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2024-05-15

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2篇)

篇1: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材料

定边镇东关社区——石双玲

定边镇东关社区农家书屋于2009年在上级新闻出版局、县图书馆等部门支持帮助下投入使用,其中藏书2345册,电子音像制品59种,报纸杂志54种。

定边镇东关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较杂,由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组成。来农家书屋借阅书籍的群众文化层次不一,这就需要书屋管理员认真履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石双玲同志是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在她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这三年中,凭着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书屋管理中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不断整合图书资源,拓展服务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她认真做好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免费借阅登记等工作。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一本一本登记、整理、统计、贴标签。每一项工作都认真仔细,尤其是书签的粘贴,不仅要工整醒目同时还要加盖图章,便于以后对磨损较重的书签进行及时修复。她严格按照要求把借阅管理制度上墙,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存档。她在农家书屋墙上醒目位置粘贴严禁吸烟的安全提示,书屋每天按时打扫,一直保持窗明几净,书屋内外一尘不染,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定

1期制作黑板报,播放实用技能碟片,使居民群众能有更多的渠道了解掌握知识。在借阅图书的同时,除详细填写借阅登记薄以外,还按一定时间进行回访,听取群众对农家书屋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及时进行改进并向上报送。

她把书屋管理的有章有序,有始有终,使农家书屋最大限度地发挥就有的作用,让每一本书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家。为了让书屋中的读物能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对象,她在选择读物、分类管理上都下足了功夫,每当有新的读物上架的时候,她都会细心告知前来借阅书籍的居民有关新书的最新信息。目前,书屋已经借阅图书2000多册,读者借阅达3000多人次。

她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居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居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与党员远程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

她对来借阅的读者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为未成年人推荐生动形象的漫画、寓言故事、作文写作、名人事迹、动画光碟等优秀课外读物。比如对想养生保健的她就推荐《大众健康小百科》;有搞养殖的就推荐《实用养鸡大全》、《果树稼接新新技术》、《优良品种的选择》;对中小学生推荐《时文精读》等。

“我患有糖尿病,有好些饮食是要避免的。一直想看看这方面的书,去书店书太多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也不知道哪本好。小石知道以后推荐一本关于糖尿病保健饮食的书给我看,从那本书中,我了解不少糖尿病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比如说要忌食红枣、樱桃,忌过量糯米、月饼等,这些都是看书之后才知道的。她实在是很贴心。”杜阿姨感激的说。“这里图书种类多,除了有农民群众需要的农业科学书籍以外,还有世界名著等适合学生看的书,我可以给自己借书,也可以为我的孩子借阅,真是方便。”来自农村的小邵下班以后,书屋就成了他经常出现的地方。

她说管理农家书屋是需要“耐心”、“热心”的。“耐心”是每一次借书、还书都要登记,归档,还要把大家归还的图书及时整理上架,要使每一种图书始终保持在固定的架位上,还要及时修补一些破旧的图书使之流通,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热心”是要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主动寻找读者所需要的书籍,对处于学习阶段的人群主动推荐他们所需要的书籍。这就需要对图书非常熟悉,没有对读者的热心、对图书的热爱也是不行的。

她按照服务的对象,灵活安排对外开放时间。有进城务工人员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借还书,她就把农家书屋开放时间相对延长。有时刚下班回到家,有人打电话,她放下饭碗立刻赶到为群众服务。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有群众来借阅书籍,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谁来,她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讲解,仔细填写借阅登记簿,总是能保证群众“高兴来借,满意而归”,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说说书本为人们生活、工作上带来的新体

会,聊聊身边的新变化,为读者的交流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定期组织群众参与讲解法律知识、保健知识的活动,为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答疑解惑;还组织居民参加“定边读书月”活动,现场发放书籍时组织群众排队领取。到了寒暑假期时,也是农家书屋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都来借阅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脑筋急转弯、写作资料等等,石双玲还送给他们一些精美的小书签作为纪念。同时书屋也为返乡的大中专学生提供帮助,给他们推荐科技、技术方面的书籍,让他们多了解学习一些新技能,和创业、市场调查方面的书籍。

书屋还定期为老干部张大爷、老职工徐大爷送书籍、报刊上门。对眼睛与耳朵不方便的老人给他们读报纸,给他们讲述国内外新闻、趣事、生活保健、播放地方戏曲,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丰富。平时她还注意培养读者们的业余爱好,如音乐、图片、影视作品、书法欣赏。与读者沟通,聊天探讨,增加他们的广泛兴趣。

她在工作的同时,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认真学习其他知识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她要借农家书屋这个平台,把更多的知识普及到群众生活中,让更多的群众读到更多的好书,都成为懂政策、讲科学、知法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石双玲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她把每期送来的报纸做一个新闻摘要:剪贴报纸的主要内容,整齐粘贴在书架醒目位置,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浏览。她还制作“每周一新”。每周推出一个新的主题。内容不限:有最近的国家大事,有政策动态,法律条款;推荐最新农业科学技术,了解最新粮食蔬菜资讯,欣赏秦腔剧、摄影作品

等等。同时搞活图书流通:采取与其他社区农家书屋定期开展互通有无的书籍互换方式,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书籍更大作用。她还制作杂志目录搜索:把每期杂志目录输入电脑,方便群众查询,只要输入标题,就可以快速寻找到所需内容的图书并及时更新。

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以后,居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增强了,看了书的居民都觉得见识广了,思想开放了,眼界开阔了。书屋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改善了社区文化环境,提高了居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惠民的心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给孩子们多了娱乐交流场所,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篇2: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XX市XX镇XX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XX市XX镇XX村共有596户,2036人,耕地1270亩,党员55人。近年来,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村基层文化建设,建设了15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7530册。极大丰富了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强化投入,办好农家书屋

