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

2024-04-20

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精选6篇)

篇1: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

XX市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申请表

专科介绍

我院泌尿外科以高素质为起点,高科技为基础,新技术为纽带,微创或无创治疗为特色,全心全意为患者解决病痛为目标,经过全体科室医师人员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市一流的专业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12名。

科室拥有XX地区最先进的泌尿外科仪器设备:2套进口腹腔镜,第三代超声负压吸引气压弹道碎石,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镜,德国郎牌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日本Sony全套显像系统,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

科室建设以来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已成为县或市优势专业科室,对泌尿外科常见及复杂疾病的治疗达到较高水准,业务范围包括,泌尿复杂结石,肿瘤,外伤,感染及先天性畸形矫正,男性专科诊治等。

我科在XX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大力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其技术水平达到,市内先进水平。包括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下 高位结扎术,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及超声负压吸引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肿瘤电切术,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科室护理人员均具有年的专科护理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并承担医学院护理带教,培养工作,为基层医院培养大批专业人员。

泌尿外科专科诊疗服务范围:

一、泌尿结石,:包括肾输尿管,尿道结石,治疗和 以微创手术为特色,包括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经尿道膀胱或尿道结石碎石术,体外碎石术等,另包括传统的所有开放手术。其中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为成武县最大独立发展项目。

二、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前列腺肿瘤,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慢急性前列腺,进行常规诊治治疗。

三、泌尿肿瘤:包括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睾丸、阴茎等泌尿常见肿瘤,治疗,以微创腔镜手术为特色。

四、各种泌尿系统感染。

五、各种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如尿道下裂、隐睾症等。泌尿系统损伤的诊断治疗。

六、各种类型尿的诊治。

七、各种下尿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

八、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性心理健康咨询、不育等。

特色微创手术:

1、开展包皮、包茎、阴囊、阴茎多种手术。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复杂上尿结石的治疗目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角形结石等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技术只需要在腰部1cm左右的小切口,即可行结石碎石取石术,目前经皮肾镜技术,微创小,清碎高,对肾损伤小。我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我先为开展这项技术最早,手术例数最的科室。

2、腹腔镜手术。通过在体表戳孔置入腹腔镜,镜下操作治疗疾病,不仅 满意,相对传统手术还具有切口小,微创轻,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迅速推广,我科能独立熟练完成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切除术,肾囊肿去顶开创减压术,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等高难度腹腔镜手术。

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是目前治疗Bph的金标准。具有小开口、方便、安全、有效,可重复进行等优点。我院成功开展数百例电切手术,均达到良好的效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XX泌尿外科群体工作人员降价继续努力,锐意进取,求实创新,力争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篇2: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九百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9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3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4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4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呼吸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5.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6.具备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基本条件,有内科或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病床的设置。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情况外,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1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一 基础条件 90 普通病房床位总数60张,得6分;每增加10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10分;床位数30-59张得2分;低于30张不得分。床位数 20 专科 危重症监护治疗病床6张,得5分;每增加1张床加1分,总分不超过 1 规模 10分。(30)每张普通病床净使用面积≥6 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分。平方米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

医技科室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及诊疗项目满足需要得10分。

需要 支撑 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 2 条件 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40)进性和适宜性 评估前3年,投入500万元得5分,每增加100万元加1分,累计不超过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10 10分。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科室 指南及常规等规范性文件并用于诊疗工作中,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医疗技

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0 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开展抗菌药(20)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评估前3年,发生重大医疗责任事故或者重大医院感染事故者不得分。2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二 医疗技术队伍 130 技术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难重症能

团队整体实力 20 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青年医师进行科

(20)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院士得10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博士生导师得1分;国家级学会呼吸分会主委(含前任、现任及候任)得7分、副主委得5分、国家级学会呼吸分会常委或学组组长得3分、学组副组长或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得

