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2024-04-12

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共8篇)

篇1: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音乐(专业学位)

王景彬,男低音歌唱家。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留学,学习期间,连续7年获得密苏里大学最佳研究生奖和大学校长最高奖学金;获得美国法尔夫声乐国际基金奖。1994研究生毕业后和世界众多知名歌剧院合作,主演了大量的世界经典歌剧。2001年作为引进人才担任青岛大学声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灌制了多张DVD和CD个人演唱专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了多篇大型学术论文。所教授学生获得了国际比赛一等奖和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担任各种大型国内和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王丽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应邀担任全国“第五届武汉樱花杯声乐比赛”和俄罗斯海参威“远东国际声乐比赛”等多项大赛的复赛、决赛评委;主持及参与省级社科项目4项,并荣获省社科联和教育厅颁发的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王洛宾民歌的艺术价值》、《浅谈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等论文多篇;4次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目前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从事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声乐教学工作。

王文俐,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钢琴硕士。一九九○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钢琴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二○○一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伴奏专业,获硕士学位;一九九○年至今,青岛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师。科研及学术论文:《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发表于2000年《人民音乐》第11期;《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现代化技法》发表于2001年《黄钟》第2期;《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发表于一九九七年《钢琴艺术》第6期;《针对不同性格类型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发表于2000年《中国音乐教育》第1期;《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发表于200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我们生活在美的中间》发表于2000年《艺术乐园》第1期;《唱儿歌,学画画》一书,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科技部科研项目“互动钢琴教学软件”教案的编写和音像的录制工作;山东省重点课题《钢琴伴奏的理论与应用》的研发。获奖情况:科研论文《中国钢琴曲的现代化技法简析》获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谈即兴伴奏课的改革》获得山东省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校内、外任职:青大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岛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张旭冬,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现任作曲系主任、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1998年—200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选派、教育部公派赴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调研复调音乐与俄国当代音乐创作。主要学术领域:复调音乐、音乐创作研究。论文曾连续三年(2005 —2007)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获“山东省第2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创作各类体裁音乐作品百余部(首),曾分别在济南、青岛和美国成功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

刘玉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特聘青岛交响乐团首席,硕士研究生导师。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演奏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委员,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和第十届青联常委。曾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多项表彰及奖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3年10月作为艺术类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留学,并获得演奏专业最高学位——小提琴演奏专业演奏博士。先后在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舒瓦洛夫”音乐厅成功举行了三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国家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在莫斯科举办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2005年4月,作为唯一的外国人,入选参加了俄罗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莫斯科著名的“格林卡”音乐厅举办的大型演出。

邓列加,中国歌剧舞剧交响乐团首席,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黑龙江省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出生于音乐世家,深受家庭音乐熏陶,自幼随父学习小提琴,12岁起开始小提琴演奏生涯。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90年赴德国国立特劳森根音乐大学深造,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巴耶诺夫,获得艺术家证书。在德学习期间,深入学习了国外优秀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演奏技巧得到大幅度提高,将自己对乐曲的深入理解融入到演奏之中。1995年在埃斯林根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及好评。在旅德期间,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荷兰举办音乐会。回国后,曾执教于西安音乐学院。之后,任职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活跃于中国舞台上,先后参与音乐剧、大型歌剧在中国的首演,多次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大型音乐会。与丹麦室内乐团的先锋――阿萨莱斯室内乐团及来自挪威、德国、荷兰的优秀演奏家同台演出,以自己对音乐的深邃理解,独特诠释深受多方媒体好评。并多次出访香港、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董文华,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1到200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研修声乐。多次参加全省声乐比赛两次获得一等奖。在1991年参加全省高校声乐教师比赛获得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山东省教育厅、文化厅获奖,如《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获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唱歌语言的处理》获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有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保存。先后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声乐艺术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声乐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谈歌唱发声的常见病及纠正方法》发表于《中国音乐》核心期刊。《黄河三角洲的民歌挖掘与演唱》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研立项。多名学生考取国内外声乐研究生。如学生王维莲等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并有多名学生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获奖,学生马晓娟获首届维也纳国际声乐大赛银奖和最佳音色奖,翟鹏,王莹莹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声乐大赛中获奖。

苏勇生,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钢琴,1986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1991年在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中获钢琴比赛一等奖、声乐比赛优秀伴奏奖。199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进修钢琴演奏一年。1999年被任命为音乐教育系键盘教研室主任。2007年所担任的钢琴课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课程。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种音乐期刊上及获山东省、青岛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

