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生命之花

2024-04-14

盛开的生命之花(精选9篇)

篇1:盛开的生命之花

盛开的生命之花

——湛江特殊学校之行活动心得

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特殊学校里,我真的对汪国真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最璀璨的生命之花是盛开在不断前行的坎坷旅途中的。

2008年10月19号,这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我踏上了由湛师社协和湛教青年社协携手举办的到湛江特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旅程。在我一贯的想法中,我觉得身体不健全的人是很可怜的,因为他们饱受了很多异样的眼光,受到了很多不平等的待遇。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心里充满了同情,但是后来发现原来不是如自己所想的这样的。

来到特校的大门,我们一行人下了车,来迎我们的除了特校的老师之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他们脸上的笑容如盛开的花朵般璀璨,当知道这群小朋友都是特笑里的学生时,我们都不敢相信,因为他们看上去真的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残疾人的样子,看上去他们似乎比我们更加开朗。

我们来的目的协助特校召开他们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不过实际上是和他们一起玩。说是运动会,其实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以趣味为主,但是看到小朋友们认真的表情,我也不自觉的认真起来。一个简单的投篮动作似乎都花光了他们全身的力气,但是他们仍然一个接一个的继续着,脸上的坚持让人折服。球进了很开心,就算不进他们也不气馁。

接下来我们还一起参与了很多活动,既然是运动会,当然也就有输赢,也会有奖品,得到奖品的小朋友当然是兴高采烈的,得不到奖品的小朋友虽然有点失落,但仍为得到礼物的朋友开心,我们把赢来的奖品送他们,但是他们却拒绝了,说他们不能不劳而获,虽然没有奖品,但是还是很开心,他们会靠自己的能力赢得奖品的。他们语气里尽是乐观之意。

在离开的特校时,每一个小朋友都很恋恋不舍,我们把准备的礼物送给他们,却说这不是送他们的,而是应得的,因为我们和他们一起玩很开心,而且从他们身上还学到了很多东西。

什么事都可能遇到,这就是生活;什么境遇都不能将你打到,这就是强者。现在就我看来,特校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强者,比我们所谓的正常人更强,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都会在那里自怨自艾,连个小朋友都比不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对生活的乐观与坚强。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特校的每一个小朋友心里都盛开了一朵最璀璨的生命之花,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乐观面对生活的强者。

“助人”“自助”这两个词无论是分开还是合在一起,意义都是很大的,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在行动上帮助了他们,但他们却在心灵上帮助了我们,我们在“助人自助”,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朵生命之花,只是还没有盛开,当你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能乐观而又坚强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曲折的时候,生命之花就会在心中悄悄的盛开。

篇2:盛开的生命之花

衡水市南门口小学苏长征

一、活动理念和背景

我市水资源极度匮乏。而居民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因此我以“水是生命之源”为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我们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合理用水、科学用水,树立节水意识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明确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二、活动主题

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水的相关知识,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市、我国乃至世界水资源的现状。

2、学生能根据主题小组合作,调查整理、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明确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四、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

第一、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搜集植物、动物如果缺少了水会怎样的图片。搜集我市出现的有关地裂缝的图片和新闻。

第二、教师设计“生活用水调查表”让学生填写。生 活 用 水 调 查 表 姓名年级班年月

要求:

1、搜集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

2、搜集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搜集植物、动物如果缺少了水会怎样的图片。

4、搜集我市何庄村和安平县油子乡周刘村地裂缝的图片和新闻。

5、做实验:滴水在一小时内可以集到多少升水?

第三、学生测量滴水在一小时内可以集到多少升水。

实施阶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我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向课桌上哈气然后问他们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让他们明白这是水从人体内“跑”了出来的,说明我们体内有水。进而提出我们的身体里含有多少水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出示人体中含水的一些数据资料。

人体中含水的一些数据;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壮年时期水分占人体成分的70%,婴幼儿时期超过80%,而在老年时期水分占人体成分的50%——60%。人的脑脊髓中水分占99%,血液中约90%,肌肉中约80%,心脏等脏器中约80%,皮肤中约70%,骨头中约50%,人体内含水量最多的是眼球,所以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每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的水,没有水,人最多能活3天。

