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

2024-04-16

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精选4篇)

篇1: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设施要求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室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每单元诊疗室面积宜不小于15平方米。

2. 每单元诊疗室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消化内镜操作区域须配备麻醉机、困难气道处理设备和抢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以及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和拮抗药如氟马西尼和纳洛酮。

3. 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呼吸机、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二)人员配备与职责

消化内镜诊疗的轻度、中度镇静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医师下达医嘱,并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护士实施。消化内镜诊疗的麻醉/深度镇静应由具有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根据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镇静/麻醉的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建议每个单元操作室配置至少1 名麻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和1 名麻醉科护士,其中麻醉科护士负责麻醉前准备和镇静/麻醉记录、协助镇静/麻醉管理;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量与床位比宜为1:2~4 配备,负责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二、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门诊制度

1.凡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都必须由麻醉科医师进行评估。2.麻醉科医师常规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3.对有心脏疾患的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去心内科继续治疗。

4.对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行肺功能检查以及去呼吸内科进一步治疗。

5.心理辅导:消除患者顾虑,主动接受胃肠内镜镇痛。

6.镇静/麻醉前患者禁食6h,禁饮2h。检查前排空膀胱,去掉活动假牙。7.镇静/麻醉知情同意书签字。

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禁忌症

1.ASA评为Ⅲ、Ⅳ级患者(患严重的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等;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

2.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严重肝功能障碍;

3.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发热、喘息、鼻塞和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有显著性呼吸系统疾患的病态肥胖者;

4.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者; 5.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6.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7.相对禁忌症:明确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部活动受限、类风湿脊柱炎、颞颌关节炎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偏瘫、惊厥、癫痫等);年龄过高或过小、病态肥胖。

四、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的检查准备项目

1.供氧和吸引装置; 2.急救药物是否齐全;

3.监护与急救设备:监护仪、除颤仪功能与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4.麻醉紧急事件的处理准备; 5.是否有通讯装置,能否正常使用; 6.实施镇痛时能否全面观察患者。

7.胃肠内镜镇痛监护项目应有:ECG、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必要时监护ETCO2;专职麻醉医生全程监测。

五、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操作常规

1.医师根据胃肠内镜镇痛前的检查列表进行逐项检查。

2.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复核病史,注意心肺肝脏疾病、药物过敏史、是否禁食禁饮、有无胃潴留以及严重打鼾等高危因素;检查、取掉活动性假牙,松开衣领、裤带,女性取掉发夹及装饰物、松解胸罩;保持患者左侧握位。

3.建立静脉通道。

4.静脉给药前即行面罩给氧5min,氧流量为4~5L/min,麻醉后继续面罩(胃镜检查者使用胃镜专用面罩)给氧。

5.在充分给氧和监护下先缓慢静脉注射药物,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胃镜或肠镜。可继续适当静脉用维持量麻醉药,以保证患者无知觉和体动。当结束检查退出内镜时即停止给药。

6.给药过程注意事项 给药速度过快及药量过大会使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若检查中出现咳嗽、躁动时需及时追加药物;若出现心率低于50次/分,静脉注射阿托品0.25~0.5mg;收缩压低于术前20%,静脉注射麻黄素10~15mg;SpO2低于90%,面罩辅助呼吸可迅速纠正,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7.由于要抑制呛咳、吞咽、呕吐等反射,胃镜要求的镇痛比肠镜更深,药量相对较多,对呼吸的影响更大。如果结肠镜检查困难需要改变患者体位或按压腹部时,要尽量轻柔。避免按压胃部,警惕胃肠内容物反流。

8.密切观察患者对内镜插入刺激的耐受程度,如呛咳、屏气、肢动、自行拔管行为;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短暂性呼吸暂停、下颌松弛呼吸不畅、反射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呕吐、呃逆、喉痉挛等。

9.检查完毕必须确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才能由麻醉医师、内镜医师共同护送患者至恢复室。

六、无痛胃肠镜的镇痛恢复室

1.做好转入患者的交接班,及时给完成检查的患者面罩给氧,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2.根据胃肠内镜镇痛监护项目行镇痛后监护。处理低血压,低氧血症和心动过缓等异常情况。

3.及时唤醒患者,清醒后若无禁忌,抬高床头30~40度。

4.离院标准:(1)呼吸循环正常稳定;(2)神志完全清楚,无头晕目眩,无明显恶心、呕吐,能独立行走;(3)有排尿能力;(4)告知陪同家属镇痛后注意事项。患者离院时间有主治医师确定。