王爱琴,音乐教育系副教授,声乐专业。1984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表演专业;1992—1994年于上海音乐学院干进班进修,师从留学意大利博士、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胡明健教授学习声乐;1984年进入青岛大学任教至今。曾获1980年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省专业歌舞剧院、艺术学院、师范院校声乐比赛二等奖,1991年省教委主办的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声乐、钢琴比赛声乐一等奖等奖项。发表优秀论文数篇,其中《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在首届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宋艺闻,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演奏专业,同年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2002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评委,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岛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入选山东省学校艺术教育专家人才库。曾获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大赛中获伴奏一等奖。并多次参加了青岛市新年音乐会、青岛大学新年音乐会的演出。并在省市各个艺术水平考级及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先后在《艺术教育》《齐鲁艺苑》《中华学术论坛》《艺术教育》《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中国教育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教学之余,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攻关,作为主创人员研发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互动钢琴教学软件”。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先后荣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二00七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课题、青岛市文化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山东省教育厅第二批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2010年获第四届山东省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两项、山东省艺术考级青少年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珠江.恺撒堡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山东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多次获青岛市青少年音乐大赛(器乐)最佳指导教师奖。

王琳,美籍华人小提琴教授。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属小学跟随王振山教授学习小提琴直至附中毕业。1983年获约克•史都克基金会奖学金赴瑞士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小提琴演奏艺术教育之父卡尔•弗莱什的继承人,前任欧洲弦乐协会主席Max Rostal大师学习,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伯尔尼音乐学院高等小提琴演奏艺术文凭。198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国际各大比赛评委Roman Totenberg继续深造小提琴,在校期间连年荣获希诺托院长奖学金,1991年获得音乐硕士小提琴演奏学位。在欧美二十余年期间,担任许多交响乐团、室内乐团的演出及学校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国际著名音乐节,曾与世界上有着极高声望的指挥家Sir Georg Solti、C•Eschenbach,Itzak Perlman,M•L•Rostropovich等合作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奏及教学经验。从2002年至今,担任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教授本科小提琴表演、研究生小提琴演奏与教学、MFA艺术硕士的专业课程。担任各种专业大赛比赛评委,并多次获最佳优秀指导教师奖。学生们在参加省内外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多名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院校、乐团继续深造和工作。

张夏琴,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师专音乐专业,从师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系主任金华德教授,并以声乐专业成绩第一名毕业;1990年--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课程班,先后从师于著名歌唱家叶佩英副教授和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以及钢琴教授沈灿,并获声乐歌剧系专业结业证书;2000年--200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本科),并获中央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在读本科期间仍从师于声乐教育家周美玉教授,钢琴教授张式谷,合唱指挥家杨鸿年教授,以及音乐学教授宋瑾等;1981--1986年,任青岛十六中音乐教师;1986--1993年,任青岛七中音乐教师;1993--至今任青岛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师

张琳仙,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舞蹈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1978年参加工作,任山西省歌舞剧院主要演员,曾获文艺界最高奖——“文华奖”,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舞蹈《看秧歌》被评为歌舞类一等奖。著作有《舞蹈艺术心理学》等余部;主持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0余篇。被授予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出访意大利、日本等国。创作的舞蹈获得省级大奖共计30余项,国家级大奖共计10余项,如《社鼓》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专业组创作一等奖,创作舞蹈《心之翼》获全国第六届“荷花杯”校园舞蹈大赛作品铜奖等。并于2006年被邀请赴韩国讲学,教授中华民族民间舞,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朴春艳,韩国Seoul国立大学音乐大学院硕士,韩国建国大学交换教授,韩中亲善协会文化副会长现,中国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与上海交响乐团、韩国KBS等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唱,曾参加北朝鲜举办的“世界艺术节”,韩国KBS电视台举办“民族统一音乐会”等,在北京、上海、广州及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及国际性音乐活动,曾在艺术世界发表“中韩近现代音乐研究”,松花江月刊发表“朴春艳教授的音乐家故事”等,中央电台举办“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中韩歌曲大赛”评委。

张宝莉,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现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教学法。本人多次参加中、美、俄、意、法、德的国际视唱练耳大师班及教育部主办的“高等学校高级教师视唱练耳研修班”。在国家与省市级发表论文多篇及多项立项与课题,所指导学生在参加全国视唱练耳记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中在人民音乐发表《首调听觉的分析与训练》;中国音乐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国成人教育《谈成人钢琴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成人如何学习首调唱名法》等文章;多部课题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获得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在省级立项两个个;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立项三个;校级一个;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大学公共鉴赏课教材》;参与编写《青岛文化建设研究》;《艺术鉴赏通论》等书籍。张志红,1996年以声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同年进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师至今。现在是副教授,音乐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导师。任教期间,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过数篇论文,获数项科研奖励,培养过大量的声乐学生,其中多人获省、市级声乐比赛奖励。张志红本人2009、2010年获得两次省级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孟雷,男,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民乐系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竹笛专业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007-2011年先后四次代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及周边地区进行民乐教学、讲座及系列音乐会等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并被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系特聘为中国民乐专业教授,担任竹笛、葫芦丝、巴乌等中华民族管乐教学工作,使中华民族乐器演奏这一课程第一次作为有学分的专业课进入了美国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课堂。在美期间成功举办了多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并因出色地完成教学及演出任务而多次受到密苏里州立大学校长的特殊表彰。主要演出及创作:

