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发射幕后故事

2024-04-15

神七发射幕后故事(通用8篇)

篇1:神七发射幕后故事

神七发射幕后故事

发射窗口这样选定

神七飞船发射与以往不同,我国首次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水平实现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

发射定在2008年9月25日。总装备部给中办汇报,上级肯定神七的发射时段非常好。因为在奥运结束之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好安排首长视察发射中心的时间。给中央军委汇报,军委首长非常重视,专门找专家召开座谈会,还提出要亲自来现场检查工作。四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非常支持,规格很高、人员众多,国家各部委都派了领导参加,均全力以赴。

飞船系统最初只提供了飞船在轨运行三天的发射窗口时间。发射场根据“白天返回”的总要求,选择了晚上发射窗口,并将发射时间取整,瞄准9月25日8点10分发射,但这个方案遭到了有关方面的质疑。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文件明确规定,飞船在轨运行三天,但要具备五天返回的能力,只提供三天发射窗口是不够的。于是,飞船系统按要求又重新计算了五天的发射窗口时间,将结果提供给发射场系统。

上级机关将三天时间和五天时间的计算结果认真比对研究之后,明确指示:采用五天的发射窗口时间,同意发射场将发射时间取整。

神七发射窗口定在晚上,主要是为了使航天员第二天能在太阳阳面出舱,这样既有利于确保出舱安全,下传的图片也会更加清晰。另外,要考虑尽量使航天员在白天返回。根据大量的计算,9月底之前发射,可保证在阳面出舱,大概能在下午5点40分左右返回到内蒙古主着陆场,天还不是太黑,便于地面搜救航天员。这也是遵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和载人航天工程强调的“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十一”以后,特别是10月中旬以后发射,返回时天就很黑了,发射窗口也很窄,不利于发射和回收。此外,在秋分前发射,对通信卫星也有不利影响。综合各种因素,特别是任务准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射时间定在晚上9点10分。

舱外航天服按计划打包装船

舱外航天服装备由舱外航天服本体、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舱外航天服监测与通信系统和航天员个人装具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湿度,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防止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舱外航天服还具有必要的灵活性,以保证航天员的工作能力。

8月22日晚是一个重要节点。按计划完成了装船前舱外航天服的所有测试工作,专家组和任务质量控制组联合进行了质量评审,一致认为“飞天”舱外航天服气液组合插座液漏阀问题处理措施有效,不影响飞行任务。指挥部通过了舱外航天服装船决议。

发射场将会议情况向总装备部报告,经总装批准后,将于8月23日按计划对舱外航天服打包装船。

中国“飞天”舱外服从研制到生产只有四年时间,非常不容易。原先打算引进航天服,但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之后,高层领导就有研制中国航天服的想法。

舱外航天服的组合阀十分复杂,有气路、液路,当外国专家看到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液路阀时,感到非常惊讶。

人、船、箭、地联合检查

8月28日,飞船第一次与火箭成功对接,航天员也在这一天第一次进场。发射场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参试人员早早集合在圆梦园,高举着“预祝神七发射圆满成功”、“热烈欢迎航天员进场”的标语等候航天员。

中午12时20分,总装备部张建启副部长一行先期到达。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健康,发射中心宣传处处长管懿主动于起了勤务活,他拿着一瓶消毒液负责给每位将与航天员见面的领导双手消毒。

又过了20分钟,威风锣鼓震天响,发射中心女子军乐队奏响了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航天员到了,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进入问天阁,只见大厅上方悬挂着“向中国航天员致敬”的巨幅标语。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简要介绍了神七航天员乘组六名航天员的情况,崔吉俊主任、刘克仁书记代表全体参试人员向航天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航天员进场的第二天清晨,组织举行了升国旗仪式,还参加了种植纪念树、瞻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等活动。

航天员们此次来发射场的真正目的是参加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据专家介绍,为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专门设计了故障模式和正常模式下四次不同目的的联合检查项目。前两次联合检查神七航天员均未进入飞船舱内,而是在现场通过电视、调度观摹联合检查实况,神七航天员乘组参加后两次联合演练。

为确保此次联合演练顺利实施,发射场系统提前与各参试系统协调,精心制定人、船、箭、地联合检查大纲,明确参试状态、项目和内容,将测试项目精确到每一分钟,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第四次联合检查完全模拟发射程序,在八小时程序中,组织进行航天员登塔演练,人、船、箭、地综合检查,航天员天地通话演练等,航天员们表现得十分出色。

8月31日至9月3日,四次人、船、箭、地联合检查顺利完成。检查结果表明,各大参试系统接口匹配性良好,船、箭、地逃逸控制链路功能正常,航天员操作准确熟练,这标志着神七任务即将进入最为关键的飞船加注阶段。

至此,火箭系统完成了四次总检查,飞船系统完成了总装和电性能测试,舱外航天服和应用系统研制的伴飞卫星已装船,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首区测控通信系统联试顺利结束,“远望”号测量船已出海,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全面进入联合作战状态。

