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2024-04-24

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精选9篇)

篇1: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浅谈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土建A1234 邓德育 11112130425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毛泽东思想则正确的指引着中国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照耀着中华民族朝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奋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特定的科学涵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原则的代名词。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最高领导人,其思想和贡献指导着中华民族在正确的道路上一步步发展,对历史、乃至现代中国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

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明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强调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人力和物力,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从事发展,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唯一可行的方向选择。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不断扩展,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工业化转变为“四个现代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种思想理论的问世,总是有个酝酿、形成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20世纪最辉煌的精神成果,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运动的必然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合乎规律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化、完整化是在抗日战争中期,人们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视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则是反对教条主义斗争的过程,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得以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特点,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这个民

族的特点,概括中国历史,依靠近代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且搭起了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桥梁,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

二、毛泽东思想是开拓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武器

毛泽东思想是世界革命局势影响下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地指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使得长期贫弱和穷困的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为新时期邓小平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进行新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前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划阶段的重大标志

毛泽东是使无产阶级的科学宇宙观成为中国意识形态主流的新阶段的开创者和建立者。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新中国的社会精神风貌,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想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伟大的作用。虽然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备普遍的意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藏,仍然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推动马列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生、发展、壮大都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分不开。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带领全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创立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指导意义。

二、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思想中的正确与失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它充分暴露了我们党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各种矛盾展现出来,促进了全党的觉醒,从而激发了全党解放思想,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热情,从而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三、毛泽东的人生价值思想对青年的成长是重要启迪

人生价值的依据在于人的社会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的核心内容。现在,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人生价值思想体系受到严重冲击,而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的人生价值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导致人们的思想呈现混乱状态。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的主导地位,才符合当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是伟大而不朽的,它在指导中国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是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系统探索,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也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认毛泽东开拓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忽视他的中国现代化思想的现实价值。我们必须珍视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优秀成果,在今后新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我相信,毛泽东思想将长期激励和指导着我们不断的往正确的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

----------------------

篇2: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教学思想是引导教学过程的灵魂。中学历史教师渗透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这是执行历史新课标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下面两点:转变应试教学思想,积极地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关于新课改的培训,切实把握历史新课标的本质所在,即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下,重视学生学习技巧的把握、学习过程的参与,特别是让学生塑造社会认可以及自身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态度、方法;树立综合发展、服务社会、以人为本、以情为主、以史为鉴、情理统一的新教学思想,从而使注重教师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注重讲解转变为注重发展、注重规格一致教育转变为差异性教育,通过如此的思想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渗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2有效地挖掘文本蕴含的人文素材

培养人文精神关键在于选择和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历史教师应当仔细地探究文本,从而发现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探究人文精神跟历史的结合点,启发学生由历史当中吸收能量。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涵盖的人文精神非常丰富。只要跟学生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文本素材,以及表现民族精神和社会时代特点的事件、人物都可以在历史教学知识中渗透,且加以拓展与进一步地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历史人物屈原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离骚》之名,那么学生并不清楚离骚之事;倘若教师在讲解屈原的过程中,为学生多介绍关于屈原创作《离骚》的背景和屈原投江的事件,并且有效地联系端午节的由来,那么学生肯定充满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渗透人文教育。这对学生看待社会跟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

3.3实施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新课改需要教师不再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究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此,首先,历史教师应创设一种合作互动和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和学习。其次,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幽默性、启发性与激励性的语言。历史教学知识的主导是理性的分析和概括的史实,这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乏味和单调感。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艺术化的语言形式,在史实当中增加叙述性的展示,在分析当中应用幽默的语言形式,在总结当中应用启发性与激励性的语言,那么就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人文效果。最后,教师应当应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像是案例教学、扮演角色、探讨交流等教学模式的实施,特别是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以使学生积极地建构、感受、生成。例如,教师提问学生“落后是不是一定会挨打?”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历史事件,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这样,有的学生提出了落后能够征服先进的观点,且以我国古代落后的少数民族征服先进的汉民族作为证据进行分析;有的学生提出了落后未必挨打的.结论,且以19世纪晚期强大的意大利被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打败进行论证。这一系列的结论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表现。

3.4教师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倘若教师缺少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就难以体会到人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倘若教师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艺术、宽广的胸怀、认真的教学态度、丰富的知识,那么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实施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务必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下面几点:在关注人类以往、现实社会、人类未来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广泛地学习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实现自我理论知识的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契合人文精神和历史内容。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灿烂辉煌,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实施适宜的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社利.五环节教学法――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J].现代阅读:教育版,(3):410.

[2]王秀芹.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10):14.

