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爱,飞翔诗歌

2024-04-28

辽阔的爱,飞翔诗歌(通用4篇)

篇1:辽阔的爱,飞翔诗歌

辽阔的爱,飞翔诗歌

我用我的生命去爱辽阔

犹如大海

跳跃的浪花

浪花上飞翔的海鸥

悬崖峭壁上兀立着黑色鹰的影子

那场疾风骤雨洗涤心灵

心灵万寿无疆

祝福万里无云的天空

天空下馨香的花朵

埋葬我所有的痛苦忧伤

我和向日葵一起微笑

看野火烧尽丰收后的田野

和稚嫩的青草一起诠释新生

用五谷杂粮的力量

救赎黑暗中天大的罪恶

在我还没有腐朽之前

淘尽身体里一切亮闪闪的光

融化一座山

虚无飘渺的影子

在月光下总是很诱惑

我把露珠,青草,还有花儿

编制成春天鲜艳的花环

装饰我情意绵绵的心

爱着无垠的旷野

逐鹿着英雄的顽强和勇气

用清澈照耀一座王位

唤来雨雪风霜忠诚守卫

日月云虹辛勤耕耘

我的土地生长着最无边的爱

在我醒来的`每一个黎明

崭新的目光

带着漫天朝霞巡游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梦中所有的收获

极目远眺的天边

那一片悲喜交加的草原森林

谁也无法抗拒嘹亮歌声

穿透心扉

当往事如烟

只有爱的翅膀引领着飞翔

看见生长的万物

尽情释放太阳的光芒

拔节上升一种高度

花期凋零的墓碑

终于在丰收后

写下所有庄稼的业绩

延续着华夏子孙生生不息

篇2:辽阔的爱,飞翔诗歌

天地度我以辽阔,因此

我想比他更辽阔

倘若天地是一支笔,我多想

多想在嗷嗷待脯的襁褓

便乖张的汲取脐带上的丰饶

纤巧,又张力十足的

化腐朽为笔尖上的辽阔

/

年复一年,我一直

包裹着我,一层一层地打开

一棵失败的卷心菜

外帮的枯萎散落了几多内心的和合

倘若时光深处真的有一个隧道

那么,谁可以驮着寂寞经历我

谁又可以血液洞开我的辽阔

一边把我浇灌,一边把我穿越

洒一滴泪纵横虚与实的阡陌

是谁把远山推得更远,通往天堂的路

早已冰封,若被一根枝条绊倒

那么我一定是另一根枝条

/

最冷的日子,那从身上

抽出落叶的藤蔓,也会抽出花朵

没有花朵与落叶,我只得把心脏抽出来

仿佛除了它,再也找不到

聊以取暖的火苗

冷,冰雹一样裹挟着我

颤栗的`地平线,仿佛天和地紧咬的上颌与下颌

/

和露珠儿一道,新的一天

将迎来新的蔚蓝,我不是神

也不是一朵白云里穿行的雨燕

是上帝创造了我?还是

我创造上帝——

寂寥与辽阔的学问,原来仅仅是一个人

盖棺论定前的心魔与纠葛

/

《纠葛》

/

生活的本质

原本纠葛,就像得不到和已失去,人活着

就在纠葛中,爱得刻骨铭心,纠结

更深刻

/

生活如一根不顺溜的绳子,一个死扣

一个活扣,每个结,都让心

不知所措

/

即便纠葛,总还有

纠葛的欢与悲,总还有牵念和怀想的甜美

爱,并痛着

/

我纠葛,因为我活着,并活在

爱恨的纠葛中,深爱着你,并被一个你

篇3:辽阔的爱,飞翔诗歌

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 才能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 文学与音乐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行于选修课教学之路,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偶获零星新知, 欢欣于形;偶有点滴新解, 得意难禁;但更多情形是怀着一份衰颓和一知半解的情绪, 横亘于迷失与突围之间。越是盘根错节的问题, 越要我们自己去找头绪。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就没有自己的方向与目标。现就选修课上的具体做法, 结合个人愚见, 围绕选修课教学表达一点浅见。

一、目标从随意性到明确性诗歌所特 有的含蓄 和意境, 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 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境, 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 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曾经在教授《琵琶行》时, 以方文山的《东风破》导入, 它也成为我后来开展选修课的切入点。