5.注意保存知情同意书等记录。

七、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操作流程

(一)镇静/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访视,1.患者知情告知应告知患者和(或)患者受托人镇静/麻醉的操作方案,并向患者和(或)受托人解释镇静/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判别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是否有胃肠道潴留、反流或梗阻等可能导致反流误吸的情况。

(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

1.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

2.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 6h,术前禁水至少 2h;可按需服用小于50 ml的黏膜清洁剂。

3.如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以保护气道。

4.口咽部表面麻醉:轻度与中度镇静下,口咽部表面麻醉可以增强患者耐受性、抑制咽反射,利于内镜操作;深度镇静及全麻状态下,可不使用口咽部表面麻醉。

5.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镇静/麻醉前评估与准备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进行的操作。

(三)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

患者入室,根据检查类别摆放好体位,连接监护设备,自主呼吸下充分给氧去氮(4-5 L/min,3-5 min),开放静脉通道,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麻醉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醉或镇静方法。

对消化内镜操作要求的体位明显影响呼吸或消化内镜诊疗过程可能明显影响呼吸时,宜选用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四)镇静/麻醉中及恢复期的监护

镇静/麻醉中及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是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中的重要环节。常规监测应包括:心电图、呼吸、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有条件者可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气管插管(包括喉罩)全身麻醉宜常规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1.心电图监护 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和异常,必要时及时处理。约90%的心搏骤停前会发生心动过缓,若无连续动态的心电监护则很难及时发现。因此,在镇静/麻醉期间必须严密监护心电图。

2.呼吸监测 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

呼吸变慢变浅,提示镇静/麻醉较深;呼吸变快变深,提示镇静/麻醉较浅。如出现反常呼吸,往往提示有气道梗阻,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是喉痉挛。托下颌往往即可解除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必要时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

3.血压监测 一般患者无创动脉血压监测(间隔3-5 min)即可,但特殊患者(严重心肺疾病,循环不稳)可能还需有创动脉压监测。一般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20%左右,高危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20%左右,即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并及时调整镇静/麻醉深度。

4.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在实施镇静/麻醉前即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并持续至完全清醒后。值得注意的是,脉搏血氧饱和度主要代表肺的换气功能,其反映低通气早期不敏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因此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态。

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可利用鼻面罩或鼻导管或经气管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显示其图形的动态变化。该方法可在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前发现低通气状态。

(五)镇静/麻醉后恢复

1.麻醉恢复室是镇静/麻醉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防治镇静/麻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场所。凡镇静/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虽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麻醉恢复室应配备专业的麻醉科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护与记录以及处理。

2.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和神志状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3.严密监护,确保不发生坠床。

4.离室标准:门诊接受一般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患者可以用评分系统来评价患者是否可以离院。一般情况下,如果评分达到9 分及9 分以上,并有人护送,患者就可以离开。如为住院患者,则按麻醉恢复常规管理。

5.告知患者饮食、活动、用药和随访时间等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当日不可从事驾驶,并给与指导,提供紧急情况联系电话。

八、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麻醉医护人员在消化内镜操作期间既要了解除患者疼痛与不适、保障其生命安全、并为内镜操作期间提供方便条件外,还应积极防治镇静/麻醉期间可能的意外和并发症。

(一)呼吸抑制

镇静/麻醉及麻醉恢复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如怀疑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应行托下颌手法,必要时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同时应增加吸氧流量或经麻醉面罩给予高浓度氧。必要时嘱内镜医师退出内镜。

如果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处理。可通过大声询问和触碰患者以刺激其加深呼吸。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效,则应给予辅助或控制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放置喉罩。如果患者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还应立即静脉给予氟马西尼。

(三)反流与误吸

镇静/麻醉能使胃肠道蠕动减弱,加上胃镜检查过程中大量的注气和注水,使胃肠道张力下降。如果患者伴有胃食管交界处解剖缺陷、口咽或胃内大量出血或幽门梗阻等均可增加反流与误吸风险。无论固体或液体误吸入呼吸道均可造成呼吸道梗阻、气道痉挛、吸入性肺不张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应采取措施来减少胃内容物和提高胃液 pH 值;降低胃内压,使其低于食管下端扩约肌阻力;保护气道等。当EUS 检查,胃腔内需要大量注水时,注意注水的部位,如位于食管、贲门等距咽喉部声门裂较近,应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不宜施行深度镇静。