篇3:重温阳光

我很爱画风景,刚进行色彩练习时,就常外出写生风景,兴趣高过静物、 人像。偏爱着天地之间的深远,田野与小路的亲切,还有外光中丰富、多变的色彩,及可供表现的树木、杂草,这一切都适合抒情的描写。使我能心安理得画下去的最终理由,还是树下、屋后那一片片,带有凉意,柔滑、浓黑的阴影, 是它们描述了宁静,又衬托出明媚的阳光,营造了凝固一般,浓溢的温情,简练的外形,奇妙的斑点更增添了散漫和慵懒,这些都很使我着迷。为了这份喜欢, 至今我还固执地保留着光影色彩的基本法则及依旧写实的描写。

当然,虽说是很有理由,如何表现还总是一个问题,真有了很长时间的摸索。 有点塑造感的用笔,却因为还是追求物体的表面形态,不能达意。机械和表面地模仿自然景观,很快就会索然寡味。没有特殊的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感受,绘画的意义就很难确立。从图式到语言都是显而易见的乏味,写生变成记录和练功, 美好的印象都成了平淡无奇的画面,感受和语言也成了水和油一样不能相溶。

也试过泠漠平实的塑造方法,再现过富有情境的画面。先画了一些荒漠、戈壁、胡杨荆棘、黄土高坡加古城旧楼,整个一个考古写生。随后又钻进水乡,小桥流水,黑白墙,简直做诗一般,总也有点无缘无故,觉得挺造作。而当重新去描绘那些颇亲近的景色时,简直真有些如释重负的轻松,于是在语言的改变中作了不少努力,试图用材料感来代替塑造感,可以减少细节的表现,让滑动的笔触无修饰地几乎平涂的颜色来增加厚实和滋润。即使减弱了太多的色彩变化也不至于会显得单调,笔触的随意涂抹也使概括和简化景物的表现时会更自然些。另外,在物体边沿处,也让笔触的随意性来增加形的变化,既在语言上能保持一致又多了生动的表现,也是对写实的一点新的认识。总之希望图式和感受性的语言能融合统一。为此也做过不少的素描实验,让铅笔或画棒发挥工具特点,以那些漂亮的肌理、划痕,自然地表现物体和空间的关系,模糊了表面很复杂的变化,却突出了应该是理想化的组合因素。

这些如意算盘也没有使“理由”成立,利用图片的编造,仿佛有很大的机动性,其实没有了对象的启发,失去了随意性,想象的余地反而减少。语言也不够贴切,不自如就很难言明心迹,不自然, 也就没有了亲近之感。别人的样式也借鉴了不少, 但不得要领的体会杂乱纷纭,真切的感受却游离于画面之外。除了有些零碎了语言表现上还看得过去, 但于整体而言却无济于事。理想的世界没有清晰可见,一切图式、语言之间也就如没了黏合剂,显得松散而浅近,画面的宽厚不是塑造的结实与否,应是绘画认识的体现。

1. 四月,65cm×110cm,2014 年

2. 村里的小学,50cm×60cm,2014 年

3. 茶园,30cm×40cm,2014 年

如今,身在平常的景色中,周围的一切连同我都没有了任何附加的抱负,只有了纯粹的交融,一种熟悉和会心的亲切连同太阳一起拥和着我,似曾相识的景物竟和想象的图式如出一辙,虽没有概念的意境,在阳光下同样的壮丽、感人。场景中阴影之间的结构也多了温情的叙说,也有黑白组合的微妙语言,只要有归纳和选择,舍去不必要的琐碎的细节,画面也照样有宏大和深远,取舍不是刻意的编造,应是主观的愿望在对象的启发中的随机应变,所以有信以为真的组合更显自然。这种变化使语言的再现性扩大了,形和笔触也没有了从属的地位,则是以传达感受为唯一意义,故能单纯而不受干扰。既不要显而易见的意境图式,也不要浅近的塑造意识,至于那份赖以存在的“理由”也隐在了语言之中,从中玩味。因而也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变成抽象的表现主义,这是新具象绘画的尴尬,但也许正是它的特点。

写生中最具有享受的是随意变化的自如和快感,在闭门尝试时,刻意的编写中总是带有别人的语言上的掺杂, 带有犹豫和某些陈式。而在写生中,对象的启示,提供了种种可能,无论是你迎合它,还是它迎合你,都一样的轻松、 自然,一些原本以为非绘画性的语言,成了恰如其份的描写。曾和一位古琴家谈起古乐,说在古乐中有如语气般带叙述性的顿挫,在现在一直被认为是非音乐性的旋律,恰又是古乐的典型特征。这些悠扬、典雅的旋律极富有表现力,在悦耳中带有一些超乎意外的“夹生”,却正是脱俗之处。而在明、清以后,随戏曲的发展,旋律趋于歌唱性,婉转而细腻,多变而柔美,渐渐形成音乐性的概念,表面的华丽和描述性的曲折,影响了个人内心特殊的表达。在绘画中造型能力的提高,把工具材料的特点反而限制在塑造方式的范畴,塑造方式又强调模仿对象而过于统一和和谐。这样,一些非常纯粹的语言和感受性的表达,却成了非绘画性而被人唾弃。塑造方式成为了绘画性的语言标准,表面的丰富之下是真正的单调,只有一种缺少感受的显而易见的美感。 因为共识而成为习惯, 因为习惯而成为标准,绘画性的表现,应该是个人的作画意识的特殊性造成的,于是总能多一份出人意料的贴切,无论在造型或色彩上,这些“夹生”的表现在画面中形成了别有意味的统一思想,语言的感染力就会加强, 传达的感受也更为清晰。个人的特点看来也不一定有天惊地怪的图式,但需要的勇气却是一样无二。 容忍这些“夹生”的语言也不是一味地好说话,真要是好说话,就会按共识的法则作画。容忍“夹生” 的语言,也不是喜噱玩忽,倒是更真诚了点。

