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

2024-05-14

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共6篇)

篇1: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

淮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公布

来源:淮安新闻网 2016-04-06 09:31:35

0跟帖 打印

淮安新闻网讯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制定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经过前期研究、实地调研、文本起草、修改完善、提交评审、审议发布6个阶段,八易其稿,形成约7万字的最终文本,现正式公布。《纲要》的编制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集思广益、众智汇聚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更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全市干群智慧的结晶。

《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对照江苏2013版全面小康新标准,着力补短补缺,确保小康建设覆盖所有领域、惠及全市人民,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全面提升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为打造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纲要》提出三大指标体系:一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21项,约束性指标27项。二是“十三五”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16项,约束性指标12项。三是“十三五”淮安市扶贫开发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4项。

《纲要》编制坚持以“五大理念”引领,突出“强富美高”要求,遵循“新常态”逻辑背景,把握问题导向,贯穿“多规合一”主线,阐明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举措,是全市人民未来五年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纲要》在总体设计上分为三大版块,共10篇30章89节。第一版块总论,包括第1、2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全省增长极统领全文,以“多规合一”描绘空间发展蓝图。第二版块包括第3-9篇,围绕“两大目标”,分别从“强、富、美、高”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和部署。第一部分包括第3-6篇,着重阐述“经济强”的目标任务要求。第二部分包括第7篇,阐述“百姓富”的内容。第三部分包括第8篇,阐述“环境美”的内容。第四部分包括第9篇,阐述“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内容。第三版块包括第10篇,主要阐述规划实施保障。全文紧紧围绕“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展开,与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高度一致。(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单 君 段明祥)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谆谆嘱托的重要时期,是我市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现跨越崛起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的决战期,也是淮安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期。依据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指导意见》和《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制定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全省增长极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十二五”期间,是淮安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主攻“五大突破”,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创造了淮安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较“十一五”末翻番,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标准,实现人均GDP超全国的历史跨越,三次产业比重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结构比为11.2:42.9:45.9。2015年,实现GDP27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0.3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和2.5倍;人均GDP9065美元,基本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水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4倍和2倍。现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4+2”优势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实现产值39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8%,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和盱眙凹土特色产业基地、省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基地。“4+3”特色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达7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1”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培育,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获批6家国字号农业载体,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一,农业综合机械化和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跃居苏北首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业现代化工程发展指数苏北领先。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步伐加快,建成智慧谷一期工程,落户18家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9名,入选省“双创人才”62名,建立校企联盟300家,创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246家,是2010年的5.8倍,累计实施30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50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2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1%,5年分别提高6.7个和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城乡统筹发展持续优化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面展开,“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一廊四区多片”重点功能片区建设加快,累计投入3891亿元、实施4150多个城建重点项目,建成区面积达15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40万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框架业已形成。万达广场、体育中心、“四馆”、大剧院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地标性建筑落成,道路通达、绿色小客厅、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提升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连续实施,中心城市品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四座县城特色不断彰显,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综合功能得到增强,一批特色镇加快培育,村庄布点规划全面开展,在苏北率先以市为单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新一轮区域供水工程,保障了119万人饮用水安全。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金融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等各项改革,形成富有淮安特色的改革体系,共有10项改革列入国家试点。简政放权加快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投资建设项目“四联合”并联审批,在全省首家公布行政权责等5张清单,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之一,盱眙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为全国样本。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成效显现,首批启动实施5个功能片区土地规划,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等12项配套工程,同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改革,用地保障能力和农地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今世缘酒业、井神盐化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累计有32户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引进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多家,农村信用社全部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全域规划、多规合一”工作积极开展,共有产权房改革再推货币化补贴新举措,金湖县全域城镇化改革和马坝镇强镇扩权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改革统筹推进。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台资高地加速崛起,台资项目倍增、交流平台扩展和101%服务升级三大计划稳步实施,获批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成立全省首家台商学院,设立大陆首个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连续4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新批台资项目428个,台资企业总数近1200家,实际利用台资33.2亿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在巩固闽浙、港台传统招商阵地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北上广深、环渤海湾和欧美日韩招商,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内资项目1050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41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5亿美元,总量居苏北第二,创成省级利用外资转型发展示范区。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3.6%,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新缔结国际友好城和友好交流城市25对,实现对外合作交流遍及五大洲。园区承载力明显提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20强,建成12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8个台资产业园和7个重点国别园区。

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宁淮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奠定了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建成营运。金马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403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淮安机场成为国家开放机场,先后开通至香港、台湾等地区航线和韩国等国际航线。二类水路开放口岸通过省验收,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同步实施二级航道工程获国家主管部门同意。盐河航道“五改三”工程顺利竣工,淮安港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3.5万标箱,占全省内河总吞吐量的80%以上。完成水利投资160亿元,流域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建成通水。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成功入选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和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方试点城市。能源供给实现绿色清洁发展,各类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788.8MW,占全市总装机23.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苏北率先建成省级生态市,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全面实施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21.14%。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建设。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80%,PM2.5浓度降幅位居全省前列。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23%,荣获全国节能先进集体称号。

民生幸福底色更加鲜亮。坚持把新增财力的四分之三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办好民生十件实事。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均达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300元、160元提高到490元、370元,城镇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调整到25万元。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列入全国试点,新建保障性住房803万平方米,公租房、廉租房补贴发放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89.6亿元。在全国首创建设“关爱驿站”,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创建“阳光慈善”品牌,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就业创业实现城乡统筹,新增就业33.9万人,扶持创业7.9万人,成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全面完成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人口脱贫任务。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105元、13128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和1.8倍。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8.8%,农村中小学全部达到省教育现代化装备标准,在苏北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实现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文化建设工程发展指数居全省首位,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创成苏北首批国家5A级景区,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戏剧梅花奖等多项大奖,实现乡镇文化站、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成功承办第十八届省运会,创成江苏省体育强市、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三甲”医院达到5家,建成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1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人均期望寿命由76.75岁增长到78.16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在苏北率先实现全覆盖。援疆工作走在全疆、全省前列,累计投入5.6亿元实施50个项目。社会治理创新步伐加快。全面启动“六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一。推行城区“网格化”、农村“一公里警务圈”社区警务模式,阳光警务在全省首家推出网上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阳光信访”、“1+3”安全生产监控模式、透明食药监等经验在全国推广,“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食品安全合格率达97.8%。

与此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运行困难增多,投资后劲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市场主体数量不多,稳增长、扩总量任务依然较重;区域创新能力偏弱,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调结构、促转型仍需持续发力;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不高,县域经济发展仍然薄弱;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国际化水平不高,开放合作活力有待激发,新优势、新空间和新动力亟待重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压力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淮安和平安淮安建设有待加强。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十三五”期间,淮安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错综复杂,需要淮安在沉着应对中拓展新空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境外投资比例不断提高,这将给淮安发展带来本地要素流失、外来要素难聚等种种挑战。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催化作用日益彰显,为淮安实现新跨越、拓展新空间创造新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淮安在转型发展中探求新路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成为主旋律,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淮安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需要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放到新常态“大逻辑”中来把握,在理念上作出创新性转变,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更多地以转型升级的“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好”与“快”。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需要淮安在主动融入中增创新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密集实施,淮安与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周边城市相比,现实区位条件并不占优,也不处于重大战略的核心区域,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撑相对较弱,这需要淮安抢抓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和立体交通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的机遇,加快“东融西拓,南联北接”,主动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势跨越,加速地区人口、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为打造江苏新兴增长极增创新优势。

省委省政府更大力度推动苏北振兴,需要淮安在争取支持中激发新动力。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在苏北,省委省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进一步加大对苏北振兴的支持力度,延续、完善和创新“一市一策”政策措施。同时,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布局中,明确了淮安新兴增长极的城市定位。这些将有助于我市更好地争取个性化的政策支持,集聚关键资源要素,激发自身内生源动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到“十三五”末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

第三节 发展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过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省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淮安能否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决于未来五年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淮安必须坚持在跨越发展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坚持在转型升级中,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坚持在民生共享中,更加注重群众的获得感、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的决战期。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是淮安崛起江淮的必由之路,也是淮安重塑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淮安需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充分发掘交通枢纽、绿色生态、文化吸引、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着力提升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辐射力。

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期。苏南地区经过长期的工业化城镇化,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十三五”期间,随着东陇海线经济带、江北地区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区域竞争态势将更趋激烈,区域经济格局亦会重组,区域功能地位加速分化。淮安不临海、不靠江、不沿线,能否趋利避害、积极作为,是淮安抢占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淮安需借助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精神特质,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相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淮安,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淮安篇章。

——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关乎发展成效、成败,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中央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高度,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谋篇“十三五”的主线,是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为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始终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必须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落实好习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这一对淮安的个性化要求,是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这一总命题的直接呼应。“十三五”期间,将迎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以纪念周总理诞辰为契机,以总书记的嘱托为引领,可以更好地号召全市人民,将对总理的爱戴转化为谱写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淮安篇章的强大行动自觉和精神动力,更好地推动“四个全面”在淮安落地生根、持续突破,尽快展示建设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必须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为统揽。在全省城镇化“三圈一极”空间战略布局中,省委、省政府特别明确了淮安作为全省新兴增长极的城市定位。在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同时,按照带状拓展、极核提升的要求,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开放发展引领区、沿运河城镇轴绿色发展示范区,使淮安成为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增长极,既是保持战略定力、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和有力抓手,也是建好周总理家乡、实现崛起江淮梦想的现实路径和实践要求。以“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统揽大局,作为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可以更好地推动广大干群强化责任担当,汇聚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坚定不移地走科学跨越发展之路,在建设新江苏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淮安引领新常态“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的必由之路。实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不含水分、群众公认、老百姓得实惠的全面小康,必须推动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跨越发展全局中的首要地位,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的时代要求和核心任务,必将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开辟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发展战略

为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开放发展引领区、沿运河城镇轴绿色发展示范区“两区一中心”的建设,必须实施“六大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坚持以创新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实践,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打造苏北自主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优势,大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工业强市战略。牢固确立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围绕总量跨越、结构调优、水平提升的目标,以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取向,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注重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四化同步”提升现代农业,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筑牢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根基。

开放引领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东融西拓,南联北接,推动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向南向北全面对接,形成东西互济、南北互通、多向开放的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资本和企业优进优出,进一步打响淮台经济合作品牌,增创更多的开放发展优势。

全民创业战略。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崛起的源动力,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进一步改善全民创业环境,激活全民创业热情,释放全民创业能量,实现市场主体大幅增长、淮商品牌影响显著提升。

城乡一体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多规合一”为引领,以中心城市极化辐射为带动,以“三集中”为基本路径,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实现生产力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同步优化。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惠民,着力推进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绿色化,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全体百姓共享蓝天绿水、青山净土,让未来发展更可持续。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积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持续推进淮安科学跨越发展,打造增长极、建设枢纽城、创成文明市、全面达小康,共筑崛起梦。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对照江苏2013版全面小康新标准,着力补短补缺,确保小康建设覆盖所有领域、惠及全市人民,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全面提升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文化引领力,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力争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为打造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9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6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40%。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三次产业比例达9:43:48。工业总产值过万亿、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过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3%。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90%,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打造特色。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60亿美元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占外资比重保持40%以上,新引进欧美日韩项目150个以上,新创成2-3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心城市人口达180万,建成区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3%、55%。

人民群众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年均增长8%和8.5%左右。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提前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城乡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持续巩固,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空间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8%以内。受保护空间得到有效管控,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8.99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2.12万公顷,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稳定在21.14%左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38%。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淮安建设深入推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2%。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省定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75%,PM2.5浓度下降20%,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基本普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期淮安精神广泛弘扬,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淮安的特色魅力进一步彰显。法治淮安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纲要》提出三大指标体系:一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21项,约束性指标27项。二是“十三五”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16项,约束性指标12项。三是“十三五”淮安市扶贫开发指标体系,其中预期性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4项。

第二篇 强化空间管控,优化全域开发格局

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为支撑,各级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促进形成疏密有致、健康有序的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筑牢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空间基础。

第三章 优化空间结构

牢固树立空间结构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坚定不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调整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落实主体功能分区

根据《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清河区、清浦区、淮安区和淮阴区总体为重点开发区域,部分乡镇为限制开发区域;金湖县、洪泽县、盱眙县和涟水县总体为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部分乡镇为点状重点开发区域。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基础上,结合淮安空间发展引导要求及开发现状,将清河、清浦、淮阴和淮安四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中的现状开发强度较高的区域确定为市级优化开发区域;其它县区中,点状重点开发区域划为市级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中的重点镇划为市级适度开发区域;其它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参照省定方案。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老城区(含淮安区的淮城镇)和经济开发区开发强度较高的街道。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存量空间再开发质量和效率。

重点和适度开发区域。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的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强度较低的街道、各县城区以及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点状重点乡镇和限制开发区域中的部分乡镇。重点加快人口、产业集聚,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淮阴区西南和东北部、淮安区东部和南部、涟水县西部和东部、洪泽县南部、盱眙县西部以及金湖县南部区域。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适度控制制造业规模,禁止污染项目进入。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市域西南部和东南部的洪泽湖、二河、三河、高邮湖和白马湖等承载重要生态功能承载区域。禁止工业开发,加快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增强生态产品供给。

第二节 确定总体开发格局

根据都市区组织、江海拓展的发展趋势和空间集聚、产城融合的要求,构筑“一区两片四轴”格局,作为市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

纳湖入城构筑淮安都市区。将洪泽县城及洪泽湖、白马湖地区纳入中心城市,构筑淮安都市区,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载体,以此带动市域乃至苏北更大腹地发展。加快淮安市区和洪泽县一体化步伐,按照片区空间重组中心城市功能分工,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市。

整合提升南北两大城镇集聚片区。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包括盱眙、金湖县城及马坝、旧铺、戴楼、银涂等镇,是融入南京大都市、承接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以及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点片区,着力吸引南京及苏南城市投资和产业转移,建成市域南部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北部产业城镇集聚片包括涟水县城、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以及高沟、红窑等镇,是对接“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战略的重点产业拓展片区,着力发展重化工业延伸和配套产业,加强产业、城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联动发展。推动涟水、盱眙区划调整,建设中心城市副中心。

