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2024-04-25

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共12篇)

篇1: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镇**村基本情况简介

(2020.3)

**村位于**镇北部,距离县城40公里,幅员面积10.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2亩,林地面积12009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辖2个居民组,总户数117户,居民301人,常住人口228人,荣获通化县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称号。

一、基本情况

**村整体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民住宅全部为砖瓦住房。村内道路总长度5.075公里,主路和巷路已全部硬化。安全饮用水达到了107户,占总户数的99%。光纤入户达到30%以上。供电率达到100%。村内河流水质和土壤土质均达标,工业、农业无污染,生活垃圾、污水都做到了妥善处理,设有堆肥场1座,垃圾分类间1个,垃圾箱12个,湿地1处,垃圾清运车2辆,保洁员1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新修建水泥路2500延长米;投资128万元,新建浆砌石800延长米;投资50万元,新建围墙640延长米;投资40万元,新建柏油路430延长米;投资7万元,修建边沟140延长米;投资52万元,打造景点1个;投资4万元,新建桥梁1座;

投资40万元进行村部维修;投资12万元对村部前1800平方米空地进行了硬化和绿化,栽植白桦树、曲柳树、五角枫树、海棠树等200余棵、绿篱2400棵。

三、产业发展

1.项目概况

**村拥有优良的水源、肥厚的土质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

2018年村集体自筹50万元,种植龙胆草(50亩)、威灵仙(15亩)、苍术(3亩)和白鲜皮(2亩)共70亩。2019年**村新成立通化县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增加投资80万元(扶贫资金10万元,村集体自筹7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2019年发展龙胆草50亩、苍术5亩、桑黄大棚6个。2020年龙胆草见效50亩,预计收益70万元,净收入15万元。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80万元,净收入20万元。

该项目采取中药材种植、粗加工、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管理,以“雇工+分红”模式,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该项目药材长势良好,前景较好。

2.收入情况

中药材种植项目运营周期为三年,前两年投入资金,第三年方可产生效益。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计算,龙胆草为70元/公斤,亩产干货300公斤,利润为2.1万元/亩,扣除成本1万元/亩,纯利润1.1万元/亩;苍术为10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6万元/亩,扣除成本1.5万元/亩,纯利润4.5万元/亩;威灵仙为30元/公斤,亩产干货600公斤,利润为1.8万元/亩,扣除成本0.8万元/亩,纯利润1万元/亩。

中药材项目三年产生效益,村集体预计年均获利45万余元,累计获利135万元。该项目收益的30%将用于贫困户和边缘户分红,带动**村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该项目收益的40%用于发展扩大规模;收益的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3.发展前景

2021年中药材种植项目村集体预计获利93.5万元,年均获利31.17万元。为规避中药材种植市场及资金风险,我村通过实地调研,借鉴东宝药农的中药材种植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选择高效益药材,关注市场信息,注重循序渐进,采取先少量引种,成功后逐渐扩大规模的方式,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风险预判能力。

四、招商引资

2018年,**村通过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通化百禾汇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700万元,占地面积272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0平方米,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万元。

该项目以食品深加工、精加工为主,如泡菜、罐头、蔬菜泥、果泥、婴幼儿辅食等。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验收、回购,预计收购1000亩五谷杂粮和蔬菜;收购年出栏散养土鸡1000只,年出栏有机猪100头。

该项目将带动**村劳动力就业30余人,优先解决残疾人、贫困户就业6户8人,每年可促进农民增收40万元,同时,**村以地上物(老村部)作价款40万元入股该企业,每年分红2万元,该企业转让或转卖之前一次性支付给**村40万元。

篇2: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枹罕镇位于临夏市西郊,北依北塬山,东接城郊镇,西与临夏县毗邻,国道兰郎路横穿全境,境内国道213线、省道临大路、市道木枹路纵贯全境,镇村社道路网络四通,总面积30.57平方公里。

全镇现有12个行政村,174个合作社,村民总户数8031户,总人口数36809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5.5%。现有耕地14805.06亩,人均0.45亩。有省、州、市属机关事业单位13个,主要有七院、州农校、州中心血站、州疾控中心等。主要道路为三纵十一横,三纵是兰郎路、临大路、木枹路,十一横为10个村的中心路(其中马彦庄村2条)。

全镇干部职工121人,其中党员42人,少数民族55人,女干部22人,大专以上学历干部81人。镇党委下设镇机关、电站、学区、12个村等15个党支部,党员总数586人。

辖区内有伊斯兰教、道教宗教场所51所。其中“五星级”宗教场所4个,“四星级”宗教场所12个,“三星级”宗教场所25个,“三星级”增“四星级”宗教场所3个。中学1所,小学12所,幼儿园2所。