1. 有花盆的阳台,30cm×40cm,2015 年

篇4: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对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个人的魅力,让学生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课堂上和课堂外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质;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来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建设过程。从而以历史的思维来认识社会、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了解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经验,提升人文素养,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1提升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在学生的心中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这足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范例作用。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外,还要以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来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感受中国的文化的魅力,然后从所了解的历史的角度去体验和思考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并拥有处理好这三种关系的能力。最后,教师要从心底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要做好课堂学习的引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合理有效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历史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可以从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学生。新的课标要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如在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去探访下周边老人,让老人讲述改革前后的生活的变化,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另外也可以走进农村,看一看改革前后农村生活的改观,这种从课堂走到社会的实践形式利于学生收集资料,并能将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实践中,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图片收集,之后进行展览和比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感悟历史人物和事件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媒体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就可以通过影片的播放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日本侵略的残暴,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日本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甚至将侵略奉为英雄行为,这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作为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在谴责日本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和行为,不能做出有损国家的行为。在这段历史的教育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思考,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段日本侵略史的?要怎么处理中日关系才最为妥当?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转为实践,同时将对日本侵略的愤恨转变对国家的爱,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人文素养,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4利用教学的过程和特点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成果都是有差异的,老师在这个差异过程中要及时捕捉信息,并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以帮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感受。如在讲授西班牙和葡萄牙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会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行富起来的国家?但是这两具先富起来的国家中西班牙是在美洲?葡萄牙是在非洲和亚洲?学生通过之前知识和自己课外知识的学习会非常踊跃的回答问题:因西班牙是当时的殖民大帝国而葡萄牙是当时的贸易霸主。在学习荷兰和英国时,通过对荷兰和英国的优势分析,学生可以生出新的观点:荷兰是造船业和远洋航运业比较发达的商业贸易国家,是以金融立国的,而英国是以工业发达的工业产国的国家。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这样既能肯定学生的智慧也能弥补学生的不足,学生在体验中既感受到了学习过程,又体验到了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历史教育过程也是艺术特色教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总之,高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历史作为中国的文明发展史,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中历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老师要把握这种优势,通过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和事件,才能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为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守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J].东方教育,(4).

篇5: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摘要】中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历史教学则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故事教学作为当前较为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已在众多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得到普遍运用。本文从历史故事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出发,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介绍,希望进一步指导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应用综合性、人文性、初中教育论文发表

作为历史学科最为鲜明的特点,不仅仅要求历史教学突出重点,掌握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更加注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获得历史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从而实现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而历史课堂教学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环节,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对于改善历史教学效果、强化历史教学思维大有益处。历史故事抓住了历史规律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生动体现了趣味性教学的道理。本文将以历史故事教学实践为例,深入探讨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此为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关建议。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历史学科拥有庞大的知识结构和繁杂的理论知识内容,因此,历史学习不仅要有学习时间作为保障,还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兴趣是学生迈向历史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以独特的思维眼光看待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矛盾从而探究历史规律,是历史教学中关键性的环节,也是众多高校及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历史故事的史实细节趣味性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动力,而教师对于历史故事的拓展则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深度,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2、有利于思想教育历史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把握掌握历史知识、总结历史规律、获得历史经验和教训,从而转化为实践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已不仅仅关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历史故事作为一门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包含较多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内容,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历史故事的德育功能。因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将极大地强化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历史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黄花岗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对于此种类型的问题,教师则要运用历史故事教学的方法向学生们讲述黄花岗战役时期发生的.小故事,通过对历史故事的细节讲述,学生将进一步体会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归属感,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思想将进一步得到升华和沉淀,这也是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分析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是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讲究典型事例的讲解和分析,通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将进一步明晰学习目的。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利用当时发生的历史故事来说明,注重对历史故事细节的把握。通过以上的说明,学生将自然而然的明白历史事件的形成过程,这也是中国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故事也有利于学生对于难点知识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把握,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果。

