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2024-05-08

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精选8篇)

篇1: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小学成长生性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即“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学校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试行方案,作为开展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指导性意见。同时,希望全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情况的分析和整理,并对本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本方案逐步完善。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2)综合评语。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宜作横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如说,今后如何如何,就会怎样怎样;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评语中既有对客现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跃然纸上。

大董学校学生学生成长性评价

实施方案

观音寺镇大董学校 2011年8月

篇2: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为了使各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以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特拟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根据其它课改实验区的经验和尝试,学习评价中规定档案袋为“一学年”一袋,袋中规定如下内容:

(1)近期照片一张,附上自己的话;(2)作文(含看图说话);(3)典型的学习作品;(4)考试试卷;(5)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介,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

●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执行。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优、良、中、下四个等级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篇3: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有全面的课程观、教学观,还要有相应的全面的评价观。以《决定》为指导思想,“小学生教育效果综合评价的实施方案建构探索”(以下简称“本方案”)试图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综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态和水平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和全面发展提供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动力。

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一概而论。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为了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但同时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和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小学生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价更应该强调整体性原则。在本方案中,我们不仅考虑到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还考虑到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校内和校外活动的覆盖以及各项目权重的均衡性。

另外,本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它强调在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结合;其次,在评价功能上,它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再次,在评价类型上,它更加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最后,在评价方法上,它以绝对评价法为主,重视相对评价法和绝对评价法的协调,并适当兼顾个体内差异评价。

本方案适合小学三至五年级,下面是本方案的一些要点。

一、评价的基本目的

通过教育效果综合评价,引导小学生主动、积极和全面地发展。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操作方式:“自己(学生)的成绩自己争(标注)”;中、高年级可以对部分项目实行“自己(个人)的星自己(小组)管(评)”。

2. 客观性原则:

教师主导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相互评价,防止盲目自评。

3. 全面性原则:

评价覆盖学生在校的全部活动,包括部分校外活动。

4. 均衡性原则:

各项目评价都要按要求有序开展;各类项目权重分配要适当。

三、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评价项目和水平描述公布于众的前提下,采用个人自评与互评、集体评、教师评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个人评价。

在此基础上开展集体评价,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能力。在处理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关系中,要着眼集体,着手个体,集体成绩主要由个人成绩汇聚而成。

采用原值计算机统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的汇总统计。注:“原值”作为本方案研究的一种专用数值名称,是指对学生各类学业成绩或品德表现分值进行变换后得到的一种等单位分值。

分值积累:以学年度为评价时间段,以本年度学业成绩为主并累积上年度分值,但是,上学年度的项目原值以30%计入。(其效应是引导学生重视发展的持续性。)

罚则:对自评造假者取消其造假分,并且每次罚原值2分。

四、教育效果综合评价项目表

项目表分道德品质类(见上页表1)、身体素质类(见表2)、学习成绩类、行为习惯类。

此处列举其中德育品质类、身体素质类的项目表,其他限于篇幅从略。

五、小组综合评价表(教室内布置)

此表是对前面四个评价项目表的综合。

六、教育效果综合评价“值阶”递进图

见下图。

篇4:优化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巧用 评价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1 评价语的定义与目的

评价语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它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准确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沟通情感,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 课改背景

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角色将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如何运用评价来评价、鼓励、促进学生的思考、交流将成为课堂的关键。而学生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创造者,课堂的生成将丰富多彩。

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也注意了课堂评价语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运用了评价语,但是在课堂中部分教师还只是反复运用“好”“很棒”“不对”“错”等较简单的评价用语,即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地评价,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部分教师在评价中有时还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1)教师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回答 (2)对符合自己的教学设想的回答往往都很兴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反之,教师则表现的异常冷漠或给予消极的评价。

3 评价语在课堂中的“巧”用

3.1 要巧妙的激励学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从学生的发言中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案例1: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中要评出学生好在哪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某教师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中,安排了学生活动“新闻发布会”,学生对在大场面上可以展现自己的昨天的劳动成果都感到异常兴奋。有一女学生上台,用一种很有感染力的语气报告自己搜集的新闻“通过我上网搜索发现: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场调查工作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至5月31日结束。本次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我省抽取25个县(市、区)100个乡(镇、街道)的200个调查小区,每个小区470人左右,抽样比约为1.95‰。全省共有425名调查员、205名各科医生、25名统计员以及1850名陪调员,深入各抽中小区进行逐户登记询问、筛查和残疾评定,先后调查了33674户、95392人,入户见面75933人,占调查总数的79.6%;筛出7岁以上疑似残疾人18082人,筛出率20.42%。也就是说每百人中有6人是残疾人。最后我在这里呼吁我们全班同学不能歧视残疾人,还要多关心他们。”我们全体老师、学生都深深地被这位学生感动了,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这位老师把说话的语气拉的特别长,说道:“我真为有这样具有爱心的学生感到骄傲,同时她还用数字来做了一次演讲,用数字来呼吁我们要关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残疾人士。

