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2024-04-30

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通用7篇)

篇1: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4月22日到5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南 江县教育局组织的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通过参观校园、参与会议、参加论坛、观摩交流、考察体验等学习形式,认真观察、体验和感悟到他们的治校育人理念,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得到了一次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的充电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我把学习体会整理如下:

一、好校长是实现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基础。的确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余强校长他的勤学、善思的工作精神,欣赏、尊重的工作作风,科学、公正的工作管理,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铭心。在百忙中不忘学习,正是他不断的学习,才有无穷的智慧,他在管理中不断的注入新血液,给学校带来新活力。其次他真诚的关怀教师。不仅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业绩,更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学生谈心当学生的好朋友,他时时处处一举一动都是教师的榜样。为了实现把南江建成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宏伟目标,我一定加强学习争做更好的校长。

二、扎实高效的德育活动是学校历久不衰的生命力。一是立足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三堂课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通过大量的学生实践活动,使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和达成。二是立足学生主体实施教学策略。三堂课都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听、说、读、写、思、议、唱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配角,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而把充分的时间让给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三是立足学生体验营造和谐

氛围。教师亲切自然,循循善诱;评价语言丰富,富有激励;课堂气氛民主平等、生动活泼;学生状态本真,富有童趣。

学校以“因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美而教育”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鲜明,并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新生代”为育人目标。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目标、科学、民主、情感+制度”的管理方针下,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道路,在“生活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程改革等方面科研成果显蓍,艺体、现代信息技术、英语、科学教育特色鲜明,学校72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扎实有效,让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去体会生活。为了实现把南江建成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宏伟目标我校还得从活动上下功夫、将学校各种活动落到实处。

三、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这是一座花园式的学校,置身其间细细品味,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文化长廊中,处处都体现出一种育人的氛围。校门花园校长题词“学到的是别人的悟到的是自已的”让我感受触很深,让我懂得了看什么都得多思多想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漫步校园中,感受最深的是学校环境布置,体现出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图书室布置精美,是一个开放型的学生书吧,书吧的设计充满童趣,色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图书错落有致散落其间,是学生阅读的好去处。音乐教室的外面摆放各式各样的乐器,这是供学生展示才艺的地方。进入教学区,教室的四壁、教室的前后门,都成了学生尽情展示的舞台,有的展示着孩子们的书法或美术作品,有的是孩子们开展某个活动后的感受,有的是

一句话新闻播报„„看起来或许稚嫩了些,但处处透着童趣童真。

四、校本教研卓有成效

我们通过观摩、听课、论坛等形式,深刻地体验了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校以校为本的研修方式。“上课与说课”我们在观摩后的第一感受是耳目一新,与传统说课不同,立体说课时说课者配以PPT课件,内容除传统说课的内容外,增加了课堂实录片段、教学反思等内容,属于上课后说课。据学校分管教学的刘校长介绍,学校教研活动每段时间都会有一个主题,都是经备课组、教研组层层推选的,期间融入了集体的智慧,青年教师借助这一平台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学校课堂全天开放,学校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这里的教师都是求真务实,节节课都经过了精心计准备。课课都有教学反思,教师进步快成长快。

短短两周跟岗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余校长独特的个人魅力,感动于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也看到了余校长带领下的一个精诚团结、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更看到了沐浴在 “爱的教育”下的一群活泼快乐的儿童。跟岗学习,让我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增长了实践智慧。使自己能将理论、知识、技术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提高自己教学的实效性,促使自己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有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实现把南江建成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贡献出自已的力量。

二0一二年五月四日

篇2: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年,前身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小学。2008年就是川大附小百年华诞。四川大学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铸就了川大附小发展的坚实基础,孕育了川大附小独特的办学风格。