1、2007年受中奥音乐教育学会邀请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担任独奏演员,演奏了笛子独奏曲《春到湘江》,获得巨大成功。

2、2008年获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获教师演奏(民乐)一等奖;2010年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创作组(器乐作品)二等奖。

3、创作多首声乐、器乐作品,其中笛子独奏曲《美丽的密苏里》在美国密苏里首演并在当地电视台多次播出,这一作品及音像资料被密苏里州立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管弦乐作品琵琶协奏曲《沂蒙岁月》作为献礼建党90周年音乐作品首演。

4、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省级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如《齐鲁民间笛子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美国推广普及的典型案例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对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的中国音乐项目研究》等。在国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韩迺舜,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男高音歌唱家,全国音乐考级声乐评委,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第七、八、九届省政协委员,第十届市政协常委,省文联委员,省音协理事,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奖,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在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应邀在上海音院周小燕歌剧中心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合拍歌剧任中方男主角,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多次获省精品工程奖,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获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多次参加中外教授音乐会和讲座。

张琪玲,青岛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舞蹈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十几篇,多篇论文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的舞蹈比赛中获奖;并于2004年被邀请赴韩国讲学。

篇2: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王绍波,男,1963年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王绍波从事美术专业创作与教学研究近30年,成果丰硕,尤其是在水彩画研究与创作领域成绩卓著。其主要业务成就和荣誉奖励如下:水彩画作品《雪寂》,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渔歌》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省委宣传部等联合表彰);水彩画作品《渔歌》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酥油茶》获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金奖(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秋》获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金奖(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四季歌》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酥油茶》特邀参加总结中国水彩画百年发展历程的史诗性学术大展“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出版专著《艺术鉴赏通论》。(文化艺术出版社,第二位);“当代中国水彩画教学与创作实践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第二位);山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第二位)。

王学东,1956年6月6日生于青岛。1978年入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82年毕业并任教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现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至今。1988年应中国孔子基金会邀请,参加山东曲阜孔庙“诗礼堂”大型大理石雕刻壁画《孔子事迹图》的创作设计,其作品获“日中友好协会”金奖。1988年12月作品《春回大地》获“齐鲁书画大奖赛”三等奖;1989年10月 作品《送别》参加“建国四十周年省美展”;1991年2月作品《月归》入选“山东省首届美术作品展”;1994年10月 作品《晨雾》参加“山东省美术作品展”;1997年2月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平面构图》(合作);2002年10月 作品《心中的歌》参加“全国第六届水粉、水彩展”获优秀作品奖;2004年10月作品《心中的歌》参加“全国十届美展山东预选展”获二等奖;2005年7月《装饰》期刊发表论文《门面装饰艺术》;2009年10月作品《丰碑》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展”并获二等奖。

赵文华,1955年生人,197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主要参展:“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美术展览”(中国),“20世纪中国油画作品展”(中国),“《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中国),“大河上下1976——2005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中国),“第28届滨海卡涅国际绘画艺术节”(法国),“中国现代油画展”(日本),“中国油画展”(法国,西班牙),“2005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曼彻斯特现代艺术大展”(英国),“莱恩阿特当代艺术展”(比利时),“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象内象外——中国油画艺术邀请展”(新加坡),“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展”(中国),“第四届成都双年展”(中国)。作品主要获奖:1993年“中国油画年展”铜奖,1999年“全国第九届美展”优秀奖,2001年“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2001年“研究与超越——全国小幅油画展”艺术奖,2007年“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美第奇艺术奖。出版个人画集:《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赵文华》,《画库——中国油画名家赵文华》,《当代中国油画名家——赵文华》,《中国当代油画家风景画作品集——赵文华》。作品收藏:多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日本长野美术馆,中国风美术馆,中国对外展览公司,广东美术馆等16家机构和100多位个人收藏家所收藏。

李伟松,1962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深造,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具象油画人物研究。理论研究部分:

(一)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二)具象油画的当代性。

(三)具象油画表现民族化的形式探究。实践研究部分:本方向是在研究欧洲油画语言传统的基础上运用写生和物象解构的方法,提高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注意意象写实训练。课程主要包括人体、人像和风景写生。在研究传统的精神品格要求下吸取中国艺术特有的内涵及美学思想。

主要研究成果:获全国文化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山东省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山东省文化艺术与科学重点课程立项一项。论文分别在中国美术教育、美术观察、艺术教育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个人专著一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美展,其中有四件作品分获银奖、优秀作品奖。山东省美展获奖十余件,发表作品50余幅。

李晓鲁, 男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史论教研室主任, 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自1988年以来在青岛大学教授美术理论、设计理论和书法、篆刻。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治学严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为自己的教学宗旨。有专著《明清书法史》、《晓鲁篆刻》出版,发表学术论文有《山东民间美术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的传承》,《丝绸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等。