镇经委下属中小企业41个,年总产值64612万元,年利税4035万元,年劳务输出总人数5364人,其中组织输转2150人,自谋输转1680人,就地输转1534人。有建筑建材企业43个,大型建材厂16个,小型窑厂26个。有旅游企业6个,大型旅游企业有后杨度假村、滴翠园、枹罕山庄等。有各类肉制品加工、屠宰、冷冻企业6个,主

要有清源、清河源、雪峰、伊清园等。全镇现有养殖小区11个,规模养殖场174个。整村整社推进的规模养殖社达到24个,家家户户分散零星养殖户达到3822户,全镇大型规模屠宰场14个,常年从事牛羊和肉品贩运的人员1450人。

篇3:黄金埠镇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黄金埠镇是余干县南部重镇和全县“次中心”,也是赣东北历史名镇和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被列为上饶市重点建设示范镇。镇区位于信江下游东岸,地处昌、景、饶金三角区域中心,东南与余江县锦江镇相连,东北与万年县青云镇毗邻,西与梅港乡隔信江相望。镇域总面积149.73平方公里,人口8.02万,镇区面积20平方公里(含国电黄金埠电厂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万人,西北部为低丘地,七0河流经,东北部为绵延群峰,最高峰万春寨海拔328米,为全县第二高峰,是著名红色景区。中、西部为平原,以江西四大江河之一的信江为西临界线。全镇依山傍水,山青水秀,风景十分秀美,并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黄金埠”其名由乾隆下江南时亲笔赐名而来。境内206国道(黄鹰线)、310国道(南景线)、余黄一级公路和景鹰高速公路四大交通要道在此交汇,高速公路入口设在镇南郊部。境内公路主干道达56公里,信江流贯全境长约15公里。中心镇区离县城29公里,离鹰潭39公里,离东乡40公里,离万年38公里,离余江33公里,半小时经济圈内,有常住人口200余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域区内分布了国家重点企业国电黄金埠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60KW)、(二期2×100kw扩建工程已获批立项)和江西第三制药厂、江西万年青黄金埠水泥厂,山东陶瓷实业公司,(浙江)余干铜业公司、(香港)梦佳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同仁药业集团江西制药分厂、浙江金桥药业集团、黄金玻纤厂、越宁装饰材料厂、南国瓷厂、琉璃瓦厂、脱水蔬菜厂、制氧厂等大小企业50余家。镇域内8.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内已有入园大中型企业达25家,成为上饶市五大工业园区之一。

2010年全镇GDP总量为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8亿元(含

火力发电厂生产总值25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为3.35亿元,农业总产值为3.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80元,财政总收入为2.45亿元,黄金埠镇已于2007年跃升为上饶市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经济强镇之一。

镇域山林面积11.46万亩,农田44358.3亩,水面8441亩。有村委会28个,居委会1个(辖5个街道),党支部51个,党员1466人,驻镇县派及镇属机关37个,其中:行政机构13个,事业单位24个。有市重点中学一所(黄金埠中学:有学生2300人,教职工168人)。镇中3所,有学生1382人,教职工138人。私立学校3所,有学生1780人,教职工118人。完小28所,现有学生6223人,教职工282人。

镇域医疗诊所45个,中心医院一所(余干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医护人员88人,病床50张,有1/1000分析电瓶、200MA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手术灯、心电图仪、脑电图仪、320型B超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能开展普外、矫外、泌外、妇产、普内、五官、整形等常规科目及高难度手术)。

城区内有三星级宾馆2个,长途客运站1个,电信、邮电分局各1个,大型商贸城2座,农产品集市6个,小商品批发市场2个,饮食、超市、服装、加工等大小店铺1000余家。历来,商贾云集,商贸发达。

主要物产有:优质稻年销售量约400万公斤,瓜果、芝麻、花生、油茶、药材(黄姜年产50吨,吴茱萸、金银花、丝瓜络等)、花卉(非洲菊、康乃馨、银柳等,年产鲜花约90万枝);生猪、菜牛、土鸡、鸭、田螺、鲁虾等。

特色经济品种有:腐丝(兰花根)、红芽芋、红辣椒、葛粉、食用果蔗、甜柿、早熟梨、棍子鱼、信江鳜鱼等。

主要矿产有:紫砂矿(珠桥)、石英矿(边山)、白瓷土(松霞源、东梅、白云)块石(胡家洲、高峰、塘湾)、砂硪石(信江沿岸)、红

砖土(遍布全镇)。

主要景点有:信江帆影、浮石钟声(龙山岭)、长虹卧波(信江大桥)、万春秀色(余干第二高峰)、塔尾塘纪念碑、寨里水库、白云寺、小华山仙境、南谷苏维埃县政府旧址等。

篇4:黎坪镇各村情况简介

黎坪镇龙山村位于汉中市南郑县黎坪镇黎坪国家森林公园腹地,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距南郑县70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187户502人散居于景区内,共有耕地面积78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大豆,山林面积3.4万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文书及妇女主任共五人组成村“三委会”班子,全村共有党员21人。近年来村领导班子积极投身经济发展,带头示范动员群众发展种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以药材种植和高山蔬菜种植为主,养殖业结合自身优势以肉牛、土猪、山羊及土鸡养殖为主,以初具规模。

