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2024-05-08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共8篇)

篇1: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四 川 大 学 文 件

川大教[2006]120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本科实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重新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四 川 大 学

二OO六年八月二日

主题词: 实验教学 管理 办法 通知

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 二OO六年八月四日印发 打字:郑 莉 校对:孙克金 印数:260

附件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修订)

一、总则

第一条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二条 实验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能力和现代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为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特修订本办法。

二、实验教学计划管理

第三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院根据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制订,经学校审定,作为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依据。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第五条 实验教学计划主要反映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等。第六条 实验教学计划中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两类。鼓励有条件的实验课程独立设置,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开放。

第七条 学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必须将实验课时(含计算机上机)从课程的总学时中分离,并列入教学计划进度表中“实验与实践”栏目。

第八条 实验教学计划确定后原则上应保持稳定。若因特殊原因需调整实验教学计划的,需报教务处审批并交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

三、实验教学大纲管理

第九条

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实验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检查、考核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凡教学计划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

第十条

实验教学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2、实验项目的内容和学时分配

3、实验项目的教学方式和特点

4、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5、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主要参考资料

根据实验课程选课人数、实验室容量和实验仪器设备的台(套)数完成二次排课。实验中心(室)应及时公布实验课表,并报教务处和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备案。此课表将作为学校检查和督导实验教学运行及秩序的主要依据。

六、实验课指导教师

第二十二条 实验课指导教师主要由理论课任课教师和专职实验课教师担任,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可作为辅助指导教师。原则上要求理论课任课教师在每学期任课期间应参加至少一轮的实验指导工作,以便了解实验教学情况,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的结合。

第二十三条 实验课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认真备课,写出实验指导教案,并做好实验预试工作。

第二十四条 指导教师应模范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四川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同时按《四川大学学生实验守则》严格要求学生。实验前,应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不预习实验者,不准上实验课。

第二十五条 指导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个性化培养。

第二十六条 在实验中,指导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学生实验数据和结果是否准确。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数据并签字,凡不合格者一律要求重做。

第二十七条 指导教师应对实验报告提出严格要求,并认真批改、加注评语和评定成绩。不合格的实验报告应退回重写。实验报告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在下次实验课时讲解。

第二十八条 新参加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在熟悉该课程全部实验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参加实验操作培训及考核,并进行试讲,经实验室主任审查认可后,方可正式指导实验。

第二十九条 指导教师应讲解实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学生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实验操作,并对学生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教育。如遇突发事故,应落实《应急处置预案》中的相关措施,并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疏散。

第三十条 实验课结束时,如发现实验仪器设备、工具等有损坏,指导教师应立即组织当事人进行调查,并填写《仪器设备报废遗损事故报告单》,配合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处理意见,报请相关部门处理。

七、实验室工作人员

九、实验考核及成绩登录

第四十四条

实验课程可实行考试或考查制度,应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执行实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成绩原则上应依据课前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情况、实验态度和纪律及期末考试(考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第四十五条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原则上以考试为主,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者五级记分制。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原则上以考查为主,其实验成绩应按实验学时所占课程总学时比例记入该课程总成绩内。

第四十六条 缺课累计超过实验总学时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该实验课程的考试或考查。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本门课程考试。未取得实验课程学分的,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重新学习。

第四十七条 每学期期末由任课教师在网上录入学生成绩。

十、实验教学质量管理

第四十八条 实验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了解实验教学运行情况,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四十九条 各教学单位应完善和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检查与督导工作,将实验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纳入规范化管理。通过检查、评估,不断调整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五十条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学校关于实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有关规定和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教学检查、评估工作方案,并定期组织实施。

十一、实验教学研究

第五十一条 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吸收科研和教学成果,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定期开展实验教学方法研讨、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和实验教学总结等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五十二条 学校定期进行实验技术项目立项工作,定期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对在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十二、实验教学档案管理

第五十三条 实验教学档案是实验教学活动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态历史记录。各实验室应按照教学管理及实验室工作档案与基本信息的收

篇2: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计划管理办法(修订)

本科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和修订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立法和执法活动之一,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

1、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质量及有关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

2、教学计划应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原则为依据组织制定。学校通过教务处结合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安排落实。

3、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专业教学计划应适时进行修订。

二、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程序

1、教务处提出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意见,经学校审批后,作为学校的文件发至各学院、教研室(系)。

2、各学院根据文件的要求,组织本院各专业教研室(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拟订专业教学计划。

3、各学院应对各专业教学计划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审议、修改,由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审定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务处。

4、教务处组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各专业教学计划,报主管校长审批同意执行,即为学校法定文件。

5、各专业教学计划应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向全校学生公布,以便学生安排学习计划。

6、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学制与学位;

(2)课程设臵、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课内外学时、学分分配;(3)教学进程计划表;