王辉林,1963年生于青岛,1990年毕业于山东省纺织工学院,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水彩画会副秘书长。1996年水彩作品《冬之号》入选全国第三届水彩·粉画展览;1999年水彩作品《十月》入选全国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0年水彩作品《秋语》获全国第五届水彩·粉画展览优秀奖;2001年水彩作品《崂山》获全国奥康杯——赞美富春江水彩画展览二等奖;2002年粉画作品《火花》获全国第六届水彩·粉画展览铜奖;2004年水彩作品《接点》获全国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2005年水彩作品《蒙山》获全国第七届水彩·粉画展览优秀奖;2008年入选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2009年水彩作品《迅息》入选全国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收藏。主要代表作品有:《火花》、《接点》、《蒙山》、《二月雪》、《蒙山小屋》《迅息》等分别刊登在上海画报出版社《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社《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百年水彩画集》;其它作品《美术》、《中国美术馆》等刊物均有登载。

季颁,1974年生于青岛。199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副教授。季颁主要从事中国画重彩方面的研究与创作,其主要业务成就与奖励如下:2003年中国画作品《清风朗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2004年中国画作品《渔》获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银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05年论文《石材质与画像石的艺术特色》发表于《装饰》2005年第四期(《装饰》杂志社,独立);2006年中国画作品《泊》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06年中国画作品《琴岛之夜》入选首届全国城市山水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07年中国画作品《琴岛之夜》入选第二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暨艺术新作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2007年被评选为青岛市十佳美术新人奖(青岛市文化局);2007年《汉代墓室壁画的材料研究》获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文化厅,第一位);2009年中国画作品《渔》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2009年中国画作品《欢乐山村》入选2009中国金陵百家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张大庆,笔名大磬,1959年出生。先后毕业于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山东纺织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赵宁安工作室。现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作品参展: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画展、6—13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水墨动向全国中青年学术邀请展,全国扇子艺术大展,中国美协黄河壶口中国画提名展。主要作品获奖:当代中国花鸟画创作成就奖,山东文化厅艺术院校美术作品展金奖、银奖,全国扇子艺术大展铜奖,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主要作品出版发表:专题介绍:《国画家》、《艺术与收藏》。出版专集:《花鸟画写生与创作》、《和谐家园中国画集(合集)》、《名家技法》、《名家手稿》、《花鸟画图典》等。作品入编:《今日中国美术》、《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作品集》、《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作品集》、《黄河壶口中国画提名展作品集》、6—13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作品集》等几十部大型画册。主要收藏: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山东美术馆、三苏博物馆。

邹晓萍,女,1958年生于兰州,籍贯为安徽寿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水墨,版画作品先后参加第七、八、十届全国美展;水墨作品曾获“中华杯”、“当代水墨新人展”、“中国的四季”大展等佳作、铜、银奖。水墨作品参加亚洲女画家作品邀请展获优异奖。1995版画作品入选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女美术家画展。1999年《西去的飞翔》获中国版画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版画作品《随风而行》、《有睡姿的卓玛》分获全国第十四、十五届版画展铜、银奖。版画《卓玛的玫瑰》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版画《候鸟的神话

篇3: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专业定位:把本专业建设成西部一流、具有较强区域性示范辐射作用和广泛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一、专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IT产业成为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 本专业围绕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国内外IT企业和各类具有信息技术需求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紧密合作, 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使本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智能感知等方向上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 但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

最近几年, 计算机专业办学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 缺乏特色。全国90%以上的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方案大同小异, 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 办出自身的特色成为困扰专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21世纪又称后PC时代,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消费产品结合起来进入生产、办公和生活中, 进入了一个以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特征的新型网络时代, 计算系统呈现四种新的形态:嵌入式计算系统、并行计算系统、移动计算系统和服务计算系统。计算机不再只是专门用来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机器, 逐步向网络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资源多样化, 计算架构并行化, 软硬件协同设计, 应用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 信息产业形态发生重要变化。

另外从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衍生了许多新兴专业, 如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 使得计算机专业本身的面变窄。

因此,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潮流的发展, 不再着眼于计算机技术的某个点, 如软件开发, 或者是移动开发技术, 而是强调整体的、系统的原理与架构。必须构造能够使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软硬件系统集成和认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计算机专业由计算机技术发展为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的融合性技术, 将来必然是计算机控制下的物联世界, 是大数据和移动计算的智能互联。计算机科学主要研究的应该是计算机系统各个不同抽象层的实现及其相互转换的机制, 故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系统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

目前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嵌入式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两个方向, 人为地割裂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能力培养, 也阻断了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思维的发展, 最终使得学生在创新创造能力上有局限。