航天员进场准备

在完成了共同训练阶段、任务训练阶段和强化训练阶段的训练任务后,飞行乘组航天员在发射场参加了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航天员操作准确到位,未出现任务差错,心理和身体状态稳定,表现优秀,圆满完成了参试任务。

航天员9月4日返京后,至9月21日第二次进场之间,在北京完成了任务准备阶段的训练、体检等工作。

根据本阶段航天员在工作、生活中的思想表现情况及稳定性,对其是否存在或产生思想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名航天员思想状态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结合本阶段航天员工作、生活现状以及重要训练现场的表现,对六名航天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认知能力、心理运动能力、心理相容性、敢为性、情绪稳定性、危机处理能力等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六名航天员心理状态稳定,未出现心理异常。

发射前14小时和7小时分别对六名航天员进行了体检。体检项目主要包括临床各科检查、十二导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结果均为正常,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

在本阶段,航天员完成了前庭功能训练、部分装船产品操作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舱外服及舱载对接系统单项操作训练、正常出舱程序训练、出舱活动典型故障处置程序训练、狭小环境在轨组装与检查训练等,达到了预期目标,表现优秀。

航天员于2008年9月21日进场后,进驻问天阁,执行三级传染病预防隔离制度,开展了适当的训练、心理调整和体检等工作。

航天员进场后,思想稳定,情绪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心理状态良好。

前三天体检和每日的常规体检结果均为正常。进行了飞行手册学习、发射前8小时文件学习、单项操作训练、程序演练等,为执行飞行任务做好了准备。

篇2:神七发射幕后故事

九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当奥运会的浓厚气息还未散去,我们目睹了残奥会的震撼心灵的表演,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期待——“神七”的发射。今日的夜晚,又是如同奥运会开幕的那一晚一般,绚烂却更加辉煌。因为今夜,浩瀚的太空又迎来了一位地球访客,而这一次,客人的名字叫中国。

从熊熊烈焰中奔向长空,从众声喧哗中遁入无边宇宙,循环往复,锲而不舍,以有限探索无限,以现在感知未来。如此神秘而又如此美丽,如此博大而又如此细微,如此惊魂而又如此动心。没有比太空更大的诱惑,没有比升空更大的梦想。升空的梦想已经不是第一次实现,但神七的航天员将完成千年来第一次的壮举——出舱行走。不需要科学家们做出专业的解释,即使普通人也明白这标志性的意义。不再是隔着窗与朋友打招呼,不再是戴着手套牵女孩子的手,中国与宇宙产生了真正的“亲密接触”。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神七航天员即将向太空迈出的这一小步,同样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甚至是中国国家实力的一大步。“神七”发射成功了,搭载着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宇航员,更是载着千万中国人的梦。我们骄傲,因为拥抱着人类共同的梦想;我们自豪,因为拥有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回眸国家和民族、地球和人类。

自豪的情绪弥漫在全体中国人中间,如同一个月前的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那样。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诠释全人类共同命题的方式连续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在神七腾空直上的时候,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心无比地激动,可随后脑中晃过的是雪灾、地震、水灾、手足口病,是大自然的力量,是鲜艳的国旗,是中华儿女的众志成城。2008年,我第一次被自己的祖国真正地感动。前几天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一个可以拥有世界前三的尖端航天科技的国家没有理由连一个普通食品安全事件都处理不好,也许需要的只是时间。

开学两周了,突然从学妹升级到了学姐,虽然有些不习惯,但觉得这一年也的确让我成长了许多。我把大一的社团和学生会退了,一则是想专心准备专四,二则是想换些社团,多接触些不同的事物吧。大二了,很多事情都要想想清楚,继续反省吧。

姓名鲍芹景

篇3:神七发射幕后故事

到北京进行广播操终审的日子里, 我努力不去想家里的事情, 努力做好广播操的各项工作, 却总是情不自禁, 然而一直没有爱人的消息, 只知道他已经到了四川, 我和大连大学的丁辉老师住在一个房间, 只要一打开电视看到救灾的画面, 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她怕我有负担, 一个劲地开导我, 当时所有电视台几乎都是关于抗震救灾的消息, 丁老师干脆把电视的插线给拔了, 怕我担心。16日一早, 终于在电话里再一次听到了爱人的声音,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接下来广播操终审的时间里, 我终于微笑着站在评委面前。值得高兴的是, 我们创编的《七彩阳光》在我和丁老师做了两次示范, 学生做了两次示范后, 只作了一个动作的小改动, 专家们没有提出更多的异议, 顺利地通过了。我和丁老师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我在心里向还在抗震现场的爱人高呼:我们也成功了, 我们创编的广播操终于可以让全国的小学生每一天在操场上, 在阳光下, 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 尽情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

其实, 每一位创编老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发生了很多难以解决却都极力克服的故事, 我的故事或许只是其中最为普通的一例。如今, 我们的广播体操已与大家见面了, 我的爱人也安全回到了家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磨难让大家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 祝愿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们在体育的引领下, 都能健健康康。

