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2024-05-24

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共15篇)

篇1: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1+1等于几?在数学上,人人都知道是2。可是在生活中我并不满意这个答案,事实上,1+1,可以有无数个答案。

一份信念+一份执著=不灭的希望

海伦一岁半时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失聪失明的小海伦并没有放弃生命,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后来,家庭女教师打开了海伦心灵的窗户。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魔,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掌握了五种文字。她不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信念一次次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二十四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

从她的精神、品质、信念,不难看出,在她眼里,每天都是希望。希望是她的成功之本。但一个人只有信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到底,朝着理想、目标,勇往直前。

一份期望+一份肯定=长久的温暖

曾经有个小女孩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长胡子。林肯极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刻给孩子回了信,还真留起了胡子。

泰戈尔也曾收到一个小姑娘的信。在信中写道:“爷爷,我想用您的名字给我的小狗命名,行吗?”泰戈尔不仅立即回了信表示坚决同意,还在信中加了一句“不过在命名之前最好征求一下小狗的同意。”

林肯与泰戈尔都可以说是伟人,但他们的回答中丝毫不见疏远,反而处处流露出温暖。

一份才干+一份合作=永恒的成功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以后,设宴款待群臣。席间,他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治国,爱民和用兵,萧何都有万全的计策,朕也不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百战百胜,是韩信的专长,朕也甘败下风。但是,朕懂得与这三位天下人杰合作,得到天下。反观项羽,连惟一的贤臣范增都团结不了,这才是他失败的原因。”

刘邦只是个平民,他能战胜项羽的因素可能有许多,但才干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1+1等于希望、等于温暖、等于成功、等于……

一百个人思考1+1,会有一百种感受,1+1也就有了一百个不同的答案

篇2: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学生时代的我用我的学习生活解答了这道意味深长的计算题。这是学生特有的经历,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而老师则说:1+1=2。

请看:1个理想+1分拼搏=2份期盼――老师的期盼和家长的期盼。1分汗水+1分耕耘=2个成果――1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和1个光明美好的前途。对于老师的答案,我们无可厚非。我们深深理解老师的答案。这是他们用他们那颗期盼我们成才的心为我们的人生做出的最好诠释。你看,校园中的答案竟如此丰富。走出校园,走进人生,我们继续寻觅着它的答案。

爷爷说:1+1=3。

1分勇敢+1分战斗=3个幸福――你的幸福,我的幸福和他的幸福。

1个志向+1份奋斗=3个温暖――咱家庭的温暖,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是呀,爷爷生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社会而战斗,为祖国而奋斗,这是他用他那饱经沧桑的人生而做出的答案。

爸爸却说:1+1=4。

1分真诚+1份关怀=4个人的快乐――爸爸的快乐、妈妈的快乐、还有姐姐和我的快乐。1分智慧+1分能力=4分满意――社会的满意、单位的满意、家庭的满意、还有个人的满意。这是爸爸用他的人生,他的生活做出的回答。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我终于明白:多彩的人生构成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生活必然蕴含着多彩的答案。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说:“1+1可以等于许多,等于人生、等于生活、等于前途、等于命运、等于……”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篇3: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1.单个百分率测验与适合性χ2测验的关系

例1:用基因型纯合的糯玉米和非糯玉米杂交, 按遗传学原理, 预期F1植株上糯性花粉粒的P0=0.5, 现在一视野中检视20粒花粉, 得糯性花粉8粒, 问此结果和理论百分率P0=0.5是否相符[1]?

解法1:k=2组次数资料的适合性χ2测验

假设H0:总体分布符合1∶1, 对HA:总体分布不符合1∶1.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理论次数

统计推断:实得χ2<χ02.05, 故概率P>0.05. 接受H0: 总体分布符合1∶1的理论分布, 差异不显著.

解法2:k=2组次数资料的适合性χc2测验

χ2分布是连续性的, 而次数资料则是间断性的.由间断性资料算得的χ2值有偏大的趋势, 尤其是自由度df=1时, 用连续性分布作χ2测验时, 容易发生第一类错误.故在假设测验时, 进行连续性矫正, 采用矫正的χc2测验.

解:假设H0:总体分布符合1∶1, HA:总体分布不符合1∶1.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统计推断:实得χc2<χ02.05, 故概率P>0.05. 接受H0: 总体分布符合1∶1的理论分布, 差异不显著.

解法3:单个百分率的u测验

在理论上, 这类百分数应按二项分布进行假设测验.但是, 如果样本容量n较大, p不过小, np和nq皆大于5时, 二项分布趋近正态分布.因而, 可以将百分数资料做正态分布处理作近似u的测验.

解:假设H0∶P=0.5, HA∶P≠0.5.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统计推断:实得|u|<u0.05/2, 故概率P>0.05.接受H0∶P=0.5, 差异不显著.

解法4:单个百分率的uc测验

因为二项分布的百分率系由计数某一属性的个体数目计算得来, 属于间断性的二项分布.用连续性的正态分布作u测验时, 容易发生第一类错误.所以在假设测验时, 进行连续性矫正, 采用矫正的uc测验.

解:假设H0∶P=0.5对HA∶P≠0.5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统计推断:实得uc<u0.05/2, 故概率P>0.05. 接受H0∶P=0.5, 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 适合性χ2测验与单个百分率u测验的关系:

对于二项分布即k=2的次数资料, 自由度df=2-1=1, 适合性χ2测验与单个百分率测验有如下数学关系:

由此可见, 当自由度df=1时, 两尾u测验与一尾χ2测验相对应.

2.两个百分率测验与独立性测验的关系

例2:调查经过种子灭菌处理与未经种子灭菌处理的小麦发生散黑穗病的穗数, 得相依表1, 试分析种子灭菌与否和发生散黑穗病多少是否有关[1]?

解法1:2×2表次数资料的独立性测验

解:假设H0:独立, HA:不独立.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理论次数E11=76×210/460=34.69565

df= (2-1) (2-1) =1

统计推断:实得故概率P<0.05.否定H0接受HA:不独立, 差异显著.

解法2:2×2表次数资料的独立性测验

解:假设H0:独立, HA:不独立.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df= (2-1) (2-1) =1

统计推断:实得故概率P<0.05.否定H0接受HA:不独立, 差异显著.

解法3:两个百分率u的测验

解:假设H0:P1=P2, HA:P1≠P2.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统计推断:实得故概率P<0.05.否定H0接受HA, 两者差异显著.

解法4:两个百分率的uc测验

解:假设H0:P1=P2, 对HA:P1≠P2.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u0.05/2=1.96

统计推断:实得uc>u0.05/2, 故概率P<0.05.否定H0接受HA:P1≠P2, 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 独立性测验与两个百分率u测验的关系:

对于2×2表的次数资料, 自由度df= (2-1) (2-1) =1, 独立性测验与两个百分率u测验有如下数学关系:

由此可见, 当自由度df=1时, 两尾u测验与一尾测验相对应.u测验的两尾临界值与测验的一尾临界值相等, 即

3.讨论

对于例1, 在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假设测验的 (1) .

解:假设H0∶P=0.5, HA∶P≠0.5.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np=20×0.5=10

统计推断:实得tc<t0.05, 故概率P>0.05.接受H0, 差异不显著.

因为根据无效假设, 可以计得而且已知σ时, 无论样本大小, 都可以用u测验.所以, 上述计算中选用t测验不合适, 这里应用的计算公式不妥当.下面用事例间接证明.

例3:某食品厂的一条生产线上的产品组成指标为:一级品∶二级品=7∶3.现随机抽取了20个产品做检验, 得一级品13个, 二级品7个.问其产品组成比例是否达到一级品占70%的生产指标[2]?

