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2024-05-02

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共8篇)

篇1: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当今世界全球化严重,经济加快转变,农村与城市的联系紧密,城市化和农村化受到重视。中国城市人口占49.68%,农村人口占50.32%。中国城市六百多座,国家计划到2020年改建或新建四百多座城市,每年转移农村人口到城市二亿多,而现在城市与农村相差甚大。

城市的消费商品比农村丰富、不安全。现在在农村的人都向往城市生活,渴望在城市有自己的居所,他们都厌倦了农村的生活,在购物时,没有足够商品选择,即使是有足够的钱也买不到自己想要或急需的商品,甚至在农村商店的商品都是城市淘汰后,再运到农村销售的。而且在城市正规的商店更没有欺诈性,受广大民众的监督,价钱合理。然而在农村缺少法律、治安的制约,所谓“天高皇帝远”,这样使得假冒的、过时的、不合价钱的商品都流到了农村。但我们也要明白,“人多事杂”,城市人口密度远大于农村人口密度。许多城市的违法商品“浑水摸鱼”,打着广告卖真货,卖的却是二流货。甚至有的商家丧尽天良,以危害老百姓的健康来赚取自己的利润。现在风行中国的是地沟油,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农民自己吃的都是自家炸的猪膏油或少数买的调和油。在城市有大量的小餐店,而农村却很少。如果谁去暗访城市的小餐店的话,可以发现许多的小餐店用的是地沟油,消费商品少了也导致农村的食品安全多了。现在国家对地沟油这事起了很大的重视,只要有谁发现有生产地沟油的生产商并且举报了,就可以得到十万元的奖金,可人是狡猾的,自今地沟油在中国市场还是一大销售产品。城市也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让消费者激情选择,可这些食品中有许多都是加工过的,比如说注水鸭、注水鸡、注水西瓜等等,这都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而在农村,即使要买的商品不丰富,有许多商品是假的,但农村的农民许多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制造食品,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东西多并不代表安全,人们应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城市的交通比农村发达,而交通事故却频繁发生。现在世界发展迅速,交通工具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城市有密集的公路、笔直的高铁路等,这使得城市人们的出行很方便,也使得城市联系紧密。这正是人们所需要的。相反的是,农村的交通却是很困难,也导致农村人的出行十分困难,甚至导致一些农村与外界有很少的交流,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所谓“要致富先修路”是非常正确的。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让我们了解到他们身处交通多么不发达,经济多么落后的地方。这也让我们知道许多的人不管生活多么贫寒都要到城市去,有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是为了摆脱无知的山沟生活。然而交通事故成了现在新闻界的焦点,比如今年以来上海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599起,死伤逾2000人;泉州朋山隧道和南安水头分别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在短短的7个小时内,6条生命因此离去等。这也表明越发达的城市交通事故越频繁。所以每个人重视交通是非常重要的,国家重视交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是科技发展的重心,农村是农业发展的重心。庞大的工厂是城市的标志,正是城市有众多的工厂,使得城市众多的人有工作,也使得城市的经济更加发达。为了满足城市众多人口的生活需求,只有提高科技发展。在城市有飞机,有轮船,有世界领先的快车,高楼大厦的设备追求自动化等先进科技是绝大部分农村没有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先”,现在国家政权安定了,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繁多的城市的粮食绝大部分却是来在农村,农民通过种粮食来维持生活,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中国城市人口占49.68%,农村人口占50.32%。

城市和农村是紧密联系起来的,虽然城市与农村相差很远,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村,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

篇2: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专业:

城市社区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区别

社区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及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建设是基于一定的行政组织之下,由社区居民民主管理或其他多种混合式管理的一种生活聚居形态变迁及完善的过程;而农村社区是人类最早的社区形态,农村社区也成乡村社区,是主要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聚集起来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围绕着这个共同体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关于城市社区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区别,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社区建设主体及方式上的差异

1、城市社区建设基本上组建了以党政主要领导持帅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上,以行政推动为主导,以工作方案为导向,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厚,居民的自发参与限于配合政府工作方案。

2、农村社区的建设主体主要体现在:(1)政府组织,主要指街道办事处,其主要责任是指导社区的管理工作,组织和监查辖区内的市容 卫生 市政 生态人口事项,指导和监管社区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工作;(2)社区组织,主要指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3)社区公众,是社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享用者,包括了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和管理者社区公众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福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社区建设内容上的区别

