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2024-04-15

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精选10篇)

篇1: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乡**村卫生改厕情况简介

**村位于**乡东部,辖5社302户1068人,全村耕地总面积3952亩,人均3.7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87元。

今年该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我办紧扣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投资3万元组织修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0座。截止目前,该村改厕项目修建全部完工,无害化卫生厕所累计达190座,普及率达62.9%,圆满完成改厕任务。

一是领导到位,责任落实。为确保无害化卫生厕所项目顺利实施,该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改厕领导小组和技术组长,责任细分到分管领导,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宣传得力,全面动员。在项目实施中,我办十分注重发挥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3千余份,深入村社宣传改厕的目的意义、修建技术,和改厕农户面对面进行交流指导,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科学规划,确保进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办因地制宜,选择粪尿分集式做为该村改厕类型,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配料、统一施工的“五统一”原则,整村推进改厕工作。在施工中,我们首先挑二至五个态度积极的改厕户率先修建,向来参观的群众宣传改厕地下部分的构造和改厕的优点,算经济帐、算劳力帐。通过样板改厕户及示范村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使群众认识到改厕的好处,确保了改厕进度。

四、严格督导,确保实效。为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我办全程对改厕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中执行技术规范不严格的,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以避免物料浪费,对完工后不能达到技术标准的,坚决不予验收,返工重修,有效保证了改厕项目的质量关。

通过改厕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农村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极大的改善了人居和生活环境。

篇2: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我村卫生所是集防疫妇幼、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医疗机构。共有房舍8间,面积260m2,内设门诊、药房、治疗室、临时输液室。所有制形式:集体; 法定代表人:李树田;乡村医生5名。担负着全村2300口人的医疗、妇幼、防疫、农合等社会卫生工作。为方便百姓看病,我卫生所配备了病床、消毒车、消毒锅、无菌柜、制氧机、血压表、听诊器等诊疗设备。并备有各种急救药品,对危重患者能及时抢救。

本村自1998年合医合药以来,一直严格执行统一的行政、业务以及财务管理。全部从新集中心卫生院进药,统一收费标准,真正的做到了乡医一体化,服务六到位,为我村村民提供了方便、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疫情按时上报,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零。配合卫生院进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0-7岁儿童建卡,定期回访,做到全程服务。积极参与妇幼工作,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完成了小儿疾病防治工作,达到了上级要求。

我村卫生所充分发挥了三级医疗网络网底作用,为我村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篇3: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村卫生室是指村级单位的医疗机构。根据分类指导原则和各市、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将全省分为三类经济区域,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三类经济区域共抽取153个样本村卫生室。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样本村卫生室进行成本信息调查, 同时收集样本村卫生室2011年的成本相关数据。

1.3 测算方法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版) 》、村卫生室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专家意见, 将村卫生室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为11大类和34个小项。村卫生室一年的总支出视为开展所有工作的总成本, 按照时间系数法[2], 对成本进行三次分摊, 最终测算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成本、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和34个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

2 结果

2.1 村卫生室平均收支情况

本调查发现, 四川省村卫生室的平均总收入为60 060.16元, 各类经济地区的平均总收入差异不大。平均总支出为42 294.39元, 其中平均公共卫生支出13 793.18元, 占总支出的32.61%。

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2.2.1 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四川省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均成本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老年人健康管理 (51.48元) 、孕产妇健康管理 (38.13元) 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34.63元) ;平均成本最低的是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8.89元) 。一二三类地区平均成本最高的分别是老年人健康管理 (49.50元)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47.59元) 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96.99元) ;平均成本最低的分别是预防接种 (3.40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3.58元) 及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6.02元) , 见表1。

2.2.2 34个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

34个小项目中, 次均成本位于前3位的项目依次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活动 (30.55元) , 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27.30元) , 协助开展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巡查等 (25.52元) ;次均成本最低的项目是预防接种建卡建册 (0.85元) 。一二三类地区次均成本最高的项目分别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活动 (42.50元) , 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 (26.99元) , 查灭螺工作 (442.11元) ;一类和三类地区次均成本最低的项目均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分别为0.70元和0.55元;二类地区次均成本最低的是实施预防接种及留观 (0.22元) , 见表2。

2.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成本:

根据四川省2011年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经费分配比例 (32.72%) 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25.00元) [3], 可测算出村卫生室获得的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为8.18元/人·年。本研究测算出人均实际成本为12.21元/人·年, 不难发现, 按照2011年的补偿标准,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偿与人均实际成本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缺口比例为49.27%。如按照2013年的补偿经费分配比例为40.00%, 以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30元[4], 村卫生室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12.00元/人·年, 基本能弥补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损耗。