对于例3, 在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假设测验的[2].

解:假设H0:P≥0.7, HA:P<0.7.

显著水平α=0.05

测验计算:

统计推断:实得uc<u0.05, 故概率P>0.05.接受H0, 差异不显著.

可以证明, 说明u测验的一尾临界值与测验的一尾临界值相等, 即

4.结论

(1) 对于k=2组次数资料, 可以用适合性测验;也可以用单个百分率的u测验.

(2) 对于2×2表的次数资料, 可以用独立性测验;也可以用两个百分率的u测验.

(3) 百分率u测验与测验的数学关系为

(4) 百分率矫正的uc测验与矫正的测验的数学关系为

(5) 测验的两尾临界值与测验的一尾临界值间, 有如下数学关系

(6) 测验的一尾临界值与测验的一尾临界值间, 有如下数学关系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91, 135.

[2]王钦德, 扬坚.食品试验统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62.

[3]辛淑亮.现代农业试验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4]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篇4:网速叠加?1+1就应该等于2

注:下面的网络叠加方法,都需要至少一台路由器支持,如果你现在使用的有线网络,采用的是ADSL直接拨号的方式,将无法达到叠加目的。换句话说,即使你仅有一台电脑,一个有线网络,该网络也必须通过路由器连接到PC才行。此外,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网络叠加只在使用多线程工具(如迅雷)下载文件有所体现,其余像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并无优势。

“有线+无线”或“无线+无线”叠加法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有线网络和一个无线网络,或者只有两个无线网络,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叠加。

实例1:使用Win7/8系统实现

由于Win7/8系统都支持多重网络,不过,默认情况下,只会启用当前网速最好的连接,而将另一网络断开,因此,我们只要在系统强行启用两个网络,而且在多线程下载时(如:使用迅雷或QQ旋风下载时)通过不断切换网络,即可达到让系统同时启用两个网络的目的,从而达到网速叠加的目的。

注意:此处使用的系统版本必须是64位版本,32位版本往往不能叠加成功。此外,相对于两个无线网络连接来说,有线和无线叠加的成功机率更大。通常来说,可达99%以上,而“无线+无线”成功机率相对较小。

以Win 8.1 64位专业版为例。

第一步:右击右下角托盘区中的网络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打开相应的对话框(如图1)。

第二步:选择左侧的“更改适配器设置”项,在右侧右击被断开的链接,选择“连接/断开”(如图2),即可启用该网络,此时,如果我们用迅雷等下载文件时,当下载的文件较大,当前的带宽已经不足以满足要求时,系统就会自动启用另一网络来进行加速。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设置简单,任何人都能轻松上手,缺点是不稳定。由于Win7/8具有自动筛选优质网络的特性,所以在加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叠加网速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恢复到了单网速状态,这说明系统已自动筛选出一条优异的网络,而将另一条忽视了,这时,我们只需将当前网络断开,待系统启用另一网络并到稳定的下载网速时,再启用被断开的网络,两个网络又能重新工作了(如图3)。

此外,用上述方法形成的网速叠加,使用网络测速工具无法测出叠加效果,这是因为测试工具是基于单线程的,无法同时调用两个网络。同样,我们在使用IE等单线程浏览器冲浪时,也无法享受到双网或多网叠加的效果,在下载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使用IE浏览器,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单网络模式,所以在使用多网叠加进行下载的过程中,不要随便使用浏览器,以免叠加效果终止,给下载带来麻烦。

实例2:利用工具实现

除了用系统自身的功能实现上述网络叠加外,目前,有一些工具也可实现网速叠加,比如我们此处将要介绍的Connectify(下载地址: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8ebacdf0dff65b49f75cd565.html)。

和使用系统自身功能达成目的相比,使用工具的最大优势是叠加效果比较稳定,而且无线网络叠加成功的机率增大。此外,其加速效果可用测速工具直接测出,所以比较适合于想经常使用网络叠加的朋友选用。

第一步:安装后运行程序,关闭随后出现的Welcome to connectify Dispatch欢迎对话框(如图4),进入程序主界面。

第二步:单击Start Dispatch(开始调度)按钮,启动服务。程序会自动监测当前存在的网络,并将其实际网速分别显示出来。在主界面的菜单栏中单击“Settings(设置)/dispatch(调度)”,打开相应的对话框,选择dominate(优势)项,最大化网络速度。此时在程序主界面可看到多条网络已同时开始工作了(如图5)。

第三步:此时,如果我们用360安全卫士等测速工具对网速进行测量时,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网速的确比单条线路有了明显提升(如图6:10MB光纤+4MB WiFi叠加效果)。在叠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取消叠加,可通过在程序主界面中单击Stop Dispatch(停止调度)按钮终止服务来实现。

“有线+有线”法

相对于“有线+无线”或“无线+无线”来说,两条有线网络叠加,需要相应的硬件支持,比如我们至少得准备两台路由器才行(具体要准备几台,视要叠加的有线网络有多少而定)。此外,如果你的PC中有两个有线网卡的话,此时也可以利用上。

实例1:用双网卡实现叠加

第一步:让两条网络各经过一台路由器连接到网卡,然后用上面所说的方法,在系统中启用这两个网络连接。

第二步:右击系统托盘区中的网络连接图标,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进入相应的对话框,选择左侧的“更改适配器设置”项,打开“网络连接”对话框。右击“以太网”图标,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以太网 属性”对话框。选择列表中的“Interet协议版本4”项,单击“属性”(如图7)按钮。

第三步: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取消对“自动跃点”项的勾选,同时设置“接口跃点数”为20,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

第四步: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另一网卡的“接口跃点数”为20。现在用测网速工具测量一下看看,是不是网速有了明显增加。

实例2:串联路由器实现叠加

目前有许多高档路由器都提供了双Wan接口,这样,我们只需将两个有线网络的外线入口分别接入这两个Wan接口中,即可通过路由器的负载均衡功能叠加两个网络。

nlc202309031757

不过,双Wan路由器价格不菲,一般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之间,普通用户较难承受,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通过串联两个普通路由器,达到带宽叠加的目的。

以用TP-LINK路由器连接移动线路,用极路由连接电信线路,最后通过串联两个路由器实现网速叠加为例。

第一步:将移动猫(光纤或ADSL)与路由器连接后接入PC,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ttp://192.168.1.1,回车。在出现的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皆为Admin),单击“确认”按钮(如图9),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

第二步:单击左侧的“设置向导”项,然后在右侧按照提示分别设置好电信宽带分配的网络账号、密码等信息(如图10),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好网络等参数,单击“完成”按钮。最后再在左侧选择“系统工具/重启路由器”项,重启路由器使设置生效。至此,TP-LINK路由器的设置工作便告结束。

第三步:用类似的方法将极路由电信猫相连并接入PC,进入设置界面,单击左侧的“高级设置”按钮,然后在右侧将其默认的IP地址192.168.100.1修改为192.168.1.2,单击“保存”按钮(如图11)。此处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要让两个路由器于同一网段,即IP地址的前三位数字相同。由于TP-LINK路由器的为192 .168.1.1,所以我们这里将极路由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1.2。

第四步:返回设置主界面,单击右侧的“外网设置”按钮,进入相应界面,设置好电信网络的拨号信息,单击“保存”按钮(如图12)。重启路由器,完成极路由的设置工作。

第五步:确认两路由都已正常工作,用一根网线连接两路由器的任一Lan口,同时,将任一路由器的Lan口与PC连接。

第六步:进入如图7所示的“以太网 属性”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Internte协议版本4”,单击“属性”按钮,打开相应的对话框。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项,设置“IP地址”为192.168.1.X(其中X为不大于255但与路由器IP地址的最后一位不相同的任意整数),“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余项留空,单击“高级”按钮(如图13),打开“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

第七步:单击“默认网关”栏中的“添加”按钮,打开“TCP/IP网关地址”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192.168.1.1,同时取消对“自动跃点”项的勾选,设置“跃点数”为20,单击“添加”按钮(如图14),返回上级对话框。

第八步:继续单击“添加”按钮,添加网关为192.168.1.2,同样设置“跃点数”为20,确定后,两个网络就会被叠加了,快速下载的感受十分爽!

