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2024-04-30

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精选7篇)

篇1: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与许渊冲有关的研究论文述评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1979-间与许渊冲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述评,旨在呼吁国内学者运用翻译学理论对中国伟大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下文简称许氏译论)进行系统性研究,进而客观、公正地了解许渊冲.

作 者:宁济沅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8(5) 分类号:H3 关键词:述评   许氏译论   系统性研究  

篇2: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从后结构主义看许渊冲的创译论

翻译后结构主义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消解了翻译领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提出了创译的新思维.许渊冲在中国古诗英译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译论”,为诗歌韵体翻译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又确立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正印证了解构思潮的创译思维.

作 者:陈涵 CHEN Han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衡水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10(5) 分类号:H059 关键词:许渊冲   逻格斯   创译   解构主义  

篇3: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关键词:《论语》英译本,许渊冲,翻译思想,“三美论”,“三似论”,“三化论”

1引言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 包藏着中华文明的无数智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 中华文明的智慧渐渐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智慧。古往今来, 《论语》一书有多种外语译本, 单是英译本就不计其数。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译者有韦利、庞德和利斯等人, 本民族译者有辜鸿铭、林语堂、许渊冲和刘殿爵等人。这些译者的英译本各具特色, 体现了不同学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特色。还有很多学者横向分析了不同版本的《论语》英译本, 例如杨平 (2011) 专门研究了不同译者的《论语》英译本, 全面探讨了众多中西方译者在《论语》英译本中所展现出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意识形态特征。

在众多《论语》英译本中, 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本以其注重文学效果、多用意译的特点而独树一帜。2014年8月, 许渊冲教授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国际翻译家联盟 (国际译联) 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本文重点研究许渊冲教授的《论语》英译本Thus Spoke the Master, 以其作为具体案例来分析学习许渊冲教授“三美论”、“三似论”和“三化论”的翻译思想。

2“三美”——意美, 音美, 形美

“三美论”是许渊冲教授翻译美学的本体论。许渊冲教授在洛阳外国语学院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序言中首次提出了诗词翻译“三美论”, 即意美、音美、形美。顾名思义, 许渊冲教授认为, 诗词翻译应该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 用优美的意义、音韵和形式来重现原文。而在三美之中, 意美是最重要的, 音美次之, 形美更次之。 (许渊冲, 2006) 事实上, 许渊冲教授的“三美”思想不仅体现在诗词翻译上, 还体现在其它形式的文学翻译上, 比如说《论语》等非诗词类的古典文学的翻译。在非诗词类古典文学的翻译中, 所谓意美, 就是译者有时不采取字对字的翻译, 而是采取意译, 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形美, 是指译文的结构对应原文的结构, 体现原文的形式美。而音美则是指译文要朗朗上口, 有押韵有节奏, 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 距今已有2700多年, 其本身就是一部美的典籍。论语的语言之美有三。首先, 语言的精炼美。《论语》一书语言古雅简练, 毫无冗余, 寥寥数字就能说明人间大道, 给译者和读者较多“留白”。而许渊冲教授便用“意美”来译“意赅”, 使原文更容易被当代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其次, 语言的音乐美。《论语》的语言能给人一种音乐美感:其句式丰富多样, 句子节奏音韵变化多样, 句子中的叠词重句错落有致。《论语》美的节奏音韵, 读之朗朗上口;美的整齐句式, 诵之津津有味;美的叠句重语, 令人寻绎不尽。这正对应了许渊冲教授的“音美”。第三, 语言的修辞美。《论语》综合运用排比、反问、比喻、映衬、对比、对偶、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 句式丰富多彩, 表达多样, 本身就具有“形美”的特点 (严国胤, 2012) 。由此可见, 《论语》本身就是一部汇“三美”于一身的作品, 若不用“三美”的标准来翻译, 岂不是埋没了《论语》的美?

《论语》中有许多处体现了“三美”, 例如:

(1) 意美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

译文:Shall I teach you what knowledge is?said the Master to Zi Lu, to admit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do not know, that is knowledge.

这句话的原文意思是: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智慧。”如果直译成英文, 应该是这样:The Master said:“You (pronunci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由”) !I now teach you the right attitude about knowing something!Knowing is knowing, not knowing is not knowing, and that is true knowledge.”如是翻译, 直白有余而意境不足。孔子所讲的道理虽然通俗, 但不能用俗陋的语言来翻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虽然出于汉语习惯而分成两句话, 但说的是一个意思, 就是不要不懂装懂, 这一点在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中可以看出。翻译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 如果完全照搬原文, 会让英文读者感觉莫名其妙。原文中用了两个感叹号, 而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中并没有用感叹号。另外, 许渊冲教授很好地将直接引语处理成间接引语, 这样可以使对话者的身份更明了。又如:

原文: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篇》)

译文:Hearing the music of succession in Qi, the Master did not know the taste of meat for three months, saying, “I did not realize that music could have been so delicious.”

