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2024-05-09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共8篇)

篇1: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一、胃镜诊疗技术

(一)胃镜下食管粘膜剥离术

(二)胃镜下胃粘膜剥离术

二、结肠镜诊疗技术

结肠镜下结肠粘膜剥离术三、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

(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三)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

(四)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

(五)内镜下壶腹气囊成型术

(六)内镜下胆管结石取石术

(七)内镜下胰管结石取石术

(八)内镜下胆管结石机械碎石术

(九)内镜下胆管结石激光碎石术

(十)内镜下胆管结石液电碎石术

(十一)内镜下胆管扩张术

(十二)内镜下胰管扩张术

(十三)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

(十四)内镜下胰管支架植入术

(十五)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十六)内镜下副乳头支架植入术(十七)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十八)内镜下胆管内超声检查术(十九)内镜下胰管内超声检查术

(二十)内镜下胆管射频消融术

(二十一)内镜下胰管射频消融术

(二十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内镜切除术(二十三)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

(二十四)胆管镜下光动力或氩气治疗术(二十五)胆管镜下电切治疗术

四、超声内镜诊疗技术

(一)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术

(二)超声内镜下放射粒子植入术

(三)超声内镜下肿瘤标记术

(四)超声内镜下放射免疫治疗术

(五)超声内镜下肿瘤注射治疗术

(六)超声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七)超声内镜下血管栓塞术

(八)超声内镜下假性囊肿引流术

(九)超声内镜下胆管穿刺引流术

(十)超声内镜下胰管穿刺引流术

(十一)超声内镜下脓肿穿刺引流术

(十二)超声内镜下光动力治疗术

(十三)超声内镜辅助胰胆管造影术

五、经口经隧道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一)经口经隧道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断术

(二)经口经隧道内镜下间质瘤摘除术

十、小肠镜诊疗技术

小肠镜下治疗术

附件2

三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一、胃镜诊疗技术

(一)胃镜下食管粘膜切除术

(二)胃镜下胃粘膜切除术

(三)胃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术

(四)胃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

(五)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套扎治疗术

(六)胃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术

(七)胃镜下食管射频消融术

(八)胃镜下光动力治疗术

(九)胃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

(十)胃镜下异物取出术

(十一)胃镜下止血治疗术

二、结肠镜诊疗技术

(一)结肠镜下结肠粘膜切除术

(二)结肠镜下结肠支架治疗术

(三)结肠镜下异物取出术

(四)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三、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

(一)内镜下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

(二)内镜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

(三)十二指肠镜下止血治疗术

四、超声内镜诊疗技术

环扫及扇扫超声内镜检查术

五、小肠镜诊疗技术

小肠镜检查术

篇2: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XXX院消化内镜科成立至今已有10余年,现有6名医师,6名护士,其中科主任为主任医师,xxx副主任医师,xxx医师。我科医师先后在xxx医院,xxx医院进修学习,且均具有3年以上消化内镜相关诊疗工作经验。消化内镜科成立以来,已经完成相关检查及治疗11200余例。近两年,随着无痛胃肠镜及镜下治疗的广泛开展,更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现拥有4台消化内镜主机,8条电子纤维胃镜,3条电子纤维肠镜,配备有先进的“电脑内镜图像数据处理系统”,各种规格活检钳、异物钳、高频电、氩气刀等丰富的辅助设备,能熟练开展胃镜、结肠镜检查及各种内镜下治疗。我科所在医院是xx市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在安全开展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同时,率先在本地区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治疗内镜是我科室的专业特色,近几年来我科陆续开展了大量的内镜下治疗项目,主要有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各种止血术(局部喷洒止血药、电凝止血、金属钛夹止血等)等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

篇3: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今天,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暨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举行庆祝大会。

我谨代表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向“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验收评价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有着悠久严谨求实历史的、久负盛名的中国医学高等学府的临床和教学医院。近百年来,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由于医院党政领导的团结进取,有着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学科——消化专科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自1973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陈敏章教授开始了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诊疗的应用,并于1983年创建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治疗了大量的疑难疾病,为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许多消化内镜临床应用的专业人才。陈敏章教授在担任中国卫生部部长期间,也非常重视内镜事业的发展,1990年11月2日,他在繁忙的政府工作中,还特意参加了我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内镜医学学术大会”。即使在生前患重病期间,还经常电话询问我们全国各专科内镜的新技术发展状况,并建议成立全国性医学内镜统一规范培训,统一协调的团体,现在,他的这一愿望已经实现了。