3 讨论及建议

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首先, 由于多数村卫生室尚无健全的财务制度, 使所需要调研的数据没有原始记录, 只能依靠村医的流水账和记忆来填写, 可能对最终的成本测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次, 三类经济地区在样本选取过程中, 考虑到民族地区、语言沟通和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所选取的样本村卫生室样本量小且离城镇距离不太偏远, 所以该类地区村卫生室在召集项目上成本偏低。

3.2 不同经济地区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 各类经济地区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存在差异:一类地区的5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的平均成本在各类地区中位居第一。可能原因:一是该类地区经济条件好, 交通便利, 大多数村民选择在乡镇卫生院接受医疗卫生服务, 对村卫生室缺乏了解和信任, 村医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时需多次上门召集, 花费时间多, 增加了项目成本;二是该类地区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省开展得最早[5], 对大多数重点人群提供的服务相对较全面, 服务质量也相对较好, 拉高了项目成本。二类地区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预防接种的项目平均成本在各类地区中最高。可能的原因:一是该类地区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 多数村医全程协助乡镇卫生院为村民提供体检服务, 耗费时间多;二是该类地区工业厂矿较多,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服务对象的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的防治, 村医经常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且预防接种相关工作做得较为细致与全面, 增加了项目成本。研究还发现, 二类地区的村医充分利用赶集、召开村委会等时段开展慢性病健康体检、筛查等项目, 因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平均成本偏低, 该经验值得推广。三类地区的卫生监督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平均成本偏高。可能的原因:一是三类地区属于民族地区, 是血吸虫病的疫区, 血吸虫分布复杂, 查灭螺工作任务较重;二是该类地区道路交通状况较差, 居民居住分散, 在糖尿病患者随访等项目上耗费时间多。

3.3 加强成本控制,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耗费

从成本分析得知, 某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较高, 存在成本控制的空间。村医应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村卫生室财务管理, 详细记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每笔开支和成本消耗。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时间系数法, 项目成本的高低受单项服务的人时数影响较大[6], 因此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服务时间和服务参加人数上[7], 推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开展的经验, 规范村医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耗费;另外, 单位服务实际提供量与测算的项目实际成本呈反比, 即工作量完成得越少会导致项目成本越高[1], 因此, 村医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保证给辖区居民提供足够数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元/次

注:“-”表示未统计。

参考文献

[1]景琳, 杨练, 杨小广, 等.基于成本分析的成都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28 (12) :951.

[2]程晓明, 于跃, 盛锋, 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23 (10) :49-5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2011-05-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2013-06-17.

[5]张雪莉, 景琳, 杨练, 等.成都市不同经济圈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2, 31 (6) :51-53.

[6]刘英伟.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状况调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 2011-10-11.

篇4: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在曹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存华的带领下,参加一體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到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倪集乡宋炉庙村卫生室、青菏办事处钟口村卫生室、普连集镇普连集村卫生室,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交流经验,深入扎实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该县卫生局党组成员胡树营、武歩海出席现场观摩会,该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参加现场观摩会。

刘存华一行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看村卫生室规划布局、整体设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采购配送、药品配备、业务收入、群众受益等情况,关切询问一体化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刘存华与正在村卫生室看病治疗的群众亲切交谈,安排卫生院负责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刘存华在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表示,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体现,扎实有力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但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该县各卫生室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抓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刘存华强调,与会人员要认真听、仔细看,学习推进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治必需、负担得起、使用放心的基本药物,科学稳妥地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行深入。

刘存华要求,各卫生室要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各卫生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心里抓在手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难题,全力维护好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卫生室全面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制度发挥出最大化的惠民功效。

篇5:邵寨村卫生所简介(调研汇报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政协委员:

下面我就邵寨村卫生所建设及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村卫生所建设情况。

邵寨村卫生所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于2010年11月新建的标准化村卫生所,现有工作人员3名,业务用房140平方米。占地640平方米。内设诊查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免疫规划室。配有急诊箱、移动式输液架、高压灭菌器、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紫外线消毒灯、冷藏箱等设备10余件。主要承担着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并且在新农合门诊报销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实现了本村村民小病就医不出村的目标。

