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2024-04-12

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精选6篇)

篇1: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东海县第二中学 武传银

俗话说:“历史怕年头,地理怕河流”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始终有个问题困挠着我,那就是历史知识内容多、头绪繁,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死记硬背抓不住重点。虽说教育改革硕果累累,但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教师还是老样子教,学生还是被动的学。这种老办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要求了,必须寻找一条新路子。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采取“问题设计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问题设计教学法”的实践内容

“问题设计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重新整合,进行讲述,文科教学理科化。以化零为整,化繁为简。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本章内容多达三节30多个知识点。一节课根本讲不完,学生也掌握不了那么多知识,更不用说培养能力了。因此我采取了“问题设计教学法”

问: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经过千辛万苦,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经过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伟大基业能否巩固,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说明下列问题:

1.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为中国革命开创出一条正确道路的? 2.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是怎样“守业”的?其结果怎样? 3.我们的“创业”和“守业”和苏联相比有什么异同? 4.从“创业难,守业更难”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解决了本章节问题,而且有效地进行了纵横联系,既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对历史教学采取“问题设计教学法”大有好处。

二、“问题设计教学法”的五个特点和作用 1.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问题设计教学法”是对章节知识的重点,难点,或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部分进行再组合。因此教师讲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2.灵活性、趣味性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曾说:“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而运用“问题设计教学法”可以把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有血有肉地整合起来,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似乎不是在教书、学书,而是师生在共同探讨人生的奥妙。这样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系统性、完整性、能力性

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只有短暂得可怜的寿命。”而运用“问题设计教学法”则突出了一个主题,就象一根红线把零碎的珠子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不但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未来。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4.现实性、适应性 “问题设计教学法”的专题倾向性十分明显,是在一定的情景设置下进行的,情景与知识交融,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借鉴历史观察现实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5.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交相辉映各得其所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问题设计教学法”其本源是基础知识,是在基础知识上的系统化和条理化。这正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运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问题设计教学法”的作用很多,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

三、“问题设计教学法”的三点做法 1.设问法

就是对所学章节的内容进行直接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比如:《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章

问:全面建设十年,中共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了哪些失误?

2.联系法(包括纵向联系法和横向比较法)

纵向联系就是以本章内容为切入点.把同类知识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起来,进行系统阐述。

比如:讲到《辛亥革命》可以联系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提出过哪些救国方案? 横向比较法是把同一时期的同类知识或中外相似的事件进行比较。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一章,联系中国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苏联有什么异同?

3.情景设置法

就是把要学习的章节知识点放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科内综合或学科间渗透,以营造综合氛围。情景设置可以是某一人物,也可以是某一事件,可以是时政热点,如西部开发、WTO、中日关系、中美问题、台湾问题。也可以是人文地理。如,环境、人口、资源等。总之,“问题设计教学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深远意义。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人才素质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单靠死教书,死背书,已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采取“问题设计教学法”,将各种知识融为一体,进行学科综合或学科渗透,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惑,才能深化教育改革,也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做到真正的培养学生能力。

篇2: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前 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由记忆教科书知识转向了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历史问题的解决以及历史价值的追问,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素养。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努力。“问题探究法”是启发教学方式的一种升华,但是无论是探究还是启发,关键要让学生能发现或提出问题,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欲将一些思考呈现给大家。

【关键字】 高中历史 “问题探究法”

一、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问题探究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问题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组合体。由于这是一种还在探索中的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它的名称还是它的内涵都是见仁见智的。

具体而言,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借助教师或学生提供的历史资料的帮助,利用教科书、历史文献等学习资料,围绕着核心问题,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用类似历史科学研究的方法,既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同学间协作来讨论,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学习方式,最后得出历史问题的结论来获取新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就是说学习开始于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来源于对事物的疑问。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差的教师给学生奉送了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著名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他把问题教学进行了程序化、模式化。而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的教学设计,就是需要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来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探究问题答案的教学设计模式。当然,“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不是单纯由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以独立或是小组讨论之后自主得出历史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加强了学生对整节课或是一个单元知识的深入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几年来,笔者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在汲取历史学科专家、其他一线教师以及自己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操作程序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三、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一)问题的设计是课堂的灵魂