今天,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立,是历史的延续,是老一辈消化内镜专家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精神的体现。作为内镜医学工作者,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我们相信,“陈敏章消化内镜中心”成为全国消化科内镜临床诊疗和技术培训的一个重要基地。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早期使用临床医学内镜的老一辈专家林莜舟、张孝骞、彭勇炎、高铭文、周殿元、曹世植、凌奇荷、郭应禄、夏恩兰、于中麟、陈敏章、张宝善、陆星华、张齐联、刘国礼、吕云仙、张时绥、刘恕等教授,对我国内镜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老一辈从事内镜的专家勤谨开拓、锐意进取,使我国医学内镜诊疗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十多年来,樊代明、张阳德、敖英芳、陈训如、韩德民、那彦群、王国民、邹声泉、孙颖浩、刘衍民、张剑、王立德、陈世益、程正昂、姚礼庆、李远斌、何剪太、华克勤、周兵、瞿佳、谭敏、方加胜、孙建军、姜泊、刘钢、王天佑、陈捷、刘桐林、李逊、张秋航、胡三元、张卫星、钟惟德、唐安洲、王秋生、梁志清、郑志清、郑成竹、郭玉芬、王存川、刘新光、王卫东、李年丰、刘玉杰、郭曲练、洛一凡、宋茂民、孙维佳、蔡道章、霍继荣、肖德明、赵小昆、沈守荣、郑民华、李康华、王光生、张怡、肖劲逐、阮景德、李时悦、冯秋实、彭健、陈湘、李强、张旭、许庚、莫曾南、王玉杰、黄宗海、卢榜裕、郑泽霖、刘京山、王广义、李玉民、丁义涛、陈南生、黄顺荣、王跃东、王成友、李国新、王国斌、李徐生、张亚卓、陈革、李兆申、吕农华、李坚、唐承薇、范志宁、刘思德、徐红、赵洪川、杨云生、吴运林、聂占国、侯晓华、崔毅、厉有名、彭贵勇、杨爱明、王俊、李单青、李六亿、邓小虹、胡必杰、武迎宏,王维教授等,将老一辈开创的内镜事业发扬光大,使得医学各专科内镜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诊疗技术水平与先进发达国家同步。

今天,还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首家全国消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通过了现场验收评价,成为我国第一家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即将向全国招收培训消化内镜医技人员。

根据国家卫生部卫办医发(2006) 31号文件通知要求,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受卫生部委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筹建十一个医学专业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对符合培训要求和条件的基地进行评价验收。经过两年的筹备和组织,已经有12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406年专科提交了“筹建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的申请。经过书面筛选,专家委员会评审,第一批获准筹建内镜诊疗技术基地的医疗机构有82家,126个专科,并已在近期开展现场验收评价工作。骨科、泌尿科、呼吸科、普外科、胸外科、眼耳鼻喉科、妇产科、麻醉科、神经科内镜与内镜消毒灭菌感染控制科,都开展了医学内镜下临床诊断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且发展迅速,现将建立各专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多个全国性培训基地。

篇4: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办法。

一、本管理办法中内镜特指应用于我院诊疗操作及手术的所有内镜。

二、成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内镜手术权限申请审核和手术授权。

三、申请内镜手术权限医师的资格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地点注册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2、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作为一助参与内镜诊疗技术操作每年至少30例;作为术者完成相应手术累积100例以上;累计参与完成内镜手术不少于200例。

4、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取得证书。

四、内镜手术权限的申请、审核和授予

1、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应不定期召开会议对于医师内镜手术权限申请进行审核并对合格者授予内镜手术权限。

2、医师随手术例数增长、个人手术技术水平提升和专业技术职称 晋升,达到内镜手术权限申请资格时可申请内镜手术权限。

3、医师所在科室应责成专人对医师开展手术情况如实记录、客观评价,作为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的客观依据。医师手术开展情况记录于《手术医师技术操作履历表》。