基本思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核心是在掌握计算系统基本原理基础上, 熟悉如何进一步开发构建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应用系统, 创新型应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该在系统综合能力上形成系统观, 因此, 把系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不再区分软件方向和硬件方向。图2给出了系统观培养的关系示意图。

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承担软硬件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和国际化视野的、个性与人格健全的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

三、系统观培养的主要措施

系统观的培养是计算机专业教育过程中, 解决诸如“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硬件设计能力不如电子工程专业、行业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不如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数学理论基础又不如数学系”等专业重叠和边缘化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也是解决计算机思维缺乏这个短板的关键。只有具有了系统观, 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 学生才能在创新创造能力上有所展现。

1.要培养具有系统观能力的人才, 首先我们必须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 通盘考量, 实施综合改革。

实施过程中, 必须注意要继承经实践证明是优良的东西, 例如“卓越工程师”和“国家特色专业”两大主题, 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教学环节改革等发展创新的东西, 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 不能片面, 也不能割裂。图3给出了任务分解和综合实施路线的顶层设计。实施过程必须由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授牵头。

2.在吸收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卓越工程师建设的成果基础上, 构建面向产业需求的“系统+应用”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中, 基于系统能力培养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右边自下而上的五层能力提升。“五层次”第一层是素质与基础培养, 以数理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公共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第二层是计算能力, 主要是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特别是编程能力的培养;第三层系统理解能力培养, 主要是掌握进行计算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核心知识;第四层是系统设计能力培养, 主要是结合应用领域或应用系统进行的深层次知识;第五层是应用创新能力, 主要通过让学生参加企业或教师项目, 通过项目实现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提升, 达到有想法有做法的创新性要求。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软、硬件开发以及应用研究工作, 对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有所了解, 因此除了必修的数学、外语等公共基础课外,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等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核心课程, 在保证一定学时的基础上, 需要更多注重系统 (软硬件) 的理解和认识。

3.系统能力基于计算机思维, 计算机思维要求首先掌握计算思维。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计算思维必需, 但远远不够, 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必须用计算机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计算思维从计算机学科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普适”思维方式, 是抽象的逻辑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面向所有人、所有领域, 可以无需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思维是从计算机角度出发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针对计算机的具体方式, 取决于对计算机系统有多了解,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 x*x, 从计算思维的维度看, 应该是大于等于0的, 但从计算机的角度看, 可能小于0。再如, 从计算机思维看, (x+y) +z不一定等于x+ (y+z) 。

一是按计算思维表述体系的某些知识点串成主线来编写教材, 按此讲解培训, 过程中计算机应用作配角, 计算机课程教学围绕着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旋转。

二是计算思维表述体系中的某些知识点按计算机相应课程自身的教学需要进行重组, 在实现计算机面向应用能力教学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实现计算思维培养的目标。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为主体。

三是按计算机相应课程本身规律教学, 让学生领略计算机思维的风采, 从而也达到了培养计算机思维能力的目的。

4.实现系统能力培养, 强化各个知识点的原理性认知和贯通性案例式教学是关键, 强化工程训练是根本。

将四年的本科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公共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 累计约2年时间;第二阶段进行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 进行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提升, 累计约1年时间, 通过工程案例训练与实践、由学校模拟企业环境完成, 校内培养, 企业参与;第三阶段进行专业拓展教育, 工程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 累计约1年时间, 企业提供实习环境和工程项目, 以项目实战为主, 在岗实习, 并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

案例教学应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1) 特定应用领域的软硬件工程方法; (2) 系统应用与集成的特定技术; (3) 新一代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并且应该贯穿始终, 串联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和要求,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实施过程中, 所有实验、课程设计、竞赛项目、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工程项目、实习实训案例进行一体化规划和运作, 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案例库从一年级到高年级贯通组织) , 学生的工程能力得以循序渐近地提升。

5.建设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学科综合实践平台, 全方位提升多类型、多层次的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体系。

该平台推行模块式、组合式、系列化课程方案, 本着开放共享、可扩展、先原则, 整合学科内各项教学资源, 重点建设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学案例库。特别是在“机器人” (特定应用领域的软硬件工程方法) 和“移动互联” (新一代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两个面向应用的领域上着重进行打造锤炼, 形成两个分别以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应用为主的综合应用型案例群。

在机器人领域, 可以拓展派生出诸如机器人驱动控制、传感器应用、视觉识别等应用方向;而在移动互联领域, 可以拓展派生出诸如网络工程、通信原理、计算机开发语言、移动应用开发 (如i Phone和Android) 等方向。围绕这两个领域形成2个大型可操作性案例。这些领域或方向技术性强、实用性高, 完全能够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

围绕这两个大型案例库群, 将全部项目按照规模和范围分为三级:1级项目为个人级程序设计项目, 使用单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即可完成;2级项目为小组级项目, 包括模拟项目、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等项目, 需要综合应用多门课程的知识点以小组方式来完成;3级项目为团队级项目, 一般在高年级开设, 包括实习、实训、创新型项目、毕业设计等, 大多来自企业实际需求或教师科研。

