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2024-04-24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精选9篇)

篇1: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和管理,促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提升我国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部根据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组织专家评估产生的,代表我国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医疗能力强、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等特点的医疗专科;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也是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第三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按照专科优势和水平分为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范围内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代表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突出临床技术特色,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管理和考核工作。第五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设定,主要包括二级临床科目、部分一级临床科目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科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卫生部成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评估专家库及评估纪律检查小组。

第七条 委员会主任由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卫生部医政司司长担任,委员由卫生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相关学协会负责人、医疗管理专家及著名医学专家等担任。委员会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八条 办公室设在卫生部医政司,负责组建评估专家库,以及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 评估专家库由专业技术专家库和医疗管理专家库组成。第十条 进入专业技术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本专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三级以上医院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卫生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一条 进入医疗管理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医疗管理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医疗机构并在院级管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二条

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5年。如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由委员会终止其聘任:

(一)违反评估纪律的;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评估工作的;

(三)变更与所在单位聘任关系的;

(四)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的责任人;

(五)受刑事处罚或纪律处分的。

第十三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由驻卫生部纪检监察部门、相关学协会人员组成,负责全程监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第三章 申报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院医疗科室,可以以医院为单位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一)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

(二)能独立并常规开展本专业诊疗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三)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本专业学术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专科发展中能起领头作用;

(四)人才形成梯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后备人才队伍;

(五)具有满足本专科业务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六)有独立病区,病床使用率≥85%,独立开展的必备诊疗技术项目≥95%,能够开展全部重点专科诊疗技术,住院患者中危重症患者比例≥60%,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辐射能力。第十五条

医院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时要充分考虑所申报专科在全国的优势,切实做到既积极申报,又有的放矢。

第十六条

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申报书》;

(二)能够说明专科水平的文字说明材料及相关资料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七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申报医院的指导和监督,对医院提交的材料进行初评,并进行现场检查,在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书》上签署同意意见,报送办公室。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确保辖区内医院申报和初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并确保医院申报的材料真实有效。第四章 评估

第十九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择优选拔原则;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原则。

第二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包括资料审核、集中答辩、现场检查、名单公示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未按照申报要求上报的,予以退回。审核合格的,进行集中答辩。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相应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答辩评比专家组,对申报单位进行集中答辩评比,根据答辩结果,经答辩评比专家组合议,确定进入现场检查的单位名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建现场检查专家组,对通过集中答辩评比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内容包括听取汇报、分组检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第二十四条 办公室根据申报单位现场检查结果,组织专家合议,依据专科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发展潜力,提出建议名单,报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公示后,评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由卫生部颁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证书和牌匾。

第二十五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监督评估的全过程,保证评估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评估人员和评估专家应严格遵守评估纪律。第二十六条

申报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凡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评估资格;已经评定的,予以撤销,并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并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申报单位一个评估周期内的申报资格。

第二十七条

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专家有下列情形的,应予回避:

(一)专家来自被评估医院的;

(二)专家与被评估医院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和被评估医院提出的其他合理理由的。第二十八条 专家在评估过程中,因违反评估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卫生部取消其参与卫生部各类专业评估的资格并通报到所在单位。对违反评估纪律的工作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第五章

第二十九条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保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良性运转,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有的工作职能。

第三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医院要加强对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 卫生部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服务能力的提高、专科辐射能力的发挥、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第三十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行动态管理,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期末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并取消其下一周期的申报资格。

第三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评审、专科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基地认可、评先评优和专科医务人员学术任职、国际交流、评先评优等方面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并争取财政经费支持。第六章

第三十四条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此管理办法制定辖区内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篇2: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卫医政发〔2010〕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专科医疗服务,我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现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可按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的原则和办法,开展辖区内的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促进专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医院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申报工作,保证申报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高新强

李大川

电子邮箱:mohyzsyljgglc@126.com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日

篇3: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1 我院临床专科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现有38个临床专科。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整合优化资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医疗服务新模式,搭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渐趋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专科带头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专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2],通过引进与培养,我院现有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23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45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人员职称构成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逐渐由“倒金字塔”转变为“正金字塔”,高级、中级、初级的职称结构比由十一五初期的3:6.6:5.7优化为目前的2.0:2.7:11.4。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各个专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1.2 学科和专科建设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

除24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外,我院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我院连续三年专科声誉名列第二,2011年在公布的28个学科声誉排名中,我院24个专科进入前十或获提名,其中麻醉科、放射科排名本专科第一,病理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排名本专科第三,另有15个专科进入本专科排名前十,4个专科获得提名。