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统一部署,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在领导、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坚决办好农家书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自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事来办,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黄长祥同志任组长,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十二〃五”农家书屋管理使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人员进行有力实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在办公条件紧张的情况下,腾出150多平方房屋优先安排农家书屋,并配齐了桌椅、书橱、报架、电脑等 办公用具。除市、镇配送的书籍外,该村又投资2万多元,自行购买了2000多册各类图书,进一步丰富群众阅读视野。三是整合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按照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本村实际,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多功能会议室、村民体育健身广场相配套,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二、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水平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对此,该村注重细节,力求创新,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不定时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星期

六、日以及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开放。同时,定期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丰富群众影音文化需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农家书屋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过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进一步加强图书管理员的科学培训,切实做到认真核实、登记。三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在书屋内设置了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针对每一类、每一本图书,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包括桌椅、书柜、报栏等都参照大中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进行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同时,该村还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并及时补充新书,有效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三、学用结合,积极发挥作用

该村不断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同时,不断将农家书屋作用进行延伸,依托农家书屋这个载体,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兴趣,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今年8月,该村养猪大户苑玉芝饲养的生猪,出现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四肢乏力、走路摇摆、食欲缺乏等症状,她通过自学的养猪技术知识和查阅农家书屋的有关书籍,确诊为猪中暑,于是,她采取加强通风、冷水喷洒猪头部及全身等物理方法,并结合使用2.5%的盐酸氯丙嗪肌肉注射,使其饲养的160余头生猪化险为夷。

四、务求实效,推动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该村通过兴办农家书屋,开展全民学习和阅读,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进一步推进了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招商引资突飞猛进,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先后引进了XX驾校、XX电器、XX机床等5个过千万元的企业,解决了330余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村有个体工企业62家,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6元,成为XX远近闻名的“名星村”。农家书屋建设助力该村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 “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XX省“绿化示范村”、XX市级“文明生态村”、XX市“特色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篇3:浅谈“农家书屋”的管理

1“农家书屋”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家书屋”在建设时, 由中央财政按每个书屋2万元的标准, 对中部地区50%、西部地区80%进行资金补助, 这解决了书屋建设的主要资金问题。然而, 书屋建成后, 图书资料的补充、更新所需资金问题如何解决?仅仅依靠社会捐赠恐怕十分不现实, 这是影响书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家书屋”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上是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运行的, 村委会等各级基层组织只承担筹建和监督的职责, 不直接参与管理。自主管理的水平、管理职责如何实现?能否达到书屋建设时的预期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 这导致“农家书屋”在建设时统一配置的图书资料有很多不符合当地农村的阅读需求。在目前大多数年轻人进城务工, 留守老人、儿童等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 书屋的图书资料数量就显得十分有限。书屋的文献种类比较单一, 基本是以图书为主, 音像资料等多媒体文献很少。

大多数书屋的管理员为兼职, 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对书屋的管理知识了解不多, 有些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责任心不强, 致使有的书屋不能正常开放, 有的甚至管理混乱, 图书丢失严重。

“农家书屋”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地区, 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比不上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迫切。因此书屋在经费投入和管理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农家书屋”的定位

“农家书屋”工程是在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下, 由新闻出版总署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展开的, 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政府行为, 同时, 也是一项“政绩工程”。要想保证书屋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防止出现“一拥而上, 一哄而散”的不良局面, 必须首先明确书屋的定位。“农家书屋”应该是面向基层农村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事业。实际上, 书屋是一个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图书情报三位一体的聚合体。其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图书。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这决定了要想把书屋建设成一个出版发行的终端平台, 基本是不可能的。书屋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行政村的村民, 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完全依靠图书销售的利润来保证书屋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农家书屋”对新农村建设,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 书屋建成后, 其后续图书补充更新应该由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但主体还是要由政府投入。

3“农家书屋”是公共的微型图书馆

“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它是公共性的。其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图书, 这一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事业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一致的, 其业务构成与小型图书馆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因为书屋的图书数量不多, 所以, 这是一个微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在多年的发展中, 其业务构成已基本规范。从图书的组织、分类编目到流通借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 应该把“农家书屋”的业务集中由各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组织, 这样, 才能使书屋的管理规范, 真正发挥书屋的作用。目前, 我国大部分书屋的管理主体不明确、多方管理。在建设的初期,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多方管理有利于书屋的快速建设, 然而, 书屋建成后, 多方管理必定会造成谁都不管的混乱局面。因此, 将书屋建成后集中由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 不仅有利于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也极大地扩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面, 真正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在提高全民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利用各种培训, 提高书屋管理员的素质

目前,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一般由退休的干部、教师或村干部担任, 并且, 往往身兼数职, 对于图书馆方面的知识或管理规范基本上很少了解甚至没有, 不熟悉图书借阅和管理的专业知识, 这十分不利于书屋的管理和利用。书屋的发展除了后续资金的支持之外, 管理员素质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通过各种方式对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日益重要和迫切。

4.1 提高管理员的服务意识

“农家书屋”是一个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单位。对于一个管理员来说, 首先最重要的是端正对服务工作的认识, 树立“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思想。要让每一个管理员都认识到管理的图书资料只有充分的利用才是书屋的最终目的, 才能避免害怕损坏、丢失图书而引起的不进行图书借阅的情况, 提高书屋的使用效率,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为每一个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要将服务更加公益化、均等化, 体现服务的基本性和便利性原则。