四、结语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提升, 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思维能力, 从系统观出发,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系统层面的认知和各种能力, 借助实践教学平台,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 有自主思想, 能够针对实际应用进行思维拓展, 使得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系统观的软/硬件贯通的以及能够举一反三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以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介绍了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提出了从系统观出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计算机科学主要研究的应该是计算机系统各个不同抽象层的实现及其相互转换的机制,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有意识的提升学生从系统层面的高度进行专业认知的水平,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目的。

篇4: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关键词]园艺科学;农学院;佛罗里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50-02

园艺学是农业科学类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关注艺术、科学、技术和栽培植物商业化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利用的对象包括栽培医用植物、水果、蔬菜、药草、蘑菇、鲜花,以及非食用作物如草类、观赏林木等,涉及的领域包括植物保护、景观恢复、景观和花园建筑设计与维护等。其主要课程包括树木栽培学、草坪管理、花卉学、景观园艺、蔬菜栽培、果树学、葡萄栽培学、葡萄酿酒学和产后生理学等。

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相关情况, 为对园艺科学专业和课程设置等问题感兴趣的人员提供参考。

一、佛罗里达大学所在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简称UF)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北部。佛罗里达(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开满鲜花的地方)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墨西哥湾,北部和亚拉巴马与佐治亚州相邻,南至佛罗里达海峡和古巴,气候变化从亚热带到热带。农业是该州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产业,并以柑橘生产闻名美国。该州橙子产量占全美的74%,其中95%以上商业化生产的橙子都用来加工成橙汁和各种饮料。[1]该州鲜花产业在全美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

佛罗里达大学是佛罗里达州规模最大,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根据美国新闻网的全美大学排名,其位于第47位。[2]在泰晤士报全球高等教育2015-2016年大学排行榜中,其位于第120位。[3]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其位于第83位。[4]

二、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全美排名

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属于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和食品与农业研究院。该学院涉及的学科有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林业与地理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职业前研究等,学院有包括动物科学、生物学、植物学、昆虫与线虫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森林资源与保护、地理空间信息学、园艺科学、海洋科学、微生物与细胞科学、植物科学、土壤与水科学、野生动植物生态与保护等25个专业。

UF的农业研究久负盛名,无论是从全美的农学院还是设置有园艺科学专业的学院排名来看,佛罗里达大学都名列前茅。

对农学学位而言,全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机构191个,其中德克萨斯州15个,密西西比州11个,加利福尼亚州9个,俄亥俄州8个。专业主要包括园艺科学、植物科学和作物生产,以及农业商业和管理等。 德州农工大学的课程和教学都为五星级,其次为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和UF。授予农学硕士学位的机构90个,分别是德克萨斯州12个,加州6个,阿肯色州4个,伊利诺伊州3个,田纳西州3个。主要专业包括土壤与农学、园艺科学、植物科学和作物生产等,德州农工大学排第一,UF排名第三。授予农学博士学位的机构54个,方向主要包括园艺科学、动物科学、畜牧管理、植物科学和作物生产等。有授予权的单位,加利福尼亚州4个,德克萨斯州3个,亚拉巴马州2个,马里兰2个。而最好的农学博士学位项目来自于康奈尔大学,其次是德州农工大学和UF。从数据整体来看,UF的农学学士学位质量位居全美前3%,硕士质量为前4%,博士质量为前7%,均在前10%,可以算是顶尖的农学院。

对园艺科学专业而言,全美有328个学院提供园艺科学项目课程。主要的分布州有加利福尼亚州(37个学院)、北卡罗来纳州(26个)和伊利若斯州(23个)。最好的园艺科学项目来自德州农工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UF。授予园艺科学学士学位的机构61个,最好的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其次分别为卡罗拉州立大学、北卡罗来州立大学、宾夕法利亚州立大学、奥本大学和UF。授予园艺科学硕士学位的机构28个,最好的项目来自康奈尔大学,其次分别是德克萨斯技术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UF。提供园艺科学博士学位的机构17个,最好的也是康奈尔大学,其次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和UF。

三、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本科生培养计划

该计划有4个主攻方向可供选择。1.园艺科学。课程设计灵活,主要学习园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相关课程,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制定职业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苗圃或温室管理、作物生产、研究生物学家、商品销售与国际农业管理等。2.园艺生产。主要是学习果树和蔬菜生产技术,重点是可持续和有效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途径。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包括,农场生产与管理、田间或研究生物学家、农业商业销售和市场、国际农业等。3.有机作物生产。该方向强调栽通过培措施,在园艺作物生产系统中维持生态与经济平衡。这些原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作物生产系统,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可持续的或有机的。职业定位选择包括苗圃或温室管理、农业生产、田间生物学家、水果生产销售、国际农业等。4.植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强调整体分子技术,促进和理解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传统育种水平。 这个方向主要为培养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或实验室研究而制定。此外还提供对全校学生开放的3个辅修专业,园艺科学、植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和有机与持续作物生产。