1.3 通过专科建设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复同意,我院已成立了消化、实验医学、感染、临床营养等12个专科的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健全专科工作制度、流程、诊疗规范和质量标准,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相应专科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开展专科教育培训和技术讲座,进行专科技能的考评和考核,提高全省医疗机构专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能力,提升医疗救治效率和效果。

2 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完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顶层架构和管理体系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一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人才梯队搭建、设备空间规划、教学科研协同以及辐射引领区域发展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必须在院级协调下进行[3]。我院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完善了顶层架构,专门建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科技副院长为副组长,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采供维保部、信息中心、纪监部门、审计处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及后效评估进行系统规划、科学指导、协同实施,从制度、机制、资源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并专门成立了由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等三部门共同组成的秘书组,负责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2.2 以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进步,推动临床专科差异化发展

我院按疾病系统将所有学科、专科整合为五个学科群进行一体化建设,即神经精神学科群、心肺血液学科群、消化系统学科群、创伤康复学科群、全科医学及支撑学科群,实现学科、专科间资源共享、相互借力、协同发展的目的,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细分亚专业的基础上,鼓励以专病为基础的跨学科交叉联合诊疗学组。目前全院共建立了70个这样的多学科交叉协作学组,集结优势力量,为临床专科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院为每个学科群配备1名学科主管和2~4名学科助理,负责为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专科提供科研信息引导式服务,负责学科、专科评估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学科群与专科重要科研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协助项目成果申报等,为学科群的发展建设追踪发展前沿,提供行业信息,建议发展方向等,为学科群、学科和专科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2.3 整合资源建平台,助推临床专科建设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我院十分重视纵向资源与横向资源的整合,以临床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径为切入点,大力建设多科共建共享的系统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区域内专科疾病整体诊治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如我院整合成立了功能性神经疾病中心,集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优势资源开展脑深部电极应用项目,此项技术已走在全国医院前列,三个专科均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又如我院2010年将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9个专科和护理的血管通路学组整合形成血管中心,通过多学科交叉整合形成的资源平台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完成我国首例马凡综合症内脏动脉杂交治疗,2012年完成胸腹主动脉瘤杂交一期手术,达到国际水平。截至目前,血管中心已完成40余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封堵微创手术,有效减少了患者创伤。已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11例,居全国前列等。这种新型的整合资源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科技术水平的提升,参与血管中心的7个临床专科和专科护理均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4 创新配套机制和政策,助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多年来,我院一直注重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以此形成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如我院率先在国内医疗机构设立SCI论文基金,对发表SCI论文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可以使用该经费围绕研究方向购买科研设备和试剂、聘请项目制人员、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从2007年到2012年上半年,该基金使用金额已高达8801.2万元。近年来,我院SCI论文发表已逐步从基础研究领域转向临床研究领域,体现出临床专科建设对于学科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院不断完善了院士、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大师级高端人才培养和孵化的体制和机制,开展亚专业专病学术主任制试点,拓宽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在配备好学科带头人的同时,注重后备人才的建设。我院还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首批启动基金2000万,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所需的中青年骨干提供中、短期出国专项资助,鼓励到国内外名院名校进修深造,重点针对临床新技术领域进行资助。我院积极推荐中青年骨干到各级各类学会任职,对于达到条件的实施破格晋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使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在临床新技术方面,为提高临床专科医疗技术水平,鼓励新技术开展,我院专门设立了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重点扶持临床专科发展中重点、难点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前景好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医学伦理道德的国内外前沿新技术,提升临床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目前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已使用1550余万元,成效显著。如我院针对活体肝移植技术设立基金300万元,目前该项技术5年期生存率达77.3%,创下了中国首例肝移植女病人术后3年怀孕生子、世界首例尸体活体合成肝移植等10项全国领先的肝移植技术,技术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 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壮大专科辐射能力

我院利用自身在医疗技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以带动区域发展为己任,先后进行了华西远程医学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成功尝试,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走出医院围墙,引领区域发展”、“医院搭台子,专科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新思路,不断壮大专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内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院现有远程网络医院541家,分布14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地市州38个,县区市82个,服务人口超过5亿人。2002年-2012年,我院先后有规划、不间断地培训了近123万人次各级各类医卫人员,远程会诊近7500多例次。积极参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和“西部卫生人才项目”等,创立“华西—社区对口辅导慢病防治模式”、“面向社会全方位规范化培训体系”、“医院管理方向MBA学历学位课程项目”等,为区域内各学科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在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极大地方便病人就诊、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专科影响,壮大了专科声誉,为重点专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3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对我院相关学科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巨大促进作用中可以看出,建设与发展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搭建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科学规划设备与空间、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建设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卫生部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围绕重大疾病,开展以解决疾病诊疗问题为靶向的适宜技术创新和推广,将有利于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并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同时,通过公立大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专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增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实力。另外,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的设计上,通过设立有关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将很好地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医院主动承担医改责任,落实医改任务。由此可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项目建设医院具体专科的水平发展,通过技术辐射、人才培养等,对于区域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引领、带动作用。