构筑东融西拓、南联北接联系轴。依托综合运输通道,南向联接长江经济带,北向、东向融入“一带一路”及沿海经济带,西向拓展与淮河中上游地区的联系。南向联系轴,依托宁淮和京沪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以及在建的连淮扬镇铁路和规划建设的宁淮铁路等南向交通干线,重点强化与苏南特别是与南京的联系,呼应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好承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苏北发展。北向联系轴,依托淮连高速、盐河航道及在建的连淮扬镇和徐宿淮盐铁路等北向交通干线,加强与徐州、连云港联系,对接“一带一路”、沿海开发及沿东陇海线开发等战略。东向联系轴,依托淮盐高速、苏北灌溉总渠航道、金宝航道以及规划建设的淮河入海水道二级航道和已经开工的徐宿淮盐铁路等东向交通干线,加强与盐城及其沿海港口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打通便捷出海通道。西向联系轴,以淮河为纽带,依托淮河航道、宿扬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沿淮铁路和高速公路等西向交通通道,加强与淮河中上游地区安徽、河南等省沿线城市的联系,拓展中心城市腹地空间。

第三节 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

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为依据,统筹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推动各类主体功能区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加强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利用的空间引导与约束。城镇空间。主要分布在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城镇空间控制在1000平方公里以内,约占国土总面积10%,是未来淮安城镇建设和工业集聚的主要区域。城镇空间内的实际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城镇空间的65%。其中,淮安都市区范围内的城镇空间控制在500平方公里左右。

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适度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部分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域内。农业空间面积62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全市基本农田和村庄主要分布于灌溉总渠以北的淮阴区西北部-涟水片区,灌溉总渠以南的淮安区东南部、洪泽县东南部以及金湖片区,盱眙县西南部丘陵山地片区以及洪泽湖和白马湖沿岸片区。

生态空间。集中分布在禁止开发区域,优化、重点、适度和限制开发区域内也有零星分布。主要包括洪泽湖东部以及白马湖和高邮湖重要湿地、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淮沭河行洪及输水通道保护区、二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入江水道、盱眙西南部丘陵山地以及大型水面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的区域,面积2811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8%左右。

第四章 建立新型空间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空间管制要求,强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管控,促进空间科学有序高效利用。

第一节 明确空间管制新体系

城镇空间管制。依据五年发展目标和城镇化工业化重点任务,推动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镇空间内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与边界进行深度衔接。引导城镇有序扩张,在开发容积率和用地类型比例等强制性指标控制下,合理安排近期规划建设用地功能分区,鼓励空间功能混合和土地复合利用,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加快城镇空间内的现状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严格控制城镇空间内农村居民点扩张,禁止对人居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布局,限制在城镇空间以外地区开展大规模城镇建设活动。

农业空间管制。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核心,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分散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或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集中,严格控制村镇用地无序扩张,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合理划分各类农业生产区域,明确平原、湖区、丘陵等不同类型地域村镇布点和建设要求,逐步引导村庄合理布局。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要求,科学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促进耕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维护、农田生态安全及土壤污染治理,加强乡村污水生态化处理。

生态空间管制。按照自然环境分异规律,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关系和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加快形成完备可靠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重要生态屏障。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和统一部署,加快调整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明确近期保护重点和分类分级管控要求,切实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实行最严格的产业、环境及用地准入制度,加强古村落保护,推进分散的自然村落适度撤并,严格限制在生态红线区域内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逐步退出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用地,实施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工程,推行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收集与生态化处理。

第二节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加快各类规划整合,形成以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相关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城乡、土地、环保等规划的定位、性质、内容等。重点解决多项规划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相互矛盾冲突问题,大幅度精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专项规划与内容。按照“一个市县一本规划”的要求,描绘好全市及各县区长期遵循的空间发展蓝图。

促进规划有序衔接。以全市三类空间布局图为依据,促进各类规划在区域战略、发展目标、规模结构、空间边界、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强化目标与任务、路径、项目衔接,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全市中长期发展的总体方向和五年重点任务。各专项规划、行动方案、专项政策针对相关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项目、行动和措施;各类空间规划以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为衔接基础平台,划定管制分区和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各类重点任务和项目落地。强化近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各类规划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和三类空间确定中长期发展框架,近期规划则需与五年发展总体规划合拍,重点明确近期发展和建设内容。未来按照五年滚动规划要求,分区分步推进中长期框架的细化和落实。

第三节 建立“多规合一”推进机制

建立“多规合一”工作机制。完善规划组织和领导机制,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多规合一”的推进协调工作。组建规划编制委员会,统筹管理各级各类规划的立项审定、组织编制、“多规合一”审核、评审发布,组织推进“多规合一”工作落实。市规划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组建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多规合一”公众参与机制,切实增强“多规合一”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明确“多规合一”部门工作任务。以三类空间为基础,联合规划、国土、环保部门推进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城市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镇工矿用地的控制规模,在城镇空间范围内划定淮安都市区、涟水、金湖、盱眙三个县城区和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的近远期开发边界。推进规划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土地利用及建设用地的分类对接,开展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差异图斑的梳理工作,调整完善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城镇空间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减和生态空间内的建设用地退出方案,在农业空间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环境保护规划以生态空间为主开展生态红线调整完善工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避免生态红线与基本农田的重叠,严禁基本农田“上山下水”。

搭建“多规合一”信息共享平台。以数字淮安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整合发改、规划、国土、交通、住建、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规划信息,搭建“多规合一”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接口标准,在保持数据真实性基础上实现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实现部门间规划审批信息实时联动,优化再造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第三篇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向规模化、集群化、中高端迈进

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导向,加速推进转型升级,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推进“4+3”现代服务业加速突破,推动“4+1”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形成技术先进、协调融合、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第五章 打造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实施重大项目引领、规模企业培育、制造装备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四大工程,推行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过万亿,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过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翻番,总体上步入工业化后期,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一节 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

盐化新材料产业。以高端、绿色、循环、集约为发展导向,重点发展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和生物化工。做优做强基础化工产业,探寻盐-碱企业强强联合、战略共赢的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以盐为基础的多元化工产业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向国有控股公司、产业龙头企业集中。加快发展盐化新材料产业,依托石化、盐化生产装置之间的“链接”和“代谢”关系,促进盐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的横向耦合与关联发展,延伸氯碱新材料产业链,大力发展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新型催化材料等高端新材料。提升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农药、专用化学品制造,发掘石化产业耗氯、加氢产业链。到2020年,盐化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盐化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国际化六化同步发展为主线,促进特钢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逐步形成特钢原材料-机械零部件-装备整机的产业链体系。按照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的原则,推进特钢新材料产业集聚特色发展,培育发展无缝钢管和大型铸锻件两大特色产业,延伸发展特钢深加工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两大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载体,招引和培育一批领先龙头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零部件向整机集成转变,着力打造石油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农机及工程机械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特种装备等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到2020年,特钢及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国内知名的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终端化、多样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信息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应用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五大产业链,促进信息终端制造与电子元器件产业协同发展。引入智能信息终端和核心部件项目,打造智能终端及配套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体系完整、分工合理、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积极调整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推动电子元器件向高端化、轻薄化、节能环保型和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中高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关联产业。加快培育光电子和应用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智能仪器仪表产业。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和拓展信息增值服务,加快发展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制造业集聚区和中国声谷。食品产业。以服务中高端消费市场为核心,以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为基础,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四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保健功能产品和宠物食品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粮油、肉制品、蔬菜、水产品、豆卤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和功能化的方便主食、速冻菜肴、微波套餐等产品,逐步形成结构优化、特色明显、高质高效的特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顺应有机化、功能化、健康化等饮料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壮大酒及饮料产业,构建酒及饮料制造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发展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开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到2020年,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建成长三角食品产业重要基地和苏北区域健康食品产业精深加工制造、检测认证高地。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结构优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与零部件制造两大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逐步形成以专用车为特色、乘用车为主、客车为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坚持产业培育与加强配套相结合,加快发展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鼓励整车厂商与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研发、统一采购,支持上下游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平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和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以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新药创制体系,鼓励企业提高新药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开发生物技术药物、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现代中药。培育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开发医学影像设备所需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创制一批适合大中型医院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诊断设备。加快发展生物农业产业,推动生物技术向农业领域辐射转化,推进生物育种、绿色农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到2020年,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省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第二节 推进集约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合理明晰产业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空间,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发展协调的“三园八区二十四镇”空间格局,形成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为主干,市辖8个县区开发园区和24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布局体系。加强化工产业发展空间管控,重点布局建设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和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两个综合性化工园区,加强管控洪泽化工集中区、淮安区季桥、淮阴区赵集等化工专区发展,严格禁止其它区域布局新建化工类项目。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完善飞地政策为保障,强化政策引领、财政投入,加快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壮大集成电路、科技环保产业集群,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发展壮大盐化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金湖县发展壮大石油机械、仪表线缆产业集群,盱眙县发展壮大钢管轴承、凹土新材料产业集群,洪泽县发展壮大机械冶金、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涟水县发展壮大食品、航空装备产业集群,淮安区发展壮大精密机械、教育装备产业集群,淮阴区发展壮大食品、机电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第三节 实施规模倍增计划

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坚持项目为王,积极开拓项目源头,逐步形成招引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重大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加快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每年重点编排实施超亿元项目200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加快建设富强盐业一体化、井神盐碱一体化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华昌化工、澳洋顺昌集成电路芯片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推动臻鼎科技高阶印制线路板、敏实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投资80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50%。

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扶优扶强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企业在突出主业基础上,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突出培育成长型企业,围绕有增长、有投入、有特色、有市场四有标准,每年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滚动管理、精准扶持,促进重点成长型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中小企业科技队伍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放大低息统贷平台融资效应,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到2020年,超10亿元企业达到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500户。

实施制造装备升级工程。按照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安全可控的要求,推进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数控化升级换代,提升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装备数控化水平。推进机器人应用示范建设,支持盐化工、电子电气等行业关键岗位和生产环节,运用焊接、装配、分捡、搬运等机器人替代换岗。推进换芯改造,选择行业领军企业示范推广运用智能软件,推动制造装备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与集成融合。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工厂)。积极引入智能制造重大项目,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以上,实现关键环节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点骨干企业比重达60%。

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工程。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促进质量提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创建国家级质量强市示范市,推动“淮安产品”向“淮安品牌”转变、“淮安速度”向“淮安质量”转变,积极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项目,推动一批重点产品质量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凹土、塑木等行业优势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内技术标准体系,掌握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做优做强自主品牌,放大今世缘、康乃馨等品牌效应,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到2020年,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30个,建成国内知名品牌示范区1-2个。

第六章 构筑苏北现代服务业高地

着力完善“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群,加速构筑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配套齐全的苏北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全面打响游在淮安、购在淮安、食在淮安、学在淮安、医在淮安、居在淮安“六在淮安”品牌。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

第一节 加速发展“4+3”特色服务业 物流。抢抓机场、铁路、公路、航道建设等重点工程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建设区域商贸物流分拨中心及城市配送网络。配套发展产业物流,建设盐化新材料、特钢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专业物流中心。扶持发展快递物流,打造区域快递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快递物流园。积极发展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物流,建设公铁、水水、铁水、空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发展保税物流,创建虚拟口岸统一通关模式,将口岸延伸至内陆。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设立仓储基地、分销配送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到2020年,形成“一区、十园、九中心、多节点”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体系,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金融。建设淮安金融中心,成为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业发展载体,打造苏北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推进金融机构集聚,争取浙系、闽系、粤系等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担保机构。促进金融业服务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各类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到2020年,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分别达40家、55家、40家。实现30家境内外挂牌和上市企业,企业发债等其它各类直接融资余额新增500亿元。旅游。建设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叫响“游在淮安”品牌。积极发展特色主题旅游,加快里运河文化长廊、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建设,构建淮安旅游服务核心功能区。强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洪泽湖区域、黄河故道沿线乡村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做强红色旅游,做大淮扬美食旅游。到2020年,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业实现收入超500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44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

商贸。大力发展现货与电子交易、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构建区域商贸集散中心。实施商贸提升工程,加快淮海-水渡口广场中央商业商贸区等核心商圈的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做大做强交易市场,推动淮安综合大市场创成国家级商贸示范功能区。加快培育总部经济。到2020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培育年销售过亿元的零售企业30家左右,过亿元市场15个左右。

电子商务。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动电子商务向金融、会展、旅游、教育、医疗、文化、数字出版、科技、人力资源、服务贸易等领域拓展,加快电子商务进企业、进街区、进市场、进农村步伐,支持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生产企业开设网络旗舰店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建立淮安工业品网上批发分销体系,促进淮安商品市场由传统市场发展模式向“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实体体验”方向转型。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网络商品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0%。

健康养生。打造长三角北部滨湖休闲养生谷,面向华东地区的养生文化体验目的地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辉映的乐活健康之城。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服务,建设中国?淮安养老养生产业园,打造洪泽湖、白马湖、天泉湖、铁山寺等健康养生基地。积极发展医养一体化,全力打造“医在淮安”品牌,建设中国大健康体验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健康养生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90%以上,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5%以上。文化创意。打造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文化创意之城。着力挖掘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淮安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加快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工业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与产业融合。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建成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3-4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1个。

第二节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节约原则,科学确定集聚区分布、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导向和空间布局,建设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三五”期间,新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4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0-15家。

中心商贸商务集群。主城区重点提升淮海路以及水渡口大道、翔宇大道沿线商贸商务发展层次,打造辐射功能强大的中央商贸商务区。生态新城依托行政中心、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载体以及城市生态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休闲空间,加快淮安智慧谷、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中兴智慧产业园建设,以总部经济、科技商务、科技金融等为特色,集聚发展金融与商务服务。以淮海东路-翔宇大道为连接线,连片发展老城区与生态新城商贸商务区,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贸商务服务集聚带。加快推进淮安软件园、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综合市场集群。重点推进淮安综合大市场、城南消费品市场集群和城东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建设。在淮阴城区北部建设汽车汽配、建材家居、小商品交易等消费品市场和钢材、木材等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建成辐射苏北地区的综合大市场。加快建设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禧徕乐国际商贸城和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等载体,形成以食品、IT电子消费品、家居小商品为主导的现代消费品市场集群。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仕泰隆国际工业博览城布局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延伸招标采购、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网上交易等功能,打造服务市域及周边的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引导各县区专业市场集群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围绕“一河一湖一园一线”,重点打造里运河城市产业集群、洪泽湖休闲产业集群、温泉康养度假产业集群、铁山寺生态度假产业集群、白马湖滨湖度假产业集群、高邮湖湿地生态产业集群、今世缘工业旅游集群七大文旅产业集群。围绕白马湖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农业公园、湿地公园,重点突出运动、休闲、养生、旅游功能,打造环白马湖一站式旅游休闲集聚区。重点突出淮安留创园、清河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运河文化创意中心等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依托河下古镇、漕运总督府、洪泽湖大堤、废黄河沿线等历史街区或文化遗址比较丰富的地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创意产业。