篇5: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爷爷告诉我,1+1=关爱互助,因为两个朋友之间需要关爱和互助才能共同进步。

奶奶告诉我,1+1=交流,因为别人有一种思维,我也有一种思维,如果把两种思维交换,每人就会有两种思维。是的,我明白了。

外婆说,1+1=3,因为妈妈加爸爸就生出个你,(一共三口人嘛)。

在深夜,老师正在认真地批改着同学们的作业,虽然你的眼里已有了一丝倦意。我明白了1+1=尽职。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里,农民伯伯却还在地里耕作,没有休息乘凉。我懂得了1+1=辛勤。

在倾盆大雨中,一个红领巾,把伞借给了一位老爷爷,自己独自跑回了家。我懂得了1+1=关心爱护。

一位大学生,趴在书桌上睡觉,母亲为他盖上一床被子,望着儿子笑了。我懂得了1+1=母爱温暖。

篇6: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老师带着微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说的是一个物体加另一个物体然后等于一个整体。”有个同学说:“衣服加裙子等于连衣裙,”我们都喝彩叫:“好!”老师说:“我们不如来个开火车的游戏,好吗?”“好”我们说。火车在老师的驾驶下启动了,有的同学说:“电话家录音机等于录音电话。”有的说:“鞋子加冰等于冰鞋。”我说:“鞋子加轮子等于旱冰鞋。”火车站到了,我们全班有分成四组,玩分组讨论并且记录,看哪个组写的又正确有多。

游戏开始了,我是我们这个组的代表,而且我也是记录员。我的队员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说着。有的说:“布条家木棍等于拖把。”有的说:“衣服家棉花等于棉衣。”这时来了几个“小偷”,想盗取我们的“小发明”,我们派了几个“兵”把“小偷”赶走了,此时班上充满了笑声。

过了一会儿,老师停止了讨论,让各组代表来读,哪一组读的又好又多,这个组就有“小博士”之称。我们读完了,我这个组的“小发明”又好又多,我们获得了“小博士”之称,我们这个组高兴极了。

篇7: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小时候的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更喜欢亲自去尝试。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看跳水比赛,我觉得运动员的姿势很好看,便像跳水运动员那样,从沙发上跳了下去,落地时觉得很痛,便哇哇大哭。妈妈一看吓坏了,连忙带我去医院,经过各种检查和包扎后,医生问我:“1+1=?。”我说:“是2。”医生笑着说:“没事,放心吧,没摔傻。”妈妈便带我回家了。

过了几天,妈妈走路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坐在地上起不来。我想起上次我摔了,医生是怎么做的,便问妈妈:“1+1=?。”妈妈故意说是3。我一听可急坏了,心想妈妈摔傻了,这可怎么办呀?便嚎啕大哭起来。妈妈见我当真了,赶紧哄我,“刚才逗你玩的。1+1=2对吧?”我这才止住哭声,委屈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呀!”

篇8: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关键词:火灾,调度力量,灭火救援

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德惠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该批发市场地上12层、地下2层,面积6.5万m2;这次火灾事故是新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整座广场1 100余家商户的商品全部被烧毁,并引燃了毗邻的德惠大酒店,2名群众被烧死,3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火灾损失巨大。全体参战消防指战员和社会救援力量冒着严寒在滴水成冰的恶劣天气奋战27 h,终将大火扑灭,从德惠大酒店共疏散出120名旅客,从批发市场大楼救出6名被困群众,并保护了大楼背面地下2 t的柴油罐和德惠大酒店、长江批发市场、国贸商厦等场所的安全。此次大火燃烧面积大,火灾荷载大,燃烧强度大,燃烧时间长,建筑结构复杂,扑救难度大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这样的大火,应如何组织进攻防御,如何组织疏散、救人,如何避免官兵伤亡等,确实值得认真总结研究。

1 及时调集调足灭火、救援力量

此类火灾燃烧面积大、火势蔓延扩大迅猛、情况复杂,灭火救援任务重、持续时间长,需投入的力量多,须快速、及时地调集足够的灭火救援力量。力量调集切忌零打碎敲。此次大火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队第一到场的力量通过侦查,立即组织开展救人和防御控火,并及时报告了新疆消防总队和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消防部队先后调集了84辆消防车、400余名消防官兵、8辆洒水车、6辆铲车投入灭火救援,并及时调集了社会相关力量,为灭火救援奠定了有利基础。

1.1 消防力量调集

(1)按出动编成调集。

建筑火灾第一出动应根据建筑特点、使用性质等,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即本中队力量应全部一次性调出。到达现场后,如火场面积大、火势难以控制,要在布置力量灭火救援的同时,及时报告上级请求增援。支队、总队指挥部在出动的同时,问清现场情况,一次性调集足够的灭火、救援力量,并视情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指挥中心。

(2)依照预案调集。

如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重点单位发生火灾,要按照预案一次性调齐本市消防部队力量,根据先期到场中队报告的情况指挥后援力量到场或撤回,同时要视情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及社会联动单位、上级指挥中心等。

1.2 社会联动单位力量调集

如火灾扩散、蔓延,要及时通知公安、驻军、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气象和相关专家到场参与灭火救援,医疗卫生部门要及时调集急救车在现场等候急救,并做好医院接纳救治准备。同时,视情调集有关单位和一定数量的铲车、吊车、推土机、运输车等至火灾现场,用于建筑坍塌时的抢险救援。

1.3 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对社会联动单位、专家组或社会联动单位参加灭火救援的有关人员,要制定行动规章,按时开会商讨灭火救援事宜,确定通信联络、交通等事宜,落实社会力量如装备和驾驶人员、单位负责人员联络方式、调集命令等,一旦接到通知,确保及时、快速抵达现场。

2 疏散与救人

类似乌鲁木齐“1·2”大火,建筑密集,单体空间大,火灾荷载大,火势迅猛的情况下,消防官兵坚持“救人第一”的战术思想,积极抢救人员无疑是正确的。如消防部队从德惠大酒店疏散出120余名旅客,从批发市场大楼通过举高车等措施救出6名被困群众,但在救援过程中牺牲三名特勤官兵是意想不到的。

2.1 火灾初起或进入发展阶段时应大胆进入火场

此阶段火场燃烧面积不大,为局部或区域性燃烧,未燃空间很大,室内温度还相对不高。此时应在深入内部阻击控火的同时,大胆快速地深入内部疏散被困人员,外部也要部署力量控火。

如在火灾初起或刚进入发展阶段火场内有被困群众,一是采用举高车救人;二是深入内部组织搜救并组织疏散、引导群众撤离现场。在救人通道上一定要有水枪阻火,着火层下一、二层要设指挥所。

