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2024-04-10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精选6篇)

篇1: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1.审题:审清设问,定位试题限制的知识范围并明确答题方向。明确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如“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直接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看材料介绍的是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如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审设问还必须明确总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审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主体,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2.构思 :要通过构思来理清答题思路,要搞清用什么原理以及如何运用该原理进行表达;要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可以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

3.作答: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作答的要求: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那句话,后说那句话;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答题要点;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禁止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政治应该怎么学

锁定考点,分析材料,明确观点。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仔细审题,找出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 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 的知识层面。即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 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从纵向 来说,首先要把《经济生活》的十一课内容、《政治生活》 的九课内容、《文化生活》的十课内容和《生活与哲学》的 五大块内容和分别融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对《政治 生活》来说,可以把九课内容按主体划分成块,即分别以公 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国际社会为主体。

篇2: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卷面欠规范: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5)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返回目录>>>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整体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返回目录>>>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3、(有利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资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返回目录>>>

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 “会而不对 ”、 “对而不全 ”、 “全而不准 ”的现象。

篇3: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一、答好主观题的前提和关键——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

正所谓“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新课及复习的时候对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要有一个很扎实牢固的掌握, 特别是主干知识, 要形成网络。用到哪一块的知识, 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 不至于答跑题而犯下“致命”错误。比如设问要求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答, 我们就不能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解答, 设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我们就不能用唯物论的知识解答。用对用以解题的知识原理, 这是关键的一步, 是进一步答好题的前提。

二、答好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

我们都知道, 做文章有个启、承、转、合的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 我们也不妨将其归纳为四个步骤:定、分、筛、合。具体来讲就是:

(一) “定”

就是定大的知识范围。通过认真仔细地审题 (审题型、审材料、审设问) , 确定模块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 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 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学生必须打好基础, 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二) “分”

就是在模块知识框架下对具体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政治生活模块关于政府的知识有政府的性质、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树立政府的权威等等。这个步骤分析得要快速、全面, 防止遗漏。

(三) “筛”

顾名思义, 筛就是筛选, 选择。在“分”的步骤中分析的原理知识可能很多很杂, 答题时不一定都要用, 这就要有个选择的问题。要求考生在上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设问、材料迅速调用适用本道题的知识原理。

(四) “合”

就是在上面分析选择的基础上, 将所调用知识原理与材料中的有效、有用信息相结合, 合理组织答案, 最后将答案按照规范要求条分缕析地写在试卷上。下面就2010年全国卷主观题的解答做以分析:阅读材料, 完成下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 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 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气体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 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支, 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 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 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 年产值近700亿元。

结合材料, 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 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 (10分)

解法指导:

第一步:定。先确定课本模块知识, 把握大方向, 防止跑题。本题以节能减排为话题, 从政治常识角度设置考题,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步:分。本题涉及到政治模块中有关政府的知识, 具体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活动原则、依法行政等。第三步:筛。根据材料和设问, 通过筛选知道本题是要答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 以及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政府是如何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第四步:合。在前三步的基础上, 最后结合材料结合设问结合所用原理组织答案, 将答案按规范分条认真地写在试卷上。至此, 一道主观题的解题步骤就结束了。

参考答案:活动原则, 保护环境, 实施惠民工程, 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指定法律法规, 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具体内容: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并监督执行相应经济法规;部署节能减排工程;运用财政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 汇集和传播有关经济信息。

以上四个步骤是解答政治主观题的一般步骤, 在实际运用中, 根据所给题干材料、设问可以灵活运用、灵活掌握。

总之, 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认真审题, 仔细分析, 全面理解, 并遵循一定的做题步骤, 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高考政治主观题是可以突破的, 并最终成为文综学科新的增分点。

参考文献

[1]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试题解析[EB/OL].http://gaokao.tl100.com/201006/88700.shtml.[1]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试题解析[EB/OL].http://gaokao.tl100.com/201006/88700.shtml.

篇4: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

【关键词】 政治 原因类主观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14-01

0

高考政治试题每年都在变化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考试的内容、热点、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这对考生的应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仔细研读了2010至2015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含Ⅰ卷和Ⅱ卷)政治第38、39题,发现原因类试题总共占了18个小问(有的是问中套问),设问涵盖政治四个必修模块,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居多,但细究其参考答案的逻辑结构,发现还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本文将以2015年Ⅰ卷和Ⅱ卷的第38题为例,谈谈解答原因类主观题的基本方法。

一、2015年全国卷Ⅰ卷和Ⅱ卷中“原因类”试题回放

1.(2015年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2.(2015全国卷Ⅱ第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14分)