第三节 完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突出规划引领。完善“4+3”特色服务业专项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统筹全市服务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和区域特色,形成完备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加强规划执行力,确保现代服务业发展符合规划方向和空间布局要求。

重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作为推进服务业特色产业跨越发展的主要抓手。围绕“4+3”服务业特色产业,策划、挖掘、包装一批重大项目,采取立体化招商方式,积极对外推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注重项目运营。“十三五”期间,完成服务业投入资金4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有效投入带动服务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整合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逐年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对服务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设立市级“4+3”服务业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信贷资金、直接债务工具融资等向服务业企业倾斜。加大土地利用支持,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制定符合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逐年增加“4+3”服务业特色产业建设用地比重。对列入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安排。加大人才支持和用工保障,制定“4+3”服务业特色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大服务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解决服务业用工问题。

第七章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线,大力实施优势农产品主导、农业产业化带动、科教兴农、绿色农产品行动和农业机械化支撑等行动,推进“4+1”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保障,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完善“4+1”现代农业格局

优质稻米。做强优势稻米基地。依托“淮安大米”中国驰名商标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产业定位,通过品种提升、品牌创建、龙头带动,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到2020年,建成优质稻米基地300万亩,建成以白马湖、洪泽湖等湖泊周边区域为主的优质稻米核心基地100万亩,绿色大米、有机稻米基地分别达到50万亩、1万亩,使用“淮安大米”品牌标识的大米年销量突破10亿斤。

高效园艺。建设区域优势园艺基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根本,着力构建普及年亩产纯效益5000元、扩大1万元、示范5万元、探索10万元的高效园艺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化园艺基地建设。重点加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推进园艺设施装备升级。到2020年,高效园艺面积扩大到200万亩,年亩均纯效益1万元以上的高效园艺面积力争突破100万亩。

规模畜禽。打造畜禽产业发展集群。坚持以优品种、调结构为先导,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取向,加快养殖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重点培育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主体,努力打造“淮安黑猪”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牌。到2020年,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80%,创建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300个。

特色水产。做强特色水产,促进生态循环。全面开发地方种质资源,推进生态健康、科技高效的养殖模式,形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三业”融合协调发展。到2020年,龙虾、河蟹养殖面积达60万亩,特种鱼类养殖面积达10万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占比达到26%,建成千亩以上水产养殖示范基地40个,新增农业部健康示范养殖场40个、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2个。休闲观光农业。围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农耕文化等主题进行差异化布局,着力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休闲农业园区和新农庄。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观光精品园、生态休闲度假区和升级版农家乐,策划一批休闲农业节庆和游乐活动,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休闲观光农业知名品牌。到2020年,建成休闲观光农业主体700个。

第二节 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鼓励农业企业化经营。以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黑猪、淮安大米、淮安红椒等知名品牌为依托,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加工型、流通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精中小现代农业企业,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产业、企业的集群发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省级、市级示范社创建活动等形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品牌价值达500亿元以上。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发展一批经营规模在100-300亩的集生产示范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深化省市县三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联创活动。扩大外向农业基地规模,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和示范区,鼓励和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到出口目标国或地区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创立品牌、设立海外销售窗口或商务代表处。到2020年,力争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50户以上,创汇1亿美元。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立完善农业网络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触网,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主体,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建设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市级农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系统,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运营体系,优先突破淮安品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加工产品电子商务。到2020年,培育年交易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1000家。

第三节 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保障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注重藏粮于技。加快构建富有淮安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围绕“4+1”产业发展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入户、“五有”体系建设、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及科技人员挂职园区、科技特派组行动,加快推进“四新成果”展示基地等重点科技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优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布局,建设分布库点35个,新增仓容70万吨。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发展智慧农机。到2020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在苏北率先创成省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

深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注重藏粮于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继续推进黄河故道地区、丘陵地区综合开发。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体验、休闲等农业旅游,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重藏粮于民。加快引入涉农人才培养和培训机构,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加大对农业就业人口技能培训的投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培训活动。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经纪人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等培养计划,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本保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4+1”现代农业产业和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源投向农业。调整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新增补贴向主要农产品生产倾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农业服务主体的扶持力度。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第八章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兼顾当前需要和长远可能,统筹有形和无形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来推动经济新增长。

第一节 发力枢纽经济

加快建设高铁、航空、港口三大枢纽经济区,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依托淮安东站高铁枢纽,建设高铁新区,重点发展物流、商务、商贸等重要产业形态,积极拓展法律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广告策划、会展会议、旅游服务、特色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等枢纽经济。依托淮安机场枢纽,建设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推动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等集聚,完善综合保税功能,突出空港作为现代城市经济引擎作用。依托淮安新港,打造内河枢纽港,加快淮河航道升级整治和港口建设,推进疏港公路、铁路和货场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性的内河航运体系,大力发展航运物流、集散分拨、仓储配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高附加值产业。“十三五”期间,三大枢纽经济区增加值以高于全市GDP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的较高速度加快发展。

第二节 突破互联网经济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宽带、融合、泛在、共享、安全的信息网络,不断突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关键技术,夯实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础。搭建各类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全面提升和改造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众创众设、云服务等新型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加快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社会环境,推动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快速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创新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方式,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民生保障水平。到2020年,全市“互联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建成支撑“互联网+”发展的各类行业平台,初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第三节 做强品牌经济 提升品牌自主化水平,实施知名商标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商标文化建设,培育市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的高知名度商标。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公共品牌传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淮安城市品牌形象。推进农业品牌发展,提升淮安红椒等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推动商标密集型产业发展,把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以及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品牌价值高、经济贡献大的名牌密集型产业。支持企业通过开展商标许可、品牌连锁、跨国兼并等方式,加大金石机械等品牌经营力度,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品牌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介服务机构资源整合、发展壮大。提升品牌保护综合效能,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商品开展专项整治,完善重点商标保护、侵权预警和案件查处机制,支持企业开展商标境外维权。到2020年,国内商标注册总数突破2万件,驰名商标总数达25件,著名商标总数达200件,知名商标总数达520件,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120件,商标国际注册总数突破100件,品牌价值达600亿元以上。

第四节 培育融合经济

引导产业跨界融合。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龙头,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形成产业链紧密承接、农工商相互衔接、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依托农产品资源和食品工业基础优势,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出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逐步解决鲜活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紧跟制造服务业新趋势,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打造研发、销售、维修、测试、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提升“4+2”优势特色产业服务化水平,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积极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编制军民融合专项规划,构建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促进我市产业有效承接军工技术和参与军品市场。打造国家和省级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创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具有淮安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推进交通、信息、人防等基础设施融入国防功能,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动员保障能力。逐步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军地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军地协调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省有影响、有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先行区域。

第四篇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全民创业,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淮商崛起,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创业高地。

第九章 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竞争前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推进今世缘酒业、井神盐化等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天士力药业、金石集团等有条件企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60%左右,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1200家。

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招引和集聚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工程,扶持汉邦科技等民营科技企业、中小微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到2020年,力争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2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中小型科技企业2000家以上。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创新源头支持,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增强企业创新源动力。鼓励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产品。针对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需求,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第二节 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全力打造淮安智慧谷。发挥智慧谷科技创新新引擎、人才集聚核心区、科技服务示范区功能,强化特钢产业研究院、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北研究院等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引进建设东南大学淮安研究院,建成淮安科技广场、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等重大平台载体。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实施创新型园区升级工程,推进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争创省级高新区,提升盱眙凹土、清河动漫创意、洪泽软件等省级科技产业园建设水平,促进金湖智能仪表、清浦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区争创省级科技产业园区。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创业园建设,着力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管理新模式。到2020年,确保实现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力争建成省级高新区2家以上、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6个、省级科技产业园区15个左右。

促进科技成果在淮转化应用。进一步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支持、推进北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在淮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加快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技术市场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支持由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主导、组织的产业或行业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重点建设盐化新材料产业等一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

第三节 健全创新服务体系

构建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支撑产业升级的研发设计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和鼓励各类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落户淮安,将淮安科技广场建成苏北首家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到2020年,科技广场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30家以上,建成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家以上。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投入方式、科技项目组织方式、科技资金绩效管理等改革,推进以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以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和市场配置导向作用。鼓励扩大天使投资规模,引导放大创投基金作用,发展私人股权投资,积极拓展债权融资,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继续用好淮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担保等金融机构。到2020年,建成科技支行6家以上,科技小贷公司12家以上,创投等机构10家以上。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坚持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应用相结合,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和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投融资等服务体系,建设淮安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与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活动,优化专利资助政策,提高企业专利在全社会专利中的占比。到2020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新增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60家以上,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

第十章 打造苏北人才高地 第一节 加速优质人才集聚

打造“淮上英才计划”升级版。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双创计划”,实施“淮上英才”第二季。以“4+1”现代农业、“4+2”优势特色产业、“4+3”特色服务业为重点,借助大院名校合作平台,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到2020年,资助、引进能够突破全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加快发展的人才团队30个,符合城市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领军人才300人,能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急需人才2000人,让淮安成为精英人才汇聚的高地。

大力引进名校优生。深度挖掘淮安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建立淮安籍在外优秀学子信息库,通过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鼓励更多的淮安籍优秀毕业生回淮工作。推进高校院所来淮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促进与园区、企业对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专项引才活动,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集中赴相关高校院所、引才基地进行专场招聘。健全海外人才工作站,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到2020年,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3万名以上。

柔性引进高端智力。深入对接顶级人才智力资源,举办“海聚千人·智汇淮安”活动,助推淮安主导产业升级发展。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作用,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外脑。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采取咨询、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智力。继续从高校院所选派教授博士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努力扩大省科技镇长团选派范围和规模,到2020年,实现省、市级科技镇长团乡镇全覆盖,成员超100人。

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苏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搭建辐射周边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等5个国家级和盐化新材料、精密机械、凹土等8个省级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有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活服务、科技助推、融资保障、司法援助、人力招募、企业策划等各类平台。到2020年,引进高校院所科研机构50家。

第二节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 实施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对接国家“万人计划”、省“333工程”,突出基础性、本土化、高端化,继续推进淮安市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创新培养思路和方式,注重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加大项目资助力度,加强学术技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大淮安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到2020年,选拔培养国家、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50名左右、全市一流的中青年学术技术拔尖人才300名左右、全市行业内知名的学术技术骨干人才3000名左右。

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企业家,重点选拔培养一批企业主营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引领作用强的高层次科技型企业家。通过定期组织赴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进行高端培训,持续给予项目、金融、财税支持等综合服务,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对科技企业家进行个性化培育和扶持。到2020年,培养集聚企业年销售超亿元的科技企业家100名左右,其他科技企业家不少于400名。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依托本地高校在培训职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新建10个左右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培训基地,选派1000名高技能人才到海内外知名院校、企业培训。以淮安技能状元大赛为龙头、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定期开展淮安市名师名匠评选等活动。通过政府购买高水平培训课程,开展农民工和农民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培训,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达14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6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2%。

第三节 构建人尽其才环境

营造尊才爱才社会环境。加大宣传、考核、激励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才重才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健全与驻淮高校院所间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考核奖励,鼓励广大师生在淮创新创业。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确保全市主要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都有专门人才规划(计划、工程),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行业专业队伍。树立全社会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帮助人才的正确导向,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构筑宽松灵活政策环境。健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和壁垒,以101%的服务、更优厚的待遇、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探索知识、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办法,切实保护创新成果,使创新者按照创新贡献享受创新收益。加强人才智库建设,依托驻淮高校组建淮安市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提供智力服务。

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人才公共服务职能,加大“1+15”等服务高层次人才系列文件落实力度,进一步改进提升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建立覆盖全面、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证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生活补助、购房补贴、居留落户、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公共餐饮、园林旅游、城市交通等方面服务措施。

第十一章 推进全民创业、淮商崛起 第一节 激励大众创业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大力支持初始创业,抓好初始创业补贴、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扶持资金重点向大学生、农民等群体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倾斜。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引进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创办实体满足一定条件的,给予创业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

加快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和后续跟踪等创业服务平台,促进服务资源与创业群体的有效对接。建立面向创业企业的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实现大型仪器、工程文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技资源跨平台、一站式检索。开展创业搭把手行动,鼓励全社会创新平台为大众创业提供支撑服务。继续办好全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为具有创客精神的青年搭建展示平台。

优化创业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营造鼓励创业良好环境,激活全民创业热情、释放全民创业能量。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清理妨碍创业的制度障碍。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

第二节 推进万众创新

加快众创载体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鼓励淮安软件园、留创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园区建设众创集聚区。推进“互联网+”与传统创业载体融合,发展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相结合的新型众创平台。到2020年,力争建成5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的众创空间。

建设省级科技创业孵化链条。鼓励淮安高新技术创新中心等孵化器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探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扩大天使投资(种子)引导基金规模,开展持股孵化,加速在孵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成长。对纳入省级以上试点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众创集聚区等,予以后补助资金支持,到2020年,力争建成5家省级众创集聚区。

提升万众创新服务能力。应用“共享”、“众智”、“众包”、“众筹”等新理念,提供多元化的大众创新创业服务。建立创业导师队伍,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器+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与其他城市形成联动的创业导师网络。鼓励众创空间采用自建、合作共建或引进等方式,在空间内设立研发、设计、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和标准化等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创业服务”,打通创业服务中间环节,提供线上服务。

第三节 加快淮商崛起

培育壮大淮商队伍。鼓励本土企业家积极参与省“万名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千名EMBA培养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农村创业富民计划、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促进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培育更多本土企业家。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打响淮商品牌。扶持淮商做大做强。积极鼓励广大企业二次创业,加快市场扩张步伐,走规范化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竞争力。完善鼓励企业上市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本地优质企业上市,在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各类政策性资金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营造淮商崛起环境。大力褒奖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特别是要做到优秀企业家有作为有地位。开展优秀淮商、光彩淮商系列宣传,在广大淮商中掀起追学赶超的热潮,加速淮安民营经济崛起。

第五篇 深化改革开放,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加快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潜力。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拓展对内对外发展空间,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到2020年,形成具有淮安特色的改革体系和开放格局。

第十二章 持续突破重点领域改革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破除制约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成政府治理、市场体系、土地制度、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目标任务。

