在想着怎么去告诫自己慢慢的纠正,可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觉得很多时候这些都是靠自己自觉, 昨晚上我夜不归宿就是自己不自觉,身为大学生了,很多时候都是在想着怎么做到更好,在一些事情上面您也不会管的那么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自觉,但是这一点我没有做好,让您失望了,我也在反省着自己,昨天晚上夜不归宿我的目的是去上网,我很自惭,现在我已经是步入大学,还是沉迷上网,我也在想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要怎么面对,我应该怎么做到更好,其实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我非常不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没有目标,失去动力方向,因为自己这次不自觉影响到以后的实在是太多了。

昨天晚上我就是知道您不会来查寝了,您是相信我们,以往您都会实现告诉我们不查寝,这次也是一样,这么久以来大家都很自觉,我也饿在告诉自己您这是在信任我们,相信我们不会连这些都坚持不了,可是昨晚上我就没有克制住自己,一直以来我看着您说不会来检查就一定不会来,这次我就抱着侥幸心理,我直接就溜出了学校,我去到了外面的网吧,虽然说学校附近网吧不多,但是我出来了就直接去了网吧,这实在不是一名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我在网吧就一直没有出来,白天我实在是睡过头了,还是让您知道了,当时心里就很不好受,晚上自己出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想,被您知道我才知道夜不归宿问题严重,我会反省自己的。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上一篇:幼儿园新学期大班工作计划下一篇:读书点亮人生为话题议论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