(4)必要的文字说明与统计数字。主要是对教学计划的构成做一个概括性的说明,同时对计划中的一些教学环节做出统计。

三、教学计划的执行

1、经主管校长批准同意执行的教学计划,由教务处和各学院负责组织执行。

2、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法定工作任务,任何教研室(系)、教师和教学人员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教学任务按学科性质和业务范围由各学院、相关教研室(系)归口承担,由教务处划分、协调并落实。任何学院、教研室(系)、教学人员都不得单方面强行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特殊情况下,可由相关的单位在教务处主持下协商解决教学任务的归口转移问题。

3、执行教学计划的工作程序

(1)教务处按照已批准的教学计划于每学期第4-6周(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届时通知)向各学院下达下一学期教学任务;

(2)各学院接到通知后,应按照通知的要求在网上核对计划并尽快把教学任务分解,具体落实到有关教研室(系)及承担教学的所有教师及教学人员。

(3)学院在核对教学计划、分解教学任务后,由各学院、公共课教研室教学任务录入人员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排课、调课管理条例》及每学期排课工作注意事项所规定的时间及流程在网上填报教学任务;

(4)教务处根据学院上报教学任务进行统一排课。排课结束后,教务处在网上公布初排课表,各学院、公共课教研室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在网上核对各门课程排课情况,如有调整,按照《四川大学排课、调课管理条例》由教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教务处调整,教务处于期末前形成课表。

四、教学计划的修改

1、经主管校长批准同意执行的教学计划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等。

2、凡对已经批准正在执行的教学计划,由于增开、减开、更换必修课程(含必修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导致课程结构的变更,均属更改了教学计划。

3、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修订教学计划,必须严格按照制订教学计划的程序,提出调整、修订教学计划的书面报告,说明调整修订的理由,经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和主管教学院长审核,并附上调整、修订后的完整教学计划,报教务处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凡未经教务处审查同意的课程调整,学校一律不予认可。

4、凡未按上述规定报批而擅自更改教学计划者,均按教学事故处理。

篇3: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一、大类培养, 夯实基础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考虑到我校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 为了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提高毕业后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采取了大类统一招生、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专业分流的做法, 新生进校后按社会学大类培养, 专业选择在第二学年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自主确定。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 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期望和能力特长填报专业方向, 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 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平台 (必修、选修)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必修、选修) 、专业课程平台 (必修、选修) 和实践教学平台 (必修、选修) 。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和8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导向是要求社会学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厚实、知识口径宽广, 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能够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社会学概论》由多名教师以讲座形式共同授课, 介绍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前沿。

二、广泛借鉴, 融入主流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权威性, 修订工作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 充分听取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方努力, 我们广泛借鉴和参考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波士顿大学城市学院、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等10多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 增补和新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政策评估”类、“社会治理”类、“综合能力”类、“学科前沿”类、“民族特色”类7大类20多门课程。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要求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 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 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此, 根据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年) 》的新要求, 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 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10门课程全部纳入培养方案。

三、顺应潮流, 关注前沿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 是从社会事实出发, 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 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 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 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2]。就世界范围而言, 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而言, 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 教育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 还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整来解决, 用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理论来解决。为此, 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潮流,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 策 , 特别是关 于社会建 设与社会 治理方面 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我国国情。为此, 依据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项目评估与管理》、《社会政策》、《 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选修课程 。与此同时, 还开设了《社会学前沿讲座》、《社会博弈论》等学科前沿性课程。

四、立足院情, 体现特色

社会学系所在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二级学院, 现有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 有民族学 (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 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 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设在本学院。

为了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 积极配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 必须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 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工作》、《民族事务管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等“民族特色”类专业选修课, 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五、强化技能, 突出应用

社会学专业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论”的优势, 社会学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其理论建树和思想启迪, 可以说是“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二是“技术”的优势, 社会学会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系统训练大家的实务操作技能, 提高动手能力;三是“人文关怀”的优势, 社会学始终关心和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问题, 尤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好了社会学, 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2005版和2009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 “理论”和“人文”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占了较大比重, 存在“理论课时偏重, 实践课时偏少, 技能训练不足”的弊端。为了强化技能训练, 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新版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和“综合能力”类的课程, 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开源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技术与操作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 等课程群。

六、循序渐进, 遵循规律

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课程设置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 将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共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 模块下又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 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模式, 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 即大学低年级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七、结语

综上所述, 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 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 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合理设计课程模块, 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相信, 新版培养方案符合 民族院校 的办学定 位和现代 教育理念 的要求 , 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 按照大类培养, 夯实基础;广泛借鉴, 融入主流;顺应潮流, 关注前沿;立足院情, 体现特色;强化技能, 突出应用;循序渐进, 尊重规律六大基本原则, 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合理设计课程模块, 形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社会学,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姜艳.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07) :129.