【设计意图:通过鲜明的数据,使学生了解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之源,水对人的生命的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

第二步出示植物、动物缺少了水的图片让同学们观看,并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知道动物、植物如果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动物、植物同样离不开水。)

第三步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除了洗衣和做饭,水还有什么用处?并补充一些风景名胜图片,学生对此进行充分交流,从而明确出日常生活不能缺少水,风景名胜都离不开水。

【设计意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水在不停地运动,它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进一步强调水是所有生命之源。】

(二)体验交流,唤起关注

用多媒体出示我国以及我市水资源现状的有关资料,资料一: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

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资料二:我市受自然地理位臵制约和连年干旱影响,水资源极度匮乏。全市水资源总量在全省11市中为最低,仅为4.9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1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5%。

我市深层水的限采量为2.43亿立方米,目前深层水年开采量却达到7-9亿立方米,已是限采量的近4倍!长期的超量开采,致使深层地下水水位以每年2-3米的速度持续下降,形成了著名的“冀枣衡”地下水漏斗区。超量开采,也致使2006年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村和安平县油子乡周刘村多处引发地裂缝。同时,浅层地下水位普遍降低,加之地表河流、水体干涸,还势必造成衡水湖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功能不能维持。随之课件出示以上两地的地裂缝图片让学生去感受缺水的严重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身边真实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使其心灵受到触动,深刻意识到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首先,让学生将课前测量滴水在一小时内可以集到多少升水这一活动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出准确结论;一滴水约重0.05克, 20滴一克, 一分钟可以滴60克水,那么一个小时就会滴3.6升之多。

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一天、一个月乃至一年能滴多少水?计算结果将会让学生瞠目结舌:滴水在一天可集水84.6升,一个月可集水2.6吨,一年将集水31.2吨!这些水量,足以满足一个三口之家的日常所需。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并得出一系列鲜明的数据,增强震撼力和说服力,使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观念进入到学生内心深处。)

(四)拓展创新,升华思想。

首先教师总结课堂收获,水的用处极大,任何生命都离不开它,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珍惜、节约每一滴水。

然后布臵两项课后实践活动,第一项回家跟父母讲讲现在我市的水资源现状。第二项做一期以《水是生命之源》为主题的手抄报。

(五)朗诵诗歌,激情导行。

在学生深刻理解水的重要性,明确节约用水的紧迫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激情朗诵诗歌《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她像乳汁般甘甜.她让森林青翠欲滴,她使花朵缤纷灿烂,她让小草生机盎然,生命从水中走来,一代代生息繁衍,那是生命的源泉,生命从水中走来,珍惜宝贵的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浪费会使森林失去绿色,挥霍将使鲜花不再灿烂,珍惜宝贵的水资源吧,那是生命的源泉!

为建设节约型家庭,提高节水、保水意识,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节水意识,在全校形成“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良好氛围。

2、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养成科学的用水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3、用水时避免大开水龙头,减少水的流量。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现象。

4、提倡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将水耗降至最低,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五、爱水节水的情感升华

冯培恩曾经说过:“每个公民都应当摒弃讲排场、摆阔气、爱面子、相互攀比的陈旧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米、一块煤……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13亿人将会创造惊人的数字,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会做出巨大贡献……”

篇3:让生命教育的道德之花盛开

关键词: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融合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青少年一直接受的是关于见义勇为、舍生取义、大公无私等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说, 我们提倡国民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甘于为国家、社会无私奉献这样的崇高精神。国内开始接触生命教育是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的, 由香港、台湾等地区逐步被引进国内, 受到了国内诸多学者们的关注, 并展开了丰富多样地研究。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取向, 不同学者持有各自的观点, 有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分歧与争议的。

一、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争议

关于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争议, 大致有两种取向, 一种取向强调生命重于道德, 另一取向是强调道德重于生命。

(一) 强调生命重于道德

伴随着生命教育研究的增多, 其中出现了不少极端思想, 将人的生理生命的位置无限抬高, 过分强调生理生命的地位。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 主要是质疑青少年在遇到危险或紧急关头是否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某些地区的政府基于对青少年学生的保护, 已经将本地区的教育文本中出现的类似见义勇为字样删除, 他们认为青少年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属于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 需要被保护, 面对社会的不良行为并与之搏斗, 他们还缺少相应的能力。更有极端人士认为, 现在社会复杂, 青少年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还不完全具备, 何谈保护别人?见义勇为不值得提倡, 反而容易把青少年置于危险境地。