4.2 提高管理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

图书的管理已有一整套完整的专业方法, 图书的组织、分编、借阅流通都有相对完整的规章和制度。对于书屋的管理员来说, 虽不需要掌握全部高深的理论知识, 但对于最基本常用的图书登记、分类、借阅以及图书保护、修补等图书馆业务知识要学习、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书屋的正常运转, 使书屋发挥服务的功能。

4.3 提高管理员的信息技术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化、计算机化、网络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些“农家书屋”中, 已配备了计算机, 这对于书屋作用的发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培养书屋管理员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4.4 提高管理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书屋是直接面向农民的最基层的服务单位。除了提高服务对象的文化素质之外, 农民最需要的是经营信息。因此, 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从众多信息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 必将使“农家书屋”的服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 在国家和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前提下, 经过5年, “农家书屋”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如何使这一巨大的惠民工程真正发挥作用, 是全社会应该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摘要:“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的一项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对于推动我国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管理员的素质是真正促使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的核心保障。

关键词:农家书屋,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彭蓉, 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O10 (9) .

[2]张广明, 对区县图书馆落实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分析, 2010 (3) .

篇4:浅谈农家书屋管理

关键词:农家书屋;一体化管理体系;共享工程

农家书屋管理体系建设将农民文化知识学习、相关文化资源共享以及书屋建设等统一组合,且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特长,进而使其更利于农民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为农民生活、农作提供帮助[1]。

一、农家书屋管理现状分析

(一)文献情况

据调查得知,我国2014年未时为止,国家及我省财政投入已达到将3亿元整,各方面知识图书也有将近1500万左右册,音像制品存放有370万张,杂志报刊280万份,各书屋文献有2千余册以上[2]。从数量上来看,农家书屋的图书存储情况能够为农民提供帮助,但这些图书绝大多数都是由我省市提供,相对的知识面和内容较为狭窄。与此同时,这些图书的内容普通对农村生活、种植知识缺乏针对性,对农民的帮助甚少。针对无法有效的实现农业图书知识的补充,农民对图书相关知识学习的重视以及对图书知识运用的不合理,这些客观因素都使得农家书屋管理和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导致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明显减弱,无法吸引农民对农家书屋的热衷和读书的积极性[3]。

(二)人员情况

农家书屋在提高农民知识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且农家书屋未能充分发挥出其重要作用,而就使得农家书屋管理变得极其重要。如今我省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和人员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书屋管理人员工资也成为重要问题,一些管理人员更是由村委会委员负责,而这些管理人员工作复杂且身兼多职,同时对于管理书屋不甚了解,这会使得农家书屋的开放和关闭时间得不到保证,农民知识学习受到局限,读书、学习活动宣传得不到广泛推广等。

(三)服务情况

农家书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省市农民,多年来我省市各相关文化出版、传播企业和部门广泛宣传,推广农民读书活动,提升农民对图书的喜爱和读书积极性。比如:聘请相关不同领域的专家家者,即农业种植类、动物养殖类、相关法律以及卫生、保健等领域专家,同时对其他方面内容的优秀读物加强推广等。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服务。然而,虽然为农民报提供服务是全面的,但这些活动一结束,读书热情便又恢复到原点,具体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得农家书屋服务很难进行。

(四)网络与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化的全面开展,农家书屋网络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我国吉林省农家书屋的当前情况来看,全面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农家图书很难实现,我省仍然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没有上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民没有电脑等电子设备。因此,推广农村群众文化管理,应当从根本抓起,解决农民的基本问题[4]。

二、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

(一)建设一体化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农家书屋管理主要由三大部门建立和共同管理来实现,即为我国新闻出版部署、文化部以及各级公共图书馆[5]。三大部门各负其责,为实现农家书屋一体化管理提供帮助。农家书屋的显著特点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农家书屋的网点建设广,阅读更加快捷、方便;其二是通过网络化、自动化能够实现图书资料的推广和传播,实现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其三是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和队伍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虽然我省、市各级的农家书屋管理受到了各管理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完善书屋管理模式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其对农村、农民的图书服务来看仍然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根据当前发展形势,转变书屋管理模式和理念,以实际农民需要和农村发展为根本,滿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充分利用图书的多样化、知识的全面化等,全面建设一体化、综合化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全面解决书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和人员等问题,促进农家书屋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一体化实施方案

我省建立农家书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民群众的读书问题,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种植、养殖能力,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市新闻出版部署、文化部以及各级公共图书馆虽然具体的工作职责不同,但都是为农家书屋的发展和为农民提供帮助为根本,满足不同层次对不同内容的需求。新闻出版部署、文化部以及各级公共图书馆从工作性质和管理职能来看,并不属于同级部门,它们彼此之间有着互生互长的作用。实现农家书屋管理一体化,应当首先将这三个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和管理,以农家书屋建立和发展为根本目标。不管是农家书屋的发展,还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养殖等方面服务,这些都是三大部门的共同职责,统一目标才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也才能更好的加快农家书屋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一体化的持续性发展

我省农家书屋一体化管理和持续经营,主要通过利用实现长远性经营发展的评估考核制度和根据实际情况需求不断完善的相关管理措施。对各农家书屋进行评估考核,制定评估考核标准,对满足标准的给予表扬,反之,对于未能达标的应当及时、严厉的进行整改批评。评估考核制度与管理措施相互制约、彼此互补,发挥各自长处和优势来对农家书屋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管理和完善,进而实现农家书屋的可长远性经营与发展。农家书屋持续发展对我省、市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能够提升农民对读书的热情,提高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

三、结语

群众文化管理,尤其是我省农村文化方面的管理和提高,应当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全面的、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优势特点,及时、快速的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我省农家书屋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广大农民的读书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姚秀敏,樊会霞.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2(22):92-95,54