篇4:“神七”宇航员们的成长故事

卖瓜子育出的航天员

翟志刚,1966年出生在嫩江平原上的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村,虽说黑土地肥厚,但翟志刚一家仍没有摆脱贫困的缠绕。父亲长年卧病在床,一个大家庭全靠母亲贾桂英支撑。

尽管生活困难,但目不识丁的母亲对子女上学却毫不含糊,她说:“咱翟家砸锅卖铁也要供几个孩子读书。”在那个贫困的村庄,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到高中以上,是鲜见的。母亲生翟志刚时已42岁,特别疼爱翟志刚。干完一天的农活,在暗黄的灯光下,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着翟志刚读书。她总是对翟志刚说:“你不能像妈这辈人,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

从初中到高中,翟志刚每天放学到家就做饭,然后骑自行车把妈妈从镇上接回来,再帮妈妈炒一锅瓜子,再匆匆赶回学校上晚自习,6年里风雨不误。

翟志刚回忆说:“年近六旬的母亲,靠卖炒瓜子供我读完小学和初中。每天起早贪黑到街上卖炒瓜子,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晚上回来,用她粗糙而又裂着口子的双手将一张张发皱的角票分币点捋平整。这场景让我感情上再也忍受不了,我含着热泪对母亲说不想继续念书了,我要帮您老人家支撑起这个家。”

谁知当他把想法说出后,一向慈祥的老母亲发了火:“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我认准一个理,你这个书必须念下去! ”

空军飞行学院来招人了,翟志刚高兴地报了名。得到考上消息的那天,母亲比翟志刚都高兴:“哎哟,我老儿子可出息啦!”贾桂芝向邻居借了20元钱,给翟志刚买了一个旅行包,可是却没有什么东西来装满它。老人对着那只空包默默流泪。最后,母亲为儿子炒了一锅瓜子,一粒粒地选出个大饱满的,装到旅行包里。

临走前一天,母亲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一张带着体温的5元钱,硬塞到儿子手里。翟志刚将一个用纸糊的小箱子留给母亲,里面全是1分、2分、5分的硬币,这是他高中3年积攒的零用钱,足有100多元,看到这些,全家人都哭了。翟志刚到学校后,每月津贴12元,自己只留下2元,其余全寄给了母亲。他知道母亲爱喝糖水,就给母亲捎去白糖、奶粉。

在母亲殷切的目光注视下,翟志刚一步步成长起来。先后任飞行中队长、飞行教员。1995年5月的一天,翟志刚参加飞行训练,忽然,一股强劲的气流卷起沙尘暴向机场袭来。当时,他正在返航途中,目视已看不清地面,风速10米以上,他驾驶战机完全凭仪表安然着陆。那一次,他荣立了三等功。

翟志刚的母亲不愿离开故土到北京跟儿子享福。无法守在母亲身边尽孝的翟志刚只有通过寄点钱来表达一个儿子的心意,他说,寄多少媳妇都不管,直到寄得我心里舒服为止。

2003年,在翟志刚入选航天员首飞梯队到酒泉发射基地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前夕,最疼爱他的母亲却病重了。10月15日,当首飞梯队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出现在中国各地的电视屏幕上时,病床上的母亲也看见了儿子,虽然已不能说出话来,但老人神情激动,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2004年11月20日,神五成功飞行后1年零1个月,最疼爱翟志刚也最让他牵挂的母亲去世了。翟志刚却因为任务在身,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当他赶回家时,面对母亲的墓碑,这位刚强的东北汉子泪流满面。

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颇多,同事们说他属于“动静皆宜”型。静,他好研习书法;动,他交谊舞跳得有模有样,每次航天员们办舞会,满场飞的准是他。他还是个能工巧匠,家里安装、修理什么玩意,他一看就会,一摸就懂。

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模仿起赵本山来,还真有几分神形兼似。他还有个不大为人所知的爱好——爱玩电动玩具。每次给儿子买回电动玩具来,他自己先玩个痛快,再给儿子当教练。

农家娃单车骑出航天路

刘伯明,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一个普通农家,在家排行老二。小时候比较调皮、淘气,凡事爱动脑筋。

刘伯明的父亲是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不同于一般农民的是,他的思想很灵活。由于家庭困难,其父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留下了很多遗憾,但他对6个子女的读书问题特别重视,不管再苦再穷,也要供几个孩子上学读书,还把伯明送到了县里读高中。

因为家里比较困难,刘伯明在假期里不但帮家里上山放猪,还到砖厂打过工以贴补家用。他在依安县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许多乡下的学生为了方便学习都在学校住宿。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学校离家近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好天气时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变成黑泥水,连下脚都难。高中3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走时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两头不见太阳。3年来风雨不误,夏天到教室时衣服湿透,冬天挂满白霜。这3年,锻炼了刘伯明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为他成为航天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伯明小时候爱拆东西。当时家里最值钱的是一个收音机,结果被上小学的他给拆了。父亲很生气。“没事,我给你再装回去。”刘伯明很快把收音机组装起来了。他经常把收音机拆了再装上,甚至能琢磨安装个小风扇什么的。成人后的刘伯明号称“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10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刘伯明小时候读书成绩好,不用大人操心,但他的英语曾得过零分。刘伯明初中就读的农村学校,当时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的英语老师。刘伯明中考时英语试卷一题未答,得了零分。上高中后,刘伯明天天英语书不离手,“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