学术地位 2分、国家级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得1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任职编委1本及以上期刊得1分;国际SCI索引杂志任职1本及以上得2分。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任职记1次。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1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学科 5 务1项以上得1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 临床能力 5 带头人 评估前3年,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25)上得1分。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5名以上得1分;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以上得1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5篇得1分,累计不超过2分;主编专著(国家人卫、高教、科学出版社)得2分,副主编得1分,10 教学科研水平累计不超过2分;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以上得4分,省部级一等奖1项以上得3分,省部级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科技奖第二完成人按第一完成人50%计分。3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有高级职称学科骨干6人以上得5分;学科骨干担任省级学术团体委员(含学术地位 15 青年委员)以上职务每人得1分,累计不超过5分;学科骨干为硕士生导 师,每人得1分,累计不超过5分。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学科骨

业务1项以上得1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 临床能力 6 干 1分;评估前3年,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30)次以上得1分。取所有学科骨干得分的平均值。评估前3年:学科骨干指导博士研究生毕业5名以上得1分;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以上得1分;以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以上得1分,10 每增加5项加1分,累计不超过3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 教学科研水平录论文(包括病例报告)5篇得1分,每增加5篇加1分,累计不超过5分。取所有学科骨干得分的平均值。5 年龄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年龄结构 医师 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70%,得2.5分。学历结构 7 队伍 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40%,得2.5分。(15)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 5 职称结构 1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3分;结构合理得3分;学历结构合理得2分;职称护士 10 构、职称结构 结构合理2分。8 队伍(30)护士长能力 5 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2分;管理能力强得2分;符合科室工作要求得1分。4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15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人员培养情况 人才 9 培养(10)进修学习情况 5 评估前3年,到国外专业进修半年以上,每人次得1分,累计不超过5分。

三 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340 能够独立开展下列临床技术项目: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心肺运动功能测定、气道激发试验、呼吸驱动测定、诱导痰检测技术、过敏原检测、特异性免疫治疗、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测定、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支气管镜下气管内支架置入、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55 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APC)、电烧灼治疗、内科胸腔镜技术、硬质气管(镜、床旁气管镜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诊治、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总体 体外膜肺氧合ECMO)、胸腔闭式引流、睡眠监测、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10 水平每项得3分,累计不超过50分。是国家临床药物验证机构,评估前3年,(90)每年负责或承担1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得1分,累计不超过5分。评估前3年,年均总出院人数2500人次以上得5分,1500-2500人次得2平均年出院人数 5 分,不足1500人次不得分。平均年门诊人次 5 评估前3年,平均年门诊人次8万得5分;5-7万得3分,3-4万得1分。

评估前3年,平均住院日<11天得5分,≥11天但<12天得3分,≥12天普通病房平均住院日 5 但<13天得2分,≥13天不得分。5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根据申报医院列出评估前3年,结合出入院诊断,所列病种在出院患者中比例≥40%得满分;疑难危重病例比例 20 的疑难危每下降2%扣1分,小于20%不得分。重病种进行评分。有呼吸危重症专业组得6分。有肺部感染、慢阻肺、哮喘、肺癌、肺间质专业组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20 病、肺栓塞及肺血管病、介入呼吸病学的专业组设置,每个专业组均有独

立的技术队伍,得2分。总分不超过20分。专业组 专业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评价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慢阻肺、哮喘、肺癌、肺间质病,肺栓塞及肺 11 建设 力 30 血管病、危重病人的诊治,气管镜手术、内科胸腔镜技术、有创及无创机(60)械通气技术的应用,每项技术水平高得3分,累计不超过30分。开展睡眠呼吸监测和治疗的 10 开展规范的睡眠呼吸监测和治疗,得10分。未开展,不得分。

能力 技术 对医院提供的5项技术进行评估,包括各项技术适应征的合理掌握(3分),特色 12 技术特色和先进性 50 实施效果(3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分)。(50)能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诊治 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

栓塞、肺部肿瘤、肺间质病、ARDS、慢性呼吸衰竭、胸腔积液、气胸、睡 种 能力眠呼吸紊乱)得30分。缺1个病种扣5分。6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90)根据医院收治疑难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病死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疑难病种疑难病种诊治能力 30 等评价,满分15分。评估前3年,在SCI收录杂志发表的病例报告,每由医院自篇得2分,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病例报告每篇得1分,满分15行确定 分。危重病种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危重症诊治能力 30 由医院自用合理性(综合好转率、病死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评分。行确定 评价评估前3年的创新项目,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得10分;创