在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是课堂的灵魂,课堂开

始于对问题的发现,结束于对问题的解决。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在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的教学设计中,从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即从教师发现问题开始组织教学,之后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于教师、教科书提供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围绕着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现状以及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接下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获取新的知识、新的经验,所以问题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学生用问题来理解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的过去性和定论性的学科特征,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源于教师的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中,要求教师精心提炼并提出问题,由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收集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得到体验和感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特点告诉我们:首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而并非是教师的讲解、传授。所谓的自主学习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相关资料、信息主动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学习过程;所谓的合作探究指的是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同伴之间的互助,相互启发、相互合作,而获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笔者以为,在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进行有机的结合,即使是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也必须经过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自学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适当的指导。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遇到困难

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正确方向;或是教师对教材的整体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使学生构建更科学、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求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观念的更新是推动教育实践向前发展的前提,在传统观念的指引下,一堂课只不过40多分钟,在这40多分钟里面教师要完成一个课题的知识讲解,不要说学生的质疑与讨论,就是单单老师陈述完史实都有困难,如果中间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那么恐怕时间更不足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时时刻刻想着达到什么目的。事实上只要过程做好了,很多隐性目的就已经达到了。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教育填鸭式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它能让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提高。

(二)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

美国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针对认知教育提到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由此可知,奥苏伯尔认为,要切实做好教学工作,必须以对学生的心理了解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备课”更要“备人”。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这期中包括对学生原有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的经验、思维能力、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了这些,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在教师角度,对教师设计问题有好处,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次,也有利于产生新的问题。所见到的教材中规定好的问题,不是真正来自学生疑问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是学生内心自发提出的,非教师主观发现的,并且不是刻意衍生出的问题。如在“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课的学习之前,我了解到班级中有几位同学对北洋水师和日本军队当时的武器装备等非常感兴趣,我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最后这几位同学以“从军队力量的对比来看中日甲午战争”为主题进行了自主学习。学生们选取了三个视角:中日双方海军的装备、海军管理的模式、军人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甲午战争爆发时中日军队力量中国弱日本强,中国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之上。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之前先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设疑,通过引导使学生在问题的方向和选择方法上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养成慎思、明辨的品格。

(三)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的历史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这要求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创设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或设置悬念,或诱发学生思维认知的变化等,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进入历史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通过阅读,用规范又不失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历史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除了听觉传递,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视觉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采用媒体介质能更直观表达出问题情境的形象;视觉上也可采用纪实照片、图片、历史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身临其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如在学习“隋唐政治新格局”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贞观年间,国家要在陕西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应该如

何运作?为什么要这样繁琐?由此引出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的运作程序和各部的职能,然后进一步指出:一方面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提高了宰相的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完整的相权被分割,达到了加强皇权的目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透过现象把握了历史的本质。又如在学习“美国的建立”一课内容的时候,我利用自己制作的数字故事“美国梦”导入,学生在充满动感的爵士乐的带领下,在“猫王”、“西部牛仔”、“自由女神”、“美国大选”、“奥巴马”等具有美国标志性符号的元素引领下,很快让学生融入到了课堂的情境中来,激发了学生对美国人“美国梦”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在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

“问题探究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性、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差异,因而对问题回答有时会不够全面和准确,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引导,力求问题的解决及时到位。“问题探究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有些课堂确实因为问题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过犹不及,另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一些问题提出来之后,全班会出现被一两个发言积极分子唇枪舌剑、垄断课堂的局面,更有甚者是讨论的问题严重偏离了主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不能像个局外人。

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两个探究问题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了学生: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日本为什么能够走上“脱亚入欧”的道路?日本真的“脱亚入欧”了吗?可是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在讨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发生了偏离。因为一提到日本,学生的情绪就非常激动,否认、仇恨的情绪占了主导,第一个发言的同学义愤填膺地痛斥日本近年来篡改教科书以及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等问题。我马上给予引导:“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以史为鉴,我们要学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借鉴意义。要理性地看待日本、看待历史,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在教师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下,这节课顺利进行,学生开始放下了偏执和浮躁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多地思考日本明治维新对我们今天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启示。