一旦发生误吸,则应立即退出内镜并沿途吸引,尤其口咽部;同时立即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并改为右侧卧位,因受累的多为右侧肺叶,如此可保持左侧肺有效的通气和引流;必要时应及时行气管内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明视下吸尽气管内误吸液体及异物,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

(三)血压下降

患者血压下降可给予或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可给予去氧肾上腺素25-100μg 等升压药。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时,可酌情静脉注射麻黄碱5-15 mg。对于操作时间较长、深度镇静/麻醉的患者应常规预防性补充液体。

(四)坠床

坠床是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者可造成患者四肢和躯体创伤,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严密监护,并始终妥善固定与防护患者是防止坠床的关键。

(五)心律失常

内镜操作本身对植物神经的刺激以及镇静/麻醉药物的作用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无需处理。如心率小于50 次/min,可酌情静脉注射阿托品0.2-0.5 mg,可重复给药;必要时可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02-0.1 mg。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五)心肌缺血

消化内镜操作无论是否采取镇静/麻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在内镜操作过程中吸氧可以显著减少ST 段压低。因此应加强监测,维持良好的心肌氧供与氧耗。

(六)其他内镜诊疗并发症

内镜诊疗过程中,术者操作粗暴或麻醉效果不完全而致患者躁动挣扎,均有较大的危险,轻者引起消化道黏膜擦伤或撕裂,重者可引起消化道穿孔,甚至死亡。故在内镜操作过程中,需要内镜医师与麻醉医师积极有效地配合,共同完成诊疗操作。

九、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的安全管理及注意事项

1.镇静/麻醉前认真访视患者,尽量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镇静/麻醉,完善知情告知相关文件。2.镇静/麻醉中须保障静脉通畅,做好呼吸和循环的监护和管理。3.镇静/麻醉后复苏时应密切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状态,严格掌握患者离院标准,并保证医护人员在场,以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摔伤等意外。

十、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操作流程

十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需要提醒病人的注意事项 1.无重大基础疾病才能行镇静或麻醉。

2.术前需做相应检査,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等。3.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2小时。

4.术毕须留院观察至少20分钟,并由具备完全行事能力的成年人陪伴离院。5.麻醉结束后2小时内请不要骑(驾)车、饮酒或进行精细工作。6.如有紧急情况可拨打我们的求助电话:

篇2: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患者400例, 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200例, 男110例, 女90例, 年龄27~61岁, 平均年龄为44岁;B组200例, 男100例, 女100例, 年龄26~62岁, 平均年龄为44岁;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B组患者诊治过程中, 护理人员只常规地协助医生做简单的器械操作, 同时实施一般护理措施。A组患者诊治过程中, 护理人员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既往病史、以及有没有麻醉过敏等, 同时详细检查医疗设备准备情况, 帮助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 指导其配合医生检查或者手术。护理人员选择体位后, 合理创建静脉通道,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使用静推方式给患者注射剂量为1.5 mg/kg的丙泊酚, 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检查开始, 实际用药情况取决于患者病情。内镜检查完成后, 护理人员把患者推至复苏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待其恢复意识, 清醒后, 告诉其需要留意的事项[2]。具体护理方法为: (1) 患者做好准备。患者需要在检查前1 d进行预约, 护理人员告诉患者术前8 h不可喝水, 术前4 h清洁肠道, 需要1人陪同在患者身边, 患者身上贵重物品以及活动性假牙均需要取下。 (2) 心理护理。麻醉师需要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 并且给其详细讲解无痛内镜诊疗的优势与流程, 同时告诉患者手术存在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等, 患者签署同意书后再给其实施麻醉。护理人员开展心理护理, 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心理负担, 帮助其克服恐惧低落的情绪, 进而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工作。 (3) 告诉患者诊疗风险。因为丙泊酚是全身静脉麻醉药, 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但是它主要与剂量有关,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 甚至还有少数患者会存在窒息等现象。所以, 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详细告诉患者麻醉风险, 让其签署同意书后才可以实施麻醉术。 (4) 体位选择。患者选择左侧卧位, 衣领和裤带均需要松开, 同时两腿需要保持微曲状态, 通过麻醉机给患者提供氧气, 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反复嘱托患者深呼吸, 目的在于增加血氧含量[3]。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三者的具体情况。 (5) 麻醉方式。护理人员需要科学构建静脉通道, 由麻醉师经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 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直到患者意识消失以及睫毛反应消失后, 才能够开展内镜检查。检查时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并且准备好抢救物品, 突发事件产生后马上进行处理。按照内镜检查需要以及目的,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相关技术, 积极配合医生诊疗, 合理处置活检标本[4]。 (6) 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内镜检查时, 为了避免误吸现象的出现, 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另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严密观察监护仪器的具体变化情况, 出现突发状况后马上告诉医生并协助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 (7) 术后护理。内镜检查完成后,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意识恢复、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异常现象, 马上报告医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患者清醒后, 可以正常回答护理人员提出的问题, 并且肌力不存在异常, 咳嗽及排痰顺利, 呼吸正常, 护理人员可以将其送往观察室进行观察[5]。另外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存在四肢乏力、头晕眼花以及记忆力降低等现象, 该现象说明患者体内的丙泊酚残留效果依旧存在, 所以, 检查结束后的3 h内, 医护人员需要陪护在患者身边。 (8) 术后饮食护理。无痛内镜检查结束后2 h内, 患者才可以进食饮水, 但是胃镜检查会对患者咽喉造成一定伤害, 因此患者进食时会存在轻度咽痛状况, 该状况通常3 d内便会自动消去[6]。肠镜检查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轻微腹痛腹胀情况, 患者可以通过多走动结合按摩的方式来加快气体排放速度。同时, 检查当天患者只可以进行清淡半流质食物, 禁止使用辛辣过硬的食物, 禁烟禁酒。 (9) 术后宣教。患者在检查后的1 d内不可以驾驶机动车, 同时也不可以单独骑车,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产生, 禁止患者操作重型机器以及进行高空作业。术后1 d内患者还不能够开展需要花费大量脑力的工作[7]。如果患者属于门诊患者, 护理人员还需要认真仔细告诉其术后会形成的并发症, 并且叮嘱其出现异常现象后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1.3 疗效评判标准