第一节 率先实现政府治理“四个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运用现代监管方式和“互联网+”模式,打造形成以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为核心的“橄榄型”基层政府治理结构,实现由分散审批向集中审批转变、由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由多头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市县区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内部实行“车间流水线”操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内部环节和流程。深度规范涉审中介服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收费,建立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加强对涉审中介机构的监管。深入开展网上并联审批,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网上审批,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行“一个号码管服务”,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构建覆盖全市、上下贯通、功能完善、数据共享、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支持盱眙创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示范县。

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城市管理、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执法力量整合,逐步构建5-7支队伍管执法的格局。有序推进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盱眙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分阶段、分步骤扩大到其他领域和部门,最终实现部分领域内“一支队伍管执法”。

稳妥推进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改革。适时整合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进一步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推行“一照一单一承诺”制度。在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市场主体应知事项告知单,通过签订事前信用承诺,明晰办件人责任义务,作为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参考。探索开展清单式联动监管。编制公布淮安市市场主体行业分类监管责任清单,开发运行部门联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监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行业自律,突出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

统筹推进政府职能转移改革。推进政府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将政府部门做不好、做不了的公共服务性职能事项交给社会组织承担,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深化政社“五脱钩”,按照机构、职能、资产、人员、党建“五分离五规范”要求,深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让其回归提供公共服务、促进行业发展的本位。进一步清理规范职业资质资格认定,抓紧梳理全市各类职业资质资格认定、评定事项,编制公布全市职业资质资格目录清单,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

第二节 健全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

培育发展要素市场。稳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力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

完善地方金融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加快现代金融体系改革,推动银行业稳健均衡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推动组建淮安金融控股集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普惠金融。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城镇投融资体制多元化。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域,采用PPP模式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维护规范市场秩序。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强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管,强化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及具有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服务价格监管,探索建设价格信用信息数据库。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完善政府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商务诚信建设,推进生产、流通、金融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市场环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自然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记录。拓宽市场主体发展空间。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开放市场主体发展空间。做好企业挂牌上市及发债工作,加快企业在A股市场、场外市场和境外市场挂牌上市步伐,鼓励企业多渠道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形成股权债券融资新格局。扎实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建设以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交易转让、知识产权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市场和交易服务平台。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各行业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机制,推动信用报告、信用保险、信用担保等信用服务业发展,加快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第三节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以“三统筹三促进”为目标,实施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探索新型供地模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实施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体管控,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推进空间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集疏、产业合理集聚、空间高效集约。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现代服务业功能片区、产城融合功能片区、现代农业功能片区、生态保护功能片区、特殊产业功能片区规划,以功能片区整合土地存量资源,以多规合一优化用地空间形态。

探索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新型供地模式。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需求。探索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方式。对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低效用地,实施改造更新再利用。鼓励土地复合利用,支持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企业、科研院所利用旧有和新建不动产发展众创空间,允许工业仓储与商业、办公等功能在同一地块、建筑内混合。引导多余的房地产用地转向养老、文化、体育等产业。建立地上、地下空间有效衔接、综合开发的机制,充分发挥土地空间的综合利用效能。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导有条件地方的农户将集体收益分配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查封闭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的市场运行、价格形成、权能界定和收益分配机制。开展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民公寓房、物业或货币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配置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离土不离权,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施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计划,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

第四节 深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承包地确权赋能。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开展入股、担保、抵押融资等业务,激活承包地资本功能。

实施农村集体资产分类改革。健全公益性资产“投、运、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推行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培育农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村集体与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推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全覆盖。

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成县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和交易量,优化农村产权配置。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逐步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有力、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

第五节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办医责任,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医院舍得放、基层接得住、群众信得过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推进医养一体化;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培育全科医生;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构建完善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构建现代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构建现代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建立协调统一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实现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初步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医疗卫生高地。

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基本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加快中考改革步伐,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自主权,完善中职学校招生办法。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行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动态管理机制,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办法,优化绩效考核。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到2020年,形成制度健全、体系完备、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师资一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地方特色鲜明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为目标,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和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厘清院团公益职责和市场功能,建立满足传承保护和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从事经营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深入实施“双名”工程,完善淮安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定期互动机制。

第十三章 拓展“东融西拓、南联北接”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 全域融入江苏沿海开发

加速出海通道建设。通过提升通航能力,建设淮河和盐河出海通道,建成与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快捷通道。推进海河联运,重点把连云港港、盐城滨海港作为出海口,促进淮安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联动发展,推进通关一体化,加快实现海港内移、借港出海。在互联互通、内河亿吨大港、海河联运、通江达海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更多支持。

促进产业优势共建。推进产业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合作,提升发展盐化新材料产业,建设中国盐都。与连云港、盐城共同打造苏北现代化农业基地、特钢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基地和港口航运物流基地,协同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强开放载体联动发展。推动全域加入沿海开发,参照利用沿海地区发展相关支持政策,与连云港、盐城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基地、开放合作门户基地。加强重大开发开放载体联动,推动淮安台资转移基地与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韩(盐城)产业园交流合作、共享扶持政策,形成开放型经济竞争新优势。第二节 大力拓展淮河流域经济合作

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积极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编制,规划建设沿淮铁路、沿淮高速公路,全力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叠加实施二级航道工程建设,建设淮安枢纽港,实现江海联运,打造我国第三条黄金水道。建设沿淮公、铁、水、管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淮河沿岸地区及东中部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进淮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积极推进淮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强沿淮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治理修复,支持市场化方式运作,建设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交易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在淮安设立淮河银行,通过政府联合、资金引导、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加强沿淮城市政府间合作。积极对接安徽蚌埠、河南信阳等沿淮城市,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协调机制,筹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协调会,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增强淮安在淮河流域的极核城市地位。

第三节 主动楔入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加强与沿江城市及港口互联互通。依托新长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宁淮高速和京沪高速等交通干线,沟通与沿江城市和港口的快捷联系,实现与沿江地区的陆路互联互通。加快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络及经济高效的水上物流通道建设,实现与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芜湖等沿线港口的无缝沟通。对接沿江地区建设与发展需求,搭建投资合作和产能转移平台,拓展深化产业投资和产能合作。深化与沿江地区商会、协会和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宣传推广“淮安制造”品牌。

加速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充分发挥高铁通道作用,加速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推动重大对外通道建设,完善与提升区域交通网络。主动承接上海、苏南、浙江等地区优质资本和产业转移,推动南北共建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地域特色产业。积极利用长三角核心区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创新合作与联动,完善和提升淮安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宁淮一体化。编制对接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加强互联互通、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合作。加快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宁淮新兴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提高宁淮共建园区建设水平。在规划衔接、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安全共保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建设宁淮“双创”特别社区。拓展旅游规划统筹、项目开发建设、景区景点联动等方面合作,把淮安建设成为南京周末度假区、生态旅游重要集散地。加快实现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协同发展,联合推出公共交通卡、公园卡、博物馆参观卡、图书馆借书卡等宁淮一卡通,打造一体化先行区。积极融入“宁镇扬”同城化规划,推动制定“宁镇扬淮”一体化发展的“3+1”共同行动计划。

第四节 加速对接沿东陇海线经济带

加强与沿线地区互联互通。进一步密切与徐州、连云港、山东临沂等北方近邻城市连接,强化策应互动,积极争取将淮安纳入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现淮安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有效联动。完善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代接代输接入全省主干管网,融入全省油气资源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拓展区域合作内涵。积极对接徐州都市圈,加快从单纯产业转移向深层次区域合作转变,加强人文交流,促进苏北地区联动发展。支持大中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造淮安职业教育品牌,为沿线地区培养技能性人才。鼓励建筑业企业到沿线地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业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与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线路产品,探索建立合作营销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开拓交往渠道,推动经贸和产业合作,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第十四章 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新层次

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大开放格局,进一步打响淮台经济合作品牌,全面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争创对外贸易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打造台资高地升级版

实施台资项目倍增计划。围绕淮台产业发展契合点、互补处,着力招引台湾百强企业在淮集聚发展,实现台资金融机构在淮落户。积极承接珠三角、苏南地区台资产业转移,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盐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精致农业等台资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在淮台资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产业链条缺失环节“补链”、优势产业“强链”。到2020年,台资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保持40%以上,在淮落户台资企业超2000家,较“十二五”末翻一番。

落实台资平台扩展行动。放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品牌效应,全力争取省政府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高水平规划建设淮安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两岸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平台,助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做大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打造两岸青年创业园、淮台文化创意中心,促进县区台资产业园特色发展,推动台资产业承接平台扩量提质。

提升交流交往层次。拓展淮安台商论坛领域,将其打造成国内高层次对台综合交流平台。扩大淮台合作交流推进周、台湾·淮安周等活动品牌效应,举办海外台商淮安行、两岸青年菁英特训营等品牌活动,协调台湾工业总会、电电公会等工商团体来淮设立办事处。发挥台商学院作用,全面加强淮台青年、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会治理等领域交流,深化淮台民间交流交往,争取成为台湾自由行开放城市,支持台湾青年来淮就业创业。

第二节 提升境外资本招引力

提升外资质量。坚持争先进位抓外资,全力拓宽欧美日韩及港澳引资,积极拓展新型经济体外资来源地,全面提升外资数量、规模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力争引进欧美日韩项目150个以上,引进5个10亿美元、10个5亿美元、60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优化外资结构。围绕淮安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医疗、金融、教育、健康养老等高端外资服务业项目以及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拓宽并购重组、股权投资、PPP等利用外资方式,鼓励本地企业境外上市,引导跨国公司在淮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提高招商质效。发挥市级特色开放平台及市直综合经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涉外部门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外资招商。强化外资招商组织推动,整合提升市级层面外资招商专业机构,加强县区外资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完善奖惩并举的考核办法。加快政府强势推动和市场多元运作方式相结合,创新开展中介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互联网招商等,提升外资招商精准性和实效性。

第三节 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

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支持本土知名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成一批省级出口基地,新批省级出口品牌6个,培育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10户。支持和引导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在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基础上,引导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及与我国达成自贸协定国家市场。

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实施外贸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行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鼓励外贸企业通过国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业务。依托国家级综保区载体,招引知名生产型企业和物流企业,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新业务,创成一批省级新业态基地和中心。支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口代理平台进出口,扩大平台业务规模。引导成熟的商品市场探索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业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淮安综保区与上海自贸区保税货物跨关区结转,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海关互认,帮助企业在主要贸易伙伴国享受通关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等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开发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开发载体的整合优化和体制创新。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加快电子口岸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检验检疫一体化,实现出口直放、进口直通和稽查联动。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出台政策鼓励淮安企业“走出去”,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以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为重点,提高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到境外承揽工程,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开展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投资,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化人才培训,提高涉外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企业管理、语言能力。

第四节 强化开放载体支撑力

加快开发园区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开发园区对外开放主平台功能,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全方位开放和创新转型的先行区、示范区。支持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建成一批国别园区,开发园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市90%以上。优化开发园区产业和空间布局,推动各开发园区打造主导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园区功能性服务平台,增强产业配套支撑能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支持涟水县、盱眙县、淮安区、洪泽县、金湖县等开发园区和市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高新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清河新区、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马坝镇经济开发区、高沟镇经济开发区、金湖经济开发新区等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新创成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增强口岸开放功能。建设完善淮安机场口岸联检设施,开通国际航空货运业务,积极开拓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货航班,加快淮安空港开放步伐。进一步推进淮安二类水路口岸对外开放,加强对连云港港、上海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的互联互通,打造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内河枢纽性港口。加快建设淮安电子口岸,构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三位一体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为口岸大通关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信息服务。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优化城市功能环境,完善机场、车站、酒店、景点、主要道路外文标识,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新城及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台湾、欧美主题街区,引进国际品牌连锁酒店等生活服务类项目。规划建设1-2所国际学校,设立外商及子女就医、就学绿色通道,开展适应欧美客商要求的双元职业教育。加强与国际友城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淮安西游记等品牌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淮安国际影响力。

第六篇 突出中心城市引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全域规划、多规合一”体系为引领,以中心城市极化辐射为带动,以“三集中”为路径,推动中心城市区域化、县城城市化、乡镇特色化、村庄田园化发展。到2020年,达到省定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要求,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

第十五章 建设更加宜业宜居中心城市

聚焦内涵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增强人口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力,打造更加宜业宜居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达180万,充分担负起引领淮安特色城镇化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第一节 构建布局合理的淮安都市区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实施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积极稳妥推进一县两区区划调整,实现洪泽湖纳湖入城,推动淮阴区产城融合发展,展现淮安区古城风貌,加快高铁新区规划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和盐化新材料产业园二次创业,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布局中心城区的资源要素和功能设施,构建布局合理、集聚高效、特色鲜明的“一核五区”格局的淮安都市区。

都市内核功能区。主要包括清河、清浦、生态新城、高教园区等区域。加快中心区更新与存量改造,率先实现退二进三,进一步集聚高端优质要素,提升淮海路-水渡口地区的商服业态,打造商贸商务、科教文化等现代服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建成服务市域乃至苏北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生态新城,着重培育商务、商业、行政和文化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特色城市化展示区和长三角北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强化运河沿线历史文化保护、新城空间开发引导和城市风貌形象塑造,充分彰显城市特色品位。

东部枢纽经济功能区。主要包括高铁新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依托现代高铁交通枢纽,做大枢纽经济,以枢纽经济和创新经济撬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建成淮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加快高铁新区建设,建成区域性公共交通枢纽,依托站前地区发展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助力现代产业发展的专业服务功能,建设东部城市专业服务中心。加快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等新增长点的培育,将其创成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及享誉海内外的西游神话精品文化旅游区。

东南历史文化功能区。主要包括淮安区古城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加大淮安古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力度,建成中心城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优化古城商业、居住环境,适度疏散古城居住功能,提升古城区商业发展层次,成为淮安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区。

北部潜力增长功能区。主要包括淮阴城区、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加强现有区域的功能整合和空间整理,开展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城市面貌与居住品质,逐步整合综合大市场与物流的低效用地,为淮安都市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积极培育高新区优势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成国家级高新区。

南部绿色制造功能区。主要包括淮安工业园、盐化新材料产业园、清浦工业园等区域。加快推进功能与空间优化整合,渠南片区依托盐化新材料产业基础,推进盐化新材料产业集聚和循环发展。渠北片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配套加工业和生活配套,整体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新区。

