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2024-04-12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通用6篇)

篇1: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此文曾获2007年福建省中青年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泉州362021

摘要:文章系统分析了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说明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资金短缺、人才技术缺乏等现实问题,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泉州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文章指出企业自身认清问题所在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力度,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引导企业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泉州Discuss to the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Quanzhou Wang YunfengLiu Mingqi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process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Quanzhou,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The problems such as disparate development,shortage of fund,lack of techniques,etc.are revealed in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process,which delay the

informationbuilding and restrict the competent reinforcement of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Quanzhou.The article points out enterprises must realize the problems,at the same time,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information building in enterprises,and guide the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ly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plans in different stages,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then run the information building of enterprises and reinforce their competent advantage in the markets.

Keywords:Medium and Ssmallsized EnterprisesInformationQuanzhou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143-0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措施就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却令人担忧,与大型企业乃至世界先进工业国家中小企业相比,其业务流程大多处于混乱状态。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1.泉州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与特点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枢纽,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主籍地,也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泉州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泉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泉州市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2万多家,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高达92%以上。

1999年初开始,泉州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成立了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了《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在各县(市、区)、各传统产业选择100家试点企业,深化CAD、CAM、ERP等技术

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采取“从企业上网人手、政府上网带动、以电子商务推动、以营造氛围强化、以突出应用深化”的做法,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1999年3月泉州企业信息网正式开通,2000年7月泉州市政府启动了“万家企业上网工程”,目前全市已有20000多家企业上网发布产品和营销信息,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25%,并且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在线提交资料申请加入。

目前,虽然泉州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用得到推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大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明显。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2家,有76.9%的企业建立站,55.8% 的企业实现局域网,42.3%的企业不同程度导入ERP信息管理系统,32.7% 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分别高出中小企业平均水平30、11.8、42.3、9个百分点。与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设施上相形见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受到资金、技术方案、人才等方面的问题的制约。有数据表明:真正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为3%左右,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

2.泉州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泉州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2.1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够。泉州中小企业主要是以家族式的管理为主,企业员工的亲属裙带关系非常复杂,企业在运作机制中还带有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征,在管理方式上还没能摆脱家长式的经验管理,企业领导没有建立起信息管理的观念。多数中小企业仍愿意停留在原来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其次,还存在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这样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许多企业一提信息化就是计算机、网络,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要把数据形成有用的信息才是目的。

2.2存在投入不足、投入不平衡、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有的中小企业想走信息化的道路,但是他们没有大型国有企业那样的雄厚实力,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太昂贵,中小企业承担不起。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大多数企业在前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时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但随着对信息化程度要求的提高,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就出现了短缺。

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劲霸时装是泉州服装业的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在10亿元左右,且成长迅速。目前,劲霸只上了信息财务系统,它的很多业务还在依靠手工或半手工方式进行,这并不表示劲霸对信息化不重视。实际上,2001 年,劲霸公司的老总洪忠信主动跑到用友公司购买了一套财务软件。此后,每次他们都是在业务需求非常迫切时,才会为信息化买单。在泉州,企业很少像其他地区的企业那样一次性投入巨

资进行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即使是像劲霸这种不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也只是在业务需求非常迫切时才会买单;对于泉州的其他中小企业来说,像企业信息化这种短期内不能产生直接利润,企业家往往会把他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考虑,因此,对信息化的投入肯定不会大方,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2.3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没有相应的人才,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只能是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化也只能是空谈。由于泉州的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以做出口加工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高。而且很多是家族企业,在用人方面往往不是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带有很强的裙带关系。就全国范围来说,企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以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很难与大型企业争夺此类人才。从信息化建设配置的专业技术人才来看,泉州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两个不合理,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率低;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既懂IT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就业人员的素质总体属低下层次,所以企业信息化很难得到各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支持。

2.4缺乏可操作性的信息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由政府相关部门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公用信息资源共享;并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泉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上还存在不足。比如,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网上支付、安全认证和物流配送等外部环境不配套。二是企业根据整个泉州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规划。由于泉州许多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