(二) 强调道德重于生命

在道德教育中往往存在遗忘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 这样的道德教育过分推崇道德的神圣不可侵犯, 却忽视了社会个体的自然生命及现实需求。某些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也过分夸大了道德的神圣地位, 推崇英雄主义, 却将短暂而珍贵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种思想就是把道德与生命对立, 认为只要是道德需要, 牺牲生命是无所谓的。

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厘清

虽然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分歧与争议, 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要理解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首先要厘清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 生命教育的内涵

人的生命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加以审视。生物学角度认为生命包括人类基因组、人体和人脑。心理学角度认为生命主要是指人的自我意识, 这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社会学角度认为生命是指个体生命必须在人际关系中展开, 并在其中扮演角色。[1]根据不同角度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不难看出,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抑或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生命的涵义都包含有道德的成分。人的自我意识既有对自身肉体的意识, 也含有对自身人格、尊严的关注。社会学中生命是基于一定社会关系来展开和维系的, 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 道德可以说是这个关系层面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可见, 生命中包含有道德的成分。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 生命教育是舶来品, 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1968 年美国学者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生命教育多关注的是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暴力等问题。[2]从生命教育的起源和实施国家、地区情况分析, 生命教育的内涵相当丰富, 既要教会个体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 也要使个体学会珍惜和爱护有限的生命,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探索生命的真谛, 进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拓宽生命的宽度。生命教育可以说是贯穿个体一生的终身教育, 从生命个体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都要对个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命教育, 包括逐步领会生命的意义、培养顽强的生存能力、提升生命的价值等内容。个体通过有计划地接受生命教育, 能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基于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不难看出, 生命教育不仅包含如何认识、保护、真爱生命, 更要彰显生命的价值,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 使个体生命得到升华与提升。因此, 我们也能够得出生命教育是包含着道德教育的。

(二) 道德教育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解释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 • 教育卷》对道德教育的解释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3]从道德教育的定义不难看出, 道德是一种社会要求, 是外在的、正确的乃至唯一的价值规范, 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 用灌输的方法让受教育者接受道德规范的内容, 如果违反道德规范, 将对其采取某些惩罚手段。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教授认为,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引导生活的建构。[4]该观点将道德教育放置于现实生活视域中加以考察, 蕴含着通过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能够使个体更好地生活。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刻板、守旧地把道德仅仅理解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的统治和规范, 道德教育便成为一种灌输、一种强加于人的社会活动, 我们无法从道德教育中获取使人幸福生活的途径, 道德教育不但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反而成为一种固化思想的手段, 让人心生厌恶。社会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因此要充分观照人的现实需要, 保证人的生命质量。人虽然要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 但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基于社会需要的规范, 而应该是基于人的生活需要的规范。[5]

重新认识和理解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教育包含道德教育, 道德是为人的生命服务, 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更幸福地生活。因此, 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当拓宽, 仅局限于如何认识生命和保护生命是远远不够的, 更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生命教育应基于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着力于对生命的珍惜与爱护, 发展于对生命价值的实现。道德教育恰恰是提升生命价值的最好途径, 正是有了道德教育, 生命教育才更有生机和活力, 才更有内涵。

三、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

厘清了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我们得出道德教育蕴含于生命教育之中, 但在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二者却是分离的, 主要表现为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和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如何能够将二者有效融合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转变教育观念

从不同国家、地区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看, 主要是针对反毒品、预防艾滋病、暴力、自杀等问题。当然, 这些问题在我国也存在, 并且正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进步而越发严峻, 因此我们的生命教育内容也理所应当包含诸如上述的内容。但是, 每个国家的国情、文化不同, 我们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如今, 人们的道德水平降低, 频频出现各种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法分子, 地沟油、毒奶粉事件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心, 人们不敢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遇到困难的人, 生怕被反咬一口。因此, 我们不能将生命教育仅仅局限于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这样较低的层面, 更应该从当前社会的问题着手, 如何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从提升道德水平的角度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从而更加珍惜弥足而珍贵的生命。

