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

2024-04-19

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精选7篇)

篇1: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

无奈的宝宝只好手脚并用,进攻那“庞大”的三级台阶——那动作笨拙极了。最终小宝宝爬上了“高高”的台阶,咧着嘴朝年轻的妈妈笑了。这或许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爬台阶:人生的第一层台阶,最艰难,但却是最重要,从这级台阶开始,你的攀登开始了。

台阶开始延伸,在每一个努力攀登的人脚下。

“加油!加油!运动员加油!坚持就是胜利。”运动会场上传来热烈的加油声。此时正在举行3000米长跑,运动员们正奋力以赴,想要完成使命。那漫长的3000米,是一层又高又大的台阶,运动员所跑的3000米中的每一步都如此艰难。在同伴的加油声中,运动员毫不懈怠,尽管双腿已经几乎失去了知觉,但仍在向终点进军。凭着坚忍顽强的毅力,运动员们终于沿着这层高大的台阶,登上了领奖台。

台阶继续延伸着,只要攀登不止,阶梯将永远延伸。

一位失业的年轻人,到过大大小小许多公司应聘,仍一无所获。最后,他捡起了破烂,但他没有放弃。他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达到对垃圾最大的优化配置,并不断设计理想的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他开创了一个回收垃圾的公司,开创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在人生的低谷,他没有停止攀登,而是让自己人生台阶得以延伸,站到了更高的“海拔”上。

台阶愈走愈陡,愈陡愈艰难,但人类始终在攀登一层一层台阶,追求更高的自己。

点评:

本文用三幅画面结构全文,这样的结构很多同学喜欢用,但往往效果不好,原因是几幅画面是没内在联系的。但本文却很好,三幅画面代表人生的三个阶段,是逐层推进的,从儿时到成年,从个人到人类,只要沿着台阶不断登攀,路会越走越宽。

踏着台阶上黄山

刘佳

那高耸入云的是它巍峨的躯体,那高空的云朵只不过萦绕在它腰间,那远远望去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就是黄山,就是俗话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

听名字并不是惊世骇俗,但一睹它的风采之后才发现,一切对黄山的赞叹都不夸张。这就是我今天要征服的黄山么?

站在山脚,只见绵延曲折的台阶伸向前方,是它么?这矮矮的阶梯能让我登上这高高的山么?

扶一扶身上的行囊迈开脚步,脚下的台阶只有几十厘米高,亦或十几厘米,可身旁的旅人似乎都那么坚信它的力量。这几千米的高度就是由这小小的台阶组成的呀,这小小的台阶也许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堆砌出了高度。人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踏着这小小的台阶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然而,即使台阶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呀,坐在岩石上休息的我这样想,也许很旧很久以前,黄山的雏形只有悬崖和峭壁,是古人一次又一次的攀爬,一步又一步的践踏才形成了路。然后呢,是人们把石头一块一块的运输,一下又一下地加固才形成了阶梯,这工程凝聚了多少血泪和汗水呢?人们总在不断追求,不断征服,这也许就是历史长河生生不息的原因吧?成功总是高高的俯视着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堆砌阶梯,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理想越高,台阶就越多,已经看到山腰的云海和迎客松了,但我并不打算就这么下山去,我的目标是天都峰——站在上面一览众山小。阶梯这么多,走到后来自然累了,汗流浃背,脚也迈不动了,可是台阶仍然伸向远方,伸向成功。既然前人为我们好了路,我们还犹豫什么呢,坚持下去。

踏上最后一层台阶,尽情享受奋斗后的成功,但心里总有一些失落——我只不过重复着前人的旅途,重蹈前人已探索过的高空。前人帮助我们到达高峰,作为后人就只是如此吗?不,我要让台阶继续延伸,延伸到很高很高的地方。

点评:

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登山的过程,山脚、山腰、山顶;二是一路的思索,从些许的怀疑,到对前人的赞叹,再到最后超越前人的期望。身体在不断攀升,思想也在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思考的不断深入是本文的亮点,尤其是最后在到达山顶的时候,作者出人意料地把更多地笔墨留给了反思,反思之下,提出超越前人,豪情可见一斑。