3.2 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需要

目前综合医院不断引进人才,发展专项技术,使各家医院在不同程度保持某方面或某一专科的竞争优势。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形成专科优势,使专科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极大地推动了各临床专科不断创新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解决本专科领域内的重大技术难题,有利于引导医院把建设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内涵建设上来,形成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良性医院竞争局面,提高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从而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核心竞争力,带动区域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

3.3 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专科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加速培养专科技术带头人的接班人,建立合理的学术人才梯队,增强学科评价、项目申报、资源分配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能够追踪并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增强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助于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从根本上留住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人才,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真正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还将持续推进,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专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需要坚实的基础与长期积累外,更需要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持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同时提高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真正起到区域性大型公立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虹,王文中,吴雁鸣.全军临床医学专科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615-617.

[2]沈辉,齐璐璐.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院,2009,13(3):5-6.

[3]陈国良,黄连帅,陈建中.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8,11(4):239-241.

篇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一、研究对向

对湖北省2006—2008年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产生的32个专业、6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分布情况和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分析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分布情况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市州2008年的人口总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土面积的关系;与各市州距离武汉公路里程之间的关系;与其所在区域省外病人就诊比例的关系;与医疗机构级别的关系;分析了在2006年~2008年获得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疗机构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情况,并与其自身在2003年~2005年周期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ccorelation analysis),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r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

三、研究结果

(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其地域、人口、经济的关系

1、重点专科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各市州人口数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448,两者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5)。

2、重点专科分布与国土面积的关系。

各市州国土面积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369,两者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5)。

3、重点专科分布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各市州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322,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

4、重点专科分布与所在市州离武汉距离的关系。

距离武汉100公里以内的市州拥有的重点专科绝对数较少,而距离武汉300公里以上市州的临床重点专科绝对数较多,但各市州与武汉距离(公路里程)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16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

5、新成立市州与成立多年的市州拥有的省级临床专科的数量比较。

神农架林区、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随州市为1986年撤县建市更名而成,它们获得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均为0。而成立较早的市州从总体上来说拥有的重点专科较多。

6、重点专科分布省外病人就诊比较的关系。

各市州省外病人就诊比例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861,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相关性(P<0.01)。

(二)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级别

所有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机构中,除3所二级医院拥有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外,其余6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为28所三级医院所拥有。

(三)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院

如表3所示,虽然6所医院在两轮临床重点专科(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获得临床重点专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但第二轮重点专科评审中排名前3位的医院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最多为6个,比2003年-2005年评审中1个医院最多获得的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明显减少。

表3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院情况

(四)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4所部属医院

四、讨论

(一)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的相对性与可参与性

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目的是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希望形成人有专长、科有特色的局面,通过发挥其带动与示范作用,促进专科建设,更好地服务患者,因此,在制度设计时,只允许4所部级医院参加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角逐,同时,为避免少数医院获得重点专科较多,使多数医疗机构不愿意参与的弊病,规定1所医院获得重点专科数不得超过6个,使该项评审有了可参与性,也决定评审结果的相对性。

(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的绝对性

评审包括各市州级评审与省级评审2个部分,市州级评审每个专业只允许产生1个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获得市州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才有资格参加每省级评审,这就决定了在市州范围内省级评审结果的绝对性;同时,制度未对参评医院的级别进行限定,因此有3所二级医院获得了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这也证明了评审结果的绝对性。

(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的科学性与均衡性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收入无相关性说明评审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评审内容,经济欠发达的市州,由于其离武汉较远,病员不易流失,加之国家对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三线建设[3]的投入较多,使其医疗水平位较高,因此拥有较多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各市、州拥有的人口数、占有国土面积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呈正相关(P<0.05),这说明湖北省省级评审制度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设置上是均衡与科学的。

(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幅射作用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各市州外省病人就诊比例间存在相关性(P<0.01),说明省临床重点专科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示范与带动作用,且这个作用辐射到了相邻的省份。

五、结论

总之,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充分考虑了医疗服务受众的人数与医疗服务的区域面积等因素,评审结果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已经产生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已经成为湖北省卫生厅加强医院管理、促使医院内涵建设、加快公立医疗改革的抓手。