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与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呛咳、躁动以及术后短时间头晕、腿软乏力等, 另外还调查AB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主要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种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B两组患者在内镜诊疗时与术后不良反应分析, A组患者出现呛咳、恶心、术后不适感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A组全部患者中, 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99.5%, 显著高于B组的士60.0%, 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 其麻醉方法主要为静脉麻醉, 丙泊酚副作用可以抑制患者的呼吸, 但是静脉麻醉可以缓解患者肠胃平滑肌, 抑制恶心反射以及喉部的损伤, 并且操作时患者不会产生不适与疼痛, 便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病变位置以及插管刺激, 进而保证内镜检查的质量。和一般胃镜对比, 无痛胃镜检查一方面能够详细检查患者咽喉和食道的病变, 另一方面还可以检查早期胃癌与食管癌, 改进预后状况, 将其应用在肠胃疾病的活检、复检和异物取出过程中, 优势更多。但是, 无痛胃镜并不是适合每个病人的, 需要麻醉医师进行严格的筛查, 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该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药主要是丙泊酚, 可以达到起效快、意识恢复迅速以及对患者生理影响小的作用, 该麻醉药还可以明显地对二酯酶活性起到抑制、对多巴胺受体产生拮抗的作用。另外, 该麻药还可以使患者身体完全放松, 削减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情况, 对咽喉反射进行有效的控制, 防止插管时患者因为食管入口痉挛而致使插管不成功。如果患者体型比较特殊, 其很容易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状况, 所以术前医务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并且医生要用较轻的力度进镜, 迅速和精准, 保证一次完成, 预防患者因为刺激而出现呛咳等不良反应, 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后, 其血氧饱和度会迅速降低[9]。

该研究中, 患者开展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时, 医护人员之间密切配合, 并且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具体情况, 正确使用麻醉药, 术后完成宣教以及观察工作。因此A组患者的呛咳率、恶心率以及术后不适率均显著小于B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99.5%, 显著高于B组的士60.0%, 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研究结果与姜凤彩[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无痛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只有积极进行术前各种准备并与医生密切配合, 才可以保证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极小, 并且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但是要求护理人员应用有效的手术配合方式以及护理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 才可以确保效果, 同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夏瑰丽, 王莉慧, 彭阳.消化道染色放大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 10 (5) :123-124.

[2]张彩凤, 刘竹娥, 罗艳丽, 等.可口可乐联合内镜下机械碎石法治疗植物性胃石症132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 13 (1) :78-79.

[3]邢宏萍, 裴宪琴, 刘丽萍, 等.经内镜注入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 2011, 21 (26) :256-257.