(五)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史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凸显包括史学方法在内的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历史课堂学习的要求,更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内在诉求。历史“问题探究法”中的学生自主活动一方面可以把学术研究和高中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得到史学基本方法的训练。如“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课的讲授过程中,在课前预习的“学案”中,我创设了如下两个问题: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战争中致远舰是如何沉没的?之后我请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进行了学习,同时向学生介绍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如宗泽亚先生撰写的《清日战争》、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戚其章编写的《甲午战争史》、石泉编写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姜鸣编写的《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同时让学生对手中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解释分类的原因。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史料的分类:第一史料和第二史料的区别,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区别。课堂上,我让学生运用基本的史学方法来学习史料,辨析史料,去伪存真。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以及重视材料的多元性和恰当性。

(六)教师要运用灵活的评价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还要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针对高中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特点,高中历史课程标

准开建了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方法。除了传统的历史考试外,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增添了许多具有表现性的评价方法,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制作,历史调查等。如我在高

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历史学习评价中采用了优秀历史剧本集、优秀笔记本、上海老照片、历史小论文汇编等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每一个自主学习的成长足迹。当然,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这些以问题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历史不是遥不可及。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也拉近了历史跟现实之间的距离,更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最显著的效果是历史课外读物在学生课桌上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多,主动提出问题进行质疑的人数增加了,“填鸭式等老师给答案”的人数减少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这种评价方法很有效果。

四、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操作程序

(一)选择合适的历史材料创造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重心是“探究”,探究的实质是将和类似历史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题主旨出发,精选合适的材料,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是为学生的探究创造条件的起点。教师精选合适的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性。历史材料的真实性是学生的探究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资料的搜集,但一定要进行筛选,选取的材料要符合教学目标,之后再形成问题情境。如“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一课的教学中,针对致远舰沉没的谜团给学生选取了这样三则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在奏折中说“据海军提督丁汝昌呈奏:„„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即沉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

(三)》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134页

材料二 在华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力特尔说:“鱼雷如何呢?日军一发再发,而且没有接近有效线内。与此相反的是清军打出了二十三发。”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

(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03页

材料三 从军事学上的解释:早期鱼雷命中率很低;发射准备期较长,不可能仓促发出;而且致远是以舰首对敌舰,这种情况下鱼雷不可能命中。——陈明福《海江英魂——记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284页

我的问题是:这几条材料中有哪几种观点?之间是否有矛盾?你更认同哪种观点?为什么?这一系列历史材料构成了问题的场景,学生很快产生了探究兴趣,在深入探讨后有的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借助军事学的解释,材料二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学生们认为致远舰不是被鱼雷击中的。这样,不仅通过探究解决了问题的本身,更重要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对判断史料的真伪以及价值有了更新的认识,提高了历史的思辨能力。

2、客观性。各类历史材料通常因为很多因素的制约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学生选读时容易受其影响而偏离历史。教师在选取历史材料时应该要意识到这一点,选取客观的历史材料才有可能让学生形成真实的问题情境。如学习“美国的建立”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多角度选取资料,最后,一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段发言,给我印象很深: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美国《合众国宪法》时认为,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而且在分配众议院各州代表名额时,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这就更降低了奴隶的地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种评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合众国宪法》制定时的背景。1787年,来自美国各州的55名代表在费城开了116天会议商讨国

家大事。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会议为何召开这么久,是因为当时美国面临的矛盾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其实,在宪法中废除奴隶制的主张,在制宪会议中已有多人提出,黑人“五分之三”原则也经过了多轮谈判与投票才得以通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多元利益尤其是南方与北方相妥协的结果,是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所决定的,这种妥协是一种双赢的政治智慧的结果,这种妥协有其存在的时代合理性。

3、适度性。这里所说的适度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问题要既能启发学生,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这一课时,“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于是有些老师就不可避免的考虑在这个地方想办法让学生去讨论,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可讨论之处,学生只要稍微看看书,就可以讲出来。如果教师提出来势必会回到传统的“你问我答”的传统僵化模式中去,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呢,只要把讨论主题稍微变换一下就并不困难了,如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找例子,谈谈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措施至今仍在沿用或者受益,哪些措施现在仍然可以采用。这样一来,学生一定会开动脑筋,联系现实,对这个知识点印象也加深了。