由于龙山村地处山区住户分散,交通不便,部分群众仍居住在地震前的土坯房中,既不安全也影响景区发展。村内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由于建设成本过高镇、村财力无法解决而悬置,水电路等问题严重制约村内经济发展。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为改变村内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龙山村将继续寻求资金渠道解决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争取资金和群众自筹40万元修建通村沙石公路4.8公里,投资20万元解决部分群众饮水问题,维修村委会办公用房10万元。在原有主导产业种养殖发展的基础上投资30万新建存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一处,投资40万新建存栏200只以上的羊舍一处,以旅游产业为契机大力发展农家乐3家投资20万元和投资5万元种植高山蔬菜100亩,通过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种植雪莲果20亩和成立橡子凉粉专业合作社。建立龙山村土特产品销售点,组织培训村内剩余劳动力在景区内出售土特产品,增加收入形,成具有既具有旅游特色又具有黎坪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黎坪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黎坪镇黎坪村地处汉中市南郑县黎坪镇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南郑县95公里,全村辖六个村民小组,共303户921人,有村小学一所教师4人,学生30人。耕地面积1036亩,林地面积6500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大豆,黄豆。2013年人均纯收入4679元,全村共有党员14人。一村内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黎坪土特产远近闻名,其中腊肉、香肠最为有名,制作方法独到,肉质鲜美,为广大游客所喜爱,橡子凉粉、土蜂蜜等同样是游客游玩必食的一道黎坪特色农家菜,目前唯一的受制因素是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有效的为群众带来长期收益。

2、养殖业:黎坪村是我镇养殖大村。目前全村养牛600多头,年纯收入260万元,2014年投资15万元,继续扩大规模。养羊100多只,年收入30多万,养殖土蜂200多箱。

3、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主要以中药材为主,由于缺少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目前种有少量天麻。猪苓,党参,红枫等,生产质量好,价格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将作为今后年重点发展项目。

4、劳务输出,年劳务输出人数235人,收入约60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等职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江苏、新疆等省。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2014年争取资金20万,修建铁索桥2座,决绝群众出行难问题。2、2014年在筹工筹劳的基础上再争取资金30万,对四个村进行饮水改造工程;

3、争取资金135万修建沙石路12公里

4、争取资金15万元,维修村委会,建设文化活动广场,投资12万元架设太阳能路灯15个。

七鸭子村基本情况

七鸭子村位于黎坪镇以西8公里处,2011年由周家营、熊家坝、小沙河村合并而成,全村辖6个村民组,共335户,1008人。村小学一所,学生人数40人,教师4人。耕地面积1111亩,主产玉米、洋芋、油菜。粮食总产1123吨,农业总产值1854.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506元。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内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水电路有待全面提升,尤其是全村道路为泥土路,居民饮水存在隐患。

一、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养殖业:村内养殖业主要为生猪猪和土鸡养殖,以家庭自发性饲养为主,缺少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年生产量不足500头。扶持群众进行规模养殖,投资45万元建成2个存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投资80万建成香菇、木耳生产基地,年生产量达到100万代。

2、种植业:七鸭子村为我镇主要产粮村。玉米、大豆、油菜和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和烤烟种植为主,今后集中精力发展村内种养殖业,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烤烟质量和产量。

3、劳务输出,是村内主要经济收入,年劳务输出人数500人,收入约75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服务、流水线工人等职业,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西安、新疆等省市。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600亩水田由于缺少资金,未及时维修改造,粮食产量连续下跌,影响到了村民的粮食安全和经济收入,2014年准备筹资20万元,改善灌溉条件,完善灌溉设施。2、2014年通过争取和群众自筹资金40万元,对村内水毁河堤进行维修和治理,解决群众生产安全隐患。

3、年初争取资金45万元,对村内部分村组的群众用电问题,进行电网改造工程。

五郎坝村基本情况

五郎坝村位于黎坪镇以西4公里处,全村辖4个村民组,共344户,997人,村内有小学一所,学生35人,教师4人,所有农户分散居住在西流河两岸。耕地面积1111亩,主产玉米、洋芋、油菜。山林面积7500万亩。粮食总产1123吨,农业总产值1854.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506元。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内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路优待全面提升,尤其是全村道路为泥土路,居民饮水存在隐患。