1、城市社区建设内容

各地区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①社区服务,开展面向社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②社区卫生,包括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

③社区治安,包括社区内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如组织开展本社区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 ④社区环境,包括绿化、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

⑤社区文化,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⑥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2.农村社区建设内容 开展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调解社区民间纠纷,倡导社区互助精神,树立社区良好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

三、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选择

1、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行政型模式、自治型模式、混合型模式”行政型模式的特点是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机构,强化政府管理,社区自治性弱;自治型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涉是间接性的,对社区由总体上的规范治理,但是对社区具体事务不做干涉,社区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利;混合型模式的特点是政府部门与社区部门共同管理社区,政府对社区工作拨以经费,并给以一定程度的规划、指导,但与行政模式不同,政府对社区的干预比较宽松,社区工作和建设还是以自治为主。

2、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便于管理服务、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各地探索制定农村社区布局和建设规划。项继权总结出五种农村社区治理的模式“多村一社区”、“一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集中建设区”、“小区设小区”。

四、社区建设主要特征差异

1、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①综合性,社区建设是指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它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②社会性,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③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因而具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④计划性,要系统有序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因此,计划性是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⑤群众性,从社区建设的对象看,不是指社区内的某一群体或几个群体,而是指社区内的所有群众。

2、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篇3: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强度增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而且急需转移。在目前城乡依然存在着很大差别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城市,据估计,每年进城打工的民工超过了8 000万。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中国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 400万人,比上年的8 961万人增约470万。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和普遍,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也既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不影响农业产量;第二种是“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就是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后会影响农业总产量。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两种形式,主要以第一种“不带剩余产品劳动力”形式为主。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并不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会从事非农产业。所以真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人数减去农村从业的劳动力人数(包括农业从业人口和非农业从业人口)。据《2007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数据可以显示出中国乡村劳动力状况,见下表1:

资料来自:《2007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还是比较大,由于城乡二元特征显著和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势必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只是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条件,劳动力转移与其期望利益和就业机会有关。

2. 中国城市失业现象严重

中国城市失业问题比较严峻,主要失业人群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下岗工人和未登记的失业人数。中国统计局统计的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失业率数据见下表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7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4.0%以上,2003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均在800万以上。同时,还可以看到,2005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有的专家据此就认为,中国失业率出现了拐点,这样的看法值得商榷。因为这些统计结果并没有包括中国所有的失业人口数量,这里提到的城镇失业人员并不包括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人员在内,也忽略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一部分失业人口。所以中国真实的失业人口数量和失业率要高于统计结果。《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 500万,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 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 500万个以上,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 2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390万,中职毕业生270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0万,复转军人50余万,农转非人员260万。

中国目前失业人口数量应该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00多万,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的下岗工人近400万,还有一部分未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再加上城市中隐蔽失业人数和退休后仍希望工作的失业人数。这些失业人数的总和应该在1 000万以上,中国城镇失业率也应该是10%左右,随着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失业人数仍会增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分析

目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消除二元结构、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业产业化改革的关键。据目前保守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2亿~3亿,每年约1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显著。首先,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倍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现象反过来也加剧了城乡二元化。城市较高的收入不仅吸引“不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甚至使“带剩余产品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业进城务工。其次,城乡二元性在医疗、教育、交通、卫生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体现,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比如,现在已经出现大量的农村父母为了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而放弃农村土地留在城市务工。

第二,中国结构性的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结构性经济增长,城市结构性失业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快步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岗位,而这些岗位却不被城市失业者所垂青,这种客观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几率较高。城市中结构性失业的人们,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水平与社会提供岗位不匹配,以及适合他们岗位数量的有限,导致城市失业人数较大。

在城乡二元性显著的吸引下和城市提供较多的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客观条件下,虽然城市失业人数较多,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仍会大量流入城市。其实这符合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到工作的概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的预期收益高于农村的收入,所以他们更愿意到城市工作。但这种现象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所导致,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和农村发展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二元结构显著的问题。