篇2: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

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主任老师换了,这预示着一件事——班级重新选举班干部。

我最想当的副班长——掌管班级纪律。

于是我向老师毛遂自荐。可老师却让我当英语组长。我理解了老师用意——一个个台阶慢慢来,胖子并不是一天吃成的。

之后,我工作得十分认真。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爬到三楼,刚进班也不休息,就直接收作业;且还要把我们组交作业的情况以小纸条的形式在第一时间上交给英语课代表。而纸条里写的内容也必须要让老师看懂,这又让我学了一个月的书法,直到字练好为止,绝不拖泥带水。

老师见我工作努力,便让我当英语课代表。

此后,我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我要向老师证明,没有是我做不到的。在学校里,我比以前更早来到班级,把从各组长收的作业及未交作业的同学名单,都会及时统计,然后在七点二十分准时送到老师办公室;平时在家里,我在口语软件上认真的读英语,让自己拥有更加纯正的英语口音,在早读课上成了榜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一天,老师任命我为副班长。

我只想说:“人生就如同台阶,不吃苦怎么行。每登上一级台阶,你会发现下一阶台阶会更高、更陡、更难攀爬;当你爬了一半时,也许你会放弃,而我会告诉你:不要放弃,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失败乃成功之母,不失败哪儿来的成功!”

篇3: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

一、 立足学生“类体、群体、个体”存在的特性, 构建“幸福完整的课程生活”

1. 课程结构的实然样态:“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相互交叉重组

新课程以培养“整体的人”为己任, 努力构建求得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其最重要的成果, 体现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上。在课程设置上, 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主体结构上, 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层次, 以分别适应“国家的每一个孩子、地方的每一个孩子、学校的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哪一级的课程, 国家课程可以选择学科课程这一课程形态, 也可以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形态;同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以选择学科课程这一课程形态, 也可以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形态。作为管理职责权限层次的课程类型必须与作为课程领域 (形态) 层面的课程类型相接纳和结合, 才能形成实际的课程样态。有权限无形态或有形态无权限的课程在实际实施的课程型类中是不存在的。[1]

2. 课程结构的应然价值:整合 “ 认知取向” 与“实践取向”两种课程观, 沟通“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新课程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 在课程形态上确立了两种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种课程的共同点是, 基于同样的课程目标, 诸如改造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拥有同样的基本要素——知识与经验。两种课程不是二元对立的, 明示了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来自“科学世界”, 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 赋予课程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观应遵循实践取向的课程观与认知取向的课程观的整合。不管学科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都要体现整合的观念, 让学生既在学科课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领略探究、实践的魅力, 在五彩缤纷的课程事实中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 并为未来的人生幸福储备能量。

3. 课程结构的设计基点:以“完整幸福的课程生活”实现“回归整体性知识”与“回归人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的统一

新的课程体系、未来的教育诉求、当前的教育现实需要我们对学校课程强化统整、优化设计。这也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重要途径。不管我们是以哪种方式进行强化统整、优化设计, 总是试图回归整体性知识、回归人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求, 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跨越知识的分类视角, 寻求另一种意义上的课程关系。[2]

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3]人在生活中有三种存在, 一是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存在;二是作为群体一分子存在, 比如家庭、学校、组织、班级中一个集体成分存在;三是作为个体存在。因此就有三种生活, 一种是类体生活, 这种生活教育传递的是共性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种是群体 (集体) 生活, 这种生活教育传递是公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种是个体生活, 这种生活教育帮助个体形成自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

三种生活教育对应了三种课程, 即学科课程对应类体生活, 活动课程对应集体生活, 生活课程对应个体生活。为了区别这三种课程, 可以命名为类体学科课程、集体活动课程、个体生活课程, 三种课程统称为生活课程, 是人的三种存在对应的三种课程[。4]三类课程的划分, 创造了幸福完整的课程生活, 致力于培养“整体的人”。

二、课程目标“行为化、素养化、精神化”, 构建“幸福完整的课程目标”