篇4: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管理;教书育人

大学建立教学过程管理,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的过程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就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和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学校历来一贯重视课堂教学工作,把它视为大学教学育人的根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要求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2013年—2015年以来,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逐年上升,2014学年占比为 82.6%,其主讲课程共计 371 门次、782 学分。

2、重视新开课情况。2014 学年共开出新课 121 门、269 门次,新课的开设门次数量及占比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学生的覆盖面扩大,新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一批新生研讨课,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了教学模式。

3、调整教学班规模结构。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控制本科课堂教学的规模,以小于 60 人的中小规模为主,占比超过课堂总量的 65%。2014 学年教学班规模人数范围、基础课班级数、专业课班级数、合计班级数等合计比例 尽可能优化,以保证课堂最佳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举措。

1、开设实践教学课程。2014 学年共开出实验课程 425 门、789 门次,开出实验项目 2331 个,其中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分别占 44.1%、12.9%。

2、建立实习基地。2014年新增 21 个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总数增至 178 个,为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共计 590 名,其中高级职称占 56.6%;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结合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论文比例逐年上升,占比增至 19.87%;在质量管理与控制上,引入检重系统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同时逐年提高抽检比例,2016年的抽检比例为100%,做到毕业论文全检。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管理。开展本科生课外活动,主要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体育教学与联赛方面进行。

1、开展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活动。依托国家、上海市和校、院四级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 赛工作,结合校本特色,创设以特色型大学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 容的优秀教改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 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近三年来,学校的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不断增加,今年共立项建设国家级项 目 50 多个、市级项目 170 个,校级项目 32 个,培育并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设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教育平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做法是:围绕国内外形势热点,邀请专家、学者及党政领导开 展大型专题报告 180 余场,举办“超级大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仪式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学典 礼、毕业典礼、“五四”表彰、奖学金颁奖大会四大活动平台弘扬“爱校、诚信、勤奋、敬业”的大学精神,发挥青年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社会化技能、专业知识兴趣和服务社会能 力。2014 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共立项 444 项,其中校级重点项目 20 项、市级重点 项目 10 项,国家重点项目 1 项。我校“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以玉米芯为水净化材料在上海市场的应用调研”项目获上海市一等奖,“走进海洋世界,保护海 洋动物”获最佳项目奖,“渔业科技支农服务团——赴江浙沪服务团”等 7 个项 目获优秀项目奖。6 人获得社会实践个人荣誉,学校再获最佳优秀组织奖。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发展海洋文化艺术教 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平台,引进高水准艺术团体上演 6 场艺术盛筵,累 12 计观众 4000 余人,为广大师生送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依托“文化艺术节”、“科 技节”、“社团文化节”三大节日,加强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极筹备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 展演,征集、创作和选送各类艺术作品类共两百余份,表演类作品 35 项,校舞蹈团的原创舞蹈作品《我们的信仰》获得全国二等奖。

5、开展体育教学与联赛活动。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和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抓手,夯实学生体 质健康的基础。每学期开设 20 多种项目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结合我校水上体 育传统和海洋体育特色的赛艇、龙舟、游泳等项目,在提高学生水上运动技能的 同时,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体测工作监测学生体质状 态指导运动健身,建立“鼓励运动-参与运动-监测健康-反馈健康-全面发展”的 健康循环机制,促进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科生体测合格率为 92.3%,获得优、良的比例为 18.8%。另外,学校建设各类体育社团,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举办和参与校内外体育 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各类体育联赛中取得佳绩。

结束语: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管理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是每个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应该十分重视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源,姚奕. 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Tttp:∥cpc. people.com. cn /n /2013 /0528 /c164113 - 21645440. html.

篇5: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本科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范畴与意义

本管理办法所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学校把“社会实践经历”作为与“在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并重的“四种学习经历”之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认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规范,提高服务社会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按照社会需要,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明确就业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校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以下三类:

一是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的家庭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从事不少于十五天的家务劳动,具体内容包括每天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外加一项其它家务劳动。此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发挥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学生承担家庭责任,增强感恩意识。此类活动主要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其它年级学生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不纳入考核范围。

二是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的各种社会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依托某一社会单位,在某一具体岗位上,从事不少于十天的工作,具体形式包括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助 学、社会观察等。此类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以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增加学生岗位责任感与社会规范意识,积累社会阅历与社会经验。

三是以发展职业与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类实践活动。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结合专业方向,开展不少于十天的社会调查、专题调研、创业实践、科普宣传、支教支农、卫生服务、法律援助、文化传播、帮残助困、政策宣讲、培训指导、科技服务等活动。此类活动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职业与服务社会的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实践与操作、表达与表现、创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三年级学生必须结合专业实践,开展专业素质拓展类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学生开展其它类社会实践活动不纳入考核范围。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全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由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统一规划管理,由校团委总体协调。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总体负责,由学院团委具体组织实施。