有一次放学后,刘伯明出门放猪,“天黑后,猪回来了,人却没回。”父亲说。家里人满村找,最后在乡政府附近一个门灯旁,找到了正在背单词的刘伯明。靠着这样的刻苦学习,到了高三,刘伯明的英语已从弱项变成强项。即使是现在,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也是最出色的。

正是从高中时代的一篇英文课外资料中,刘伯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航天”这个词,“‘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读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这句话,我很震撼。他的境界很高,航天的确是全人类的事业。”

1985年,空军招飞行员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名,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重重考试,刘伯明成为学校几年来招飞行员唯一被选上的学生。

从落榜到飞天

景海鹏,1966年出生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市的东杨家卓村,孩子的舅舅为他取名“海鹏”。未曾料想,日后这个孩子真得犹如鲲鹏,将天空当作了自己施展的舞台。

景海鹏从小就很有上进心,学习成绩很好,诚实,很能团结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关系搞得都很好。

景海鹏兄妹3人,他是家中老大。父亲说,大儿子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从小就喜欢打篮球,而且打得很不错。

读高中时的一天,景海鹏代表所在的安邑中学去运城中学打篮球比赛,在运城中学宣传栏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

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景海鹏的眼睛都不愿从照片上挪开。回到家中,他兴奋地向父亲比划,飞行员的头盔是这样的,护镜是那样的。

景海鹏说,自己真得非常喜欢飞行员的服装,看起来很威武。他告诉父亲:“我要当飞行员。”

景海鹏的父亲是一个话语不多的老人,曾经读过高中的他是当地的秀才。

“父亲的腰完全是累弯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景海鹏有些哽咽。景海鹏兄妹3人的学费是靠父亲编笤帚编出来的。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父亲的腰越来越弯。老人手巧,能编笤帚、扫把。过去每年秋天高粱成熟后,父亲便拉着平板车徒步走到别的乡拉高粱穗回家,一个来回便是一天一夜。回家后,父亲就坐在西屋的小房间里猫着腰扎笤帚,一扎就是一夜。

“一个笤帚成本不到一毛钱吧,但拉到市里能卖三四毛。”父亲说自己每天能扎十几个,凑够了100个便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父亲赚到的钱从来不舍得自己花,有时候笤帚卖不掉,一天都舍不得吃一顿饭。景海鹏的表哥杨海泉说:“我舅和我舅妈把所有的收入都供孩子上学了。”

由于体恤父亲的辛苦,景海鹏在学习上异常用功和勤奋。同村的杨忠莲老人是景海鹏小学时的老师。对于小海鹏的学习,杨忠莲这样评价:“真是好用功的娃,从小是副班长,一看就知道将来有出息。”母亲也说:“海鹏一回到家就翻书本,让他干点啥,利利索索干完后又回去看书了,不像他弟弟成天在外面玩儿。”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景海鹏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山西省重点中学解州中学。去解州中学后,懂事的景海鹏从来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伙食费。将近3年的时间,景海鹏的伙食就是自带的馒头、咸菜加学校的热水。

在解州中学读高中的第三年,景海鹏报考了飞行员。高三有一天,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景海鹏突然从同学那里得知,保定航校来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马上跟班主任请假,说自己要去参加体检报考空军飞行员。班主任对景海鹏的想法坚决不同意,因为景海鹏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可以在高考时考上名牌大学,因此明确告诉景海鹏不许去,专心准备高考。

可是景海鹏又一次“倔强”起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和学校其他同学相伴去参加了体检,整个过程老师不知道,家里人也不知道。后来又经过几轮严格选拔,景海鹏最终成为当天仅有的3名合格者之一。

“那天我和他爸正在棉花地里忙,突然看到一个戴黑墨镜的人朝我们招手。”母亲回忆说,自己好容易才认出是海鹏,心里还埋怨他不在学校学习,戴个墨镜回家干啥。景海鹏跑到地里将自己被录取为飞行员的消息告诉了父母,而那副黑墨镜则是参加完体检最后一项散瞳后,医院为让体检者保护视力发给每个人的。

“我们之前一点都不知道他报考的事情,他爸一高兴,扛着锄头就说,‘走,回家去。’海鹏成了飞行员,心里真是高兴。”母亲说,后来细想,其实景海鹏早就已经打定了报考飞行员的决心,高二暑假前村一个学生已经被招为飞行员,当时海鹏打听了很长时间。

此后的岁月里,景海鹏越飞越高,不仅飞上了蓝天,还飞向了“天外天”。

篇5:入党的思想汇报:神七发射期间

这次飞行任务的技术跨度大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航天技术。

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

神七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英雄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神七任务整个训练过程中,他们没有被任何困难吓倒。在水槽训练、低压训练,对他们所有的航天员的身体都是挑战。英雄们依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了自我、战胜了自我、挑战了极限。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我们把你们当做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典范。

航天员们肩负着全中国人民的重托,将飞向宇宙太空!这是现代中国天大的喜事!