(二) 开设专门课程

当前, 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 通过这样的德育课程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然而, 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的教材中, 虽然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有所渗透, 但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 更缺少实践的活动课程。因此, 我认为应当编制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 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并且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应当是带有情境性的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过程。当然, 生命教育课程中必然要体现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教育, 将道德与生命紧密联系,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道德对生命的作用, 即道德能够提升生命的高度,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巨大的价值, 只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他的生命才是完满的。

(三) 形成教育合力

无论是生命教育凸显道德核心, 还是道德教育渗透生命关怀, 单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应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同时,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应当营造一种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氛围, 鼓励人们远离毒品、禁止暴力、和谐沟通, 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来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家庭应当从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出发, 教会青少年悦纳自己、关心他人,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让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仁宗.论“人”的概念——生命伦理学的视角[J].哲学研究, 1998, (9) .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11) .

[3]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

[4]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6) .

篇4:语文树上盛开的生命之花

关键词:生命的可爱;挫折教育;责任意识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不仅能提供一种认知性的生存知识和生存意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生命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有着非凡的意义,从中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彰显。

一、欣赏生命的美丽,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感受生命中的挫折,增强生命的承重力

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的心中都是心肝宝贝,在爸爸、妈妈的眼里都是天之骄子,百般疼爱,万般呵护,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积万千宠爱于一身。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阳光雨露,欢歌笑语,何曾会有急风骤雨,何曾会有挫折困难呢?但是现实又是残酷的,他们也要不断地长大,走向社会,也会经历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对生命的教育中,不妨加重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品尝生命中的另一番滋味,增强学生心中对生命的承重力。每个人人生路上会遇到的可能更多的是艰辛与坎坷,面对厄运逆境,应该坦然接受,勇于奋斗,改变命运,这才是生命的常态,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反之,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甘愿沉沦,这才是对生命的轻贱。如我们学习的《丑小鸭》,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正是由于他曾经经历过的不堪遭遇的磨练,而且在逆境中能够百折不回,不甘放弃,不断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丑小鸭只因为他丑,在鸭群和鸡群中便“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放过他;他讨好那些野鸭们,“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只希望大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没有更多的企求;在农家小屋,他不断受到母鸡和猫的奚落排挤;后来,他还受尽严冬的折磨,差点被冻死。作者不厌其烦地记述丑小鸭所经历的不幸遭遇,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在困难的打击面前,我们应该秉承乐观自信、不屈不撓、迎战千难万险的勇气和精神,那么我们就会迎来人生的春天,赢得人生的成功与精彩。

三、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人生精彩

人的生命还有一个社会化的属性,语文学科中的生命教育必须突出这一点,以此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个体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勇于担责、懂得付出、学会感恩、展现自我。显然,课文中相当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是教师深化生命内涵的依据。

生命的价值在于担负责任。《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生命的价值在于学会感恩。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自我的魅力,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了光彩。通过对这类文章的解读,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生命的价值在于亮出自己的精神,展现自己的魅力,活出自己的光彩。

四、润物无声,用生命影响生命

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语文教师自身还应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言传身教”,才能自觉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培养青少年热爱生命的意识,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同样,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也会通过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也要身正为范,让学生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应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要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从而赋予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让学生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意地成长。

篇5:盛开的民族之花作文

曾经有人说:世界上任意两个人的相遇都是前世百万次回眸努力的结果,不知是前世有缘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点缀着白云的蓝天下,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和谐的中国大地上我遇到了一个姑娘何芳曦,并与他相识相知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何芳曦是一个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她浑身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很爱微笑,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很可爱。她哭过、笑过、迷茫过,可她不曾屈服过。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她热爱身边的一切。她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和她刚认识时我还以为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汉族女孩,在饮食方面不必忌讳,所以就发生了让我到现在提起来都觉得不好意思的一幕,就是糊里糊涂的把她推进一个并不是清真的早餐店,因为我们玩得很好所以我就夹起一个包子往他嘴里喂,然当她眼睛瞟到餐点单的时候,就掐着我的脖子问:“你这包子是什么馅的?”,接着又对了我的脖子施加了压力“知不知道我在饮食方面是有忌讳的!”我当场属于雷劈状,神呐,她不是汉族的`吗……

当然,在我们生活中,插曲多种多样。的七月,是小学升初中奋力作最后冲刺的时候?也是我们里要毕业离开的时候。在我们离开要生活学习的小学部,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活之前,?