[2]范敏,朱亚玲.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共享策略及保障[J].图书馆学刊,2010(11):26-28

[3]刘亚晶,阚立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02):12-15

[4]杨鹏星.农村文化建设新平台———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策略浅谈———以陕西省农家书屋建设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3):155-157

篇5:农家书屋管理员个人事迹材料1

农家书屋管理员个人事迹材料

沙湖村村管理员张晓龙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2010 年4月邵刚镇沙湖村农家书屋在青铜峡市图书馆的帮助和支持下建成,其占地面积100平米,书屋藏书2500多册,分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六大类,还有音像杂志报刊之类,品种齐全。这一高标准的“农家书屋”,成为推动全村农民读书、用书、爱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张晓龙,是一名兼职的图书管理员,现年32岁,汉族,大专文化,党员,现任沙湖村村干部、团支部书记,担任沙湖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至今。

他所在的沙湖村,位于邵刚镇北侧2公里处,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全村农户628户,2680人,主要以粮食生产、葡萄产业、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

在管理“农家书屋”的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农家书屋”在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努力学习,提高管理“农家书屋”的能力

2010年4月至今,他曾多次参加市图书馆组织的图书管理员培训。之后他每次遇到图书管理方面的问题都会主动打电话与市图书馆的领导联系,向他们请教。

二、方便群众,完善“农家书屋”管理模式

图书采取押金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

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农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管理,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活动,提高群众读书的热情

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因势利导,利用晚上和闲暇时间在村部广场,利用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为村民提供播放服务,有时看电影有时跳舞,既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刚成立时,很多村民都不知道,他就利用村委会的扩音设备、借村级一些大型集会活动,耐心细致的向群众讲解农家书屋的藏书内容和特点,使广大村民对农家书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对农家书屋的工作职责和制度进行了公示以便得到村民的广泛监督。

篇6: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吴积群,男,1946年生,1965年入党,历任板桥乡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村主任时间长达35年,2008年光荣退休后主动要求担任板桥乡东庄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发挥余热继续为村民服务。吴积群同志任东庄村村委干部35年来,他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追求着基层农村干部的快乐与成功,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敬业奉献之歌,多次荣获板桥乡党委颁发的优秀党员,五星级党员,和谐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8年任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以来,他依然践行着一个基层共产党员诺言,热忱为农民服务,科学管理、认真负责,使东庄村看书学习现象蔚然成风,打牌赌博少了;买地下六合彩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少了。东庄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民俗民风积极向上,形成了一派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新气象。村民们都说,东庄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文明新风的传播,农家书屋功不可没。

一、服务读者,不厌其烦

“有人借书是件好事,我乐意为他们当好服务员”,这是吴积群挂在嘴边的一句朴实的话,吴积群老两口一共就三间祖辈传下

来的老房子,一个小客厅(兼餐厅)一间卧室,书屋就设在吴老的卧室隔壁,吴老说,这是为了方便群众,晚上有时候睡着了,经常还有人来还书,这样只要读者一叫门,他就听得到,他立马起床开门接待读者;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只要有读者来借书,他便放下手中的饭碗或酒杯为群众服务,碰到关系好的他还会拉进屋来一起喝两盅,所以吴老家经常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家里的各项开销就大了,水电费,材米油盐费都比不开书屋的时候增加了几倍,老伴埋怨说:“我们两老清清闲闲过日子蛮好不过,这书屋一开,开销大了,家里总不得安静”,吴老每次都是笑咪咪地对老伴说:“我们的儿女都在外面工作,他们还不是经常要去麻烦别人,到别的单位去吃饭,别人都热情接待,别人到了我们家里我们也要热情接对待别人,这才是做人之道嘛”!面对热心肠的吴老,老伴只好默默地配合他的工作,有时侯吴老上圩场,或进城去了,老伴就接替他的服务员工作,她不识字,她就叫读者自己登记借阅手续。总而言之,360天,始终保持书屋全天候开放,接待读者,为此吴老还在书屋门口写了块公告,向读者郑重承诺:“各位群众,农家书屋全天开放,随到随借,热情服务。——东庄书屋”。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农家书屋管理员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二、爱岗敬业,科学管理

吴积群种了一辈子的田,干了一辈子粗活,刚开始的时候,弄起

书来总有点不习惯,书本干干净净,薄薄的书本,吴老总找不到扶犁耕田的感觉,自从干上了书屋管理员以后,吴老爱干净多了,特别是那双手,他心怕了弄脏书籍,每次上岗前他一定要将手洗的干干净净,以前从来不用香皂的他,现在香皂成了他的生活必须品,吴老说,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图书管理这是一门新工作,以前搞生产,他样样农活精通,啥活都不落人后,现在开书屋,他决心重新入门,既然做了这行,就要做好,做出成绩。

由于吴老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为了更好地适应图书管理员工作,吴老买来了新华字典,他虚心向来借书的小朋友们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终于学会了自己查字典,再难的字都难不到他了。这样只要读者一问要什么书,他很快就能从书架上找下来,没有人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默默地在心里默记书存放的位置,书的种类,读者一旦还来书,他都要认真检查,看有无损坏,他还会有针对性地向村民推荐书籍,比如夫妻关系不好的读者,他就推荐《夫妻之间》;婆媳关系紧张的他就推荐《婆媳相处》;喜欢搞养殖的他就推荐《生猪养殖技巧》、《果树栽培》、《饲料的选择》等书籍等。通过几年时间的管理工作,吴老渐渐摸索到了一些图书管理的门道,工作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他经常加班加点,发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昼夜工作对新购进的图书进行分类、著录、登记造册。对图书进行了剔旧换新,这是一项比较大的工作,工作比较苦累,但是吴积群同志工作起来没有一句怨言,真正做到了想为农民所想,急为农民所急。

