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3-04-13

第一篇: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时代,新教育理念已明确指出:我们的孩子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再是跟着老师的思维模式转动,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者,他们是一个个具有创新能力,具有独特思维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给他们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公正的评价,让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我认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采用多元评价机制

以往的对学生评价都是由班主任一人把关,每期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这就使得评价有了局限性,也有可能太片面,缺乏科学性、公正性。如果采用多元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先自己评价自己,再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然后由任课老师评价,最后由班主任作总体评价,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要新

评价学生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优”、“良”、“差”。以往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校的个人表现以及劳动情况,然而现在的高分低能普遍存在,一次考试更不能判断学生的成绩优秀与否;而以学生在校的表现来评定其行为就更不准确,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的乖学生,在家里就不一定是父母的乖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赋予全新的内涵,我觉得从几下方面评价较适当:

1、看孩子是否具有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只要他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他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

2、看他是否有一种进取精神。

积极进取精神是人性格中的一种个性特征。它能推动儿童顽强地向着未知领域进行不停地探索,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强化孩子的坚强意志,是现代儿童成才的重要素质条件。为此,我们应大力培养儿童的进取品格,使他们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满怀信心地奋勇前进。只要他能在失败中站起来,有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那么他的失败是暂时的,将来一定经得起风雨的洗礼,一定是事业的成功者,也一定是最棒的。

3、看他是否具有一种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举措,又是实现民族振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将来必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4、看他是否有一定的心理素养。

人才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品德”,而不是学习成绩。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中,老师、学校、家长、社会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好,成绩优秀。然而,现实却出现让人失望的反证:清华学生用硫酸泼熊,北大博士生跳楼自杀„„相反,那些有见识,有胆识,有头脑,有爱心,在校学习成绩一般的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却在工作中表现卓越,很多人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可见,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核心。应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加强对学生责任感教育;加强对学生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是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

5、看他是否养成了一种锻炼习惯。

要让学生明确生命是宝贵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才能做好一切。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坚持一种锻炼的方式。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持之以恒,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观念和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6、看他的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身在前沿的艺术教师共同的目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

7、看他的知识结构,行为能力。

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的知识不是单一的,是有系统的、全面的。学生的良好素养也体现在他的各科学业都是比较棒的,他的能力也会随着学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

(1)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2)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 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绩;

同伴赠言: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希望与祝愿;

教师寄语:记录班主任或你最欣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评价;

家长心声: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

第二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河北省三河市新集镇 张庄小学 卢丽君

【关键词】 促进

学生发展

评价

<摘要>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评价方式应该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 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一、评价的含义及作用

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客体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应该发挥这样一些功能:(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想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1、应该注重对学生建构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3、我们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如:设计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为此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不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同样发现有不少问题存在。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做一点探讨。

1、关于《素质评价手册》。

(1)期末进行的素质评价数学部分,分为概念、计算、应用题3个方面,评价由教师、该生所在小组及学生本人三方面给出,从形式上看,倡导了评价的多元化。但落实到教师、小组、学生本人怎样去进行评价,却没有细致可行的方案出台,使评价流于形式。

以学生互评为例,仅用一堂课时间,让

6、7个学生围桌而坐,在缺乏足够的素材展示(如个人的作业,四个方面测试的结果)的情况下,让学生凭印象给同组的其他成员评定四个方面的等级,这样的评价结果其信度和效度是可想而知的。对一个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也应该有一套类似医学诊断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积累,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数据不仅教师要掌握,学生也应当了解。以便他们能在同别人的对比中加以自我的反省,也便于别人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2)“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否作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尚有质疑。表现在评价方面,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来自学生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在心里把学生评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项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生的评价目前尚缺乏信度和效度。对此,要对生—生评价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人。如:可以倡导学生自拟题目或自己组织数学活动,在小组中进行测量,使他们通过测试活动,积累评价他人必须依赖的数据;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各人的作业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结合按时完成与否、完成质量的高低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评价。 在成人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2、关于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但尚存在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课堂评价举例:

课堂作业:在方格本上画出对称图形。

两位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展示出来,学生评价后,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确是画对了,了不起!”进而,教师:“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的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引发学生继续评价)