一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养殖业:年均生猪饲养总量600头,50头以上大户2户;2014年争取资金继续扶持2户养猪100以上的养猪户。全村土鸡养殖2000只;特种养殖娃娃鱼养殖12户,总投入140万元,土蜂养殖20户。

2、种植业:五郎坝村为我镇主要产粮村。玉米、大豆、油菜为主要农作物,核桃种植150面积亩,今后继续扩大优质核桃种植,2014年准备落实资金30万发展油菜制种基地。投资60万元发展香菇、木耳种植。

3、劳务输出,年劳务输出人数300人,收入约750万元,主要从事建筑、餐饮运输等职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西、东北、新疆等省。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在群众自筹多方争取,仍缺少资金150万的情况下。分两年内对村内4公里的土路进行硬化,彻底改变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因我村群众大多沿西流河岸居住,夏秋季节水患严重,危险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4建村两委决定在筹工筹劳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60万元,修复水毁河堤3000米,解决群众安全隐患。

3、村委会因年久失修,已无法在村内正常办公,同时影响群众文化活动,2014年投资30万维修村委会及建成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4、投资20万元。对三个村的饮水工程进行改造,解决群饮水难问题。

松坪村基本情况

松坪村位于黎坪镇西南9公里处,全村辖4个村民组,共71户,230人。耕地面积271亩,主产玉米、洋芋。粮食总产271吨,农业总产值40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369元。全村共有党员8人。松坪村因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松林成片独成一村,村内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麝香、狸子,山猪,野鸡等植物有野生猪苓、天麻,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数量居全镇之首,极具综合开发价值。因人口少,村内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路优待全面提升,尤其是全村道路为泥土路,群众出行及其不便。

一、主导产业发展

因松坪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发展非常缓慢,目前村内只有群众散养土猪100多头,土鸡200多只,部分群众自发性开始发展袋料香菇和木耳等。村内2/3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

二、基础设施建设

篇5: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情 况 简 介

“5.12”特大地震以来,在区四大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水务局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按照“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的要求,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多措并举,加大投入,掀起全镇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截止目前,我镇争取到扶贫灾后重建工程、粮食产区项目、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吴石支渠水利血防工程项目、新金斗渠灾后重建项、草溪河河堤整治工程等12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U型槽16.5公里;整治干渠37.41公里;新建、精修塘堰31口;新建、维修石河堰5处;改造提灌站2处;整治河堤1.574公里;分户打井3000余口;新建集中供水点5处。有效改善灌面11000余亩,同时有效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

我镇通过灾后重建,虽然大大改善了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但仍然存在水利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搞好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在十二五期间,全镇计划精修塘堰300口,整治农渠120公里,整治石河堰15处,整治木龙河堤10公里。进一步改善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责

篇6:某镇三秋农业生产情况简介

我镇地处南阳湖两岸,辖*个总支,**个行政村,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近*万亩,水稻**万余亩,大豆**亩,蔬菜种植**余亩。今年我镇的三秋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全镇各村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镇小麦播种面积过半,秸秆禁烧工作基本结束。

一、领导重视,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组织有力 为充分做好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镇党委、政府于*月*日召开了动员会议,对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会议上下发了《关于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紧急通知》,成立了秸秆禁烧指挥部,实行科级干部分片包保责任制。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各总支、村,各田间地块,靠前指导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对三秋安全防火、秸秆综合利用、玉米机收、秋种质量、农业结构调整等三秋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定期通报三秋生产。农口各有关部门组成技术服务组,对三秋生产进行巡回督导服务。

二、措施到位,三秋安全防火成效显著

把安全防火作为三秋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广播、电视、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防火和禁烧秸秆的重要意义,层层召开会议,逐级落实责任。建立三秋安全防火巡逻队伍,把管理的重点放到田间地头,实行科级干部包总支,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严防死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求各村都要张贴不少于10幅的宣传标

语,村广播集中时间进行广播宣传,发放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将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宣传。镇党委,政府与各总支、村签订了《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把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各总支、村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有力促进了三秋生产及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全镇没着一把火,没冒一处烟,没毁一颗树。

三、多措并举,玉米机收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实现新突破

我镇出台奖励政策,拿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了总支、村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禁烧工作的责任感。三秋生产期间全镇新增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32台,秸秆还田机34台,总数达到66台,机收率达到92%。

四、关键技术落实,秋种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广泛开展秋种技术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培训粮农。二是加大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实施力度,今年全镇小麦玉米棉花良种实现全覆盖,补贴面积达3.2万亩。三是严把秋种质量,全镇共投入42台深耕犁、42台旋耕机、65台播种机进行三秋生产,努力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做到耕耙配套。四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播半精播技术,严格控制播种质量和播种深度。

