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2024-04-23

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心得(精选11篇)

篇1: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联系本人实践,总结一轮复习和备考的一些经验和策略,希望能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夯实基础。在一轮复习中,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对教材的每一个角落都不要放过。如选修5教材上的三颈瓶,在2012年考题中出现过,很多学生因为平时没有引起重视而丢分。虽然在教材上只有一个图片,但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归纳出每个颈口的作用,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实验仪器时才不会陌生,处理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常见基础知识如阿伏伽德罗定律、物质的分类、离子方程式、元素性质、必考有机、电化学、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基本用语等在复习时随时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的可以点到为止,对学生整体掌握不好的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个别学生需要吃小灶。在练习题的处理上,提高练习题的质量,课堂上争取每个知识点后要配有典型习题和高考常考题,做好讲练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点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课后要给学生整理出近几年的同一知识点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的讲评并注意查漏补缺。

(二)注重图表解题。2012年27、28题两道大题都有图或表格,要求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做题,这是化学科目的新特点,也是今后的一个考查方向。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借助图表解题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分析题中已有的图表,教师还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自制图表来解题,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三)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平时测验和考试试卷的分析发现,部分学生对题目的分析很到位,但在语言描述时往往得不到分。比如,在分析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方向时,先写上该水解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进行分析,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即可,比全部是语言叙述要简单、明了。很多考生写不出,更不能做到“简要说明”。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准确使用化学用语,这也造成了考试过程中的丢分。因此’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是为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做、如何回答,一定要加强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训练。

(四)不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学科间的综合如物理热力学方程上的一些问题,要少花精力,点到为止。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五)做好试卷讲解。高三考试频繁,一次一次的传统讲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厌烦,尤其是一成不变的采取教师一道题一道题讲的方式,收效甚微。在讲解之前把相近知识的题目归类,并适当拓展,教给学生一些规律和解题方法和技巧,以求在今后的考试中节省一些时间。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了起来,收到了一定效果,学生也比较愿意听。同时,在阅完卷、统计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找学生错误率高而本身又是主干知识的几个典型题让学生说题,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总结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学生以主人身份参与试卷讲析,教师精心点拨,形成了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局面。通过这样的几次尝试,发现学生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大大减少了,而且对正确知识点的印象更深了。

(六)过好实验关。化学实验题均为教材上的基础实验,实验不多,难度也不大。常出的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萃取、蒸馏、重结晶、沉淀溶解平衡、乙烯的制备、酯化反应等。教师在平时多给学生做总结,集中把各个实验复习一遍,在考试中应该问题不大。

(七)注重联系生产、生化实际。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提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近几年,联系生产、生化实际的考题在增加,既考查了新材料的知识,又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随时随地把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又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常识的积累。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技巧。师生共同努力分析、总结归纳,结合高考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与策略方法,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高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篇2: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数学复习,任务重,时间紧,怎样在高三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数学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是每个师生所关心的问题。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答题技能。现就高考复习浅谈几点心得: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但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所以高三数学复习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其实复习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暴露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在谈思维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通性通法。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我们复习时都知道抓基础,但要抓得得体,因为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

二、选题经典,注重思想方法

在选题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指导下,要突出重点,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

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数学高考试题的设计,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尤其重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可通过典型性例题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典型试题之中,因此,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讲解典型题中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精讲精练,培养能力

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对于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创造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动口分析、动笔去做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要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例题的讲析、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途径;补充学生认识上的不足及课本上方法、技巧、题型的不足,创造条件为学生疏通思路,搬开思维上、学习上的障碍,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在高考数学复习中,要始终坚持不把现成知识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整理笔记,对有些难题在课堂上用少量时间引导学生分析解题的关键,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讲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探求问题的能力。

四、考中学考,提高应试技巧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又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所以我们平时应多给学生讲应试技巧,如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答题技巧大致概括为五点: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2.运算要准,充满自信;3.先易后难,敢于放弃;4.先熟后生,用时合理;5.书写规范,既对又全。

总之,要使学生掌握贯穿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维方法,达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考的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我要成功,我会成功,成功是我,必胜是我”的信念,这样学生在高考中才能有所建树。