三、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第一,加快城镇化建设,平衡城乡发展。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主要体现为狭义的城市化,也即是不包括乡镇的建设,甚至很少涉及县城的建设。狭义的城市化建设,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建设,不能解决中国二元结构的问题,甚至会扩大城乡差距,达不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只有进行城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也进行县、乡镇的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城乡在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联结。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县镇的建设和乡镇企业真正地由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以及他们的就业问题。

第二,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大多数活动所需资金少,资本—劳动比率低,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有利于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压力。同时,第三产业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会推动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改革与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劳动效率,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深化农业管理体制和技术改革。现有的农业管理体制与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效率低和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就会存在“带有剩余产品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这样既浪费农业资源又增加城市就业压力。通过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农业技术,使农业集中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减少“带有剩余产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使农民能立足于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第四,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城市失业人口的再培训。目前中国教育体制过于传统,教育与实际脱钩,非正规教育不能很好地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这些是导致中国城市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正规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非正规教育又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人员的再学习和培训需要。这就使待就业的人们不具备到新的工作部门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会导致在工作的一部分人因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而失业。所以中国应该加强正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毕业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中的岗位。同时也要建立规范的非正规教育渠道,使社会在职人员和待就业人员方便再学习。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现状, 解释了城市严重失业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的并存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结构性增长造成的,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现象将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失业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失业,二元结构,中国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篇4: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中国农村在25年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稳定地解决了中国农业问题,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通过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使2.25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摆脱贫穷;使2.5亿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或者流动就业;他们在中国GDP长期增长份额中贡献率平均达46.26%,但是人均年收入水平却只是城镇居民的1/3弱;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更是差距巨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奥秘也可能恰在其中。

在中国非农就业率已达53%,而城镇化率仅41%的现实条件下,数亿实现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几乎相当于城镇人口的1/3。尽管被承认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生力军。但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却并没有如城镇户籍居民那样享有公平的福利待遇。这种制度瓶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已经逐步显现。近年来,农村产值份额、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农产品和工业品都先后出现销售持续疲软等问题,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化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在加入WTO之后所持续出现的国际贸易纠纷,中国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持续超量增加等面临的国际压力看,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实行转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种种矛盾问题,使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

城市发展的问题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内需发展不足问题,缓解城乡和区域间日益扩大的差距问题,“十五”(2001-2005年)时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5年来城市因行政区划调整,城镇数量减少,城镇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由2000年的663座成2004年的661座,特别是县级市(大多是小城市)减少了26座,基本变成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市辖区数量大幅增加,增加65个,2004年达到852个。表现为中国的大中城市数量虚假上升。小城镇由于乡镇合并,减少521个,2004年总数为19171个,规模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五年来城乡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的目标基本达到,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4的41.76%。城镇地区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加快城镇化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中国城镇化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建设拆迁、流动人口落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

城镇用地效益高资本投资也大,边际效益变化快,农用土地效益相对较低,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边际效益变化相对平缓,因此,城镇用地远远少于农业用地。而一旦城镇用地过多,则必然会出现土地撂荒,土地产出为零,甚至为负数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土地配置的不经济。这次宏观调控的起因之一,就是开发区和房地产建设过热,导致大量城镇征用的建设用地闲置。据2003年国土资源部对24个省市区的调查,当时中国各类开发区达5658个,开发区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其中开发不足和闲置的土地超过70%以上。这充分说明,中国土地城镇化速度太快,城镇土地边际效益大大下降,而且耕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直接威胁着中国粮食安全。

相对而言,中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并没有相应地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理论上讲城乡劳动力边际收入差距越大,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就应当越快。近年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43-1.44个百分点,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说明城镇化速度尚没有达到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程度。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存在许多人为的水分(主要是设区的市将所有的区人口均视为城镇人口),也就是说,中国实际城镇化速度并没有这样高。

当然,由于中国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化进程十分明显(乡镇企业的崛起),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大特点。但从长远看,随着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它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分散、分离、低分工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挥得并不明显。据统计,2003年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高达52.3%(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3%),而第二产业产值就业比重仅为21.6%。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曾高达48%左右,说明中国制造业还有非常广阔的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事实上,2003年中国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已达50.9%,超过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然而我国城镇化率只有40.5%。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工业化仍处在重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仍然较高,对第三产业的服务要求相对较低。二是轻纺工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所需劳动力相对下降,再加上这些产业外向度高,在国内无法带动后续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不能有效地集中人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非农产业的集中发展和产业群难以形成。许多地方工业布局过于分散,与原有城镇脱节,没有带来应有的人口集中的效果。这既造成土地的过多占用,又不利于集聚和规模效益的形成。中国工业化仍处在中期阶段,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城乡二元的制度差异使城镇化与农村发展遗留问题多