五、政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篇7:古佛镇中心小学校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座落在古佛场镇背后山上——白象寺,创建于1906年(校名:“富顺县天富乡小学堂古佛分部”,校址:泸县天洋坪),1950年拆庙建校,几经易名为现校名,已有100年校史。校园面积26亩,属九年一贯制学校。

全校共有教职工50人(其中小学教师24人,中学教师22人,工人1人,代课教师3人)。教师学历达标:中学教师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21人,达标率为95.5%;小学教师达中师以上学历24人,达标率为100%。已评中级以上职称30人(中学16人、小学14人)。全校共有教学班21个(小学14个、初中7个),在校学生1159人(小学791人、初中368人)。幼儿班3个,学生176人。

中心完小辖2个村小,有教师9人(公办教师6人、代课教师3人),共8个教学班,学生225人。学历达

我校属市级“中小学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县级“校风示范学校”、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国家级示范校富顺二中生源基地学校、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风景如画的校园】

二、教学质量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反思课堂的观念与认识。全面落实教

【初中部教学楼】

标率为100%,现有4人大学专科毕业。

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加强平时检查指导,认真做好记录,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分析和质量监控,科学管理教学工作,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制定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使学校教学质量处于较好状态。

我校初94级冼雪锋同学、初04级高峰同学在富二中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初04级黄山同学在富二中于2007年获全国数奥高中组一

等奖(全市唯一)。

三、两支队伍建设

1、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学校党政工牢固地树立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作为办学理念。把“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学校制定了《古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整改方案》。

班子建设的目标是团结、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班子建设实行分工负责制,团结协作的原则。班子建设坚持每周一校委会制度,集体领导,会议决定的要求,做到大事研究,小事通气。

2、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学校制定了《古佛镇中心小学校整顿师德师风工作方案》、《富顺县古佛镇中心小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古佛镇中心小学校关于在全校开展以“对人民负责,让群众满意”为主题的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以德治教”、“依法治教”的思想,要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

【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人”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目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五风”(领导作风、师德作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提高自律意识。二是继续严格执行教职工的“八要八不准”和“六点要求”,坚决刹住赌风、酗酒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乱订资料等不良现象。三是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四是建立健全教上岗前的师德承诺制度。

2、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由于地处我县边远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老龄化严重,我校教师队伍平均年龄42岁以上,个别学科教师不配套。因此,我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对教师的“六

认真“教学管理比较严格,每月检查一次,对做得好的大会表扬,做得差的批评,并限期改正。二是领导带头上课,给教师做出表率。三是对青年教师进行磨练,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是结合课改,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五是认真开展好校本教研,进行说课和评课。六是强化了劳动纪律,实行了专人每天上下午考勤制度。七是强化毕业班教学工作,采取目标管理、制定专项奖惩制度。通过艰辛的努力,我校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安贫乐教。

四、制度建设

为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持之有效地开展,学校制定相关的规

章制度,而这些制度都是教职工充分讨论,教代会讨论通过得以施行。如《岗位工作职责》、《教学资料、教具、学具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教师职评方案》、《教师聘任方案》、《学科质量奖励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

五、安全教育

时刻牢记“安全绝无小事,责任生于泰山”,把安全与稳定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工作,学校通过学校师生集会、班会、广播、板报等宣传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近几年未发生重 3 特大安全事故,无上访,确保了稳定,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六、素质教育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的“减负”要求,高度视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学校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近几年来参加县的“风采”大赛和县的体育竞赛的获奖情况:2004年,初二学生舒朝慧获“初中器乐”一等奖; 2004年,初二学生舒朝慧获“初中器乐”一等奖。2005年,小学五年级学生曾小飞获“小学器乐”三等奖;2006年,初一学生朱茵等同学获“初中舞蹈”二等奖;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心悦、卓莉分别获“小学器乐和声乐”三等奖。2007年,小

学六年级学生周思敏获“小学声乐”二等奖;小学六年级学生黄心悦、郑小凤等同学获“小学器乐、舞蹈”

一、二等奖;初二学生李昌林等同学、初三学生朱烈、高明强等同学分别获“初中英语诗朗诵”、“初中语言类”特等奖;初三学生姜林、张美凤、曾山等同学分别获“初中英语话剧”、“初中书法”

一、二等奖;幼儿教师罗红独舞《壮家妹》获第7名。2008年:四年级学生周思敏获小学“声乐组”一等奖;六年级学生黄心悦获小学“器乐组”二等奖;初二学生黄兰获中学“朗诵组”二等奖。