评析:巡视课堂,每个学生都能抓住对称的特征,进行作图。但在评价前,学生多以绘制矩形、三角形为主。展示作业都正确无误,但教师用“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的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对评价进行指引。学生议论之后,再次作图时,注意到从构图的美观,色彩的搭配、图形的创意等多方面去计划自己的图案设计。由此绘制了精彩纷呈的对称图案。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在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地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自由解答的习题。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问对与否”,应该对思维有深度的提问予以充分的肯定。用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质量较高的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关于作业的评价。

教师批改作业,主要目的依旧是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考察学生对基本内容掌握与否,以便及时弥补学生的疏漏。对优秀的作业,主要是采取加贴红花的方法给予鼓励。作业内容主要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主。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显得力度不足。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即,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的“对”与“错”上,要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待学生作业。图形设计中,有的学生创意好,绘图不够美观、有的有创意,但绘图中有错误等等,教师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赋予适当评语,指出他的优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学生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教师尤其要对思维质量高的解题方法给予特别的嘉奖并在全班推荐。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要重视通过评价从学生作业中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分析他们作业中错误的成因,并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弥补解决问题策略上的不足。

综上所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前提背景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全县《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如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最低限度的学习水平,保证教育活动能够充分的适应每一位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又能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个性,如何使学生要达成的目标明晰可见,并且让学生自己也能够清楚的了解“已经能够做到什么,还有哪些尚未达成”。建立全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势在必行。

二、组织过程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努力做到对每一名学生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相统一的学生素质评价标准。

1. 成立组织机构:

(1)校评定工作委员会

主 任:郭晓菲

副主任:刘 艳 魏雪晶 郑 琳

成 员:王丹丹 李宏霞 常 虹 石宇才

职 责:制定《绥棱县第五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学校开展评定工作,监察调控评定过程,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与投诉,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认定评定结果;监控评定过程。

(2)教师评定小组

组成人员: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评定人员给学生授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评定小组成员不得少于五人。

职责: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3)学生会评定小组

组成人员:由各班级学生会人员组成。 职责:对本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2. 健全相关制度

(1)公示制度。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的运用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获得“优”等级的名单应在学生所在班级公布,被评为其它等级的学生可向班主任查询。

(2)申诉制度。对评定结果有异议者,可向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诉和举报,评定工作委员会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3)诚信制度。为工作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予以记载,并在教师或学生的德育评价中给予适当扣分。

(4)监控制度。评定委员会要全面了解有关评定工作的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每年的终结性评定工作结束后应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汇报。

3. 实施原则

在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多元性原则。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2)过程性原则。使用中注重评价过程,让评价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多向性原则。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进行多向、充分的信息交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三、操作过程

(一)建立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

- 3评价方法包括日常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时应把握“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的操作原则。

1. 日常性评价

教师评定小组成员和学生会评定小组成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

(1)即时评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成果评价、访谈交流、行为观察、问卷反馈、情景测验等)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2)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发展提高的重要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会、教师、家长的评价信息,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学科检测的阶段成绩,学生的最佳作品等。

(3)学业考试。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设置口试、听力测试、成果展示、实验操作、上机操作等形式测试,允许学生进行二次考试。纸笔测验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开闭卷结合考试等不同形式。

(4)实绩表现。通过演讲比赛、小制作、小发明、小竞赛及文体艺术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2. 阶段性评价

教师评定小组和学生会评定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每学期结束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参考各种资料,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中,教师评定小组的评价占80%,学生会评定小组的评价占20%。最后,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关数据和其它形式的行为表现,并利用这些数据和表现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阶段性评价的结果填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3.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由教师评定小组进行,要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完成。评定时以学生阶段性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依据,计算出所有阶段性评价的平均分值作为终结性评价结果,记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 》,并上报教育局审验。

(三)评价结果 1. 评价结果的呈现

(1)等级表达。分为A、B、C、D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40%。对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的确定应十分认真、慎重,评定为“不合格”的学生应经评定委员会审核。

(2)质性评语。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括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低段学生的评价应浅显、生动。

2. 评价结果的运用

(1)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及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定结果只公示“优”等级,其余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由评定委员会进行调查与处理。最后,学生和家长要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签字。

(2)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记录以备审查。

(3)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既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合格毕业的标准,同时也成为学校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的组成部分。