二、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邵寨行政村总人口2983人,卫生所自2009年以来,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28 份;完成率78%。规范管理孕产妇124人、0-6岁儿童243人、65岁以上老年人238人、高血压患者154 人、糖尿病患者 27 人、重性精神病患者 7 人,并进行了登记管理和定期随访;每年组织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到卫生院进行免费体检;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卫生所还设立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并做到每2个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通知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三、卫生所管理情况

在管理上,卫生所实施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其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考核六个方面由卫生院统一管理。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2011年12月1日卫生所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高度重视下,对乡村医生的各项工作确定了的补助标准,分别是按诊疗人次的一般诊疗费补助、按具体服务量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按户籍人口多少的基本药物补助,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标准约2.6万元。

今天,各位领导的到来为我们增加了无穷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检查指导为新的起点,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抓住医改这一有利契机,通过更加积极努力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卫生机构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中网底的重要作用,为广大村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卫生服务。

篇6: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新合村位于苗集镇南,约4公里。由原刘老荒、刘沟北两村合并而成,辖9个自然村(李洼、张庄、小刘、荒西、荒寨、荒东、刘沟北、后刘、中前中后9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村民代表77名,辖区总户数1195户,总人口4056人,耕地6100亩。村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我村有刘中华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秦晓侠,村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文书、组织、计划生育,包点三四队自然村;李永强,村总支委员,负责双基、文化宣传、扶贫、政务服务、疫情包点李洼、西小刘自然村;李宁,村总支委员,负责综治,纪检、村务监督包点荒西、张庄自然村;李现文,村总支委员,负责安全生产、建房、宗教、农业,包点中前中后,荒寨;刘庆付村委副主任,负责武装、医保、招商引资、土地违建、旱厕,包点荒东、后刘自然村;刘锋,村委会委员,负责民政、社保、项目工程、坏境整治包点刘沟北自然村。

二、党建工作

村党支部书记刘中华,全面负责党建工作;党支部纪检委员李宁,负责纪检工作;党支部副书记秦晓霞,负责组织发展、宣传工作。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设立新合村党总支,下设二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21人(其中预报党员4人)

三、产业建设

(一)本村有蔬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我村大力发展更种植业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提供应尽的义务。

(二)全村共有一座光伏发电站,一是用于光伏电站维护费和土地租聘费,二是用于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保洁员、道路管护员、护林员、护水员的工资发放,三是用于奖励扶贫及其他奖励扶贫,四是用于其他公益性岗位扶贫和公益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本村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满足本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

(二)新合村安全饮水工程已经达到家家通自来水,保障了新合村全体村民的饮水安全。

(三)道路交通情况:全村共有道路20公里,其中水泥路21公里保障了我村的交通便利安全。

(四)修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所;村级文化广场一所保障了群众的日常事务服务条件与文化娱乐活动正常开展。

(五)新合村有医疗室一所保障了我村民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也为新合村群众健康保健提供了基本保证。

五、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作风转变。正规上下班作息时间,充分发挥民主,规范化各类档案管理及佐证资料的集中管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村支两委及“尖刀班”更加高效、更加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微信工作群、宣传栏张贴等形式宣传政策,并结合走访入户、支部主题党日、屋场院子会、“一封信”等有针对性的解读政策,切实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继续推进全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扫黑除恶宣传等内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细化政策落实。明确责任,确保扶贫工作每一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效益,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能真正惠及贫困人口,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坚定信心决心。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站位,为全县实现整体脱摘帽、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和县苗老集镇新合村