学校现有本部、西区、东山国际校区三个紧密型校区和一个松散型校区(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构成了川大附小联盟,目前共有82个教学班,4200多名学生,268名教职工。附小本部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校区共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计2522人,教职工193人,合计在校人数2715人。近百年来,植根于四川大学深厚的教育文化土壤,依托四川大学这一“高文化、高科技、高艺术、高教育”社区,秉承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精神,川大附小深受四川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浸润和滋养,经过川大附小几代教职工的努力,学校从一所立足于常规管理水平的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学校和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目前已建成“宽基础、多特色、多模式发展”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附小西区创办于2004年9月,是川大附小翻越大学的围墙,走进平凡的社区,让普通市民的孩子享受大学精神所培育出来的小学文化而在外双楠小区创办的第一所研究性分校。校区共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计780人,教职工52人,合计在校人数832人。集中了学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浮雕式的“求真、从善、尚美、学活”四根校训柱上浮现着各领域名人的头像,“徒步川大”和“72行”生活实践课程的巨幅烙铁画生动逼真地展现儿童的学习生活,聆听自然之声的室外情境教室,充满“儿童味、生活味、文化味”的三味书屋,古朴雅致的儿童棋院,生机盎然的养生池„„西区以“儿童、学习、生活”为主题全面构建的学校文化深刻和生动地影响和感动着这个普通社区。

附小东山国际校区作为川大附小第一次跨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将于2008年9月在龙泉正式开办,目前,首批15人的教师队伍已组建,现正在川大附小学习培训,校区的各项基础建设正按计划优质进行。

篇3: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坐落于黄浦区中心地区,与世博园区相邻。该校从全面质量观的视角,积极探索与实践,让学校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该校改变原有的考试型评价模式,设计了“丽园游学”评价模式,尝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一年级综合评价。在设计评价方案时,该校以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为基础,尽可能在评价中考虑到知识点维度与学习水平维度(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应用)等方面,并考虑了评价形式、题目、权重、难度等指标,由此设计评价的分层标准,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整个一年级综合评价与学习课程区域角文化——“游学足迹”相匹配,在每个游学点,由教师为参与课程体验活动的学生盖上充满童趣的印章。评价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得到的“游学足迹”印章,在“丽园游学”奖品区换取相应的奖品。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丽园游学”一年级综合评价模式的实施,旨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在过程中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找学生的差异,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与策略。(虞文)

篇4: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因工作需要,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冀人社发[]9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20招聘教师计划和岗位空缺情况,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7名,具体事宜如下:

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系直属于河北省教育厅、附属于河北师范大学的一所完全学校,学校承担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教育任务。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78人,在校中小学生3200余人,58个教学班。

二、招聘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实行公开招聘,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择优聘用。

三、招聘方式

本次招聘采取单位招聘方式。

按照制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公告、报名及资格审查、招聘考试(笔试、试讲)、体检、考核、拟聘人员公示、聘用等步骤进行。

四、招聘条件、岗位、人数

㈠应聘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有与招聘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学历学位、专业、年龄和技能条件;

5、身心健康,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㈡招聘人数和岗位条件

年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拟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7名。具体招聘人数和岗位条件详见《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2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岗位条件表》(附件1)。

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现役军人;

3、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人员;

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篇5: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前身是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创办于1953年。该校秉承“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的教育理念,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实现“培养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有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主动发展个性,有一定责任心的合格小公民”的育人目标。

该校倡导“课前预习,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从“性别意识、性别认同、身体保护”方面的性别启蒙教育入手,研发了为男孩女孩开设的性别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科技、艺术等课程一起,形成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生命教育特色课程。

在课堂教学实践和校本课程研发中,该校增长了教师解读学生的智慧,锤炼了一支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该校曾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健康促进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等。

篇6: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在不断发展突破, 物联网、云计算等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相关产业应用的不断深化, 社会对该领域的人才将有较大需求。目前众多高校已经开展物联网和云计算专业课程, 将其作为专业学科进行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组针对目前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前沿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积极探索在高中阶段引入“信息技术应用前沿”等系列课程, 通过和高校专家、企业等进行合作, 结合多年在普教信息教学中的经验, 提出了建设“智慧谷”项目。通过建设智慧谷实验室, 为师生搭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研究新技术提供保障, 增强对前沿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深入了解, 从而为课程标准提供真实有价值的数据, 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验室使用和课程开设, 组织市级教研活动。

