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聪明教师读后感

2024-04-11

做聪明教师读后感(共6篇)

篇1:做聪明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看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去年,我校兴起了一股读书热,我挑选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有空时翻了翻。不仅,新颖的前言阐述深深的吸引了我;同时书内的一个个案例以及王晓春老师的案例点评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平时,我也偶尔阅读过一些教学书籍,可从来没有如阅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样,给我深深的震憾。那里面许多精彩语句深深吸引我,许多的教学案例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从中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读后,我觉得自己完全不够一个聪明的教师,于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

下面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二、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王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晓春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王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三、安全与德育,孰轻孰重。

书中,王老师在分析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时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说,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一些做法:在校园内不准丝毫地跑跳打闹,不准投掷轻物,有时也会对部分学生狠狠的训斥一番,说不定还会移交给班主任处理,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德育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核心与载体。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教学观。“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篇2:做聪明教师读后感

读完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便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把自己当作槌,那该是怎样的辛劳呀,而培育出的学生又能像卵石那样完美吗?王晓春老师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本书分两部分,上篇主要剖析了教师的各种常见不良思维方式,重在“破”;下篇则主要是讨论教师应持的思维方式,重在“立”。

看着书中的一个个案例总觉得自己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自己的处理方式有时候几乎也是没有科学研究,缺乏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喜欢惹事,不肯消停的孩子,我会缺乏耐心,有时候根本就不愿意听他们多解释就把他们“制裁”了,真的像是“教书的警察”。看了这些案例分析后,我觉得我们作为老师在接手一个班后要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自己要心平气和,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没有结果前不乱下定论,有的孩子的行为是需要时间来改正的,在处理班级问题时需要多一份理智。

我们应该努力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的自信的甘露。倡导一种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交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

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教师不应当简单的否定,而是要给与学生鼓励,启发和引导。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愿意倾听,乐去于倾听。同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发言的学生也会增强自信心。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在他们面前,我们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因而面对很多问题时反而省却了思考,思维定势影响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篇3:做聪明教师读后感

这几年, 通过教学实践, 我非常认可“上实在的有效课, 做聪明的‘懒’教师”这一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教师的任务已经不仅是教学生知识,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 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正如谚语所说:“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就要学会“偷懒”。只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 教师绝不替代。遇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 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引导, 让学生经过深思熟虑, 反复探索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什么才算是实在的有效课

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建设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研究的课题。高效课堂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 让教师快乐地教, 学生快乐地学。那么, 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衡量课堂是否高效, 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 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从这些衡量角度来说,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充分实现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学习投入却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 其基本特征是“自主构建, 互动激发, 高效生成, 愉悦共享”。

二、为何要做聪明的“懒”教师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但是现在让许多教师困惑的是:一边是讲台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一边却是讲台下面部分学生的昏昏欲睡;一边是教师废寝忘食地批改作业, 一边却是学生大张旗鼓地抄袭作弊。课上, 他们不愿意思考, 不爱动笔;课下, 他们更懒得复习整理, 不去回顾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 越来越不好教了?

最近做的一篇完形填空题让我深有感触, 文中提到了长颈鹿妈妈用脚踢它刚出生的幼崽, 让小长颈鹿尽快学会站立, 而在它成功站立后, 长颈鹿妈妈又将其踢倒, 并反复敦促其再次站立。因为, 迅速地站立对于小长颈鹿日后的逃生太重要了, 在紧急关头, 谁都替代不了它, 只能靠小长颈鹿自己摆脱困境。的确如此, “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一个处处包办代替, 面面俱到的“勤”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教师的过分“勤劳”换来的是学生的过分依赖, 培养出的只能是不善思考、不思创新、因循守旧的学生。因此, 教师们应该学会“偷懒”,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但事实上, 要做到这一个“懒”字, 真比勤还要难。一是有学校考评制度管着, 什么平均分、过B人数等大大小小的分数棍子举着, 谅你也不敢懒;二是有一些善占时间、善抓学生的同行逼着, 让你懒也懒不起来。这个“懒”不是放任自流、满山放羊, 而是要发动学生多动脑子多动手。只有让教师先“懒”下去, 才能使学生“勤”起来。所以, 我所倡导的“偷懒”是用教师的“懒”唤起学生的“勤”, 用教师的“无为”换来学生的“有为”。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教师树立起崭新的教学观念, 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做聪明的“懒”教师