4、医师达到内镜手术权限资格后,所在科室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决定其是否申请内镜手术权限;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时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科主任签字后附申请人《手术医师技术操作履历表》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审核同意后报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裁定。

5、医师申请内镜手术权限时除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还须提交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内镜培训证书或内镜学习、进修证明等(可提供复印件)作为申请内镜手术权限的材料。

6、医师对于内镜手术权限申请存在异议可向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诉,由医务科裁定。医师对于医务科裁定不满可向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诉,所作裁定为最终裁定。

7、医师对内镜手术权限审核、授予等过程和结果产生异议可书面材料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提交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裁定,所作裁

定为最终裁定。

五、内镜手术权限的监管和再授权

按《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医师手术权限监管及再授权项规定执行。

六、内镜技术临床运用管理

1、严格遵守疾病诊疗规范、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取得我院内镜手术权限的医师每人每年作为术者应累计至少完成10例内镜手术操作。

3、简单内镜诊疗手术应由1名具备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高难度内镜诊疗手术及新开展的内镜诊疗手术应由2名具备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上述医师担任。

4、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组织术前讨论,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措施,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5、实施内镜手术前,应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加强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7、医师实施内镜诊疗手术前,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8、建立内镜诊疗病例讨论制定,对于手术难度大,术中风险高的手术以及术中操作出现失误,术后出现并发症或预后不良的病例进行讨论,总结。

9、实施内镜手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由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我院普通外科内镜的保管、消毒等工作。

10、建立内镜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内镜诊疗器材;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11、建立内镜进修培训制度,每年定期派遣相关人员后上级卫生部门指定的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进行学习。

篇5: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胸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胸腔镜技术、纵隔镜技术、硬质气管镜技术、硬质食管镜技术、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技术(EBUS-TBNA)等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

胸外科涉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参照《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涉及胃镜技术参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胸外科病房或专业组,每年收治胸外科患者不少于150例,完成胸外科诊疗不少于5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配备满足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胸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胸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胸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50例,其中在有资质医生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具有5年以上胸外科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从事胸外科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100例。

(3)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展胸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副主任医师应在有资质的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累计独立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附件2)不少于10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从事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主任医师书面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3年累计完成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0例,其中每年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

(3)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4)其所在医疗机构具有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资质,本人曾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或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6个月以上的专业进修。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胸外科疾病诊疗规范、胸外科内镜诊疗 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胸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四、培训

拟从事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本辖区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工作。

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胸外科开放床位不少于50 张。

3.近5年累计收治胸外科患者不少于5000例;每年完成胸外科诊疗不少于1000例,其中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0例。能够独立开展的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类型应当覆盖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中全部术种的80%以上。

4.有不少于4名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有与开展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6.近3年举办过全国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医师培训要求。

1.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胸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30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接受培训的医师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胸外科内镜诊疗操作、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在境外接受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培训基地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附件:

1.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2.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附件1

四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一、胸腔镜诊疗技术

(一)肺手术。

1.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2.胸腔镜下肺减容术

3.胸腔镜下袖式支气管成形术

4.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5.胸腔镜下复合肺叶切除术 6.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

(二)食管手术。

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

(三)纵隔手术。

1.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

2.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二、硬质气管镜诊疗技术

硬质气管镜下大气道内镜治疗技术

附件2 三级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一、胸腔镜诊疗技术

(一)肺手术。

1.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

2.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3.胸腔镜下肺裂伤修补术

(二)食管手术。

1.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2.胸腔镜下食管憩室切除术

3.胸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

4.胸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5.胸腔镜下食管抗返流手术

(三)纵隔手术。

1.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2.胸腔镜下纵隔病变活检术

(四)胸壁胸膜手术。

1.胸膜活检术

2.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3.胸腔镜下脓胸病灶清除术

4.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

5.胸腔镜下NUSS手术

6.胸腔镜下胸膜腔探查术

7.胸腔镜下胸导管结扎术

8.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

9.胸腔镜下胸壁肿瘤切除术

二、纵隔镜诊疗技术

(一)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

(二)纵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

篇6: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促进内镜诊疗适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内镜诊疗技术,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通过人体正常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使用内镜器械在直视下或辅助设备支持下,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组织取材、止血、切除、引流、修补或重建通道等,以明确诊断、治愈疾病、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临床医生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医院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第六条 医务科负责医院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分级管理