“中国风”歌词伴随着 “中国风”歌曲的发展不断完善, 在“中国风”歌曲形成的初始阶段, 歌词大都直接采用古诗词, 例如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就是采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歌词, 谱上具有中国古韵的曲。伴随着“中国风”歌曲发展的日益成熟, 才逐步形成了现在笔者所说的“中国风”歌词, 比如方文山的《东风破》, 东风破的“ 破”可以理解为曲破 , 是指一种词调, 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这类琵琶曲, 多填唱而演变为词牌。“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 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虽然这句歌词是用白话写成, 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古典味道, 枫叶荻花秋瑟瑟, 恍如隔世, 重回公元816年前的秋天, 与白乐天一起聆听江上琵琶曲。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风”歌词的产生并不是瞬间迸发, 它是以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作为背景依托, “中国风”歌词的快速发展和形成源自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诗歌鉴赏中, 我们有“诗眼”一说, 能对整首诗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歌词中也有“词眼”。雁、柳、桥、楼、窗、琴、月等意象广泛出现在“中国风”歌词中, 修辞手法是此类歌词中常见的写作方式。笔者试图给歌词中的优美语句与巧妙写法作注解, 使学生能从歌词中摄取技巧。

斯蒂芬在《高效率人的七大习惯》中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你的现在, 为了使你的行动一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你必须明确意识到, 你终究将归何处。”这段话形象地阐述了目标的重要性, 诗歌教学的难点与音乐的碰撞, 让我更加坚定了开展《“中国风”歌词中的文字游戏》选修课的目标。

有了目标之后, 关键还得解决教材。选修课的种种设置无论多好, 若没有好的教材, 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或许是对方文山的欣赏, 因为他重新浇灌了文字重量, 纺织出新的质地, 建构了后现代新词风。所以本课程结合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的文字游戏》, 辅以“中国风”歌曲,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感受歌词的声韵美、意境美, 开阔视野, 又能对“必修四”中的诗歌板块做补充, 提高对古代诗文的审美能力。

二、策略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对选修课教学设计的一知半解, 注定我在迷糊中敷衍着。有多少个课堂过程的纠结处, 让我发出“课堂前方就是一条死胡同”的感慨。因为我的课堂根本没有按照我曾经设想的路子前进, 取而代之的是“填鸭式”的灌输, 一学期的教学只是介绍了几个意象, 再也无其他。

新世纪什么落伍最 可怕 , 当然是信息。知识更新的时间以往需要二十年左右, 而今所需时间已是急剧缩短。在这个背景下, 教师可以通过广泛阅读, 并加以灵活运用, 把这些思考与行动的智慧方法, 悄然融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许多封冻多日的问题, 在各种资料和名家的启蒙下, 在与本校刘雪挺老师关于课题的交谈中, 终于有了一点点真实的“解冻”。穷则思变, 我想改变是唯一的出路, 首要任务是从我的课堂教学策略入手。

(一) “旧”词“新”唱———唤醒生命意识, 焕发人文之光

李海林老师指出:“语文教育要与学 生的生活 实际相结合, 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语文, 体会语文的真谛。”而选修课也应该这样, 据笔者了解, 在中学古诗词中, 像谱了曲、歌者曾吟唱过的还有《孔雀东南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等, 还有如琼瑶改写《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等。给出一首词, 如果没有现成的, 可以让学生选择与诗词感情基调相近的音乐, 将诗句填进去唱, 学生还是蛮喜欢这样的方式。显然, 正是由于教师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 以单一的“听歌词”变为“唱歌词”, 才使课堂中的知识与情感焕发了动人的召唤力, 以至于“主动”向学生走来, 向学生靠近, 又让学生重温诗词歌赋。

(二) “旧”词“新”说———注重审美鉴赏, 点燃激情之火

刘真福老师指出, 我国传统的审美鉴赏有三块基石:一是偏于情感评价, 即以能否激起读者情感波动或心灵震撼为判断标准; 二是引导文学也引导人超越昏暗现实和追名逐利的低下境界, 让人在文学中体验对尘世超然的静态关照;三是抓住文学形式要素关注文学的形式特点, 分析形式是否和谐、完善, 形象描绘是否鲜明、独特。但是, 不论以何种角度进行审美鉴赏, 都能将人带入美的境界, 给人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具体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审美鉴赏活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关注歌词 本身 , 只有深入歌词中, 才能真正深层次地培养 学生的审 美鉴赏能力。二是要跳出歌词对教学进行有效延伸, 即不能拘泥于歌词本身。“教学要将审美鉴赏适时地由 歌词引向 更宽广的 世界, 将音乐审美引向生活审美。为此, 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设计歌词大填空 , 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出此意象。

示例: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 ____ (月) 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 ____ ( 霜 ) /是谁在阁 楼上冰冷 地绝望/_____ (雨) 轻轻弹朱红色的____ (窗 )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2.音乐与文学相结合 , 具体与抽象的融合

再如在讲到《东风破》时,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描写的妙处, 我将琵琶名曲引入课堂,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等, 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使其闭目沉思, 心驰神往, 再辅以白居易的《琵琶行》, 分析、归纳《琵琶行》中音乐的描写方法, 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 将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 同时补充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赤壁赋》, 从而使音乐和诗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显然, 学生正是因为关注了歌词内容, 才能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美好情感, 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意象联想, 创造属于学生的震撼。