★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 高三数学如何复习

★ 政治复习心得

★ 高三物理知识点复习

★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计划

★ 高三复习备考计划书

★ 高三复习备考整体规划

★ 高三如何复习才有效

篇3:阅读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重视课前预习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如果不安排预习,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在真正参与, 大多学生只能当“陪客”。还有个别同学认为反正课堂上老师要讲,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积极探索,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以前的教学当中,我也让学生预习,但是由于方法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督促检查力度不够,所以学生的预习能力并不是很理想。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掌握预习方法, 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我经常在学习课文的第一课时,首先安排一定的预习时间,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一般要求: 朗读课文3~5遍,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使其自主理解内容,或提出问题;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有些课文需要了解其相关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长征》一文,我则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拟定详细的预习方案。根据课文内容“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让学生查找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哪些山,趟过哪些河?我让学生明白“五岭”指的是哪些山?“乌蒙山”的山势如何?让学生了解“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展示交流预习成果。这样的预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还有课外的大量实践,学生预习的过程,也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六年级语文第四组“走进鲁迅”,我则这样安排预习:先让学生做一张手抄报,主题就是“走进鲁迅”,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手抄报展评;我还让学生收集鲁迅的诗文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诵读;收集关于怀念鲁迅的文章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交流读书体会。许多老师或许也这样做,但我把这些都放在了课前。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预习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每当放假时,我就把下一学期的课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中完成预习,开学后组织一次摸底考试(把字,词,一些优美的句子作为考查内容)。 通过我的努力,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大幅的提升,在学校的5个平行班,成绩稳居第一,就是在全县组织的统一考试中, 也名列前茅。学生不可能都那么自觉,我就让家长监督,对极个别学生通过打电话,短消息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 时间长了,学生的预习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更多的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重视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悟课文内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体现。因此,我利用一些感人的、声情并茂的课文来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先保证学生充足的朗读数量,有感情的朗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内容,不可能读出感情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量的朗读训练,为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融入课堂,适时地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如在教学《游子吟》一诗中,我提醒学生: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关心自己的情景,然后再读。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另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相互点评,指导,或示范读,还可以让他们辩一辩,比一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总之,尽可能的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现在,我们学校每逢大型活动,献辞的总是我班的学生,还经常参加县的一些活动,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在演讲、朗诵比赛中,我的学生也屡获殊荣。

三、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读写结合的联结点,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但日记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所学课文有关。有些课文很具感染力,使学生容易受到心灵的震憾。所以,我及时地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有的课文,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作品经常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关于读写结合,这是一个老话题了,相信在座的比我做的更好,我不再赘述。

四、重视阅读大课堂的构建

篇4: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巧用古典诗词诠释化学概念

在许多情况下文科与理科仿佛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是,如果你能恰到好处地使它们相交,那就会收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快乐学习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初中化学开篇就碰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过来人会觉得是小菜一碟,但对初学者而言,却如雾里看花。这时教师如能拿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两个几乎人人皆知的主角——孙悟空和猪八戒来比喻: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就像孙悟空翻来变去,到头来还是孙猴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像猪八戒由天蓬元帅变成丑猪头后,就再也变不回去了。又如学生对混合物和化合物也经常分不清,教师应告诉学生:混合物重在“混”字,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简单地混在一起,彼此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可用物理方法把它们分开,它们各自的性质还保持原状,是一种陶渊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关系;而化合物重在“化”字,是指不同的几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一种全新、稳定的纯净物,用物理方法再也不能把它恢复成原来的物质。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当成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也可能将食盐水、糖水、碘酒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氧化反应的槪念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在授课时就要特别强调该概念中“氧”字后面没有”气”字,这个氧既包括氧气也包括后面将学到的氧元素。

三、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个要点剖析清楚,归纳成四个要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要点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四、形象比喻,浓缩精华

在学习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内涵特征,分别用几个字来记住它们:化合反应——“多变一”,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催化剂——“一变二不变”,能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又如在教元素符号时,可以打些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容易记住这些符号。例如:氧O——被蚊子咬时很“痒”,同时长个圆圆的“0”,硫S——一条“S”形弯弯曲曲的小河在“硫”淌。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不少学生总是忘记配平和标上气体号“↑”、沉淀号“↓”,为此可以提醒学生要“左顾右盼”,“上蹿下跳”,既形象又贴切。在讲到离子符号与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时,学生对二者很容易混淆,可以告诉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区别:其一方位不同,离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放标记;而化合价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放标记。其二标记的顺序不同,离子是先数字后正负号(且数字为1时不用写);而化合价是先正负号后数字(且数字为1也要写出来)。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篇5: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荣昌县石河中学朱巧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

【关键词】心得

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我的教学构想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师篇

1、备课准备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如何将备课做好,这一点是所有的教学基础。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一个老师的实力的一种体现。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仓库”。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最根本的帮助。传统的备课强调的是“以教学大纲为本”,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时,我们的备课也该有更新的突破,才可以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学到知识。只有当备课的准备融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