2.2 火灾处于发展阶段应慎重进入火场

此阶段火场燃烧面积逐步增大,室内温度也会逐步增高,火场内未燃部分极有可能瞬间轰燃,造成与燃烧相近的局部或某一层同时燃烧,进入火场内部救人须慎重。

如有等待救援的人员,可通过举高车、消防梯从外围施救;如无法实施外围施救(超高等),可安排救援小组通过水枪(炮)打开通道强攻施救。

如内部有被困或遇难人员,尤其在人数、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在水枪(炮)实施控火的同时,慎重进入内部搜救。此时的阻击控火也是为了实施救人。一要编组进入,有水枪掩护;二要做好防护,严禁单独行动;三要设定指挥所,实施定组、定向指挥;四是设法如通风、水枪(炮)射水冷却等破坏轰燃条件;五是安排梯队,做好替换或应急准备等。

此时火场内部很复杂,如有许多求生亟待救援者,内部有被困或遇难者,有更多涉及个人利益的群众情绪不稳等。指挥员要指挥若定,胸有成竹,有秩序有计划地部署力量,组织施救。

2.3 火灾处于猛烈发展阶段不能进入火场

此阶段火灾猛烈燃烧、迅猛发展,火场内部温度之高,未燃面积逐步减少,大火失控,很难深入内攻实施灭火、救人,只能外围实施控火。在火场内的灭火、搜救人员也会被逼后撤或紧急下令撤出,不然,非但灭不了火,还会随时有葬身火海的危险。

如确有明确的救人目标,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大火还未烧过时),组织强攻小组在水枪(炮)掩护下实施强攻救人,如火势很猛进攻受阻,应立即撤出,放弃救援。此阶段,等待救援、疏散救人任务已完毕,内部被困者已遇难的情况居多,此时搜救行动接近尾声,或难以实施搜救。

2.4 建 议

(1)大面积大跨度单层或多层钢结构商场、宾馆或饭店火灾灭火、救援。

如发生火灾15~20 min,建筑即有可能发生坍塌,就难以深入实施内攻灭火、救人。如还未坍塌,也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如是否粉刷防火涂料、有无实体墙等),适当减少内攻人员或随时作好撤离准备。

(2)发展阶段内攻灭火、救人。

一是掩护人员进攻不能中断供水,如供水中断,指挥员应立即命令灭火、搜救人员撤出;二是据情设立数个指挥所,每个指挥所负责阵地、救援小组要分工明确,实施阵地指挥,严禁无规程无组织无纪律擅自实施灭火救援行动;三是安排人员实施不间断地观察火场发展和建筑结构被损坏情况,为指挥部实施正确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发展阶段、猛烈燃烧阶段强攻救人。

一是要评估是否有内攻的条件,若有则攻,若无则弃;二是强攻救人时,须要水枪掩护,步步为营,将人救出,搜救人员要严守纪律,严禁擅自行动。

3 控火与排险

3.1 控火是扑救建筑火灾的基本战法

火被控住即打赢了一半;如大火被控制在初期阶段可以说打赢三分之二;如未控制住大火蔓延(或战术失误,或到场已错过战机),即客观被动作战,许多建筑在火灾中被烧毁,大都是初起或发展阶段该进而不敢进错失战机造成的。

(1)火灾初起阶段该进实施内攻未敢进,只是在外围打火,即形不成控制火灾发展蔓延之势,必然会错失战机,这是火灾扑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此时,指挥人员要根据起火时间、建筑结构、火灾荷载等判断准确,指挥部队毫不犹豫的组织内攻,对燃烧部位形成控制包围之势,以取得灭火战斗的最大胜利。

(2)发展阶段内攻控火尚有条件,即有内攻进入的必要,如火势燃烧的范围小,未被燃烧的空间、面积大,或是没有轰燃的危险、供水及时有效(不间断供水)等。此时,能进则要抓住火场的主要矛盾部署力量(蔓延通道)强行内攻阻击火灾蔓延;同时要注意破坏轰燃条件,如向未燃的物质上喷水、在阻火的下首(进攻的另一方向)打开门窗释放燃烧热能、将进攻阵地附近的窗子打开通风等,此战法既能降低防御阵地的温度,利于官兵坚守,也利于防止轰燃的发生。

(3)如大火接近或已进入猛烈发展阶段,官兵难以坚持,要立即撤出,只能再选择占领有利部位射水,防止大火引燃毗邻建筑。如乌鲁木齐德惠国际广场批发市场“1·2”大火进入猛烈发展阶段时,大火引燃了毗邻的德惠大酒店,消防部队及时组织兵力疏散德惠大酒店的旅客,遏制并消灭火灾,同时摆兵布阵,严防大火蔓延至毗邻的其他建筑。

3.2 善抓主要矛盾,排除险情

火场中如有爆炸物、机房、精密仪器室等,消防部队要组织精兵强将合理布阵,或强攻突破,或强行冷却,以排除险情。如乌鲁木齐“1·2”大火,着火大楼背面地下有一个2 t的柴油罐,大火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队加强了控火冷却防御力量,自始至终进行射水冷却,防止发生爆炸。如疏忽大意,一旦油罐发生爆炸,火场就会发生恶变,后果不堪设想。

4 总攻灭火

4.1 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谈总攻灭火不好体现,此时主要是打防御战,即内攻控火,如控得住,进而歼之控不住时即撤出阵地再选择新的防线。

4.2 发展阶段

如能将火灾控制住,要看燃烧范围、火灾荷载大小,时时把握时机,在大火接近下降时实施总攻,多枪由防御转入进攻,进而将火扑灭。

4.3 猛烈阶段

即大火完全失控,此阶段肆虐的燃烧会持续一个阶段,内部火灾荷载大,外部射水压火,偌大的建筑内大批量的商品要烧完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不能内攻灭火。如乌鲁木齐“1·2”大火持续27 h,此战只能外围控火压火,待大火燃烧减弱时,抓住战机实施总攻,多面进入内攻,逐步将火灾消灭。

此阶段外围控火、总攻灭火都要特别注意建筑物倒塌,如有倒塌的危险,宁可放弃也不要冒险。美国消防队扑救建筑火灾10条原则:任何建筑物或财产都不及消防队员的生命宝贵;在没有抢救生命和可救财产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任何危险都是不能接受的。

5 结束语

篇9: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1+1=?相信大家都会算吧!我一看,小声笑了起来,这么简单呀,不就是2吗!可程老师却说不对,我好奇极了,这1+1=?不就是2吗?要不然等于几呢?这时,程老师拿出了一张单子,上面写着:“绿豆+稀饭=绿豆稀饭”。哦,原来程老师是要我们搞生活中的小发明呀!

等我们分好了组,程老师一声令下,全班像烧开了的水一样,霎时间沸腾起来了!我十分紧张,刚说开始就一蹦三尺高,高声喊道:”快想,快想!哦,对了,有一个了,房子+车子=房车,快记!”我刚说完,我们组的记录员一下子拿起笔,刷刷刷地往下写。不一会儿,程老师大声说:“有的组已经有10个了,大家加油哟!”我着急了:“怎么办呀?我们组才8个!”这时,我看到旁边的一个女生头上戴着一个蝴蝶结夹子,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蝴蝶结+夹子=蝴蝶结夹子”!开始进入了倒计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小手直拍桌子,大喊:“快呀,快呀!”这时候我们组的记录员想出了一个“书包+轮子=拉杆书包”!终于,在“一”的时候,写完了这个算式。

呀,真可惜!我们组只写出了14个,没有上前3名,可是我们已经努力了,已经心满意足了!我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篇10: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她有一点儿肉肉的,是标准的包子脸,还有一个蓬蓬松松的平刘海,镶在那肉嘟嘟的小脸上,真是“萌萌哒”!她很喜欢笑,笑起来眼睛像月牙一样弯。嘴的旁边还有两个大大的酒窝,像一股暖流涌进心窝,甜甜的。我们是同班同学,她也是我第一个在小学里所认识的朋友,感情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很要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争吵。

晨曦的手很巧,总能折出很多新奇的玩意儿。有几次,她还带领着我们大家一起折呢。安杰患有脑瘫,手不灵活,在折纸的过程中,失败了许多次,心情变得很烦躁。晨曦看见了,不厌其烦地教她,并告诉安杰:“不要气馁,不要灰心,慢慢折,慢慢叠,总会折好的。”我真的很佩服她,要是我,早就没那份耐心了。

晨曦不仅手巧,她还有一个更突出的优点:画画得特别好,已经拿过许多次奖了,每一期的黑板报都要靠她。有人过生日,她也会帮人制作邀请函之类的东西,一点儿也不马虎。我总是问:“晨曦,何必要这么认真呢?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她却笑了笑,回答道:“如果这是自己的,那还可以马虎一点儿,可这是别人的。别人交给我,说明是信任我。假如我马虎的话,不就是对不起别人了吗?”

