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2024-04-11

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篇1: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100米接力跑单元内容的教学案例

本学期(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的主题是:进一步探究“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内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期伊始,我们就通报各区(县)和市直的学校,要在校本教研集体磨课的基础上,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为依据,推选出以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探究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1至2节,结果四区三县和直属学校共推荐了7节课。我们根据每一次公开课的实地听、看、思和教学实录与评议结果,整理概括与思考探究如下:

一、实践操作层面上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仅仅把“小组合作”作为学练体育运动技术的手段。反映了体育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目的不甚明确,认为合作学习的唯一目标是让学生学练运动技术和锻炼体能,忽视了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更没有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和合作技巧的指导。难以起到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人际合作技能”对“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倍增效益。

为合作而合作,盲目模仿。反映了体育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对于合作学习的内容整合和时机把握及其针对性、实效性和情境性均较贫乏,只是简单的肤浅的“你投篮、我拾球,你投中、我叫好、我鼓掌”式的热热闹闹场面;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同质组间竞争”的学习动力机制。

形式上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放羊式教学。反映了课堂里组织合作学习时只是按上课集合队形随机报数分组,接着各小组3~

5、或6~10名学生围着某一器械或场地做练习,只要有人完成动作了就能听到一片欢呼声鼓掌声;老师则轮流到各小组巡视,并不停地只是喊“真棒!”、“不错!”、“太好了!”;没有生成合作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异质组内合作互助”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和身心和谐发展的育人境界;等等。

以上诸问题的出现,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改起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中的问题,但是若不能及时地得到有效地斧正、引导、巩固和深化,则必然会给我们的体育新课改实验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

因此,为了使我市体育新课改实验少走弯路,我们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践探究基础上,以本学期教科研计划所列的,我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华川老师的一节较为成功的“课例”,从而诠释新课标下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范式,希望能对广大一线体育老师有所启示,有所借鉴。也算是我市《体育(与健康)》新课改实验自2001年以来,又一阶段性新成果的汇报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育课堂教学课例给我们的启示:

2007年5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时间,按照市教科研计划,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在田家炳实验中学进行了一次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为主题的探究课活动。该次课是高一年级[必修必选模块]田径运动项目4×100米接力跑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课(共4课次)。教材说明:《4×100米接力跑》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必修 全一册 第81页)“实践与探究”专栏中:怎样体现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紧扣教科书中的问题串“思考”题:“根据四个棒次对队员的要求以及两种传接棒方法的优缺点,由你来自主分配小组内人员的棒次以确定传接棒的方法,你们能够合理地进行安排吗?”

[指导思想是:用教科书教,即源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并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课的内容:4×100米接力跑 课的目标:(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的技术动作,体验到4×100米接力跑体育竞技文化的真实情感;(人际交往技能目标)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享受到合作学习的团队友情,[追求课堂教学中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人际交流、情感沟通、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教学思路:课前华川老师根据该班学生在“如何提高跑的速度”(见教科书第79页)教学单元的100米测试成绩,采用“S”形排列方法,已将学生进行了以跑速成绩快慢为标准的12个“异质小组”(全班共计51人,剩下3名学生协助老师布置比赛场地和比赛时的“打发令枪”、“用秒表记录各小组的成绩”等。)12个“异质小组”中的各4人小组的组平均成绩是相等的(组间是同质的)。由于是“异质分组”各小组里的4名学生都是由“最快、较快、一般和最慢”四类成绩学生组成(组内是异质的)。该次课的基本部分后半段将要进行的是组与组之间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由于各小组的平均成绩是相等的,那么取胜的关键则在于组内跑速“异质”学生之间的人际合作能力及传接棒技术了。

课的重点:让学生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也是该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点]。

课的难点:在“异质分组”条件下怎样让学生自主调控与培养人际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组间的诊断评价与比赛竞争?促进学生掌握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也是该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难点]。

合作学习的动机[华老师宣布]:本节课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除了看哪个小组跑第一、第二和第三名以外,还要看小组里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数与单独跑100米的4人成绩平均数[使学生明白:只要超越了自我,就是为集体做出了贡献!不求人人得金牌,但求个个有进步的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好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优质高效的;

2.若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等同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成绩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较为有效的;

3.若小组4人的4×100米接力跑成绩的平均成绩差于4人单独跑100米的平均成绩,则表明该小组4人的人际合作能力和传接棒技术合作学习效果是高耗低效的。则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自评并深究原因,是人际交流沟通不顺畅呢?还是合作学习不默切呢?还是纯属于传接棒的技术练习不够呢?[明确地引导了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研讨什么、怎么做]。