为了有一个好成绩去面对初中的新生活,趴在课桌上补习那总是拉后腿的英语,他总是会给我讲答我的疑问,耐心教导。然而在她的帮助下我也终于在毕业时有一个满意的成绩。在食堂里买一堆食物使劲使劲的往嘴里填,一边吃一边笑而笑着笑着就哭了,不一样的选择,最后见面的机会肯定是少之又少……

篇6:让和平之花盛开的作文

我是一名热爱和平的孩子,通过媒体报纸,了解到人们的战争毁灭了许多孩子的美好生活,我希望人们能和平相处,世界各地的人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因为我们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一双双充满血腥和恐怖的眼神,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腐蚀着我们的心灵。在战争的地方,孩子失去亲人,家园,暴力使那些孩子变的`不可理喻,他们的心灵饱受创伤,既无奈又怀着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美国侵略伊拉克,强行夺回汽油。伊拉克孩子的家园支离破碎,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他们无家可归。一个女孩拿着塑料枪恐吓着一位小男孩,她已经被失去亲人的痛苦走向疯狂。曾经有一个士兵在他的枪上贴着全家福,他多么希望家人团圆。年迈的老人和无辜的妇女以及那可怜的孩子都在受着无谓的罪。

孩子们身上一处处的伤痕,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罪恶的子弹摧毁一个国家,我们的和平之花在凋谢。孩子在哭泣,和平鸽在流血。

篇7: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的作文1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句温暖而亲切的问候,虽然简单,却能让人心情舒畅;文明,是一双困境中向你伸来的手,虽然质朴,却能感化人心;文明,是一根粗壮有力的石柱,巍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撑起一片蓝天;文明,又似一股细细的流泉,清澈无比,能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文明,更是一粒美丽的种子,只要你细心播种,就能开出芬芳的花朵。

我家住在长阳,今年我们开展了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活动。在学校,老师为我们进行文明讲座,班级组织班会,学校红领巾广播也专门进行了宣讲,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们进步了。瞧!校园里一尘不染,再也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哟!那有一团垃圾,一个同学看见了,立即拾起,没有丝毫犹豫。看!楼道间,同学们秩序井然,没有拥挤,没有推搡,四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值周老师随时站在楼梯口,同学们个个向老师问候,那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好”回荡在校园里,那一条条在微风中飞舞的红领巾,与那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课间,没有疯赶打闹的喧哗,同学们在看书、画画、写字,做有益的游戏,好一派美好的画面!

走出校园,我们依旧是文明的好学生。坐公交车时,同学们自觉排好队,有序地坐公交车,车上,同学们会主动为他人让座,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其实,文明之举也许很细微,很简单。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少年,播下文明的种子,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的作文2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得重视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社会又有何用?原本,我对“文明礼仪”这个词不以为然,可经过了那件事之后,我开始注意起它来了。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宗汉街道马家路的道路两边,洒满了一片片树叶。我和几个小伙伴路过这儿,踩在上面“沙沙”地响。这时,一个小伙伴说:“我们扫树叶吧!这儿有这么多落叶,别人走过多不方便啊!”我听了,不耐烦地说:“哎!别这么麻烦了,又不是自家的落叶,何必耽误玩的时间呢?”她听了,语重心长地说:“虽说不是自家的,我们也应该为人民服务。老师不是常说,要学习雷锋吗?”我听了,脸红到了脖子根,觉得无地自容。

我们拿来扫把,扫了起来。一阵风吹来,我冷得打了个寒颤。没扫多久,我们的小手、小脸便冻得通红。终于扫完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全身刺骨的寒冷,化成了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房。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文明礼仪是多么重要。从此以后,我更加重视文明礼仪了。

“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我们和谐的明天,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的作文3