二、实验室建设目的

将课程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 综合课程发展、教师培养, 设计信息技术前沿实验室, 其意义在于“重体验、求过程、尝试中经历;做中学、学中做、实践中提高”, 具体内容包括:

(1) 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前沿”课程基地,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前沿系列课程,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体验其社会应用和价值, 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

(2) 配备体现信息技术前沿发展的实验室。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将社会主流技术引入实验室, 让实验室成为现代科技的缩影, 将“学生与新技术零距离接触”落到实处, 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3) 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前沿”课程基地网站, 让师生突破时空界限, 增加课外学习的机会, 促进与兄弟学校、相关行业的交流。

三、课程结构

考虑到实验室的受众, 结合课标及学校课程结构, 设计了必修+选修+社团的系列课程。

1.必修课

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和“科技争先”的培养原则, 通过信息感知、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项目实践活动, 将“认知、应用、创新”三个层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将信息世界形象化地展示出来, 通过手动触摸, 让学生感知信息世界, 增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高一下:“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课程 (4课时) :人工智能初探, 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

高二上:“网络的发展—物联网”课程 (4课时) :物联网概述,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实际应用, 展望物联网技术的前景, 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前沿的兴趣。

2.选修课

通过物联网和机器人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和模拟项目了解相关控制技术和各类传感器的知识, 通过实际编程、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承受挫折进而通过自我调节重新奋起的能力。

通过地面脚踩交互系统、透明时空交互系统、虚拟手动控制系统等实验, 体验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不同方式并理解其原理。

结合实体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 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形象化的物联网技术展示, 向学生介绍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这个学术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工作方式。

人形机器人授课现场

3.社团活动

分级逐层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的开展。通过参与“国际机器人赛”宣传学校, 培养学生争先创优、敢于战斗的科研精神, 践行“嚼得菜根, 办得大事”的校训。

第一阶段:在PC机上利用机器人集成开发软件, 通过开发和设计虚拟机器人场景, 了解机器人工作的原理和行为逻辑。

第二阶段:实现虚拟到现实的跨越。将场景和行为赋予实体机器人, 实现对实体机器人的开发和控制。

第三阶段:利用校园无线网络, 实现对实体机器人的远程访问和控制。

四、实验室设计

整个实验教室由五大主要功能区结合而成: (1) 教学区—进行日常教学活动; (2) 活动区—机器人与其他感知对象活动的专用场地与测试空间; (3) 组装区—提供专用课桌和工具, 搭建和改装实验对象; (4) 展示区—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科技创新作品; (5) 储物区—存放实验物品及其他相关设备。

涉及五项主流技术:智能机器人、多媒体体验制作、智能家居、物联网RFID、云桌面系统等。

五、网站建设

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课程资料, 同时为师生提供学生作业及作品的上传通道, 为课程资料积累及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保障。

目前设计的栏目有“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多媒体互动”“3D打印”“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物联网”“课程纲要”及“信息技术新时空”。

针对具体项目, 除通知公告外, 主要关注前沿动态、社会应用、知识建构、实践探究、创作创新。

六、师资培训和交流

(1) 通过开设“信息技术应用前沿”系列课程,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2) 结合实验室使用和课程开设, 组织市级教研活动。

(3) 为教师搭建良好的研究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前沿实验室, 为教师研究新技术提供保障。

七、项目创意

1.课程建设

重点是通过实验室建设改进课堂教学, 改变信息化教育方式, 增加认识和体验信息化社会的教学环节。

在与国家课程的融合中, 侧重体验学习, 通过设备的展示, 重在让学生了解相关技术的社会应用和基本原理。

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创造力的培养。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尝试模型建构, 借助程序设计自主开发, 创设平台展示学生成果。

2.突出“应用”及“前沿”两大关键词

面对信息化新浪潮, 在基础教育中不断跟进“应用前沿”, 目前安排的三个模块是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及多媒体技术。

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方式: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逐步增加, 例如3D打印。原则上每两年更新一个模块。