篇5: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暂行办法

财 社 [2013] 24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中医药局: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 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中医药局

2013年12月24日

附 件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保 障资金安全、合理、高效使用,根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鼓励地方财政补助、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

第三条 专项资金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支持经过评审产生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 目所需支出。

第四条 医院申请专项资金,应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填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医院应根据项目申请内容组织财务、基建、设备、人事及相关专业科室等部 门负责人对 申 报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研究评审,提 高预算编制质量。

第五条 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相关方面专家在评审项目时要对医院申报项目 预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评审。

第六条 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的评审结果、医疗资源布局等情况,确 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并下达补助资金。补助资金额度按专科类别分别确定。

第七条 专项资金项 目 预算纳入单位预算,实 施统一管理、集中核算。

第八条 专项资金预算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预算调整规定程序报批。

专项资金支出范围包括设各购置支出、人才队伍建设支出、适宜技术推广支出。

(一)设 各购置支出。指为完成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所需的关键仪器设备的采购支 出。

(二)人才队伍建设支出。指为完成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所需人才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支出。

(三)适宜技术推广支出。指为完成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所需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相关支出。

要做好专项资金与其他国家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的衔接,避免交叉重复。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具体开支范围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项目单位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分别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人、财务负责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员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及时性的责任。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项目单位应加强项目 资金执行管理,充 分预计并及时解决可能影响预算执行的问题,加强执行进度监控,确保资金按期及时执行。

第十二条 年末未列支的专项资金应按现行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管理。

第十三条 终了,项目单位应将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纳入单位决算,按照部门决算程序报批。项目单位上报决算时需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情况进行说明。

第十四条 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内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施政府采购。

第十五条 凡使用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结束后,项目主管单位应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为实现绩效目标采取的措施、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等。绩效评价结果应上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财政部各案。

第十七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项目主管单位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对本系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第十八条 项目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和相关部门总结评估情况作为以后安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的重要考核因素。

第十九条 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有关规定对项目 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违反预算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的,暂停其后续拨款并责成其整改。项目单位在限期内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可恢复或适当调整拨款,否则取消项目、终止拨款并取消其下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资格。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篇6: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汇报

会上,江济华副处长代表科研处就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并表示科研处已对安医大附一院全院科研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充分准备。要求申报科室在11月30日前将初稿报送科研处。

李家斌副院长根据近两年安医大附一院专科建设开展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指示,他强调相关科室的专科建设负责人应加强与各科中华医学会主委的联系,以便了解各专科的评分标准,并按评分标准严格整理、撰写申报材料,以确保申报书的质量,提高申报书的撰写水平。

余永强院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应提前谋划,等任务来时,再对照申报文件的要求做出部分调整;

二、要充分整合安医大附一院全部公共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在短期内弥补差距和不足;

三、应注重医院临床业务的开展,加强安医大附一院临床综合实力,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并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督促和推动各学科亚专科的发展。

篇7: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是医院最早发展的科室,分为A、B、C、D四个病区。199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定为自治区肝、胆、胰疾病治疗中心。2002年、2009年先后二次被评为自治区领先学科。在自治区率先独立完成活体小肠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移植等新业务,填补了自治区多个领域的空白。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32人,床位200张、四个护理单元,年手术量6000余例,临床患者多来源于内蒙古中西部区域、环内蒙古地区山西、陕西、河北区域以及蒙古国区域等。普通外科亚专业分类齐全,是集医疗、教学与科研全面发展的学科。普通外科划分为肝脏外科、胆胰外科、胃肠外科、腺体外科(甲状腺、乳腺)和血管外科等专业。

【普外科A区】

普外科A区专业方向定位于胃肠道肿瘤、肛周疾病、腹外疝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全体科室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科室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科室。

普外科A区现有成员34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讲师)3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10名,助理护士4名。包括博士4名,硕士6名。

目前设置床位50张,并设有单元复苏室,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和专业护理人员,年手术例数1350人次左右,中等以上手术占70%以上。

科室承担着学院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科室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每年培养3到5名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课题4项,科室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奖二项。200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授予“领先学科”。2005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胃肠外科是该区的专业特色,除常规开展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直肠癌根治术,目前广泛开展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保留植物神经功能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根治术、PPH手术等新业务。普外科A区是自治区内较早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单位,现已完成各类疝修补术近1200余例。我科在肛周疾病(包括内外痔、肛周脓肿、肛裂、肛瘘)的治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顽固性便秘的治疗也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与诊断治疗。普外科A区在自治区率先独立完成活体小肠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移植等新业务,填补了自治区多个领域的空白。随着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科室已经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结直肠癌根治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近年来开展复杂肠瘘、胰瘘等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手术治疗。