在平时的图书室的管理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五勤”,即勤打扫、勤上架、勤巡视、勤整理、勤修补等。勤打扫就是要让书屋一直保持窗明几净,使所有的读者有一种舒适感;勤上架就是把大家归还的图书及时录入、上架,以便让读者及时寻觅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勤巡视、勤整理的目的就在于不乱架,使每一种图书始终保持在固定的架位上;勤修补就是让一些破旧的图书能够经过修补后及时地流通。每天都要做到室内外一尘不染,空气洁净,使图书室成为适合图书保存的最佳环境,让农民朋友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三、加强自身建设,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农家书屋是文化惠民即文化“民生100工程”的一大重要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重点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年我县文化 “民生100工程”投入资金450万元,其中建设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10家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是个服务机构。吴积群认识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对农村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至关重要,而要实现这一作用,提高图书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第一位的。为此,他经常利用一切的空闲时间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方面的学习,以便更加熟练地开展图书室管理方面的业务;另外作为一名农家书屋管理员,他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认真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多媒体知识、网络知识来适应农家书屋的管理。他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在图书管理中既注重“管”,又不忘“理”,认真探讨指导农民阅读的方法,在农民阅读过程中,他积极对

农民进行阅读指导。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比较麻烦,但他从没有怨言,正因为吴积群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最愿意来的地方。

图书管理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吴积群同志经常说:“我管理的是图书,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以满腔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工作,始终如一地为农民朋友服务,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要有章有序,有始有终,使农家书屋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让每一本书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朋友自己的家”。目前,吴积群的农家书屋已经借阅图书1000册,读者借阅达7000人次。吴积群表示,如果身体允许,在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工作岗位上,他还要在干十年!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篇7:农家书屋先进事迹材料

记峡口镇柏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赵勇

当走到柏林村通过水泥路的结头上,透过窗台,就可以看见醒目的几个大字,柏林村农家书屋。柏林村书屋就坐落在柏林村村委会办公大楼里,它的规模不大,仅有30平方米的小屋,但对于柏林村的村民来说,这里可是他们,休闲、学习充电的最佳去处,也是孩子们求学的知识公寓。

近年来,峡口镇柏林村,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建设也没有脱节。2011年,村委经过多方努力,向镇党委政府申请项目,向社会筹措资金,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建立起来了。没有一分报酬、没有一分工资,有的是一份责任心,又有谁愿意把自己时间来花费在图书的管理上来呢!这是农家书屋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在支部会上,没有经过大家的表决,赵勇就自己主动提出来,这个管理员还是由他来当吧。

赵勇,男,现年44岁,中共党员、柏林村支部书记、书屋管理员。群众眼里无小事,“赵书记”是相当出色支部书记,也是一名优秀的的书屋管理员,自从有了书屋,赵书记基本就没有了休息时间,周六、周日,只要有空他就待在在党员活动室的书屋里,假日的两天对于别人来说是休闲的日子,而这两天对于他而言最忙碌的时刻。学生放假了,很多初中、高中的学生都要来这里来借阅书籍。只要有借书的群众,赵书记不会嫌他们一点麻

烦,只要有的书都借给他们,一本一本的登记好。柏林村的书从无到有、从图书的购进、整理、筛选、统计、贴标签等工作,都是他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地做好的。”柏林村村民XXX称赞道!

翻开柏林村的图书借阅登记簿,我们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多篇,有科技类、政经类、少儿类、文化类、生活类等很多书籍。“这里图书种类多,除了有村民们需要的农业科学书籍以外,还有世界名著等适合学生看的书,所以假期好多人都喜欢来这里借书。”去年过年的时候,有一名叫小吴的大学生放假回来到这里借书,他感到很的惊讶!他曾经打算在成都新华书店卖一本涉及工程制图的CAD基础知识,没想到居然在农家书屋里居然能够借到。

这农家书屋,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还是真是不少,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家书屋的建立成本质上来说是丰富老百姓的余业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学到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前可以种地可以没有文化,现在的农民,你不懂文化,你就是一个农盲,农机具出了故障,你不懂得处理,你就得耽误了生产,现在都提倡良种良法,不懂使用新品种、新的配方肥,一年下来,你也是空忙一场,这农家书屋真的是好,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新知识、新技术,傻农民也能“变成了“土专家”。

一直以来,赵书记总是带领大家学习一些新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通过保健书籍学习保健知识,向村里的老人们传授一些医

疗保健小知识,只要有群众来找他,他都热心帮助,书屋的书籍太多,大家一时间找不过来,只要大家一提到什么样的需要,书屋管理员赵书记都会就根据大家的需要给你推荐,这真的是很贴心。大家对赵书记都是满口称赞,这赵勇真是一个好书记,44岁了,干工作还是那样的积极、认真、负责。面对群众的称赞,赵书记憨厚地笑了:“只要赵伯村的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民需要我,我这个管理员就算是当到70岁,我也乐意”。

篇8:农家书屋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知识有了新的渴求。农家书屋的开办结束了“借书难”的大难题,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于是2007年,我乡在**村**家办起了乡里的第一家农家书屋,并放置科技、文学、种植、养殖等各类图书600多册,报纸十几种。

一、主动接手管理重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质

**想,村里喜欢读书的农民很多,却在村里没有图书室能让他们看书。农家书屋播洒知识,传承文明,让乡村田野散发出书香味让农民读到更多的好书。农家书屋的开办,方便了农牧民的读书,同时也更好的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家里开农家书屋以来,**注重政策法律知识的学习。他作为一个农家书屋管理员。他知道,农家书屋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以前没有图书管理经验,但他不服输,他就找来图书分类与管理方面、农家书屋基本服务的书认真阅读,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为了顺应网络化需求,他还慢慢地学着使用电脑上网,来提高自己。