滨湖健康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洪泽城区、洪泽经济开发区、白马湖新区等区域。依托现有的洪泽县城以及本地区高品质农业发展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和“接二连三”的六次产业发展,打响绿色健康食品品牌。充分利用优良的滨湖生态资源,打造以“医在淮安”品牌为依托的康体养生场所和特色养生项目。加强洪泽湖、白马湖周边地区体验活动营造,建设环洪泽湖旅游景观大道,构建健康旅游、运动休闲等一系列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健康产业与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先进典范。

第二节 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坚持“片区联动、组团相间、产城融合”,聚焦中心城区六大核心功能,滚动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交通支撑力、城市带动力、产业竞争力和文化引领力,着力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淮安从地理几何中心变为区域性辐射中心。

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围绕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持续实施道路通达工程,构建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市区快速内环以及至机场、高铁新区的快速路网,建成高铁枢纽站,构建城市快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实现多种客运零距离换乘。到2020年,市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10个百分点。加快中心城区对外大通道建设,形成高铁、空港、高等级公路、内河和管道的立体式网络化综合交通枢纽,补齐区位短板,拉近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再现淮安九省通衢盛景。

提升辐射带动能级。着力提振中心城区“四中心、三高地”核心功能,全面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着力打造四个区域性中心。建成金融中心,打造区域性金融集聚中心。提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功能,创成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区域性创新人才集聚中心。提升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两大核心商圈功能,建成苏北最具活力的高端商贸商务中心。推进智慧淮安建设,打造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三个公共服务高地,放大“学在淮安”效应,建成综合性淮安大学,打造苏北教育服务高地。丰富“医在淮安”内涵,构建三甲医院群,建设国际资本医疗集聚区,打造苏北医疗服务高地。做响“居在淮安”品牌,创成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打造苏北宜居服务高地。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依城建园、以园兴城,将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同步规划建设,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与提升中心城区能级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一批带动力强的重特大项目,做大做强“4+2”优势特色产业,做特做优“4+3”服务业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园区化发展,为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和就业支撑。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迈向全国50强,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苏北航空物流中心。

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塑造亲切宜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放大运河文化品牌效应,强化大运河淮安段重要遗产点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基本建成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现代版的淮安“清明上河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都市文化休闲空间。挖掘红色资源内涵,镌刻城市建筑红色记忆。叫响西游记文化品牌,高水平建设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建成富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国际一流主题公园和东方特色的神话世界。做靓淮扬菜文化品牌,基本建成淮扬菜产业园,大力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第三节 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特色品位

建设江淮风韵的生态水城。围绕大运河、里运河、古淮河、盐河、淮河入海水道等重要河流,优化城市公园系统布局,增加市民休闲活动空间,打造江淮水乡风韵的城市名片。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和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推进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中方试点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家园。

打造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增强城市文化品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提升淮安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淮安古城改造和文化历史遗存保护开发力度,强化运河沿线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保护,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按照精致、精品的理念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速推进文博场馆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标志性文化空间,结合城市景观带、景观节点打造一批综合性文化中心、文化长廊、文化休闲广场等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服务需求。建设防控有效的平安之城。强化城市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应急水源建设,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环境。结合城市人防工程和绿色开敞空间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明确避震场所及各类防灾减灾设施用地,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城市消防、防洪排涝等设施,优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健全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构建安全高效的城市防护体系。

塑造精细高效的和谐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做靓法治城管品牌。加快建管分离的市场化进程,积极探索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方式,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根据宏观事权和监督权上移、微观事权和执行权下移的原则,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建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形成高度感知、互联智能的智慧城管新模式。第十六章 推进县域城镇化

按照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一县一特”的建设思路,以中等城市为目标推进县城建设,以现代小城市标准扶持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发展,引导47个一般镇特色化发展,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群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各具特色的市域副中心

涟水县城。加速融“市”入“海”进程,对接淮安都市区发展引擎,放大公铁水空立体交通和临河靠海的独特优势,加快形成“十字轴带、双心八片”空间结构,打造滨河新城、老城区、高沟镇副中心三大新型城镇化主功能区,建设宜居宜游美丽涟水,打造成为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苏北平原城乡统筹示范区。着力打造涟水经济开发区、淮安(涟水)空港产业园、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新型工业化主板块,以盐河航道为依托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带,构筑“一带三核”的产业布局,主要发展电子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

盱眙县城。加速与南京的对接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两轴三心多片”空间结构,构建“一区二园”产业布局,深化山水旅游综合开发,成为江淮平原山水文化旅游休闲名城、南京都市圈北部门户城市、丘陵湖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以盱眙经济开发区、马坝经济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新能源、凹土、磁材、电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建设,促进宁淮深度合作。

金湖县城。推进城区空间优化调整,加快形成东居西工、六区联动空间结构,进一步彰显尧文化、荷文化、水文化特色,推动与南京的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及南京都市圈北部水乡园林城市、苏北水乡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宁淮同城化先行区。以金湖经济开发新区为核心,依托金宝南线串联城区产业基地、淮安金湖开发新区,推动城区与金北、戴楼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南京金湖产业合作园区,打造长三角北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洪泽城区。积极探索“淮洪一体化”发展路径,建设淮洪快速通道,推进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一心六片”空间结构,强化洪泽城区作为淮安市域副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成为长三角地区湖滨旅游度假区、滨湖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以洪泽经济开发区与盐化新区(洪泽片区)为主要载体,构建一区一园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盐化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第二节 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

推动片区组团发展。按照分级强化、分类引导、分片整合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稳妥推动撤乡并镇、撤组并村,形成“1047”小城镇布局体系,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扎实推进小城镇发展提速提质,按照以强带弱、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协调共赢,合力推进、资源共享、适度规模、培育中心的原则,形成28个小城镇发展片区。以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形成联系紧密、合作互补的空间发展单元,提升片区整体发展优势和效益。推动重点中心镇综合发展。围绕县域副中心、现代小城市目标定位,以片区规划为引领,以推进“三集中”为方法,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支撑,重点扶持1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优先推进重点中心镇行政区划调整,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鼓励重点中心镇工业集中区争创省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示范区,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到2020年,马坝、高沟和车桥镇区人口达10万人以上,争取成为新市镇,其余7个镇区人口达3-5万人。

推动一般镇特色发展。坚持统筹整合、优化布局、择优培育,推进特色镇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工业型、农业型、旅游型的特色镇,建成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美丽城镇。鼓励一般镇积极培育农业、生态旅游特色。生态农业特色镇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服务基地,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旅游特色镇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培育观光休闲型、乡土文化型、康乐养生型等主题旅游,增强特色乡镇旅游吸引力。到2020年,18个片区重点镇镇区人口达1-3万人。

第三节 激活县域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主导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着力构筑产业优势,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找准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聚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每个县区培育1-2个销售超300-500亿元的主导产业、3-5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省级开发区向国家级迈进,涟水、盱眙经济开发区力争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强化规划、政策、要素和向上争取扶持,持续推进涟水盐河产业带、盱眙宁淮新兴科技产业园、金湖银涂经济开发新区、江苏洪泽食品科技园等新兴功能片区加快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支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乡镇联合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培育高沟等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销售超百亿,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深化县域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层级,理顺部门权责,有序推进涟水、盱眙区划调整,扩大高沟、车桥、银涂等省级重点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重点中心镇做大做强。进一步下放权力,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提升县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探索建立集中审批、分类监管、优化服务、综合执法为核心的“橄榄型”基层政府治理结构,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优化提升行政效能。

强化县域发展政策扶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辅以积极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链式发展。完善扶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效能提升、科技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推进“一县一策一县一题”专项扶持政策,每年帮助每个县重点解决一个事关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或瓶颈难题,持续增强县域发展的新动能。

第十七章 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化,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一节 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突出试点重点,认真落实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基本任务,力争早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努力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亮点品牌。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和省赋予的各项试点目标任务,努力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

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市区、县城和建制镇落户条件,分类推进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城镇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居住证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划分政府、企业以及转移人口家庭和个人的成本分担责任,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新增4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机制。加快推动进城农民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实现并轨,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就地接受义务教育。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让进城农民买得起房、扎得下根。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各类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接续机制,全面实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确保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轨覆盖率达100%。

完善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领域的门槛,鼓励和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市政设施投资和运营。优先考虑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市政、交通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管网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吸引民间、银行、保险资金参与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

第二节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积极推进城乡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衔接,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水电路气等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和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均衡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培育乡村建设主体,完善村民参与制度,激发村民的主动参与意识、归属感及创造意识,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推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城乡统一的商品流通、市场监管、标准制定、社会保障等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有利于农村发展的事业和机构,引导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其他投资者到农村创业。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到乡镇设点、服务向镇村延伸,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信用中介机构;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到2020年,全面建立符合市情的城乡金融服务平台和完善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节 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村庄优化布局。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和建设规模,分类引导重点村庄、特色村庄、一般村庄规划建设,形成适度集聚、生产便捷、生活舒适的村庄分布格局。优化重点村,选择1000个左右重点村庄,按照新型社区标准,加快道路、绿化、水电气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导康居村庄建设,推动空心村整治。培育特色村,选择300个左右特色村庄,突出江淮水乡的风格风貌,编制修建性详规,加大村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维护农村居住、生产、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建设彰显自然生态、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每个新型社区都建有“六个一”公共服务设施,即一所卫生室、一所幼儿园、一所文化大院、一个公共体育健身场地、一个居家养老中心、一个农贸市场,全市1/3以上的自然村居民进入城镇和新型社区。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村庄环境整治纵深拓展。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现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全覆盖,镇村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建成全市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乡村厕所的生态化改造及其下水管网建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施用工程。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收益为导向,鼓励民营企业、村民等参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村民自建试点。到2020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100%。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推广“互联网+”、“生态+”等理念,创新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优化重组,推动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培育一批以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商贸流通为主的新型村庄,加强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推广应用,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村300个。

第十八章 强化现代基础设施支撑

坚持适度超前、综合发展、提升效率的原则,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打造1小时交通圈,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引导产业人口优化布局,以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和城乡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第一节 打造枢纽淮安

完善交通干线网络。建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力争开工宁淮城际铁路,推进沂淮铁路、新长铁路扩能改造的前期工作,构建米字型铁路网。推进高等级航道联网畅通,推动淮河入海水道叠加二级航道建设和张福河、金宝等航道升级改造及盐河航道畅通改造。构建“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建成宿扬高速淮安段,实施京沪高速扩容工程,争取实施长深高速淮连段扩容改造、金湖至京沪高速宝应段工程。推进干线公路提档加密,重点建设S503、S348等公路。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到2020年,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100%。

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加强淮安港口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沿线港口合作,完善港口物流布局,构建大通关体系。规划建设淮安新港、涟水港、头溪河港、盱眙港等内河港口物流园区,打造集多式联运和物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加强淮安涟水机场与周边机场联动发展,加快发展集散分拨、仓储配送等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企业落户空港产业园,打造区域航空物流中心。依托铁路网络,规划建设铁路物流园区,打造一体化的货运枢纽。

构建多式联运枢纽。加快建设淮安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和铁路专用线,构建物流客流的陆上大通道。加快千吨级以上等级为主导的内河码头建设,建成淮安亿吨大港主港区,建立衔接沿江沿海港口、辐射苏北地区的多式联运系统,到2020年,实现港口吞吐量超亿吨,内河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达30万标箱以上,初步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和省战略的内河枢纽港口和水路开放窗口。推进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完善机场配套服务设施及集疏运公路建设。推进一票制客运联程联网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公铁水空等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第二节 建设智慧淮安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深入推进“城市光网”、“无线淮安”等基础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淮安”综合平台的开发应用。加快IDC机房建设,鼓励政府、企业建设云平台、数据中心,推进淮安市云计算中心建设。建成全市地理信息系统,形成统一、权威、标准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天地图市县节点。建成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推进社会保障核查、流动人口管理、企业诚信建设、安全监管等业务应用。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完成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和高清化改造,推进广电、电信双向业务进入实质性商用阶段,积极培育三网融合新业态,扶持发展三网融合产业。到2020年,全市实现城镇光纤到户普及率100%,乡村光纤到户普及率90%。推动城市和社会领域智慧化管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慧淮安。统筹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巩固市县乡村四级人社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化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智慧化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管控效率和能力。推进智慧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互联网+消防监督”新型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医患互动的互联网及移动端平台,建立以淮安市民卡为主线的医疗卫生信息交换体系。完善阳光警务平台,全面汇聚群众期盼和要求,广泛吸纳社情民意。打造智慧城市淮安范本,引领城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90。

提升政府管理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建设完善重要信息系统,重组跨部门政务服务业务协同流程。推行基于网络空间的政务工作模式,完善并联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平台,提供网上一站式政务服务。完善县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加强移动政务服务,发展移动执法和政务服务设备。推广网格化管理,建成联接部门、区、街道的立体化、智慧化城管平台。积极推进政府内部信息交换与共享,引导各类社会机构整合和开放数据,形成政府信息与社会信息交互融合的大数据资源。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门户网站平台,提供网上数据开放服务。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安全可控的软、硬件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建立包括监控监测、应急响应、技术防范和密码保障等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全面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指导监督重点行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完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数字证书、电子文档、电子签章应用。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预测预警和联动机制,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节 建设水利淮安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扩大骨干引排通道,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巩固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开展区域河道综合治理,促进河湖水系互连互通。强化城市排涝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环城河工程等河道连通工程,实施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城区排涝建筑物改造、园区水系调整及县城防洪排涝、南水北调清水廊道建设等工程。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70%以上的雨水得到有效控制;流域和城市防洪保持100年一遇标准,区域除涝达到10年一遇标准。

实施水利惠民工程。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和小型水利“五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大农村水利投入,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县乡河道疏浚与村庄河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提质、水美乡村建设等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升水源安全保障。突出供水安全,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完善水资源供应保障体系,依托南水北调、江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完成市、县区第二水源地建设,确保城乡水源地安全。

第四节 建设现代能源基地

切实增强能源保障能力。依托京杭大运河等航道岸线规划火电厂选址,建设大型高效环保燃煤发电项目。有序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与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合理利用,积极开发外部气源,强化储运基础设施,推动中石油中俄东线、中石化青宁线以及滨海LNG外输管线等长输管线淮安段建设,推进中石油淮安盐穴储气库项目实施。加强天然气利用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保障煤炭、油品及热力供应,完善由铁路和内河航道构成的煤炭运输体系,拓展全市煤炭来源,有序保障全市煤炭供应。推进国家石油储备淮安地下盐穴储油库项目建设。统筹安排热网线路,促进热网联通,提高整体供热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