篇7: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大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京沪高铁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大秦,大曹、后楼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1456户,共5507人,其中外出约1350人。有低收入家庭214户、400人,参加养老保险3466人,农村合作医疗4663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10472亩,有商贸市场一个,拥有家庭农场四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1个,流转土地共1080亩,无公害明星优绿果商标成功注册。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 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桃沟乡戴夏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戴夏村距离乡政府驻地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戴夏、吴尹、吴马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861户,共3556人,其中外出约10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19户、238人,低保户36户,8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00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500亩,拥有金穗面业、博德尔环保项目等3家企业。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扶贫工作2016年度顺利出列,2016、2017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 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桃沟乡耿家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耿家村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老302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中国马戏之乡发源地就坐落于本村骑路尹,上世纪20年代以来,尹大萝卜更是中国马戏界的传奇人物。2008年由原耿家、张埝、袁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20个村民组。至2017年初,全村1202户,共4995人,其中外出约11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36户、217人,低保户8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310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7200亩,有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一个、2016年流转土地近200亩。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2016被评为桃沟乡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 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桃沟乡后寨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耿家村距离乡政府驻地4.5公里,老302省道、桃时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后寨、大刘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19个村民组。至2017年初,全村976户,共4220人,其中外出约8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28户、243人,低保户17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220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5600亩,有奶牛、加盟温氏养殖厂各一个、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村级班子健全,2016被评为桃沟乡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传统种植小麦、大豆,在增产增收上效果不明显;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 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桃沟乡马圩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马圩村距离乡政府驻地1.7公里,乡道马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马圩和小马圩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16个村民组。至2017年初,全村953户,共3960人,其中外出约700余人。有低收入家庭138户、258人,低保户8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800余人。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近6300亩,村内有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一个、君怡生态公司近两年流转本村土地近2000余亩,发展牡丹种植,实现了本地群众本土就业,从传统土地种植中也转移了一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2016被评为桃沟乡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集体经济薄弱;少部分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土地有偿流转上还需继续推进; 年轻一代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面对本村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实际情况,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干群共同努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桃沟乡南秦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南秦村距离乡政府驻地1公里,京沪高铁、302省道和桃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南秦,柳园、朱圩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1155户,共4740人,其中外出约850人。有低收入家庭184户、333人,参加养老保险2892人,农村合作医疗4190人,2016年评为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7074亩,拥有天宇果蔬、清和园等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共5个,泥鳅特色养殖及加盟温氏养殖场各1个。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近900亩,种植系列品种桃类及无公害蔬菜。其中,朱文浩家庭农场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目前正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原柳园村群众有种植蔬菜的经验和传统,有利于发展蔬菜种植。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新型农业示范先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共同绘制南秦村美好蓝图。桃沟乡戚庄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戚庄村离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老302省道和桃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戚庄、新庄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997户,共4119人,辖前、中仓、后仓、七小庄、南柳园、新庄、前新庄、新场8个自然庄。有低收入家庭170户、348人。2017预脱贫38户,73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873亩。60km光伏发电站一座,年经济收入5万元。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共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桃沟乡濉河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濉河村离乡政府驻地东南约1.5公里,环乡路穿境而过,距离京沪高铁宿州东站仅4公里,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夏湾、防口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743户,共3298人,辖靳西、靳东、夏家、戚家、王家、赵西、梁西、梁东、9个村民组及防口四个村民组,13个村民组。

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班子亟需加强配齐;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合作创新及品牌意识不强;在做大做强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上,缺人才引领、缺技术,缺资金。

发展方向及需要通过包扶解决的问题: 本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示范引领、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群共同努力,与群众一道致富奔小康。桃沟乡桃沟村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 桃沟乡桃沟村是乡政府和桃沟集市驻地村,2016年3月被批准为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内环乡路、桃花大道穿境而过,距离京沪高铁宿州东站仅5公里,交通便利。2008年由原桃沟、魏渡口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至2017年初,全村829户,共3202人。有低收入家庭134户、237人。2016年参加养老保险201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05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本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85亩,京沪高铁沿线森林长廊流转近400亩,大学生返乡创业从事花卉特色种植近百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村级班子健全,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禁烧工作先进单位。

发展制约因素及有利条件:本村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劳动力充足、工商贸易设施完善。不利因素是集体经济薄弱,小城镇规划滞后,少数村民思想相对保守、环保和大局意识不强。

篇8: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1月对西部某省10853所村卫生室和22956名村医进行了调查。

1.2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村卫生室和村医进行普查。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村卫生室人员学历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22956名村医中, 中专以下学历占村医总数的52.1%。50岁以上的村医7122人, 占总数31.0%, 其中6075人 (85.3%) 的村医是中专以下学历;50岁以下的村医15834人, 其中中专以下学历5927人, 占37.4% (见表1) 。进行χ2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7.445, P=0.000)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村医学历构成不同, 50岁以下的村医学历主要以中专为主, 而50岁以上村医大部分学历在中专以下。

(χ2=4517.445, P=0.000)

2.2 村卫生室人员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情况

调查对象中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比例为19.3%。50岁以上的村医中, 有1204人 (16.9%) 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50岁以下的村医中有3236人 (20.4%) 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见表2) 。进行χ2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村医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同, 50岁以下村医获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高于50岁以上的村医。

(χ2=39.275, P=0.000)

2.3 村卫生室房屋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10853所卫生室中, 有5474所村卫生室的房屋结构可以达到三室分开 (即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三室分开) , 占50.4% (见表3) 。村卫生室的平均面积为44平方米, 房屋面积<40平方米的有3521所, 占32.4%。≥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有857所, 占7.9% (见表4) 。