学校课程结构能否真正做到统整、做到凝聚、做到整体设计, 关键就是能否在“合法化”要求下从“人”的整体出发, 对目标解读的“合理化”程度———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常规目标与特殊目标等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转化与表达[。2]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类体、集体、个体”特征, 需要对新课程培养目标进行由“行为化”到“素养化”到“精神化”的转化, 从而实现校本化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

1. 类体学科课程目标的行为转化:让全面发展成为良好习惯

品德、智力、体质是基础教育应当为学生奠定的最重要的基础。要打好品德基础, 为学生学会做人奠基;要打好智力基础, 为学生做事和继续学习奠基;要打好体质基础, 为学生一生的生活和发展奠基。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养成良好习惯。品德形成的习惯体现在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上, 智力形成的习惯体现在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体质形成的习惯反映在生活和发展的方式上, 最终都体现在行为习惯上。[5]

2. 群体 (集体) 活动课程目标的素养转化:让良好习惯成长为核心素养

根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的10 个培养目标, 天台岗小学根据新课程培养目标, 提炼了“礼仪、感恩、绿色、智慧、创新、阳光”六种核心素养, 据此把学生“品德、智力、体质”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细化为“六个核心素养十二个良好习惯”, 分学期提出了具体的行为习惯标准, 在群体 (集体) 活动课程中予以培养, 用“良好习惯”成长“核心素养”。

3. 个体生活课程目标的精神转化:让核心素养提升幸福感

根据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幸福感整合模型, 天台岗小学进行了个体生活课程目标的概括:快乐向上———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主要由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主动发展——心理幸福感指人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 强调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以及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体验成长———社会幸福感坚持幸福的真正实现在于个人机能的实现对于他人或社会产生了意义或价值。“快乐向上、主动发展、体验成长”作为学校的个体生活课程培养目标, 是对学生个体幸福感的感性引领, 源于“礼仪、感恩、绿色、智慧、创新、阳光”六种核心素养的提升, 重在鼓励学生获得“六种核心素养”的自我进步、某个核心素养的进步、某个核心素养的进步带来整体的进步。

4. 三类课程目标的有机统一:让行为、素养、精神充盈“整体的人”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周庆元、胡绪阳提出的“四格”素质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 即学生 (作为人) 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四格”组成。[6]其中, “行格”把人的“行为素质”摆到了相当高的位置予以关注, 强调了人们忽视的“行”的领域, 这与前文“品德、智力、体质”表现为“行为习惯”是融通的。“幸福完整的课程目标”具体的转化与表达, 见下表所示:

三、实施规范化、特色化、特质化策略, 构建幸福完整的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框架从“课程思想”和“核心能力”中来;课程模块科目的具体关系则需要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天台岗小学在幸福教育台阶课程的架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策略:

1. 课程架构的规范化:遵循四个层次, 架构学校完整课程

学校课程的架构, 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一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二是学校内部的国家课程架构和校本课程架构 (含地方课程架构) ;三是某门学科的课程架构;四是某门课程的学科架构。[7]

天台岗小学幸福教育台阶课程的架构, 遵循了这四个层次:一是以类体学科课程、群体 (集体) 活动课程、个体生活课程形成学校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二是类体学科课程遵循国家课程管理规范, 实施分科学科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指定领域) ;群体活动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非指定领域) 为延伸点, 追寻和效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 开发基于分科学科课程的学科活动课程、基于综合学科课程的综合学科活动课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整合活动课程;个体生活课程同样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非指定领域) 为延伸点, 设计回归生活的校园生活课程、家庭生活课程、社区生活课程。三是根据一校五区各自的校区教育资源和已有的校区特色课程, 设计具体类别和科目。四是某门课程的学科架构, 需要每位老师基于自己的学科课程内容, 设计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生活课程”的连续内容。