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深化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太阳能光伏应用,鼓励具有大型屋顶的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推进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推进开发大型集中光伏发电项目。积极申报、建设内陆低风速风力发电项目,推进风力发电提速发展。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程度,推广秸秆成型化燃料技术,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建设大型生物质制天然气项目。提高光热和地热能的利用,推进绿色建筑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提高工业余能资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规模400MW、风电并网规模300MW,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装机规模达到130MW。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网智能化发展,注重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协调,提升电网接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全力推进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提升农村电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实现县区电气化全覆盖。推进特高压电网等重点工程建设,打通500千伏安澜变与特高压交直流站的连接,加快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建设,大幅提升淮安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到2020年,建成“三位一体、六环互济”的现代化淮安电网。

第七篇 坚持民生共享,增强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

坚持共享发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施民生共享行动,完善保障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第十九章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转变增收方式,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

第一节 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

努力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重点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动企业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全社会平均工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稳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优化工资结构。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形成与职工之间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大力推动创业致富,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完善终生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实施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升职业素质和生产效率,实现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联动提升。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现经营性收入大幅提高。

不断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健全资本、产权、债券以及房屋租赁等各类市场,丰富拓展租金、股息、红利等有效投资渠道。有序引导居民参股办企业或投资经营项目,稳步推进员工持股、岗位分红权激励,提高股权红利收入。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快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扩大社区股份合作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赋予农民更有保障的财产性收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增强就业和转岗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

第二节 实现更加充分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就业评估机制以及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配套出台更加有利于各类人群就业的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实现人人都有就业机会。

着力提升就业质量。实施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工程,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培养造就新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与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失业监测和发布制度。完善失业预警机制,加强危机情况下失业风险的预防。完善运用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稳岗补贴等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城乡统一的用工制度、同工同酬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城乡基层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代理、政策咨询、用工信息查询等服务,搭建城乡就业绿色通道。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率和接受服务率两个100%。对“4050”人员开展结对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当月动态清零。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申报、认定、退出制度。优化服务促进就业。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搭建涵盖各类人群和辐射周边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基层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构建一体化、全方位、网络化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场信息网络,促进劳动力在县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加大对基层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投入,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平台服务水平和能力。

第二十章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创新提供方式,扩大供给范围,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全市人民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第一节 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优化学前教育结构,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老旧小区补建配套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建设,深化城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完善学前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协调的幼儿园布局结构,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求,省优质园比例达90%。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根据学龄人口分布,新建一批小学和初中。完善义务教育施教区划分调整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城乡对口帮扶、结对共建、学区管理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加强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辐射,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对财力困难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培训与交流机制,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协调配置。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优化调整高中学校布局,在生态新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涟水县等地新建6-7所优质普通高中。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完善课程内容结构,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推进职业教育和特殊群体教育升级发展。优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推动淮阴商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有条件的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化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成10所左右省市级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所以上省市级优质特色中职学校、2-3所国家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探索医教结合教育模式,全面实现全纳教育,完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以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特聘教授工程等建设为基础,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升淮安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办好开放型大学,构建市级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

推动公平教育普惠均等发展。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探索实施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大幅提升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大对教育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少年儿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受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进一步打响“学在淮安”品牌。

第二节 加快建设健康淮安

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拓展城乡居民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通过组建区域医联体等模式,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应急救治、精神卫生、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构建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互联互通。健全妇幼保健和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设施建设,强化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加强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为育龄群众免费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强化疾病防控与健康教育。全面开展健康素养干预及监测,强化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支持既有医疗机构向前端延伸提供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吸引优质国际医疗康体机构落户淮安。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完善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康圈,强化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倡导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城乡居民自我保健能力。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举办沿洪泽湖古堰、环白马湖品牌体育赛事和城市国际马拉松赛。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推动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加强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严格保障中小学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加快发展农民、社区、职工、老年人、残疾人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推进社区综合健身俱乐部建设。健全基层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将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当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8平方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促进体育领域资源全面开放,推动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培育具有淮安地域特色的产业项目。

第三节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多渠道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眼于化解风险、增进福利、兜住底线,以稳步提升待遇水平和强化制度衔接为重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不同层次保障制度的合理保障梯度,强化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为重点的基本保障,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建立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增强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实现社保费应收尽收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建立健全养老保险财政兜底机制。发展以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重点的补充保障,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促进人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扩面征缴质量。巩固和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化解养老保险双轨制矛盾。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稳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有序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让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养老保险财政兜底制度,按一定比例增加对城乡养老保障的财政投入,适度增加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调动参保人员积极性。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平稳过渡。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完善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结算办法,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大病负担;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做好职工医保二次补偿工作,拓展特药的实施范围,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进一步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推进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强化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探索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在项目所在地参加工伤保险;探索建立淮安市退休返聘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制定出台市级统筹办法,改革生育保险结算办法,全面实施生育费用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不断提高生育职工保障水平。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管理运行机制,打造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阳光大救助平台,构建大救助体系和救急难体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灾害保险,完善巨灾保险救助体系。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综合帮扶,实施困境人群心理关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救助。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困难退役士兵群体基本生活。第四节 有效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科学设置和动态调整住房保障准入线标准,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研究制定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实施办法,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供应主体多元化和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通过住房供应体系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到2020年,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达到99%,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并维持在20%。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完善新就业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健全与城乡人口流动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创新共有产权住房保障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给予住房救助。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防范制度。

第五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强化人口管理服务。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深入实施数字人口-金人工程,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强化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培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推行关爱服务,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关怀帮扶体系。推动人口工作重心下移,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流动人口信息库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村人口信息网络全覆盖。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试点建设。

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解决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保障等问题。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社会群体权益保护,保障公平参与和分享发展成果。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扶贫脱贫、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推进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加强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强化心理健康引导。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建设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参与建设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对空巢独居、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有效关爱途径,实施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财政补贴机制,形成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格局。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0张以上。

第二十一章 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按照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底线再织牢的要求,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到2020年,48.3万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108个经济薄弱村年集体收入达18万元以上。

第一节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全面实现低收入人口脱贫。完善相对贫困人口认定机制,按照省定相对贫困人口规模和扶贫标准,做好新一轮农村低收入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市县乡有数据库,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或实现转移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工程;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着力帮助低收入农户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实施教育脱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着力减少返贫现象,扩大农村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大低收入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有效减少因病、因老致贫和因病、因老返贫现象。推动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动态调整低保标准,对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

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加强村级新“八有”建设,增强经济薄弱村内生发展动力。支持经济薄弱村积极创新方式开发资源、经营资产、用活资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继续组建市委扶贫工作队,采取成员单位驻村帮扶和联系点帮扶两种方式,实现省定经济薄弱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强化市、县区领导干部及其部门负责同志联系经济薄弱村机制。实行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推动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项目三落实。

全面完成重点片区扶贫攻坚。对重点片区实施整体帮扶、连片开发,巩固刘老庄片区扶贫开发成果,加强涟水佃湖荡低洼圩区、涟西革命老区、涟沭结合部、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盱眙河西地区等重点片区扶贫攻坚,实施富民强村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扩大经济薄弱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增强“一村一品”扶贫带动能力。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节 完善脱贫开发长效机制

突出产业脱贫。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乡村旅游扶贫和电子商务扶贫三项工程。加强政策补贴,推进教育强民和技能富民,增强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和有利于贫困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制定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扶贫开发政策,完善扶贫小产业贷款等政策,引导信贷、保险等金融要素投入贫困地区,鼓励农户用足用好强农惠农资金,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

强化社会扶贫。完善脱贫工作责任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制,确保各类脱贫致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强化党政各级各部门帮扶责任,强化市委驻县区帮扶工作队力量,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推进村企挂钩,通过合作开发、基地建设、促进就业、公益捐助、扶贫济困等途径,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脱贫步伐。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第八篇 注重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淮安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低碳循环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宜居美丽淮安。

第二十二章 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促进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严守生态红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第一节 严守生态红线

加强生态红线区域管控。在省级生态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市级生态红线的划定与调整,合理扩大全市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确保到2020年,风景名胜区、洪水调蓄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渔业水域和自然保护区等11类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21.14%。健全生态红线区域管理办法,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明确针对性的保护方向和管控措施,严禁有损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完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考核评估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红线退出机制,实现全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从量到质的提升,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依托淮安的自然生态条件,以主要河湖水体、丘陵岗地、防护林带和农业区为主体,加快构建以西部山水生态防护带、东部河湖生态防护带为主骨架,以北部六塘河生态防护带、中部古黄河生态防护带、淮河入海水道生态防护带和南部三河生态防护带为副骨架,以连接各产业城镇片区的连接线为多线的“两主、四副、多线”生态空间结构,形成生态调节主导优先、生态服务功能互补、生态产品支撑供给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洪泽湖生态经济圈,构建环洪泽湖生态廊道。

第二节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主要生态系统修养生息。实施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推进盱眙西南部矿山环境整治,实施封山育林、护林行动,修复丘陵山地生态系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洪泽湖、高邮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古淮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和白马湖、天泉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二河、张福河、浔河、清安河等河道整治,逐步恢复被破坏的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保护重点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外来入侵物种监管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升洪泽湖东部湿地和涟漪湖黄嘴白鹭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推进盱眙铁山寺和第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洪泽湖古堰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加强白马湖湿地、九龙口湿地、废黄河湿地和盱眙南部丘陵岗地等其他特殊生境保护,确保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大力实施造林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京杭大运河、二河-淮沭河、张福河、浔河沿线以及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沿岸的防护林体系,加强盱眙南部丘陵和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推广乡树种造林,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快速生丰产林和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推动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十三五”期间,完成造林5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

第二十三章 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

第一节 加强资源能源集约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8.99万公顷。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逐步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严格执行各类各业用地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到2020年,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降低38%,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达到1万公顷。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加强工业节水改造,支持工业园区探索企业串联用水、分质供水、多级用水和废水处理后回用等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继续实施淮涟、涟东和涟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生态型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展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推进能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能源强度“三控”工作要求。实施电力行业煤炭等量替代、非电力行业减量替代,到2020年,力争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推广节能型运输车辆和替代燃料,加快高耗能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支持应用高效节能家电、灯具等产品,推动节能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50%及以上节能设计标准,向节能65%标准过渡,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全省领先水平。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立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连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推进复合型循环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加强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鼓励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探索种养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以盐化新材料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高新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的循环化改造。确保县级以上工业集中区全面完成循环化改造,推动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建设,加强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连接,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建筑废弃物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化利用为重点,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国家示范产业基地建设,再培育一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

第三节 建设低碳城市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控制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实施一批低碳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近零排放示范工程。严格实施碳强度考核,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双控机制,明确碳峰值时限,探索建立适合淮安实际,且与国际碳交易市场良性对接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生态环境价值观教育,推广绿色消费,引导开展绿色企业、社区和家庭建设。倡导合理消费,在生产、流通、消费和仓储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形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推动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业发展,鼓励低碳出行。推进低碳社区和园区建设,建设低碳社会。

第二十四章 切实提升环境质量

大力开展碧水、蓝天和净土行动,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全程监管、损害赔偿、风险防控、责任追究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切实提升环境质量。

第一节 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实施蓝天行动。严格实施火电、钢铁等重点工业行业废气治理提标改造,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炉窑)达标整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施机动车尾气和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控制工程,到2020年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率达98%。全面推进绿色施工,强化道路交通扬尘防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90%。大力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到2020年油烟污染治理率达98%。继续推进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建立健全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强化大气污染源监测监控,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实施碧水行动。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强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完善工业集聚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提升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实施淮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治理与监管,确保水质国控断面稳定达标,到2020年全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以上。加强洪泽湖、白马湖等重要湖泊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到2020

篇2: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淮安市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3年3月2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发展规划编制活动,保障发展规划实施,发挥发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根据《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办法所称发展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

第三条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活动,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发展规划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管理工作,并依据职责拟订和组织实施有关发展规划;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相关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依法批准的发展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依据,应当遵守和执行。

第二章发展规划的体系与内容

第六条发展规划体系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专项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

第七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是编制其他发展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基本依据。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为五年,可以展望到十年以上。

第八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上一规划期的实施情况,下一规划期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和指标体系;

(三)主要任务、发展重点、重大项目和相关政策;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指标体系应当包括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名称应当一致,指标值应当衔接。

第九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安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中需要付诸实施的具体工作计划。计划期为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上计划执行情况和本计划目标;

(二)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三)与本计划相配套的专项计划和重大项目;

(四)其他需要安排的重大事项。

第十条专项发展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安排,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指导特定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专项发展规划一般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规划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相一致。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下列领域编制专项发展规划:

(一)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土地、水、矿产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三)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

(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六)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七)涉及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宜;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领域。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情况确定编制专项发展规划的领域。第十二条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是对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编制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应当以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以市有关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为支撑。

第三章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批准

第十三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计划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本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拟订规划草案。专项发展规划分为重点专项发展规划、一般专项发展规划。重点专项发展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的重要事项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其目录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发展改革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据职责组织编制,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编制部门。一般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向同级发展改革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后确定;需要人民政府批准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一般专项发展规划由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拟订计划草案。

第十四条发展规划编制的立项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名称、密级;

(二)规划编制依据、目的和意义;

(三)规划编制方式、时间进度、经费预算;

(四)其他相关事项。第十五条发展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拟订草案、衔接与论证、征求意见、审核与批准、公布等程序。

第十六条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将发展规划草案送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征求衔接协调的意见。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收到发展规划草案后,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反馈书面意见。

第十七条发展规划草案的衔接协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下级发展规划服从上级发展规划;

(二)专项发展规划服从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专项发展规划之间互不矛盾;

(四)专项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发展规划草案在衔接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视不同情况,由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发展改革部门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予以协调。

第十八条发展规划草案报请审核或者批准前,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出具书面论证报告。有关专项发展规划编制部门在组织专家论证时应当有发展改革部门参加。第十九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发展规划草案在报送审核或者批准前,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通过公布规划草案、举行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二十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草案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在报送批准前,应当听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委员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对发展规划草案在衔接协调、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发展规划编制部门应当进行研究,合理的予以采纳。发展规划草案未经衔接协调、专家论证及征求意见的,不得报送审核、批准。

第二十二条编制发展规划草案,依法需要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会同环保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篇章、说明或者报告书。

第二十三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草案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专项发展规划一般在规划期的第一年完成编制和报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重点专项发展规划草案,经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一般专项发展规划草案,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核批准;经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的,报人民政府批准。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草案,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第二十四条发展规划草案在报送审核、批准时,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一并附送发展规划草案编制说明、专家论证报告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发展规划草案编制说明应当载明编制过程、衔接协调、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等情况,以及衔接协调、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中未予采纳的意见及其理由。