(三) “旧”词“新”写———插上想象翅膀, 开启写作之门

1. “旧”词 改写为“中国风”的歌词选择一首 喜欢的古 典诗歌, 仿写“中国风”歌词, 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将其唱出来。

2.“旧”词改写为文章

示例:听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 读《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用小提琴协助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 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改写成为小说。

具体教学中, 有学生仿照着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去听琵琶, 去写琵琶……我想在一片思潮涌动之下, 也只有这样的悸动之声, 才可以体会到学生那不为常人所知的纯粹与感动。学生欣赏着动人的旋律, 感受着字字珠玑, 在歌词的羽翼下展开写作之旅。莫道今年春色尽, 明年春色倍还人, 虽然, 我并未迎来开春的骄阳, 但有久久渴求的那种触动———对我而言, 足可告慰。

三、过程从接受型到建构型

当然, 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落差, 在教学中, 我也一直在苦恼, 基本上每次备课都十分用心, 但事与愿违。很多时候, 课堂除了破碎的闷响, 常常听不见回声。40分钟内, 究竟该讲多少、练多少, 何处详、何处略等等, 有个度的问题。讲得过简 过略不行 , “满堂灌 ”、“填鸭子”也不行。哲学家萨特曾形象地表述道:一片风景, 如果没有人去关照, 它就失去了“见证”, 因而将不可避免地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状态之中”。所以我们要关照学生。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地球。”学生亦是如此, 每个学生, 只是需要一个支点而已, 这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火花所在。

示例一:“歌词大填空”

_____ ( 雨 ) 轻轻弹朱 红色的 ____ (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____ (菊花) 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 道上命运 不堪/____ (愁) 莫渡江/秋心拆两半

“为何要用‘菊花’? ”学生通过已有的“图式”建构新的“图式 ”, 强化了“菊花” 这一特殊意象。通过填空, 学生不仅看到、听到和读到了符号的表层意义, 而且透过这些符号把握到其后复杂的深邃意义。至此, 欣赏者即我们的学生, 反复地穿梭于符号表层直接信息与作品深邃意义之间, 调动了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示例二:“歌词大改写”

以下这段是学生对《发如雪》改编的散文:

一弯清冷 的月牙之 下 , 褪去了叶子后的柳条随风飘荡, 落下稀疏的倩影, 一位娇弱的女子倚靠在门旁, 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画出了一道犹如银河般的银白色的印记。慢慢地, 慢慢地, 女子抬起了头, 遥望着天, 想要把这苍白的星空望穿。已是落叶满地的季节, 秋风吹得屋内的油灯忽明忽灭, 也许是思念过度, 女子丝毫没有感受到这凄风, 她在思念着另一头那位对月独酌的少年……

———《最初的 爱 , 最后的爱》节选

不难看出, 上述学生呈现的是极有灵性和才华的文字。饱满的情感又比较贴近词意中的时空背景, 而且词意也被这位女生很好地消化到了这篇文章中了。学生借助文字, 借助歌词构建了 一个感人 的生活场面, 在课堂上有了一吐为快的发言积极性。由原本老师一味地讲解, 变为学生自我的建构, 并且通过选修课这一平台将学生引向更宽广的世界, 更是将语文的审美引向生活的审美。

篇4:蒲公英带着你的爱飞翔

西滨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李梅芳老师撰写的《借鉴十分钟队会模式 使少先队活动课程常态化》一文发表在第8期的《少先队活动》杂志上。当她听说杂志社正在发起的“蒲公英爱心捐赠行动”,便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她捐赠了自己的稿费,购买杂志,送给身边的辅导员和队员。身为晋江市名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的她郑重地将一本本队刊交到各校大队辅导员的手中,还向辅导员们介绍这本队刊的征稿要求,鼓励一线辅导员多实践,多提炼工作经验,集结成文字踊跃投稿,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蒲公英行动”是《少先队活动》杂志社自2008年发起的一项公益爱心活动,江苏省惠山区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等学校连续几年参与爱心捐赠行动,学校出资购买杂志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和贵州省等贫困地区的学校,为的是让更多基层学校获取前沿的理论信息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共享了少先队活动的优秀案例和鲜活资料。

2014年起,加入爱心行列的又多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就是在《少先队活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少先队工作者们,他们捐出稿费,奉献爱心,将杂志赠送给身边更多的少先队工作者,使少先队工作经验和信息有更大的传播。

为此,《少先队活动》编辑部向参与“蒲公英爱心捐赠行动”的每一位作者表达诚挚的敬意。愿《少先队活动》像蒲公英的种子,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带着更多少先队工作者的爱飞翔。

2015,我们一起再次行动!

上一篇:统计工作先进个人下一篇:谷建芬古诗歌曲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