四、园艺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都可以通过网络链接找到,并提供PDF打印版和联系方式。课程信息一般有课程名称、编号、学分、指导教师信息、教学大纲等,有些课程还有课程网站,以及规定选此门课程的必修课。课程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课,多数课程都有实验课,并在校园里有试验地供学生实践。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强化类,传统专业类,当地特色类和实践应用参与等几大类型。

本科生课程设置。基础强化类课程:植物分子生物学导论、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园艺生理学、高级园艺生理学、园艺作物营养学。专业类课程:蔬菜园艺、世界药草与蔬菜、园艺作物生产原理、商业蔬菜生产、蔬菜遗传育种、温室与保护地作物生产、树木与小型水果生产、观赏与食用水果生产、有机与可持续作物生产、高级有机与可持续作物生产、有机杂草管理。特色课程:柑橘种植与生产导论、热带与亚热带水果。实践应用型课程:创新蔬菜生产、田间实验、园艺职业培育、实践工作经验、园艺科学特别主题、园艺科学指导研究、园艺科学研究论文。总课程学分共55-70分。

园艺科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也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基础强化类课程:高级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激素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植物育种、多年生栽培植物育种、植物环境生理学、食品与健康植物化学、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方法与应用。高级专业课程:园艺生理学、高级园艺生理学、蔬菜遗传育种、园艺作物营养学、产后园艺原理、园艺作物产后技术、 产后生物学、有机和持续作物生产、高级有机与持续作物生产、温室与保护地农业、有机与可持续作物生产中的杂草管理。特色类课程:热带水果生产与研究、柑橘栽培I、柑橘栽培II。实践应用参与类课程:专业seminar准备、园艺科学系列seminar、指导下的研究、指导下的教学、园艺科学实践主题活动、园艺科学问题、高级研究(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博士论文研究。可选学分为78-142分。

五、小结

佛罗里达大学的农业研究久负盛名,与当地的农业高度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相互促进。根据佛罗里达大学食品与农业研究院(IFAS)2013年的报告,其对佛罗里达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相关食品行业的贡献,2010年对该州GDP 的恭喜2087亿美元 。[6]其农业研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

UF的园艺科学专业也是全美排名靠前的,其提供多层次的教学和研究项目,提供各种资格证书、学历和学位教育,经常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培训推广活动。除了校园本部之外,其在全州各地还分布有几十个研究中心和试验推广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交流学习机会,也建立了与社会的实际而广泛的联系。所有的学习和研究都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UF对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十分丰富和灵活,包括传统的育种、嫁接等基本内容,也有最新分子育种应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理念。其还结合本地的园艺生产实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柑橘生产栽培和热带水果相关课程。本文介绍这些做法和课程设置,期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Commodity Profile: Citrus” [J/OL]. Agricultural Issues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February 22, 2010. Retrieved November 17, 2007.

[2]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DB/OL].

[3]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name/university%20of%20florida/sort_by/rank_label/sort_order/asc/cols/rank_only[DB/OL].

[4] 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2015.html[DB/OL].

[5] http://agriculture-schools.com/horticultural-sciences[DB/OL].

[6]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Briefing book[DB/OL]. http://ifas.ufl.edu/media/ifasufledu/ifas-dark-blue/docs/BriefingBook2013.

篇5: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专业硕士)金融[025100]开设院校: 104所

门类/领域代码:02

门类/领域名称:经济学

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251

一级学科/领域名称:(专业硕士)金融

(专业硕士)金融专业介绍

金融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金融是经济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金融硕士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

(专业硕士)金融专业培养目标

思远福州大学考研专家提醒考生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应具备几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3、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金融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近几年虽然接连发生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世界性的经济大事件,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目前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向国际化发展,国内经济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这就需要很多专业的金融人才。所以在这个良好的大环境下,金融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以目前经济形势来看,金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就业方向也十分广泛,优秀的毕业生会有很多的选择。

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

目前,福州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机构有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另外毕业生可以从事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机构从事银行从业人员、证券业从业人员、期货业从业人员、精算师、金融理师、国际金融理师等等。

可考证书: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ⅡA)、CFA、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中介人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黄金分析师、金融英语等方面的证书

篇6: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环境科学工程考试科目A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8环境化学 B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0环境生物学 C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9环境规划与管理 复试:综合面试 2014年考研大纲里头针对数学的大纲,与去年相比:高等数学部分没有任何变化;线性代数部分将克莱姆法则均改为克拉默法则,只是法则名称上的变化,内容上没有区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数学三将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部分考试内容中“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改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对应的考试要求中将“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 改为“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简单函数的分布”。概率论这部分内容整体变的简单。