(二)学校在一、二、三年级开设《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必修课,每学年32个学时,每学年计1个学分。其中形势政策、社会实践每学年各16个学时,形势政策考试成绩、社会实践考核成绩分别按50%的比例计入该课程成绩。社会实践环节授课教师由部分专家学者、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以及辅导员担任。

(三)社会实践包含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部分,其中课内教学每学年8个学时,每次2个学时,用于讲授社会实践理论方法、进行实践报告撰写指导,规划设计社会实践经历、交流考核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每学年8个学时。

(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个人分散活动和参加团队活动两种途径。其中,团队活动是指以学院、班级、党团支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课题组等集体形式进行组织,参与人数在五人及以上的社 会实践活动。团队可以由本学院、本年级、本班级的学生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团队活动以各级各类学生实践基地等为主要依托,按照项目化运作模式,按需设项,按项组团,配备指导教师,集中组织开展。

(五)学生要合理规划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学院具体安排,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集中时间,相对固定地进行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争取在校学习期间,将本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三类社会实践活动都经历一遍。

(六)学生要及时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填入《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以下简称《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依据此表和相关辅助性证明材料,按照一定程序,学校以学年为单位对一、二、三年级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同时进行《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成绩测评。

(六)学院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学校以学年为单位对各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考核与评比表彰。

四、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办法

(一)考核组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由班级团支部、学院团委和学校团委共同完成。其中,辅导员在班级团支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完成考核等级的初步认定;学院团委、学校团委分别组织学院层面与学校层面的抽查回访,完成对考核等级的最终认定。

(二)考核等级划分及成绩

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秀人数一般占参加考核学生总数的25%。当学年,社会实践活动考核优秀计95分、考核合格计80分、考核不合格者计0分。

(三)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

学生在本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达到十天以上(以家庭角色体验为主的实践活动时间达到十五天),提交真实、详细、准确、完整的《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以及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报 告(根据活动形式与内容,可以是家庭体验报告、岗位体验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科技开发报告、实践活动心得等),以及辅助性证明材料,班级团支部评议认可,学院团委、学校团委抽查回访确认,无弄虚作假现象存在。

(四)考核优秀的基本条件

学生在本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达到十天以上(以家庭角色体验为主的实践活动时间达到十五天),提交真实、详细、准确、完整的《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以及不少于3000字的切合实践主题、突出实践感悟,对学生成才、企事业单位成长或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的社会实践报告(根据活动形式与内容,可以是家庭体验报告、岗位体验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科技开发报告、实践活动心得等),以及辅助性证明材料,并取得显著成绩成果及良好的社会影响,班级团支部评议认可,学院团委、学校团委抽查回访确认,无弄虚作假现象存在。

(五)考核程序

⒈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学生向所在班级团支部上交《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等相关材料;班级团支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社会实践经历交流活动,并对学生申报等级进行评议;辅导员在班级团支部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成绩认定,结果填入《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成绩统计表》(以下简称《考核成绩统计表》),并将《考核成绩统计表》、《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及辅助性证明材料汇总后报送学院团委。其中,申报“优秀”等级的学生须向全班同学汇报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成果与心得。

2.第一周末,由各学院按照《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成绩计算办法计算并记载当学年学生《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程成绩,并将《考核成绩统计表》报送学校团委。

3.第二周,学院团委组织抽查回访,抽查回访结果填入《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考核抽查回访记录单》(以下简称《抽查回访记录单》),对抽查回访中发现问题的学生提出处理意见,并将《抽 查回访记录单》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存在问题学生的考核材料报送学校团委。

4.第三周,学校团委组织抽查回访,抽查回访结果填入《抽查回访记录单》),根据学院、学校抽查回访情况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做出处理,对需要变更的考核结果进行更正,确定最终考核等级,并按照有关程序对有关学生的《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程成绩进行更正。

5.学制为四年的三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考核工作在当学年五月份进行。

(六)成绩管理及相关规定

1.当学年考核优秀的学生方可参加当学年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关的各类评比表彰(优秀社会实践报告评比不受此限制)。

2.当学年有“第二校园经历”或超过1个月时间的“海外学习经历”,在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海外学习经历”或“第二校园经历”充抵《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其考核等级统一评定为合格。其中,拟申报“优秀”等级的学生须结合在海外、其它高校学习期间的实践经历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并按照考核程序参加考核。

3.学校每年通过遴选向500名左右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等级全部达到合格,且获得一次以上(包括一次)“优秀”等级的本科毕业生颁发《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优秀等级证书》。

4.社会实践活动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在下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重修补考,重修补考由校团委统一组织,具体形式为统一命题的社会调查或专题调研。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