【普外科B区】

普外科B区是乳腺、甲状腺外科,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乳腺微创手术和活检系统、γ射线探测仪、乳管镜、乳腺钼靶摄像机等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手术量大,并发症少,深受患者赞誉。现有医护人员22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5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2名。开放床位50张,年平均手术近2000余例,其中乳腺癌根治术500余例,甲状腺癌根治术400余例,其他各种甲状腺、乳 腺手术1000余例。

该区集乳腺、甲状腺疾病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诊疗、研究中心。已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早期乳腺癌穿刺诊断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功能性腋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乳房整形再造术;甲状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癌、甲状腺癌规范化外科治疗及个体优化等综合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科研方面重点研究领域为:乳腺癌干细胞,乳腺癌化疗药物耐药性与逆转,乳腺癌蛋白质组及新的标志物,乳腺癌、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方法,乳腺癌保乳术后生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等。

【普外科C区】

普外科C区临床医疗工作涵盖了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移植外科、腹腔镜外科与外科营养等专业。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肝胆胰外科诊断治疗中心”挂牌于该病区。

该区拥有50张病床,目前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者5人,在日本作访问学者3人,具有很强的技术力量。拥有腹腔镜手术设备2套,术中超声设备1套及电子胆道镜1套。

该科还承担了医学院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住院医生的教学与培训任务。近十年获省、市级及学校各类成果奖10多项,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年,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

该区以肝胆胰腺外科为特色,擅长疑难杂症的外科诊治。近年来开展了许多高难度的复杂外科手术,如左、右半肝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癌切除术、胆囊癌根治切除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流手术,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门 静脉高压症的分流和断流手术、各种复杂的胆肠吻合手术、肝移植手术等。

【普外科D区】

普通外科D区(肝胆胰腺及血管外科病区),成立于2006年2月。科室人员总数31名。医疗人员14名,分别为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名,讲师(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17名;其中为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6名。具有博士学位医生3名,硕士学位医生7名。

病区目前设有50张床位,年手术例术1500人左右,中等以上手术占70%。科室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现承担自治区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奖三项。

近年来成功开展了急性胰腺炎治疗、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管空肠吻合,左、右半肝切除、肝门部高位胆管癌根治术、肝尾叶肿瘤切除联合半肝切除术;微创外科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肝囊肿开窗引流和急腹症诊断治疗等。近年来开展术中胆道镜探查取石,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等新业务。血管外科开展布-加综合征、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颈动脉体瘤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四肢动脉闭塞症等血管支架和搭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等技术。

学科带头人——董培德

董培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通外科及外科教研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2001年担任医务科主任,2003年担任普通外科副主任,2005年任普通外科主任,2007年任外科教研室主任、普通外科主任。从事普通外科工作30年,2000年后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的诊治,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胃癌D2根治术、D3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以及中低位直肠癌保留植物神经功能手术,年手术量近500余例。自担任普通外科主任以来,以学科发展为第一要务,确立肝脏、胰胆、胃肠、甲乳、血管外科发展方向,并于2007年付诸实施,促使普通外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快速提升。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先后选送人员到美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地区著名医院进修学习;至2011年底,引进博士11名,完成各学科人才梯队建设。2005年后组织实施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尖端手术,全力支持亚专科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新业务。重 视学术研究,主办和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会议、全国胃癌D2手术推广会、中俄蒙第一届普通外科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学术会议,发表有学术价值论文50余篇。已经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内蒙古医学会科技三等奖二项。专科查房40次,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40次。

学科带头人——孟兴凯

孟兴凯,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 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在医教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及内蒙古医学院科技先进工作者一等奖、2011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入选“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主刀完成各类肝胆胰及其他普外手术500余例/年,尤其擅长肝胆胰外科危重、疑难疾病的诊疗。在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实施背驮式肝移植手术,填补自治区该领域的空白。开创并能熟练的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及复杂胆道损伤修补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肝脏高危区(尾叶、第一、第二肝门)巨大肿瘤手术以及胰腺肿瘤的标准及扩大根治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篇8: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2010年12月, 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护理专业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 这是该院多年来探寻护理发展、提升护理品质的长期积淀和有力证明。作为护理部干事, 刘娜、李萍、胡婵三名护士参与了申报全过程, 期间深刻感受到了医院领导和护理管理者之于护理的拳拳之心。