通过观察这两道试题,可以发现除了全国卷“如何用好财政资金”是措施类设问之外,其余的都是原因类,具体是谁“为什么”要做某事。由此可见高考命题人对这一设问形式的青睐。

二、原因类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方法

(一)命题特点

1.从选材看,所选材料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2015年试题所选材料主要是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措施,都涉及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路径。Ⅰ卷侧重于“增支”角度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控,Ⅱ卷侧重于“减税”角度和对企业这一微观主体的调控,两者殊途同归,都旨在“稳增长、调结构”。

2.从立意看,试题都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同时也体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3.从设问措辞看,常见的有:谁为什么要做某事、做某事的原因(或依据、根据、理由、合理性、必要性等),设问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准确审题。

4.从答案的设置看,试题的答案设置都体现了精准、精炼、严谨等特点,2015年Ⅰ卷的答案字数为83,Ⅱ卷两问答案字数分别为66、98,都非常精炼。

(二)解答方法

1.全面准确把握设问范围、指向、分值。这是解答主观题的共同要求,在原因类试题中一般会限定为“结合所学××知识”,答题时必须“循规蹈矩”。同时要根据分值确定要点的多少。

2.明确了基本要求之后,还要掌握这类试题的具体要求。总结近年高考真题尤其是2015年试题,可以发现答案基本都是按照先讲理论必要性、再讲现实必要性、然后讲重要性、最后讲可行性的逻辑结构来生成的。其中,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必要性的共同点在于说明“这件事非做不可”、但理论必要性要从教材找依据,现实必要性要从社会生活找依据。

3.现在我们看看Ⅰ卷的参考答案: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理论必要性,教材上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官方文件中一般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现实必要性),增加财政赤字能够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重要性);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可行性)。

可以看出,该答案“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部分语句就是对材料的提炼总结。语言组织也滴水不漏,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再看看Ⅱ卷的参考答案:

第一问: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理论必要性)。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重要性1);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重要性2);保护纳税人权益(重要性3)。

第二问: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论必要性),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性1);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现实必要性);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发展(重要性2);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性3)。

我认为,第二问答案也应该考虑“可行性”角度,因为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涉及到国家财力能否承受的问题,既然国家这样做了,就可以判断是在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故答案还应加上一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提高,我国具备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物质条件,这样做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三、结束语

篇5: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当然也就成了得分的关键。审题事实上考查的是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考生需要通过审题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材料中心、材料结构和关键词语等内容提取出来。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要格外重视。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两个部分。

(1)审材料。审材料时注意两点:一是划分材料层次并分别概括出段落大意,并且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注意材料的中心意思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出的原理。这一高考例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二是由于实际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对这一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2)审设问。首先要分析出角度,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是更为具体的知识范围;其次要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考查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判断型的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也就是产生材料中这种现象的原因,影响则要从性质上判断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怎么办”是指措施的角度,而且要视情况而定,是从宏观上讲措施还是从微观上讲措施。这一考题要求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事实上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侧重的是原因。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如果答出根据中国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或者答出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规律,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篇6: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两审一结合”:即先审设问,再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审设问:“五审”即审题型、审主体、审客体(对象)、审知识范围、审分值。

(2)审材料:逐字逐句审读材料全文,包括容易忽视标题、标点符号、注释等。

①归纳中心思想:发现和捕捉、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勾画圈点;排除干扰信息,抓住关键字、词、句,寻找“题眼”、“切入点”、“突破口”,提炼、归纳、概括中心思想。

②划分段落层次,提炼、归纳、概括段落大意。

③寻找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材料。

(3)知识与材料相结合:“四扣”即扣设问、扣材料、扣知识、扣时政热点。

①根据设问的规定性和有效材料信息,运用发散思维,联系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

多角度思考,揣摩、推敲、领悟命题意图(即考什么),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即答案就在材料中。

②进一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筛选、调用和迁移相关理论知识,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言之有物);整合、理清答题思路,列出答案要点,包括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言之有序)。

2、组织答案

(1)一般模式:理论知识(观点、原理)+材料分析

(2)方法选择:限定性设问(知识范围具体、明确),即封闭型主观题,主要采用“演绎法”(一般到特殊);开放性设问(知识范围宽泛、笼统),即开放型主观题,主要采用“归纳法”(特殊到一般)。

(3)注意“八化”,追求“二美”。

“八化”:①答案要点化②要点段落化③段落序号化④术语专业化(教材术语、时政术语)⑤知识精准化⑥叙述逻辑化⑦内容完整化⑧书写规范化

“二美”: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上一篇:街头运动会400字作文下一篇:元江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