合作小组的分工原则和共同责任[接着华老师请一学生讲述,4人小组各棒次的特点与要求]:

1.跑第一棒的应该由起跑快和弯道跑技术较好的同学担当;

2.跑第二棒的应该由传棒和接棒技术较好的、和直道跑技术较好且速度耐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3.跑第三棒的应该由传棒和接棒技术较好的、和弯道跑技术较好且速度耐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4.跑第四棒的应该由小组中速度最快、冲刺能力最强的同学担当。宣布分组:[根据该班学生100米测试成绩,采用“S”形排列方法]以跑速成绩快慢为标准将学生分成12个“异质小组”。[以上内容的传递用了6分多钟]

(一)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华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来了很多领导和专家。下面,我们就按照以上要求进行4×100米接力跑比赛,以展示我们班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与技术、技能,好不好?!

学生反应:[此话一落,下面是]一片嘘声…… 华老师:刘芜生你有什么要说明的?

刘同学:我们都想练一会儿……练好了以后再比赛,老师:可以吗?[华老师的4×100米接力跑比赛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十分有效,充分验证了合作学习理论的假设“学生只有愿意学,才有可能学得好。] 华老师:[只见华老师略有迟疑地说道]好吧,同意你们的正当要求,给大家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每组派一人到我这取一根接力棒,准备活动则以刚才宣布的4人小组为单位,一边做热身运动、一边作交流沟通和合作练习!

[刹时,整齐的队伍“乱”了!学生激动、紧张的喊叫声此起彼伏……渐渐地全班12个小组散落在了400米田径场或绿色草坪上、橘红色的跑道上。此时的学生们,真好似华老师手中放出去的一个个风筝!]

(二)尝试与交流、冲突与融合,有意义、有价值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生成了 [随着华老师的一声长哨,48名学生又簇拥到了华老师的周围。] 学生反映:[七嘴巴舌地嚷道]我们还没练好呢,就开始比赛了!?

[体育课堂教学只有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学生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既充满温情友爱,又充满争论互学互助。] 华老师:请举手后,具体说明,怎么个没有练好呢?

学生1: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一棒的,吴湖接棒时跑得太快了,可能我们好几次都跑过接力区了才接住棒……

学生2:我是我们小组跑第三棒的,接棒时我的鞋子总是正好被她踩掉……

学生3:我是我们小组跑第四棒的,我讲下压式传接棒好,他们偏不听!上挑式传接棒传到我这,就剩下一点点了,真拿不住!要是不改,我要求跑第一棒,我保证百分之百的不丢掉接力棒!……[此时,争执声、指责声一片!] 华老师:同学们:请安静,安静!

你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合作的力量才能提高、才能取胜,这是非常好的,这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相互指责,相互埋怨能解决问题吗?[顿时,同学们安静了下来!] 华老师:仅有想取胜、进步的愿望,但没有合作取胜的技能和方法,目的也是达不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能是:怎么倾听、怎么表达、怎么交流、怎么建议、怎么商讨……怎么学会倾听、怎么学会表达、怎么学会质疑、怎么学会保留意见以及轮流负责的小组长应该怎么主持、怎么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归纳和集中等等。

[华老师此番话语说完后,从学生们面部表现看,不仅冷静了下来,而且一些学生还带有愧疚自责之神情呢。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已经十分敏感意识到了,他(她)们因合作技能的低劣,而导致了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学习的低质低效。] 华老师:怎么在田径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呢? [华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运动技术性知识问题,一一作了答疑式的讲解和示范。] 华老师:下面,[老师的指导下]请同学们在100米直道上作4人小组的完整的传接棒练习[剩下的那3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布置好练习场地,如起动标志、预跑区的标志和接力区的标志等]。

1至4小组先做,其余小级同学的任务是:认真观察、分析、诊断和评价;(教师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了5至8女生组的活动与交流)

5至8小组做时其余小组成员也同样要认真观察、分析、诊断和评价,以此类推。[经过2个轮次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的4×20米接力跑练习与自评、他评、师评的4×20米接力跑的阶段性练习实践,结果表明:

1.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中,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双方均能从中受益,往往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作详细解释和诊断与评价的学生;

2.小组内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对小组中每一个成员产生强大而恒久的合作取胜内驱力,以产生多方面的增值学习效应;