创新项目的数量 新项目少,临床诊疗水平停滞不前,不得分。创新 2项创新项目(包括获得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获

能力 创新水平10 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的项目等,),每项各5分,综合其先进性和临(30)床应用性情况,综合评价打分。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 10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强,得10分。未转化为临床能力不得分。

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患者比例≥20%得5 5 比例 分;15-19%得3分;10-14%得2分;不达标,不得分。辐射 评估前3年,每年接受来源于二级医院以上进修医师、护士、技师及呼吸进修医、护、技(包括呼吸治 15 能力 5 治疗师(进修时间半年以上)人数超过20人得3分;10-19人得2分;9 疗师)来源情况(20)人以下得1分。进修医师覆盖的省份5个省以上得2分;4个以下得1分。评估前3年,技术推广(包括国家继续教育、卫生部推广计划、中华医学技术推广情况 5 会呼吸分会继续教育项目等)项目每年超过3次得5分;1-2次得3分。7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受邀在国内外召开的国际学评估前3年,每1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得0.5分,累计不超 5 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情况 过5分。

四 医疗质量状况 240 合理用血综合专科患者人均输血量,患者输血比例评分。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合理用药

质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评分,有一项次不合理扣2分。16 概况 病人满意度调查 5 评估前3年,满意度≥90%得5分,每下降1%扣1分。(75)医疗事故情况 10 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不得分。根据呼吸内科重点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单病种单病种质量 40 血栓栓塞症)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 质量及率综合打分。17 费用(60)单病种费用 2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

诊断符合率 10 评估前3年,≥90%,得10分。不达标不得分。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 10 评估前3年,≥70%,得10分。不达标不得分。率 病区 评估前3年,甲级病案率≥90%得15分,每降1%,扣2分,<85%或有丙

质量 甲级病案率15 级病历均不得分。(85)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有患者随访制度,得5分。评估前3年,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50%, 10 价结果得5分,每下降5%扣1分,<30%此项不得分。8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 10 无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效果评价,不得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基础护理合格率 10 评估前3年,≥95%得10分,每下降1%,扣2分。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0 评估前3年,≥95%得10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 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10分。有1项缺项或1处不落实扣2分。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评估前3年,工作日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且专家门诊的人次专家出门诊情况 10 数占总呼吸科门诊医师的40%以上得10分;30-39%得7分;20-29%得5 分;低于20%不得分。门诊 19 质量 评估前3年,开设专病门诊≥5个得5分;4个门诊得4分;2-3个门诊开设专病门诊 5(20)得3分;2个门诊以下或者未开设,不得分。开设戒烟门诊开设戒烟门诊得5分,未开设不得分。五 科研与教学

国家级学术团体呼吸分会主委(含前任、现任及候任)或国际重要学会中学术 国负责人5分、副主委4分,常委或学组组长3分,学组副组长或青年委 20 影响 学术团体任职 5 员会副主委2分,委员(包括青年委员)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15)任职登记1次。9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SCI收录杂志或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 学术刊物任职 5 分,编委或通讯编委1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2分,常务编委1 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任职登记1次。评估前3年,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或以上3分,全国性学术会议2分,5 主办学术会议 省级学术会议1分;可累积计分,不超过5分。专科 专科有3~4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 5 21 方向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 容系统、具体得5分。(5)评估前3年,作为第一负责人和负责单位承担973(包括首席及项目负责人)、863、国家支撑计划、科技部或卫生部行业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科研 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每项得6分。22 项目 国家级项目 20 作为第一负责人和负责单位的其他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20)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支撑项目子课题、863子课题等、科技部或卫生部重大专项子课题)每1项得1分,满分20分。评估前3年,以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8分;部(省)级一等奖得6分,二等奖得3分,三等奖得 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 10 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第二完成人或第二完成单位以分 值的50%计,第三完成人或第三完成单位以分值的30%计,第四完成人或科研 第四完成单位以分值的20%计。同一项目取最高奖计分。23 成果(30)评估前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影响因子总计超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过75分以上者得15分;50-74分得10分;30-49分得5分;10-29分得2 15 及统计源期刊论著 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及专题文章20篇以上得3分;不达标不得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10