近年来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了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指导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但城乡积累的制度矛盾非常尖锐。

(一)土地及农民工权益等制度环境成为城乡协调的突出矛盾

在经济上,主要是城市向农村扩张征地,使农民成为无地、无业和无保障居民,引发严重社会矛盾和危机。由于中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国家规定标准低,农用土地的使用者往往无谈判权和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代表农民的利益,从而导致失地农民在土地实际补偿更低,安置问题日益严重。农民上访事件中80%与土地问题有关。

在社会发展方面,流动人口增多,造成城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农民工落户问题突出等。据统计,全国流动人口1.6亿人包括城市间流动人口,他们在异地打工,一方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由于公共建设和管理方面财政投入不足,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外难以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从根本上看,巨大的流动人口不仅与城乡分置的户籍制度(其背后是许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有关,而且还与各类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数量太少以及布局不均有关。

在生态环境上,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都比较突出。以水体污染为例,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一些小城镇周边的河流与湖泊水体都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到5类水以下,连农业灌溉的用水标准都达不到;中西部水体污染也日趋严重,而且污染程度及范围成加速扩张的态势,全国除了长江沿岸一些城市水质相对较好外,其他中西部城市附近的水体都存在污染问题。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二)城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差距状况

2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体制改革,为城乡居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固然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城乡之间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有些方面的矛盾开始突出。

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一是在教育方面。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不平等。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二是在医疗方面。改革以前,有8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8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现在只有10%的村有合作医疗,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2000年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0%,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9-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2000年,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农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2%,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仅为城市人均事业费的27.6%占,或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0%。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1991-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累计只有690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1991-2000年期间,我国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了506.71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只增加了63.08亿元,仅占12.4%。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成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中,中国排在倒数第4位。

(三)农村及城市贫困问题

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农村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农村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挑战之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很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也属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当然,由于中国农民拥有个人承包的责任田作社会保障,贫困的概念和内涵与国外有所不同。

挑战之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到2003年底,城镇“低保”项目覆盖了22002万城镇户籍人口。而且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也有贫困问题,据估计他们的贫困发生率高于城镇居民达到14%,依此算来,1.5亿农村流动人口意味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相对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困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更为突出。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29。

国外出现城市贫困,更多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贫民区当中。中国目前从防止城市病角度去理解,不允许出现贫民区。但实际中国不少城市中出现“城中村”已然就是变相的贫民区了。于是也有人主张,为防止发展中国家悲剧在中国重演,与其让农民大量流入城市,不如国家投资建好农村,让农民留在田园风光里,免受贫民区之苦。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农村目前基本上是依靠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农村社会保障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重点,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推进城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人口自由迁徙,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关于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十五”时期的实践表明,这条城镇化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一是大城市论;二是中等城市论;三是小城市和小城镇论;四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论。本文坚持主张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并着力主张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的高度有序的集约化发展。

由于建设新农村作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新提法,公开的争论虽然不多。但也有突出生产、生活或者建设与改革不同侧重点的种种考虑。不妨在此提出来以供参考。

现分别叙述如下:

——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张。其有利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城镇规模效应。城镇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口,孕育更大的市场。三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对的主张也有几条理由:一是大城市带来的城市膨胀病,或称“大城市病”,如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成为长期困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二是大城市效益高,但投入也相对较大,只有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建设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城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到大规模建设大城市的阶段。

——关于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城镇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符合大众人口城镇化由农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一般规律。三是小城镇市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小城镇就业机会少,难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三是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关于优先发展中等规模城市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可以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又能克服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中等城市已成为世界性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之一。二是如果同时考虑城市规模效益和城市建设投资成本,则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最高的投资效率。三是中等城市是大城市的郊区化和小城镇成长的主要归属。反对的理由有:一是中等城市的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高层次的需求,如大型娱乐项目和国际性的活动空间等。二是对上一级层次的大城市和下一级层次的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难以形成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