第二十五条除涉及国家秘密外,发展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由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发展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十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健全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加强评估与考核,协调解决发展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七条发展规划的实施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的计划、阶段性计划、推进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或者专项行动计划、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等。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发展规划由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其他发展规划由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并向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当确保发展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对列入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第二十九条发展规划的实施中期,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组织评估,并向原批准机关报送评估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中期评估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半年执行情况报告,应当报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发展规划期满后,发展规划编制机关应当组织评估,评估报告应当报送原批准机关备案。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重点专项发展规划开展评估,评估报告应当报送原批准机关备案。

第三十条发展规划评估应当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发展规划评估应当制定评估方案,评估方案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时间等。发展规划评估可以委托有关专业机构承担。

第三十一条发展规划经批准后,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或者修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展规划可以调整或者修订:

(一)上一级发展规划调整或者修订的;

(二)经过中期评估需要调整或者修订的;

(三)国家和省发展战略、发展布局进行重大调整的;

(四)经济社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调整或者修订发展规划,由发展规划编制机关提出调整或者修订方案,并经过衔接协调、专家论证以及征求意见后,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批准和公布。

第三十二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发展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检查,并将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绩效评价与考核内容。监督检查情况和考核结果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第三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发展规划之间存在矛盾的,可以向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意见;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予以处理。对违反本办法编制、实施和管理发展规划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控告,有关部门在接到举报、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并予以反馈。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依照本办法应当编制发展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编制、调整、修订发展规划的,由发展规划批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

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有关部门未按照发展规划确定的内容履行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六条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组织编制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篇3: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淮安市2001—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季度、年报表,人口资料,人均GDP资料来源于淮安市统计局。

1.2 方法

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3]的标准和要求执行,评估淮安市2001—2010年实施《规划》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益、社会成本、成本效应/效益成本比。有关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 2003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社会效果

2.1.1 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人数

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 687人,估算未经治疗死亡人数8 172人,登记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170人,减少死亡总人数8 002人。见表1。

注:《规划》为全国结核病防治中规划(2001—2010年)。

2.1.2 减少肺结核发病人数

共成功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14 197人,成功治疗涂阴肺结核患者15 400人,按规划贡献因子0.67计算,可以使126 074人避免感染,避免新发肺结核12 607人。见表2。

2.2 社会效益

2.2.1 直接效益

即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通过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可避免新发肺结核12 607人,按患者次均门诊医疗费用136.25元,每例患者年门诊5人次计算,可以减少医疗费用858.85万元。见表3。

2.2.2 间接效益

即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成功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 830例,按治疗1例肺结核患者挽回的DALY(disability adjusted lfe years,伤残调整生命年)为9.5计算,《规划》期间,挽回的总DALY为188 384.9个。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劳动力人口比例约占70%,2001—2010年全市人均GDP为13 587.5元,按此计算,挽回的社会总价值为17.92亿元。见表4。

注:《规划》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注:《规划》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注:《规划》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2.3 社会成本

执行《规划》期间,全市实际支出各级政府经费1 758.25万元,支出各级国际项目经费64.55万元,支出各级其他经费8万元,本地应用于结核病防治社会总成本为1 830.8万元。见表5。

注:《规划》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

2.4 成本效应比与效益成本比

成本效应比=社会总成本(R)/挽回的总DALY(L)=18 308 000/188 384.9=97.18

即每挽回1个DALY损失需投入97.18元。

效益成本比=(直接效益J+间接效益N)/社会总成本(R)=(8 588 518.75+1 791 775 880.13)/18 308 000=98.34

即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以产生98.34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3 讨 论

淮安市实施《规划》期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4]。2001—2010年,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 687例,其中新发涂阳13 401例,治愈12 480例,治愈率93.13%;复治涂阳2 079例,治愈1 595例,治愈率76.72%;涂阴肺结核患者16 505例,完成疗程15 400例,完成疗程比例93.31%;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

通过对全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和管理,肺结核患者死亡人数减少8 002人,使126 974人避免感染,避免产生新发肺结核12 507人,避免产生新发肺结核患者所减少的社会医疗费用支出为858.85万元,共挽回DALY 188 284.9个,因避免传染给他人产生的额外劳动力损失从而为社会挽回间接经济损失达17.92亿元。通过成本效应比和效益成本比计算得出,在《规划》实施期间内,各级政府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98.34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目标,降低了结核病患病率,控制了结核病疫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核病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5],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疾病防控项目的一项重点工作。鉴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低投入、高效益,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议:政府继续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承诺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大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保障配套经费到位,满足结核病防治工作需要,改善结核病防治定点诊疗机构的软硬件条件,依法加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变被动发现病人为主动发现,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继续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及“两免”政策,这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职责,更要上升为各级政府行为,保证公益性宣传的实现;继续抓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管理工作,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蔓延。

参考文献

[1]龚幼龙.社会经济评价融入结核病控制项目[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1):36-38.

[2]WHO.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al,surveillance,planning,financing,2003[R],WHO REPORT,2003.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147号)[EB/OL].[2010-09-02].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89/201009/48837.htm.

[4]丁守华,谢靖,金韬,等.2001—2009年淮安市肺结核病发现与治疗转归[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6):673-675.

篇4:试论淮安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0 前言

当今,人们生活在繁忙的生活环境中,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紧张的生活状态,不同层次的群体都需要一个缓解生活的压力的休闲娱乐场所。所以,对城市公园的功能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公园的设计既要满足市民追求世外桃源的与世隔绝感,还要满足与都市生活紧密相连的便捷功能,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笔者认为城市公园的设计,不需要界定风格种类,也不是脱离大众实际使用需求的华而不实的规划设计,而是应当以人为本,以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的生态型景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从整个城市环境出发,贯彻活水乐水、生态与城市相融合的主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以景观规划优先,强调人文环境与社会相统一,注意防洪防汛和景观绿地相结合,构建水环、绿环和人文景观环,提升城市的时尚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设计背景

淮安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北侧,北接宝应、金湖,西连天长市,南望扬州市,东连兴华,西部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案位于淮安市区东部的里运河上游河段附近,靠近市中心,周围有多个居民区,人流量比较大,方案辐射群体比较多。地块为一个比较规整的梯形,全长8公里,毗邻城市主干道,东侧北部有居住区,东侧南部有学校,北侧有居民区,南侧有商业中心,面向的群体比较广、杂。此地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基地缺少停车场,道路较窄,设施不完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设计内容

俞孔坚提出“化妆”症结种种,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无论是北方大都市,还是南国小城,无论是新建小镇,还是千年古都,许多城市都为建设纪念性和展示性景观大道而大兴土木。它们往往以欧洲的巴洛克城市景观大道为模板,强调宽广、气派和街景立面的装饰。淮安里运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延续俞孔坚的论点进行概念规划,以“四季如春”为主题,搭配自然植被景观的选择为主要方向,并通过对四周环境与内部空间交通互通关系分析,当地环境气候的特点和方案的需要选择自然植被,在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景观的美观程度。整个公园的自然植被覆盖率将占80%,四周更以密集灌木丛分割了内外空间,以保证公园活动的安静舒适性。茂密的植被丛中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广场,动静结合。中心的水景则是本设计最突出的地方,方形跌水池既提升观赏价值、满足人的亲水性,同时也为周围的植被提供了生长的水源,减低了人工灌溉的费用。

作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公园,美观固然重要,但实用功能性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设计方案缺少满足人们需求的实用性,是虚有其表的,因此在设计中结合自然的景观和周围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功能的分区,一方面阻隔了内外空间,避免交通的噪音影响园内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保证内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

由于地块四周均为交通要道,根据四周实际状况结合内部的道路分布,确定入口、中心干道、林间小路等道路类型,室内外交通贯穿联通,便于人员出入便利。公园道路不仅要注意总体的布置,通常有意把公园小路引申到树丛中,让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进行交流。整个里运河公园禁止车辆入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公园内由主干道,碎石小径,木质水岸步道、林间小道等构成。主干道宽六米,由于公园内植物居多,主干道也可作为消防通道;林间小道宽1.5米,主要为散步者使用,保证两人可并肩而行;木质水岸步道宽2.5米,略宽的步道可让人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危险的发生。

在道路中,功能区确定后,则可根据情况种植来确定植被种类、分布情况、配置方式等,用常绿树种分隔空间,并作为背景,以此来完善空间布局。根据周围环境综观内部空间,运用抑扬先抑的原理,充分利用原始地块的地形,两边种植高大乔木过渡到矮小灌木,远处同理,则形成一幅很好的框景效果。纵向考虑空间,同时考虑运用障景、框景、借景手法来协调远景与近景的关系;横向思考,周边的交通,所以运用高乔木分隔,矮小植物围植。并考虑与四周环境结合的对景运用,使公园内部景观与外部环境趋于和谐。

3 设计节点

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公园,要兼具休闲娱乐多种功能,并保证各自功能互不干扰。因此,可在此方案中规划多个不同广场,并运用碎石小径、木质小道连接成一体。而两个关系密切的主广场,一个为中心活动广场,一个为休闲广场,用三角草坪连接,四周丛植树木以避免影响周围活动的人群。休闲广场周围规则的大乔木种植便于人们在树下休息,根据人的亲水性放置了一个镜面喷泉,初夏供人嬉戏,秋冬则变成一镜面景观。根据人类对于开放和私密空间的行为需求,另设置两个私密的小广场,一个以功能为主的简约集散地,另一个以草坪为主的休闲地,便于人们更加贴近自然,在草坪上活动休息。不论是开放性还是私密型的空间,四周均以草坪为主,且每一处的草坪和四周植被结合自成一个区域可休息、娱乐,大大提高了公园的空间利用率,也减少了区域的局限性,人们通过自身的需求对一些无明显标志的场地进行利用。

4 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应融合“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营造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绿化景观。公共绿地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统一考虑公共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根据使用要求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

植被配置讲究高低有致,层次分明。公园四周以高大的乔木和连片的灌木为主,作为缓冲隔离带,并以常绿落叶植被为主,辅以色叶植物增加视觉的审美,保持公园植被的鲜活景色的同时增加公园的活力。园内主要运用适合于江南地区生长的银杏、红枫、红花继木、樱花、杜鹃等植物,既保证了植被的日后生长,起到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也兼顾了植物四季的观赏性,同时植被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各个不同功能区由植被阻隔互不干扰。当四季更替时植物颜色变换,叶子掉落在草坪和水池中更添一分景致之美。

植被主要分为三层,形成一个包围式的锥形。第一层为处于中心的高大乔木,以常绿植物为主,使得四季都可以起到遮挡作用。第二层为低矮乔木,多采用四季色叶植物,起到点缀色彩作用,四季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受。第三层为灌木,采用丛植和列植的方法,即可做花丛也可做路旁绿篱带,主要运用银杏、桂花、桃树、红枫、杜鹃、大叶黄杨等。

5 设计总结

对于里运河公园景观设计,笔者力图改进传统空间单调的弊端,结合周围环境突出强调现代特色的同时与自然对话,营造新的城市公园空间,创造协调的宜人的生态景观环境。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形成一系列的景观,构筑人群集散交往的活动场景,强化公共活动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简·布朗·吉乐特.彼得·沃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篇5:淮安市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14年3月,市政府批准了我委组织编制的《淮安市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5)》(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规划》理解和执行,现作相关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淮安物流业经过长期以来的建设,物流业态初具规模,对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显现。但淮安物流大多从传统业态发展起来,同发达地区相比物流结点空间布局不合理、物流业集聚度不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迫切需要制定专业规划来统领物流业协调发展。

淮安独特的区位优势,邻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也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良好的综合运输优势和产业基础,使淮安具备发展大商贸、大物流的有利条件。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淮安迫切需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定位,促使淮安物流业适应支撑未来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江苏省 “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颁布,为淮安《规划》的制定发挥了政策支撑作用。

市委市政府紧抓建设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必需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多渠道、多业态、内外贯通、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发展系统。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省内知名专家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市政府于2013年8月组织了讨论。市发改委在2014年2月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进一步听取了相关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市政府批复印发了《规划》。

二、《规划》编制意义

《规划》编制进一步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管理决策手段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体现了提高淮安现代物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了以规划引领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科学思路。

《规划》编制采用物流业发展与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合并编制形式,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了规划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方便了规划的贯彻落实。

《规划》明确淮安下一阶段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物流园区空间布局方案,确定了淮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规划》编制有利于加强对淮安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有利于促进全市物流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利于形成物畅其流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推进淮安现代物流业走向区域化与国际化。

《规划》提出了保障措施,明确了市发展改革委在加快物流业发展中的牵头作用,健全了管理机制,解决了淮安物流业管理多头、职责不明问题。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通过对淮安物流现状、基础条件分析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预测,论述了淮安物流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战略重点,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淮安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共分十一章45节,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淮安物流业总体发展纲要

1.指导思想 坚持以推动物流业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为主题,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通道建设、坚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能力、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为目标,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创新物流发展方式,加强产业联动及区域联动,着力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有序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

2.战略定位 主要依托淮安市的综合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将淮安打造成立足苏北,辐射鲁南、豫东、皖北地区,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立足苏北,辐射鲁南、豫东、皖北地区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形成苏北内陆地区对接沿海地区的区域性物流转运枢纽和苏北重要的保税物流集散中心。

3.发展目标 主要把淮安打造成沟通国际、服务长三角、辐射周边的苏北现代物流产业高地,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到2015年,物流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形成新增营业收入50亿元上省级示范性物流园区1-2个。到2020年,物流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新增营业收入50亿元上省级示范性物流园区3-5个。到2025年要求物流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

4.总体框架体系 《规划》确定淮安物流发展以“3平台5体系4园区8中心”建设为总体框架体系。即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发展政策三个平台,形成商贸、产业、电商快递、港口、保税五大物流体系,建设淮安东南物流园区、淮安空港物流园区、淮安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淮安保税物流园区四个园区,建立淮安盐化工物流中心、淮安粮食物流中心、涟水物流中心、洪泽物流中心、盱眙物流中心、金湖物流中心、淮安新港物流中心、马坝物流中心八个物流中心。

(二)确定了淮安物流结点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 一是依托涟水机场临空产业优势,发展空港产业物流,推动快递龙头企业建设区域快递物流基地,加强保税物流服务,建设苏北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二是依托淮安综合大市场、公路枢纽、新长铁路袁北货站、西港片区,采用“一园二区”布局方案,高标准打造淮安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三是依托苏北灌溉总渠、新长铁路、京沪高速等交通优势,在淮河入海航道以北、临近连淮扬镇铁路,建设淮安东南物流园区,打造电商快递物流基地,完善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提供大宗物资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等中转联运服务。