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然后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要跳出只看待课本的的圈子,引导学生领悟教材的精华,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学活。

2、教育模式的改正

教育的思想应该不要在局限于书本的条款。教育应该是双向的,但是,在新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模式应该体现在创新和灵活的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化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化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学习方法,使学习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教师在现在的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达到创新的一大法宝。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

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利用学生自身的本能来学生,达到真正的掌握。以下是我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3、重视实验

化学应该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方式。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兴趣,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把握好重点。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要做到这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同时,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这就很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2)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并且在实验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不足点。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动手能力。这是在新新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3)实验应该要有目的性要明确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重视的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结果。其实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当会思考,学到解决的思路。这种思路是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不是老师给的;这些思考是很必要的,但也不是老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找到,并且提出解决的。这才是我们实验的目的,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的!

(4)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要有吸引力,感染力。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语言的魅力就是在于让你的事物变的更加的有美感。教师拥有这样的能力,对于教学的提高是十分的有利的!

二、学生为主体

何为主体?

主体的含义就是要求,所有围绕在其身边东西,所有的工作的努力

都是针对它而进行!

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老师无论做什么样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依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来达到这样的要求:

(1)多实验,多实践,放手让学生去做。

理论的学习是很枯燥的东西,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那有如何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

老师在学生中强行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反感。每天面对抽象的知识,死记什么混合,分离,鉴别,化合价等等,这样的结果只是导致培养的学生都是一些高分,但是低手的学生。

因此,我们为了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做有关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失败和成功中寻找到答案!

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实验解题比过去只按书本背几种混和、分离、鉴别、加什么

试剂、有什么现象的死背硬记更有意义;做这样的实验,不但觉得学得开心,而且知道怎样做,做后记得也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实验只能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突破,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关键。因为只有在让学生理解透了知识点,还有难点,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的学习新的,和这些有关的东西。并且因为有过成功揭开难题的经验,他们的兴趣将更加的浓烈,学习更有信心!

并且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由上面的的一些看法,我真正的感受到,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正确,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的!

并且,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许多新的教育工具也在产生,我们应该多学习,多运用,为学生找到一条更好的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开启学生的心灵》(美)FrankSiccone(美)Lilia Lopez杨韶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

David Lazear 吕良环等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成为反思型教师》(第2版)

(美)Timothy G.Reagan等沈文钦译

4、《成功教学的策略》(美)C.M.Pelletier李庆等译

5、《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美)Mervin

D.Lynch,Carole Ruth Harris著胡清芬 陈桄译

6、《初中教学方法》(美)Kenneth D.Moore

篇6:暑期培训的几点心得

为期三日的培训,我再一次体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我们做一切的工作都必须在这个前提之下。三天的报告,我归结为是教师的心理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那么,态度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积极的心理支撑。

原先,我们在谈论学校、谈论生源时,总是一副抱怨消极的态度,没有好的生源,取不了成绩,我们注定一辈子的平庸;既然一辈子的平庸,那么,再怎么折腾都是白费,干脆不折腾,循规蹈矩吧。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在抱怨后带来的痛苦中度过。今天看来,我们之所以没有成绩,也是我们不正确的心态所致,这就是恶性循环吧。

教师的职业在何时何地都大有可为,我们如果将板子都打在学生身上是错误的,还是从自身找原因。

首先,教师要多读书。

我这里说的是多读好书。以前,我们总爱读一些对工作起到快捷促进作用的书,急功近利,希冀读了它就如同吃了灵丹妙药般,直接挪到工作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我们手捧各种备课集、班主任工作方法,好老师是这样炼成的等,殊不知舍本逐末。读书的目的是内化。聪明人做事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教师读书要从根源上读。如若是一些快餐式的阅读,片段式的阅读于我们的工作是有害的。凡有所作为的老师,阅读的是经典。经典就是需要我们读十遍,甚至更多遍数的书,不是照搬照抄文中原话,而是汲取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干任何事,包括教育人,不能逆天而行。所说的天,是天理,就是规律,符合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规律。试想,我们读过论语、孟子、学记、老子、菜根谭吗?今天,我们看它应该动脑筋,有所感悟才行。教育是有方法的,有规律可循的,正确的实施教育行为,才能收获成功。教师缺乏阅读就会丧失底气。

正如段惠民讲做智慧的班主任,智慧从何而来,智慧从阅读中获得。工作十三年,我却把读书放到了二十四梁上,曾希望一劳永逸,以为凭借学科知识就能当好老师。读书是内在需要,不是功利,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无需学校规定和命令。