(二)围绕主题设计问题

“问题”是“历史问题探究法”的切入口。因此,设计好问题是实施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教师在设计时还需注意对核心问题进行关注,因为核心问题是所有课堂问题中关键的问题。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核心问题,教师还需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出一些有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解决教学目标的辅助性问题,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问题链”。实践证明,一个设计恰当的“问题链”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可以引领学

生一步步深入历史问题的核心,领略历史的奥秘并最终解决问题。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是恰当的呢?下面以我和学生在“美国的建立”一课的探究学习来说明。

1、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了数字故事来展现美国的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自由女神和五月花号上,文字显示——文明从这里开始。由列宁的话引出独立战争,指出美国是个充满梦想的国度,本节课要了解美国人圆梦的过程。

2、确定研究主题。启发学生思考: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梦想是什么?18世纪后期, 英属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为什么会爆发独立战争?美国建立后美国人民是如何圆梦的?学生在进行思考之后集体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最后确定了以美国梦为核心的探究主题:为什么《五月花号公约》是英属北美人民的梦想之源?《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这美国的建立,但美国人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吗?《邦联条例》让独立后的美国陷入了怎样的困境?《合众国宪法》为什么让美国人梦想成真?

3、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个别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本的基础上,得出了北美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民主意识浓厚的历史渊源来自《五月花号公约》。在讨论中学生思维进行了交流与碰撞,更能具体的感受到独立战争的原因。同时感受到了《独立宣言》让人民梦寐以求的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得以实现,《独立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并指出了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在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两则材料感受到了新生的美国遇到的困难,学生自然而然说出了《邦联条例》让美国人的梦想幻灭,指出1787年合众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的必要性。之后学生自己介绍了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树状结构图,说明1787年合众国宪法又一个重要内容: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

衡的原则构建,指出《合众国宪法》让美国人美梦成真。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合众国宪法》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合众国宪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但是,这部宪法是否有缺陷呢?接下来带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模拟选举现场”开展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美国《合众国宪法》。学生在参与体验后运用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合众国宪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部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文明的基础。通过问题的探究和体验性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横向、纵向的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从上述的案例看,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中一个好的问题链的设计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突出主题。课时总是有限制的,教师只有把学生全部的精力都引向最核心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围绕着课题展开讨论,或是参与体验才能有高效的课堂。如在讲到“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我讲解到:罗斯福以他的“灵丹妙药”拯救了美国,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改变了美国的历史命运,他受到了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景仰,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报纸上,部分资本家怨声载道地骂罗斯福是专门‘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每日都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群众直呼‘这个法案的每字每句都是从《共产党宣言》抄袭得来的’。甚至有人高呼让罗斯福接受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呢?罗斯福这么做是否改变了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这个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罗斯福新政”所实行的背景意义、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所衍生出的影响来展开,这样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都大胆思考、踊跃回答。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并且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下

也能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更重要是要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问题的提出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通过充分地研究教材,课堂上利用学生平时日常生活情境或是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当然也可以是在历史基础知识之上,通过几个问题浓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不仅掌握课堂的教学要求,更能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近几年,各大媒体里放的清宫戏目很多,涉及的历史人物各不相同,但有些历史人物与课本上所描述的截然相反。每当上课时我讲到书上某个历史人物时,学生就会把电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所演绎的情节当成是历史事件来举例说明,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我,应该是这样的。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中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内容,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在学习完“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近代历史上的李鸿章,到底是卖国、爱国还是误国?这一问题情景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要有反馈预设。问题设置之后会收到怎样的效果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预见性,恰当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启发。如在学习到“红色政权的建立”这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历史记录上,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是南昌起义,为什么记载南昌起义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学生依据教材得到的史实是南昌起义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结束。这时候如果教师不马上对南昌起义前后的中国革命情况进行拓展和补充讲述,学生势必在认知上对南昌起义会产生偏差。由此,从各个角度来剖析教材的内容,不断深入研读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时必须强化的,教师要在将一些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为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预设处理。