1.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材料

教学万变不离其宗, 树再大也需要根提供养分, 抓住最重要的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重中之重。

每个单元、每堂课教师都有预设的教学目标, 而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懒”教师应设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让学生了解这些目标, 这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比如, 我们年级组每周一都会分发本周所有科目的授课计划到各班级, 这样,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转换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合理设定教学难点、重点,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 进而才能引导学生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比如, 我们在校本化资料讲义的每章里都明确列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和“学习小结”, 其中“学习小结”还分为“学习心得”和“疑问”, 这部分是空出来让学生自我反思的。

2. 指导学生预习, 落实预习作业

教师要贯彻一个原则, 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学生思维在先是常态, 我们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 采取教师引导在先的做法。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证学生思维在先呢?应提倡学生预习在先, 在此基础上授课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预习作业题目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要精心设计问题。以“质疑”开路, 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在预习时, 我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预习作业的落实:一方面, 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对共性的问题, 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重点讨论。这有助于真正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依靠“校信通”这一平台, 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学工作的具体环节。比如, 发“校信通”告知家长预习作业的内容, 让家长对学生的预习作业验收签字, 不断向家长灌输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 教师的工作直接面对学生的家长, 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

3. 教师有的放矢, 学生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 甚至占用课间十分钟, 讲的可谓是激情洋溢, 但是学生早已听得索然无味。尽管教师用了十二分的力气, 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所需, 没有掌控好课堂。实际上, 45分钟的一节课, 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听讲的时间也许只有25分钟。如何在这25分钟里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呢?关键是要做到“有的放矢”, 这里的“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惑”。我坚持精简课堂, 力求做到目标明确, 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看懂的就不讲解;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就不代劳;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出结论的就不操心。课堂上教师的工作重心是答疑解惑, 只讲必须要讲的内容。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在精讲的同时, 注意巧妙利用学生间的互动和加工提炼过的教学资源, 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如此一来, 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益。

新课标中指出,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中, 经历自主与合作的探究过程, 获得知识与技能。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知识的建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如今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学习活动形式。因为它激发了学生的奇思妙想, 课堂里出现了很多的精彩发言。当然在小组活动期间, 我会不断地进行巡视, 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如, 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 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 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这时我就给予具体指导, 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 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

篇4: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本质;语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7-02