二、边管理维护边宣传,使村民乐意走进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投入使用前,**就尽起管理员的职责来了,帮忙做筹备工作。书屋建好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样吸引村民来看书。这是**一再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给村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阅读环境。把农家书屋的地面、书柜、书桌打扫得干干净净,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将书籍按照图书编号分类上架,使图书的摆放井然有序。其次,要让村民知晓农家书屋及它的好处。于是,他在村级主干道周围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营造了浓郁的氛围,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有个读书的好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书屋都给人一种整洁的感觉,村民们都愿意去书屋看书、借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受到村民的欢迎和好评

“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为了给村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他首先熟悉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按时开放农家书屋,保证每天开放。在书屋开放初期,村民不熟悉书籍的分类和摆放,他都详细地、耐心地介绍书籍,提供信息,解答问题。他严格执行借阅制度,认真做好登记,防止了图书的丢失和破坏;他开动脑筋,创新形式,制定了一个需求书目登记制度,让村民填写最喜欢和最需要的图书,这是对村民需求的调查。然后,他把这个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反映,从而提高图书供应的针对性。

此外,他还在筹划如何把农家书屋变成一个教育基地,比如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也能通过读书增长知识。**的热忱服务,受到了村民的真心拥护,许多村民都称他为“贴心的书屋管理员”。

“在家里开了农家书屋以来,我变得爱学习了,哪天不看书就不惯了。”**笑着说。看来,在做好了服务村民工作的同时,他本人也从图书里吸收到不少的营养。他表示,要借农家书屋这个平台,把更多的知识普及到村民生活中,让更多的村民和他一样读到更多的好书,都成为懂政策、讲科学、知法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

四、书籍进村、惠及一村百姓

由于**村地处偏远,离乡文化站比较远,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对知识的需求。以前在农闲的时候,人们围经常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一坐就是一天,也经常因为打牌的事情争个脸红脖子粗闹出些矛盾来。自从**的农家书屋成立后,这里可就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人们更愿意坐下来看看书、讨论问题,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和睦了,而且有不少人通过农家书屋学到了不少知识。

篇9:响泉村农家书屋先进材料

平川区宝积乡响泉村地处平川区中部,南与经济开发区接壤,西南与国有大型企业相连,刘白高速公路越境而过,是典型的城郊村。本村辖4个社、447户、2295人,有党员48名。现有耕地4498亩,其中水地3998亩、旱地500亩。种植业以玉米、小麦、番茄、胡麻种植为主;养殖业以羊、猪、牛、驴养殖为主。

我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我村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活跃农村业余生活的惠民工程来抓,“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响泉村村支两委坚持科学发展、统筹管理、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创新管理、及时总结,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合响泉村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现将响泉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办好农家书屋。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09 年,省、市、区共同投资建立我村农家书屋并投入使用。我村书屋占地面积为40多平方米,配有书柜 8

个,配有农业科技类、政治法律类、儿童文学类、文学艺术类、医药卫生类等图书2700余册,报纸期刊2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60多张。书屋在管理方面实行“六有”管理,即有财产登记、有财产专人管理、有书目分类、有读者信息反馈、有读者借阅卡、有服务指南。经过一系列的建设,实现了项目建设高标准、项目管理规范化的总体目标。

二、强化管理,提高使用水平。

我村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响泉村村支两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同时,组建响泉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成员由其他村支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而且响泉村村支两委在农家书屋筹建工作上充分放权,将具体工作都交由本村大学生“村官”杨树娟负责。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充分利用好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宝贵财富,用他们的思想来推动响泉村新农村建设。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礼拜天、节假日

集中对这些人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农家书屋的规范管理。响泉村农家书屋把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当成书屋能否巩固,能否发挥实效的重要工作来抓。因此,自书屋建立开始,就建立了《农村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并坚持按这些规章制度开展借阅工作,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书屋坚持每天全天候开放,由管理员做好借阅登记、书刊管理,清洁卫生和活动开展等工作。由于制度健全,权、责、利明确,农家书屋开展正常,借阅率高,书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有效地杜绝了书刊流失,损毁等不良现象。

四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我村在书屋内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不起眼的细节本村都参照大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我村还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采取从娃娃抓起,培养“护书小天使”,达到让孩子们自我约束,为大人树立榜样,并监督家人爱书护书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五是搞活图书流通,不断丰富农家书屋活动形式。采取与友好村农家书屋定期开展互通有无的书籍互换方式,为

此,我村发挥大学生“村官”联谊的优势,与友好村农家书屋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作用

在坚持每天全天候开放的同时,响泉村农家书屋广泛开展集中读书、送书入户等活动。例如:响泉村图书管理员杨树娟同志采取“请进来”的形式邀请村民进入农家书屋阅读书籍,提高农家书屋的知名度。2011年九月以来,杨树娟同志利用休息时间为周边村民送书达200册,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周边村民读书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学用结合,发挥作用。

我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例如:响泉村村民周尚贤,通过借书学到了科学养猪技术,有了技术,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大胆尝试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初见成效;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周边广大群众也通过读书明了理、懂了法、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农民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篇10:南羊台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南羊台村位于彭城镇西北部,临邢峰公路,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党员45人,耕地600余亩。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近年来,南羊台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南羊台村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营造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筹建了高规格村级图书室。