3.加强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企业方面要不断加强内修。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企业本身。首先,企业要认识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要在观念上、思想上转变过来,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这种转变需要企业“一把手”的坚决支持;然后,企业就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来进行信息化建设,这还需要涉及到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技术。

3.1.1更新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的信息化意识。由于泉州中小企业在开创之初大多是以家族式或以小团体朋友互助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带有很强的个人决策倾向,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方法和制度。而信息化必须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如果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那么企业实施信息化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首先必须要规范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其次,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对信息化有正确和足够的重视。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由于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导,企业“一把手”的支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条件,企业的领导应该站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培训企业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3.1.2加快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造就。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

统,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推进企业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企业有没有以及能不能培养造就一支胜任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队伍,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使用的效果和维护的可能性。因此,企业要抓紧培养一批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不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尽快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当前很多企业中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3.1.3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可采用外包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要先做好整体规划,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对于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一步到位,但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人员素质及工作的需要的限制,往往没办法一步到位,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分阶段,分层次的实施信息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业务流程的重大调整而产生动荡,又可以逐步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使下一次的信息系统的投入可以高效利用。泉州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与专业化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硬软件,这比企业自己设立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可以保证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3.2政府建立企业信息支持系统。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等,一方面起到了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源。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比如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环境较差、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并留住信息化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信息化方案的适配问题等,这些是中小企业无法独自承受的难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积极建立企业信息支持系统是加强并逐步完善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2.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公共媒体、图书馆建设等。泉州市在这一方面的投入是可观的:1999年开通泉州市首家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7月泉州市政府启动了“万家企业上网工程”、“数字泉州”的启动、网上投资恰谈会的开展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这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3.2.2向中小企业提供特殊的服务。据调查,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力度还较大,比如2004年,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构筑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泉州市中小企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泉州市纺织服装企业ASP服务平台就是基于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流程,充分利用J2EE框架、Oracle 9i数据库、Struts等先进的前后端开发技术,使泉州市中小纺织服装行业对货品款式、颜色、尺码管理要求,与板单、计划、订货、销售、库存、财务无缝衔接,实现动态的一体化管理,以强大的数据中心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实现总部和分支机构跨地区经营、管理。

3.3走校企联合之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信息化建设。高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的优势体现在:人才优势(科技人员众多,各种专业人才聚集);知识与科技优势;创新优势。高校的技术和人才可以较好地弥补中小企业技术人才不足的劣势。实践中,一方面,高校通过对企业人

才需求信息及创新需求信息的捕捉,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及高校研究方向与内容,主动为企业创新活动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基金或订单培养等方式与高校共同培养适应于本企业自身需求特征的人才,同时开展创新合作。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互利的:一是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生产劳动、毕业实习提供理想的实践条件和场地,高校则优先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尤其是短缺专业人才;二是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各类定向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企业可以为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三是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学生预分配提供工作岗位,并负责指导预分配学生的生产劳动实践,提高预分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素质,高校则可以利用人才技术优势,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咨询和成果转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方便。

4.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泉州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来进行,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完成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体化;通过建立企业的内联网和系统平台,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通过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要由浅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渐推进。因此,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泉州中小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永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2005(11)[2]汪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合肥学院学报,2005(8)

[3]倪天林.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河南科技,2005(9)

[4]吴新业.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

[5]钟碧忠.泉州企业信息化初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5)[6]谭观音、许丽忆.侨乡泉州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04(11)

[7]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M].北京出版社,1999.01

篇2: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等。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MRPⅡ、CIMS、OA 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每当我们讲企业信息化,人们的眼光更多地是投向大企业、大机构,因为它们有很诱人的采购额度,很广阔的市场,使得IT厂商们愿意专门为某个行业某些企业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服务队伍。然而,在我国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的天下。所以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抽样调查表明,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做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而在美国,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欧洲的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这一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外企业存在着多么大的反差!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则更显紧迫,而中国企业也将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低。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不仅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如何迎接新经济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使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企业与外界之间,它可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以此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的时间、丰富交流方式,并可协助维护企业与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