这个寒假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有真实教学场景的再现,有诚挚中肯的建议,仿佛他就是我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在一旁目睹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然后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告诉我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了。因为本书采用了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所以文字亲切随和,使读者很有认同感,每每剖析一个案例就会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比起很多居高临下的研究,更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面洁净的镜子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一切,包括内心。所以我也愿意将自省的浅薄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企图一步到位”,但凡学生难以克服的毛病都是老毛病,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要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设计有梯度的办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高。教师的思维方式不能总是急于求成,想要“学生应该让我满意”。王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老师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习惯成自然了的,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老师一次次陷入被动的局面,师生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显性。看了王老师的剖析,我很惭愧,我们总觉得自己对学生尽心尽力,严格要求他们,引导他们向自己理想的状态发展,殊不知我们只是希望他们为了满足我们而存在。这很可怕,师生之间倘若不能平静地对话和交流,还谈什么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还谈什么教育。其实再往深层次去分析,问题确实还在老师身上,我们重视师道尊严,当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去发展,我们会认为他们是向我们的尊严挑战,会很不满意,继而盲目出击,做出伤害师生关系的行为。结果是非但不能改善学生的关系,还使教育的两大主体单位相互割裂,教育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学生认错为终点,不是说满足了教师本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解决了教育中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执迷不悟,就不仅仅是我们脾气古怪、偏激,而是我们的教师素质、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在王老师的这本书里也摘录了与其他老师对同一问题的商榷,像是一种悖论,看似争锋相对,实则归于统一,统一于对不同孩子的因材施教。尤其在开篇对教育和管理的阐述,令人深思。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在高举严格管理的大旗,为此在招生领域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青睐。接下来学校和老师都在比赛“向管理要效益”,当我们身心疲倦的一线教师一边牢骚满腹于管理的苍白无力,一边执著于追求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这是到了一种怎样崩溃的边缘。我时常自嘲:孩子没被我们逼疯,我们自己就要疯了。领导也常说,管是为了不管,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管住学生吗?大众理解的管理,都是人推着人走,拉着人走,逼着人走,管理者往往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被管理者甚至不需要任何动力,管理者以任务为根本,把学生看成任务完成的工具,这对被管理者的发展到底有多少帮助呢?抑或我们心如明镜——被我们管出来的孩子似乎总缺乏一种灵气,天才从来不是被驯服的。适应了强大管理的学生,他们或许会养成较好的习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不适应的会倦怠和反感,甚至背道而驰。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学生能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注重的是引导和熏陶。当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心智未全的学生来讲,从言行上对她进行适当控制仍然很有必要,但它只能是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手段而已。“教育是慢功,管理是急活,教育和管理可以相互帮村,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当然另一方面,许多执著的人还在提倡“人本管理”,在管理前面加了限制,看似不同实则无异,管理本质不会变,与教育目的也只会渐行渐远。关于语言教育的无力,我想说,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面前它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世人都知道老师是凭一张嘴吃饭的,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说会道。也许这是一种曲解,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当今这个社会被物质功利性所笼罩的状况下,学校也不能独善其身,成为崇尚精神价值的避难所。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塑造的文明殿堂又如何抵挡现实的残酷?就算语言的功能很强大,它可以意外地成全一个人,也可以偶然地伤害一个人。而教师每天的语言说教又有几层是奔着理想的态势去的?王春晓老师举了一个关于“失败的教育”——学习蟋蟀还是蚂蚁的案例,学生们喜欢做快乐的蟋蟀,因为他们只想做现在欢乐歌唱的蟋蟀,而不是未来那只挨饿受冻的蟋蟀。他们只重眼前,目光如豆,他们哪会像蚂蚁般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活在当下”是社会的普遍追求了,学生们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如果要追究责任,首先被责难的是社会舆论导向,还是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教师教育的无能?这使我又想起清华精神之一的“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那么作为教师,语言教育不是终极手段。闻名遐迩的洋思中学,规定每课教师讲授十五分钟,后来又缩短到六分钟。这可以看作是教育语言功能的明显削弱吗?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学生的亲身体验,而不是老师乏味的说教!甚至唠叨!古语有云:“身教胜于言传”,用形象示范去教会学生更多的能力。比如,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等,也许这更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此我无意贬低语言的魅力,多少优秀的教师凭借他们的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成绩卓著。希望我们的教师能随时调整有利的思维方式,进行不同形式的言语教育。一位聪明的教师一定是位善于思考的教师,有创造性思维的老师,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受固定思维的影响。我们多少勤勉的老师在追求完美教育过程中好心办了坏事,教师付出的爱和责任顷刻付之东流。所以我们应该反思的不是给予的爱还不够多,应尽的责任还不够细致,我们要认识到在给予和付出时的技巧,是不是能被学生接受,是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不是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就告诉我们教育事业从来都不是可以急功近利的,教师切勿妄想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你所满意的样子。只要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个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他们正确的进行交流,求同存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他们在学识面前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那也算功德圆满了。因此,光凭教师一腔的热忱,燃烧的激情,孜孜的追求,认真的态度,严格的管理,温情的关心……教育的结果总还不尽人意,还是用会思考的大脑,宽容的胸襟,尊重需要,机敏的情感,理智的爱,随机应变的技巧来教育学生吧,结果兴许会有很大不同。这也是聪明教师必备的素养。