(一)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筹措社会实践 活动经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二)学院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进行抽查回访。校团委也将组织专人按照一定规程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进行抽查回访。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工作中经他人反映或抽查回访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的,包括虚造、伪造社会实践经历,或虚造、伪造社会实践报告或辅助性证明材料,或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辅助性证明材料违反学术纪律的,当年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成绩一律认定为不合格,并按《山东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实施细则》违反考试纪律或违反学术纪律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四)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工作中发现弄虚作假问题而未如实上报或未如实进行成绩记载的,以及在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评比工作中,学院推荐的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经校团委抽查回访发现存在弄虚作假问题的,取消该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评选资格,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在对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有争议时,由校团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定,该认定为最终认定。

六、附则

(一)本办法由山东大学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6: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校教字„2011‟17号

关于印发《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和《安徽省改革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皖教学„2010‟7号)等文件精神,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我校学分制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安徽师范大学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管理暂行办法

(修订)

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校教字„2008‟5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专业设置与申报

第一条 辅修专业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期间,在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获准兼修的其他专业。

第二条 辅修专业的设置以现有专业为依托,可以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开设,学校所设本科专业原则上均可作为辅修专业。同时鼓励申报学科交叉的应用型辅修专业。辅修专业每年上半年申报一次。

第三条 辅修专业应制订独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应涵盖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原则上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课程应在此基础上,包含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原则上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由学校审批后公布执行。

第二章 修读条件及招生录取

第四条 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原则上应和主修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性质相近的专业不能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允许申请辅修一个专业。

第五条 在校学习时间满1年,主修专业所有已修课程全部及格、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且无警告及其以上处分者均可申请修读。各专业具体招生条件由学院制订,报教

务处同意后公布执行。

第六条 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安徽师范大学辅修专业报名表》,由相关学院审核同意后,方能取得修读资格。

第三章 教学安排与修读管理

第七条 辅修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分校区、单独开班教学,开班人数原则上不低于30人。

第八条 辅修专业的教学活动由主办学院按学校的规定统一安排和管理,各辅修专业应编设临时班级,并安排一名班主任老师负责日常管理。

第九条 辅修专业课程一般应安排在四个学期内完成。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双休日和假期,考核统一安排在考试周前完成。

第十条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上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其他必修环节,经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经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考或重修,重考或重修成绩按实际所得分数记入成绩表。一学期内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任课教师应不准其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登记时,以零分记载,并注明“无故缺课”字样。辅修课程成绩一律记入学生档案。

第十一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出现辅修或主修课程经重修(或重考)累计三次仍不及格,或受到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则取消辅修资格。

第十二条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时,出现在主修专业学习已经修读了相同课程时,辅修专业对应课程可以申请免修。申请免修课程学生须在开课后两周内向开课学院提出,并填写《安徽师范大学课程免修申请表》,须经开课学院审核同

意。

第十三条 取得辅修专业学籍的学生一般不得中途无故退出。

第四章 证书发放

第十四条 修完辅修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且已获主修专业毕业证书者,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第十五条 修完辅修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后又完成该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并已获主修专业的学位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如主、辅修专业授予的学位相同,则不另授辅修专业学位证书。

第十六条 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可发给辅修专业学习证明书。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因故中止修读或被取消修读资格者,已交学费原则上不予退还。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主办单位:教务处

篇7: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师大教„2013‟66号

关于印发《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经广泛征求意见,现将《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学院应根据规定要求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并于2013年12月30日前送交教务处实践管理科备案,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jk@fjnu.edu.cn。

教务处 2013年11月26日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修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提高、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本手段。

第二条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合理应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且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可以是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作品、创作、演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利发明、正式刊发的文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等。

第二章 目的

第三条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训练,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文科专业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科学计算、实验操作、外文阅读和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以及实际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文字、口头表达等基本技能。

第三章 组织领导及相关职责

第四条 教务处作为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统筹管理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相关问题。

(二)制定、修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

(三)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过程管理,进行质量监控,如抽查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等各环节的工作质量。

(四)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第五条 学院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成立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织、落实本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根据本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

(三)组织开设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讲座、课程等。

(四)审核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组织学生的选题工作。

(五)审核指导教师资格,确定指导教师。

(六)检查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组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答辩工作。

(七)组织校内外专家评阅毕业论文(设计),组建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

(八)负责本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管理。

(九)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十)做好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第六条 系(专业)作为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层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规格(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图纸量、中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量等)、质量(难度)及进度要求做出具体规定。

(二)选定题目并组织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

(三)提出指导教师名单。

(四)把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五)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第七条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一)指导学生选题、开题,制订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二)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三)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前的调研、实验、加工、上机运算等准备工作。

(四)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

(五)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认真做好答疑和指导工作,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六)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并写出评语和评分,评语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避免简单抽象、千篇一律,字数不少于150字。