2、增强感性认识增强感性认识是提高初中历史学习灵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历史故事教学方法中的主要环节,对于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感、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对待历史事件,学生要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辩证的分析其历史作用。而历史故事教学则更多的赋予了学生感性的认识,通过对历史人物身上的一些历史故事的分析,学生将对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功过是非做出判断。同时,初中生由于历史思维水平还不高,对于历史的思考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而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则有利于学生端正历史思维,开拓历史眼光。在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感性认识的获得和理性认识同样重要,因为某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并不是仅仅要从一个方面加以考量的,而是综合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历史故事的发生也是处于一定历史背景下的,虽然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却不可忽视其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本质特征认识本质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历史故事教学的根本目的,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多数历史知识都具有相应的配图,配图主要包括地图、图表、人物画像、影像资料等,这些配图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复杂的历史关系和社会矛盾,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配图中发生的历史故事,并对细节之处进行讲解,通过表层内容的讲解,学生将对即将学习的重难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讲解历史故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将历史故事中蕴含的经验至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中加以考量,增强历史学科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初中生的历史素养还不是很高,对于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对于学生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同时,对于一些事件性质的把握也是需要突出其本质的,因此,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动活泼的手法将历史事件的本质转换了表达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

4、奠基后续教学历史是永远没有结局的,因为这一秒发生的事件在下一秒到来时都成为了历史,因此,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是没有尽头的,即历史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奠基后续教学不仅仅是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弘扬历史学科精神的首要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历史故事,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正式的历史教学活动,同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一些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在引入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后续的历史学习和探究,历史故事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而此种联系也是学生培养历史素养必须要明确的内容,注重对联系的细节把握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点。教师通过前期的历史故事引入,将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历史内容学习,极大的减轻学习难度,有利于增强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此改善历史学习效果,彰显历史学习对于知识探究和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历史教师要从分析重点难点、增强感性认识、认识本质特征、奠基后续教学等方面着手,不断丰富历史故事的内容和形式,优化历史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自主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矛盾、总结历史规律,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0:220.

[2]王素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12:142,213.

篇6: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说到官僚制度就不能不说考核制度。古代官僚制度是古代历史上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实行集权式的政治统治,官吏直接受权于君主,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统治机构具有等级隶属、职责明确、分工细密、法治化这样一些基本特点;管吏的选拔主要不是依靠身份和血统,而是凭借自身的技能和才干,职务不世袭;官吏依功次、年次等客观依据而晋升;官吏领取俸禄;并且整个官僚体系内部形成了一套考核、控制和监督机制。在这样的古代国家中,官僚的行政管理控制着全社会,没有独立于君主之外的其他权威。各种诏书、律、令、条品的颁布,行政文书的运转使官僚制度发挥功能。

我只所以选择官吏考选制度,是因为正是考选制度决定了封建官僚制开放性、流动性和以成就为标准的特点。从而决定了中国政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这些特点对中国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所评价:“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一点在相当大程度上可解释为是由于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层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存在于欧亚其他文明中的教士与俗人之间、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巨大分裂,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族成员之间,国王和层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而这一基础又由于中国人在这些世纪里实行的一中独特的制度——在全国竞争性考试的基础上选任文官——而得到进一步加强。与这类似的情况在西方或其他任何地方过了二千年才出现。”这段对中国史的概括称得上是说到要点上了。这段话中的现世主义,实际上就是指的儒家哲学,而建立在这种哲学基础上的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这种哲学相互依存,相互庇护,共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官僚制度的稳定性,使它具有了开放性、流动性和以成就为标准的特点。这样一来,祭司阶级就根本不可能和牢固的皇权对抗,不会出现西欧中世纪教皇凌驾于国王之上的局面,哪怕是佛教,尽管可以兴盛一时,但只要一旦有一丝丝危及皇权的倾向,就立即被扼杀了,比如唐末佛教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国至秦汉的保举、客卿、吏道、通法、征士等种种入仕途径,说明中国封建官僚制从其创始就打破了身份体系,拥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渠道。这一方法以法制化的手段保持了官僚队伍的流动性,控制着官僚的贵族化倾向。于是西方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延续性就由此成为了可能。上一次的讨论课中有同学也提到了儒家文化这一点,西方很多文献都不用“儒学”这种说法,而是称为“儒教”,也就是把它当作了一种特殊的宗教,可喜的是从一开始,这种宗教就和国家机器完美的结合,相互依存。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局面,造成了任何一种宗教都没有在中国取得统治地位。

《全球通史》中这么评价科举制度:“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但是可惜的是,正是由于它的稳定性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只要中国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科举制度现代以来备受诟病,衰落过程中的满清王朝与处于扩张高峰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接触产生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许多人在对中国积弱积贫状况的批评中也指向了科举制度。“彻底否定”的偏执的思维方式成为了五四以来中国思想的方便之门和习惯路径。科举制度在现代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