3.切实的合作学习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交往的平台和合作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中,获得主动的、健康活泼的发展。] [不求人人拿第一,但求人人进步、个个乐学、个个会学、好学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华老师:[一个长哨声,学生们又集中并簇拥在华老师的周围。] 下面我们将要进行的是4×100米接力跑比赛,也是本节课的最后一项内容了。请1至4组派代表到李宾同学处抽道次签,5至8组派代表到王铃同学处抽道次签,9至12组派代表到石勇同学处抽道次签;

比赛顺序是:1至4组、5至8组、9至12组;请各小组各棒次的同学立即到自己跑段起点处,要防止站错道,要看清预跑区和接力区;

1至4组同学比赛,5至8组和9至12组各棒次的同学作检查员,若有犯规要及时记录并报告,5至8组和9至12组同学比赛时也照此方式进行;

石勇同学在起点担当发令任务,李宾、王铃同学和老师一道担当计时员和终点裁判任务;同学们:各就各位了!

(三)枪声阵阵,惊醒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秒表滴滴嗒,记录了学生的合作成效 随着5次枪声(其中有2次抢跑犯规!)的结束,将同学们早已憋足了的合作热情与激情、合作意识与能力、合作技术与技巧、合作质量与水平等全部得到了释放和表达。

[只见,有欣喜抱作一团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手拉手欢呼雀跃的合作学习小组、还有做在草地上默语沉思的合作学习小组、还有……。这节课充分验证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即属于学生认知过程的矛盾冲突的解决,其余都是从属性的矛盾了。] 华老师:[又是一个长哨声,学生们又集中并簇拥在华老师的周围。] 同学们: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塑胶质地草坪上坐成一圈进行交流性自评,评价的内容是:评合作的友情、评合作的遗憾与改进、评下次再合作跑4×100米接力跑比赛应承担的责任,评自己今后在学习中、生活中、班级活动中怎么与他人更好地合作……[这时的华老师则成了各组学习研讨活动争相评说与点拨、答疑的“香饽饽”了!] [当各小组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小时,华老师便走入队伍中间地带。]只见华老师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评价单位,依次从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合作能力和合作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正面引导,对合作良好的小组进行了表扬,对有些小组出现遗憾之处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诚恳地建议。并将各小组的100米成绩单和4×100米接力跑成绩单交给了体育委员,请各小组派人到体育委员处摘抄成绩,以便课下作更进一步的评价分析。

[这种将传统的“常模参照评价”改变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中小学体育学习中原本个人之间的学习竞争转变成为了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集体团队的竞争,将学生个人成绩改为合作学习小组成绩,把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个人成绩的依据,形成了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团体比赛”。从而,使得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评定,由传统的鼓励纯粹的个人竞争转向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达标基础上的人人充分发展。] 最后,华老师领着大家做了简单的放松整理运动之后,就师生道别、再见了![华老师整理器材时发现少了7根接力棒,并大声询呼。只见几个手持接力棒的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解释道:“我们小组很想课外活动继续学练,可以借给我们吗?”华老师略有迟疑地作了客观地许诺……这也充分验证了,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只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就会自然地萌发和产生强烈地求知欲、不竭地探究欲和浓郁地温情互助之亲和力。]

三、体育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与策略:

(一)创设合作学习的人际关系、目标情境是关键。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学习,是没有升学压力的学习,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完全是为了满足其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学生乐于参与、愿意学,才能学得主动、学得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责是要积极营造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心理相融、人际和谐的课堂学习互动情境,才能使得不同条件、不同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自由地、平等地、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身体练习中来。

(二)组建师生、生生多向合作互动小组是动力保证。在体育教师组织、指导、促进下,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保证,编组的基本准则是:组内异质合作,组间同质竞争,以4~10人为宜。体育教师要经常深入和融入各小组中,以协调之间关系、明确角色与责任、设立任务和目标。还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不同,协调小组长轮流制和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切时重组等,以防止出现个别学生滋生个人霸权或低俗的哥儿们义气的小团体形成。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人际交往技能是核心。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是传统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按个子高矮顺序报数将几名学生随机聚在一起围绕某一器材或场地进行练习、并练习时间一到就完事了;而是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合作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合作小组内异质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技能应用水平。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技巧,小组合作学习运动技能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发生、才有可能高质量高效率。

(四)整合合作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和谐课堂,社会、心理环境是灵魂。中小学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可谓是困难重重、矛盾纵生并复杂多变。现实中很常见的,如第二节课数学考试了,第三节体育课就非常难上,不仅会有很多学生在对答案,而且有的同学在做杠上练习时还会想着“我的答案,怎么和他们不一样呢?”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中小学体育课堂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更要善于从分析学生即时状态入手而开展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只有我们做到及时、机智地整合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才能确保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之中。从而,既能确保了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性,又能确保了体育课身体运动的安全。

(五)以合作小组的整体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地、努力地进步是最终目的。华老师这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能够根据体育新课程的特点,将合作学习理论中的标准参照评价的“基本分”和“提高分”创造性地引入到了体育课堂教学及其评价之中,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为自己所在的合作学习小组取得比赛“胜利”而竭尽自己的体能、技能和心智,很好地实现了合作学习理论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理念,即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获“胜”或提高之时,也一定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习进步和自我超越之时。主要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3。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 全一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2004.5.