[4]刘丽萍, 李晋灏, 毕淑娟, 等.鼻胃镜检查麻醉方式对病人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19 (36) :112-113.

[5]姜凤彩.无痛胃镜检查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6 (6) :59-60.

[6]何世琼, 刘爱军, 纪宏新.内镜面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17 (5) :23-24.

[7]徐丽娟, 李艳芳.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21 (4) :89-90.

[8]刘玲.无痛消化内镜诊疗800例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09, 19 (14) :180-181.

篇3: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

【摘 要】 目的:观察无痛消化内镜术应用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择期行消化内镜术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消化内镜术;观察组给予无痛消化内镜术。记录比较两组术前、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及镇痛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术前MAP、SpO2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MAP、H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中MAP、H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SpO2与术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肢动、腹部不适及咽喉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消化内镜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痛消化内镜术;异丙酚;静脉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64-02

消化内镜术是当前临床诊治消化道疾病常用手段[1],但在应用该技术诊疗过程中需侵入患者体内,极易使患者产生心理恐惧及躁动等多种不适[2]。大部分患者会因此错过早期最佳诊治时机,使病情恶化。故在检查时如何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与减轻生理痛苦是当前消化内镜术亟需解决的问题。异丙酚是一种具有催眠及镇静作用的超短效静脉麻醉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术[3-4]。笔者选取择期行消化内镜术诊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无痛消化内镜术应用异丙酚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择期行消化内镜术的患者,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分级[5]中的Ⅰ~Ⅱ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女25例,男3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2.6±7.3)岁;内镜类型:33例结肠镜检查,27例胃镜检查。观察组中女27例,男33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4±7.5)岁;内镜类型:32例结肠镜检查,28例胃镜检查。排除腐蚀性食道炎、癫痫、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呼吸道严重阻塞或炎症、呼吸衰竭及严重心力衰竭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准备:①针对行肠镜检查患者先清洁肠道;②行胃镜检查患者检查前禁水>4h及禁食>8h;③表面麻醉:含服利多卡因胶浆(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217)10ml,含漱后咽下,使舌根及咽部表面麻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通消化内镜术。其中常规肠镜采取直接进镜检查;常规胃镜采取表面麻醉实施5min后进镜检查。观察组:给予无痛消化内镜术。具体如下:行表面麻醉后,取左侧位,以氧流量3~5L/min的鼻导管持续给氧。并给予l~2mg/kg异丙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缓慢静脉注射,消化内镜术于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术中采用微量泵以速率6~10mg/(kg·h)持续输注异丙酚维持。当患者出现肢体活动时,采取20~30mg异丙酚快速静注即可。由专职麻醉医师执行无痛麻醉全程。两组全程均进行心电监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等生命体征指标;并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观察 两组术前MAP、SpO2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MAP、H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中MAP、HR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中SpO2与术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0)。见表1。

2.2 两组镇痛镇静效果比较 观察组肢动、腹部不适及咽喉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消化内镜术实施过程需患者无躁动、安静,反之会加大内镜操作难度,严重的可引发操作失误,更甚者会导致穿孔、出血等危险[6]。常规消化内镜术仅行咽喉表面麻醉,会导致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不适感,妨碍病情诊治[7]。无痛消化内镜术以静脉麻醉为主,麻醉效果良好,能使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治疗时处于麻醉状态,操作全过程无痛苦,可满足内镜治疗需求,使患者不适与痛苦感大大减少,同时使患者无法产生有效应激反应[8-9];并能使内镜医师在操作过程中从容仔细、专心,以减少误诊与遗漏,避免因仓促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进而大幅改善患者预后。

无痛消化内镜术静脉麻醉临床以异丙酚为主,异丙酚是一种强效、快速全身麻醉剂,具有可控性强,呕吐及恶心等不良发生率低,苏醒迅速且完全,维持时间短,起效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0]。但异丙酚具有直接抑制心脏与扩张外周血管的双重作用,可明显降低动脉压,且血药浓度与剂量呈依赖性[11]。故异丙酚临床应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其不良反应、禁忌症、应用范围及性能等;②针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据其利弊特点合理使用,做好可能出现于应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的预防准备;③异丙酚使用后短时间内即可引起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尤其在大剂量和过速应用时,会大幅增加不良反应,应予以高度重视;④在麻醉及操作过程中应安排内镜操作娴熟和临床抢救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全程进行监控,以便实时对异丙酚注射剂量及速度进行合理、及时的调整。

综上,无痛消化内镜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弘.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内镜诊疗术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63-5464.