目前,主流的城镇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既符合城镇按规模大小具有一定的功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城镇群体系的一般城镇理论的原理,又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各类城镇都有所需求的客观实际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数目太少(日本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21座,美国3万人以上的城市1100座),城镇体系不完善,空间布局也不协调。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今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可以这样考虑:着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具体说来,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注重数量的增加,以不断增强大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大城市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同时必须明确,无论今后城镇化如何发展,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2.5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中将有1/3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

目前,中国建制镇密度已达21.1座/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7.1个,已与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密度相差无几,因此,未来中国小城镇应当主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特别是东部地区要率先建立一批实力强大的小城镇,努力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中小城市要增加数量和提高城市功能并重,尽快地形成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承担起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与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与国际经验相比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要特别突出强调都市圈、城镇群和城市带的建设作用,这是确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围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镇,鼓励近地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以增加整体区域的经济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地方政府作为城乡统筹重视“三农”问题的一种倾斜政策比较早就提出了。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仿照韩国的新村建设:建新村,改造农民的住宅,同时实行“三改”或者“五改”。即改水:建立上下水系统;改厕:建立卫生间;改灶:由烧秸秆柴草为沼气或者是秸秆燃气;改路:村庄里面的道路整修;改电:农用电网改造;也有五改中包括改造住房。还有提“五有”即有篮球场、有垃圾填埋场、有生态小公园、有禽畜饲养栏、有建设规划。当然资金问题,都是各级政府从各个部门支持农村的资金中集中一些,乡村集体也拿出一些,最后农民也要掏出一些。

也有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主要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农村低保为中心的扶贫救助体系建设问题等。

也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含了未来农村改革和发展全部内容:如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设;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等。

必须特别强调: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唯一不能动摇的是推进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已经给我们的发展曾经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是,现在及将来不可能也不愿意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那部分农民在农村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无论中国城镇化程度达到多高,总有相当部分人口要留在农村。而不可否认这部分农民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依然是息息相关,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决定中国决不可能还存在有世外桃源般的原始农村了。也就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些产业未来选择只能在城市地区集中发展起来才有规模效益。中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中国大多数人未来也同世界潮流一样,主要生活在城市化地区,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消费问题等等。集中城镇化道路就是必然趋势。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走了独特的分散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但也付出了代价。今后就要学会矫正偏差,走集约型的集中城镇化的道路。

中国城市的环境承受力有多大,始终是人们所担心的。一个晚上给所有农民工都解决城镇户籍,让他们都涌到大中城市来,享受目前城镇居民的一切待遇也是不现实的。目前中国的非农产业就业率达到53%,高于城镇化率超过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1.3亿非农就业在农村实现,他们的产值税收多数却归了城市或者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另外,还有1亿多农民工已经进城,贡献了积累,但却没有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近几年,各类城市的面貌改善很快,这里面农民工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无形中由于农民工的竞争参与,大幅度降低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本。尽管有一部分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到了中西部地区(这是城镇化发展作为增长发动机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但是农民工通过非农就业税收、低工资成本、缺乏各种城市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加上部分农民被剥夺土地所贡献的土地增值收益等,各类城市政府和开发商、外商等从农民工身上贡献所获得的好处,已然大大高于城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压力所付的成本。城市发展已经不可能离开这些农民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依然如此。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增长已不可逆转。因此经济发展核心,体制改革的重心应该在这部分人身上,哪里是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哪里就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区域。未来中国城镇化增长的中心,都市圈、城市群或者城市带,就是这样的区域。

篇5: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旅游规划分为行政区内的发展规划和景区的旅游区规划。虽然有时都带总体这两字,但是,依然是属专项规划。

城乡总体规划偏重用地规划和用地平衡,是城市和乡村各种组织功能协调的结果,它的图册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地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

(二)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三)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五)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明确综合交通、环境保护、商业网点、医疗卫生、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下空间、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的原则。所有专项规划应遵从总体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及附件。规划图表包括区位分析图、旅游资

源分析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旅游业发展目标图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等。

旅游区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包括旅游区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

篇6: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如题,请问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所交的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退休后领取的方法一样吗?