2.4 村卫生室产权情况

在调查的村卫生室中, 产权属于村医本人的有8959所, 占82.5%;属于村委会所有的村卫生室仅有959所, 占8.8% (见表5) 。

2.5 村卫生室拥有相关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 大部分村卫生室都有出诊箱和血压计 (拥有出诊箱的村卫生室占86.6%, 拥有血压计的村卫生室占88.2%) , 但是仅有6028所村卫生室 (55.5%) 拥有检查床, 3810所村卫生室 (35.1%) 拥有高压消毒锅, 拥有儿童体重计的村卫生室只占到了10.1% (见表6) 。

3讨论

调查发现, 在村卫生室工作的村医中, 50岁以上的人占了近1/3, 而这些人基本上属于没有学历的;而50岁以下的村医中, 中专以上学历占了近3/5。说明学历的结构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50岁以下村医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也较50岁以上村医的比例高, 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培训中, 如果资金短缺, 用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对50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医集中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将更有助于改善村医的服务质量, 进一步提高村卫生的基本卫生服务能力。

调查中还发现, 村卫生室的房屋破旧、简陋, 规模小, 有近1/3的村卫生室面积和近一半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结构没有达到94年卫生部文件中对村卫生室建设标准的要求, 即村卫生室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且三室分开 (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三室分开) 。大部分村卫生室的产权属村医个人所有, 政府出资以及属于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村卫生室仅占很小的比例。同时, 村卫生室缺少必要的医疗设备, 大部分村卫生室仍停留在使用过去的老三样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 为病人看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定位村卫生室的功能, 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给予财政保障, 同时按照村卫生室承担的服务、职责和任务, 进行与其规模和技术服务相适应的基本设施的建设, 确保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及时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秀英, 郭忠琴, 等.宁夏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6;10 (22) :1159~1160.

[2]徐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4;5:7.

篇9:村卫生所基本情况简介

关键词:村卫生室;财政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村卫生室是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前沿。在村卫生室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而转变村卫生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莱芜市立足市情,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加大对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近年来,莱芜市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将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纳入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莱芜市有1070个行政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949个,村医2262人,其中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456个,村医1293人。2012年6月,我市949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财政支持。

在政策补助方面,主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医疗服务收入(一般诊疗费)和绩效补助3个渠道对村卫生室给予资金补偿: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合理划分镇村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基本卫生服务经费中的40%,用来安排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村卫生室年底百分制考核结果,予以核拨,得分90分以上的予以全额拨付;二是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村卫生室可以收取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6元/人次,其中个人承担1元,新农合支付5元。三是绩效补助。按照每服务1000人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村医进行补助,其中省及以上财政补助40%,市、区分别补助剩余部分的30%和70%,实行绩效考核和以奖代补。

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面,2007年开始,莱芜市对省统一规划的456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在对每处村卫生室省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市、区两级财政各配套补助5000元,实现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具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基本条件,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中医针灸理疗室“五室分开”,农村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在村医业务培训方面,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求,我市村卫生室由所在镇卫生院领办,在不改变村医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拿出部分财政资金,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镇卫生院采取集中培训、临床进修、对口帮扶、学历教育等多方式,对村医进行强化培训6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村医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一是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由2011年的28.47元下降到25.95元,下降了8.85%。二是基本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全市村卫生室药品加成率在100%左右,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6.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平均加成率下降到20%左右,药品收入占比下降到50%以下。例如一个成人打清开灵、头孢等相同药物,实施零差率前,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28元左右,而实施后,个人只负担10多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负担。三是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方面抑制了大病小病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势头,用药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村卫生室利用中医药未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政策机遇,将中医药作为自身增收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遴选的基本药物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后,山东省在此基础上增补了多种药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村医反映增补的药品种类未考虑农村地区疾病谱状况及不同疾病病种需求的多样性,特别是缺乏慢性病、儿童疾病用药等特色用药,部分药品不容易保存不适合在村卫生室配备。同时,一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疗效确切的药品中标率比较低,许多百姓常用药物不在基本药物范围之内。在基本药物目录的影响下,村民用药品种减少,用药选择权弱化,促使其向上级医院分流。二是个别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价格相比其他渠道偏高。很多群众和村医反映,从省采购平台上采购的个别药品价格,与原渠道招标采购价相比偏高。三是药品到位不及时。由于村卫生室分布较为分散、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药品用量相对有限、基本药物价格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运送成本相对偏高。药品企业只将药品配送至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一般利用到镇里办事的时机,捎带回需要的药品,导致农村卫生室时常出现基本药物缺货、断货现象。从调查的村卫生室来看,2日到货率仅为60%-70%,有时需要7-8天。四是村医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由于村卫生室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村医收入下降明显。据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村医人均年均收入在2.5万元左右,而实施后,只有1.5万元左右,导致相当部分村医外出兼职打工,扩展收入渠道。另一方面,村医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目前全市村医中只有1/4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且大多数由个人缴纳,1/4参加新农保。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医迫切希望参加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是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为保证乡村医生获得稳定的收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顺利实施,在明确各级政府补偿责任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补偿政策。一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给予村医保底收入补助,保证村医收入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左右;二是对村卫生室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水费、电费、办公费、机动车耗油费等),划片分类定级,进行综合测算,视财力给予适当补助。