2010年12月3日, 省卫生厅通知我院成为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单位之一, 我们的情绪刹时沸腾, 为我院护理能浓墨重彩登上国家大舞台而倍感光荣。省厅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在12月6日12时之前交齐上报材料。

赴京前:全力以赴

短短的三天时间要准备详实的申报材料,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院临床护理首次纳入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我们的心情充满着激动和振奋。

接到通知后, 医院高度重视, 迅速成立了以主管院长为首的申报小组进行部署安排, 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 为申报提供科研、教学、临床数据等相关资料, 紧张有序的重点专科申报准备工作随即展开。

其时正是周五, 没有人要求我们加班, 申报组的全体成员们自觉地留下来了, 撰写工作总结、整理历年科研教学成果、拟定护理建设经费预算、梳理附件材料……大家有默契的分工协作, 对照文件要求逐一准备。

在一种亢奋的工作状态中, 全然忘记了这是周末, 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形容毫不夸张。在随后的两天里, 大家未有丝毫懈怠, 已经调到其他部门的两大才女兰兰、阿瑾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刘小明主任不顾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难忍, 一直全程指导把关。胡立珍、蔡益民两位副主任和和年近六旬的老专家李翠英老师负责资料的核对校审, 大伙士气昂扬, 干劲十足, 此情此景, 真的让人感动!

12月6日晚接到卫生部通知, 我们顺利通过了资料审核。听到这个消息, 整个护理部沸腾了, 我院历代护理人的艰辛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和认同。大家都激动的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 我们的领头雁刘小明主任饱含热泪地连声说道:“大家辛苦了!我们的护理前景越来越好了!”

按卫生部要求, 申报单位在8日前往北京进行集中答辩, 还需一并递交15份申报书及附件资料。一改再改, 精益求精, 最终的资料直至7号下午才全部准备完成。娜娜软磨硬泡, 打印社才答应连夜帮我们印刷资料, 护理部的两个姐妹就通晚留守负责最后的校稿编印。

8 日一早, 兵分两路, 一边是医院领导及科护士长等欢送赴京答辩的一行人, 另一边晓红驱车前往卫生厅在申报书上盖章, 然后才在去机场的路上会合奔赴北京。

答辩前:最后冲刺

申报工作得到了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同事们指导协作, 使各项工作一路绿灯, 顺风顺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主管领导王继华副院长因公务在身不能赴京, 但全程参与了我们申报、答辩材料的指导、审核工作, 临行前更是不忘为我们加油鼓劲。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龙开超院长 (我们亲切的称他“龙哥”) 将亲自带队赴京答辩。坚强的后盾, 强有力的支持, 让我们抱定了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答辩安排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有来自全国上百家医疗机构包括骨科、药学、护理、麻醉等多个学科的领导和精英莅临现场, 仅护理专业参加答辩的就有六十多家。每个团队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想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强烈期待, 气氛热烈而紧张。

9 日, 现场答辩正式开始。

上午九点接到会务组通知我院按抽签顺序将于当晚进行, 分为两个部分, 由龙开超院长亲自作护理工作汇报, 并与护理部刘小明主任共同担任答辩手, 回答评审专家提问。要知道, 龙开超院长和向华副院长因工作繁忙, 乘坐8日晚上的航班抵京, 到达酒店已是9日凌晨了。他们顾不上休息, 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会场“实地勘察”, 两位院长还笑言“要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 一丝不苟的神情令我们顿生敬畏。

刘小明主任从清晨四点起就在一遍一遍地熟悉材料, 生怕有丝毫纰漏。她深知作为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护理部主任, 所背负的使命, 所承载的期冀, 这不光是护理、护理人的大事, 更是医院影响力、竞争力的综合考验。龙院长此时也是紧锁眉头, 专心致志, 做着最后的准备和预演, 期间对于“3H”服务、“APN派班”等具体内容都做了详细的咨询和了解。

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像是催促的号角。经过最后紧张的冲刺准备, 龙院长眉头舒展, 脸上露出了我们熟悉的笑容。我们知道, 当龙哥爽朗的笑声响起, 已然成竹在胸了。原来是此时龙院长收到一条通报我院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调查排名全国第二的短信, 这更让我们的心情好到极致。

兴奋之际再次接到会务组的通知, 我院答辩时间提前到下午5:00进行。龙院长下令立即整装出发。平时喜好休闲装的两位院长, 今日西装革履, 器宇轩昂, 最后还不忘对着镜子俏皮的“秀”上一下。呵呵, 多么可敬可爱的院长!