标序号 检查内容 准评分标准 备注 分 主持或主要参加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每1项得1分;可累积计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5 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评估前3年,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本科生教学 5 到位,得5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3 学生 分。24 教育 评估前3年,每毕业1名博士生得1分;或评估前3年,毕业硕士生≥20(15)研究生培养 10 人,得10分,毕业硕士生10-19名得5分,毕业硕士生5-9名得3分,5 名以下不得分。博士生与硕士生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10分。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评估前3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次得1分,省(市)级继续教

继续 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育项目1项次得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25 教育 论坛)(10)评估前3年,培养合格率≥95%,得5分;90-94%,得3分,低于90%不规范化医师培训 5 得分。编写 评估前3年,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主编得5分、副主编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教材或得4分,参编一章1分(参编不超过3分);主编国家人卫、高教、科学 26 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或专5

篇3: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

1 我院临床专科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现有38个临床专科。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整合优化资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医疗服务新模式,搭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渐趋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专科带头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专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2],通过引进与培养,我院现有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23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45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人员职称构成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逐渐由“倒金字塔”转变为“正金字塔”,高级、中级、初级的职称结构比由十一五初期的3:6.6:5.7优化为目前的2.0:2.7:11.4。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各个专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1.2 学科和专科建设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

除24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外,我院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我院连续三年专科声誉名列第二,2011年在公布的28个学科声誉排名中,我院24个专科进入前十或获提名,其中麻醉科、放射科排名本专科第一,病理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排名本专科第三,另有15个专科进入本专科排名前十,4个专科获得提名。

1.3 通过专科建设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复同意,我院已成立了消化、实验医学、感染、临床营养等12个专科的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健全专科工作制度、流程、诊疗规范和质量标准,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相应专科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开展专科教育培训和技术讲座,进行专科技能的考评和考核,提高全省医疗机构专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能力,提升医疗救治效率和效果。

2 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完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顶层架构和管理体系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一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人才梯队搭建、设备空间规划、教学科研协同以及辐射引领区域发展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必须在院级协调下进行[3]。我院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完善了顶层架构,专门建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科技副院长为副组长,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采供维保部、信息中心、纪监部门、审计处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及后效评估进行系统规划、科学指导、协同实施,从制度、机制、资源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并专门成立了由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等三部门共同组成的秘书组,负责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2.2 以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进步,推动临床专科差异化发展