多读书,唯有多读书,我们才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才能游刃有余。

二、教师要善待命。

有什么样的期待,就会强化什么样的现实。从事教师职业有时不是自己的选择,不是自己真心喜欢,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像段惠民这样的所谓名师,起初也是不止一次想到要改行。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一个所谓阳光的职业,只是天下所有职业中的一种,而且在多少年来不被看好,尤其是现在,在世人的口眼中有时是不屑。人们越来越将目光放到拥有财富的多少上,从这点来说,教师是个失败的职业,和大多数职业一样,工钱连买房的首付都不够,无安居何以乐业?曲连坤告诉我们,这就是命,你遇到的。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像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运。如果还是怨天尤人,碌碌无为,这种现状并不能改变,你仍然不能买得起房,开得起车。别人照样不会正眼瞧你。在界牌,很多老板并不是学历有多高,文化有多少,他们能拥有教老师几辈子也挣不来的财富,他会说知识就是力量吗,知识改变命运吗,他会尊师重教吗?想让别人给你尊严,给你加工资就是做梦。要做的是善待命。这恐怕有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味道,唯有这样做了,我们才不会自寻烦恼,而是自寻快乐,快乐是过一天,痛苦也是过一天,而且痛苦地毫无意义。有句话叫活在当下,不论未来有多么美好,毕竟与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强者的心态不能靠别人播进我们的心中,我们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来感染周围。从这个层面上,应该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除了善待工作、善待自己,我们还必须善待学生。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一届又一届,一旦毕业就与我们再无任何关系,即便碰破了头,也会有不理睬的情况。我们还是要善待他们。

这个社会很浮躁,不是某个人的错,更不是学生的错。善待学生就不会走向完美主义的痛苦的深渊,你树立了学生是会犯错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思想,就会释然了,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而已,不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而且教育法规明文规定,学生允许犯错,但教师不能犯错。你如果为了不让学生犯错而自己犯错了,是得不偿失,于人于己都无半点好处。

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有积极的期待,学生才会成为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心怀善良的期待,表现在我们的言语中,行动中,表情中,甚至一举手、一眼神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切不可依据自己的好恶来妄断学生的今后人生。哪个学生不想好呢?是教师没有给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如果他好到不需要教育了,那么我们教师是做什么的呢?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就会舒畅多了。

善待自己才能善待别人,善待别人,又是善待自己。

最后,想说一说,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的问题,借此向学校提个建议。

教师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给学校的启示是,学校要从教师的感受出发,在行政管理中,学校想想老师的感受,可能就会明白哪些决策正确,那个决策有效果。

听了曲连坤的报告,我想这就是说的换位思考,有时学生需要的就是感同身受,不是空的的大道。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必须研究人。把人的心里琢磨好了,什么都容易了。

我们通常说教育教学,是的,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教育就没有教学。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必须先学会教育学生,你的教学才能有成绩。

篇7: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吉林省洮南市聚宝乡中学

霍佳春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课堂上经常要用到各种教具。尤其是从工作出发2005年,我开始从事初中物理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具。虽然有国家统一配备的教具和实验器材,但还是有无法满足课堂的情况存在。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教具。在教具制作方面也有一些心得,在此与广大教师交流、分享。

一、自制教具的大体流程:

教学实践→想法→构思→设计制作→完善→使用→反馈→改进

教具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制作教具的想法往往源自课堂教学的需求。也只有明确需求,才能设计并制作出合理实用的教具。

二、自制教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需求,注重使用效果。

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大多数教具的作用,都是把抽象的原理、规律变成形象的展示。这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决定了教具设计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设计时要避免出现干扰视线或思路的因素。比如颜色,以简单而不单调为上过分追求美观,往往画蛇添足。

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科技前沿。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学要关心社会发展,辅助教学的教具也要与时俱进。设计一个既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又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教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2012年我制作的“太阳能烟囱模型”,用于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从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观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完善设计思路,扩大使用范围。

还是以“太阳能烟囱模型”为例。设计之初,我的目的只是用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随着设计构思的完善,我发现这个教具还应用了一些初中物理知识,只需要添加简单的器材(电吹风)就可用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甚至不添加任何器材,就可以辅助演示《内能的转移和转化》。

由此,我想到其他自制教具是否也有尚未开发的用途呢?怎样才能开发出更多用途呢?其实也不难做到。只要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想一想这个教具应用了哪些知识(包括其他学科)?是否可以为该知识的教学提供帮助?如果可以需要作怎样的改动?这样改动会不会对最初目的造成不良影响?如有影响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制教具的应用范围。