答辩中:马到成功

我们提前赶到了会场。

看到我们个个异常紧张, 院长微笑着说:“放心, 有我亲自上阵, 定会马到成功”, 细心地院长此时还不忘安抚和鼓励大家。

等待的时间显得有些漫长。龙院长拿着我们的申报材料, 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 静静地看了半个小时。我们留意到院长把过道的消防器材箱当作凳子了, 看到院长那么投入地阅读资料, 我们也不忍打断他。

向院长被我们称作开心果兼艺术总监。他一边向我们几个年轻人传授应对这种“大场面”的经验和技巧, 一边调动我们左摇右摆婀娜多姿摆着POSE, 相机咔嚓、咔嚓留下不少“玉照”。龙院长则时而来回踱步, 时而入神思考, 先后喝光了三大杯开水, 大院长也有“小紧张”的时候哦!

我们乘其不备, 大叫一声“龙院长”, 龙院长抬头回眸的瞬间, 向院长又是一咔, 相机记录下了院长表情惊愕的奇妙镜头……

“新闻记者”采访及时出现———“现在是CCTV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 下面采访一下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的龙开超院长和刘小明主任, 两位领导你们好, 请问你们此刻的感想是什么?”原来是古灵精怪的娜娜摇身一变成为记者, 顺手用纸卷了个话筒, 惹得我们忍俊不禁。尽管面对的是高手如云, 使命艰巨, 但紧张中仍充满温情。

答辩前五分钟, 我们围在两位院长和刘主任身边, 一起合影留念, 让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刻成为我们隽永的回忆。

“26号准备入场”, 随着工作人员呼唤, 龙院长给我们打了一个“0K”手势, 从厚重的大门里侧身而过。

会务组规定, 只有参与答辩的人员才能进入会场, 我们只得怀着焦急的心情在门外徘徊。领导们进去了, 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进去了, 耳贴门壁, 当时恨不得自己生有顺风耳抑或千里眼, 能一睹赛场风云。只可惜, 守备森严, 我们也是干着急, 只能耐心等待。还不禁暗暗在心里揣测:评审专家是不是很苛刻?提问是否古怪刁钻?

15分钟演说, 15分钟至30分钟的答辩, 恍如半个世纪般漫长。答辩进行到24分58秒, 大门推开了, 龙院长春风满面的走出来, 标志性的笑声顿现, 大家赶紧环绕上去, 仔细倾听着院长和主任细解答辩的过程, 激动、感慨、喜悦、憧憬, 洋溢在大家的脸上。此时, 已没有身份和地位的悬殊, 只有情感:对护理发展, 不懈努力同拼搏;只有团结:为医院发展, 齐心协力共进退。这就是“人医”人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吧!

申报的最终结果不会马上出来, 我院能否在六十多家实力雄厚的兄弟医院中脱颖而出, 成为那1/20, 尚不得而知, 还得等待。不过, 经过申报的筹备、角逐, 我们已经成熟、成长了颇多。没入围, 说明我们的工作不到位, 还得继续努力, 潜心专业, 期望两年后次站在擂台之上;入围了, 预示着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 肩负更重大的使命。刘主任若有所思的说:护理今后的发展趋势, 今后的路子该如何走, 我们要深刻地思考一下了。

经历了就是美好的。亲历申报国家重点专科全过程, 让我们感受到, 在护理发展的道路上, 每一个人, 都不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都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 为我们的事业和梦想坚韧地守护, 坚定地奋斗。

后记:

至发稿之日, 我们接到喜讯, 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护理专业已成功入围国家重点专科, 这也是湖南省除部属医院之外唯一入围的综合医院。

篇9: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临床专科建设是体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培育我省临床专科优势,提高医学科技竞争能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充分发挥临床重点专科在重大疾病、疑难病防治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方面的综合优势,使我省的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达到国内中上或部分专科国内领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指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规定,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估、确认的二、三级临床专科、部分一级临床专科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医学专科。

第三条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按照专科优势和水平分为I级临床重点专科和II级临床重点专科。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省范围内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代表全省领先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II级临床重点专科突出临床技术特色,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结合我省临床专科的现状和“十二五”临床专科重点建设的发展需要,通过优化布局与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I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I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各具优势(特色)的专科点群。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三级医院。第五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确认、监管工作。

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协助省卫生厅,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负责辖区内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与监管工作。

三级医院负责本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管理,制定专科建设与发展计划,并组织落实。

临床重点专科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保持学术、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并带动本院其它专科及全省本专科共同发展。