第七条 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内镜诊疗技术分四级管理。

三、四级内镜诊疗技术按照第二类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第八条 医务科负责制订本院三级内镜诊疗技术管理参考目录,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医务科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相关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开展相关内镜诊疗技术的相关人员实施准入管理。

第十条 医医务科应当建立健全内镜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 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一条 临床科室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

(二)具有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辅助科室、设备和设施;

(三)具有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

(四)具有经过相关专业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具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并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

(六)经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取得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资质;

(七)符合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八)具有与医疗机构级别相适应的制度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九)符合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二条 新设置与开展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诊疗科目的科室,拟开展四级内镜诊疗技术的,在符合相关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相关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等条件的基础上,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临床应用能力评估通过后,可以试运行1年;试运行期满后3个月内,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复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相关诊疗工作。复核未通过,不允许开展相关诊疗工作,且2年内不得再次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试运行申请。

第十三条 医院与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应当停止相应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准予其开展相应内镜诊疗技术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开展。

第十四条 临床科室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专业疾病诊疗规范、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十五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管理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

第十六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七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第十八条 开展内镜诊疗技术的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内镜诊疗器材使用登记制度,器材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医务科应当加强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第二十条 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四章 培训考核

第二十一条 拟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二十二条 医务科负责组织对拟开展三级内镜诊疗技术的医师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第二十三条 培训医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接受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对培训医师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实践能力操作水平的定期测试、评估。培训期满未能达到临床应用能 力要求的,延长培训时间。

第二十四条 培训期满的医师应当按照规定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申请从事内镜诊疗工作。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 医务科应当加强对本院内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医务科应当建立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评估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临床科室,应当立即责令其停止开展,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 临床科室在申请相应级别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医务科不得接受开展相应级别内镜诊疗技术的申请。

第二十八条 临床科室不得擅自开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开展的内镜诊疗技术,以及应当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方能开展的内镜诊疗技术。对于擅自开展的临床科室,医务科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张掖市中医医院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7: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患者400例, 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200例, 男110例, 女90例, 年龄27~61岁, 平均年龄为44岁;B组200例, 男100例, 女100例, 年龄26~62岁, 平均年龄为44岁;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B组患者诊治过程中, 护理人员只常规地协助医生做简单的器械操作, 同时实施一般护理措施。A组患者诊治过程中, 护理人员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既往病史、以及有没有麻醉过敏等, 同时详细检查医疗设备准备情况, 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 指导其配合医生检查或者手术。护理人员选择体位后, 合理创建静脉通道,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使用静推方式给患者注射剂量为1.5 mg/kg的丙泊酚, 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检查开始, 实际用药情况取决于患者病情。内镜检查完成后, 护理人员把患者推至复苏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待其恢复意识, 清醒后, 告诉其需要留意的事项[2]。具体护理方法为: (1) 患者做好准备。患者需要在检查前1 d进行预约, 护理人员告诉患者术前8 h不可喝水, 术前4 h清洁肠道, 需要1人陪同在患者身边, 患者身上贵重物品以及活动性假牙均需要取下。 (2) 心理护理。麻醉师需要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 并且给其详细讲解无痛内镜诊疗的优势与流程, 同时告诉患者手术存在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等, 患者签署同意书后再给其实施麻醉。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 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心理负担, 帮助其克服恐惧低落的情绪, 进而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3) 告诉患者诊疗风险。因为丙泊酚是全身静脉麻醉药, 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但是它主要与剂量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 甚至还有少数患者会存在窒息等现象。所以, 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详细告诉患者麻醉风险, 让其签署同意书后才可以实施麻醉术。 (4) 体位选择。患者选择左侧卧位, 衣领和裤带均需要松开, 同时两腿需要保持微曲状态, 通过麻醉机给患者提供氧气, 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反复嘱托患者深呼吸, 目的在于增加血氧含量[3]。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三者的具体情况。 (5) 麻醉方式。护理人员需要科学构建静脉通道, 由麻醉师经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 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直到患者意识消失以及睫毛反应消失后, 才能够开展内镜检查。检查时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并且准备好抢救物品, 突发事件产生后马上进行处理。按照内镜检查需要以及目的,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相关技术, 积极配合医生诊疗, 合理处置活检标本[4]。 (6) 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内镜检查时, 为了避免误吸现象的出现, 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严密观察监护仪器的具体变化情况, 出现突发状况后马上告诉医生并协助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 (7) 术后护理。内镜检查完成后,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意识恢复、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异常现象, 马上报告医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患者清醒后, 可以正常回答护理人员提出的问题, 并且肌力不存在异常, 咳嗽及排痰顺利, 呼吸正常, 护理人员可以将其送往观察室进行观察[5]。另外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存在四肢乏力、头晕眼花以及记忆力降低等现象, 该现象说明患者体内的丙泊酚残留效果依旧存在, 所以, 检查结束后的3 h内, 医护人员需要陪护在患者身边。 (8) 术后饮食护理。无痛内镜检查结束后2 h内, 患者才可以进食饮水, 但是胃镜检查会对患者咽喉造成一定伤害, 因此患者进食时会存在轻度咽痛状况, 该状况通常3 d内便会自动消去[6]。肠镜检查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轻微腹痛腹胀情况, 患者可以通过多走动结合按摩的方式来加快气体排放速度。同时, 检查当天患者只可以进行清淡半流质食物, 禁止使用辛辣过硬的食物, 禁烟禁酒。 (9) 术后宣教。患者在检查后的1 d内不可以驾驶机动车, 同时也不可以单独骑车,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产生, 禁止患者操作重型机器以及进行高空作业。术后1 d内患者还不能够开展需要花费大量脑力的工作[7]。如果患者属于门诊患者, 护理人员还需要认真仔细告诉其术后会形成的并发症, 并且叮嘱其出现异常现象后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1.3 疗效评判标准