4、遇到难题不退缩,转变思路解困局

设计和制作教具过程中,对华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需要转变思路,换一个方向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2008年,我制作“多普勒效应演示器”时,被“音频发生器”难住了。电子电路的设计、元件的来源都解决不了,求助修理家电的师傅也帮不了我。后来尝试利用直流电动机与扬声器串联,也不行,响度不够。想来想去还是从目的着手,转变思路寻找解决办法:需要的是单一频率的声音。很多儿童玩具能发声,在这个范围里找!结果很快就解决了——玩具电子琴。

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有多个,只要不执着于某一个,总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5、关注学生反馈,听取多方意见。

自制教具在使用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多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最后根据反馈情况作适当的完善或改进。

从教十几年来,我制作并使用的教具大约有三十几个,其中获省级优秀奖一个,地区级和市级一等奖多个。但最大的收获,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我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我对自制教具越来越感兴趣,促使我不断探索开发新的教具。

篇8:关于“导学案”的几点心得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从培养习惯抓起

我从第一节课制作姓名卡片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我的课堂我做主”。一开始就培养他们正确的坐姿、书写姿势, 作业本也要求规范, 也就是从学习习惯开始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把预习听力作为重点来培养, 教师把功夫用在了检查作业上, 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从开始让他们养成听录音的好习惯。

2. 从音标教学抓起

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考虑到整体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从五个元音字母的读音开始就穿插音标教学,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音知识, 通过制作卡片来巩固音标, 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3. 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和考评机制

小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 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 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 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为培养小组骨干, 让骨干发挥作用。

二、认真学习课标中的评价建议, 确实起到教师的监督引导作用

我尽量做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我采取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采取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手段就可以用,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习惯。

高效课堂需创建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要注意课堂用语的连贯性, 多发现学生的优点, 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策略, 多利用作业中的书面评语提高师生互动。

篇9: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71-02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of Biochemistry//Feng Junrong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chemistry, strategy such as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framework construction, comparing repeatedly and assigning homework reasonably was appli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ults. Moreover, morality education was also suggested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biochemistry; teaching; strategy; morality

Author’s address Ocean School,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China 264005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科学,是生物相关专业包括水产养殖学的学科基础课程。它对学生整合相关知识、构建完整的专业思维体系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抽象难懂,而且内容前后交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较大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笔者介绍几种方法。

1 适时引入专业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学生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特别是生物化学的静态生物化学部分,主要介绍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知识点多,内容枯燥,而且有些知识内容交错,学生不易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从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入手,以点带面,适时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使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用“点豆腐”来引入蛋白质的沉淀性质,用“点豆腐”的两种不同方式(加卤水或石膏、加葡萄糖酸内酯),形象地介绍要想获得活性蛋白质可以采取盐析、调节pH值至等电点的方式。

为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糖化学中介绍肽聚糖中的糖链是由NAG和NAM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学生印象不深。在学习各种酶时可以通过介绍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再回顾肽聚糖的结构,并且告诉大家溶菌酶其实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眼泪、鼻腔以及鸡蛋白、各种鱼类的体表粘液中,要想制备溶菌酶也不困难。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纷查阅资料。在讲糖类分类时,引入“功能性低聚糖”概念,这些低聚糖中的糖苷键多为α-1,2、α-1,3、β-1,3、β-1,4或β-1,6糖苷键,仅含有少量的α-1,4糖苷键。而动物消化系统中消化糖类的酶如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主要水解α-1,4糖苷键,对其他类型的糖苷键的水解能力较弱甚至不分解,因而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虽然低聚糖不能被动物直接利用,但由于它的结构和性质的特殊性,对动物消化道的改良方面却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这些例子,一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物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趣味性,不但把遥不可及的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的研究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专业自豪感。

2 抓住主线,构建知识框架

生物化学课程的信息量大,抽象而且难记,如果不能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一旦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学生就产生畏难情绪。这是一些学生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在每一章的讲解过程中,把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作为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自己对每章内容进行总结也是一个很好的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各章的内容也不是孤立的,有很多共同之处。在静态生物化学这部分,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是主线,再从结构入手,层层剖析结构与性质和功能的关系,就能找出一般规律。例如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C虽然结构特点不同,但是都能自成氧化、还原体系,因而都能作为递氢体而发挥作用。

讲解物质的代谢和代谢调控部分时,对各个代谢过程进行比较,无论代谢过程多么复杂,只要清楚代谢发生的组织器官、发生的细胞器、初始反应物、终产物、关键步骤及关键酶、水及二氧化碳的产生、能量的转换形式及数量等主要特征,整个代谢过程也就基本清楚了。