祝贺神七圆满成功!

祖国人民将热烈欢送你们去遨游太空!

祖国人民将热烈欢迎你们凯旋归来!

神七飞翔吧冲出地球,舞步在太空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共同憧憬、关注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为神舟七号加油!

篇6:台前、幕后的故事

一次别开生面的晚会

在北京师范大学阶梯教室的台上,四五把折叠椅就是道具了。扮演角色的学生穿着平时的服装,背着上课用的书包,没有任何的化妆与修饰,一切都是纯朴的本色。

同学们准备了三个不同内容却反映同一类问题的情景剧:冬天的寝室总有人不随手关门;宿舍里就一台电脑谁都想多用一会儿;有了恋人就该忘记室友吗?这三个短剧都撷取同学们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宿舍关系折射出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其中”关门”这出戏是这样的:

四个大学生共住一寝室。睡在靠门口位置的同学在冬天最难受,住在同一宿舍的同学老不关门,出去洗脸不关门,只顾打手机进来不关门,夜里上厕所不关门……她一次次起床,越关门心里越烦。

戏演到这里戛然而止。主持人请台下的同学为这个剧续尾,也就是说,让同学为剧中人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女同学说:”这很简单,在门上安一根弹簧不就行了。”也有人建议:”最好开个会,说好大家都想着关门,并在门口贴上‘请随手关门’作为提醒”…… 同学们的讨论告一段落时,作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辅导教师,我做了点评:”小小宿舍里的同学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靠门口的同学比别的同学多承受了一些困难。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靠门口会希望别人怎样。没有随手关门可以算是个小小的过错,大家在校四年中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准确到位,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过失给别人带来不便,真诚地表达歉意是非常重要的。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己如何解决这件事?”

同学A建议向那位道歉:“不好意思,老让你关门,以后我会注意。”

同学8则说:”给她寄一张明信片表示歉意,一般同学收到信都很兴奋。”

我鼓励大家说:“谁来实际表演一下?”

这时,一个女同学主动邀请刚才扮演睡在门口的同学一起走上台。那个同学仍在睡觉,这位女同学“端着(虚拟的)脸盆”,“提着水壶”出了门,”放下水壶”向住在门口附近的同学略带歉意地微笑了一下,并关好门。

我进一步点评道:”微笑很重要,它可以化解矛盾,给同学的心中带来一缕清新。另外,如何表达你的感受也很重要。有的同学受到伤害不善于表达,自己心里郁闷、叫屈,而别人却没有察觉到伤害了你。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不是仅仅读几本书就可以学会的,它需要有真诚的态度,并注意日常的小事情,能善解人意,应在交往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

情景心理剧的内容都是同学们身边发生的事,演员也是学校里的同学。一开始几分钟的表演展现出学生中常见的矛盾,设定了事件发生的特定情境及起因,但没有结局。事实上,事件的发展与结局是由参与者决定的。因此,情景心理剧也没有严格的演员与观众之分,观众也可以成为演员。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很感兴趣,并乐于参与,使共性问题得以“个性化”解决。

总之,同学们对这次晚会的反应是:很特别,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他们以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困惑;认为这种形式的活动应该继续下去,并让全国更多的同学甚至社会上的人员参与!

心理剧的由来

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人际;中突问题常带有普遍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如值日生的安排、作息时间的统一、看电视时间、使用“公用”电脑等问题,时常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解决。但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总是有意回避;有的人看不惯,一时又无力解决,只好在痛苦中煎熬。挣扎,长此以往,难免生出是非和新的矛盾;有的学生则在遇到自己无力处理的问题时,前去求助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然而一对一的个别心理辅导,需要的时间长,解决问题也有限。而充分利用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的团体心理辅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重要的是,同龄人的行为在相互之间有更大的感染力。

心理剧是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首先倡导的一种团体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再现了人们生活中自己处理矛盾、问题的形式,可以透过情景自我思考,相互启发。心理剧不是以谈话为主,而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中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在表演过程中,主角的人格特点、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于舞台,达到宣泄情绪、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和自卑感的目的,使主角及其他参与者从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增强适应环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心理剧的表现形式有独白剧、哑剧。续尾剧等。一个人用动作和自言自语的方式表达出自我的内心为独白剧;只用一系列身体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表达出自我的感受称为哑剧;一个情景的开始及过程,可能有多种结果,请大家想像结果,继而演出可能的结尾,这叫续尾剧。这几种形式各有所长,比如,续尾剧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剧情中。