七、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生

1、关工委与学校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团队密切配合,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行规范》和《两法》,抓典型、树正气,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激发青少年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2、开展了“三结合”教育活动,上、下两期均召开了全校性的家长会,并举行了家长学校的培训。

3、每学期聘请派出所民警进校开展了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防毒、禁毒、反毒教育及“八荣八耻和安全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4、认真做好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学校制定《古佛镇中心小学校后进生转化方案》,得到县“关工委”的高度评价。有针对性地分年级、分层次地开展帮助后进生和双差生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实在在地帮助后进生和双差生的转化。

对后进生(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并由班主任填写政教处统一印制的“后进生情况登记表”,由学校政教处建立后进生档案。

5、认真开展了贫困生的帮扶工作。

继续做好了贫困生的调查摸底,建立了档案资料。

自贡烟司向我校70名贫困生资

助了文具、书包、体育器材、服装。向3名学生各捐助了200元。镇“关工委”为2名贫困生解决了在校期间的午餐费。

6、关爱留守儿童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求教师不得歧视留守儿童,经常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络,关心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安装了免费电话,便于与家长联系。

八、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改造

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级单位和人士的关心下,由镇党委、政府和学校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110余万元建成现有的

【学生公寓、食堂】

校园环境。初中部基本建成花园式学校。建教师宿舍楼一栋,解决了26位教师的住宿。2005年筹集资金70余万新建学生宿舍、师生食堂1200平方米,2006年投入使用。

篇8: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松山学校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母校,地处新化县最北端,与安化县山水相接,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十分落后,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5个,学生512人(包括三个教学点),教职员工33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1人,高级教师3人)。

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于1996年由香港爱心人士沈炳麟先生援建。2014年,学校完成合格学校建设,对学校围墙修葺一新,学校大门重新移址改建,同时,修建了新的食堂,增添了些许图书,学校教育教学硬件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乘着教育改革和大发展的强劲东风,加快学校建设,加强学校管理,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县农村中学之中一所环境优雅、管理科学、质量领先,充满前景与实力的希望学校。

但是,学校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意于当地人民,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远远不能满足渴望知识渴望外面世界的孩子们。松山教育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体育室对孩子们来说还很陌生;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严重老化,学历水平低下;老师工资不高,幸福指数归属感不高等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我校的学生非常渴望阅读渴望知识,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没有一个象样的图书室,图书匮乏且陈旧。每到中午图书室开放,一百多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面对着发黄的旧图书发奋苦读。有些低年级学生来得晚了拿不到书,顾不得那么多就干脆坐在地上哭泣,为了拿到自己心仪的图书,有些学生中午顾不得吃午饭。学生读书若此,教师徒有伤感。如果有关机构能帮助学校解决图书不足不精问题,则学生万幸,人民万幸,国家万幸!

松山学校

2016.04.16

附:《我和书的故事》优秀征文

我和书的故事

五年级

谢宁新

说起书,大家都知道,有文学类的书、战争类的书、生物类的书以及幼儿类的书,很多很多,这些书我都喜欢,是个读书迷。

我呢,和一本与动物有关的书有个故事。

一天早晨,我爬在床上,目不转睛地看妈妈给我买的新书《双面猎犬》。我看的津津有味,好像已经进入了书的情景中。这时候,妈妈说:“儿子,妈妈去外面有点事儿,一会就回来。锅里煮着粥呢,一会儿你看看表,如果分钟指到‘4’的话,你就去关火,否则,咱俩就没吃的了。”妈妈的话对于在书中漫游的我只是“耳旁风”罢了,所以,我并没有听清楚妈妈说什么,正好看到猎户问“我”答不答应的情节,就情不自禁的说了句“好的!”然后妈妈就出去了。我继续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过了一会儿,锅里的粥糊了,飘出阵阵糊烟,正在书中漫步的我却浑然不知,感觉不到一丝烟味。这时,妈妈回来了,她刚一开门,就闻见了粥的糊味,看到满屋烟气,“啊——!”她大叫了一声,便跑向厨房,把火熄灭,打开窗户。而我却在书中想着:刚刚还是浓烟滚滚,怎么转眼就烟消云散了。又过了一会,妈妈过来问:“儿子,你怎么不去关火呢?”我却还在书中漫步,正好看到一个人问“我”话呢,我有情不自禁的说了句:“不为什么!”妈妈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就是我和一本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六年级 方雯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每当耳边听到这句名言时,我就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和书的故事。

记得爸爸说过:“如果要读一本书,不能只把它读懂,要真心的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心去读它,才能真正做到‘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境界。”

小时候,我爱看一些带卡通图片的小人书,而且只是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后来听到爸爸说的才慢慢的去尝试用心去读。这以后,我的书根本离不开我的手,连睡觉都要在旁边,我的“书朋友”已经有一个书架那么多了,每本书的内容我的滚瓜烂熟,而且一谈到对每本书的感悟,我的激动的说出了自己的“高谈阔论”我们班同学都很佩服我呢!