3 适时设问,启发学生去思考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巧妙设问,及时解决问题。把生物氧化的内容安插到糖代谢这一章中,讲完糖酵解,留下一系列疑问:细胞质中糖酵解产生的NADH怎样生成ATP?为什么有氧条件下一分子葡萄糖糖酵解可以产生6个或8个ATP?然后引入生物氧化的概念和原理,最后解答细胞质中生成的NADH是如何通过苹果酸穿梭或甘油磷酸穿梭系统进入呼吸链完全氧化的。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不但了解了葡萄糖有氧分解过程的细节问题,而且对整个过程也形成了完整的印象。在讲淀粉和糖原的结构时,可以留下疑问:为什么淀粉和糖原都只有一个还原端和许多个非还原端?这种结构特点有什么重要意义?可以先指出这种结构特点便于糖的迅速分解,具体细节则要到糖代谢内容中解答。

4 反复比较,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

物质代谢途径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些相似的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其中一个时,可以先提出其他代谢途径的类似过程,反复提及,使学生印象深刻。例如,比较核苷三磷酸在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大分子合成以及生物氧化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核苷三磷酸除了作为核酸合成的底物以外,4种核苷三磷酸在糖、脂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TP是各种物质代谢必需的能量货币,但是在不同物质的代谢中,ATP为活化物质所提供的高能磷酸键的数目是不同的,葡萄糖、甘油等含有羟基的物质,活化过程是磷酸化,只需要一个高能磷酸键,因此,ATP变为ADP;而脂肪酸、氨基酸中含有羧基,活化时都需要把羧基转变为酰基,需要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因此,ATP变为AMP。UTP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必需物质,CTP是磷脂合成的关键物质,GTP则是蛋白质合成中必不可少的能量提供者。还可以比较三大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在细胞器及组织器官之间的转运机制以及比较大分子合成过程中有无引物、大分子合成的方向等。通过这些比较,不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了印象,而且有助于增强综合分析能力。

5 巧做习题,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生物化学这门课知识点非常多,要想掌握生物化学的内容,只依靠课堂听讲,理清知识脉络是不够的。选取有代表性的习题,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是一个重点内容,在讲解时,选取甘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3种不同类型的氨基酸为代表,使学生理解等电点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在课后习题中可以以小肽的等电点计算来巩固这个知识点。例如:求小肽Lys-Ile-Glu的等电点。相比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此题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理解了氨基酸等电点计算公式及意义是“两性离子两侧的两个pKa的平均值”,而且正确写出小肽中3个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解离顺序,此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核酸化学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本章用大量篇幅介绍核酸的各级结构特征和性质,感觉内容比较松散,设计一个习题把松散的内容组织起来就很有必要。一个单链DNA与一个单链RN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如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一题目就很有代表性,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种核酸中戊糖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来区分,可以用碱水解因而RNA有增色效应来区分,可以用专一性酶水解来区分,也可以用酸水解再采用层析法、电泳法来区分。一道习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一方面使学生对上课内容加深了理解,让自学能力不足的学生找到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一些综合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挑战的乐趣,信心十足地迎接未来。

6 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素材。在三大物质代谢过程中,甘油磷酸穿梭、苹果酸穿梭、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和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是分别用来转运NADH由细胞质进入线粒体、转运乙酰CoA由线粒体进入细胞质和转运氨由肌肉进入肝脏的。这些过程都需要动用很多中间物和酶等才能完成,但是不管动用了哪种物质,最后都会把它们恢复如初。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指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这种善始善终的严谨态度,对自己负责,就会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脂酸合成酶系、丙酮酸脱氢酶系和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是脂代谢和糖代谢过程中的多酶复合体,各个复合体中多种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最终使一个代谢过程快速、高效地完成,要学习其中的严密配合的团队精神。另外,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可以体会勤俭节约的原则,从激素、第二信使、酶对血糖的调节过程可以验证相互协作的重要性。讲蛋白质测定原理时,分析三聚氰胺案件,引导学生树立用知识造福人类的观念。在授课过程中对种种生命现象的分析,不但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启发学生审视自己做人处事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郑集,陈钧辉.普通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陈希元,夏健鸿.在生化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66-67.