(三)指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掌握探究的方法

帮助学生解决历史知识问题是历史问题探究法的直接目的,但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教师通过“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到探究学习的方法,是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掌握历史探究的方呢?这需要教师的指引,因为实际能力的局限学生往往会找不到正确的探究方法,此时教师就要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围绕着课时主题指引学生进行探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用探究方法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点拨,如: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小组之间的讨论、个体的深入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学生介绍历史学者们研究方法。中学教学要适当引入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教师占有的材料越多,越能了解学术前沿的话题,就越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课堂中“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与“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毕竟还是受教育者,在历史知识的储备、历史思维方式等一些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尤为关键。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使命,充分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向性,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方向。

总之,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性方式,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问题探究法”进行再加工,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既有一双善于发现自身课堂教学不足的眼睛,又要有一颗能够及时准确地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的头脑;既要不断在课堂实践中探索、实践,又要认真反思、总结。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望,启迪、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这正是高中“问题探究法”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熊铁英,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05-01 【2】 T.Holt, Thinking Historically.New York, 1990.【3】姜义华等《史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篇3: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目标导读法”的提出, 是基于三个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1.目标学习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 只要有最佳的教学, 给学生以恰当的目标和足够的时间, 多数学习者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因此, 课前展示目标, 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预习的针对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和反映目标在学习中的引领性。2.教师导读法。新课程理念认为, 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案设计者、问题预设者、合作探究者、评价激励者、氛围营造者等角色。在目标的指引下, 教师有效引导, 事半功倍。3.建构主义学习观。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因此, 本课的教学目标 (共性化要求) 通过导读 (知识过手、能力生成、情感升华的桥梁) 建立学生 (个性化需求) 的三维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多年历史教学经验, 下面以川教版《洋务运动》为例, 具体谈谈“目标导读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中的第一课。本课编写逻辑思路明确, 内容不多, 难度不大, 有利于开展目标导读。

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 易接受新知识, 虽知识面不广, 但个性突出, 对预定的学习目标有很强的期待感, 对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是, 初中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太习惯, 缺乏主动性, 自学意识有待增强, 自学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初中生的学习优势和现有劣势, 从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 既然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悬疑的事物或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 那么我就“因材施教”, 采用目标导读法作为设计的主线, 给出导读目标, 引导学生参与独立预习、看图分析、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构建历史三维体系。

一、直观演示, 导入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 我首先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 其次让学生观察历史图片,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清王朝当时“内忧外患”的境况, 由此提出“不改变这种现状行吗”的问题, 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初识体系

莉莱说得好:“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 而是由于他的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能够加强预习针对性,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导读目标”, 让学生根据提示独立预习、勾画设问。

三、合作竞争, 初建体系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设计了4个步骤:抽生交流汇报, 反馈预习情况;创设问题情境, 思考救国方案;归纳表格要点, 掌握洋务举措;开展课堂辩论, 学会评价事件。重点安排了三次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思考救国方案 (假如你是当时清政府官员或爱国人士, 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改变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总结、表格归纳等形式掌握本课第一个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辩论形式学会全面评价事件的方法, 既掌握了第二个重点, 也突破了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 在讨论交流中可能会跑题、偏题甚至离题万里的现象, 但教师都要注意给予积极评价, 肯定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 树立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信心。同时, 本课是中考考点, 教师务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回归教材, 做好笔记, 让学生初建历史三维体系。

四、课堂小结, 构建体系

一般老师都习惯于自己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 但这样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 都是让学生 (3-4名) 自我小结, 如“学完《洋务运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掌握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悟, 有什么启发?”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体现, 学生的个性化三维体系才能有效构建。

五、课堂练习, 巩固体系

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设计练习, 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体系。我设计了4个练习题, 前2个题重在突出洋务运动的进步性, 后2个题重在强调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这样既突出了重点, 又突破了难点, 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体系。

六、课堂延伸, 完善体系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之一, 是不够全面和完善的。教师还应对照板书设计, 再次进行课堂总结, 促进学生完善体系。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学资源 (上网浏览、借阅史志、阅读教材、撰写论文、思想教育等形式) 实现知识延伸、能力外显、情感升华, 从而完善历史三维体系的长度、宽度、深度和高度。

七、板书设计, 强化体系

板书是知识体系的框架, 是师生互动的成果。我在板书设计中, 一般用红色粉笔先写出导读目标, 再用白色粉笔写出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讨论辩论和教师引导、点拨后形成的知识体系。规范的板书, 有利于学生强化三维体系。