有人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根治中小企业顽症的一剂良药,因为按照国外的成功经验,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先进技术手段介入企业经营,能迅速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可是国内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们仍然是一脸苦笑:“我也知道自己的问题,知道有这样一条改进的途径。可问题是,我改得了吗?我的资金、人力跟不上啊!”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国内中小企业的苦衷。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运行系统的维护管理还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在大型企业或许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恰恰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本来就实力有限,怎么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而不进行信息化改造,竞争力上不去,企业实力又如何提升?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许多中小企业在这个怪圈里搁浅了。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征程,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又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可能留不住这些人才;其次是中小企业管理尚未定型,随着企业的高速成长,变动也很大,而应用软件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程序化,这二者间形成了一对矛盾,不易解决;再次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太昂贵,中小企业承担不起;还有就是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跟不上。因此,信息化成了很多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还很遥远!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1、确实摆正企业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摆正企业与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关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由信息化建设集成商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主角”是企业本身,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仅仅是“配角”的身份,信息化建设集成商应该放在咨询、顾问和具体实施的地位。摆正了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集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2、确实摆正技术先进和技术实用之间的关系。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要切实注重于系统的集成和开放。

3、确实摆正技术、软件、实施、培训和服务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树立技术先导、软件跟上,实施培训和服务并重的整体规划,同时企业要树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是要企业进行投入的,更据成功实施的案例来看,企业在注重选型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最终的实施效果。

4、确实领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的具体意义。整体规划是系统的“整体”,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规划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是整个系统集成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纲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简单技术入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应用的基础上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同时通过效益驱动可以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过多,负担过重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分步实施同时可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5、明确面向目标的方法。即是不要偏离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的信息系统的集成。

6、确实领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即是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亲自参与主持,还应该包括整个决策层的参与决策,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体,是广义上的“一把手”。

7、确实领会信息系统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具体含义。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误区,当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就会出现质疑,使得企业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信息化,总结企业信息化误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 最早的企业信息化在一些人看来是购置几台计算机硬件、运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就实现了信息化,这种认识随着近两年来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已不是很多,但仍然存在着。

● 以为信息化就是普及电脑,用电脑打字,玩游戏,聊天,看新闻。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不是很了解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这样。

● 网络联通后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是很深刻的企业,事实上,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利用信息化就是要实现在管理、生产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部分单位企业却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上网”,或者偶尔浏览一下网页也就完成了信息化的进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能使企业真正利用信息化实现生产管理的飞跃。

● 以为信息化建设项目能立竿见影带来效益。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上几个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来实现企业信息化,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仅凭几个项目远远不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总体上规划,从基础做起,并将建设落到实处,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脚踏实地,不能把信息化变成了“空中楼阁”。

● 信息化能解决一切问题。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部分企业却把这一切实际希望寄托在信息化建设这一条道上,信息化仅仅是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的途径,激烈的市场竞争靠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通过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认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企业把“信息化”当作企业经营发展的捷径,能够迅速全面的改变企业现状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

● 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设备,企业就向外宣传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不能够真正的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能对自己不利。

总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上几个项目,购置几台机器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存在以上的误区。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困难

1、难在观念上。多数中小企业,仍愿意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并不感觉到信息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成效。在有的企业还要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紧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金钱来完成企业的信息化难度可想而知。

2、难在企业内部制度执行得不彻底。如果企业制订的制度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即使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许多企业都以为:只要建立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

3、难在企业人员的素质低上。有的人就是坚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秉承“乱中求胜”的生存之道,信息化带来的严格管理制度会让他们感到“末日来临”般无所适从。试想,一个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这样,那么信息化也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只有当企业中的骨干队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本领与能力,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信息为管理服务、为经营服务的管理理念,企业领导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观念,形成决策办事讲科学、靠信息的工作习惯的时候,信息化的建设才有意义。