考研数学一

高等数学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完全相同.线性代数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基本相同,变化为:将克莱姆法则改为了克拉默法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完全相同.考研数学二

高等数学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完全相同.线性代数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基本相同,变化为:将克莱姆法则改为了克拉默法则.考研数学三

微积分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完全相同.线性代数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基本相同,只是克莱姆法则改为了克拉默法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与2012年相比,变化为:将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考试内容中“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改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对应的考试要求中将“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改为“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简单函数的分布”.这部分内容变的相对简单.考研大纲在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化,对于数学三的同学来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难度降低了,在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这一部分中只要求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对于考生来说可以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备考。与此同时,考研教育网提醒同学们最好能够根据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再系统的复习一下相应的考试点,进一步巩固提高。参考资料:昌明河海大学考研网

篇7: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时至金秋十分,相信很多同学的专业课复习已经进入了强化提升期,报考湖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生最近也已经开始全面复习期,在此分享一些复习中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首先,要知道自己考什么。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试科目有: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以下可任选一组:

③302 数学二④838 材料科学基础、

832 物理化学(工)任选一;

③301 数学一④812 材料力学、805 机

械原理任选一

往往选择越多就越难选择,因此知道本专业要考什么科目后就是确定参考书并且选择几本比较好的参考书进行复习,

备考资料

就拿832物理化学(工)来说,此科目的参考书有:

《物理化学》上册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湖南大学物理化学(工)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XXX

《湖大物理化学(工)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XXX

第二,选择好了参考书后就要开始进入复习。进入复习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做好复习规划。下面分享一些专业课复习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篇8: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省部共建的重点农业院校,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 000人。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地域特征及就业前景,充分发挥招生主动性,从“宽口径”角度改革招生录取制度,采取国家划线与自主提高部分专业分数线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通过减免学费、设立高额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多方面、多渠道吸引优质生源。尽管如此,名牌效应之名牌专业是考生的首选, 大量优秀学生纷纷涌向教育部国家重点农业院校、一流专业,导致本校传统农科类专业优秀生源严重不足,现以动物科学类专业为例介绍如下,并提出提高动物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举措。

1动物科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经过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师资力量为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动物科学学院作为学校研究生大院,近年来,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超过200人,录取人数超过100人。目前,共有8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而各专业研究生报考“冷热”不均现象非常突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每年报考火热,其考生人数约占学院总报考人数的50%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考生人数约占总报考人数的20% ,其他6个专业的考生人数仅占总数的30% ,个别专业报考人数寥寥无几。考生的功利性利益驱动导致就业质量对生源报考率有直接的影响,很多考研学生将读研作为跳板,为了毕业容易找到工作纷纷涌向热门专业,而对于某些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避而远之。近年来,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以外,其他农科专业如水产养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生源非常紧张,而4个理学专业( 动物遗传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 全部必须通过接收校外调剂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学院每年接收调剂生人数约占当年全部录取人数的20% ,并且调剂生的生源院校分布不均,调剂生大多毕业于各省普通二本甚至是三本院校的相关或相近专业。学院整个研究生生源质量与高水平的教育部国家重点农业大学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2动物科学研究生生源质量影响因素

目前,学院研究生生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优秀生源缺乏、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等方面。影响学院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优秀研究生的报考,进而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目前,学院与国内同类学科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够,因此研究生报考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导致研究生生源不足。学院的学术地位、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影响生源质量的最重要因素。2) 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目前,学校在国家统一划线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热门专业再进行自主划线,大大延迟了复试时间,势必给初试上线人数不足的专业招生带来诸多不便,调剂工作开始晚,调剂时间短,再加上考生复试“一稿多投”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调剂优质生源的流失现象严重。3) 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及宣传策略也对研究生生源及质量存在一定影响。在高校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保持固守院门不出,不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改变宣传策略,势必导致生源人数减少,生源质量下降的局面。4) 研究生毕业的就业前景也直接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优劣。研究生报考除了关注高校知名度、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回报率,考生往往更加务实地将专业就业率特别是就业质量作为选择重点。近年来,尽管研究生毕业就业率高,但整体研究生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某些农学专业如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特别是理学专业的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普遍偏低,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因找不到适合本专业的工作而选择转行。5) 接收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是优秀研究生生源的重要来源[2]。近年来,学院每年招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偏低,特别是外校推荐的免试研究生寥寥无几。6) 本校学生报考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这部分研究生群体在知识结构、科研思路等方面长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研究生导师同时承担了本科教学、本科论文的指导,从而加快了本科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最新科研进展的传播,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同时也引发了本科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保证本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学院通过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专业课成绩排名靠前、综合素质高的本科生参加推荐免试,尽管如此,每年仍有不少优秀本科生选择报考其他国家重点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造成本校优秀生源流失。

3提高动物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举措

上一篇: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下一篇:13年学习部干事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