篇2: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是当今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我们体育课堂也不例外,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以前的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总是把能讲到的都通通讲出来,让学生听,然后希望学生按照教师安排,听从教师指挥。本节课是4x100米接力,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把分组练习中的注意事项都要强调给学生,然后在让他们练习。但是本节课似乎我在讲注意事项时学生根本不听,于是我让他们尝试练习,再进行比赛,比赛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还没等我点评,他们小组中已经争论不休。于是我灵机一动:“组长负责,就刚才的比赛本组进行讨论,指出问题,然后讨论接下来的战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接着看见学生们热烈讨论的场景,这样老师一点都不费劲,效果还非常明显。我先安排两个组比赛,其余组观摩,然后互换,最后对刚才的比赛相互评价,学们马上滔滔不绝将问题反应给别的组,“你们谁谁没提前预跑,谁谁没有左右手搓开等等”我要提示的注意事项全被他们讲到了,我只需要做总结。

通过本节课,使我醒悟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采取此类方法,既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充分了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篇3:浅谈接力跑的教学方法

一、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接力跑技术概念

4×100米或4×400米接力跑比赛项目是由四人协作完成的集体项目,平时课中的接力游戏,可根据练习需要确定适当的比赛距离和参赛人数。教学中应仔细讲解接力跑的动作技术,适当介绍接力跑的发展史、比赛规则等知识,让学生观看优秀运动员的传、接棒图片或录像等,使学生正确掌握接力跑的起跑、传接棒、冲刺三个环节的动作技术。

(一)起跑方式,根据棒次分持棒起跑和接棒人起跑两种情况。

1.持棒起跑:第一棒学生一般采用蹲踞式起跑方式,右手持棒,即右手的食指握住棒的后部,拇指与其他三指分开撑地,或者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住棒的后部,拇指与食指分开撑地。注意接力棒不能触及起跑线与起跑线前的地面。起跑技术同短跑的蹲踞式起跑。

2.接棒人起跑:接棒人起跑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起跑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传、接棒环节的顺利进行。第二、第三、第四棒接棒人采用半蹲踞式起跑。接棒人在接力区后端的预跑区内选定起跑位置,通常第二、第四棒接棒人站位靠跑道的外侧,右腿在前(也可左腿在前),右手撑地保持平衡,身体重心稍偏右,头左转,目视传棒人的跑进和自己的起动标志线。第三棒接棒人站位靠跑道的内侧,左腿在前,左手撑地,身体重心稍偏左,头右转,目视传棒人的跑进和自己的起动标志线。当传棒人跑到自己的起动标志线时,接棒人便迅速起跑,这时需要接棒人正确判断起动时机。

(二)传、接棒技术,根据接棒人手掌接棒的方式分“上挑式”与“下压式”两种方法。

1.“上挑式”要求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到接棒人的手中。上挑式传、接棒方式动作自然,容易掌握,但易掉棒,接棒后需换手再传棒。

2.“下压式”要求接棒人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的手中。下压式传、接棒方式便于把棒的另一端送到接棒人手中,但接棒人手腕动作比较紧张,不自然,会降低跑速。

(三)最后的冲刺环节同短跑的终点跑技术,要求上体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尽量保持最高速度跑过终点。

二、采用有效的学练方法学习传、接棒技术

(一)两人一组配合练习(先原地后慢跑或中速),传棒人与接棒人前后相距1.5米左右,传棒人的右侧对着接棒人的左侧,听口令集体做上挑式或下压式的传接棒练习。在上挑式传、接棒练习时,传棒人应在持棒臂前摆时发出”接”的信号,接棒人听到信号后迅速向后伸手接棒;在下压式传、接棒练习时,传棒人应在持棒臂后摆时发出“接”的信号。

(二)两人一组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技术的练习(先中速后过渡到高速),当传棒人快速跑至标志线时,接棒人迅速起动向前跑进,在高速跑进中完成传、接棒动作。练习时可安排多组学生同时进行,使学生在比赛的气氛中准确判断同伴到达标志线的时间和接棒人及时起动完成传、接棒动作的时机。