心理剧“导演”必读

心理剧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戏剧表演。心理剧的开展需要接受过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心理剧进行中的作用类似于导演,要鼓励学生在心理剧的生活再现中找到自己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我会怎样?”“我该怎么办?”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心理剧情完全由学生根据实际感受自己编写创作,再现自己亲身的经历;学生不是舞台演员,大家在台上展现的不是演技,尽可能地用身体语言或口头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不是事先背好台词到台上表演,而是面对生活情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再现出来。

在活动前,可以准备上一两个情景,起到示范启发作用;同时利用海报请大家积极、自愿地参与心理剧活动。活动中,讲清什么是心理剧,希望大家怎样参与。如告诉大家:可以根据提供的情景,结合自己的实际,尽兴地演出真实的心理感受,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发表意见或上台表演需要一定的勇气,因此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大家现场参与。 根据现场发生的问题或大家在表演中暴露、流露出的问题,指导教师应及时点评或提问,帮助大家思考。如问:“现实生活中的你,是这样的吗?”“你周围的人常常会怎样评价你?”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是在一群比较熟悉的人群中,或是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好,不怕挑战,可以让其做现场的回答。对那些心理较脆弱的人,可以在事后找机会个别交谈。当情景剧演得比较浅显时,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更真实地再现日常的心理活动。记住,心理剧的开展不是剧目演出比赛,而是通过心理情景剧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

几个心理剧“剧本”

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设计过这样一些心理情景剧的剧情,供有兴趣表演的人参考。

心理剧一:《电脑》

同屋六名学生,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宿舍里利用率最高的就是六人合买的台式电脑。一天下午,A急着上网看《流星花园》,B为了学期论文忙得昏头昏脑,想继续上网查找资料;C已电话约好朋友一起网上聊天。因为使用电脑时间的冲突,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寝室长试着想解决这一“纠纷”,他能解决好吗?如果你是寝室长,你会怎么办?

心理剧二:《新朋友 旧朋友》

A、B、C三个女大学生。A与B为高中同学,考入同一所大学,但不是同一个专业,每日一起上课、吃饭,说说家乡的事。C与B为现在的大学同班同学,在相处中,两人逐渐发现了共同的爱好,且越走越近。慢慢地,B 觉得A与她之间似乎隔了一层东西,A对她的话少了,而且话中常带有刺。B 左右为难了,她应该怎么办?

心理剧三:《梨》

A因嗓子肿痛、咳嗽,从市场上买回来一袋梨,回到宿舍里,顺手放在了桌子上,她希望以后的几天晚上,都能有个梨吃,压一压咳嗽,以免影响大家的睡眠。A 看到其他同学都不在宿舍,尽管自己不舒服,还是坚持上晚自习去了。当A晚自习归来,同宿舍的舍友B高兴地对A说:“快来,今儿不知是谁买了一袋梨,只剩最后一个了,你有运气,快吃吧!”小A看到桌上的一堆梨核,一脸茫然和无奈……

如果你是A,你会怎么办?

心理剧四:《电话》

今天是A的生日,她已经约好与男朋友通电话。晚自习回到宿舍,电话却被B占用着,听得出,又是同乡打来的,情意绵绵。“煲电话”(没完没了通电话)看来是在所难免了。A急得故意把桌上的杯子弄出响声,B也没有反应。A忍无可忍,“啪”的一声,把电话线给扯断了。B惊讶地望着A……

你认为后面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心理剧五:《求爱者的身影》

大学二年级一男生A,喜欢上另一专业的女生B。B认为自己年龄还小,没有能力处理好两性情感问题,况且A的性格有些偏激,就没有答应A想与自己做异性朋友的请求。没想到,A从遭到拒绝的那天起,每天到B宿舍窗口能看到的地方,在一棵树下,手持鲜花而立。大有一天对方不答应就一天不罢休的架势。这情景感动了 B的宿舍里其他的女生,她们对B说:“A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你还挑什么?不要铁石心肠,要爱爱你的人!你要继续拒绝A,我们将要做第三者了。”

篇7:《母亲,母亲》幕后故事

袁莉

我从斯琴高娃那里找到了自信

袁莉此次在戏中饰演的是勇敢、坚韧的女性國秀。她的感情经历十分坎坷,对于这个角色,袁莉开始时还有些不自信,袁莉说:“整部戏有1000场,國秀的戏份就占了850场,几乎每天都有我的戏,但是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成功塑造一个角色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我所付出的都是一个演员应尽的职责。”

袁莉表示自己曾一度想辞演金國秀这个角色,一是自己没有结婚担心十几岁到五六十岁的年龄跨度在诠释上会有障碍;二是她本人没有孩子,而戏中金國秀却抚养了五个孩子。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挑战这个角色。

袁莉直言自己从在剧中饰演其婆婆的老戏骨斯琴高娃那儿找到了自信:“有一次高娃老师离开剧组九天,回来后她想看一眼拍得怎么样。然后她就跟我说:嗯,挺好的。她跟我竖起大拇指。我觉得这么一个老艺术家都说好了,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同样,斯琴高娃对袁莉的前景也是十分看好:“我跟很多别的演员都合作过,但是我觉得她是特别出类拔萃的,我相信以后她会越来越好。”