遵守文明礼仪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是同学们就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乱吐脏字,不注重仪表;见到老师视而不见;在课桌上乱写乱画,把墩布上的脏水甩到墙上上,放学路上不排队针对这些现象,学校举行了很多活动,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公民就是其中的一个活动。举行开幕仪式开展队会等等。

在同学们和老师们领导们的合作努力下,我们的校园发生了大的变化。同学们见到垃圾弯腰捡起来,不乱丢垃圾,见到老师立正敬队礼,每一次涮墩布的时候把登录提起来,见到有同学在桌子上乱写乱画,同学们会立即制止,每天都佩戴红领巾在不小心踩到撞到对方之后会马上说对不起,对方也会马上说没关系。看同学们改进以后校园是多么美好啊。我相信只要全体同学都讲文明讲礼貌,校园就会更加美好。

篇8:盛开的舞之花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范大平亲临现场观看了4种舞蹈的汇报表演, 并勉励工会干部, 把即将于今年4月举行的全市教育系统第三届教职工健身交谊舞、广场舞大赛办好。这次舞蹈培训的教练由市教育局获得国家健身交谊舞一级教师、一级裁判资质的高峰、韩思伟等老师担任。

舞蹈的培训工作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需要有一定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才能坚持到最后。目前克拉玛依市教育工会已经连续3年举办类似的舞蹈培训, 作为组织者兼教练的高峰老师常常连续几个月周末不休息, 50多岁的她免费为教职工教舞。

本次培训不但鼓励在职教职工参加, 还首次动员赋闲在家的退休教师一起学舞, 目的是让退休教师也能享受到高雅艺术带给人们的快乐, 这一举措让许多退休教师们欢欣鼓舞, 参与热情高涨。其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 最小的22岁, 年龄跨度太大给教舞带来一定难度, 进度和强度既要照顾老教师又要兼顾年轻人。恰恰舞的速度快、节奏强, 起初教练们还担心老教师们的身体适应不了, 好心提醒他们如果吃不消以后再慢慢学, 老教师们却纷纷表示自己能行, 学舞的态度非常认真。老老少少共舞一曲, 老教师们再一次重温年轻时光。

篇9:盛开的红妆之花

人类生命的精神需求,是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高级需求,它作为一种潜在力、驱动力和行为力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阶段,以不同的经济·礼俗等形式,得以表现人类不同的需求。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体制中,婚嫁文化礼俗现象都浸润着人类生命潜能的精神需求。

社会各时期的婚嫁礼俗都处在经济的制衡中,随着经济潮涨潮落,由经济引导促使着婚嫁礼俗发生变化;同时,人类审美需求作为最直接的驱动力,又会促使新的婚嫁文化礼俗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并再通过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以文化创新形态表现出来。婚嫁礼俗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的思想、情感、智慧等精神需求。

婚姻对和谐社会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人类的精神需求为基本,来探究“十里红妆”这颇具中国特色的婚嫁文化现象,研究它发生、发展、繁荣的原因,将会为现代社会传承、创新中华传统婚姻礼仪文化和现代婚嫁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又一新的依据。

中国红语新嫁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硃砂红——(中国红在色彩专业上的称呼),有其特殊的神秘含义。中国古代把喂以朱砂的壁虎(又称守宫)晒干捣碎,点在婚前的女子身上检验女子是否守节,认为女子一旦失去贞操,则红点消失,否则,红点终身不灭,这一民间验方加强了使红色成了女子的专用词,比如红颜、女红、红粉、十里红妆等。红色是中国婚俗中约定俗成的喜色,也是非常典型的女性文化。

红色是生命的原色,代表生命的延续,人类对红色的审美需求由来已久。我们探究“十里红妆”婚嫁文化,首先得从“红”开始,以硃砂红为基调的“中国红”可以使我们对华夏婚嫁文化的研究大大的提前。

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戴的鱼骨等装饰品用赤铁矿粉染成了红色,运用殊砂矿物颜料或动物的鲜血在岩壁上作画。新石器时代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迄今最早的一只漆器木碗,外表涂有层朱红色。可以说,红色是中华民族审美情结及审美灵魂的精神需求中最珍重的色彩。至今,我们还能从故宫城墙的红色感受中国人崇尚红色的庄重之情。