我院按疾病系统将所有学科、专科整合为五个学科群进行一体化建设,即神经精神学科群、心肺血液学科群、消化系统学科群、创伤康复学科群、全科医学及支撑学科群,实现学科、专科间资源共享、相互借力、协同发展的目的,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细分亚专业的基础上,鼓励以专病为基础的跨学科交叉联合诊疗学组。目前全院共建立了70个这样的多学科交叉协作学组,集结优势力量,为临床专科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院为每个学科群配备1名学科主管和2~4名学科助理,负责为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专科提供科研信息引导式服务,负责学科、专科评估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学科群与专科重要科研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协助项目成果申报等,为学科群的发展建设追踪发展前沿,提供行业信息,建议发展方向等,为学科群、学科和专科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2.3 整合资源建平台,助推临床专科建设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我院十分重视纵向资源与横向资源的整合,以临床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径为切入点,大力建设多科共建共享的系统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区域内专科疾病整体诊治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如我院整合成立了功能性神经疾病中心,集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优势资源开展脑深部电极应用项目,此项技术已走在全国医院前列,三个专科均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又如我院2010年将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9个专科和护理的血管通路学组整合形成血管中心,通过多学科交叉整合形成的资源平台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完成我国首例马凡综合症内脏动脉杂交治疗,2012年完成胸腹主动脉瘤杂交一期手术,达到国际水平。截至目前,血管中心已完成40余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封堵微创手术,有效减少了患者创伤。已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11例,居全国前列等。这种新型的整合资源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科技术水平的提升,参与血管中心的7个临床专科和专科护理均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4 创新配套机制和政策,助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多年来,我院一直注重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以此形成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如我院率先在国内医疗机构设立SCI论文基金,对发表SCI论文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可以使用该经费围绕研究方向购买科研设备和试剂、聘请项目制人员、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从2007年到2012年上半年,该基金使用金额已高达8801.2万元。近年来,我院SCI论文发表已逐步从基础研究领域转向临床研究领域,体现出临床专科建设对于学科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院不断完善了院士、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大师级高端人才培养和孵化的体制和机制,开展亚专业专病学术主任制试点,拓宽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在配备好学科带头人的同时,注重后备人才的建设。我院还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首批启动基金2000万,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所需的中青年骨干提供中、短期出国专项资助,鼓励到国内外名院名校进修深造,重点针对临床新技术领域进行资助。我院积极推荐中青年骨干到各级各类学会任职,对于达到条件的实施破格晋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使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在临床新技术方面,为提高临床专科医疗技术水平,鼓励新技术开展,我院专门设立了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重点扶持临床专科发展中重点、难点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前景好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医学伦理道德的国内外前沿新技术,提升临床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目前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已使用1550余万元,成效显著。如我院针对活体肝移植技术设立基金300万元,目前该项技术5年期生存率达77.3%,创下了中国首例肝移植女病人术后3年怀孕生子、世界首例尸体活体合成肝移植等10项全国领先的肝移植技术,技术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 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壮大专科辐射能力

我院利用自身在医疗技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以带动区域发展为己任,先后进行了华西远程医学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成功尝试,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走出医院围墙,引领区域发展”、“医院搭台子,专科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新思路,不断壮大专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内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院现有远程网络医院541家,分布14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地市州38个,县区市82个,服务人口超过5亿人。2002年-2012年,我院先后有规划、不间断地培训了近123万人次各级各类医卫人员,远程会诊近7500多例次。积极参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和“西部卫生人才项目”等,创立“华西—社区对口辅导慢病防治模式”、“面向社会全方位规范化培训体系”、“医院管理方向MBA学历学位课程项目”等,为区域内各学科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在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极大地方便病人就诊、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专科影响,壮大了专科声誉,为重点专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3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对我院相关学科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巨大促进作用中可以看出,建设与发展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搭建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科学规划设备与空间、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建设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卫生部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围绕重大疾病,开展以解决疾病诊疗问题为靶向的适宜技术创新和推广,将有利于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并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同时,通过公立大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专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增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实力。另外,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的设计上,通过设立有关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将很好地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医院主动承担医改责任,落实医改任务。由此可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项目建设医院具体专科的水平发展,通过技术辐射、人才培养等,对于区域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引领、带动作用。

3.2 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需要

目前综合医院不断引进人才,发展专项技术,使各家医院在不同程度保持某方面或某一专科的竞争优势。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形成专科优势,使专科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极大地推动了各临床专科不断创新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解决本专科领域内的重大技术难题,有利于引导医院把建设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内涵建设上来,形成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良性医院竞争局面,提高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从而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核心竞争力,带动区域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

3.3 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专科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加速培养专科技术带头人的接班人,建立合理的学术人才梯队,增强学科评价、项目申报、资源分配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能够追踪并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增强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助于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从根本上留住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人才,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真正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还将持续推进,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专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需要坚实的基础与长期积累外,更需要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持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同时提高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真正起到区域性大型公立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虹,王文中,吴雁鸣.全军临床医学专科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615-617.

[2]沈辉,齐璐璐.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院,2009,13(3):5-6.

[3]陈国良,黄连帅,陈建中.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8,11(4):239-241.