(七)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准备工作。第八条 学生的职责

(一)本科生修完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不含毕业实习),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二)认真学习和遵守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处理好与求职就业等的关系。

(四)在开题及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前广泛查阅参考资料,了解学术研究进展,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

(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开展本论题的意义、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效果等。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养成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既定的内容和进度独立完成论文(设计),严禁抄袭、套用他人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

(七)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时,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

(八)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调查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现场和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九)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确需请假的按学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 基本要求

第九条 毕业论文(设计)不能免修。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应在弹性修业年限内重做,重做后仍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第十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文科专业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持续时间不少于8周,理工科专业的不少于14周。建立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践、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机制。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提倡尽早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学院应于第七学期内确定指导教师、制定指导计划、完成论文(设计)选题和开题报告,应在第八学期第十三周前完成正式答辩,在第八学期第十五周前完成补答辩。

第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一般应包括:①学生选题;②收集资料、做开题报告;③下达论文(设计)任务;④拟订工作方案、技术路线及工作进度;⑤开展实验(设计)或实际调研等;⑥撰写论文(完成设计);⑦中期检查;⑧指导教师审阅论文(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⑨论文(设计)评审、答辩、评定成绩。⑩文件归档、总结等。

第十二条 担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提倡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管理干部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但学院必须选派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第十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应与生产实践、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题目要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尽可能结合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

(二)选题应以中、小型为主,论文(设计)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又不因任务过少,达不到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题目的选择应力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针对部分教师既指导研究生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情况,指 导教师还可以把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选题可以是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内容。

(四)文科专业的选题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理工科专业的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应尽量增加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其中工科专业中设计类选题的比例应不低于30%。

(五)教师教育专业要反映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同时要保证选题的多样性,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选题应控制在20%以内。

(六)选题应保证类型的多样性,原则上必须每生一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如果确需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要在内容、要求上有所区别,要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且毕业论文(设计)要分开撰写,并标明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在整个课题中的贡献。

(七)在选题方式上实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实习单位实际情况自行拟定题目。学生所拟题目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学生自拟题目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和学院审批后方可执行。

(八)选题结果经学院认定后,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确需改变选题的,须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四条 文献阅读是科研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前,学生应广泛搜集信息、积累知识、了解论文(设计)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和重点。

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及基本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数据正确、结论合理、层次清楚、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毕业论 文(设计)必须按规范格式写作。涉及到他人的观点、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注出处,明确列出引注或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相对应,词汇、语法使用准确。

(二)中英文摘要

中英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结论、主要成果和特色,字数一般应在200至300字之间。中文摘要语言力求精炼,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词汇、语法使用准确。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应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

(四)正文

传统毕业论文(设计)按形式可分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1.毕业论文应包含文献综述,用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文献综述部分的字数应在1000至3000字之间。

2.毕业设计应包含引言,用以说明设计任务来源、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选题依据,字数应不超过1000字。

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学生工作量,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应不低于10000字,外语类专业毕业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毕业论文的篇幅不低于6000个外文单词。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学科特点做出具体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应不低于8000字(含图表在内,不含附录)。体育、艺术类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应不低于5000字。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视论文写作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要求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鼓励学生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统一采用A4复印纸打印,并提供WORD格式文档(文件名为学号.DOC)。打印格式参照《福建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打印格式》。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整套材料要求按照封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记录表、成绩表先后顺序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其它有关表格可在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栏目中下载。

第十七条 各学院要建立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保存五年以上,并把论文的电子文档汇总制成光盘保存。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要长期保存。第十八条 各学院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可以选择其他形式作为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替代选项。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所体现的成果,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二)各学院必须为选择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学生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其基本要求与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相同。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应根据专业特点对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形式的规范要求、评价标准和成果存档管理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 答辩与成绩评定 第十九条 答辩要求

(一)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及专家5-7人组成,设主任委员(应具有正高职称)、副主任委员,必要时可增设秘书一人。答辩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及以上的人员担任。答辩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指导教师不参加本人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二)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答辩前,学生必须将毕业论文(设计)送交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并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聘请评阅人进行评审。

(三)答辩可根据选题的特点和学生人数的多少采取分组答辩或按选题答辩,并可安排部分非毕业班的学生参加。对初评成绩为“优秀”的论文(设计)以及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分成绩差距超过10分以上的论文(设计),应由学院答辩委员组织二次答辩。

(四)答辩情况要有专人记录,然后由答辩委员会(或分设的答辩小组)共同商定答辩成绩并填写相关的评语。第二十条 成绩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5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占30%、答辩成绩占20%。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折合标准为:90分以上为“优”;80分至89分为“良”;70分至79分为“中”;60分至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凡参加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二次答辩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为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不按各部分评分比例)。

(二)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成绩可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评定;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根据《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审参考标准》评定。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形式评分参考标准和答辩评审参考标准由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讨论确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成绩应呈正态分布,成绩为“优”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专业总人数的15%(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一般不超过25%)。