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似乎就是天塌下来,也不能阻止她微笑的脚步。我曾问她:“晨曦,你怎么每天都是那么开心呢?”“啊?这个嘛……”她想了想,对我说:“一天中有24个小时,我可以笑着过了一天,也可以这样哭着过一天,那为什么我不让自己高兴、快乐一点儿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俩分开了,那我用最快乐的方式,去开心地度过每一天,这样不是很好么?”我想了一想,对哟!我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就会分开了。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碰得上,那我是不是应该用最快乐的方式去度过我们在一起的小学的最后一年呢?我要用最美好的方式去锁住那份最珍贵的回忆。

篇11: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创新,这个词大家肯定都熟悉。因为创新,才有了新发现;因为创新,才有了手机;因为创新,才有了杂交水稻;因为创新,才有了和谐美好家园。创新,在生活中是多么需求啊!好学多问,钻研创新,今天我要讲的就是1+1不等于2对我的启示。

当你问幼儿园小朋友“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问题时,他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等于2”。是呀,一加一确实等于二,可是,一加一真的就一定等于二吗?我想,不是的,答案五花八门,还不只一个呢!

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个十加一个一等于二吗?同样的问题,答案却是十一。记得有一次,我上幼儿园,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叔叔。那位叔叔看见了在一旁默默无闻的我,就叫我过来问:“小朋友,一加一等于几?”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当然是等于二啦!”那位叔叔嘴角挂着一张抹不掉的.笑,说:“不对!”

我大吃一惊,目光久久凝视着他,心底暗想:我是不是听错了,一加一不等于二等于几?“那是多少?”我疑惑不解地问。只见他神神秘秘地背过身,端来了两杯水。“你看,这里有两杯一样多的水。”他狡黠地笑了笑,我点了点头,他接着说,“看,我把这一杯水倒入另一杯水里,这样不就合成一杯了吗?再比如,两堆沙子,把一堆倒进另一堆里,还是一堆。同样的道理,一加一不就等于一了吗?”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之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其实一加一不止等于数字,还等于文字,比如:王,加号代表中间的“十”,两个“一”在上下。或者是“丰”……真是变化多端,花样百出啊!

篇12: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伴随着 “走出去”战略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资企业及员工源源不断的走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世界各国安全局势错综复杂,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千差万别,部分国家民族宗教冲突、武装恐怖袭击、绑架劫持、偷盗抢劫事件更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境外员工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2007年4月24日,河南油田埃塞俄比亚物探施工队遭遇武装分子袭击,9名中方员工在袭击中丧生[1]。2011年9月28日,中石油在苏丹6区施工的某钻井队机械师被一名匪徒尾随入室抢劫,搏斗过程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2012年1月27日,中水电苏丹南科尔多凡州公路项目营地遭遇恐怖分子武装袭击,1名中方人员头部中弹当即死亡,29名中方人员遭武装分子挟持[2]。一次次事件的发生给所有境外中资队伍都敲响了警钟。

当前,如何加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保障境外员工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已成为国家及所有走出去的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境外公共安全管理既是检验我们走出去企业管理水平的“试金石”,更是我们企业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方针的最佳体现。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海外中资企业已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积极展开探索。本文通过对苏丹1/2/4 区紧急撤离事件的分析,一方面指出此次事件成功撤离的关键所在,论述了企业应如何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另一方面,分析了此次事件给我们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1 苏丹1/2/4区紧急撤离事件简介

苏丹1/2/4油区位于喀土穆西南七百多公里,跨越北南苏丹边界,北侧有着位于苏丹南科尔多凡州的全国最大的哈季利季油田(南苏丹称之为庞图),根据海牙国际法院2009年所做裁决[3],该油田属于苏丹北方。哈季利季油田由GNPOC公司经营,中石油拥有40%股份,为该公司最大股东。该油田日产近6万桶,占苏丹11万5千桶石油日产量的近一半,对苏丹经济举足轻重。该油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以中资企业和中方员工为主,油田自有生产管理人员外加钻井、修井、测井等各类石油工程承包商队伍近300名中方员工分布在油田各个区域,承担着油田勘探、开发、运行维护的重任。

2012年苏丹和南苏丹关系高度紧张。3月26日, 两国在1/2/4油区边界处爆发直接规模武装冲突。17:10,一颗炮弹落在正在1/2/4油区施工作业的中原苏丹公司797钻井队井架正前方50米处,随后接连几颗也在该队营房后边炸响,该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5,6]并向其总部和油田甲方(GNPOC石油公司)进行汇报。17:40,1/2/4油区甲方(GNPOC石油公司)下达了所有中方员工紧急撤离指令。警报拉响,797队各岗位员工各司其职,刹刹把、停泵、关井、停柴油机、背应急包、清点人数、锁好房门、断电、断水……3分钟内全部集结完毕,三辆车迅速驶出井场。此时周边环境更趋恶劣,一颗炮弹恰在车队后方20米处爆炸,激起的尘土足有十米高,一排排子弹从中巴车左侧1米处扫过;西南方向,轰轰隆隆的炮弹声此起彼伏,兵营处火光冲天。主干道上载送士兵的军车、工程车、皮卡、中巴、摩托车以及当地居民的驴车拥挤不堪。

如果沿主干道继续前行,行动肯定缓慢异常甚至有被卡堵在路中间的巨大可能性,该队平台经理立即启动第二方案,抄近路向该公司区块基地回撤。18:05,该队人员在基地与甲方(GNPOC石油公司)及其它中资兄弟单位人员会合后一同快速向西北Baleela方向撤离。同时,中原苏丹公司另外一支队伍2068修井队也迅速按照甲方(GNPOC石油公司)指令向西北Baleela方向紧急撤离。19:00 战事暂时平息,在苏丹国家安全局和甲方的要求下,中方人员全部返回基地。

3月30日,考虑到局势的不稳定性,中原苏丹公司果断决策,动用包机将797钻井队和2068修井队39名中方员工安全撤离至苏丹首都喀土穆。4月10日,南苏丹再次发动进攻并迅速完全占领哈季利季油田,油田留守中方员工被迫再次实施紧急撤离,由于及时汲取了前期紧急撤离的经验教训,行动较为迅速,油田中方员工全部安全紧急撤离。

2 苏丹1/2/4区紧急撤离事件分析

(1)最坏估计、最好准备,完备的应急预案[4,5]为成功撤离奠定基础。797钻井队关键时刻果断放弃穿越拥挤不堪甚至被双方火力覆盖的主路,按照应急预案第二备选方案穿越草丛小路实现快速撤离。