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与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呛咳、躁动以及术后短时间头晕、腿软乏力等, 另外还调查AB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主要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种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B两组患者在内镜诊疗时与术后不良反应分析, A组患者出现呛咳、恶心、术后不适感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A组全部患者中, 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99.5%, 显著高于B组的士60.0%, 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 其麻醉方法主要为静脉麻醉, 丙泊酚副作用可以抑制患者的呼吸, 但是静脉麻醉可以缓解患者肠胃平滑肌, 抑制恶心反射以及喉部的损伤, 并且操作时患者不会产生不适与疼痛, 便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病变位置以及插管刺激, 进而保证内镜检查的质量。和一般胃镜对比, 无痛胃镜检查一方面能够详细检查患者咽喉和食道的病变, 另一方面还可以检查早期胃癌与食管癌, 改进预后状况, 将其应用在肠胃疾病的活检、复检和异物取出过程中, 优势更多。但是, 无痛胃镜并不是适合每个病人的, 需要麻醉医师进行严格的筛查, 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该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药主要是丙泊酚, 可以达到起效快、意识恢复迅速以及对患者生理影响小的作用, 该麻醉药还可以明显地对二酯酶活性起到抑制、对多巴胺受体产生拮抗的作用。另外, 该麻药还可以使患者身体完全放松, 削减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情况, 对咽喉反射进行有效的控制, 防止插管时患者因为食管入口痉挛而致使插管不成功。如果患者体型比较特殊, 其很容易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状况, 所以术前医务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并且医生要用较轻的力度进镜, 迅速和精准, 保证一次完成, 预防患者因为刺激而出现呛咳等不良反应, 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后, 其血氧饱和度会迅速降低[9]。

该研究中, 患者开展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时, 医护人员之间密切配合, 并且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具体情况, 正确使用麻醉药, 术后完成宣教以及观察工作。因此A组患者的呛咳率、恶心率以及术后不适率均显著小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99.5%, 显著高于B组的士60.0%, 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研究结果与姜凤彩[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无痛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只有积极进行术前各种准备并与医生密切配合, 才可以保证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极小, 并且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但是要求护理人员应用有效的手术配合方式以及护理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 才可以确保效果, 同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夏瑰丽, 王莉慧, 彭阳.消化道染色放大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 10 (5) :123-124.