第六章 质量监控与保障

第二十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学校、学院、系(专业)分别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总结等。学校分管领导、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为各级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的工作责任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二十二条 要注重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级督导员的作用,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应着重做好选题、中期、答辩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并提交检查情况报告或工作总结。

第二十三条 学院要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题目来源、指导教师配备、经费投入、资料查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工作的安排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优质高效有序地完成。

第二十四条 学院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积极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毕业论文(设计)的抄袭剽窃、买卖论文和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第二十五条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必要的奖惩制度。

(一)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开展指导工作。对不能认真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和学院安排,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的;或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未能严格审核,导致出现明显的论点、论据错误和质 量低劣的指导教师,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对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历届或本届学生雷同,造成抄袭现象的;或未能对学生的舞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制止。默许或纵容学生弄虚作假的指导教师,视情节轻重按教学事故处理。

(二)凡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或撰写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直接拷贝使用他人相关内容者,应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记,并追究指导教师的责任。

(三)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本科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活动,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对指导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掌握本规定的精神实质,结合本学院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具体的评分标准和多样化的实施方案,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七条 修读辅修学位、辅修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参照此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10年颁布的《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自然废止。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8: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导师制,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 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大学形态。[1]它是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而教学工作始终是这类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和基本职能。加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是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与改革的内在需要, 也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在国务院学位办草拟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1—2010) ) (第四稿) 中首次提出了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以此为契机, 国内一批知名大学也重新定位, 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自身发展的目标, 强化科研力量。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对研究型大学的认识和分类见仁见智。不可否认的是:研究型大学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在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育管理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管理的解释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 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 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教学管理是确保教学系统有序高效运行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行为, 它兼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双重职能。具体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 使教学活动实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

3.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对教学管理制度有如下几种解释: (1)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的一种系统或体制; (2) 教学管理制度是测量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量”的一种制度; (3)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大学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 是一种条例、守则。

综上观点, 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教学管理思想与理念指导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要求, 对高校各类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控的基本制度。它在大学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发挥多种功能, 如统筹教学需求, 整合教学要素, 配置教学资源, 规范教学行为, 协调教学活动, 保证教学质量, 维护师生利益, 提高管理水平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应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还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

21世纪, 中国教育部启动了以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为目的的“985”工程, 我国研究型大学以此作为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突破的契机, 积极探索培养时代发展需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 整合优势力量, 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纵观北大、南大、浙大、复旦等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教学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发现, 当前国内高校教学建设主要围绕培养“高级创新人才”为目标展开的较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这些措施涵盖各个方面, 但在本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思路和举措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主要表现在:

1.实行大类培养, 低年级实行宽基础的通识教育, 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加快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2.依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进行平台课建设, 丰富选课制, 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3.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 推出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和转院系制等制度。

4.学籍管理制度由刚性向柔性变化, 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增大。

5.推行导师制, 强化学习指导制度, 并根据实际条件赋予导师制更多更新的内容。

6、重视拔尖人才的个性培养。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问题重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管理观念有待进一步创新。

高校教学管理任务是服务于人才培养, 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因而它异于一般行政管理, 具有很强的智能性和专业技术性。在现行的教学管理实践中, 不少教学管理者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并且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训练, 对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缺乏全局意识和前瞻能力。

2.选课制实施深度有待进一步推进。

在教学工作中, 选课制的实施主要受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计划缺乏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 课程资源不足。改变传统的刚性教学管理方式, 建立富有弹性和灵活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以大量的选修课为基础。但目前许多研究型大学的选修课数量不足, 学科交叉不明显, 覆盖范围不够广, 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同时, 存在任课教师数量有限、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开课热情与动力不足等问题。

第二, 课程计划缺乏弹性。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70%~80%, 选修课比例过小且形式单一。尽管部分院校开设了较多的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 但在大量必修课的压力下, 缺少时间和精力选学, 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2]。

3.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不健全。

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 校际间的学分互认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高校, 以不同的教育形式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 自主安排教育过程[3]。这既能充分保障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实现资源共享, 又能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目前开始试行学分互认制度, 但这种互认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 基本上局限于本校, 更别提与国外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部分研究型大学尚未制定学分互认的标准和程序。

4.导师制呈现出局限性。

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然而初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在选课上显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由于受自身知识背景、专业学科的熟悉程度、兴趣爱好和避重就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 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实施导师制是选课制的一个重要保障制度, 但由于导师的具体工作内容过于笼统, 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 以及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的支撑, 使得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没有预期好。

5.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常短腿。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诊断教学状况,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目前国内有一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和工作落实过程中, 普遍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局限:

第一,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等环节上, 对教学管理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等方面还比较欠缺。