[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养老保险的区别]

篇7:中国白领与外国白领的区别

按美国的标准,白领是指年薪在8万美元以上、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人。他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劳逸结合,而就中国大部分的白领而言,每天就是早上起不来,上班没精神,忍受老板的责骂,每天天上班就盼着下班,下班盼着周末。拿着人家美国白领“1/8”的工资享受着人家“8/1”的消费,自豪的做着月光一族。下面我们老看一组数据可能更加直观点(假如中国白领100元/天,美国是100美元/天(,美国GDP总额是14.26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6381美元,按天算的话是127美元。)):

1、中国电信国际长途资费是0.8元/6秒,一天收入可打12.5分钟;美国打到中国的长途话费为1分钟1.5美分,一天收入可打6667分钟。

2、中国的电影票价一般在50-80元,一天收入可看1-2场; 美国的电影票价一般在5-10美元,一天收入可以看10-20场。

3、1条李维斯裤子在中国一般300-700元,一天收入最多买0.33条;在美国一条李维斯一般为20-40美元,一天收入可买2-5条。

4、在中国吃顿麦当劳快餐一般都在30元以上,一天收入可吃3顿;美国人吃顿麦当劳一般是5-7美元,一天收入可吃15顿。

5、ipad在中国最低配置版本价格是3998元,要40天收入才买一台;同样最低配置的ipad在美国是499美元,5天收入就可以买一台。

6、现在中国汽油的价格是每升7元左右,一天收入可买14.3升;现在中国汽油的价格是每升7元左右,一天收入可买14.3升。

通过上面一组中美白领数据的对比,相信大家也明白了。虽然如此,笔者在此还是希望网友们积极面对生活,劳逸结合,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好好经营自己的幸福,只有快乐健康了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本

篇8: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城市设计的概念也可谓众说纷纭, 被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黄亚平在《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中将其大致分类如下: (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2) 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3) 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4)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等。

对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学术界更是没有形成较为普遍性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来比较和区分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一、从历史渊源、历史进展及其学科作用演化的纵向维度上进行系统地阐释

从历史渊源、历史进展及其学科作用演化等纵向维度上进行系统地阐释, 尤其是把它们置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 这样使认识不会带有局限性。以下对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的概括分析入手, 探讨现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设计在驾驭城市物质形态中的作用及其异同。

1. 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现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是由西方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后, 西方城市发生巨变, 工业化带来了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空前的集中。这导致了大城市环境恶化, 卫生条件差、公共设施缺乏, 许多传统街坊沦为贫民窟, 传染病流行。为了从根本上整治这种局面, 城市规划应运而生。但与此同时, 城市规划理论逐渐分化出两种并行不悖的价值取向。

(1) 综合规划论

霍华德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从城市的最佳规模入手, 得出了一组概念性结论, 即“田园城市” (garden city) 理论。这一理论不但提出了空间目标, 而且提出社会目标和组织管理目标。在这一发展路线上, 芝加哥学派的一批城市社会学家, 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的功能构成和人口分布作了规划理论的研究, 并归纳提出了同心圆学说, 城市地域的扇形学说和城市的核心模式理论。综合规划派中, 倡导者大都不是建筑学出身, 所以更容易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综合看待城市建设。

(2) 形体规划论

这条道路从遥远的历史延展而来。但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看, 他由西特为起端。1889年, 西特发表的《艺术原则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系统调查和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迹及其艺术价值, 首创现代建设的“视觉艺术”准则。柯布西埃以及他影响下的CIAM, 更是明确的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待现代城市设计。他的“光明城市”的理论和城市规划思想对战后城市规划及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普遍影响。这一发展路线的代表人物用建筑师的眼光看待城市建设问题, 包括建设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采取“把砖瓦石和钢筋混凝土在地上做一定组合的那种物质和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法” (hall, 1975)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物质环境开发, 并有一个三维的设计方案和图解。

尽管如此, 上述两种发展路线仍有着根本的同质性, 即都信奉“物质形态决定论”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想。只不过综合规划偏于二维城市客体, 形体规划偏于三维实体形态, 而且两者都注重乌托邦的最终境界。

2. 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理论从一开始就分化出综合规划和形体规划两种途径,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 它们分别演化成今天现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设计这两门学科 (也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城市设计尚不能取得与城市规划同等的学科地位, 只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学科) 。

