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变动分析与备考建议

2024-05-17

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变动分析与备考建议(精选2篇)

篇1: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变动分析与备考建议

2013考研政治分析题备考建议

在考研政治中,许多同学都对分析题感到畏惧,在答题时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话可说”;另一种是“长篇大论”而没有踩到得分点上。正因为分析题难,许多同学都把希望寄托于辅导班上,在许多辅导班的招生广告中也大肆宣传能够压中或猜中分析题。其实任何辅导班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一些辅导班还降低了学生的成绩,因为时间是有成本的,让你丧失了机会成本。对于一般认真备考的学生来讲,单选题可以得到14分(16分满分),多选可以得到28分(34分满分),即单选错两道,多选错三道,这个要求并不高,这样客观题得到42分,分析题一般能得到35分,这样总分在75分上下,在不花费大量时间的基础上,得到75分左右还是比较值得的。

客观题怎样得到42分呢?从暑假开始复习,先看一遍《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然后做历年的客观题,清楚重点、难点及常考点,9月份考试选择一本练习册(一定是配合新大纲的,并且有详细解析的),把四科的选择题按照计划做完,然后再温习三遍(最后一遍在考试前三天内),这样42分拿到手是没问题的。具体落实到时间分配上,这些工作所需的时间:暑假每天2小时,9月份开学后每天1小时。

主观题的复习可以9月份开始,第一遍先是抄写3年的真题。3年内考过的分析真题不会再考分析题,那抄它干什么?(一)分析题判卷是踩点给分,抄一遍可以清楚标准答案是如何踩点的;(二)清楚答题模式,即如何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学会这点就不会“无话可说”了;(三)清楚了什么是标准答案,就明白了许多辅导班的押题根本没有必要背,因为压中考点很容易,但压中材料却不大可能,即使压中材料,但同样的材料换一个问法,答案也大相径庭。

回答分析题必须按照大纲的要求来作答,大纲有哪些要具体要求呢?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记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理解)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理解、分析)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理解、分析)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理解、分析)

6.准确、恰当地适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答案要求)

这就告诉我们,分析题的复习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初步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落实到笔头,准确、恰当地适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另外许多同学迷恋所谓回答政治分析题的“万能模板”或是“万能理由”,而实际上正式这种浮躁的.心态,导致“长篇大论”而没有踩到得分点上。没有猜中题目是遗憾而不可怕,可怕的是猜中了题目,而答案没有答道点上。政治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竟然有辅导班老师在全国性的视频辅导中说,客观题80分钟,主观题80分钟,20分钟的时间留作检查。再看这位老师出的模拟试题,分析题的答案都是长篇大论,光是把五道分析题的答案照着找一遍80分钟都抄不完,每道题的答案字数都在800字以上。

其实,一般客观题30分钟内做完是没有问题的,再利用10分钟的时间一边涂答题卡一边检查一下,一定保证把答题卡涂好后再做分析题,这样40分钟内42~45分到手,再做分析题心态也能够保证,不必慌张。

通过抄写3年的分析真题,同学们可以感觉到一些套路的存在,具体到答题步骤上,有如下方法:

1.回答分析题前,和做英语的阅读一样,先看一下分析题材料后面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材料中往往隐含着许多有用的信息,把它们画出来,便于答题时归纳总结。

2.答题前先在试卷上列出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提纲,然后根据提纲文字清晰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这样才能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2: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变动分析与备考建议

相比于大纲,20大纲在考察目标,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试题题型等方面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请广大同学按照以往的标准复习即可。

一、考察科目和题型

教育学考察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5门科目,题型有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4种。不同的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所以需要大家进行有区别的准备。

(一)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本身具有以下特点: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内容涉及广、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特点,所以复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先要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建议考生采用“网络式”复习法,即用编、章、节、标题、要点5个层次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梳理,达到最后脱离课本。

2.”融会贯通”法,学到相应的理论,就要与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知识点相系。

(二)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具有历史性质的教育分支学科,本身的特点:承接性比较强、重点突出

在复习时要注意一下问题:

1.在教育思想史里,主要学习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论著以及著名的教育思潮。

2.在教育制度史里,主要了解中国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中国教育制度史往往与朝代紧密联系,注意不同时代学校制度、教育改革和教育机构的变迁。

3.在教育实践史里,主要了解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发展过程,需要考生把握各个朝代的教育特点和主要的教育运动,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

(三)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的学科特点是运用历史文献法研究除中国以外的世界范围内教育产生与展的过程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点:外国教育史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广、内容量大且较复杂,因此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

(四)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和教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是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内容要侧重于理论,对教育心理理论的学习,一般要掌握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经典实验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同时注意不同学派的理论家以及同一学派理论家的区别和联系。

2.要有意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五)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虽然分值不高,但是在这几部分中是比较好拿分的科目,教育研究方法涉及的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性的`内容。所以出题主要在主观方法但是其实内容全不是客观的。

二、年备考策略

(一)注重基础,抓住关键

无论何种形式的考试,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都是非常的重视,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重点所在,如果每个考生真正把基础知识把握牢固,教育学统考总分300分,你考200多分绝对是很容易的事情,大家可以从上面的各科的学科特点也可以体会一二。

(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只有把每门学科系统体系化,这样我们学到的知识才会有可能达到融会贯通,我们到考上上才能很快的把知识提取和再现。如果把每门科目孤立,知识点,这样你在考场上的再现只能以单一的线索进行,如果有些同学心理素质不好,这样基本就会发生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所谓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最起码就是你必须清楚了解各科包括哪些章节,每章节的知识点都有哪些,不同学科的知识点是如果联系的,如果讲到“道尔顿制”,你应该清楚教育学原理在哪一章节讲到,中国教育史的哪部分涉及,外国教育史又是怎么说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这也是真正的“大教育学”的要求。

(三)适当做题,提高应试技巧

1.选择好模拟题,现在市面的各种版本的试题质量陈差不齐,所以需要大家有效的甄别。

2.真题使用方法,区分专业课考查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和把握专业课重点部分的学习深度这两部分工作和真题是分不开的,因为多数时候要确定知识点重要与否,学到何种程度是需要真题来作为参考依据的。毕竟此时的学习是一个备考过程,需要在较短的时限内实现成功应试的目的。在对真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解析的基础上,考生提高专业课分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真题及其命题规律是必须把握的,但却不适宜过早开始关注,原因在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是一种选拔考试,但是其考察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因此,不能为了应试一开始就只识记真题重点考的内容而本末倒置将学科基础忽略掉。考生在此阶段要做的是对真题进行较好的解析。

上一篇:宅基地建房申请下一篇:简洁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