第二,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够全面。目前不少研究型大学都建立了包括教学检查制度, 干部、教师听课制度, 教学督导制度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但未形成一个贯穿课堂教学内外、教学活动始末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的循环递增体系。

第三, 教学监控反馈执行体系不够强化。在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工作中, 较多的只重视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总结性监控评价的形成, 往往忽视了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整改举措的实行。

四、关于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的建议

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入手, 提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的基本构想。

1.深化民主服务理念。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思想、理论观念的具体化, 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5]。

(1) 以学生为本。21世纪高等教育需要摒弃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群体平等发展的传统观念, 突出强调从人的个性出发。研究型大学教育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明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性, 让学生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的学习观由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建构。

(2) 以教师为本。“还原”教师在大学教学管理中应有的地位[6], 真正实现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发展应始终是教学管理的重点和目的, 教学管理应鼓励和加强教师参与院校各项事务的明主管理, 为教师营造自由、良性的学术氛围。

(3) 民主的教学管理思想。以管理者为本位的客体管理观、传统师生观已不能适应现代研究型大学的需求, 新的以分权、民主、服务为理念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正孕育而生。现代高校管理者应摆正位置, 充分履行自身服务职能, 树立教学服务意识, 在行政管理上重视对教师和学生学术自由权利的保障。

2.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目前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已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这种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富弹性, 但教学管理过程更加复杂。为此, 我们需要协调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建立以学院为基础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一方面, 适度下放行政管理权利, 建立和完善以学院为基础的自身决策、审议、监督和反馈机构, 广泛发挥教师民权利, 理顺院、校分权管理,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 强化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 构建学术与行政二元权利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机制。这样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又确保了教学管理体制的高效性。

3.构建和完善选课制度。

(1) 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高素质”的指导思想, 优化课程体系, 健全选课管理制度。一方面尽可能开设大批文理交叉渗透、门类齐全、质量高的选修课程, 另一方面在课程计划中合理规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比例, 扩大选修课的学分比重, 减少总学分时数, 提高教学效率,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 大力开发高水平、高质量的选修课程资源。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 促进教师积极开拓新的相关学科领域, 并通过竞争机制和政策支持等调动教师多开课、开好课的积极性;为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让教师不断吸取外面最新最前沿的信息, 保障选修课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把院际间、校际间选课纳入教学计划, 鼓励学生进行跨院、跨校选课, 并承认所修学分;鼓励多种形式的选修课程并存, 尤其是一些以实践性、创新性为主的课程;积极外聘优秀教师、学者、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者到校开设专题讲座、兼任指导教师。

(3) 健全科学、有序的选课机制。首先, 应完善网络管理下的学生选课系统, 建立全面的选课指导体系和规范、便捷的选课体系。其次, 应保证课程和教学内容信息畅通、公开, 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主选课, 设计学习进程。

4.建立与完善自主学习制度和保障制度。

(1) 自主学习制度的建立。自主学习制度是以选课制和导师制为运作基础, 以学分制的运行机制为核心, 包括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时间、学习进程等内容, 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度一要加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力度, 有条件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变更主修专业;二要改革刚性的学习制度, 放宽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三要柔性化学籍管理制度, 有条件的允许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等调整学习进度的弹性制度。

(2) 导师制是自主学习制度的保障。没有了导师制的自主学习制度将失去光彩, 然而因为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导师制的实施在目前的研究型大学并不理想。首先, 应建立对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形成多种指导模式, 确保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行之有效。其次, 应制定导师工作的规章制度, 明确规定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工作考核, 确保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达到一定的深度。最后, 应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维护导师制的高效运行。

5.健全强化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建立信息反馈网。

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实行, 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认为教学管理只需对教学工作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忽略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恰恰是教育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核心, 因此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必须以强化过程管理为切入点。首先要保障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的全方位、多层面, 并由学生、教师、管理部门共同参与,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制定教学检查段点监控制度, 同时配套制定相应的导向性制度, 确保检查的深度。其次, 为保证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学习质量、教学效果, 要建立多层面、各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其在教学检查的各个段点都不可或缺。再次, 建立考核监控制度, 加强对各类考核环节的质量监控和信息处理, 推进考核方式方法和考试模式内容的改革。另外, 在教师管理方面, 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实行资格认定、任期考评、教学质量一票否决等制度。

建立交叉各类教学活动和考核之间的信息反馈网, 实时监控个教学和管理环节, 利用网络手段, 实施教学质量网上监控查询体系, 调动学生和老师主动参与, 完善对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状态的监控和复查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1.

[2]徐静.浅谈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世纪桥, 2007, 07.

[3]杨黎明.学分互认的依据是“知识点”的多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6.

[4]周萍.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观及保障机制借鉴[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5]王传金.教学观念研究何去何从[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3.

上一篇:2011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讲话2(印发稿)下一篇:创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