半年来,南羊台村两委坚持科学发展、统筹管理的原则,通过创新管理、及时总结,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合南羊台村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现将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南羊台村两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同时,组建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成员由其他村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而且,南羊台村两委在“农家书屋”筹建工作上充分放权,将具体工作都交由本村大学生村官负责。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充分利用好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宝贵财富,用他们的思想来推动农村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宣传方式,做到广泛宣传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再好的项目,再好的实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都了解、都用上,才能真正叫好项目、好实惠。对此,南羊台村在“农家书屋”宣传工作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创新、多样的宣传方法:在“农家书屋”的宣传工作上,村两委打破以往在村委公开栏上出通知的形式进行宣传,大胆创新,通过在全村人流集中处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利用先进技术,做到规范管理

1.科学选址,吸引人气。在“农家书屋”的选址问题上,南羊台村两委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充分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通过科学分析,选择了人群集中、人流量大的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合理地址。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村级活动场所,又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做到资源有效整合。

2.科技管理,创造效率。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在图书等资源管理上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胆尝试信息化。南羊台村是农村党员远程 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站点,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上已有一定基础。因此,在“农家书屋”图书等资源管理上,南羊台村结合信息技术,使阅览者能够立体阅读。

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南羊台村“农家书屋”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图书及其他财产资源管理办法》、《南羊台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规范》、《南羊台村农家书屋借阅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在书屋管理中起到了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同时,为使书屋图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南羊台村村两委还专门从村级工作运转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经费对图书资源进行补给。极大的扩充、更新了书屋的图书资源。

四、打造综合平台,做到资源整合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新也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刷新。“农家书屋”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但毕竟还无法做到对最新知识的快速了解、学习。为此,南羊台村两委将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与“农家书屋”学习的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网络+书屋”式的文化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帮助广大农村群众扩充了获取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渠道。

篇11:优秀书屋管理员事迹材料

张家口市宣化县美丽书屋 李美丽

李美丽,女,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宣化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张家口教育学院。现是一名“三支一扶” 志愿者,在张家口市宣化县东甘庄村支教。2008年创办美丽书屋,兼任管理员。

一、自建书屋为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她深深地懂得,农民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用传统的方式耕作,不懂得科学种田,因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冬闲时期,农民聚在一起晒太阳,有的传播封建迷信意识,有的抬杠,绊嘴伤了和气,影响社会和谐。一些孩子放学之后,嘻笑玩耍,打架淘气,不好好学习,浪费了宝贵的光阴。面对这些现象,她产生了办一个图书屋的念头,利用图书向农民传播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变农村面貌。说服了父母,腾出了三间南房,房屋有了,哪有书 ?为使书屋顺利办起来,在校期间她利用课余的时间兼职三份家教,积蓄了3200多元,选购了600多册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到旧货市场淘到了,3个白色的货架作为书架。2008年1月18日正式迎客了。办书屋的目的是有读者,为打破农村的传统观念,她采取大喇叭广播,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解释科技致富的必要性,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书屋“知名度”也在不断的提高,阅览人数也在增多,但还是不宜乐观。

毕业后,她加入了支教志愿者的行列,这使她办书屋的信心倍增。因为她是一名支教教师,首先,她选择了看书群体是学生,以

孩子带家长的方式带动农村看书的习惯。要想使书屋办好不广泛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不行的,于是她在图书站制作了一个留言本,希望每一位读者留下自己的感受,希望每一位读者留下自己的希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写满了整整一册留言,上面载满了希望、感言、心声及祝福。

郭晓云同学这样写道:“每天能有这么多书看我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越看越有味,我准备天天来。”村民三儿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只读过三年书的农民,自从村里有了图书室,我就天天来这里看书,现在,我已经学到五年级的课程了。

办书屋的目的是让农民最终受益,薛新梅是村里养牛专业户,以前为牛生病的事感到非常“头痛”,就是请个兽医也要到二十里以外,自美丽书屋开办以来,她一有空就过来看相关书籍。现在牛要是有小病,按着书上说的,自己就解决了,一年来,仅医药费节约8000余元,还节省了很多时间,这让薛新梅笑得合不拢嘴。同样受益的还有村里生猪养殖户李明斌,通过美丽书屋学习掌握了市场行情,改变了饲养方法,提高了生猪出肉率。除此之外,还有邻村的果农史常青,通过到这里学习果树技术,今年种植李、杏、苹果等12亩果林比往年高出2个挂果率。

二、开展活动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随着农忙时期的到来,农民来看书的人少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知农民的辛苦,在地里忙碌了一天哪有时间来看书。她深知,只有信息畅通,农民的思想才能解放,观念才能更新,才能科

学发展,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一次村委会的广播喇叭,播出了高吭的声音,使她很受启发,她想如果能借助广播将信息传播出去,农民可以一边干活一边收听自己需要的信息。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村委会支书的大力支持,同意她用广播传递农民需要的声音,2009年4月3日,她的 “美丽时间”开始了第一次播音,一条条优农惠农政策、一条条重要新闻,传递到村民身边。为方便村民们收听,她将 “美丽时间”分成了新闻快读、法律法规、信息交流、劳动就业及娱乐互动五个版块,每次播音时间为早晨7点至7点40分。她的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每天6点半便开始起床准备,7点开始播音,结束后匆匆到学校上课。上课之余,她又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收集信息上,上网、翻阅报纸,找到需要的资料后摘抄下来,之后再进行整理,以便村民们易听易懂。同时她开展了“征求美丽时间意见”活动,此活动的举行,村民们给她提出了很多意见,以便广大农民的要求。

为了让小读者对书屋产生更大的兴趣,培养他们读书、爱书的习惯,她在书屋搞了知识竞赛活动,把孩子们平时喜欢看的书,改成题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测试,成绩优秀者实行免交押金办理借阅证,并邀请他周末担任“书屋小助手”,这个做法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每隔一个月,她都会搞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每一个小读者对图书的喜爱。