篇4: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关键词:创设情境;巧设问题;联系实际

中学历史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历史课就是以历史材料为素材的人生课、社会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认知历史,把握问题的趣味性

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精彩纷呈的历史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

如:我在讲“一国两制”这一课时,插入郑成功晚年日夜思念祖国大陆的情景:他身患重病期间,天天挣扎着起床,手扶拐杖登上点将台,拿着千里镜,深情地隔海瞭望祖国大陆的美好河山,倾注着他怀念祖国大陆同胞的真挚感情。如今,国家为了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采用了什么基本方针?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改进提问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巧设问题,引导思维,把握问题的诱导性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现象?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学生会从学过的内容的回顾与思考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三、联系实际,感悟历史,把握问题的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体现历史的时代性。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所以历史课堂提问也要有时代特点,能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例如:我在上“经济重心南移”一课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你们的父母现在在哪里打工?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现实性。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现实世界和历史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知能力。这样很容易通过学生的回答结果,再去揭示本节课题: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什么时候?

四、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把握问题的结构性、层次性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问题的选择与设置一定要围绕教学三维目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设置问题时,应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有层次感,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回答,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中,诸如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阵地、口号、代表人物之类的简单基础问题,可以鼓励后进生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在幻灯片上显示以下四部分材料:第一部分:“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第二部分:“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第三部分:打倒“孔家店”——吴虞。“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鲁迅《狂人日记》;第四部分: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这部分材料文史结合,对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交给中上生完成,最后结合内容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儒家思想当成头号敌人?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优秀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解答,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因地制宜。

五、设疑诘难,创新提高,把握问题的批判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设问,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刺激变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产生质的飞跃。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要灵活多变地运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通过师生间相互问答来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历史问题的设置要有批判性,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的大一统措施,教材对此是肯定的,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标志,是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标志。教师在这里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思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及后世历史的影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性质上如出一辙,从此之后“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在,文化与思想又被重新禁锢起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当今的中学生:信息广泛,视野开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让历史精彩,不仅需要那些精彩的形式,更需要有历史的智慧。课堂教学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从而进入良好的思维情境中。教学效果也能得以充分释放,真正让生动的历史变成“历史”的生动。

篇5: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对教材分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史模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衔接了西方古代政治与近代政治,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3、对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罗马法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和细化,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以及《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通过断案、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材料展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究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来理解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留给人类的不是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和确立民主与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明确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把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作为本课重点。

难点: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突破: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等一步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学方法上,我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和考虑,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我选用了一些历史图片、资料,制作了整合知识的图表等,帮助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法: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以案说法、比较方法、问题探究法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完成上述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古罗马文化遗存的图片,并以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中一段话,然后问罗马法律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把本课内容整合为四部分:

1、罗马法的概念。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4、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在第一部分罗马法的概念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虽然教材上没有对罗马法的概念进行解释,但考虑到要学习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应该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罗马法的概念,因此我增加这一内容,以便为下边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内容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我讲述习惯法的概念和它的局限性:习惯法与习惯没有明确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法官由贵族担任,实际上人治大于法治。这为成文法的产生埋下伏笔。其次,用多媒体显示案例材料,采用以案说法、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方法,层层设疑,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习惯法发展为《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而成文法的出现使判案有了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罗马扩张示意图,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同时提出问题: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使学生理解: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并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这样《万民法》就诞生了。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思考那些人在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罗马法完善的标志是什么?最后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虽然教材没有单独把它列为一个子目,但罗马法的内容却贯穿本课的始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进而理解:罗马法是保护奴隶制度,保护私有财产和商品生产者利益的,其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之后,由教师总结出:罗马法的主要内容:首先,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次,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第三,从主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第四,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第四部分:罗马法的作用,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从罗马法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来思考,并结合多媒体显示的材料分析得出:

1、对当时的作用: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篇6:谈历史教学的问题设计法

师:上课。我在课前检查了你们的学习单,大家预习的都不错,自主研读学习单的问题基本上都答出来了,接下来咱们就在课堂上好好检验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现在各小组长领回你们的学习单。好,现在开始上课:

新课导入

(PPT展示司法女神像)