第二章 建设内容

第六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将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诊治疑难重病为重点,具有相当规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性医学专科。具备较强的解决本专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具有对本专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能够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具有较强的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学术优势明显,成为全省的技术指导中心,科技核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第七条 I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成对本专科关键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临床适宜技术能力;技术特色明显,具有解决本专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地;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的特色专科群,为人民群众就近提供特色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八条 技术能力建设: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根据临床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拟制定本专业(病种)全省性技术规范、指南;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通用的临床适宜技术,积极参与国内外医疗市场竞争,规范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第九条 人才队伍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全国、全省或本地区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位;专科技术骨干以研究生为主体,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并在国家、省或本地区学术团体中担任职务,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学科队伍,培养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医和名专家。

第十条 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是全省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研究生、访问学者、进修生、临床住院医师的能力;积极开展省内外学术交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培养技术、学术带头人;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承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推广新技术及基层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 学术科研能力建设:跟踪学科前沿,明确学科发展目标,有较为稳定的学科主攻方向。创新科研思路,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学科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承担和完成一定数量的国家或省部级科研任务,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论文、著作,取得一批代表学科水平的高层次科技成果,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科的科技竞争力和知名度。

第十二条 专科文化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必须重视科室的文化建设,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优良传统,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以正定位,以善为本,技术精湛,认真负责,集大成,得智慧,形成一种仁心仁术、团结向上的医学人文品格。

第三章 申 报

第十三条 有足够的工作用房,I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床位应有50床位以上,II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床位应有35张或以上;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完善。

第十四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申请者是我省行政区域内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重点专科、省重点学科。

第十五条 II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申请者是各地级市三级医院中具有明显的专科特色的专科或我省急需扶持发展的专科。

具体条件附后。

第四章 评 估

第十六条 临床重点专科申请者填写《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逐级上报,申请评估。

第十七条 评估的程序为形式审查、技术评估。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及要求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技术评估。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估组,对申请专科的技术优势、发展潜力、整体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及重点发展的诊疗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论证及必要的现场考核、答辩。

第十八条 评估时间。每二年组织一次评估。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九条 省卫生厅成立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评估纪律检查小组及评估专家组。

第二十条 组长、副组长由厅领导担任,成员由厅有关处室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设在厅医政处,负责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二十二条 评估专家组由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

第二十三条 省卫生厅根据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对实施目标进行管理和定期考核;各市、各单位负责临床重点专科的日常管理;各单位应有专门机构负责,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同时必须明确建设目标与定期实现的具体指标,按照目标和建设指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纳入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单位必须在申报专科的同时提交专科3年建设总体目标规划,省卫生厅将对规划进行总体评估。专科建设结束后,根据建设规划目标进行验收。省卫生厅对项目建设单位实行过程和目标管理,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考核,对未按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对完成建设目标、通过考核和验收、成效显著者,作为滚动支持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纳入我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科负责人不得擅自更换。确需更换的,必须向省卫生厅提出正式申请,同时提交更换负责人相关资历证明的佐证材料,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更换。

第二十六条 I级临床重点专科已作为省继续医学教育的基地的,可直接承办省级Ⅰ类学分项目,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II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可直接承办Ⅱ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目,报当地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七条 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必须是我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对于临床重点专科与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同的专科,予以一定的专科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必须配套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保障投入。第二十八条 医院要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要在经费、人员、机制上予以保证,重点支持。

福建省I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条件

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必须是我省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抢占医学科技的制高点,符合以下条件的临床专科:

一、专科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全国首创或领先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本领域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管理科学有序。注重内涵建设和科学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效益显著。阜外病人就诊数、临床路径、病种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等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省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专科科技优势。近3年来承担了省部级重点以上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省、部级三等以上的奖项;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发表过文章并被SCI收录的医学科技论文一般在2篇以上;专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专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四、人才队伍建设。专科所属普通专科应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优先考虑卫生部亚专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担任国内医学专科学会的常委及以上职务或国家级杂志的编委及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服务水平优良,社会及患者满意率高。

六、支撑和保障。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单位必须按照专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临床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福建省II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条件

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必须是本地区重大疾病防治的难点,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跟踪医学科技发展,符合以下条件的二级或三级学科:

一、专科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某些领域具有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的诊治技术,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技术水平总体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管理科学有序,有较好的医院改革基础(包括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阜外病人就诊数、临床路径、病种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等各项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都在本辖区内同行中名列前列,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专科科技优势。承担3项以上市厅级医学科技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过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项;相关的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专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四、人才队伍建设。专科所属普通专科应为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优先考虑卫生部亚专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专科带头人在全省有相当知名度,担任省内专科学会的常委以上职务或省级杂志的编委及以上职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及患者满意率高。

上一篇: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下一篇:李代沫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