事实上,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一种传承悠久的优良制度。科举考试绵延1000多年,成为了一种重要、严格和相对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封建君主对于科举考试高度重视,并且亲自要举行殿试,把它看作是关系到天下国家安危的大事。由于严格的制度设计和长期积累改进,科举制度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和防腐蚀力。科举腐败会受到严厉惩罚,而科举腐败的现象往往也只有到王朝末年才会发生。因此,科举制度长期维持着一个社会公正的信心,也广泛吸附网罗了社会英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中国古代,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考试,依靠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地位,进入精英阶层,介入国家政治和国家管理。与此同时,政权的基础也因此十分广泛而坚实。

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不仅成功地为国家官僚制度选拔了人才,而且体现了一种社会理想,正如梁启超所言,科举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平民性质和平等的精神。建立在科举考试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官僚制度完全不同于西方世袭的贵族制度,它是一种相对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样一种基于才能的精英官僚制度被西方的启蒙思想家理所当然地视为理想的政治和社会形态。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于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科举制度也是西方平等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国不是依据身份和阶级,而是依据个人才能选拔人才,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平民化的社会。通过科举考试的管道,统治精英能够有效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人才,保证了社会分层充分的流动性,保证了上下层社会的不断交流和流动。

以上是我看完《全球通史》后对中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的理解,也许有一些偏颇,但它的影响肯定是深入的,哪怕现在我们都还能感受到它的影子没有散去。比如今天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虽然不像古代那样是唯一的一种方式,但是作为一种政府选择人才的方式是相同的。

中国的官吏考核制度有禅让制、宗法制、军功制、客卿养士制、上书拜官制、乡举里选制、察举制、策试、征辟制、任子选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武举制、学校选官。可谓从古代到近代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前几个月,山东省、市、县三级机关将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部分国家公务员,并进一步突破了身份限制,农民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制度其实就是科举制度的影子,它同样是为了体现社会的平民性质和平等的精神。另外,各种各样的国家认证考试,也可以看作是古代武举的拓展。

篇7: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间, 在本院确诊的5例ALL患儿, 其中男28例, 女23例, 年龄0.5~15岁, 平均年龄4.3岁 (发病年龄) 。所有病例在查凝血功能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抗凝治疗, 无原发性纤维蛋白缺乏症患儿, 无肝胆疾病患儿, 既往史或家族史中无血栓类及出血性疾病。正常对照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1岁, 平均年龄4.5岁, 为本院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

将病例分为两组:ALL组:51例, 均经骨髓病理及流式细胞技术确诊为ALL;对照组:45例, 均在本院行健康检查的患儿。分别检测其凝血功能。

1.3 凝血、抗凝功能测定抽取静脉血2.7 m L, 加入含0.3 m L浓度为0.1 0 9 mo l/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硅化玻璃试管中, 3 0 0 0 r/m in离心10 min, 收集上层血浆待测。

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定应用日本东亚公司生产血凝分析仪 (Sysmex CA-500) , 试剂盒由美国太平洋凝血制品公司提供。正常值参考范围:PT 10~13 s, APTT 23~36 s, TT 14~19, Fib 1.8~4.0g/L, DD/D-R:0~400μg/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 组间数据之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呈动态平衡, 凝血活性增强或抗凝血活性减弱, 均会使这种动态平衡失调, 凝血功能失调, 可能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 也可能出现出血。对于ALL而言, 患者发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的机制可能为: (1) 白血病细胞含癌性促凝物 (CP) ; (2) 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内皮, 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 引起纤溶亢进; (3) 白血病时正常的凝血、纤溶功能受到干扰; (4)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合并有严重的感染而加重凝血、纤溶功能的异常。另外尚有人认为ALL患者血液中含有类糜蛋白醇和类胰蛋白酶粒细胞中性蛋白酶, 这类物质能裂解凝血因子, 导致凝血因子含量减少或活性降低[1,2,3,4]。

本研究中发现部分患者PT有双相异常, 即可表现为PT延长, 也可表现为缩短, 而APTT、TT多表现为延长, 同时Fib下降;从统计学上分析, 发现ALL组患儿较正常组PT相比,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APTT、TT、Fib、D/D-R等则都有统计学意义。

PT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PT数值主要受影响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Fib、AT-Ⅲ等。报道显示ALL患儿体内, 因为肿瘤细胞的影响, AT-Ⅲ活性降低, 凝血功能增强[5], 由此可见, 在凝血功能上, PT会缩短;而另一方面, 凝血因子Ⅲ和VII因子活性及浓度降低, 导致PT延长。因此可解释为何PT可表现为双相异常[6]。或许正是因为PT双相异常, 数值互相抵消, 而导致均数波动不如APTT、Fib等凝血指标明显, 同时有可能为本研究样本数偏低, 如果加大样本量, 则可能会出现统计学意义。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 在本研究中, APTT延长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ALL患儿凝血功能及肝功能不同程度收到损害, Fib可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减少[5], TT是测定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所需的时间, 当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时, TT则延长[7]。D-D/R是纤溶酶降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终末产物, 与早期继发性纤溶活性和高凝状态的增强密切相关,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较为精确的反映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 有助于早期诊断DIC。据报道[8]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白血病负荷有密切关系, 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不下降, 预后欠佳。在本文中, D-D/R明显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1) , 提示ALL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之后继发纤溶系统[8]。