3.基地的辐射功能

篇7: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我校的阅读项目以“经纬阅读”命名。“经纬”的本原指向东华大学的纺织特色,体现我校和大学的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经”是时间概念,体现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纬”则是空间概念,体现主动交融中西文化。我校推进“经纬阅读”项目是希望学校“读”占鳌头,以写促读,以讲促读,夯实师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造就一批底蕴厚实的教师,实现我校育人目标——“人文为先,科学见长;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一、“经纬阅读”项目的背景

当今社会阅读低迷,校园阅读状况更加不容乐观。有一个形象的描述:“求学不读书,读书不思考,思考不践行,践行不坚持。”长此以往,校园价值观会日趋功利,文化氛围会日益浅薄浮躁。读书,修身利行,善莫大焉。不读书,何谈教书育人?不践行,何谈立德树人?我校认识到阅读推进迫在眉睫。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我校成为了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推进教师阅读的十三所“种子学校”之一,得到了于漪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同时,松江区政府大力支持我校的阅读推进,在经费、制度上为我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校图书馆“经纬悦读园”建成仅两年多时间,已有图书95872册,加之我校位于泰晤士文化社区内,比邻被称为“中国最美书店”的钟书阁,文化交流便捷。

二、“经纬阅读”项目的推进策略

在具体推进策略上,我校也以经纬划分:在经度上,“读、写、讲”协同推进,“图文、音频、视频”立体推进;在纬度上,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学校、班级、年级分层推进。

我校教师阅读推进分成三个部分:微信号推进、图书馆推进和读书会推进。微信号是我们的媒介保障,图书馆是我们的资源保障,而读书会则是我们的组织保障。

1.“经纬读写讲”微信号推进

“经纬读写讲”微信号是分栏目推送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个栏目,依次推送。这些栏目主要按内容划分,包括走近经典、教海探航、科学探秘、好书推荐和悦听天籁。我们希望通过微信的即时便捷,为教师阅读指明方向,提升教师的阅读品质。

我们推介的主要内容分夯实能力基础,开阔认知视野和提升生命质量三个层面。夯实能力基础的阅读以教育教学类经典著作为主,对应“教海探航”;开阔认知视野的阅读以当代佳作和科普书籍为主,对应“好书推荐”和“科学探秘”;提升生命质量的阅读以东西方文化经典为主,对应“走近经典”。另外,针对教师时间实在有限的现实困境,为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我们选择文质兼美的诗文,以图文、音频的形式推送给教师,即“悦听天籁”。此外,我们还在微信上开辟了交流空间,使教师能在互相交流研讨中获得提升。

2. 图书馆推进

我校图书馆开设专门的教师阅览室,使教师能够在舒适温馨的环境里享受阅读。在书籍采购中,我们坚持“我的图书我做主”。我校教师可以自主为图书馆购书,只要是教师心仪的书籍,他们尽可以立即买下来,到图书馆办理入库登记,就可以借阅研读。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既满足了教师阅读的个性需要,又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种类,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品位。

3. 读书会推进

“经纬阅读”项目的一个创举是以讲促读。演讲活动分为专题演讲和常规演讲。

专题演讲有每学期的“作家进校园”系列活动,我们邀请赵丽宏、殷健灵、辫子姐姐郁雨君等儿童文学作家来分享智慧。本学期,我们还邀请东华大学的吴靖老师担任教师阅读特聘辅导员,体现了经纬文化的一体贯通和高位引领。我们还积极寻求区域联动的机会,比如,我校读书会和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青年读书联谊会”结成友好团体,定期举行“图书漂流”“以文会友”等活动。

常规演讲方面,我校推出了“会前8分钟”演讲。教职工大会上有“读书分享”,支部大会中有“经纬织心”,中心组会前也有“微分享”。我们希望利用会议的平台,营造阅读氛围,使教师阅读由推动到自主。精彩纷呈的书籍使教师走进阅读,带着鲜活体验的分享使教师爱上阅读,独到的观点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阅读。

上一篇:企业夏日送清凉活动新闻稿下一篇:产品设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