2. 课程架构的特色化:遵循三级管理, 架构学生完整课程

对于天台岗小学来说, 类体学科课程, 主要是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既包括课堂上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 也包括课外的学科拓展活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群体 (集体) 活动课程, 主要指学校活动课程, 既包括传统的校会、班会、晨会、大课间活动、各种文化节 (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必修课程, 也包括社团活动、兴趣活动和家校互动、社区和学校互动、企业和学校的互动等选修课程。个体生活课程, 主要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课程, 既包括学校空间内的班队干部值周值日课程、校园实践基地 (小雨点气象站、开心农场、图书室等) 工作课程、班级事务管理员及劳动清洁课程, 还包括住宅小区空间内的红领巾小队活动课程、家庭空间内的家政课程、社区空间内的辅导机构课程。

3. 课程架构的特质化:遵循三个空间, 架构生活完整课程

在实施中, 需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三个课程表:一是以年级为单位统筹制定的“类体学科课程表”;二是以班为单位统筹制定的“群体 (集体) 活动课程表”;三是以个体为单位制定的“个体生活课程表”。三类课程的统整, 需要年级组教师沟通合作;三类课程的均衡, 需要用“礼仪、感恩、绿色、智慧、创新、阳光”六个素养模块来设计和筛选;三类课程的实施, 需要班主任老师进行编排, 形成生活化的“学校完整课程、学生完整课程、生活完整课程”的课程连续体。所有课程的建设目的都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这样的课程实施, 便具有了以“幸福完整的课程生活”培养“整体的人”的特质。

总之, 课程设计本身就是由上至下的逐层解读与推演、由下至上的逐步探究与升华, 寻找到其中的逻辑与路径, 进行校本化的解读和设计, 实现新课程方案与学校课程方案两相的融会贯通, 学校课程必将步入自主生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要: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实践中, 我们常常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模糊的, 让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缺少了课程管理的依据。二是虽然提出了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类课程形态, 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在国家课程中有明确体现, 但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却体现不足。天台岗小学以幸福完整的课程生活为教育元素, 让三级课程管理与两类课程形态得以连接, 将新课程方案校本化, 从而构建了“幸福教育台阶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逻辑,路径

参考文献

[1]马玉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32 (8) :7-10.

[2]何永红, 龚耀昌.学校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4, 3.

[3]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周志平.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生活课程体系改革的逻辑和内容[J].福建陶研.2013, 03.

[5]陶西平.回归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J].基础教育论坛.2012, 8.

[6]周庆元, 胡绪阳.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2005, 07.

篇4:以台阶为题写小学作文

一、引导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丰富心理体验,写出生活的情趣

过去,教师往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加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这种教学情境着眼于全体,因此,缺乏个性特点。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模拟生活情境,彰显个性色彩。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写出各种不同的生活情趣。

如,为了配合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作文教学,设计一些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增长才干,加强体验。请看学生习作《穿针引线趣无穷》:

今天,语文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小裁缝们,你们今天把昨天准备的针和线拿出来,咱们玩一下游戏。”同学们纷纷取出针和线,窃窃私语,是什么游戏?

老师接着说:“这个游戏的第一轮是‘左右张弓’。先是左手拿针,右手拿线,把线穿进去;后是右手拿针,左手拿线,再穿一根。如果两根针穿好了,就自动站起来,表示自己完成了任务。好,预备——开始!”

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忙着穿针引线,我也着急起来。于是,先把线用嘴抿了抿,让线头更尖,利于穿针。可我抿的时候口水太多,线头又卷了过来,再看看同桌,已穿好一根,正在穿第二根,而我一根也没穿上。我心一横,嘿,歪打正着了,线头不偏不倚地穿进了针眼。“万事开头难”,已经穿了第一根还愁第二根吗?第二次,线头却穿毛了,我急中生智,剪去一截线,又用嘴稍微抿了抿,再穿。我咬紧牙关,额上沁出了汗珠,眼睛一眨也不眨,唯恐把线头穿进去后又被拖出来,嘿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线穿进去了。这时,我赶忙站起来,一看,傻了眼,只剩几个没有站起来。