[2]张彩凤, 刘竹娥, 罗艳丽, 等.可口可乐联合内镜下机械碎石法治疗植物性胃石症132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13 (1) :78-79.

[3]邢宏萍, 裴宪琴, 刘丽萍, 等.经内镜注入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 2011, 21 (26) :256-257.

[4]刘丽萍, 李晋灏, 毕淑娟, 等.鼻胃镜检查麻醉方式对病人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19 (36) :112-113.

[5]姜凤彩.无痛胃镜检查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6 (6) :59-60.

[6]何世琼, 刘爱军, 纪宏新.内镜面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17 (5) :23-24.

[7]徐丽娟, 李艳芳.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21 (4) :89-90.

[8]刘玲.无痛消化内镜诊疗800例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09, 19 (14) :180-181.

篇8: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分级

浏览次数:69 日期:2014-02-21 14:52:36

为加强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泌尿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用于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诊疗的腹腔镜技术、经尿道内镜技术和经皮肾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泌尿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泌尿外科病房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泌尿外科患者不少于400例,完成泌尿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

(2)有满足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泌尿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泌尿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近5年累计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0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或累计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附件2)不少于8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1、拟开展泌尿外科内镜手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2)具有5年以上泌尿外科疾病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从事泌尿外科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00例。

(3)经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2、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的医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展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累计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50例。

(2)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本规范实施前,符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下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

4、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但须经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工作。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书面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三级医院从事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5年累计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每年独立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4)泌尿外科内镜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符合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泌尿外科疾病诊疗规范、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开展由具有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泌尿外科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加强泌尿外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五)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四、培训 拟从事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中从事按照三、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分别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本辖区三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相应培训工作。

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开展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泌尿外科开放床位不少于60张。

3、近5年累计收治泌尿外科患者不少于10000例,每年完成泌尿外科内镜手术1000例以上(其中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50例,经尿道内镜手术不少于700例,经皮肾镜手术不少于150例),其中每年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30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经尿道内镜手术不少于200例,经皮肾镜手术不少于50例)。

4、有不少于4名具备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有与开展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需具备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模拟培训场地及设施。

6、近3年举办过全国性泌尿外科内镜或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泌尿外科内镜或泌尿外科微创诊疗技术相关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

1、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35例(其中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例,经尿道内镜手术不少于15例,经皮肾镜手术不少于10例)。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接受培训的医师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操作、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在境外接受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培训基地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附件:

1、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2、三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附件1

四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目录

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

(一)经尿道巨大前列腺切除术(>60g)

(二)输尿管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

(三)软性输尿管镜肾结石激光碎石术

(四)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内切开术

(五)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

(一)孤立肾经皮肾镜术

(二)肾铸型结石及多发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术

三、腹腔镜诊疗技术

(一)腹腔镜肾上腺肿瘤(≥5cm)切除术

(二)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

(三)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四)腹腔镜供肾取肾术

(五)腹腔镜肾切除术

(六)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七)腹腔镜马蹄肾峡部分离术

(八)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九)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

(十)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十一)腹腔镜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

(十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十三)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

(十四)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十五)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

(十六)腹腔镜肾固定术

(十七)腹腔镜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再吻合术

(十八)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

(十九)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二十)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二十一)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整形术

(二十二)腹腔镜隐睾下降睾丸固定术

(二十三)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含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

(二十四)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二十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二十六)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二十七)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

(二十八)腹腔镜精囊切除术(二十九)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三十)单孔腹腔镜手术

(三十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附件2

三级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

(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60g)(含电切除、气化、激光剜除)

(二)经尿道前列腺支架置入术

(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含电切、激光)

(四)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切除术(含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病变黏膜切除术)

(五)经尿道输尿管膨出切开术

(六)经尿道尿道狭窄内切开术

(七)经尿道膀胱颈口切开术

(八)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

(九)输尿管镜(软、硬镜)检查术

(十)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

(十一)输尿管镜输尿管扩张术

(十二)精囊镜检查技术

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单发性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异物取出)

三、腹腔镜诊疗技术

(一)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三)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cm)

(四)腹腔镜隐睾切除术

上一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设计下一篇:院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