评析:是啊,这位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搜集的数据一样准确,他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自己的回应。让学生感到自己找到了沟通的知己。同时这位老师还把数学知识层面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同时对知识进行了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2 要巧妙的引导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独特的见解,关注学生得出独特见解的思维过程,跟踪他们思维与情感体验的流程,捕捉闪光在其间的智慧火花与情感涟漪,适时的给予评价,并及时的点拨,使学生能感受到了对问题再次的、深入的思考与理解。从而形成思维的再次飞跃。既评价应以激励性和导向性并重

案例2:在我校的教科研节中,我校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中教师出示一题:小红看到了蚂蚁在搬家,判断说:“天就要下雨了,在小红看来,天要下雨是什么事件?

生1:我认为是随即事件。

师:那你的理由呢?

生1:若有人破坏了蚂蚁的家,那蚂蚁就要搬家呀。

(这时学生大笑,且有很多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先请坐,我们一起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学生表示赞许,老师叫了另外一位学生)

生2:我认为是必然事件,因为题目里讲到:天就要下雨了,在小红看来是什么事件。

师:(评价生2)这位同学审题真仔细,且对概念的理解很透彻。的确我们要判断一件事件是什么事件,要看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上题就在小红的认知水平的条件下来判断天要下雨是什么事件?

师:(评价生1)你知道自己疏忽在哪里?(学生1点头)但是老师还是觉得你的认知水平比小红要高。

评析:老师在准确评价学生2的同时对知识进行了点拨,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学生从中找到了判断一件事件的可能性的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生1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这里运用的延迟评价也很恰当。

3.3 要巧妙的掌握评价的时机

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反映的事实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要反映学生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因此,教师的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在需要评价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当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避免廉价的表扬。

案例5:在一节公开课《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中,某教师为了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该教师做了如下的实验:先请了第一组的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再请第一排学生站起来,然后坐下;最后再请第一组、第一排的学生起立,然后坐下。该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从试验中得出确定一个位置得需要一对数,从而引出了有序数对的概念。教师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建构起有序数对的概念,从知识的角度来观察这样的设计我们都感到很完美。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忽略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叛逆性特强。特别在公开课中让初二的学生做这么反复的、弱智的試验,学生会觉得很反感。再加上学生在很勉强的起立、坐下之后,教师给予的评价是“做的很好”。我们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感到学生有做的很好吗?到底好在哪里?

评析: “真诚”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教师进行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本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以事实作为依据,不能因公开课而作秀。只有这样,课堂才会真正变成一个心与心交流的乐园。

3.4 要巧妙的运用幽默的语言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能单调,应富于变化,幽默有趣,这样能更好地调节师生的情绪、激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想听、爱听、百听不厌。

案例7: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以风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美”读出来。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书声琅琅、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真是“别是一番‘趣味’在心头”!

生:(读)“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名学生再读,但更为逊色。)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

出来了。(生大笑)

师: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师范读、领读)

师:往前走几步没有?生:走了。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

感悟:总之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把握好“度”。评而有据,言之有情,贵在恰当,务求适时。一定要围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去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评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青岩镇中心完小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评价一直各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育评价的改革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多方的参与、支持和协调。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2002年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都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贵阳市教科所申报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元化评价实践研究”列为省级立项和市级立项课题,而青岩小学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六个实验校之一,特根据本校情况拟定适合本校的实施方案。

二、本课题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次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构建发展性小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作一些探索,以实现: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本校也能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

三、概念的界定

1、教育评价: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搜集到的教育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2、发展性教育评价:依据一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对

被评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被评者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地发自内心的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

3、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元化评价的内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由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强调每个个体智力构成的多元化方面。

2、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出现六种不同倾向,她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教学评价不再是过去那种从目标、标准到命题全部一刀切得僵硬局面。

3、现代管理理论: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

4、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发展是按重要性的等级排列,人就是为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及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21日—2011年7月30日

确定课题研究设计思路和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2011年8月1日—2013年1月

课题进行具体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课题进行经验总结和结题阶段。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我校一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

课题的研究方法为:

1、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在品德养成,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对行为、养成习惯的培养和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在各班开展星级少年评定,文明小使者等活动,充分发掘学生各种潜力,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2、对比研究

通过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和评价的前后对比情况分析,以德育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智育的发展和评价。主要做好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前后对比的变化和成长,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与步骤

课题中的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呈现方式:

我校课题组认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发展的内容应包含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身体素质,审美表现等几个方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应为:

一、采用等级评定,即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

二、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等组成。切实做到评价的多元化。

1、以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时间为三年。

2、课题研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试验班级,要求学生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例如“跳绳突破1百个”,“帮助其他组的同学打

扫卫生3次”,“学会剪手工”,“学会说三个英语单词”等等,然后对于自己设定的周目标,月目标,期目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评价,教师根据表现进行语言评价。

3、综合素质评价与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评价重视过程,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每月来呈现。除了关注个人成长外,也可以关注班级成长,进行班级之间的多元化的评价。

4、课题组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由学生依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完成后,在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后自己记载完成。

5、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的月评记载,分析学生发展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和寄语。

6、材料的整理与归档,学生将能体现自己成长或发展的材料进行整理,如实的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书写自己的成长日志心得,并装订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7、课题小组最后针对学生的成长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践成果提炼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和体系。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心得体会

2、系列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3、构建出本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日后的学生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明确分工,统筹规划,通过行政推动,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2、我校课题组组长为:谢菊蓉

课题负责人为:杨志莲

课题秘书长为:李宗琼

课题组组长负责经费保障及全盘工作的后勤和人力保障,预计课题经费为5千-1万元。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组织开展,方案制定,落实布置及经验总结等课题具体实施工作。课题秘书长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材料的整理与归档等工作。课题组各成员负责具体学生的评价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及信息和材料的收集总结。

青岩中心完小

篇6: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市教委精神,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几项规定》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

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

五、评价的细则: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份。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成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是整齐划一的。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像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课堂评价的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列举的“要素”只对教师和学生起一个导向、参考作用。

4、档案袋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档案袋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学习评价中档案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2)语文学科评价报告;(3)数学学科评价报告;(4)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5)考试试卷;(6)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学期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

5、其它形式的评价

(1)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小组评价。这一评价形式多用于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和交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认真地分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听取他人观点,欣赏他人的作品和观点,学会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二)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查两部份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

检测形式可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通常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闭卷,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开卷。

(2)实践检测

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英语等学科既有书面检测,又有实践检测,其余学科只进行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

●语文可以有口语交际,朗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

●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参观访问,测量,设计制作等。

●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简单的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与生活可以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剪纸,捏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学校、教师自行组织,将平时的学习表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等有所侧重地进行汇总;再和期末检测进行综合,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测试的成绩的权重以1:4为宜。

2、期末考试按照区教研室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并进行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便于对教学质量的掌握和监控。

3、分值计算。

(1)学生阶段性(期末)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80%+学期形成性评价得分×20%

(2)期末检测得分=期末考试分数×80%+实践检测分数×20%

(3)学期形成性评价分数=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课堂评价+作业情况(形成性评价项目和内容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自主确定,综合评价按照多数的原则进行综合)。

4、结果呈现。总评结果的呈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学业成绩和综合评语。

(1)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级(90分以上为五颗星,80-90分为四颗星,70-80分为三颗星,60-70分为二颗星,60分以下为一颗星)来反映其发展水平。评定情感态度的依据主要是学习表现,评定知识技能的依据主要是单元测试和期末检测,评定实践创新的依据主要是实践活动。学业成绩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评定。

篇7:小学生评价方案

为全面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阳光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阳光阅读,书香启智”的校风和“拥有阳光心态,共享阳光教育,打造阳光少年”的学校愿景,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围绕培养“健康、智慧、正直、仁爱”的阳光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定期评选各班的“阳光少年”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校开创“阳光实践基地”,组织孩子们从开垦土地、施肥、松土、播种、管理到收获全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年五月份进行“阳光体育”评选活动。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在每年六月份的“六一艺术节”中有突出的表现。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健康、智慧、正直、仁爱”基本标准者,可评为“阳光少年”。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阳光体育”、“六一艺术节”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依次对应优秀、良好、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学校评价工作小组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篇8:小学学生发展评价方案

一、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应是区别优等生与后进生的手段, 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当然, 受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条件的限制, 教师无法在每一节课全面关注每个学生。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常常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男女生队互相PK, 促进组内成员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同时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有信心挑战之后的学习。