第二轮,针锋相对,一个同学拿针,一个同学拿线,然后,拿针的同学负责用线往针眼里穿……这可要配合默契,稍一疏忽,就会以失败告终。

第三轮,一“线”打进。就是一个人拿好几根针,一人负责穿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穿得多哪组获胜……这既要有心计,又要有技巧。

这真是一场游戏。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既要有决心,又要有恒心;既要讲究耐力,又要讲究合力。

以上这篇学生习作,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而有趣,是因为所模拟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反映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以童心写童趣,教师引导是关键。

二、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演示活动,写出体验的乐趣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如何融科学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让新世纪的儿童既有学科学的兴趣,又有描述科学演示的表达技巧。从而,使作文教学更好地为科普教育服务。应该说,这是作文教学的新视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科普教育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又充实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如,习作《捏不碎的蛋》。笔者试图让学生自己去演示,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揭示(悟出)“捏不碎”的科学道理。并要求学生将演示的过程与结果有条理地进行描述,辅之以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方法,再现其情其境。下面是学生的写作片段:

游戏开始了,老师让我们到讲台前给大家演示“拦腰捏蛋”。于是,我用一只手抓住蛋的“腰”,屏住气,使劲地捏,蛋依然如故;然后,我又把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放在原来的手指上,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鼻子紧皱,用力捏,尽管如此,蛋还是纹丝不动。老师见我有点泄气,又教我一种方法,去捏蛋的两头。我以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先前紧闭的嘴张得大大的,两只手指因用力过猛而颤抖着……我望了望老师,老师对我嫣然一笑。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里,小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两次捏蛋的过程。倘若没有亲身经历,那么,是不会写得如此具体而形象。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去参与科学演示活动,是学生写出体验生活的乐趣的前提。

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上网,写出生活的意趣

对于学生上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上网。这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写出生活中的意趣。

如,《十万个为什么》中讲到切开苹果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笔者要求学生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去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上网搜索相关材料,充实书本内容。把这些过程和相关材料经过选择,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富有生活意趣的记叙文。如,习作《苹果变了》,篇末写道:

做完了实验,我上网查了一下实验中苹果变色、变味的原因。原来,水果中含有多种酶,去皮后,果肉与空气接触,它所含的酚类物质和氧化酶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形成红色、棕色和紫黑色的物质,这些物质还有苦涩味,使水果变得不好看也不好吃了。我这才知道,生活中有许多新鲜事。这些,都是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

小作者根据老师的指点,按不同的方法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并有目的地上网搜索了切开的苹果在不同的环境中变色、变味的原因。从而,描述了实验过程与体验,揭示了生活中的某些秘密。如果学生仅仅从现象上去观察,那只能是一孔之见,并且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引导学生有重点地去上网搜索,可以帮助学生排除疑惑,获得科学的认识。如果将实验的过程与变化的原因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文章就会情理相生。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培养学生探果索因的思维习惯,砥砺学生的文笔,都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篇5:以窗外为题写作文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你我一起在其间绽放着青春的活力,雨水冲打着你,周围一片静寂,我们的活力再次唤醒大地。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你的脸庞出现了少年泪的痕迹,我们无语,静静的陪着你,一切将它留在心里。

窗外的雨会成涓涓细流,慢慢的淌过你我的心,听着雨滴落在溪流中的声音,你我慢慢回想与青春相伴的日子,在这雨季的花样年华,世俗的尘风吹乱了命运的轮盘,徘徊中的你我无意间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伴着雨季的年华,你我相识。

又是一个细雨漫天的季节,同样是伴着雨季年华的我们,一起望着天空,幻想着未来的日子,总认为时间过得太慢,可眨眼尘风再次将我们吹向不同的命运,时光就在你的眼前我的心尖慢慢的流过,你我走向不同的方向。

雨季的年华依然在向远方漫延,但是雨季的年华中已少了两个人的身影,在相同的雨季相同的年华,我们伴着不同的梦想不同的命运越走越远,永远无法再相遇。

天空渐渐变得有点灰,阳光灿烂得很累,对你的思念象那江水连绵不断,我愿我的思念是只南归的大雁,带着我的祝福来到你的身边,也许给你的信早已遗弃在天边,但是对你四年的心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无论我们有多远,都逃不出这灿烂的雨季年华。只要你我还都在其中,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远。