这是古罗马神话中的司法女神朱蒂提亚的雕像,在欧洲各个城市法院中非常常见。司法女神是裁判之神,她的右手提着天平,意味着(公平);左手握着宝剑,意味着(正义);那用什么去捍卫公平、正义呢?(法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第6课,共同领略一部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罗马法。

新课讲授

师:本课的标题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罗马法?(多媒体展示)

罗马法不是一个法律文本,而是一个法律体系。广义罗马法是指在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罗马法仅指罗马公民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第一个板块的内容: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师: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法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它主要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首先我们来看罗马法的起源

1、习惯法 学生活动

师: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在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存在。所谓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的社会准则(课件展示)。在公元前500年的罗马,在平民和贵族之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请看案例:(案例略)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案例包含了两个诉讼:诉讼一:外邦人杜巴尔状告罗马人加图;

诉讼二:平民加图状告贵族阿格里帕家人。如果这个案子发生在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判决结果是?

生:杜巴尔和加图获胜.师:但是在公元前500年的古罗马,根据习惯法,法官却判决诉讼一不受理,诉讼二阿格里帕的家人获胜。根据大家课前的预习,请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判决结果?

生: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法官是贵族,袒护贵族。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习惯法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这是咱们自主研读学习单的第1个问题,请1组回答。

生:特点: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法律与习惯之间无明显界限,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影响: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当时的罗马法官主要由贵族担任,作为贵族的法官,明显是偏袒同为贵族的阿格里帕家人。法律也成为他们欺压平民的工具……那么,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结果,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

生:不愿意,起来反抗,捍卫自己的权利。

师:看来我们同学和当时的罗马平民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当时也是进行了反对贵族的斗争。罗马的贵族面对民众的反抗,最后如何处理的呢?

生:先镇压。(如果镇压不了呢?)做出一定让步,制定成文法。师 :对,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这样诞生了。

2、《十二铜表法》 师生互动

师: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法律十二表,公布于罗马广场。因各表系由青铜铸成,故习惯上称作《十二铜表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我们来看学习单第二题:《十二铜表法》出现的原因、特点,请同学回答。

生: 原因: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特点:内容广泛、条纹清晰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成为共和时期罗马法律的主要渊源。那么《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人的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接下来分析案例:仍旧是刚才的案例,设置新的问题:如果这个案例发生在公元前400年,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如何判决?(多媒体展示):《十二铜表法》对此类情况有明确规定:

◎第五表

(九)被继承人的债权和债务,由各继承人按其应继分的比例分配之。◎第六表

(二)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第六表

(五)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生:(根据条款)加图胜诉。

师:我们可以看到,《十二铜表法》颁布前后诉讼二的结果发生了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那我们该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呢?

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

师: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学习单”上的问题:(多媒体展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条文)

第3表(执行):如债务人(平民)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贵族)得把债务人押在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假如在今天,B借了A的钱,但无力偿还,那A是否就可以将B押到家中拘留,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生: 不能。师: 对。在今天不能,这样做是犯了非法禁锢罪。但是当时它却规定可以。大家再想一下,一般债权人是指借钱给人的人,那一般是什么阶层才有钱借给人? 生: 贵族 师: 那么相对而言作为债务人的一般是什么阶层? 生:平民 师: 对。而我们看到上面的那一表的法规明显是为了维护债权人利益的。换而言之就是维护谁的利益 生: 维护贵族的利益。师: 对,由第三表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它主要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但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惩罚的方式既有罚金,又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始野蛮性)但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平民与奴隶地位的不同)第10表:禁止对奴隶的尸体用香料防腐;举行丧事宴会、奢侈地洒圣水、长行列的花环、用香炉焚香。(奴隶不享有同等权利)第11表(婚姻):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贵族与平民不平等)

问题:分角色思考: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候的罗马(你的身份可能是贵族、平民或奴隶),看到这些条文,你会有什么感想?结合两次判案结果及这些条文,你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呢?

学生讨论、总结:贵族:虽然《十二铜表法》对我们随意解释法律做出了限制,但总体上还是保护了我们贵族的权益的。

平民:我们的利益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奴隶:《十二铜表法》没有保护我们的任何利益。

师:看来不同阶层的人对《十二铜表法》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觉得好,有的觉得不好,那《十二铜表法》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该如何评价他呢?请第4组的同学发表他们的看法。其他小组注意补充。

生:积极性: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局限性体现在:①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如第3表,第8表“罚金减半”,第11表);②保留了比较野蛮的习惯法。(第8表可以看出)

师:以上是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我们回到刚才的案例,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为什么前两次法官都不受理杜巴尔的起诉?