篇10:韩语学习的几点心得

韩语学习有什么窍门吗?如果你想恨不得一个月之内就彻底吞下韩语这块“热豆腐”,可以说没有什么窍门可以帮得上他。但是如果你是想渴望通过踏实的努力真正掌握这门外语,而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又偶感迷茫,希望有人告诉他怎么才能少走冤枉路,怎样才能切实地靠近目标,我想以下这些北京新东方学员韩语学习总体的心得(也适用于其他外语学习),也许能在他前行的路上给他点起几盏小灯,帮他找到方向吧。

首先,就像学英语一样,要把韩语当成一门“外语”来学。既然是外语,它就有别于我们的母语。它和汉语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语法结构,另外不同国家的社会心理、文化习俗在语言上表现出的是不同的表达及修辞方式。接触韩语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排除母语的干扰,以一种接纳、探求、兼容并包的心态来对待它,对一些看来很拗口的发音、“别扭”的表达心理上不要排斥,也不要绕道而行。

要知道这些正是我们要努力掌握的重点。要接纳,用心去模仿、揣摩、体会、记忆,多了解韩国的社会文化知识,留心时事,试着从文化层面去深层探求其所以然。慢慢地,那些原本拗口的发音会在不经意间被你模仿得以假乱真,那些“别扭”的表达也在不经意间很自然地从你口中溜达出来。这时,我会衷心地对你说一句:恭喜你,你的韩语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里我想说“勿以它小而不学”。“它”是谁呢?是课堂上老师偶尔提及的发音小知识,零星的语法结构,原版韩剧里听到的一个新鲜的小句子,超市里韩国饼干盒子上用韩文标注的成分表……虽然我们没有身在韩国,但周围星星点点的学习资源并不匮乏。不要嫌它们太小太琐碎,不要嫌它们不成体系没有章法。语言这门科学的一个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不用担心学得乱学得杂,遇到零星的小知识,先记下来再说,这些小东西日积月累下来,你的大脑就会主动地帮你把它们分区、归类,建立起知识体系,进而搭建起相应的语言逻辑。任何一门外语都要求语言知识量的积累,所以别偷懒,弯下腰把那些散落于角落里的小砖头都捡起来吧,这样你会事半功倍,不经意间可能你的“韩语大厦”就已经盖起来啦。

学韩语还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那就是“感性地接触,理性地归纳”。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沟通交流的工具,和自然科学相比,它细腻、柔韧又感性。掌握好外语要求我们调动形象思维、想象甚至感情,感性地去触摸它,接受它。比如说遇到一个新的单词或表达方式,不能死记字面意思,而应该结合例句去柔和地记忆,设想它现实生活中它应用的语境,细心体会它包含的意思、意味甚至感情色彩。当然这种感性接触的量一定要大,几十块、几百块砖是搭建不起一座大厦的,要尽量要求自己海量地学习。

刚才说过,学得多了,我们的大脑会自然地帮助我们将语言知识总结归类,但是可能有时不够完整细致,这时定期地将学过的知识做以分析和梳理是很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它甚至可以升华出新的知识。比如,时态学完了,把包含各种时态的句子比较一下,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表示各种时态的句子结构都基本一样,谓语部分都是词干+时态标志+句尾的形式,只要记清了表示各种时态特定词尾,我们就可以自由表达出体现各种时间概念的句子。外语是门很辩证的学问,要学好它就要把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两个缺一不可。

如果你已经下决心要学好韩语,肯努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你如虎添翼,帮助你更轻松地进步,让你的学习过程充实又不乏乐趣。这个东西就是爱好。爱好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爱看韩剧、爱听韩国歌的同学在娱乐的同时就能轻松地接受很多生动有趣的韩语知识,爱上网的同学可以到网上去看新闻、查在线字典。另外多关注你感兴趣领域的韩语知识,你会发现语言学习原来是这么快乐充实。喜欢娱乐的同学,不

妨学学“出道”、“走红”、“粉丝”“复出”、“绯闻”的说法,学会了和韩国朋友用韩语侃侃娱乐八卦;喜欢钻研韩国料理的同学把各种食材的名称攻读一下,上网去找找韩文网站上的烹饪方法,直接向韩国人学习地道正宗的韩国菜做法;喜欢体育的男生留意一下你喜欢的体育项目用韩文表达,爱美的女生上韩国购物网站去看看,边欣赏边学学你钟爱的各种化妆品和衣服用韩语怎么说……出于兴趣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你一定会自然、主动地接触这些东西。如果你爱好广泛,那么你就会饶有兴趣地关注更多的领域,拓展你可驾驭的韩语应用范围。兴趣爱好是我们生活里的快乐源泉,没有它,外语学习都会变得干巴巴的没有生气。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学“哑巴韩语”,不要怕羞,把你学到的精妙的语法知识、地道用词都汇入句子大声地说出来吧。能从你口中说出的韩语才是属于你的韩语,能做到脱口而出你才有资格说学会了。我们平时可以利用李扬的“三最”训练法大量熟读、背诵句子,应用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地做到厚积薄发、运用自如了。