胡亚捷

首次尝试老年妆很享受

《母亲,母亲》中,饰演金國秀丈夫的是实力派演员胡亚捷,胡亚捷诠释了他从城中富贾到國民党军官的传奇一生。胡亚捷饰演的丈夫侯志宏是一位典型的富二代,对刚过门的金國秀冷眼相对,在妻子的浓情爱意下竟执意娶二房过门,但并没有负起对二房妻与子的责任,是个不称职的自私父亲。但最终这个男人还是在金國秀的感召下,一步步成长,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并率部起义,加入中國共产党。

剧中,胡亚捷从年轻到年老的扮相,大年龄跨度的挑战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种尝试。胡亚捷坦言:“自己这部戏最大的突破是首度尝试老年装,拍摄期间,光老年装就有三、四个发套,每天换装都是很繁琐的事情,但是我很享受塑造老年人的过程,这种成就感是以前不曾有的,我期待更多诠释老年人的机会。”

篇8:幕后的故事

通用航空大会主要展示真正的通用航空器和相关设备,它们都是民用航空器,虽然都比模型展品“大得多”,但它们在真实航空领域里一般都属于尺寸比较袖珍的“小飞机”,而科普区所有展品则是以“缩小”的方式展示了那些在真实世界里大多是军用飞机或者是体形硕大的“大飞机”,我们这个展区让军机和民机相辅相成,既对通航大会的展示内容做了有力补充,展品的“大和小”的对比也充分表明航空科普区就是作为通航大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航空科普、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

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首次在中国的国际性航展上开设静态比例外观模型比赛,不论对于中国的航展界还是中国的模型领域,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性活动,大家感到能参与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也是非常的荣耀,要积极利用本次活动机会向公众宣传航空文化、科普航空知识、根植航空精神。

邀请航空巨匠

弹头模型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首先抓紧时间制作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静态比例外观模型。同时还在各大模型论坛和QQ群里发帖邀请国内模型高手和特邀评委参加比赛,越是优秀的作品才越能更加凸显我国静态比例外观模型的发展程度。同时全力邀请国内航空界的大师级人物作为颁奖嘉宾,这些公认的中国航空巨匠如果能够出席无疑将使整个活动的规格大为提升。

大家都觉得邀请中国航空业界的巨匠是个很难办的事,虽然阎良是中国的航空城,这里是全中国的航空专家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的专家都在航空迷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但是这些专家威望很高,工作很忙,经常出差,能不能见到这些大师?人家能不能接受我们邀请?我们谁都不敢确定,而且就是接受邀请了,也有可能临时还有别的事情确实无法前来的可能。

经过斟酌,我们确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战斗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陈老;中央军委“试飞英雄”称号获得者,“飞豹”战斗轰炸机首席试飞员黄炳新黄老英雄;还有曾经在2012年11月25日指挥我国“辽宁”号首架舰载机起飞的指挥员,被媒体称之中国“航母STYLE”第一人的沈意大队长,因为他们三人分别代表了飞机的设计制造领域,飞行应用领域和维护工程技术领域三大方向的精英,而这三个领域的人是对飞机最了解的人,是飞机一生中最依赖的三类人,如果能邀请到他们,无疑是对整个活动增光添彩的关键力量。

邀请人选一旦确定就事不宜迟,说干就干,于是大家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黄老英雄和陈一坚陈老联系,结果都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都非常地谦虚,很有大家风范,黄老英雄在电话里问明我们的来意之后就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邀请,黄老英雄让我们随后把邀请函给送过去就行——哇,这样顺利!我们的信心一下子就有了。

和陈一坚陈老联系上后,陈老很热情的家里接待了我们,接下我们的邀请函,看完活动方案和我们做的幻灯路演,陈老对我们的活动很赞许,也很肯定我们的活动对传播航空文化做出的贡献,当然陈老虽然退休,但身为院士,平时还有很多工作或者专业会议要参加,所以陈老表态:如果大会期间没有别的事情,就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太好了!这表明陈院士对我们的活动是非常认可的。(当然,陈院士后来因为参加科研会议未能出席我们的活动,但是,陈老专门打电话给我们说明情况并致歉,让我们对陈老的为人更加地佩服。)

沈意大队长因为一直在为保障国家科研试飞任务加班加点,白天黑夜的见不到人,毕竟他人在工作现场,我们也不敢随便打电话,于是我们就把邀请函递给中航试飞院走公文流程,很快沈意大队长就给我们打来电话:可以参加!三位大师全部都答应了!这个原来我们最担心的环节反倒进行的很成功很顺利。

宣传是重中之重

活动顺利举办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宣传,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航空世界》杂志对通航大会上举办这样公益性航空科普活动非常支持,作为活动的专业期刊宣传平台不仅给我们的活动连续刊登了3期广告,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赵忠良先生也答应作为活动的颁奖嘉宾,他的到来也是给这个航空科普活动平添了许多光彩。