(2)忙而不乱、应急演练为紧急时刻脱险赢得宝贵时间。此次撤离,两队从发出指令到离开井场均在短短3分钟之内,在这三分钟时间内却干了平常三十分钟所干的事,刹刹把、停泵、关井、停柴油机等,如果平常没有有效的应急演练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是不可能的。

(3)处变不惊,员工良好的应急反应意识及心理素质为事件成功应对提供保障。当炮弹在井场炸响、子弹从身边呼啸而过时,他们没有四散而逃,而是各司其职,统一行动,没有漏下任何一名同志。

(4)未雨绸缪,重要资料提前拷贝、妥善保管[6],为快速撤离创造条件,也为后续结账、索赔工作奠定基础。该队提前统一组织对设备档案、雇员信息、结算财务票据等进行扫描、备份、存盘,保存完整材料并缩短了应急时间。

(5)果断决策,迅速完成现场损失调查、雇员遣散、资料保全等工作,为所有人员主动撤离现场奠定了基础。3月30日,该公司一次性将现场所有人员撤离,避免了甲方及其他承包商数日后不得不组织实施的第三次撤离。

3 苏丹1/2/4区紧急撤离事件给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带来的启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次1/2/4区南北军事冲突,中资企业及队伍经过共同努力,做到了安全紧急撤离,与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7],员工具备良好的应急反应意识和技能是分不开的。同时案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启示一:安全防范工作要立足自身,不能有完全依赖政府和甲方思想[8]。苏丹1/2/4区紧急撤离事件暴露出甲方和当地安保部门的预警和决策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及时和准确,承包商不但没有提前得到预警,而且在我方人员事前发现迹象报告监督后也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直至事发。因此,中资企业队伍要立足自身,切实做好公共安全相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预警工作,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当地立断、果断决策,妥善应对已经来临或即将来临的各种危机和风险。

启示二:处理好与军方、当地政府、社区、宗教组织等各方面关系[9],加强信息收集,构建超前预警能力。能否处理好与军方、当地政府、社区、宗教组织等各方面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提前获取战事信息将对队伍公共安全事件应对和处置至关重要。境外中资企业单位要在密切关注所在国及当地时局的同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加强信息收集,构建超前预警能力[8]。

启示三:强化应急管理,确保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要做好应急预案、应急撤离预案、资料资产保全方案的完善更新及相关培训演练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切实提高应急工作组织、指挥协调和现场应变能力。每支基层单位都应根据施工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处的不同区域,制定适合各自特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应急预案[4,5],并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施工队伍的调整,不断完善和更新,使应急反应和保障体系覆盖每个区块、每个基层单位。日常应通过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提高每个基层单位队自为战的能力。

启示四:加强公共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推行外派员工“不培训、不派出”管理制度[10],让员工在出国前就知道,身在异国他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如何防范突发事件,以及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应对和处置等。同时强化员工个人安全意识培训与技能考核,使之不断适应当地人文环境和项目施工及安全要求。

启示五:应急反应,细节决定成败。

(1) 车辆随时处于战备状态:日常保养良好、燃油加满,车辆座位与应急撤离人员名单对号入座;配备移动式卫星电话、电台、对讲机、应急通讯录等通信工具及联系方式;存储适量引用水、干粮等应急物资;日常加强管理,车辆决不同时外出,保证应急使用。

(2) 应急撤离警报装置声音要足够响亮,使得员工在睡眠状态下也能听到。为了确保万一,中方人员房间内也要放置对讲机等通讯装置,确保紧急时刻能够通知到每一个人员。

(3) 重要资料及贵重物品、现金、票据、证件、手机、充电器等放在应急包或方便式手提箱当中,而且要放在个人能随手拿到的地方,以便随时带走。

(4) 施工单位固定式卫星电话要保证话费充足,专人值守,确保对外联系畅通。个人手机要随身携带,在储存应急电话的同时设置快捷键,保证第一时间能够拨通电话。员工自身要能背诵基地人员、甲方保安、军警等人电话,以便失去联系,求助别人电话时也能拨打应急电话。

(5) 日常与雇员、安保士兵保持良好关系,逐渐培养其忠诚度。当地雇员如同中方人员手足,安保士兵则更像是防火墙、避弹衣,没有他们我们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突发事件紧急时刻,他们的反应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近些年,境外中资企业员工遭遇武装袭击、绑架劫持事件屡有发生,如何加强境外公共安全管理,有效保障企业员工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成为了所有走向海外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道严峻课题。以2012年3月26日中资公司施工队应对北南苏丹边界1/2/4油区爆发的军事冲突事件为例,详细描述了该中资公司队伍紧急避险和快速撤离的过程,对应急行动成功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做好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案例不但为境外中资企业应对和处置境外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样板,更为广大境外中资企业强化境外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公共安全,紧急撤离,应对,处置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境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置[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86-92

[2]京华时报.南苏丹撤离哈季利季油田[EB/OL].ht-tp://money.163.com/12/0421/03/7VJ8PUKL00253B0H.html,20120421/20120615.

[3]新浪财经.中水电公司苏丹遇袭[EB/OL].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sdyx_2012/,20120307/20120307

[4]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员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

[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205-216

[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境外作业单位公共安全管理与运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143-143

[7]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员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

[8]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公共安全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17-18

[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外事局.境外公共安全与风险评估[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4-5

篇13:1+1不等于2的启示作文

有时1+1一定等于2吗?不一定。

“铃铃铃”轻快的下课铃响了,无聊的数学课终于响了。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打了大大的个哈欠,随后又瘫软在课桌上。可谁知一支突如其来的手捏住我的脸,我立马清醒过来,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雅沁啊!“好无聊啊!这些数学题我都会了怎么还教啊!”我望着天花板抱怨道。雅沁见我那么无聊给我出了道题:“我问你,1+1=?”“当然等于2啊!不然等于3啊!”

“那如果换成1位父亲+1位妇女=?”雅沁故弄玄虚地说。我犹豫了一会儿说:“等于3个人,因为妇女的肚子里还有个婴儿。”“嗯,还有妇女的肚子里的孩子怀的是几胎也不清楚。”她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怎样才能算出1+1=1呢?”她又问。我想了一会儿,说:“例如:东边来了一群羊,西边来了一群羊加在一起不就等于1吗?”“还有1纸笔+1张纸=一份作业,1生的勤奋+1生的努力=1位成功人士,1贯的诚实+1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一场考试+一个分数=1棵紧绷的心……”

“那我现在出一道脑筋急转弯,1+1等于多少”她说道。“等于11!哈哈,这难不倒我!”我回答道。

“嗯!反应挺快的嘛!我再考你一题:一把小刀+一个苹果等于多少?”雅沁说。我有点犹豫不决,她见我还是想不出来便提醒了我一下:“他们的……”“它们的单位不同,所以是算不出来的。”她点了点头,说:“所以啊!一般说来,可以相加的东西必须是单位和类型以及量相同。比如,1本书+1本书=2本书。”“原来加法在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算式啊!”我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们也分别回到了座位。上课时我还在回味着下课十分钟的精彩对话……

这让我想起一位古代诗人张子厚曾说:“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心意则学进矣。”并非看了便懂,如果不付出自己的思考,哪怕是背得滚瓜烂熟也学不到知识。加菲芬也曾说过求学的三个条件之一便是研究。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过于片面且不全,我们应该做到学一而得三。善于思考,刻苦钻研,这一点并不可少。不自满,乐于学,善于问,勤于思。做到这些才能称学习。

篇14:怎么证明1加1等于2

2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奇妙无比。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什么叫公理法呢?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1+1=2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A+A=B、B+B=A、A+B=C;N+C=N