(三)全程接力跑技术练习,四人一组进行50~100米的接力跑练习,每次完成后小组内要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传、接棒技术。在传、接棒技术掌握得比较熟练时,可进行4×50米、4×100米等接力跑练习或教学比赛。比赛分组时,应力求各组实力尽量平均,以提高竞争力,使动作技术规范化。平时体育教学中,为了增加接力跑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可将接力跑加以适当改进,如采用团体接力、迎面接力、搬运接力、运球接力等多种多样形式进行练习。

三、教学中应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错误,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纠正

(一)接棒人跑出接力区,与传棒人无法完成传接棒。

纠正方法:多在高速跑的情况下练习传、接棒技术,接棒人应正确估计传棒人的跑速,缩短起跑标志线与接力区的距离,适当控制起跑速度,传、接棒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

(二)传、接棒时传棒人超过接棒人。

纠正方法:加强练习的同时,延长起跑标志线与接力区的距离,全神贯注起跑,加快反应速度。

(三)传棒人传棒手臂前送过早,或接棒人接棒手臂后伸过早,影响跑速。

纠正方法:反复进行传、接棒动作练习,强调传、接动作衔接配合的意义,消除紧张心理,注意临场判断和应变。

(四)传、接棒时掉棒。

纠正方法:让学生明确传、接棒时手持棒的正确部位,在慢跑或中速跑中反复练习体会,传、接棒时传棒人必须握紧棒,接棒人做好充分的接棒准备,确保安全交接棒。

(五)传棒人没有在各棒次应跑的跑道内侧或外侧跑进,影响传、接棒的顺利进行。

篇4:《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迎面接力跑的接棒方法,提高组织动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2)重点掌握立棒式,了解“上挑式”和“下压式”的传接棒的方法。

(3)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善于体察他人和善于配合的意识和能力。

(5)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田径锻炼。

2.认识目标

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从中愉悦身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迎面接力跑的接棒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2′)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節课的内容任务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10′)

(1)游戏:找同伴

①游戏方法:全体同学一路纵队成圆形行进,教师喊数,学生马上按老师喊的数互相抱团。

②游戏规则:如一组人数多了则罚最后进来的人,如找不出谁是最后来的,则全体受罚。

③教学建议:教师事先要计算好人数,不要喊能被学生总数除尽的数。例如,学生50人,就不要喊“5”。

(2)徒手操

①扩胸运动。

②振臂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膝关节绕环。

(二)基本部分(30′)

1.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教师讲解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2.相邻学生自由找伴面对面原地练习立棒式传接棒,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

3.行进间进行练习,按教学比赛的方法进行。

(1)男女混合比赛,要求男女人数相等。

(2)男生比赛,女生场外指导。

(3)女生比赛,男生场外指导。

(4)男女再次混合比赛。

4.学生根据比赛完成情况,总结各自优缺点。用1~3个深蹲起惩罚自己。

5.学生还原成四列横队,教师纠正比赛中出现的错误。学生2人一组或3人一组在原地、行进间再次练习传接棒技术。

(三)结束部分(5′)

1.学生以老师为圆心站立。(直径10米左右)

2.逆反小游戏“大小西瓜”“高人矮人”

方法:当教师喊大西瓜,学生双手比划小西瓜,当教师喊小西瓜,学生双手比划大西瓜,当教师喊高人,学生蹲下,当教师喊矮人,学生脚尖点地站立。

3.听音乐,师生共同放松。

4.布置课外作业:练习立棒式传接力棒的方法,体会合作的乐趣。

5.师生再见。

四、课的密度

学生练习密度40%~50%,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强度适中。

五、课的效果

篇5:《接力跑》教学反思

在教学总体设计上,依据接力跑的起源与演变过程,采用情景教学,以奥运会为背景,简章介绍牙买加队男子4*100m接力夺冠并打破纪录的情况,让学生有兴趣学,并了解接力跑的深刻含义,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在培养能力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简单的评价能力;在育人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等;在技能掌握方面,对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新形式。

在教学内容上,我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跑动游戏,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本课重点,即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并通过安排教学比赛来让学生感受传接棒,最后加入辅导游戏“十字接力跑”,使学生充分的活动,积极的参与,以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目标的明确、内容的合理、方式的运用、思路的清晰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尤为重要。

一、在教学中要熟悉技术动作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了师德师貌、个人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你要教授给学生的技术动作你首先要了解掌握,知道这个动作的技术组成,它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你要教会学生你首先要会。然后把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应的手段科学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这些手段和方法又是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二、在教学中要注重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每个教材都有重难点,只有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关键,抓住、解决了重难点,那么,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就相对容易。例如在接力跑的下压式传接棒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知道这一技术动作的重点是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而难点是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只有了解了这些重难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游刃有余了。