四、取得的成效

1. 实现了以德育为首的新理念

- 78 -

第四篇: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抓好抓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社会代表参与,确定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技能与健康状况、审美与艺术技能、实践与操作技能评价小组组长及成员,制定评价方案。

二、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文件精神和学校评价方案,领会评估标准、步骤及方法。

三、实行评价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要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四、建立诚信制度: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五、做好培训工作,定期参加培训,结合学校对本校评价人员培训,做到公平、准确。

六、实施校级监控制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七、规范教师对评价学生的管理。如果说传统教学能够使广大教师围绕“升学率”转,那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制定了一套以学生成绩为核心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评优表模、奖金发放、岗位聘任、职称晋级挂上了钩,并不是教师所愿意的。如果没 1

有一套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又与评优表模、岗位聘任、奖金发放、职称晋级挂上钩的刚性的评价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的落实只会是纸上谈兵,仅仅限于理论的探索,这不是教师的个体行为所能改变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学生学业评价与考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引进外国先进学业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评价理念;在考试中,不论在命题指导思想上还是在试卷结构、命题技术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进程。

八、学生学业评价做到多元化。学业评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学业评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学业评价的原则也更多地反映多元化特点:

1、学业评价是多角度的;

2、学业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

3、学业评价要反映教学信息,尤其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准真实情境中的运用情况;

4、正式与非正式学业评价同等重要;

5、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

九、评价内容:低年级以学生活动空间为评价范围制定标准,围绕“上学去、入校来、课堂上、课间时、活动中、社区内、家庭里”七个活动场所进行评价;中、高年级学生评价主要从“品德行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审美表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十、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为学生自评、合作者评、家长评、教师评。教师应作为学生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班主任既是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等项评价过程的组织者,又是评价的参与者,根据学生自主评价结果及班主任所掌握的情况,定期给学生评价,并负责在学期、学年结束时统计整理学生过程评价的资料和数据,做出终结性评价结论。其他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对学生的评价。

(1)非测试性指标,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等评价指标,两周一次。组织学生按照学校指出的月目标,进行自评,小组同学互评。自主评价后,小组长当场向班主任汇报评价结果,班主任发表意见。(是否同意小组评价意见,如同意,就按小组评价的分数记在班主任评价栏目中)由组长及时记录小组评价结论和班主任意见,受评人自己填写自评结论,形成过程性评价积累,终结性评价每学期一次,将过程评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终结性评价结论。

(2)可测性指标,如学科成绩、健康状况、运动与艺术表现等,都是可以通过检测手段测试的项目,可按学科单元,教学或活动周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单项或综合,口试或笔试,知识或技能,竞赛性或展示性测评,形成过程评价记录积累,学期末按照期末平时成绩分配的比例,进行终结性评价。

十一、评价权重的衡量

(1)非测试指标过程评价的权重与终结评价的构成比例,每两周进行的过程评价采取记分方法,过程评价项目中,每一项指标满分为10分,略有不足为8分,明显不足为6分,做得不好或很差为5—0

3分,(尽量以鼓励为主)。学期末进行汇总,汇总公式:自评(或小组评、班主任评),总分÷过程评价次数=学期自评(或小组评、班主任评)分数。总评按分配比例统计出总分之后,折合成等级(优、良、合格、待合格或)9—10分 “优”; 7—8分为“良”; 6分为“合格”; 6分以下“待合格”。

非测试指标的评价构成人员的权重分配: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40%,教师评占50% 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占60%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评占10%,小组互评占20%,教师评占70% “上学去”,“家庭里”两部分完全交给家长评。

(2)可测性指标的分配比例:平时占30%,期末占70%。

十二、评语及评价等级说明。班主任每学期在学生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给每名学生写出评语。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注意以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客观描述学生进步,潜能及不足。在等级评定和老师评语的前提下,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制订出发展计划,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确定发展目标,不断进步。小学中、低学生写出自己发展的小目标,评价结果的处理。评价实行“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级制,作为相关评比的依据。评价结果要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方式通知家长。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和评价心理的转变。

城关镇文胜小学

2012年2月

第五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细则: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 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 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 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 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 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 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 客观性原则。 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即“目标+等级+特长+评语”的综合等级评价和延缓评价,是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特长评价发展了学生 兴趣和特长;综合评语采用“优点+鼓励+希望”的基本模式,保护学 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实践证明,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促 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 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 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6 个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依据。