生:因为杜巴尔不是罗马公民。

师:也就是说,《十二铜表法》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生:罗马公民。

师:对。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律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又称为“公民法”。即我们前文提到的狭义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就是替补典型的公民法。而杜巴尔不是罗马公民,因此享受不到罗马公民法的保护。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公民法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

生:法律的适用范围狭小 师:诉讼二的判决合理吗?

生:不合理。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咱们就学习本课第二个板块的内容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看一下罗马的统治着是如何做的。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万民法:

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罗马扩张示意图)

师:看这张罗马扩张示意图。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开始了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前27年,屋大维建立起罗马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地中海也成了帝国的内湖。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公民法逐渐发展为万民法,所谓万民法,就是用来调整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而这里的自由民,就包括了罗马公民和外邦的自由人。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学习单第4题,问:从公民发到万民法,是哪些因素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呢?请回答。

生:---------师:(总结)在罗马帝国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民因其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出现了新的矛盾,对罗马帝国的统治不利;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政治、经济纠纷层出不穷。公民法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公民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就连屋大维的顾问都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总之,为了维护统治,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师:如果你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面对这些问题你将如何解决?

生: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编纂法典,以充实罗马法律;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师:(总结)①在法律条文中加入一些新的条款来调解政治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纠纷。②扩大罗马公民权,使更多的人享受罗马法的保护。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随着这种区别的消失,公民法逐渐发展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师生互动

仍旧是刚才的案例,又换了新的问题::(多媒体展示)

(案例)加图出身于平民家庭,从事橄榄油的加工贸易。长期以来,他从贵族阿格里帕的庄园里采购大量橄榄,加工成橄榄油后,再卖给一个迦太基商人杜巴尔。这一年,加图在春天的时候就与阿格里帕签订了订购橄榄的契约,并预付了定金。同时,加图也收取了杜巴尔预付的橄榄油定金。但是,阿格里帕却在罗马对外战争中战死,他的家人在秋天时把橄榄高价卖给了其他商人,致使加图没有原料生产,更无法履行与杜巴尔的契约。于是,杜巴尔把加图告上了法庭,加图又把阿格里帕的家人告上了法庭。

师:如果这个案例发生在公元300年,根据万民法,法官会如何判决?(多媒体展示)

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生:

师:对,加图胜诉;杜巴尔作为外邦自由民,在万民法的保护下,也获得了胜诉。体现了罗马法的进步。

2、《民法大全》的编纂

师: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其中西罗马不久就因为“蛮族”的攻击而灭亡,震惊了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积极改革内政,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多媒体展示)查士丁尼及其大臣的图片。该法典包括四部分:《法典》、《学说汇编》、《法学总论》、《新律》。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接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从具体的法律条文来领略《民法大全》的博大精深,如对证据、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约精神的肯定。(多媒体展示)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民法大全》 从这段资料中可以看出该法典中蕴涵着一些自然法思想,所谓自然法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当中。《民法大全》中蕴涵的这些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回顾之前所学,罗马法经历了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学生活动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这样评价罗马法: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为什么耶林对罗马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既然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都有其礼仪与法律条文,为什么罗马法成了现代法治最重要的渊源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学习单第5、6题,谈谈罗马法对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了什么影响?

1、对当时:(多媒体展示)

史料1: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

——恩格斯

史料2: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民法大全》

史料3:“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罗马皇帝哈德良

师:以上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生:核心: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律面前自由民人人平等。

实质:罗马法提倡的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罗马法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奴隶主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

师:由此可知罗马法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①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调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③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师:(补充、总结):总而言之,罗马法维系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对后世:(多媒体展示)史料1: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 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史料2: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合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史料3: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重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生:----------师:(补充、总结)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英国的《权利法案》,法《民法典》、《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都是以罗马法的学说为基础;②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罗马法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我国的宪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完成“巩固提升学习单”上的内容。

【课后作业布置】

上一篇: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下一篇:美国大学地图之威斯康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