有一次,爸爸妈妈去上晚班,所以很晚才回来。外面正下着大雨。突然,“轰隆”一声雷,那雷就像无数的利剑从我身边射过,吓得我直冒冷汗,不由得哭了出来。就在这时,一句话突然在我脑海里闪现——要真心的把它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心去读它。我便拿了一本自己最喜欢看的书,用心去读它,谁知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当我醒来时,爸爸早就陪在我身边了。由于儿时的无知,我天真的问爸爸:“难道是书把我哄睡着了吗?”

“当然,书就是你的朋友嘛,它会无时无刻的陪着你度过每一天的。”爸爸微笑着答道。

是啊,书就是朋友,当你有烦恼时,它就会帮你解忧。当你遇到麻烦时,它就会鼓励你,让你一直向前冲。就这样,我和我的朋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希望大家能真正的把书当做自己的朋友,让它和你一起走向新的明天!

我和书的故事

五年级 龚 琴

我从小时候就看过很多书。但是呀,都是没有字的书,或者是字很少的书本。我就想为什么大人能看有很多字的书呢?我就开始多认字。到了小学一年级,我认识了汉语拼音,我就看带汉语拼音的书。到三年级就是现在我就可以看全字的书籍了,还没拼音,而且书很厚,不像以前一样很薄!

我们家里有很多书。爸爸、妈妈有一墙的书籍,而我有两个小书架,书架上有漫画类的、学习类的、科学类的、儿童类的。我最喜欢的书是漫画书。书里的主人公很有趣,比如肥猫、刺头、多利和里娜„„这类漫画书能告诉我关于宇宙、人体、动物等的知识,知道在火山爆发时怎样逃跑、在撒哈拉沙漠里怎样求生。在读书时我会不时的哈哈大笑起来,因为这类漫画书很好笑,比如:《大海历险记》中的一段,在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多利因晕船睡着后还在动来动去,爸爸正好转过身面对他,这时,多利突然放了一个大大的臭屁,还向爸爸踢了一脚。早晨的时候,里娜对多利说:“睡醒后就不晕了!”“我也是!”多利说。“爸爸,你的脸色好像很不好耶!”爸爸生气地对多利说:“臭小子,要不是被你踢„„”这本漫画书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要有勇气、毅力和智慧才是可以生存的圣经。

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一个大图书馆,每天都有好多的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不光是学校,班级里也有一个图书角呢!我可以到图书馆阅读,也可以到图书角阅读。

篇9: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某某村位于某某镇东南部,现有农户51户,人口158人,劳动力88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0亩,山地面积520亩,水塘面积80余亩,以种植水稻为主。

2014年,根据某某村的村情民意,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村民活动场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动和组织村民投工投劳2040天,硬化主干道451㎡,巷道4269㎡,铺设吸水砖1442㎡,疏通完善排水沟550米,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改水改厕51户,拆除旧危厕所3座,改水改厕率达100%,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修建休闲场所723㎡,安装有太空漫步机、单杆、双杆等健身器材,兴建篮球场一个,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身娱乐场所。借助帮扶单位市供电局提供的条件,对全村低压进行了统一改造,提高了村民用电安全。对村前的水塘拓宽砌墙,方便了村民平时洗刷和下游农田灌溉。

二是美化村庄环境。因地制宜、合理科学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既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美化村庄的环境。抓好绿化工程,对周边环境按照“见空插绿、应栽尽栽、不留空白”的要求进行绿化。实施清洁工程,按户发放垃圾桶,在村内主要位置摆放大型垃圾桶,出资聘请两名保洁员,做好村内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做好改房工作,拆除旧危房750㎡,兴建新房690㎡,村庄布局进一步合理规范。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来抓。结合全市开展的井冈蜜柚老乡工程,大力发展井冈蜜柚种植,现已落实种植户6户,共种植树苗256棵。

篇10:板石镇基本情况简介

今年以来,高丘镇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加大投入,丰富内涵,提升品味,打造亮点”这一工作思路,以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发展为核心,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年通过向上争取、镇村自筹、民间捐助等形式,共投放新农村建设资金200余万元,使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内涵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一是通过农户自筹

元、财政补贴、统一施工的办法,对南北、东西主干道两旁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投资