小学一至三年级由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要素组成,分值比例分别是:30%、70%。四至六年级由学生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个要素组成,分值比例分别是:15%、15%、20%、50%。

评价标准:

道德品质:(16分)每期评价4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

政治思想:(2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家乡,了解党史国情;(0.4分)关心时事政治,知道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0.4分)熟读《我的家乡是庆阳》,了解家乡人文历史概况。(0.4分)尊敬国旗、国徽,积极参加升旗仪式,会唱国歌,不做有辱国旗、国徽的事情;(0.4分)以祖国为荣,有民族自豪感。(0.4分)

道德修养:(2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听从父母教诲,不提过分要求,主动做家务,至少掌握一项生活技能;(0.4分)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0.4分)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骗他人;(0.4分)明辨是非善恶,有正义感;(0.4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0.4分)

公民素养(16分):每期评价4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责任意识和自我意识。

责任意识(2分):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熟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遵纪守法(1分);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0.2分);学雷锋,见行动(0.2分);具有公民意识、节俭意识和环保意识,争做合格公民(0.2分)。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0.2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不吸烟,不酗酒,远离邪教,拒绝毒品,注意安全(0.2分)。

自我意识(2分):正确认识自己,保持积极向上、向善向美、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主动适应社会(1分)。

善于与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超越自我,学会生存生活(1分)。

学习能力(24分):每期评价6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学习态度(1分):学习目标明确,习惯良好,积极主动(0.5分);有浓厚的兴趣和广泛的爱好,不偏科、不厌学(0.5分)。

学习习惯(1分):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0.2分);勤于思考,乐于研究,自主学习,学会求知(0.2分)。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0.2分)。好读书、读好书,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在阅读中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提高知识水平(0.4分)。

学习能力(1分):学会动手动脑,完成规定学科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0.2分);掌握相应学段的电脑操作,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0.4分);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反思,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0.4分)。

学习效果(1分):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学业成绩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得到优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1分)。

交流与合作(16分):每期评价4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团队精神和沟通分享。

团队精神(2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0.5分);团结互助,学会合作(0.5分)。有主人翁意识,团结同学(0.5分);为实现班级或学校集体目标付出努力,较好地完成自己在集体活动中承担的任务(0.5分)。

沟通分享(2分):勇于表达,勤于交流(0.5分);善于倾听,乐于分享(0.5分);总重他人,学会宽容,学会做人做事(0.5分)。积极参加各类演讲、交流、座谈等活动,提高自己与人交往能力(0.5分)。 运动与健康(12分):每期评价3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运动素养和身心健康。

运动素养(2分):认真上好体育课,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与方法(0.5分);自觉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和各类社会实践锻炼,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体魄健康(0.5分)。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等级测试和竞赛活动(1分)。

身心健康(2分):珍爱生命,有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方法(0.4分);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文明交流(0.4分);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甘愿付出,不怕吃亏,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各种困难(1.2分)。

审美与表现(16分):每期评价4次,每次满分为4分,包括审美情趣和审美表现。

审美情趣(2分):追求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注意仪容仪表,展示自我修养和阳光风采(0.5分);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内心充满愉悦(0.5分)。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之美(0.5);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和再现能力(0.5分)。

审美表现(2分):认真上好艺术课,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1分)。积极参加各类艺术等级测试和竞赛活动(1分)。

每次评价,根据标准评分,得4分者为A等,得3分者为B等,得2分者为C等,得1分者为D等。

(三)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 的相关要求,学生互相提供相关证据,确定评价等级。

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评价等级。

4.教师评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 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 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 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 委员会研究决定。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 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

(四)评价次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期评价、 学年评价。

(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 等级评价。 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六个维度进行评价, 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每学期从6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 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 A 以 (优秀) B 、 (良好) 、 C(合格)、D(不合格)呈现。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教师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 《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 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 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 2 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 1 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 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填写《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要通过广泛宣传,努力做到所有家长知晓。

2、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 A 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接受监督;B、C、D 等级的学生,由学校 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诚信制度

1.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 成人员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2. 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 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 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3.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 和家长评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 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4.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 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 之日起一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 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 题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 2014年3月

上一篇: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下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