篇4: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

一、研究对向

对湖北省2006—2008年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产生的32个专业、6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分布情况和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分析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分布情况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市州2008年的人口总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土面积的关系;与各市州距离武汉公路里程之间的关系;与其所在区域省外病人就诊比例的关系;与医疗机构级别的关系;分析了在2006年~2008年获得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疗机构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情况,并与其自身在2003年~2005年周期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ccorelation analysis),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r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

三、研究结果

(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其地域、人口、经济的关系

1、重点专科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各市州人口数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448,两者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5)。

2、重点专科分布与国土面积的关系。

各市州国土面积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369,两者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5)。

3、重点专科分布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各市州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322,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

4、重点专科分布与所在市州离武汉距离的关系。

距离武汉100公里以内的市州拥有的重点专科绝对数较少,而距离武汉300公里以上市州的临床重点专科绝对数较多,但各市州与武汉距离(公路里程)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16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

5、新成立市州与成立多年的市州拥有的省级临床专科的数量比较。

神农架林区、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随州市为1986年撤县建市更名而成,它们获得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均为0。而成立较早的市州从总体上来说拥有的重点专科较多。

6、重点专科分布省外病人就诊比较的关系。

各市州省外病人就诊比例与各市州拥有的临床重点专科数之间的r=0.861,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相关性(P<0.01)。

(二)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级别

所有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机构中,除3所二级医院拥有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外,其余6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为28所三级医院所拥有。

(三)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院

如表3所示,虽然6所医院在两轮临床重点专科(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获得临床重点专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但第二轮重点专科评审中排名前3位的医院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最多为6个,比2003年-2005年评审中1个医院最多获得的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明显减少。

表3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前6名的医院情况

(四)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4所部属医院

四、讨论

(一)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的相对性与可参与性

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目的是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希望形成人有专长、科有特色的局面,通过发挥其带动与示范作用,促进专科建设,更好地服务患者,因此,在制度设计时,只允许4所部级医院参加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角逐,同时,为避免少数医院获得重点专科较多,使多数医疗机构不愿意参与的弊病,规定1所医院获得重点专科数不得超过6个,使该项评审有了可参与性,也决定评审结果的相对性。

(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的绝对性

评审包括各市州级评审与省级评审2个部分,市州级评审每个专业只允许产生1个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获得市州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才有资格参加每省级评审,这就决定了在市州范围内省级评审结果的绝对性;同时,制度未对参评医院的级别进行限定,因此有3所二级医院获得了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这也证明了评审结果的绝对性。

(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的科学性与均衡性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收入无相关性说明评审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评审内容,经济欠发达的市州,由于其离武汉较远,病员不易流失,加之国家对宜昌、荆州、襄樊、十堰等三线建设[3]的投入较多,使其医疗水平位较高,因此拥有较多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各市、州拥有的人口数、占有国土面积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呈正相关(P<0.05),这说明湖北省省级评审制度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设置上是均衡与科学的。

(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幅射作用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布与各市州外省病人就诊比例间存在相关性(P<0.01),说明省临床重点专科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示范与带动作用,且这个作用辐射到了相邻的省份。

五、结论

总之,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充分考虑了医疗服务受众的人数与医疗服务的区域面积等因素,评审结果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已经产生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制度已经成为湖北省卫生厅加强医院管理、促使医院内涵建设、加快公立医疗改革的抓手。

篇5: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汇报

会上,江济华副处长代表科研处就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并表示科研处已对安医大附一院全院科研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充分准备。要求申报科室在11月30日前将初稿报送科研处。

李家斌副院长根据近两年安医大附一院专科建设开展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指示,他强调相关科室的专科建设负责人应加强与各科中华医学会主委的联系,以便了解各专科的评分标准,并按评分标准严格整理、撰写申报材料,以确保申报书的质量,提高申报书的撰写水平。

余永强院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应提前谋划,等任务来时,再对照申报文件的要求做出部分调整;

二、要充分整合安医大附一院全部公共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在短期内弥补差距和不足;

三、应注重医院临床业务的开展,加强安医大附一院临床综合实力,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并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督促和推动各学科亚专科的发展。