篇11:做好家长工作的几点心得

我认为,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集中反映出家长对于学校和老师的尊重程度,而家长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态度,也就直接影响着孩子在校的表现,而孩子的表现,往往就决定了孩子在学习和校园生活的顺利与否。相信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在校期间学习等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的孩子,往往都知道尊重老师,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对老师也十分尊重,对于学校和教师布置给孩子的各项任务,都能够积极督促孩子完成,在和教师的沟通方面也做得很到位,显示出一定的素养;而各方面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特别是纪律性较差的孩子,往往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会感到障碍重重,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是表现出对学校对教师意见最大的人群。因此,如果不做通家长们的工作,对于孩子在校的表现和管理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根据以上所说,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做通家长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要运用各种合适的工作方法,使家长能够认可学校,认可教师,从而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这样对于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会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顺利,使我们的努力事半功倍。

一、开好家长会

作为班主任,能够最集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机就是家长会,特别是新任班主任,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如果能够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留下良好的印象,会对将来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怎样才能在家长会上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呢?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讲话。作为班主任,在家长会上是一定要讲话的,这个讲话在有些班主任看来,就是给家长提要求,要求家长做什么、如何做。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当然有道理,但是,不能说全面,作为沟通来说,更主要的是让那个家长认可你这位班主任。因此,这个话要讲得有技巧。

首先,要取得家长的认可,先要对家长有足够的亲和力。怎样才能使家长觉得与你亲近呢?那就是先对家长表示肯定和认可。例如,我在家长会上讲话时,一般第一句都会对家长们的与会表示感谢,感谢他们能够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家长会,对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负责表示赞许。这样,就会使家长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为下面的沟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确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其次,是让自己与家长站在同一角度,使家长觉得教师与他们是同一立场。我的方法一般就是告诉家长们,我们作为教师,与家长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此,不是家长们来配合学校,而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教师与家长们都是站在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是有着共同的立场。我认为,明确了这样的立场,会使家长们对于教师更增亲切感,也排除了一般情况下,家长们对教师的仰视,从而更加拉近双方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做好铺垫,同时,也令家长们明确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责任,而摒弃很多家长的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就都交给学校了这种偏颇的想法。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基础。

再者,家长会上,教师必然会说到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意的方面以及与学校教育配合的做法。这部分内容在传达给家长时,一方面,要明确学校与家庭分别担负的责任,不应给家长造成一切都是家长的事,学校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家长的印象。另一方面,一定要说清需要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和道理,讲清目的,有具体的方法,最忌只提要求,不说方法。只要能做到条分缕析、具体扎实,就一定会取得家长的认可,家长们在做这些工作时,就会更加明确,也会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有正面的印象。

二、叫家长的注意事项

除了家长会,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都会有叫家长的时候。叫家长往往作为教师震慑和管理学生时的终极武器,被认为是最有震慑力和最有杀伤力的手段。这一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正因为叫家长这个手段有这么大的威力和效果,才更使我们要注意慎用。在如何运用这个手段上,我个人也有几点小小的体会。

首先,不要轻易使用终极武器。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好导弹最有威力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越是有威慑力的武器,就越是不能轻易使用,因为它的威慑力就是它最大的威力。如果叫家长过于频繁,特别是对于同一名学生运用的过于频繁,那么,这个手段就会很快失去效果。不但如此,更会使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对教师产生反感,试想,一个总是无法自己解决问题,而总是求助于他人、劳烦家长的教师,怎么能够使家长对他的能力产生信任感呢?反而成了未伤敌先伤己的七伤拳。因此,不到必要,不要轻易使用这个手段,也不要轻易威胁学生使用这个手段。

其次,要有备而来,明确叫家长以后,我们应当做什么。家长被教师请到学校来,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而与一般家长来比较,作为教师,应该是学生问题方面的专业人士,家长把解决孩子问题的希望往往是放在教师身上的。因此,当我们叫来了学生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就是告诉家长,该怎样做。反应学生的问题,一定要拿出解决的方法来,明确告诉家长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请家长来,是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会使家长对于教师的能力有更多认可,也会使家长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想法。最忌的就是请来家长后,只是劈头盖脸的批评与指责,或者是单纯告状,甚或更幼稚的就是仅仅是为了听家长说两句好听的话。特别是说出诸如你这娃我是管不了了、你娃我是没办法了这一类语言,如果这样的话,对于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几乎是一种毁灭性的的打击,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只会告状的教师,在他心目中,形象也是无论如何高大不起来的。

上一篇:苗逢春-河大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下一篇:廉政文化“进家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