三、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援助

她创办“美丽书屋”后又开办了“美丽时间”广播站,孜孜不

倦地向农村传播文化知识的行为感动了各界人士。

为满足更多孩子、群众的需求,她主动到省新闻出版局求书,这一做法感动了省新闻出版局领导,他们已向“美丽书屋”捐书2136册;宣化区书法家协会募集到的1186册图书;涿鹿县从事家庭装饰工作的26岁的康海涛在交电话费时看到《女大学生自筹书籍办起图书站》的报道后,专程送来了32本图书; 美丽书屋现有图书7000余册,囊括农业、科技、法律、卫生、教育、文学及各类杂志,随着书屋的逐步壮大,为更好的管理好书屋,她还专程到宣化图书馆学习管理经验和书目分录,并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和借阅等制度,制作了图书借阅证,书屋采取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既可借阅又可在书屋里阅读,借阅证押金制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给村民们提供了方便,又确保书屋里图书的有效利用和妥善保护。

篇12: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XX农家书屋管理先进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与团部毗邻,现有总人口822人,营区住户223户,职工101人,干业人员7人。连队现有耕地面积5847亩,实现生产总值3512万元,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2011年职均收入7.1万元,人均收入

2.4万元。先后荣获兵团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兵团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兵师巾帼示范园区、师先进基层党组织、师标准化建设优秀单位、师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师模范职工小家、师团先进工会、连续四年被评为团双文明单位、团先进党支部、自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书屋设备

XX职工书屋于2009年成立,是连队一个公益性的职工书屋,书屋辐射全连职工群众,设兼职管理人员1名。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25万元用于书屋的建设,书屋面积50平米左右,藏书3000余册,书屋现有书架10个,阅览桌椅8套,报夹1个,音像制品300余张,订有《人民日报》、《兵团日报》、《伊犁垦区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及各类农业科技杂志等7种报刊,22类杂志。图书借阅每个工作日开放,月平均接待借阅80余人次。

二、完善书屋制度,规范工作管理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书屋各项制度,以制度来规范行为,做到借阅有序、本本有去处,丢失赔偿有章可循,对书屋实行专人管理。

一是信息化管理。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 1

3000余册图书和30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自然科学、文学读物、人物传记、经济类、少儿读物、农业、生活、工具类等15个分类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并对农家书屋实行信息化管理类,通过书屋管理系统,大到农家书屋的建设规模,小到每一本书的出版单位、价格、归类、借出去向、每一位借阅者的门牌号等都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借助电子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农家书屋的相关数据开展查询、对比、统计,便捷的管理为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建立健全书屋管理制度。制定了职工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均有制度详细规范。

三是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连队安排由技术员专门对书屋管理和维护,坚持严格办理有关借阅手续。为使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管理人员还在书柜、书桌等位置粘贴了书籍分类表示,并定期利用书屋的多媒体设备为职工群众播放农家书屋的电子音像制品。

四是不断完善图书种类。为了扩大图书种类,拓宽知识领域,更好的满足周边群众的阅读需求,我们在上级部门配发图书的同时号召职工群众捐赠,实现资源共享。

三、服务生产、生活,发挥书屋作用

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贯穿到书屋服务工作之中,始终以高涨的工作热情为职工群众服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解决读者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书屋的建成不仅丰富了连队职工

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连队的经济发展,还给连队带来了新气象,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是为农业生产支招。许多职工通过到书屋借阅农业科技书籍,提高了种养殖技术、掌握了基本的病虫害防治、疫情防控的措施。连队职工张永山,也是个爱钻研的人,尤其对农业杂志感兴趣,只要《北方水稻》、《农业科技》等杂志一来就会第一时间来借阅,他不仅将科技钻研停留在杂志上,还动手实践,今年他试验的几亩超级水稻就是通过翻阅杂志多方比较而种植的,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长势喜人。

二是为文化知识加油。每天放学后,书屋就变的热闹起来了,连队里很多家长这时候就带着孩子到书屋来看书、借阅。职工张洪祺农闲时每周都会带着8岁的儿子到书屋借阅,闲的时候他喜欢看看书,无论是历史传记还是散文小说,他都喜欢看,在他的影响下,儿子也把读书作为了兴趣爱好,感兴趣的儿童读物都在爸爸的帮助下借回家看。

三是为职工增收助跑。职工书屋还为职工发展设施种养业发挥积极作用,蛋鸡养殖户陈强经常到书屋借阅有关蛋鸡养殖、防疫的书籍,并将相关的光盘带回家观看学习,他说当需要查阅资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职工书屋,在书屋他查阅到了小鸡断喙、饲料营养配比、鸡舍防疫消毒、防疫保健等知识,目前他的蛋鸡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现拥有3座圈舍,存栏蛋鸡2.1万余只。

四是为健康生活铺路。连队退休职工马玉珍,总爱到书屋查阅一些有关养生的书籍,她说现在年纪大了,多学习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不仅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也能让在外

工作的子女放心。

五是为文化活动添力。连队结合农家书屋开展“四项”活动,使其逐步成为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政策法规、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今年农闲时节共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经常性读书学习交流活动4次;为蛋鸡养殖户提供科技培训3次;为生猪养殖户提供科技培训1次;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开设讲解班2次;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育、新婚宣传2次;并时常利用节假日或晚上的时间为职工群众播放科技宣传片23余次;每年暑期还组织连队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在基层连队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职工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供了学习场所,为农业部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营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

上一篇:关于自尊自信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好词加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