人类对红色的最初认识也许是源于对血、火及初升的太阳对生命意义影响的自然现象在审美潜意识理解中的反映。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是含有社会性的图腾信仰及对生命的尊重,包括巫术、礼仪符号意义在内,是审美本能需求(对红色的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胜的想象理解,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包括两性的结合形式及图腾活动之中。这表明在人类审美初步的萌芽阶段,“红色”已经进入人类的心理视野。

“十里红妆”牧奁均为以朱漆髹底、雕饰贴金的漆器,有花轿、万工床、红橱、梳妆台、盆碗等,这些妆奁均用俗称“一分朱砂,三分黄金”的贵重的红色矿物质朱砂,髹漆调和而成,朱砂,至今仍比黄金昂贵几倍。朱砂漆以天然的朱砂等矿物质作色料再调以树漆,以鲜红明亮为最佳,永不褪色。年代越久越漂亮。由于这种家具的色彩绚丽明快、富丽堂皇、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气氛,体现了女性文化内容,使其红色妆奁成为历代婚嫁的特有符号,专有色彩。

在经济富裕的浙江宁绍地区,从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殊砂红漆木碗,至近代的殊砂红漆木制家具,这种红漆家具在近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着,并逐渐演绎成当地独特色彩风格的民间婚嫁文化。也可以说,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这些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红”色妆奁的出现。如“十里红妆”婚嫁现象,它结合中国婚嫁礼俗文化,发扬得淋漓尽致,这二者相互促进。人类本能的审美需求,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引导并推进着社会的发展。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一词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当时、江浙宁绍地区富家嫁女时的仪式及妆奁绵延十里壮观场面的称呼。

至今,该地区民间还流传有“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之说, “大凡一种风尚的兴起,必须以物质生活的丰裕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风尚的流行就变得比较轻易。

“十里红妆”婚嫁习俗的兴起,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宁绍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原因,使这一带不乏富甲一方的财主、商人和显贵们,他们把这“闺阁”之事,演绎成了流传千年的婚嫁文化。当时,男女双方在选择配偶时大多考虑双方家庭财产多寡。婚姻在缔结过程中非常注重聘礼,聘礼越重,女子的身价筹码越高。而女子出嫁时陪送嫁妆,也体现了婚姻当事人的经济状态。 从一开始,婚姻就没能脱离经济而作为一种现象独立存在,周代确立的“六礼”中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一环就表明了婚姻与经济的关系。而滥觞于隋唐,形成于两宋,盛行于明清的婚嫁论财现象,则更是直接的揭示了经济在推动婚姻礼俗变迁上的决定性作用。

嫁囡

从南宋时期开始,江南盛妆嫁女的习俗已蔚然成风。俗话说:“上等人家嫁囡,中等人家送囡,下等人家卖囡。”十里红妆中最初能将婚姻与经济关系一览无余的就是浩大的“发嫁妆”场面。

明中叶以后,江南率先以其经济优势走在全国的前列,商品经济,特别是市镇的迅猛发展,新经济因素的萌芽,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新的婚姻观念也开始出现。婚嫁习俗方面更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姻不论门第,皆从目前富贵”。这代表了明中叶以后婚姻领域内的新动向。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婚姻关系突破了门第观念,不管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

嫁奁,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嫁资”、“妆仓”等。明清时代,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之物,无论家庭贫富,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一份体面的嫁妆,即所谓的“量力从厚”,否则就会影响到女儿的终身大事。目前在深圳的“深圳十里红牧民俗博物馆”则全面展示了明清时期女子出嫁时奢华的嫁奁。

妆奁一方面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爱意,另一方面,也是家族富有、地位显赫的一种炫耀。在古代,两家联姻,家与家的联合较男女结合更被人们和社会重视,婚姻只是被作为壮大亲族、扩大权势来考虑。明清时期,宁绍一带是商贾官宦云集之地,商人们虽然手中握有大量财富,因重农抑商习惯,政治地位向来不高,所以常常通过联姻来结交士大夫,藉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另外,富商巨贾之家常世代联姻,以增强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的竞争能力。