航空网的卢汉总经理表示航空网作为专业网络将承担本次活动的网络和微信的宣传与推广,专门设计了官方主页和微信平台,不仅如此,他还给了我们解决了照片和绘画的冲洗、装裱等问题,雪中送炭啊,他又发动航空网的网友积极给我们的活动投稿,这不仅解决了网络宣传平台问题,连航空摄影的作品征集也进一步完善和轻松了。

大地幼教机构的地华碧水蓝庭幼儿园的周颖园长看到我们的活动推广信息后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她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首先在幼儿园内举办了一个幼儿园内部的儿童航空画比赛,然后从300多幅作品中从中精选出12幅作品参加我们的活动,所以少年儿童航空绘画很快就陆续到达了,毕竟弹头模型工作室也在圈内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国内著名的航空史专家,航空美术工艺大师陈应明陈老的画作我们也邀请到了,在陈老的画作的影响下,其他的航空绘画展品也陆续抵达我们的现场。

航空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看到专业期刊上的广告后也主动参与我们的活动,难能可贵的是,在通航大会结束后,航空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还安排这个活动在航空城阎良持续对公众公益展出,让我们的活动的时间不仅仅限于通航大会,而是进一步延长,也让通航大会的航空科普目标持续的对公众产生影响。

细节与插曲

会展的现场一定是喧闹夹杂些许混乱的,我们的活动既要面向公众宣讲,还要带领大家互动体验,不仅解答各种问题,也要应对各方嘉宾的参观,所以必须要制定严格的会场工作程序,这些工作程序也是参加展会逐渐积累的经验,程序的存在不是让你像机器人一样去执行,而是在各种纷杂的事物中仍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按部就班,各司其职,稳妥周全地做好会场工作,这一经验不仅来自我们参加其他展会的过程,也是借鉴了航空产业中的很多领域的工作单制度,因为组织这个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是搞航空的,这个还是比较熟悉的。

nlc202309022214

2015年10月16日通航大会正式开幕,我们共安排了92个静态比例外观模型、32幅航空绘画作品和138幅航空摄影作品进行现场展示。这个航空科普展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整个大会期间前往“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航空航天摄影展、航空航天绘画展、静态模型大师赛”的人流量在5万人次左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观众都被我们展示的这些制作精美、细节丰富的模型以及漂亮的航空摄影及绘画作品深深吸引,我们就利用模型比赛、搭配展示摄影和绘画作品向观众们深入浅出地介绍航空知识,使现场观众对于国际主流的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现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应该说,制作团队借助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这个优秀平台,开创性地引入了凝聚光影艺术的航空航天摄影作品,汇集画笔艺术的航空航天绘画作品以及展现精巧手工的静态比例外观飞机模型为展示方式,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们能够了解和学习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引导培养公众对于航空的艺术审美,带动青少年的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也积极推动静态比例外观航空模型在我国公众间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圆满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在专业性国际航展上引入静态比例外观模型比赛的既定目标,这是本次活动每一个参与单位的荣耀和骄傲。

经过王少贤和顾泉两位特邀评委的认真评判,2015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静态比例模型大师赛的全部获奖名单列表如下,这些获奖者也和特邀嘉宾们一起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10月18日是活动的颁奖典礼,这是活动的高潮,颁奖典礼的主持人就是本届通航大会的现场飞行实况解说员王哲辉和高鹏举(笔者),两人刚刚完成蒲城飞行表演的飞行解说就立刻驱车近100千米从蒲城赶到在西安活动的现场,为了确保赶得上这边的仪式,两人全程按照高速的最高限定速度一路狂奔过来,因为顶着烈日连续在现场进行3天实况飞行解说,都晒成了一副浣熊样,不过这搞笑的样子也确实是在机场一线奉献青春的人们的真实写照。

活动的主持词也是两位解说员提前认真编写,对照翻译好的,其实主持词是最容易被临时修改的,因为到颁奖时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现场活动不一定会按照预想的流程来实现,而且获奖名单当时也不能确定,所以,王哲辉和高鹏举只确定了最主要的开场和结尾的内容,中间的串词就完全和在现场解说飞行时那样是临场发挥了。主持人精彩而专业的中英文对照主持让我们的活动既符合国际会展的理念,由中国航空巨匠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也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等级,为整个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简洁轻快颁奖仪式结束后,参赛选手都争着和中国航空巨匠合影并索要签名,这也说明我们活动的组织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好多选手事后表示和这些倍受尊敬的中国航空大师一起合影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甚至腿都抖个不停,连笑都变得很僵硬了。

我们的展示活动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孩子们的喜爱,我们向大家宣传静态比例外观航空模型活动在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表现一个国家模具行业实力重要作用,公众不仅赞叹精巧美观、栩栩如生的模型作品,对于美轮美奂的航空摄影和风格各异的航空绘画作品也是大加赞赏。这些积极的参观反馈无疑是对我们本次展会上旨在宣传推广全民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知识的最好肯定。

(本文作者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通航产业园项目经理)

编辑:赵静蕊

上一篇: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下一篇:关于调整清远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