三、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的顺序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千篇 一律的按照技术动作的结构顺序进行教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认真分析,科学安排教学的顺序,这样,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堂课重点在接力跑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教学中,我们知道这一技术动作是传棒人由上往下压棒,接棒人手腕上翻。虎口张开,手臂向后夹紧60度,触棒后抓紧 握牢。站位:左右差开,避免相撞。引跑距离:以各人跑速决定。但是在教学中要学生注意1、接棒者看见传棒者离自己大约3到5米时要预跑2、接棒者听到传棒者信号时迅速向后伸出手臂准备接棒。3、传棒者在离接棒者1米左右发出“给”或“接”的信号。

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堂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1、教学中对学生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在练习中位学生演练动作,让学生点评,教师总结说明,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明白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之分,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和有收获。

2、学生通过分小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3、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来组织,锻炼自己从而达到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练习形式较传统。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传接棒技术,我安排了较长时间进行讲解和集体学习,虽然学生掌握的程度比较好,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2、 学生在原地练习接力棒的次数不够,要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一般的技术动作要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的效果。

3、十字接力游戏中,个别学生还站在原地接棒,应在相应的位置加上标志。

改进措施:

通过课后自己的总结反思,并比较其他老师的课,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往后在实践中必定对薄弱的环节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篇6:《接力跑》教学反思

一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亮点之处: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在技能掌握方面,对下压式传接棒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发挥小团体的作用。各组运用刚学会的技术动作进行接力比赛,去实践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另一个方面说说这节可的不足之处:

篇7:接力跑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快乐体育”为目的,将体育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接力跑中下压式交接棒的这一单元练习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下压式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发展跑的速度和协调性,同时使学生身心素质方面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技术动作练习与自创辅助性游戏两者有机结合,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为校田径运动会的接力赛做准备。在课的设计上分为引入情景、激发兴趣、技能学练、拓展运用和调节评价。引入情景部分我主要是强化课堂常规和提出课的内容;激发兴趣部分是带领学生做徒手操、高抬腿和游戏;技能学练部分主要学习下压式传接棒的基本技术,从原地徒手传接棒到行进间传接棒练习,然后分组讨论练习和集体操练;拓展运用部分是小组比赛;调节评价部分是坐下来做放松活动。从课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积极参与度高,全部都掌握所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每位学生的共同发展;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强度、练习密度,同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与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观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学后反思中充分体会交接绑的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观察很仔细,学习也很认真,游戏中基本没有看到学生传接棒时发生困难,而且交接速度也很快,由此也让我想到教学时必须根据内容来思考教学的方法,合理地选择教法和学法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2.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来提供集体学生间的合作时间与空间,提供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3、教学中对学生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应采正误对比方法来教学,请几位学生出来演练动作,教师讲评、学生间的自评与互评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明白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之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篇8:接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迎面接力跑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教材,迎面接力跑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技术,其实里面涵盖了比较多的技术动作要领,如果学生交接棒不符合动作要领,达不到教学要求,有时甚至会出现接力棒伤人事故。为此,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交接棒技术的教学,就是要解决“怎样交接棒”和“怎么跑”的问题。笔者对施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并根据施老师的教学方法做了些调整,发现经过自己课堂上的调整和改进有几个教学方法较为合理和科学,现将本人的教学方法陈述如下:

第一,迎面接力交接棒的重点是“立棒”交接。接力棒一般都有两种不同的色彩组成,因此,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口诀“一把火炬拿在手,你拿上端交下端,接了下端给上端”。为了给学生直观的交接印象,可以做近距离迎面交接棒动作练习,主要体会立棒交接动作(见图1)。

第二,把一条跑道一分为二,作为条件限制更利于学生养成“左边跑出、右边跑进”和用右手传接棒的习惯。

原文中的绝招2:迎面接力跑进跑出图示法。方法是一条跑道上画一根横线作为起跑线,在起跑线的前面画两个箭头,左侧箭头朝前,右侧箭头朝后。学生在迎面接力时根据箭头指示的方向跑进跑出。实效是在迎面接力传接棒时避免学生相互碰撞,养成“左边跑出、右边跑进”和用右手传接棒的习惯。