明末清初期,中国索有“无宁不成市,

无绍不成衙”之说。四海经商的,在各地做师爷的宁绍地区人,了解各地婚礼排场,回到本地,在自己或子女成婚时,免不了在本地原有婚俗中融入外地婚俗习惯,经过不断的吸收融合,形成了有异于本地传统婚俗的,独特的、创新性的“十里红妆”婚嫁礼俗。奢华的新婚俗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十里红妆”婚嫁形态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当时汉民族婚嫁礼俗的典范。

贳嫁妆

宁绍地区的“十里红妆”婚嫁习俗,在清末民初时期曾又迎来了一次大兴盛,这与其当时的民族工业崛起和第三产业兴盛有密切的关系,极具时代特色。

[宁绍商船织,嫁女厚妆奁]

宁绍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是中国著名的南门第一港,航道四通八达,海内外交通便利,便于和世界各国通商贸易,加上“五口通商”,民族工业崛起并得到发展,这就促使宁绍商品经济特别发达,并为奢华的“十里红妆”婚俗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饮誉四海的“宁波帮”纷纷在宁波、上海投资,促进了宁波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宁波历史上工商业的“黄金时代”,这时期宁波婚礼豪华也发展到了极点。

[八作老师齐备,十里妆仓始成]

经济的繁荣促使了手工业发展,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漆器和朱金木雕等传统工艺,为“十里红妆”的制作提供了便利。制作一套“十里红妆”器具需要“八作老师”的共同配合,除了泥水匠不需要外,其余木老师、漆老师、篾老师、箍桶老师、雕刻老师等缺一不可,在宁波一带人们习惯称呼匠人为“老师”,对手工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彩结贳于店,富家相比攀]

这个时期的“十里红妆”的场面豪华,还有因为当时那地区出现了众多的贳器店,专门服务于婚礼的彩结贳器号,也就是办喜事的人家只要出不多的钱,就可以租到办喜事所需的一切东西。如租用花轿,不仅有花轿贳器店,而且还有一整套的抬轿、拆轿、扶轿的人员及其服装;稍好的贳器店还有头号轿,如果用头号轿,就得配备相称的仪仗队,那就要花费很多钱,所以头号轿一般人家是贳不起的,而头号轿一年前就要预定,六个月就只能租到二号轿。可见当时富商林立,富家办婚事争相比富,讲场面风气之盛。

总之,得天独厚、五口通商的地理位置、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新兴的第三产业,优良的经商传统、快速发展的经济,它不仅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及物质产品的丰富,并不断地侵蚀着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婚嫁礼俗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趋新求异、追求豪华。这些都使得宁绍婚嫁礼俗在当时独树一帜,卓立于中国民间婚俗之林。“十里红妆”婚嫁礼俗文化又一次在宁绍地区达到了中国婚嫁礼俗上的黄金时代。

掀起她神秘的盖头

“十里红妆”婚嫁印证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地域、国度、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人类不同的精神需求,并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在带有各自传统文化的礼俗中得以体现。这为我们今天对传统婚嫁礼俗文化的传承及婚嫁文化产业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又一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求激发。人的最高需求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产生创新激情,并得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礼俗文化的发展。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在物质过分张扬的时代,中国的GDP及各种经济指数与世界各国相比已居较前的排名,社会到了小康阶段,但高雅文化和民间道德礼俗的发展却没跟上经济的步伐。此时人类需求上升为心理上的尊重需求期。人类就特别渴求高雅的礼俗文化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满足自己,社会也迫切需要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传统的“十里红妆”婚嫁礼仪文化及产业,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除了被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目前全国已有以“十里红妆”为主题的博物馆、大酒店、大酒楼、婚嫁文化产业商城、婚纱影楼、十里红牧婚嫁(连锁)商社等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推动下,人类的精神需求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产生不可抑制的创新能力,进入“自我实现”阶段,达到人类自然的、本能的对传统的婚嫁礼俗文化进行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创新时期。

传统婚嫁文化,像一个羞涩美丽的待嫁女子,我们通过产业化的传达,掀起她那神秘的盖头,展示着国粹文化中最精湛的元索,在人类生息繁衍的土地上盛开红妆之花,让浓浓的中国红、民族风在华夏大地掀起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革命风潮。

上一篇:三年大学生自我评价下一篇:工作规划书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