从以上可以看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源性凝血及内源性凝血均受影响, 且外源性凝血呈双相改变, 他们联合血小板减少, 共同导致白血病患儿在临床上可出血轻重不一。因此, 早期对ALL患儿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对于准确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可为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定点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 分析在本院确诊为儿童ALL的51例患儿及45例正常健康体检患儿的凝血功能,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含量、凝血酶时间 (TT) , D-二聚体 (D-D/R) 对这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T双相异常, 但无统计学意义, APTT、TT延长, D-D/R增高, Fib下降, 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患儿凝血功能明显异常, 作为判断病情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

参考文献

[1]朱霞, 张珍琼, 莫胜福.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FDP的检测及其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17 (2) :246-247.

[2]李卓江.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1988, 9 (1) :15-17.

[3]Jalali MT, Khosravi M.Evaluation of plasma activity level of anticoagulant protei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Shafa hospital Ahwaz 2010[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2, 16 (8) :1045-1051.

[4]于秋菊, 赵姆.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Ⅷ和纤溶酶原检测[J].白血病, 1999, 8 (4) :226.

[5]Mitchell LG, Halt on JM.Effect of disease and chemotherapy on hemostasi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id leukenia[J].Am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1994, 16 (2) :120-126.

[6]Mauz-Korholz C, Nurnberger W, Irsf eld H, et al.Low rate of severe venous thromboses in children with AL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COALL-92 and-97 prot ocol[J].Klin Pediatr, 1999, 211 (4) :215-217.

[7]李原, 王菊香.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变化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关系[J].华西医学2008, 23 (1) :110-120.

篇8:清水江文书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论文

我随张应强教授等一行10余人前来锦屏,去文斗及隆里诸处考察,在百姓的家里见识厂令人惊叹不已的大量契约文书;在寨子里、崖壁上看到的碑刻,一直是我多年来上课时提及的内容;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民国《隆里所志》,则是难得的对明代卫所系统的基层社会遗存的记录。时隔,夏,我再次随张应强教授———确切地说,是随张应强教授的学生们来清水江流域考察,发现对这—地区的研究已有极大拓展和深化。到今天,无论是学者们的论文、专著,还是学生们的学位论文,都已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关于这些研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综述和评说,对未来的研究走向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①*令我这个完全未曾涉足这一领域研究的人目不暇接。诚如一些学者所概括的,目前利用清水江文书所进行的研究和相关成果,大体集中在文书、文献学、社会经济史、法制史以及人类学等方面,对于改变和深化各自领域内的某些传统认识起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历史学者,我更愿意强调这些文书以及通过这些文书对清水江流域社会历史的了解,对重建整个中国历史叙述的意义。以下我即就此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1、为什么要重建中国历史叙述?其实,这正是职业的历史学者的本职工作。

100多年前梁启超写《新史学》,批判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就是要重建中国的历史叙述。从社会史大论战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土义史学的确立,也是要重建中国的历史叙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就是因为传统的中国历史叙述中存在许多令人不满的问题,并且一直影响到具体的历史研究。问题之一是“宏大叙事”或“主导性叙事”的影响。在对清水江流域的山林土地所有权甚至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中,明显具有20世纪50年代“五朵命花”中关于土地所有制讨论的余绪。这并不是说这类问题不需要讨论,而是说需要反思讨论这类问题的起点,即不是从既有概念出发,将讨论限制在从公有制到私有制或领主制到地主制的框架内,或者根据契约所反映的情况判断这里是自耕农所有制或农民所有制,而非地主所有制,等等。相反,应该从特定时空中的人的具体动机出发,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做,他们面临怎样的问题,他们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制度。其实,在讨论中,不少学者也已发现具体的个案与试图论证的“道理”之间存在极大张力[1]。其实,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发掘和利用民间文献所做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先入为主的宏大叙事,如果利用民间文献所做研究不是挑战、而是回到宏大叙事的窠臼中,无疑就会成为新瓶装旧酒。贵州的文化研究和展示经常喜欢用“原生态”这个概念,包括清水江文书在内的民间文献也属于“原生态”,所以我们的研究也应该是“原生态”的。这个“原生态”就是从本土经验出发的研究。问题之二是以国家为历史主体或出发点的历史叙述的影响。最近,刘志伟教授在—本颇具思想性的小册子中着力区分以国家为主体的历史和以人为主体的历史之间的区别,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学与传统的历史学的分野所在[2]。他认为,由于历史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就是从属于国家的,因此一切历史必然成为国家行为的叙事,现代史学也没有完全走出历史以国家为主体的套路。