(1) 现代城市规划

综合规划论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 同时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均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城市规划课题, 内容也更具体化和系统化。英国区域规划研究直接干预和影响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计划。自此, 综合规划更多地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结合取决于它们的意志和社会目标取向。当然, 这首先归因于城市规划本身的综合性、社会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日益加强。二战后, 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远离了物质形态而日益趋向人口、交通、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等复合性社会问题。这就是说, 综合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 并最终导致了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创立。

(2) 现代城市设计

如果从城市领域涉及三维形体的意义上讲,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途径的, 这与此后西特的“视觉有序”观点、柯布的“光明城市”、沙里宁的“有机城市”都可称之为传统城市设计。实际上, 这是一种用城市三维形体设计途径来取代城市规划的一种尝试。但由于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欠缺, 应用较为困难。在有限的实践中举步维艰, 在战后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 运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才能有效驾驭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建设问题。现代城市设计就是针对解决这一问题而在传统城市设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从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至工程立项”这一城市推进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来分析

美国学者P.D.Sprei regen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 我们现在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作为新的词汇是一种遗憾, 这种遗憾源于专业分离所导致的理念与行动的背离。

建立城市设计的概念并非要创造一个新领域, 而在于防止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被遗弃。”

从图2可看出, 在城市的整个推进过程中, 从城市总体规划至最后的工程立项的各个环节是相对独立的, 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各环节脱节的现象。而城市要想在形态上协调发展, 形成较为统一的城市面貌, 就必须依赖于城市设计介入到以上各个环节之间。

下面以城市设计对详细规划的补充作用为例, 说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过去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得出的是一些经济技术指标, 而没有对下一层级的工程立项在物质形态和空间品质上做出规定, 更不可能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作为价值尺度来做出规定。近年来, 兴起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现出传统城市规划对三维形态的关注。形成一套对地块三维形态控制的规定性和引导性指标, 与城市设计内容十分相似。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城市设计对三维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涉及到城市的人文, 历史、经济、社会等要素, 更注重人的感受, 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侧重于土地利用的性质、强度等指标研究。仅依靠控规只能限制某种不良开发行为, 在创造宜人环境的控制上仍无法起作用。城市设计与修建性详细规划都关注建筑形体间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环境的品质, 二者的区别在于城市设计更多的研究如何采用合理控制来引导地块高品质的空间形态生成并和谐的融入整个城市中, 而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考虑如何在各项控制指标的约束下满足设计要求。由此可见, 在控制性规划向工程立项的推进过程中, 城市设计便起着从二维平面规划向三维空间过度的“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可以将城市设计视为在城市整个推进过程中的一种计划和管理。

当然, 城市设计是贯穿于城市推进的整个过程的。简而言之, 城市设计在贯穿于城市规划至最后的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整合资源、协调城市推进过程中的上下层级之间的矛盾、弥补上层级对下层级的控制中在形态等方面的不足。

三、通过比较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含义和特点来强化认识。

1. 从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方面比较。

城市规划主要从城市的物的角度出发, 强调对城市效率、人均等方面的满足, 对城市布局结构的合理性有很高的要求。注重功能分区、城市区划特色、交通规划、与周围城市相互衔接、地下基础设施分布等城市经济发展问题。而城市设是以城市的人为根本出发点, 强调对城市生活、人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的满足。在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过程中, 追求环境舒适度与视觉的可欣赏度, 同时城市设计更加注重城市的环境效益。

2. 从方法论特点方面来比较。

城市规划是一个纯理性过程。在规划过程中排斥人的主观因素和非理性活动, 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它与城市经济发展计划有关。

城市设计则不是一个纯理性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包含设计者的直感和主观决断。因为要考虑到人的心理需要和审美活动, 这种需要和审美是模糊而非理性的, 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经常由个人感受或判断来确定。

3. 表达方式的不同。

虽然两者都是以文字和图像作为表述的手段, 但城市规划更偏重于文字、数据、图表的表述, 图纸为辅, 主要是通过规划说明书进行阐述。而城市设计则偏重于直观的表现, 如图纸、模型、照片、录像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夏祖华, 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化学能与电能优秀教案下一篇:情人节甜蜜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