[2]胡安武,田雪娇.麻醉下消化内镜检查术常见并发症病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395-397.

[3]杨灿,王尔华,顾小萍,等.可唤醒无痛麻醉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9):528-530.

[4]汪莉,何旋,柳璐,等.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小儿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半数有效剂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2):1568-1570.

[5]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New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status[J]. Anesthesiology, 1963,24(1):111.

[6]陈明浩,孟庆涛,夏中元.依托咪酯在门诊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诊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9):1109-1112.

[7]吴小红,王霞,何淑波.无痛苦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2):203-204.

[8]薛瑛,刘进.静脉利多卡因对无痛胃镜检查中异丙酚全身麻醉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3,28(6):864-867.

[9]高凌云.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状态中的综合效果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30-332.

[10]邹学军,夏中元,赵博,等.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用于老年患者门诊无痛内窥镜麻醉[J].医药导报,2014,33(3):339-341.

[11]戎娟,李翔,陈惠裕.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实验猪消化内镜手术中麻醉效果的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7):565-566.

篇4:本院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00例, 作为研究对象例为研究组, 将2004年3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05例, 女性患者950例, 年龄均在28~59岁, 平均年龄 (43.3±5.6) 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54例, 女性患者46例, 年龄均在27~60岁, 平均年龄 (42.9±5.3) 岁。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术中护士仅仅简单的帮助医生整理器械、传递器械等一些机械的操作。护理方面为做出特殊护理。研究组:护士术前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 以及其既往史, 是否对麻醉药等过敏, 以及对患者的耐受性做了一定的了解。术中护士协助医生摆好患者的体位, 检查器械设备等是否齐备并完整, 并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生做检查或手术, 监测呼吸、血压、脉搏等, 做好抢救准备, 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所有的操作如严格控制吸引器负压为0.30~0.45mmHg等。护理方面, 着重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术前详细的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消化内镜治疗的步骤、重要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当然必须告知患者此项诊疗的风险, 积极主动解答患者的疑惑, 消除其顾虑以及恐惧。术中对患者进行鼓励与指导。术后擦净患者面部的分泌物或者肛周的润滑油,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告知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腹痛腹胀等为正常反应要患者不必担心, 放松心情, 最后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术后3d不能进食以及术后复查时间等。

1.3 疗效评定[2]

诊疗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呛咳躁动、恶心、术后不适等, 以及两组患者的对于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分为满意、较好、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满意+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进行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患者呛咳躁动率 (1.5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5.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恶心率 (2.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21.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不适率 (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1.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详细情况见表1.

2.2 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 (9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82.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详细情况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3 讨论

消化内镜现已成为消化科一种必不可少了诊疗设备, 其发展速度很快, 广泛的应用于消化科的各种疾病诊断以及治疗[3]。其科技含量高、技术含量高, 这就要求医生和护士能良好配合, 才能顺利成功的完成手术。以往护士并没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手术配合不佳以及护理不到位, 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诸如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 也导致患者对于护士工作的极大不满, 使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4]。本研究说明了采取良好的手术配合以及全面、系统、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在诊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于护士的满意率, 本研究中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9%,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 这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感觉贴心, 能拉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距离, 有效的缓和医患关系, 是今后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在中国目前这种环境下, 要广泛的开展这种高水平的配合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很难, 这对护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医院应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培训, 提升护士本身的素质, 同时增加医院的医务人员比例, 使临床工作进一步人性化。

良好的手术配合以及全面、系统、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在诊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于护士的满意率, 是未来医务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内镜诊疗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 以便更好的开展内镜诊疗。方法 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00例例为研究组, 给予新型手术配合方式和全面、系统、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将2004年3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100例例为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的是传统的手术配合方式和一般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士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呛咳躁动率 (1.5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5.00%) 、恶心率 (2.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21.00%) 、患者术后不适率 (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11.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 (9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82.00%) ,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以及全面、系统、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在诊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于护士的满意率, 是未来医务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消化内镜,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任丽华.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108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2, 7 (18) :982-983.

[2]夏瑰丽, 王莉慧, 彭阳.消化道染色放大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 5 (16) :335-336.

[3]任建林, 张靖.放大内镜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消化内镜, 2007, 1 (4) :10-14.

上一篇:7人制足球策划书下一篇:产业金融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