2、实际上,无论是梁启超开启的中国现代史学还是年鉴学派所代表的世界现代史学,都在现代社会科学的意义上倡导摆脱“国家”的历史,帝王将相也好,知识精英也好,都是“国家”的代表。

梁启超批评旧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这当然是切中时弊的,是朝向“人的历史”逼近了一步。但我们认为,无论以朝廷还是以现代国家为主体,都同是国家历史;梁启超与“群体”相对立的所谓“个人”,是指帝王将相的个人,而我们强调的“人”是包括仟何人在内的、有血有肉的能动者,这种强调是人文学研究的本质要求,是对梁启超时代的超越。利用清水江文书所做研究,显然不能做成国家历史的地方版,即不以国家的行为逻辑作为历史的逻辑,代之以特定时空中的人的行为逻辑作为历史逻辑,或者“从人的行为及其交往关系出发去建立历史解释的逻辑”。比如说,在这里,我们都不会忽略“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但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变化,是不是—定是“改土归流”的结果?还是由于商品化、市场以及这里的人们因应这一情势而做出的生计模式的改变,导致了国家的“改土归流”?我们也都知道,明清时期国家的“改土归流”在不同地区或早或迟,但这究竟是国家战略的安排措置的结果,还是不同区域内人的能动行为导致与国家关系的.差异所致?当然这些都需要研究,但提出问题的不同方式可能导致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导致历史叙述的重心变化。

如何估计包括清水江文书在内的地方民间文献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呢?这个问题—方面说很简单,否则就没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花大气力去搜集和整理这些文献,国家也不会为此设立重大研究项目,也不会迅速将其列入“记忆遗产”的国家级名录。但另一方面也不那么简单,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将其视为“新史料”的“发现”去理解其意义,如同以前对待敦煌文书、秦汉简牍那样,就有失偏颇了。我们知道,不同的文献系统其实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叙述,官修正史必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历史;文人的私修史书往往表现了知识精英的立场,与国家历史多有重合。但即便如此,它们的历史叙述也多有差异。比如地方志,虽然亦属官修,但多反映地方文人的看法,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从地方出发、而非完全从国家出发叙述历史的态度。民间契约文书的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我们理解特定时空下人的行为及其异同。很多研究者已经发现,清水江文书中的山林契约多为白契,红契很少,与徽州文书中的契约有所不同。我在清代山西契约中见到的红白契之比大概是—半对一半,这或许说明官府权威在不同地方民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契约在不同地方处理私人事务中的不同角色等等差异。但也许这些都不太重要。我以为重要的是重现这些契约缔结的情境:张三和李四之间为什么要缔结契约?缔结契约的张三李四和作为中人的王五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系?通过缔结契约他们是否造成了原有社会关系的改变?等等。在重现这一情境之后,许多制度的、社会的变化就比较容易得到理解。进而,基于各地不同民间文献的情境再现,显示出来的是为何制造出这些文献的人的动机、行为和后果,最后呈现出的是不同区域或同或异的历史过程。

由此,中国的历史叙述得以重建。当然地方民间文献绝不止契约文书一类,族谱、碑刻、账本、书信、日记、科仪书、会簿、日用杂书等等,类别繁杂,可以说有多少生活侧面,就有多少民间文献的类别,它们都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实态。问题是,它们不像史书、档案或者文集、笔记那样,本身往往就是比较完整、成系统、有逻辑的历史叙事,而是零散的,呈碎片状的。如果不能找到这些文献的内在逻辑,不能重现其产生的情境,据之所写历史就很容易被讥为“碎片化”的历史,据之重建中国的历史叙述就会成为一句空谈。不久前我和刘志伟教授在川南与云贵交界的山区跑了几天,发现那里没有“村”的概念,无论是汉、彝还是苗,都呈散居状态,与华南、华北都有很大不同。那么人们是如何形成相互的联系、并结成一个社会的呢?施坚雅当年关注的“场”便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已经衰落多年的、当年的山间商路的场上,我们听到这样的歌谣传留至今:“尖山子,波浪滚滚;谢连山,杀气腾腾。新房子的场合喝得呛人,陈树清是提刀血盆。河坝头矮矮小小,伪保长穿的衣服长短不巧。”从这短短的歌谣中,我们已经可以朦胧地感到一个处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场,具有着怎样的社会关系结构。由此呈现出的人的生计模式、社会组织等等都与这种散居形态有关,而这又使我们对清末民国时期本地普遍编纂的族谱有所理解。总之,要理解这些看似散碎的民间文献,一力面要将它们视为构成整体的民众生活的不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与理解特定时空下人们的生活逻辑互为表里。

3、清水江文书将首先在重建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叙述上起重要的作用,而要想重建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叙述,重建西南地区的历史叙述是至关重要的,就像要理解宋代的中国,不重新认识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就会出现偏颇一样。