4、难在信息化的模式与需求无法更好地结合上。许多企业在信息化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只是觉得别人都信息化了,自己也要有,但是究竟需不需要,必不必要就不知道了。企业在决定信息化的时候要先决定需要哪方面的服务,这样提供ASP或ERP的网络公司才能根据要求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见得越复杂的技术,越先进的技术就越好,信息化的作用也不过是企业一个辅助工具,只有懂得使用的人才能够发现它的价值。所以企业的需求是展开信息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篇3: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现状

“十二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使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受自身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一直发展缓慢。落后的财务管理不仅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1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

建立信息化企业财务体系的中心思想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信息化网络完美结合,开启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通过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式实现企业自身软实力的提升。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决策。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大型现代化企业财力、物力雄厚,已经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符合自身的、完整的财务信息化体系,然而目前中小企业中财务信息化情况却差强人意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微型企业仍然采用手工核算方式来进行财务管理。

1.1 缺乏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如今,一些中小企业在扩大产能、提高销量方面快速增长,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观念。一方面,企业本身已经意识到通过计算机和财务软件来实现财务管理,但仅仅是局限于单机操作,并没有组建网络和形成体系,没能发挥财务信息化网络将企业财务、生产、缴税统一于同一平台的整体优势;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产业规模并未扩大,企业管理人员安于现状,认为没有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加强信息化财务体系建设,对信息化财务管理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认识不足。

1.2 缺乏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

人才,是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中小企业,受企业知名度、薪水报酬等不利条件影响,很难招聘到既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即使企业投入资金购入软件、硬件等设备,但由于高素质财务人才的缺失,以及自身职工又难以胜任新的操作,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缺少高层次的财务专业人才也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从而提升了中小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

1.3 财务人员消极面对

中小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必然改变原有的、旧的财务工作模式。但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模式和旧的财务体系,人员专业水平已经跟不上新的形式,因而一些人员对信息化财务管理产生抵触和畏惧心理。同时,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准确、规范,通过严格的系统限制来降低人为因素造成财务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规范管理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财务人员的权利,当然也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因此个别人员会产生消极态度,抵制财务信息化。

1.4 中小企业缺乏资金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问题,有限的资金基本都用于保障生产,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则略显力不从心。考虑到企业对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因此,多数中小企业趋向于将有限资投入到扩大产能,而忽视财务管理等管理方面的建设。另外,少数企业即使购买了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由于经费不足,其购买的系统并非为其量身打造,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匹配问题,无法满足企业自身实际的财务情况,形成资源的浪费。

2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2.1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由政府牵头,企业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首先,政府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资金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财务信息化的保障。其次,政府部门要通过组织培训、典型推广、新闻宣传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升级,提高企业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使企业自身转变思想,主动加强自我财务信息化水平建设。

2.2 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战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要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起到的核心作用,缺少既懂得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之一。企业要加大投入引进财务信息化领域成熟的人才,通过人才的带动作用激活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使之整体提升。同时,对于原有财务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增强他们业务水平和计算机知识,以提高使用信息化财务软件的能力。

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设财务信息化

缺乏资金,一直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效利用资金,做到合理“花钱”,让有限资金使用到关键环节。中小企业相关人员要仔细研究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情况特点,并同外包软件企业详细沟通,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财务平台。从过程上来看,可以先选择一些必要的,但却可以明显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模块,如保证财务运转的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管理等基本功能。这样,随着管理的信息化将带动企业效益的提升,反过来资金充裕后又可以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当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扩充,自然就会再投资选用其他更精细化的模块。这样,既摆脱中小企业一次性投入带来的财务困境,也能使财务人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更好地使用财务软件,为企业稳步提高奠定基础。

另外,企业领导者要认识到使用的财务软件要发挥效力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企业要积极与软件公司交流,共同研究并切实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开发特别是二次开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使财务信息化平台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发展铺路。

3 结语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不可忽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自我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使其良性发展下去,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实。忽略或是摒弃财务信息化管理,其结果必然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如今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国强.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9):70-71.

[2]燕明秀.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45.