篇6:以相逢为题写作文

早上一起来,刚挣开惺忪的眼就有一张脸离我不到2cm的距离对着我。正处于混沌之中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一把抱在怀里。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她回来了。

我喜不自胜,赶紧从被子里摸索出来,爬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左看看右瞧瞧,嘴里还念念有词,“咦?真的是你,太好了,你终于回来了!”刚说完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对着她喋喋不休地谈论。而她则是开颜一笑,“你才知道我回来了,你这个没心没肺的人!亏我还茶不思饭不香地想你呢!”“嘻嘻,我也是呀!”“哪有?不要骗我!”“真的,比黄金还真”。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地相视而笑。

她是我的堂姐兼同学兼好友。从小一块长大,亲密无间,两小无猜。但由于她父母的工作原因于我11岁那年迁到了佛山。往昔的姐妹花两地相悬,让我无限伤悲,今日重逢,又怎能不欢喜?

从床上起来后,我就像她的跟屁虫似的一步也不离她。她与我在花园中谈天阔地,在路上互相玩耍,在客厅互相争吵……

可是,相逢过后即是离别。纵然我有再多不舍依恋却也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最后对我说了一句话:“离别,意味着再次相逢。”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呀!没有离别,哪来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朋友啊!我宁愿只有那“一相逢”,也不要那庸俗的“人间无数”。

篇7:以盼望为题写作文

我盼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

我的森林应该坐落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我的森林应该永远亲近太阳的抚摸,我的森林应该是小巧玲珑没有一丝瑕疵,我的森林应该是鸟语花香的乐园。我的森林应该是绿树成荫,我要把树叶当作最宝贵的书签。我要在树叶上挂满可爱的风铃,我要在浓荫之下种下一株娇小的文竹与鲜花映衬。哦,别担心,我会把他们料理的生机勃勃。朋友的便条,不必再东收西藏,放在榕树爷爷的大树洞里会将它们绕上一丝古老的清香:放开歌喉,吟咏大自然,我的林子里所有生物都会随之起舞;我要在小兔子的簇拥下阅读完最后一本童话。我会对着自己辛勤培育过的植物尽情的写生,我会让各种作业都伴着鸟语完成。偷偷地将一朵草插入新盖好的蜂巢,又不引人注意地悄悄的离开;斜靠着大树吃早餐饼干,给蚂蚁洞的周围堆满香喷喷的碎屑:小松鼠将采来的松子跌落在地上,我会从草坪中一一搜寻出来毫不客气的扔进口里;幻想着爬上云彩,即使摔下来也要给天上幸灾乐祸的小鸟做个鬼脸慢慢地爬黑黝黝的洞口里探险寻宝,却发现里面是长满了潮湿的青苔;幻想着在树阴下看电视,最后才发现怎么也接收不到信号。那里有一株还未长成的小树,森林中的仙女姐姐说是谁天天都在给它浇水,你可一定要保密;打雷了,下雨了,巢里的小鸟不要害怕,浅蓝色的小雨伞会遮住风雨,不过谁干的就要你们自己去猜了。哦,这只眼神疲惫的小鸟,你一定是从城市里来的吧?汽车废气一定冲昏了你的头脑,让你在高楼大厦中辨不清方向。闻闻这里的花香,赶快回到你的同类中去啊。这只哀鸣的小猫,你一定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主人家的路了吧?快喝一点儿甜甜的花蜜,然后回家,那雨后的彩虹拱门另一端就是你的家,这里远离喧哗浮华,是一片心理的净土;这里充满欢声笑语,是童心的天堂,我的森林,难道会没有人向往吗?如果想来参观,随时欢迎,门票嘛!不要,只有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好了。

盼望着,盼望着,愿望的的确确生根了,它发芽,长叶,萌生出一片茂密的,鲜为人知的森林。

上一篇:源动力直营中心--团队承包下一篇:学习弟子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