我们现在很重视历史上“文字下乡”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由此中国社会的各个层级之间有了勾连起来、也就是所谓“文化大一统”实现的可能,而且也使我们这些人得以认识中国的乡村社会。但是,与中国其它地区相比,西南是“文字下乡”程度最低、或比例最小的地区之—,因为这里许多族群是没有自身的文字传统的。所以,这里既有“文字下乡”的问题,也有“汉字入边”即“以夏变夷”(此处并无贬义或汉人中心论的意思)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清水江文书就更有意义了。目前这—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同类文书是明代成化初年的,到清中叶就很普遍了,为什么下乡的文字最初是这些,而不是族谱等等别的?但在西南某些地区,最早下乡的文字可能是经书一类东西,而在云南大理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碑刻也很早就下乡了。沿着清水江向下游走,到湘西的苗族、土家族地区,这类契约好像就不是发现很多。说到这里,我想到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历史上的3个土司所在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的许多同行和朋友为之欢欣鼓舞。我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个说孩子以后会死的、很讨厌的人一样,当时就兜头泼去一盆冷水。

篇9:川菜名人文历史意义分析论文

1奠定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到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春秋战国的斗转星移。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在历朝历代的统治变更、发展兴亡中我们都可以追随历史的脚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是沿着历史时间轴在记载与叙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遵循这一逻辑顺序来进行历史讲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历史学习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追溯历史文化、发现历史文明的奠基一步。因为教师在进行总体教学时,一定要理清教材主要脉络和大纲发展,督促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初中一年级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孩子们第一次在学校教育下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感受。而初中一年级的开篇章节的学习都是关于“历史朝代文化”知识的,比如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章节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追溯“华夏之祖”的学习。这些都为学生初次接触历史点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在紧接着第二单元“夏商西周的兴亡变化”、“春秋战国的纷争”等小节的学习都与“历朝历代”有着紧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围绕朝代发展来向学生们叙述历史事实的。这些“朝代”的准确掌握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还能让学生在“朝代文化”的学习中感悟“秦王扫六合”的雄才伟略、聆听“大一统的汉朝故事”、熟知“匈奴与汉朝的和亲传奇”。这些都是“朝代文化”学习的相关知识、它们是学生学习漫游历史世界所迈进的第一扇门,也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更是以后学习历史的坚固基石。

2掌握朝代变更中的历史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觉得历史枯燥难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而且记忆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比较“死板固定”、“没有规律可循”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符号性的知识。发展的如夏、商、周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多久、世界著名的青铜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和过程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之所以难记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中华文明与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掌握不够清晰,对历史上的“朝代变更”的过程比较模糊。所以面对此种现象,教师更有必要强化学生关于“历史朝代”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在头脑里建构起历史朝代变更、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利用巧妙的教学让学生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常考史事穿插在“历史朝代文化”的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师要明白,我们所强调的“历史朝代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广阔、宽泛的概念。它不是只让学生接受单纯“历史符号”的课堂教学,而是由“历史朝代”这一基本面所折射出的相关点。比如说历史朝代文明的“发源故事”可以为一个发散点,比如说我们讲的历史朝代文化中的“伟人事迹”可以为一个折射点,比如我们所说的朝代变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一个历史“探究点”。而归根结底、这些“点”与“面”都是围绕历史事件来讲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朝代文化”教学时,一定要以“朝代发展”为主线、以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支撑点、以丰富多元的历史故事为兴趣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初中阶段历史的“起点学习”。教师会发现,当学生把这些具有丰富意义的知识性材料穿插到“历史朝代”中学习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悦的闯过“历史朝代”的“枯燥考验”,还可以在意义建构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也意味着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具有了将这种意义建构与联想的方法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成长中。

3培养学生追溯历史文明的意识

作为历史教师,可以很直观明白这样一份使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需要人来传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需要人来发扬。要使这样的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智慧教学”将这一具有前沿性理念和历史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知道,作为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炎黄子孙”、作为肩挑历史兴衰的“少年大军”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是为了追溯而了解历史、可以是为了探究而学习历史、也可以是为了发展而钻研历史,但绝不能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而学习历史。就拿我们今天“朝代历史文化”的学习来说,它就是一个很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能有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时,大多都只停留在了对学生的浅显的“记忆要求”和“背诵掌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在素质教育的“高歌前进”背景下,教师又岂能不跟上“历史”的步伐?我们绝不能还是停留在过去传统思维方式和“历史教学观”上,我们要明白看似简单的“朝代文化”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朝代发展脉络与大体趋势,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善于用历史上的史事发展和朝代变更这个小线索来引出学生探索历史“大方向”的热情执着与坚定信心。教师要知道只有做到了培养学生的“追溯历史”意识和“继承文明”的思想的教学才可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历史课堂”。

4结语

上一篇:运搬工区一季度现状分析下一篇:春情诗,春情诗徐陵,春情诗的意思,春情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