四是立足淮安综合保税区,依托涟水空港及高速公路优势,发展保税物流,开展进口商品的保税、展销、分拨、国际电子商务等物流服务。打造辐射苏北、山东、安徽,与青岛港、上海港联动的保税物流集散中心。

五是利用淮安新港良好的水运条件,扩大港口规模,重点建设连接苏北、苏南,辐射皖北、鲁南的内河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重点发展水陆、水水集装箱物流。利用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的水资源优势,依托贯通洪泽湖和高邮湖的淮河入江水道,加快金湖港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金湖港港口物流、制造业物流及商贸物流。

六是根据淮安产业发展特点,加快产业物流发展。⑴依托盐河航道打造面向苏北,辐射沿海,服务苏南的集粮食交易、加工、检测、仓储、转运分拨、配送、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⑵依托洪泽湖的水产资源优势,围绕洪泽湖水产品批发市场,打造洪泽水产品物流中心,提供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加工配送、冷藏冷冻等物流服务;⑶依托淮安盐化工基地,以盐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传统盐产业为支撑、盐产业延伸为拓展,建设盐化工物流中心,为盐化工基地提供原料及产成品的仓储配送、中转分拨、仓单质押、展示交易等服务;⑷利用盐河航道、宁连高速等的优势,建设涟水物流中心,为涟水县酒业、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⑸利用盱眙的区位优势及农副产品资源,建设盱眙物流中心,为龙虾、畜禽、经济林果、优质稻米等特色农产品提供流通加工、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服务。七是根据淮安空间布局规划,依托宁淮高速公路、宁连一级公路、121省道以及金马高速公路交汇的交通条件,打造马坝物流中心,为淮安市南片区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提供货物集散、货运配载、仓储配送、货运交易、干线运输、货运班车等公路物流服务。

(三)明确了加快淮安物流业发展重点工程

第一,抓好重点物流园区培育工程。将淮安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淮安东南物流园区打造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对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将盐化工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打造为专业特色明显、物流规模大、专业能力强、行业配套功能全、对行业物流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物流园区。将淮安新港物流中心打造为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信息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全的内河集装箱物流中心。支持建设淮安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淮安东南物流园区,打造为省级重点物流园区。

第二,多式联运与转运设施工程。完善综合交通建设与管理体制,有力促进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推进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布局的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工作。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衔接设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以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等为主的多式联运,鼓励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积极开展多式联运服务,实现最佳的运输衔接和物流效率。第三,城乡配送工程。加快推进淮安城市配送网络与农村物流网络的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打造便利、快捷、高效的城乡配送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城市配送网络,大力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体系,积极推进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配送站的建设。加快农村物流网点建设,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畅通城乡双向物流渠道。

第四,口岸物流工程。加快推进淮安保税区物流园区、淮安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完善保税物流功能,积极发展保税仓储、国际采购、国际分销、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等业务。推进淮安新港水路二类口岸的建设,完善配套物流功能,推进新港与连云港、南京、太仓等开放港口的有效对接,积极拓展内河集装箱业务。

第五,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加快建设汇集全市物流信息资源、与全省信息平台及全国信息平台有效对接的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信息采集的智能化,提升物流信息采集的速度、效率及准确率。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全市物流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机制。

(四)提出了加快淮安物流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管理协调体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由发改,经信、交通运输、商务、财政、粮食、供销、统计、规划、国土、海关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淮安市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针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方案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推进物流业重大项目建设。

二要强力推进规划的落实。各县地方政府也要将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制订当地物流业规划及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当地物流业的发展。重点物流企业向规划的物流布局区域转移,促进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的优化布局。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物流相关企业向物流园区园区集聚。

三要提升物流业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淮安市现代物流业统计信息收集、研究、监测、发布体系。建立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淮安市物流业的规模、结构以及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物流协会在政府与企业联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化协会在规划编制、政策研究、物流咨询服务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中介服务功能。

篇6: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局

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邀 标 委 托 书

淮安市规划局

2013年01月

一、项目背景

在建连淮扬镇铁路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中北部的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线路正线全长311.64km,总预估算399.64亿元,桥隧比72.58km/%。连淮扬镇铁路北承陇海铁路、连盐铁路,中联新长、宿淮、宁启铁路,南与沪宁城际相接,形成纵贯江苏省中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南北纵向中轴铁路主通道,对加强沿线地区城市与省会城市南京及我国经济中心上海的联系,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拉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8月27日,连淮扬镇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12月7日,铁路总公司在南京召开连淮扬镇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通过行业审查。

近日来,规划部门围绕着高铁站选址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秉持“零换乘、无缝对接”的设计理念,对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营造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尤其是对枚皋路--顺德路景观大道、高铁站场核心区的交通组织、设施布局及周边用地经营进行了初步的设想,拟形成以高铁站为核心,构建长途、快速公交、公共停车等一体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并明确了以高铁站场为动力源,通过办公商务中心、大型城市绿地、高端社区等重要城市功能的导入,力图将高铁站周边打造成为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星级宾馆、商业购物、文化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片区。

为进一步研究高铁新城与中心城市的关系,谋划城市东部地区未来发展的愿景,统筹该地区基础设施共享、水系优化改道等问题,以期达到高效、集约开发周边土地,展现高铁站周边良好城市形象和建设氛围,并为谋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高铁枢纽站场布局规划等奠定基 础,淮安市市政府决定开展高铁新城周边概念性规划及中心核心区城市设计。

二、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淮安高铁新城概念性规划及中心核心区城市设计

(二)规划定位

建设成为淮安具有区域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引导型城市发展区,现代生产服务功能空间载体,城市现代化形象展示窗口。

(三)规划设计范围

概念性规划研究范围:东至柳浦湾路,西至鸿海路,南至纬二路、山阳大道,北至迎宾大道(海口路),规划总面积约33.4平方公里,共分为核心功能区(5.7平方公里)、综合功能区和远期扩展区三大区域,通过对周边用地现状的分析,并对交通、水系和基础设施的梳理和整合,进一步研究确定本区域的功能板块、空间结构和城市意向,协调好用地布局。

城市设计范围:东至京沪高速,西至鸿海路,南至广州路,北至徐杨街,规划总面积约为5.7平方公里。

三、设计要求

(一)规划设计目标

1.明确高铁站周边约33.4平方公里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充分发挥高铁站的交通枢纽作用和带动作用,细化功能性主题安排,统筹用地、交通、水系、基础设施等要素,指导未来具体开发建设,打造淮安未来一段时间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增长极。

2.细化高铁站周边约5.7平方公里的建筑形态和景观。注重强化区域识别性,塑造“形象独特、生态绿色、活力开放、科技智能”的新型 城市中心意象,匠心营造彰显地域特征、富有国际化、生态化特色的个性城市标志区。

(二)规划设计具体要求

1、主要功能意向

(1)三大功能片区:核心功能区由商业商贸、文娱休闲、会展办公、生活居住四大功能板块构成,未来发展将成为淮安城市东南部的次中心;综合功能区是未来核心区开发拓展的备用地区,为高铁新城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贮备;远期扩展区是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考虑,作为未来高铁新城待开发使用地区。

(2)主要功能布局:考虑高铁站通过一条城市主干道连接市级行政、文化、体育中心,因此将枚皋路--顺德路--高铁站站前广场作为高铁新城最核心的主要景观轴线;沿轴线两侧布置不少于100米的城市带状绿地,既强化轴线功能、又作为景观开敞空间;沿中心绿带两侧一至两个街区作为商务综合区,注重此范围建筑和空间的组织形式,与高铁站屋、南北两侧居住建筑群在形态、体量、高度上协调,在主要节点布置几栋高层标志性建筑,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和突出的城市形象。

(3)主要集散广场:布置在省道237东侧,可结合布置长途客运站、广场绿地(中间可设置开阔的生态水面景观)、小型商务酒店等功能建筑,广场周边建筑高度体量应该详细研究,确保建筑与站场建筑本体的协调。

(4)高铁站及配套:通过对站场位置的最终确定,规划在站屋以东至京沪高速之间(约300米-400米),布置以站场内部办公、机车维修、公交站场等配套服务用房,其中高铁站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汽车站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公交首末站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

2、关注两个重点

(1)交通组织:处理“三个关系”。即着重处理好区域内的道路交通与周边地区及城市的整体道路交通的关系,徐杨路、广州路拟规划为高铁站主要进出站道路;处理好高铁站周边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系统的关系(重点是省道237、徐扬中心街、广州路三条道路与站场进出线的关系);处理好广州路、徐扬中心路跨京沪高速的形式及与东片区城市道路的衔接关系;结合有轨电车远期规划,预留有轨电车停车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左右。

(2)土地利用:明确“四个范围”。即明确高铁站场和线路用地控制范围;明确城市公共空间和各类服务功能用地范围;明确可经营用地空间范围;明确近、中、远期发展方向和空间。

3、考虑三个问题

(1)生态环境:区域内河道众多,其中老一支渠、大寨河、乌沙干渠、四支渠等河道承担城市防汛、灌溉等功能,规划应充分利用区域内水系等环境因素,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状景观资源,构建良好的绿化景观系统,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打造枚皋路--顺德路--高铁站站前广场、徐杨路、广州路三条景观轴线。

(2)水系处理:为了地块更加规整、效率更加高效,针对规划区中大量的河流、干渠、池、塘等水系的改道调整应征求水利部门的意见(尤其是核心区范围内的大寨河、乌沙干渠及北侧四支渠)。

(3)拆迁安置:结合相关乡镇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规划地区大量的村庄搬迁人口转移情况,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前谋划安置方案,规划应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好人口转移及安置小区的选址、设计工作。

4、推敲五个问题

(1)整体空间结构:提出富有创意的整体设计理念,总体交通、建筑、景观关系流畅,平面展示美观大方,要求以高铁站为基准,保持空间上东西向的中轴线延续。

(2)建筑空间布局:明确建筑群空间布局、组团关系和空间形态框架,合理布置商贸办公、科技信息、文化展览、商业娱乐、游憩休闲、生活居住等功能。

(3)地下空间开发:贯彻地下空间整体综合开发的理念,协调好地下停车、商业的流线组织,但也要注意地下空间单元大小的合理性,便于分时序、分主体建设实施。

(4)城市公共空间:确定游园(公园)、水系、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重点处理好高铁站站前广场与枚皋路--顺德路景观轴线上景观的整体性,把开敞空间连成一体,形成开放、连续、有序的特色城市景观。此外,可利用现有河道(大寨河、乌沙干渠)水系引入大面积开阔水面,塑造开放性广场将高铁景观展示给公众,可对公共建筑提出一些意向造型,充分挖掘和表达淮安运河文化元素,营造别具地方风格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中可融合喷泉和水幕电影等景观。

(5)城市天际轮廓线: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高度区段、建筑群组的关系,尽量避免规划较多的超高层建筑,确定主要节点、视线廊道、界面等要素及相互关系。

5、形成三个体系

(1)为了建立全国一流、江苏领先的城市新中心区,必须突出策划系列功能支撑体系;

(2)建立一个全新的地下、地上,人车分流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3)建立特色突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城市空间景观体系。

四、成果要求

设计成果重在城市功能的合理安排组织、城市空间景观的营造、城市形象特色的突出、城市交通组织合理有序、核心建筑个性特征明显。

1、文字说明

(1)方案总体构思。重在讲清楚规划立意构思,同类案例研究和结论,规划思考重点及出发点,规划方案亮点以及重要规划项目策划,策划项目的类似案例介绍,分期建设和实施的策略建议等。

(2)规划用地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2、图件

(1)规划总平面图1:2000(根据比例可适当调整);(2)不同角度鸟瞰图(8张以上);(3)重要节点和主要道路沿街效果图;

(4)专项分析示意图:如功能布局图、节点视线视廊分析图、交通组织、停车设施布局等等(数量、内容及比例按我市停车指标规定配建);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分析图、节点视线视廊分析图;

(5)站场广场建筑群概念方案,主要表达建筑造型和总平面布置;(6)中轴线景观策划和广场景观概念方案。

3、成果形式

(1)包含上述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缩印软封面精装本15套,规格统一为A3(297x420mm)。含主要说明和图纸的简装本15本。

(2)包含上述所有文字说明和图件内容的电子备份文件2套,文本为DOC格式文件,图纸为DWG格式文件,效果图为JPG格式文件。

(3)包含上述主要图件内容及简明必要的文字说明彩色汇报展示图纸1套,规格统一为A0(1189mmx841mm),比例、内容及深度需符合上述具有要求,并应装裱在相应尺寸的轻质图板上。(4)汇报展示用电子文件1份,为PPT格式文件。10分钟左右的多媒体,180秒左右动画。

(5)规划总体模型(比例1:2000)。

五、相关约定

1、设计成果的版权归属

(1)设计单位需保证其所交付的最终设计成果完整、无误、有效,并保证所交付的设计成果不侵犯第三人的任何合法权益。

(2)甲方对设计单位交付的设计成果验收后,因设计成果所产生的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任何权利均归甲方所有。

2、其他约定

(1)设计单位应提供营业执照、设计资质证书(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以及参与设计全部人员的名单和简历说明。

(2)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成果经甲方预审后仍未达到本设计任务书要求的成果,甲方可以酌情减少设计费用。

(3)方案征集过程中,任何一方如在履行义务时受到不可抗力阻止、妨碍或拖延,应在不可抗力发生之后3日内书面通知另一方,并提供相应的不可抗力发生的有效证明文件,以表述情况及不能全部或部分执行的原因。

(4)在履行项目设计合同时,设计单位应交纳政府的一切税收和费用,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为依据。

(5)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应互相谅解、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能解决,应交由淮安市相应级别的行政主管部门管辖。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章耀、宋伟 联系电话:0517-83660078 传真:0517-83640256 邮编:223001 EMAIL:swxx@vip.qq.com QQ:359711601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新城福地路1号(市规划局)

2014年2月13日

附件:

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淮安经济开发区南马厂乡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淮安市楚州区席桥乡总体规划(2010-2030)

4、淮安市楚州区席桥、城东工业集中区(楚州开发区北单元CZ07)控制性详细规划

5、相关市政专项规划

6、省、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日照、停车等技术规定

7、规划范围项目现状分布图(CAD)(截止2013年底)

上一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下一篇:文件保密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