篇5:《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有感《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的文章。看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去年,我校兴起了一股读书热,我挑选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有空时翻了翻。不仅,新颖的前言阐述深深的吸引了我;同时书内的一个个案例以及王晓春老师的案例点评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平时,我也偶尔阅读过一些教学书籍,可从来没有如阅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样,给我深深的震憾。那里面许多精彩语句深深吸引我,许多的教学案例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从中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读后,我觉得自己完全不够一个聪明的教师,于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

第一,我对本书作者王晓春老师做一个简介: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

王晓春,男,1943年生,北京人,祖籍沈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北京老教师协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

2003年至今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

已发表的专著有《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我们现在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家长的位置》、《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让我们一路同行》、《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等13部,200万字左右。常在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经常在电视台做节目,经常应邀给北京市及外地教师、家长做报告。堪称现代一位出色的教育学家。

第二,我摘录几句本书中的部分精彩语句与大家共享: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我感觉习惯可以分成两类:初级习惯和高级习惯。一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属于初级习惯,这种东西,通过管理式的训练比较容易养成。高级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东西需要的内驱力特别大,它的活动主要在脑子里,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就很难奏效了。你能强迫他做注意听讲状,却无法强迫他真正专心听你的课;你能强制学生摘抄,却无法保证他抄的时候真的在“阅读”,你更无法强迫他喜欢阅读。于是当你不强制的时候,它的本相就露出来了。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陶”。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该当医生的时候,你别当警察;该当警察的时候,你别当医生。请注意不要同时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某个问题,初步解决好之后再抓下一个,这样效果较好。在重点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出现其它问题,只要影响不是太大,可以置之不论。

不要以为专家说的都是对的,要相信自己的思维。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第三,谈谈我的点滴感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举例:我班中的一些调皮生就是这样,在我面前表现还是不错的,可一离开我的视线,就不自觉了,这可能就是我平时太严所造成的吧)。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二、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碰到违纪学生时,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在平时,学生犯了一些错误,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王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使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效果要好一些。

王晓春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王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三、安全与德育,孰轻孰重。

书中,王老师在分析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时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说,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一些做法:在校园内不准丝毫地跑跳打闹,不准投掷轻物,有时也会对部分学生狠狠的训斥一番,说不定还会移交给班主任处理,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德育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核心与载体。

篇6: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读后感

——读教育名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总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A不小心碰到学生B,学生B的反应是立即打A,而A也会不服输就会去打B,就这样,事情的结果又是让老师来处理。而老师的处理方式就是先问打架原因,然后就批评教育孩子不能打架,要友好相处。

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学习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

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由于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当班上出现什么问题或过错的时候,集体舆论一定会指向那个问题学生,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不对!再这样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例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一直认为是品行问题,但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而是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剧。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学校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二、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在碰到违纪学生,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有次,上体育活动课时,我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有一个学生跑过来告状,说有同学在扯校园绿化树的树叶。我跑过去一看,那几个学生还在用力的向上跳,再看地下,到处都是被扯下的树叶,我大声训斥:“过来,看看你们在干什么,损坏花草树木,到处乱扔垃圾!”要在平时,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王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要他们每人去捡三十片垃圾为清洁校园出点力。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校园自然清洁多了,效果也不错。

王晓春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王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三、安全与德育,孰轻孰重。

书中,王老师在分析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时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说,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一些做法:在校园内不准丝毫地跑跳打闹,不准投掷轻物,有时也会对部分学生狠狠的训斥一番,说不定还会移交给班主任处理,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德育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核心与载体。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教学观。“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作者:韩明 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0 更新时间:

2012-3-22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有次排队做操时,我发现一位男生在交头接耳,于是批评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心软了,问他:“以后还讲废话了吗?”男孩委屈极了,“老师,我是提醒同学戴上红领巾,才讲了这句废话的。”我顿时为自己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这句话,我也许就不会好心办坏事了。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读到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转来的一名新同学。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个永远的乖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几次默写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扫地的同学没来,都主动打扫着,看着他认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啊,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王晓春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作者:雨点1983 日期:2010-8-14 22:56:00 放假前学校给每位老师送来了一份精神食粮,这让我有幸阅读了王春晓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王晓春老师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本书分两部分,上篇主要剖析了教师的各种常见不良思维方式,重在“破”;下篇则主要是讨论教师应持的思维方式,重在“立”。读完以后我豁然开朗。

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然而学习完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其实书中很多案例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像平犯错后被集体批评教育后改正,由于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当班上出现什么问题或过错的时候,集体舆论一定会指向那个问题学生,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不对!再这样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例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一直认为是品行问题,但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而是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剧。

我们应该努力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的自信的甘露。倡导一种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交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教师不应当简单的否定,而是要给与学生鼓励,启发和引导。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愿意倾听,乐去于倾听。同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发言的学生也会增强自信心。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在他们面前,我们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因而面对很多问题时反而省却了思考,思维定势影响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像水那样且歌且舞。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薛智颖

最近我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有爱心还要有智慧。在爱与学生成长间有一架桥梁叫“智慧”,看了整本书后,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做一名老师,要善于思考。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二、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师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爱,但光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教育有爱,但是不等于爱,我们不能过分的迷信“师爱”,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位老师对学生不写作业,每天叫过来写,不批评,学生写得较好,但还就是慢。像这样的例子,这个孩子看来属于“蜗牛族”。如果这位老师具备关于蜗牛族的教育专业知识(蜗牛族的多种成因及治疗方法),他就不会迷信关心和爱了。医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会检讨自己对病人爱得不够,他一定会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正是教师应该着重学习的科学态度。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结合自己的学生,知道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当一位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而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教育问题的时候,他用什么武器来迎战?除了手中的权利之外,就只有爱了。权利是硬兵器,爱是软兵器。他手中没有别的武器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那些神话师爱、高唱师爱颂歌的老师是可以原谅的,他们没有想害人。师爱是绝对不可否定的,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根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把爱说得太神了,师爱承受不了如此重担,该减负了。“爱”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爱是一种情感,情感完全可以从科学角度加以研究和处理。听说“爱”很神奇,我们就去“爱”;又听说“赏识”管事,我们就做作地“赏识”学生;我们的同事又常常说“不能给学生好脸”,我们就每天绷着脸给学生看……然而,我们只是“学”,最终有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们所谓“爱心教育”常常庸俗化了,不理智,没有什么科学思维方式。我们如果自身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或者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仅仅局限于教学及业务工作,那么,我们对学生无论怎样爱,你在其中也很难找到科学的影子,教育他们又怎能得法,有效?

三、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

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要改变思维方式,聪明人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比如,有人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借以说明问题学生可能破坏班风;而王老师马上想到另一个俗语,“火大无湿柴”,提醒自己好的班风也可以转变问题生。

王老师没有大道理,王老师没有灵丹妙药,有的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孜孜以求的责任心和科学精神。《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特别从思维方式角度入手,教我们如何改变“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思维方式,而学会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养成刨根问底、假设多种可能性的思考习惯,并“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综观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说教”,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老师认为“嘴利用率过高了”,头脑就会严重开工不足。的确,从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想想以前的学生,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可以使之感动莫名,一些发自肺腑的关怀,会让我们铭刻于心。然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少感动能力,越来越缺少对世道艰辛的体验,对老师的说教,他们甚至会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

别人的方法可信,但那仅仅只适应于他们的学生。很多事还得要我们摸索着去做,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试着探索更适合教育我们学生的方法。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读后感 杜亚红

上一篇:他律重于自律下一篇:去宗教极端化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