二、评价要具有实效性

目前英语课堂上教师随口说的“Good!”, “Wonderful!”等课堂评价用语已经贬值了。 教师要把握时机, 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 树立坚定的信心, 从而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例如, 上课铃声后, 学生刚刚经历了喧闹而又兴奋的大课间, 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 很难把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上。 此时, 我常常根据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小组的安静情况, 予以表现好的小组加分。在这种学习状态的评价中, 其余的小组成员互相提醒, 也迅速地平静下来, 给整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今的小学英语课堂突出“课堂活动化, 活动交际化”的宗旨, 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此时加入适当的评价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效果显著。 例如, 在本次鲤城区小课题新华片区的研讨课上, 我承担了 “Can you run fast?”一课的公开教学, 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现场比赛跑步、跳高、跳远等体育运动项目, 引导学生理解“Yes, I can. / No, I can’t .”的使用场景, 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由于时间的限制, 无法让每个学生都一一尝试, 我发出口令:Let’s sing a song. 但大多数学生都还沉浸在刚才紧张又刺激的比赛中, 于是我立刻给予反应敏捷、表现好的学生一个小礼物, 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 便于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三、评价要具有多样性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对同一事物长时间存在兴趣,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在课堂设计中多花心思, 增强趣味性, 刺激竞争, 激活课堂气氛。 例如, 同样是“Can you run fast ?”这一课, 因为本课是与体育活动项目有关的, 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事先在黑板上画了操场的跑道分别代表这四个小组。 在课堂上, 每组成员只要回答正确一次, 该组就可以在跑道上前进一小步, 课堂结束之前, 教师为第一个跑到终点的小组领奖, 同时评出二、三名, 让学生体验一次走上领奖台的成功滋味,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树立一种竞争意识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竞争精神。 对于高年段的学生, 记忆单词是非常必要的, 机械地背单词虽然短时间内学生能记住, 但我们常常会发现隔几天孩子们又都忘记了。 因此每上完一单元的新课, 我通常会抽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登山运动”。 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队, 分别从东西两侧的山脚往山顶冲刺, 每组成员每拼出指定的单词, 脚板就上升一个台阶, 同时会得到教师给予的一个字母卡片, 在课堂结束时, 小组成员必须用所得到的字母组合成一个单词, 并用该单词说一个句子才算最终胜利。 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 启迪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 脚踏实地地做人, 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让英语学习学以致用。

四、评价要具有准确性

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准确度。 例如, 课堂上我会对听得十分认真的学生说:“You listen to me so carefully , thank you ! ” 同时会对其他同学说: “Let ’s learn from her /him. ”这时其他的学生会自发地以该生为榜样, 立刻端正自己的态度, 专心听讲, 这样既表扬了认真的孩子又感染了其他孩子的好效果。 在英语课堂上, 常常是我提出一个问题, 但举手回答的学生少之又少, 这时候我会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们, 面带微笑, 轻轻点头以示鼓励。 被请到的学生, 看得出来他非常紧张, 我耐心地鼓励他说 “Take it easy.” 在我的鼓励下, 他怯怯地说出答案, 声音非常轻, 答案也不是很完整。 我对着其他同学说:“给点掌声吧, 我们请他再响亮地回答一次吧。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 孩子鼓足勇气又回答一次, 虽然仍不是理想, 但比之前的一次好得多。 多次的经验使我深信, 只要我们多给予准确的表扬与鼓励, 不仅避免了孩子的尴尬, 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 使孩子的兴趣大大提高。

五、捕捉亮点, 学会赏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例如, 近期我校英语组正承担着《小学生良好的英文书写能力的培养》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确立了其中的一种方案是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作业设计美丽的图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进而提高书写能力。 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学生,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很少与孩子见面, 久而久之, 孩子认为父母不再喜欢他了, 成绩也由原来的中上水平降到班级里的后进生, 每次上课布置任务, 我发现他都没有完成, 老师和学生都习以为常。课余时间在与班主任老师的交谈中, 我得知该生平时上课总是在画画, 我灵机一动, 是不是可以从这个闪光点入手呢? 经过几次的观察, 我发现其实他很有自己的想法, 画的内容也很充实。 于是在一次的英语作业书写中, 我悄悄地走到他身旁, 递给了他一张小纸条, 告诉他如果可以把他画的图案画在英语作业本上, 一定会更美丽。 在我的鼓励之下, 他勉强拿出了英语作业本, 在本子上歪歪斜斜地书写起了英语单词, 画画的时候相当认真, 作业也设计得很漂亮。 虽然他的作业有些喧宾夺主, 但我觉得至少他迈出了写作业的第一步, 不再抵触, 我为他的进步感到欣慰。 临近下课, 我让孩子们交换改作业并写上评语, 同学们都纷纷评论他的作业设计得有创新, 这时我发现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明白他是为同学们对他的肯定而感到开心。 我接过他的本子, 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了展示, 大伙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提醒他说如果书写能像画画这么棒, 那么他一定是我们班上的小明星。 经过几次的耐心鼓励, 他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了。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 而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 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 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 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 英语课堂的评价应该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 因时而异。 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学会认真倾听, 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 培育教学机制, 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 一定能步入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

摘要: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其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下, 找准切入点的课堂评价, 能使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激励性评价的正确使用, 能不断地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 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促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作者主要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 从评价的实效性、准确性、多样性等五方面阐述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蒋丽珠.小学英语教材教法.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1.

上一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教案下一篇:主持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