篇4: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我国的财务软件起步较晚,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从一种简单替代手工核算的软件发展成为以“财税一体化”为主要理念,强调企业财务、业务、税务三者的整合,从而最终达到企业高效管理,提升竞争力的效果的多功能财务软件。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因受到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困扰,财务软件应用低,财务信息化发展迟缓。这种财务信息化的落后必然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想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但目前中小企业中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

1、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错误。在中小企业的高速成长期,管理水平难以跟上企业规模发展的要求。有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和职工认为,购买了计算机和相应的财务软件,然后通过这些财务软件把传统的手工核算过程通过计算机和财务软件来实现,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了。这是把会计核算的电算化简单等同于财务信息化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手工记账模式下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核算流程,往往会导致这些企业在财务信息化中的前期初始化工作量繁重。有些财务人员认为财务信息化工作量大,并没有想像中的方便快捷,因此对财务信息化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2、专业人才缺乏。中小企业很难找到一批既精通计算机知识,又精通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复合型财务管理高级人才。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即使实施了财务信息化,员工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懂得使用新技术和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操作方式,这就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中小企业中高层次的财务专业人才偏少,不利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实施,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对产品实施和应用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想当然地认为财务信息化应用简单,没有建立科学的财务信息化评估标准,忽略了企业财务信息化面临的风险控制,最终导致财务信息化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人为思想阻力。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人为思想阻力。有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愿意接受工作模式的改变,不愿意打破原有的工作习惯,也有的会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新工作模式的需要。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这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更充分显现出来,有些职工对于新技术带来的新操作方式不适应而遭到淘汰,因而对财务信息化产生畏惧心理。另外,财务信息化为企业打造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体制,重建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时,财务信息化带来的严格管理制度会让一些企业中层财务人员面临位子不保、利益受损。因此,他们就对财务信息化进行百般抵制。

4、不能合理利用资金。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较弱,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因此无暇顾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动用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但由于这些投入的收益效果不能较快的显现,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这方面明显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在选择软件的问题上,不是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没有制订方案,完全采用跟别的企业一样的软件或者随便地选择不适合自身财务业务发展的软件,结果企业并不能消化吸收这些财务软件。这样,建立财务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造成资金的投资浪费。

5、财务软件的选择。由于人力、财力上的限制,中小企业一般会购买一些市场上的通用财务软件。这些财务软件的流程与企业实际的财务流程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选择通用性的财务软件,虽然其具有的功能模块基本趋于稳定,其处理流程也一般遵循一定的规律,但各个财务软件为突出其特色,往往加强某些模块的功能,或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功能,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软件进行重新定义。否则,软件所具有的功能企业用不上,而企业需要的功能软件又没有。财务软件不能发挥它的长处,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增加了复杂性,使得企业的数据操作很容易出现错误。

二、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应对措施

1、政府加强引导,纠正企业领导及员工对财务信息化的错误认识。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为实现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知识的培训,通过新闻宣传、经验上网、现场培训、交流会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为推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首要的是解决企业的观念问题。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长期性的,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只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系统才是最好的系统。要在财务信息化的推行中加强并强调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培训,让相关员工知道新技术如何去应用,提升员工自身的竞争力,并且要鼓励员工自我成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2、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人才是中小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关键。缺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应该制定一些措施来吸引专业人才加盟。不仅要引进人才,而且要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企业要尽快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中小企业要培养一部分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员能够对计算机系统环境进行一般维护,对财务软件进行参数设置,以及对会计核算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和利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措施,一方面可以让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运用财务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实现财务信息化。资金问题是大多中小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考虑怎样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中小企业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软件,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财务信息化。由于中小企业在应用财务软件方面面临的困难是资金和人才缺乏,即无力支付包括软件、硬件的一次性成本开支,也无力承担之后的IT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人力开支,企业可以以外包方式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一方面能有效地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压力问题;另一方面外包公司凭借自身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经验和企业的IT建设比较深厚的研究能够为企业出谋划策,成为企业的IT部门,而产生的费用比IT部门更低,达到的效果比企业自身的IT部门更科学、更完善。