万元更新路灯55盏,更新广玉兰2000余颗,路两旁硬化任务年底前即可竣工,与此配套的下水道工程也在同步尽行,达到了绿、洁、畅、亮、美,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大教育投资,对学校院内进行硬化、亮化、美化,铺设彩砖、安装路灯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环境。三是投资5万元对文化广场进行绿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投资100万元对村内南北主干道(南庄到寺山路段)进行拓宽改造,全长2.5公里,目前,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可望三月底全线完工。三是投资10万元新盖村室5间,配置了办公设备,并对老村部办公楼进行了装修。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力以赴搞好乔沟村文体活动广场暨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两项建设,以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新型生活为工作着力点,精心打造乔沟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以此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篇11:大满镇经济及小城镇发展情况简介

大满镇小城镇改造及续建工程简介

甘州区大满镇位于张掖市城南16公里处,张民公路横穿境内,是市区通往国家旅游风景区马蹄寺的必经之地,也是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所在地,镇域面积8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集镇内居住人口达1万多人,有镇属机关单位20多个,个体工商户400多户,集镇商贸发达,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俗有“小甘州”之称。1997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个小城镇示范乡镇之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程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基础配套,重点开发,建管并重,经营城镇”的基本思路,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建设,新机制运行,规范化管理,先后投资9300多万元相继建成镇政府、工商所、派出所、法庭办公楼、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和张掖三中学生公寓楼等一批主体建筑,形成“一纵一横一环”的集镇道路框架,小城镇初具规模。

2013年,镇党委、政府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镇村联动,超前谋划,科学布局,计划总投资632万元对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造完善,其中计划投资50万元对集镇人饮管网及排污管网全面改造、清理;计划投资170万元对集镇1.6公里道路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进行改造;计划投资100万元对集镇范围内人行道及商铺门店前统一铺设面包砖;计划投资30万元对大满、汤家什集镇架设光伏太阳能电极板路灯60盏;计划投资50万元对大满集镇范围内共8公里绿化带、人行道道牙石进行更换;计划投资100万元修建大满镇中心文体广场;计划投资132万元,完成大满镇集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这些工程的建设实施将会进一步提升大满小城镇形象和品位,扩大我镇小城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集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南部区域中心城镇,推动全镇经济转型跨越,科学发展。

篇12:瓦子街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情况简介

首先我代表瓦子街计划生育服务站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今年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主线,以开展生殖保健家庭促进计划,坚持服务益民为重心,狠抓各项优惠政策兑现,创新工作服务理念,突出阵地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投资30余万元对镇计生站进行新建,现将我站建设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 我站的建站理念是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分化的原则,突出人文、和谐、温馨、家居的理念。站内建筑面积共260平方米,科室用房8间,分设5个科室,分别为文化生育苑、知心话吧、温馨家园、健康有约、安全驿站。

一、生育文化苑

生育文化苑承载者宣传教育、干部培训等职能,既是我们向育龄群众宣传的窗口,也是我们召开例会,研究工作的阵地,科室布局以突出人文计生,和谐计生为主题,主墙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扇形图,图中的四句话就是我们当代计生工作者扎实工作,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我们以梅花为衬托,象征着计生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不畏难、不求宠,无私奉献的精神,鲜艳的朵朵红梅,就是我们计生工作者向育龄群众送去的片片温情,从而体现计划生育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侧墙我们悬挂了四幅古朴典雅的闺式仿木挂图,突出人口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知心话吧

知心话吧是我们为育龄群众解惑释疑,和她们互诉衷肠的温馨港湾,整个房间以粉红色为主调,墙上悬挂的蜜蜂采蜜图预示着计划生育事业是一项甜蜜的事业,旁边配一首唐诗《蜂》,寓意着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山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我们计生工作者的足迹,计生人以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育龄群众带来了甜蜜幸福的生活。另一面墙上我们用轻松活泼的卡通图案“苹果”表示着我们对来访者美好的祝愿。

三、温馨家园

室内整体色调仍以粉红色为基调,以家居化布置为主,给人以家的温暖,墙上我们只悬挂了一幅温馨提示,让前来我站接受服务的群众彷佛置身于自己的家中一样,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我们真诚的服务,突出我们服务的温馨化,亲情化。

四、健康有约

为育龄妇女提供查环、查孕、查病服务确保她们的身心健康,一年四次的三查我们相约在这里,科室分待查室与三查室。待查室墙面只悬挂检查须知的温馨提示及代表女人如花需要关爱的玫瑰图案,以家居小客厅格局布置,消除待查育龄妇女的紧张、厌烦情绪;三查室,首先明确了B超工作人员纪律“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其次用一对天真可爱的小宝宝来唤起那些准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准妈妈们内心深处的不忍,从而用人性化的呼唤来消除两非行为。

五、安全驿站

上一篇: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报告下一篇:对服务营销及服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