篇6: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和管理,促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提升我国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部根据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组织专家评估产生的,代表我国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医疗能力强、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等特点的医疗专科;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也是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地。第三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按照专科优势和水平分为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I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范围内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代表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国家II级临床重点专科突出临床技术特色,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估、管理和考核工作。第五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设定,主要包括二级临床科目、部分一级临床科目及少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科目。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卫生部成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评估专家库及评估纪律检查小组。

第七条 委员会主任由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卫生部医政司司长担任,委员由卫生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相关学协会负责人、医疗管理专家及著名医学专家等担任。委员会负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八条 办公室设在卫生部医政司,负责组建评估专家库,以及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 评估专家库由专业技术专家库和医疗管理专家库组成。第十条 进入专业技术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本专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三级以上医院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卫生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一条 进入医疗管理专家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熟悉医疗管理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受聘于医疗机构并在院级管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

(三)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

(四)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第十二条

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5年。如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由委员会终止其聘任:

(一)违反评估纪律的;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评估工作的;

(三)变更与所在单位聘任关系的;

(四)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的责任人;

(五)受刑事处罚或纪律处分的。

第十三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由驻卫生部纪检监察部门、相关学协会人员组成,负责全程监督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第三章 申报

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院医疗科室,可以以医院为单位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一)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

(二)能独立并常规开展本专业诊疗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三)学科带头人在国内本专业学术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专科发展中能起领头作用;

(四)人才形成梯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后备人才队伍;

(五)具有满足本专科业务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六)有独立病区,病床使用率≥85%,独立开展的必备诊疗技术项目≥95%,能够开展全部重点专科诊疗技术,住院患者中危重症患者比例≥60%,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辐射能力。第十五条

医院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时要充分考虑所申报专科在全国的优势,切实做到既积极申报,又有的放矢。

第十六条

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院,应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申报书》;

(二)能够说明专科水平的文字说明材料及相关资料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第十七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申报医院的指导和监督,对医院提交的材料进行初评,并进行现场检查,在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书》上签署同意意见,报送办公室。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确保辖区内医院申报和初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并确保医院申报的材料真实有效。第四章 评估

第十九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择优选拔原则;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原则。

第二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包括资料审核、集中答辩、现场检查、名单公示和公布。

第二十一条 办公室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未按照申报要求上报的,予以退回。审核合格的,进行集中答辩。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相应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成答辩评比专家组,对申报单位进行集中答辩评比,根据答辩结果,经答辩评比专家组合议,确定进入现场检查的单位名单。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从专家库中抽取专业技术专家和医疗管理专家,组建现场检查专家组,对通过集中答辩评比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内容包括听取汇报、分组检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第二十四条 办公室根据申报单位现场检查结果,组织专家合议,依据专科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发展潜力,提出建议名单,报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公示后,评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由卫生部颁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证书和牌匾。

第二十五条

评估纪律检查小组监督评估的全过程,保证评估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评估人员和评估专家应严格遵守评估纪律。第二十六条

申报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凡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评估资格;已经评定的,予以撤销,并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并通报。情节严重的,取消申报单位一个评估周期内的申报资格。

第二十七条

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专家有下列情形的,应予回避:

(一)专家来自被评估医院的;

(二)专家与被评估医院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和被评估医院提出的其他合理理由的。第二十八条 专家在评估过程中,因违反评估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卫生部取消其参与卫生部各类专业评估的资格并通报到所在单位。对违反评估纪律的工作人员给予纪律处分。第五章

第二十九条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保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良性运转,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有的工作职能。

第三十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医院要加强对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 卫生部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服务能力的提高、专科辐射能力的发挥、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第三十二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行动态管理,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期末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其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并取消其下一周期的申报资格。

第三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评审、专科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继续教育、相关培训基地认可、评先评优和专科医务人员学术任职、国际交流、评先评优等方面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并争取财政经费支持。第六章

第三十四条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此管理办法制定辖区内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六条

上一篇:新雷锋日记作文下一篇: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