篇5: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对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是《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编制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国家统计局为此次调查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共收回有效问卷9200多份。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最为紧迫的需求是要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占到被调查企业的52.7%,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管理控制、战略发展的大企业。17%的企业提出内部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的需求,11.2%的企业具有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是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增强经营销售能力;二是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发现更多客户,拓展供应链;三是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四是将信息技术用于企业管理,及时掌握经营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效果在认识上有误区,对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二是对信息化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调查中,仅有10%的企业派人参加过信息化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参加培训的只有8.9%。三是在技术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16.7%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网站主要用于发布信息,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ERP。四是在发展环境方面,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覆盖面较小,服务内容不完善,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困难,除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形成服务网络。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情况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除中小企业自身要提高认识外、增加投入之外,政府也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供服务,这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政策法规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继《电子签名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先后出台,信用管理、在线支付、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研究正在全面展开。

技术标准环境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06年,我国已制定发布信息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732个,行业标准118个,已经基本覆盖信息技术所有领域。信息产业部制订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体系,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规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规范、协同产品商务系统(CPC)规范、制造执行系统(MES)规范、办公自动化系统(OA)规范,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

指导。发布了《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条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两项二维条码的行业标准,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码制标准。

财政税收环境建设有所改善。在中央财政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项资金计划中,安排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也体现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促进信息化发展等内容。一些地方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优惠政策,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的环境。

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化信任环境、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全国各类征信机构发展较快。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已实现全国银行间联网查询;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建立了拥有近600万户企业基本信息的共享数据库;国家税务总局正全面实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目标是实现对纳税人进行综合管理和监控;全国整规办建立了“中国反商业欺诈网”,归集和公开市场主体的负面信息;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积极建立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服务带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2006年,随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我国政府已形成自上而下的电子政务网站体系。各级政府以网站为手段发布政务信息,实行政务公开,为企业和公众办事服务,扩大社会参与,密切了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

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一是电信运营商凭借其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实施综合业务转型,大规模带动了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迈入信息化门坎。二是产业集群发挥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优势,由信息化领先企业成批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三是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四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普及与应用。五是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具有节约应用成本、简化实施过程、提供专业服务等特点,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六是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培训活动非常活跃。七是大型IT企业和社会各类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建立服务联盟,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情况

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办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遵照“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启动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指导意见,开展课题研究。会同科技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先后完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以及有关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服务体系、评价体系、电子商务等多个课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二)发挥大企业优势,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大型IT企业发挥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服务联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宣传和展示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适用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三)调动社会资源、引导推进活动。举办信息化发展论坛,研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免费培训、巡回演讲、技术指导、技术讲座、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推进活动,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展信

息化建设,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和效益。

(四)加强公共服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每天网上发布信息上千条,并举办了四届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共有10万多户中小企业上网发布了招聘信息。在中央财政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资金计划中,安排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

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建议

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走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环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推动信息化技术在中小企业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促使大多数中小企业迈入信息化门槛,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明显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有关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针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协调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激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推动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鼓励服务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支持建立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问题。

三是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软硬件开发、信息化服务的融资支持,支持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

四是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机制建立、培训工程推动,加快人才培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活动的开展。要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五是加强信任保障环境建设。加强对信息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引导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隐患,建立监督保障机制,促进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六是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水平绩效评估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篇6:四川企业信息化现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四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四川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区位劣势的困境依然十分突出,不仅与国内沿海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逐年拉大,而且省内的区域和行业差异也日益明显。

2、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四川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特征,造成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特殊,难以普及而只能定向开发。加之开发资金不足及开发市场不健全,致使开发应用层次低。

3、企业在信息化的规模、建设、发展、创新等方面,缺乏统筹兼顾和专业指导。企业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部匹配,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与不断增加的投入相比,其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

4、受资金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不愿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后续资金不足又间接造成初期投入浪费。同时,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盲目性,不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基础硬件、网络建设水平较高,应用软件的投入程度不高。四川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

6、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整体集中的过程,但四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处于各自为阵、单兵作战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系统。

7、政府部门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信息化长远的规划与企业自身特点的结合度不够,后续组织工作乏力。更主要的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推广困难。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以心灵温暖心灵下一篇:西沙有飞鱼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