这种方面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并不管用,在迎面交接棒时,由于学生习惯于跑跑道的中间,因此传棒者与接棒者迎面碰撞的现象时常发生。为此,笔者事先把跑道一分为二,让每位接棒者事先站在跑道的左半边的起跑线后,而传棒者跑在跑道的右半边,二人在交接棒时“井水不犯河水”,达到了错肩跑效果,这样相互迎面碰撞在一起的机会几乎为零。通过这种方法的尝试,学生们掌握了“左边跑出、右边跑进”的方法,教学目的达到了(见图2)。

第三,队形可以让学生站成斜线。

原文中,绝招5:迎面接力的队形创新教学。施老师的方法是:传棒和接棒的两位学生站在两端起跑线后,其余的学生沿跑道线以横队的形式站在一侧。听信号,传棒的学生迅速跑出,同时本组第三位学生站到跑出学生的位置上。传棒学生完成交接棒后站到对面横队的势在排尾,接棒的学生继续跑向对方,第二位学生立即站到跑出学生的位置上。以此类推,先轮完的小组获胜。

笔者对施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觉得其余的学生沿跑道线以横队的形式站在一侧,并不十分科学合理,因为,让不交接棒的学生全部沿跑道线以横队的形式站在一侧,首先,会导致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跑道影响他人跑步的现象;其次,这种队形只有二个小组时可以使用,而一个班级有三至四个小组时,中间二个组的学生也全部在跑道线一侧不利于管理,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再次,由于学生忙于观看比赛,第二个学生往往会分心而不及时到起跑线等待的现象大大增多。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队形,那就是让在起跑线后面划一条斜线,让所有学生站在斜线的右侧,这样既能让所有学生观看到接力场景,还不会因为观看前者比赛场景而忘记到起跑线站立接力现象,更不会出现拥挤、凌乱、不安全和比赛不顺畅现象。跑完的学生排到自己原来队形的最后(见图3)。

迎面接力跑的教学目标诚如施老师在文中所说的一样“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心情得到快乐”,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倚赖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接棒技术、跑步过程中的正确路线等。

篇9:谈接力跑教学比赛的多种组织形式

关键词:接力跑;教学比赛;传接棒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64-01

一、4×40m接力跑比赛

选择长80m,宽3m的场地,设置一个接力区,每队4人,第一棒和第三棒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中间接力区站第二棒和第四棒。采用混合式交接棒方法,第二棒和第四棒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第三棒采用迎面接力竖棒式。比赛跑动路线由第一棒传给第二棒,依次类推(图1)。

二、4×20m往返接力跑比赛

选择长80m,宽3m的场地,设置四个接力区,每队4人,分别站在各自接力区,交接棒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比赛方法是由第一棒开始依次传到第四棒,而第四棒的学生接棒后向前跑绕过标志竿向相反方向跑,由第四棒转换成第一棒,依次类推,进行往返接力跑比赛(图2)。

三、8×40m往返接力跑比赛

选择长80m,宽3m的场地,设置一个接力区,每队8人,场地的两端分别各站2人,中间接力区两侧分别各站2人。采用混合式传接棒方法,其中跑道两端的学生采用迎面接力竖棒式,而中间接力区的学生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比赛跑动路线由第一棒传给中间的第二棒,第二棒传给末端的第三棒,第三棒再传给中间的第四棒,依次循环类推,进行往返跑接力跑比赛(图3)。

四、12×30m往返接力跑比赛

选择长100m,宽3m的场地,设置二个接力区,每队12人,场地的两端分别各站2人,中间2个接力区的两侧分别各站2人。采用混合式传接棒方法,其中跑道两端的学生采用迎面接力竖棒式,而中间2个接力区的学生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比赛跑动路线由第一棒传给第一接力区,由第二棒传给第二接力区,由第三棒传给末端的第四棒,由第四棒的学生向相反的方向跑,依次类推,进行往返接力跑比赛(图4)。

五、分组接力跑教学比赛

选择长60m,宽3m的场地,设置一个接力区,每队12~14人,队员站在起点处,中间的接力区站一人,跑道的末端站一人。采用混合式传接棒方法,其中跑道两端的学生采用迎面接力竖棒式,而中间的接力区学生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比赛跑动路线由第一棒传给接力区的第二棒,由第二棒传给第三棒,而第三棒采用迎面竖式接棒,向起点方向跑60m,再传给第一棒的学生,依次类推,进行小组接力跑比赛(图5)。

六、分组循环接力跑教学比赛

选择长60m,宽各2m的两道跑道,两道各设置一个接力区,每队12~14人,将学生分成两队分别站在跑道的两端,其中各接力区站一人。采用混合式传接棒方法,跑道两端的学生采用迎面接力竖棒式,而中间的接力区学生采用上挑式或下压式。比赛跑动路线由一队的第一棒传给接力区的第二棒,由第二棒传给二队的第一棒,向相反方向跑,再由第一棒传给接力区的第二棒,依次类推,进行分组循环接力跑教学比赛(图6)。

参考文献:

[1]赵兵,章四美.趣味接力跑[J].体育教学,2006(06).