A*A=A、B*B=A、A*B=B;N*C=C(注:N为任意自然数)

这八个等式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自然数中各类数的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就用ABC属性分类对“猜想”做出证明,(我们只证明偶数中的偶A数,另两类数的证明类同)

设有偶A数p求证:p一定可以等于:一个质数+另一个质数

证明:首先作数轴由原点0到p。同时我们将数轴作90度旋转,由横向转为纵向,即改为原点在下、p在上。我们知道任意偶数都可以从它的中点二分之一p处折回原点。把0_p/2称为左列,把p/2_p(0)称为右列。这时,数轴的左右两列对称的每对数字之和都等于p:0+p=p;1+(p-1)=p;2+(p-2)=p;、、、、、、p/2+p/2=p。这样的左右对称的数列我们称之为数p的“折返”数列。

对于偶A数,左数列中的每一个B数都对应着右列的一个B数。(A=B+B)

如果这个对应的“B数对”中左列的B数是质数而右列的B数是合数,我们叫这种情形为“屏蔽”。显然,对于偶A数的折返数列,左列中的所有质数不可能同时被屏蔽,总有不能被屏蔽的“质数对”存在,这样我们就证明了偶A数都可以写作两个质数之和。其它同理。继而我们就证明了“猜想”。

第一步:写出B数数列:5、11、17、23、29、35、41、47、53、59、65、71、、、、(6*N-1)

第二步:写出B数数列中的合数:35、65、77、95、119、125、155、161、185、203、、、、、第三步:由于对于偶A数p,它右列出现合数的最小数是35,所以能够屏蔽左列第一个质数5的p数的取值是40,也就是说只有当p=40时,左列中的5才可以被35屏蔽,这时左列0_p/2=20,左列中还有11、17两个质数不能被屏蔽,这两个“质数对”是11+29、17+23。如果要同时屏蔽5和

11、就必须加大p的取值,p由原来的40增加到p1=130;而这时的(p1)/2也同时增加到65。

第四步:左列中有5、11、17、23、29、35、41、47、53、59、65共11个B数,而右列65_130间的合数只有65、77、95、119、125共5个,除去屏蔽5和11的125和119以后只剩余95、77、65显然即使偶A数p=130的折返数列的右列中的所有合数、都去屏蔽,也不能完全屏蔽左列中的质数。也就是说偶A数p中最少可以找出许多质数对,可以写成p=一个质数+另一个质数的形式。这里它们分别是:

130=17+113、130=23+107、130=29+101、130=41+89、130=47+83、130=59+71

第五步:同理,即使我们再继续增加p的取值,而p/2的值也同时增加,右列中的合数永远也不可能全部屏蔽左列中的质数,所以,任意偶A数都一定可以写作两个质数之和。

同理,我们可以做出偶B数和偶C数也都可以写作两个质数之和。

篇15:勤奋不等于成功1

勤奋不等于成功

一、教学对象

初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已经学完汉语拼音,词汇量很小,所掌握的词语尚不足500个。

二、所用教材(略)

三、教学目的

•掌握全部生词26个以及教师讲课中的大部分补充词语 •熟练地使用10个句型来提问、回答,并进行对话

•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并且能根据课文简要复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较为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

•能就“勤奋与成功的关系”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四、教学重点

(1)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2)新出现的量词;

(3)简单副句的学习(关联词);(4)反问句的简单判断。

五、教学难点(1)“把”字句的简单用法;(2)语气词“啊”,“吗”,“呢”的简单用法;(3)虚词“了”,“着”,“过”的简单用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90分钟/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课堂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名人图片若干张)生:。。。。

师:为什么大家都认识他们呢?

生:因为他们很厉害(就某一张图片具体说明)

师: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成功的人,那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呢? 生:回答(师将生回答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觉得勤奋一定会成功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时间13分钟】

师:现在大家对这两个词语都有了较好地认识,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下课文的生词。

(一)生词(前两段的生词)【时间30分钟】 1.领读生词,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

生词如下:勤奋 成功 有名 铁杵 绣花针 努力 怀疑

成就 仔细 想一想 不见得

(辅助教学手段:生词部分分成四张PPT,第一,二张出示各六个生词连带拼音,三,四张则为去掉拼音后的生词,这样做利于学生识记)2.重点词语讲解: 勤奋:qín fân 刚才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勤奋”的意思,这里大致总结一下。

形容词(adj.)

例子:师:XXX同学每天很早起床,第一个到教室读书,晚上最后一个回宿舍,我们可以说这个同学学习很。。

生:他学习很勤奋。

成功:chãng gōng(同上)形容词/动词

师: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海伦·凯勒,奥巴马吗?他们是怎样的人? 生:他们是成功的人!

师:对!很好,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成功”在这两个地方就分别充当了adj.和verb.有名: yǒu míng 师:xxx同学,你知不知道杭州西湖?

生:知道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知道

师:大家都知道西湖,说明西湖很。。

生:西湖很有名

师:大家都知道济州岛,所以我们说济州岛很有名。谁能举一个自己国家很有名的城市。

生:。。。。

铁杵tiě chǔ

绣花针xiù huā zhēn——

图片说明或实物,比较粗细。细说“绣花针”在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女子的要求和影响。

努力:nǔ lì 这么粗的铁杵要变成这么细的绣花针要付出许多努力。

师:刘翔跨栏得了第一名,我们知道他付出了很多汗水,说明他很。。

生:刘翔跨栏得了第一名,我们知道他付出了很多汗水,说明他很努力。

怀疑:huái yí xxx很喜欢吃苹果,妈妈发现篮子里少了一个苹果,妈妈怀疑是xxx吃了。(动词+宾语(人/物))

例句:我怀疑是你弄坏了玻璃。随便怀疑别人是不正确的。成就:chãng jiù 名词

取得好的成绩:成就卓越/取得成就(名词)

师:大家知道李小龙吗?

生:知道

师:李小龙拍了很多功夫电影,我们都很喜欢他的电影,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小龙在电影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生:。。。

师:谁能不能用成就造句(点名)仔细:zǐ xì

师:XXX(可用班里同学名字代替)同学考试的时候很马虎,把“太阳”写成了“大阳”,我们说他太不。。。

生:仔细。。。

师:很好,仔细就是细心,小心的意思。(可让学生造句巩固)想一想:xiǎng yi xiǎng(出示图片)

举类似的例子:闻一闻 问一问 看一看 停一停 听一听 摇一摇 学生模仿例子,自行造词。教师总结用法:(1)“v.-v.”结构(动词重叠形式之一)表示试着做某事。

(2)“一”表示没有发生,是这种结构的标志,并且读轻声。

(3)“v.”必须是单音节,如问,听,跑,写,跳等。

不见得:bú jiàn dã

Not necessarily Not to think so to wonder about 基本词义:不太可能,不一定

例:他今晚不见得回来。

光看外表不见得能看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用于形容词前表示对性质的否定,也否定经常性或习惯性的情况。)

不舒服,不平常,不红,不熟,不漂亮。。。

练习:学生造“不+adj.”形式的新词 巩固练习:(1)随机抽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2)课后作业,用“勤奋,成功,努力,不见得“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二)课文通读【时间27分钟】

1.以慢速和普通语速朗读全文,并让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时间5分钟】 2.播放《铁杵磨成针》的Flash动画,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兴趣。【时间7分钟】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时间15分钟】

(1)“铁杵磨成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根据动画试着复述故事,在讲述这个问题时可以添加中国文化的知识,相传和李白有关,简单介绍李白和中国唐诗的知识。)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作者同意这种观点吗?