(二)建立乡村医生的保障机制。为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以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如政府出钱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或对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为被聘用的村医统一办理养老保险。

(三)建立乡村医生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星级村卫生室和优秀村医评选制度,从建设标准、管理科学、医技精湛、服务优良、环境温馨等5个方面,将全市村卫生室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别,分组评选星级村卫生室,同时实行星级累积制度,只有取得较低星级并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评定更高一级星级卫生室。优秀村医也全部从星级卫生室中评选。对于星级卫生室和优秀村医,给予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政治待遇等扶持政策,促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建立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机制,整体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

篇10:xxx村基本情况简介

xxx村地处桥底镇以东五公里,关中环线以南,泾惠渠穿村而过。辖3个自然村(xxx、xxx、xxx),7个村民小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户,xxxx人。共有党小组xxx个,党员xxx名,村三委会班子健全。全村耕地面积2100亩,主导产业以杂果种植、特种养殖及运输业为主,其中肉杏(xxx亩)、大红桃(xxx亩)、石榴(xxx亩)共xxx亩;共有大、小型车辆xxx余辆;全村现有奶山羊xxx头、奶牛xxx头、生猪xxx头;蜜蜂养殖xxx户共xxx万只;狐狸养殖目前共有xxx只;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2012年荣获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市委“学习型村镇”荣誉称号。

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建设

xxx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曾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2012年11月份,省民政厅xxx来我村进行实地考察,2013年4月份,省民政厅xxx来我村对居家养老工作及老年餐厅、重点帮扶对象户进行逐个调研,中央七套栏目组对我村居家养老工作进行了报道。

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

从2010年xxx村两委会按照市县两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精神,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了大整治。铲除了门 1

前屋后的“三堆”(粪堆、柴堆、土堆)、街巷两旁的厕所,改变了村容村貌。受到了市县两级的表彰奖励,2013年被授予“市级环境卫生示范村”荣誉称号。

三、社会稳定工作

自从开展平安创建以来,村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了巡逻队、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群众各种矛盾纠纷排查。经过不断努力,多年来,全村未出现一例不安全事件,也未曾出现任何上访事件。

四、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 第一、耕地灌溉难,制约经济发展

1、全村耕地面积2100亩,在xxx以北有1700亩耕地,其中1200亩耕地勉强能得到灌溉,但是水费昂贵。据我们调查,每亩每次灌溉水费120元左右,与自流灌每亩每次30元相比,高出90元左右,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造成水费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抽水站设备老化,上水量小,用电量高;另一方面,3000米泥土渠渗水严重,无法满足目前灌溉需求,加重了群众负担。

建议:

、投资3万元对老式抽水站进行更新。

、对3000米渠道进行U型化。U型60渠道500米,每米70元,U型40渠道2500米,每米50元,共需资金16万元。

2、xxx、xxx、xxx三个组xxx亩耕地均在北塬区,无法灌溉,靠天吃饭。

建议:

新打两眼200米深水井,共需资金40万元。第二、生活用水问题

目前全村现存的水井是上世纪70-80年代打的浅水井,只有40-50米深,水质差、沉淀多、水色黄,对村民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建议:新建一座15米高、容积40方的水塔,新打深水井1眼。水塔建设需要资金20万元,深水井15万元。

第三、全村亮化绿化

全村目前主干道已亮化完成,但xxxx条共计3500米街巷仍未安装路灯,群众夜晚出行极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共需xxxx盏。按每盏灯线xxxx元算,需要资金xxxx万元。

上一篇:团代会材料下一篇:瑞信群众文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