篇10: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一)体育新课标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比赛手段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情入境,真正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既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又提高了跑步教学的效果。

跑是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一项基本练习方式。我们一般通过游戏活动着重发展学生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各种速度的游戏活动丰富发展多样。通过名种形式快速奔跑一定距离,体验在快速奔跑中的心理感受,从而进一步改进跑的动作,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奔跑速度和奔跑能力。特别是在游戏活中,结合各种方式的快速跑练习,对正确掌握奔跑动作,获得加速的身体感受具有重要作用。

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一般用迎面接力这种比较典型的奔跑游戏,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配合老师做了示范:右手传接棒错肩跑出的动作方法,目的是可以让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到传接棒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在慢跑中进行迎面右手传接棒和错肩跑出的练习。迎面接力的要求是按照区比赛的规则进行教学,在起跑线上放置一根立柱,学生的右手必须放在立柱右后侧完成接棒再跑出。

我在多次运用迎面接力跑游戏和观察别人运用此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该游戏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现列举如下:

迎面接力跑游戏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较强,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较高,跑速较快,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拍手时,极易发生碰撞。或因跑速过快,拍手时一时收不住脚,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事故。又因为跑的时候速度过快,传棒的同时容易掉棒。另外,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和自觉性不高,在未接住接力棒前就站在起跑线前,从而缩短了跑距,投机取巧,违反规则。

迎面接力跑传递接力棒游戏的弊端是传棒时传递力量不容易控制,从而使接棒的学生,接不住棒,而且比较容易砸伤对方。另外学生在接球前就喜欢站在起跑线前,也违反了规则。

针对上面的弊端,我经过多次上课的实践和观察,仔细揣摩,对游戏的做法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现阐述如下:在迎面接力跑教学中,因为比赛很精彩、对抗性强,运动速度快,场面激烈,学生极度兴奋,都想目睹比赛的场面,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往前或者往左右拥,影响教学秩序,容易出伤害事故。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我把原来的纵队加大了距离,在两队的右边放了海绵垫,出发的时候,站立式起跑姿势出发,返回队伍交棒与下一位同学时,在完成交棒过程后,需在垫子上做爬行,直到队伍的排尾。这样更具有挑战性,也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看得见比赛的激烈场面,也能保持好队形。

经过这样简单的改进,就有效地克服了上述迎面接力的弊端,这种改进具备以下优点:

1、不容易发生碰撞,减少了教学事故的发生。

2、克服了学生在未拍手或未接棒前就超过了起跑线,防止了违反规则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及时掌控学生,把安全意识时刻放在首位,对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防患于未来,就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安全及更好的关爱学生。

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二)本课是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迎面接力跑的教学。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做出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和错肩方法。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慢慢掌握迎面接力跑的方法。先让学生四人一组,用走的方式分组练习迎面击掌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错肩动作,再从走到慢跑,让学生对错肩动作得到巩固。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传接棒的方法,再让学生持接力棒慢跑进行练习,从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再一一进行讲解纠正。学生在慢跑中的动作正确以后,再让学生练习快跑中的迎面接力。但同组中,学生的跑的能力不同,再让学生小组商讨,如何安排跑的同学的顺序,提高迎面接力的顺序。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迎面接力比赛。生的观察很仔细,学习也很认真,游戏中基本上没有看到学生传接棒时发生困难,而且交接棒速度也很快。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领悟了传接棒对游戏“迎面接力跑”的重要性,也基本掌握了传接棒的正确手型和姿势。

但是本节课的学生练习密度非常大。因为练习时分为四人一组,学生练习一组的时间非常快。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组数。却发现学生练习密度过大。所以,在练习队伍的编排和练习密度方面,还需要加强改进。

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三)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游戏化的自然跑练习,保持正确的跑的姿势,发展自然奔跑的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正面传接棒的动作和简单障碍无物的方法,教学前,教师讲清活动的方法、规则和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听到教师口令后排头才能跑出,起跑时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或越线,传接棒时不得抛接力棒。

本节课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和竞赛性,学生非常喜欢,热情很高,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机会,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遵守纪律和规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良好作风和品质意志,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 理解性默写下一篇:冷漠的现实温暖的人心作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