(三)句型讲解【时间25分钟】 1.简单量词的使用——

例子: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个

一位老奶奶——位

一根细细的绣花针——根

个:一个故事,两个人,三个房间,四个盒子。。。进行适当的词汇替换(图片直观展示)

(学生举例子练习)

位:一位老奶奶,两位女士,三位先生,四位领导。。。进行适当的词汇替换

(图片直观展示)

(学生举例子练习)根:一根绣花针,两根火柴,三根棒冰,四根绳子。。。进行适当的词汇替换(同上)(辅助教学手段:出示火柴,棒冰,绳子,绣花针。。。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初步使用“根“这个量词物体的基本印象)(学生举例子练习)随堂巩固联系:用“个,位,根”填空

三()叔叔

几()人

三()杯子

八()油条

两()樱桃

九()老师

二十()手链

十五()粉笔

一()地方

3.只要。。。就。。。和只有。。。才。。。例子: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条件复句强调的是后一个分句,表示结果。“只有。。。才。。。”表示前者一定导致后者,后者一定由前者决定; “只要。。。就。。。”表示前者一定导致后者,但后者可以由其他条件产生。(学生根据例子进行造句)

既能。。。又能。。。肯定能。。。(表示并列关系)

例子: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根据例子进行造句)要想。。。一定要。。。(表示假设关系)例子:要想陈宫,一定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学生根据例子进行造句)4.语气词“啊”,“吗”,“呢”,“吧”的简单用法

例子: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吗

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呢

真漂亮啊!——啊 回来了吧?——吧

说明:一致的地方:都可以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练习:选用“啊”,“吗”,“呢”,“吧”填空。

这是你买的东西()——表示疑问

这是你买的东西()——表示祈求得到别人的证实

这是你买的东西()——表示惊讶,没想到

你买的东西()——表示深究

(四)布置作业——【时间5分钟】

1.预习课文后两段的内容,熟读并且自己预习重点词汇

关键

效率

高效

低效

无疑

制造 至少

善于

长处

利用

事半功倍

(好处:可以了解这个词的多项意义;可以稍带了解一些其他词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使他们不过分地依赖老师。对以上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预习词汇搭配与扩展,每词造两个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作业,用“勤奋,成功,努力,不见得“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注:教师通过学生上交的作业,及时地反映的课堂教学质量,在反馈的基础上下一个课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2课时

(一)课堂导入:对同学上交的作业做出点评,复习上节课的重点词汇以及句型。

【时间10分钟】

(二)生词学习:领读生词【时间25分钟】

1.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成功需要努力和勤奋,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则是如何将努力和勤奋得到最大的利用?老师已经让同学去预习了重点词语,所以你们一定知道老师要讲的第一个生词是什么了!

2.重点词语讲解:

关键:guān jiàn 用法:名词。表示最重要的。

例:我们在森林里迷路了,找到出口是关键。(请同学试着自己造句,以同桌为单位,造个句子。)

效率:xiào lǜ 名词,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用“高“”低“来修饰。例:上课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

师:同学们,我们来设想一下,xxx同学一分钟写5个汉字,xxx同学一分钟写8个汉字,那你们说谁的效率高?谁的效率低呢?

生:。。。

师:对,其实效率高可以简单地说成“高效”,效率低则为“低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时间,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这样我们才会离成功不远。

无疑:wú yí no doubt(副词)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的构词:“无”(没有,表示否定)+疑(疑问)=没有疑问

例:“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

他这样乱砍伐树木,无疑是对大自然的破坏。

制造:zhì zào(动词+宾语(物))

师:同学们,老师的桌子是用什么做的?(指着讲桌)

生:木头。

师:对了,同学们真聪明!由木头变成桌子,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叫做“制造”。如“制造机器”。拿一件标有“made in china”铭牌的衣服。这就是中国制造。

至少:zhì shǎo 副词 至少——至(最)+少=最少 =at least 例:从这儿走到学校,至少要半个小时。

扩展:至多——至(最)+多=最多=at most 例:今天至多20度。

善于:shàn yú 动词,在某方面特别厉害。

例:xxx同学很会唱中文歌,而且唱得很好,我们可以说他善于唱中文歌。

长处:cháng chù

长处=长(引申:优)+处(方面,地方)=某方面的优点和特长

例: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让学生根据连用“善于”,“长处”造一个句子)

利用:lì yîng 使用(事物或人),当“利用人”时,含贬义。

例:废物利用

他利用大家对他的信任,欺骗了所有的人。

事半功倍:shì bàn gōng bâi 师: 大家是不是都希望自己每做一件事用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果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它的意思就是花费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

扩展:事倍功半(反义词)

学生举例造句,教师纠正发音和简单语法错误。

(二)课文通读【时间15分钟】

1.以慢速和普通语速朗读全文,并让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时间5分钟】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时间10分钟】

(1)判断题——(先进行判断,判断错误的句子说明理由)

懒惰肯定会失败。

勤奋等于成功。

任何天才都只需要努力。

需要针必须要找铁杵来磨。

努力可以成就一切。(2)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如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句型讲解【时间25分钟】 1.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

课文例子: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可是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但是

语境例子:XXX同学学习态度很好,但是效率不高。

今天天气不错,可是我们要上课不能出去玩。(学生根据例子进行造句)2.反问句的简单判断——

课文例子: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

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

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 说明: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反问则是“无疑而问”。字面上是肯定的,意义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反问句可以使表达更坚定,更有利。句末可用语气词,也可不用。

练习:请找出下面是反问句的句子。

你有钱吗?我想进去吃饭。

还想进去吃饭,你有钱吗?

还想进去吃饭,你有钱?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不会吗?

这些题目你会吗?挺简单的。3.虚词“了”,“着”,“过”的简单用法

(1)动态助词“了”:一般紧跟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我昨天写了一封信。(已经完成)(2)动态助词“着”:等同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外面正刮着大风。

篮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3)动词助词“过”: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状态。可以把它等同于英语中的过去式。

你去过日本吗?

练习:选用“了,着,过”进行填空。

我们做完()作业再去睡觉。

你来()中国吗?

老师今天穿()一件漂亮的衣服。(表示状态)

她低()头哭了。

我已经看()这部电影了。

等吃()饭,我们再去找他。5.“把”字句的简单用法——

★ 公式——主语+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我把

放在桌子上。

(学生根据公式造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错误,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要求学生识记公式和动词方面的特殊例子)

(四)当堂训练——文章抽词练习【时间12分钟】

【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各队派代表根据PPT提示内容复述课文,以速度和正确率作为获胜队伍的评判标准,赢得小奖品】 第一部分:重点词语填空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

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部分:重点词语和重点语法填空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

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部分:整体复述文章内容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古代有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把】一()【根】洗衣服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啊、磨啊,终于磨成了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人们把这个故事当做祖先传给我们的道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是】,古人的道理就一定正确吗?一定适合今天的社会吗?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勤奋真的一定能成功吗?()【不见得】!

当然,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如果需要针的话,为什么一定要找铁杵来磨呢?为什么不想出更快、更容易的办法去()【制造】针呢?如果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至少也要想办法造出成千上百根针,要不然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铁?()【懒惰】肯定会()【失败】,但是勤奋绝不等于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善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最大化地有效()【利用】。可以说,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努力乘以效率。()【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当堂训练中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配有相应的PPT

(五)布置作业【时间3分钟】

1.造五个“把”字句,写在练习本上。

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包括生词的读音和基本意思,熟读课文。

对外汉语1001:朱丽娜

201020480128

曹露予

201020480102

郑云兰 201020480126

对外汉语1002:孔佳

上一篇: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下一篇:上海市徐汇中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