这句话原文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 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于是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许渊冲教授将《韶》意译成“the music of succession”。而其更妙之处是运用通感, 用“delicious”来形容音乐的好听, 呼应了前文“三月不知肉味”。音乐之美简直比肉味还美, 自是意趣横生, 妙不可言。可见, 许渊冲教授用生动可感的译文让读者感同身受, 酣饮原文之意美。

(2) 音美

《论语》中音美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论语》通篇都是语录体式的小短文, 语言上长短、整散相结合, 读起来节奏鲜明, 韵律感强。若不是音美, 《论语》也不可能世世代代被传颂。而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也重现了原文的音美。例如: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译文:The wise, said the Master, delight in water while the good delight in mountains.The wise love mobility while the good love tranquility.The wise live happy while the good live long.

此处, 原文四言和三言结合, 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译文也不失音美, 除了在第一句话中有一个插入语“said the Master” (为了和通篇的“子曰”译法相一致) 之外, 其它处完全顺应原文的对仗和音律。原文四言比三言多一个字, 译文相对应也多一个字——“delight in”就比“love”和“live”多一个介词。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交替使用, 使得译文更有韵律。

(3) 形美

形美的例子在译文中也多有体现。比如说《论语》中有多处使用修辞, 而译文中也使用修辞, 以保留原文的形美。例如:

(1) 比喻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译文:A prince, said the Master, should rule his state by virtue as the polar star which keeps its place among the stars turning around it.

在这里, 译文忠实地保留了原文中把“德”比作“北辰”的比喻, 尊重了原文的形美。

(2) 对比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

译文:An intelligentleman, said the Master, is carefree while an uncultured man is careworn.

此句译者用了两个相同的主系表结构, 用两个以“care-”开头的反义词之间形成的强烈对照完美地呼应了原文的对比。

(3) 排比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篇》)

译文:The wise, said the Master, are free from doubts;the good, from worry;and the brave, from fear.

译者将原文中“……者不……”的四字结构均译成“the… (are free) from…”的结构, 使人感觉译文一气呵成, 不失原文排比的气势。

3“三似”——形似, 意似, 神似

“三似论”源于傅雷的“神似说”。许渊冲教授认为翻译的效果有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层次:形似、意似和神似。顾名思义, 形似即“看起来像”——译文和原文看起来对等, 但不一定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这是比较低级的翻译;意似则是译文正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这是中等水平的翻译;而神似则是“三似”中的最高境界:译文不但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还符合原文的精神,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译文和原文不一定形似。这就回到了“意美”上——译文不必拘泥于形式, 合理的意译比字对字的直译更能传达原文的精神。

《论语》的语言极其简练, 语言留白较多, 这些地方都需要译者凭着对孔子儒家思想精神的深入理解来补充, 这样才能译出《论语》中字面上没有, 但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篇》)

译文:I care less, said the Master, to be understood and recognized by other people than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others.

原文用今天的话讲, 就是:“别人不了解我, 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而译文按照字面来看, 则是:“比起让别人了解和认可我, 我更关心了解和认可别人。”很明显, 译文包含了原文不包含的一个意思, 即:我也关心别人是否了解我, 认可我, 我不希望别人不了解我, 不认可我。这一层意思虽未在原文中体现, 但是稍稍了解孔子生平的人就会知道, 孔子一生都在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 一生都在寻求有道贤君对他政治观点的理解和认同, 甚至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 孔子会完全不怕别人不理解他, 不认可他吗?所以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更能传达孔子的精神, 可谓“神似”之佳译。又如:

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 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篇》)

译文:The Master said, “I have never seen a man steady and strong.”When Shen Chang was mentioned, the Master said, “Chang is at the mercy of his desires.How could he be steady and strong?”

原文的意思是:孔子道:“我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答道:“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道:“申枨啊, 他欲望太多, 哪里能够刚毅不屈?”首先, 原文中的“刚”被译成“steady and strong”。译者没有局限于字数的对应, 而是选择不拘泥于字数的充分达意。然后, 原文中一个“欲”字, 单看字面十分简洁, 但其表达的意思则是“受欲望所驱使”, 因此不能刚毅不屈。译者将孔子对申枨的鄙夷毫无保留地翻译出来, 可谓是达其意, 传其神。

4“三化”——浅化, 等化, 深化

“三化论”来自于钱钟书的“化境说”, 是许渊冲教授翻译的方法论, 也是意译的方法。浅化, 即一般化, 抽象化, 包括减词, “合译”在内;等化, 即形式的对等和意义的动态对等, 包括换词, 换句型, “反译”等在内;深化, 即特殊化, 具体化, 包括加词, “分译”在内。 (许渊冲, 2003) 无论是使用哪种“化”, 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现译语的魅力, 让原文和译文相得益彰。

(1) 浅化

原文:子禽问于自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篇》)

译文:Zi You said to Zi Gong, ”When our Master comes to a country, he would make inquiry into the way how the state is governed.Is the inquiry made on invitation or on his own initiative?”Zi Gong said, “Our Master makes inquiry in a good way, moderate and temperate, modest and humble.Is it not different from other ways of inquiry?What matters if it is made on invitation or on his own initiative?”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原文的“温、良、恭、俭、让”被译成了“moderate and temperate, modest and humble”。原文是五个汉字, 而译文是四个英文词, 词有所减少, 意译有所合并, 在这里就体现了许渊冲教授的“浅化”思想。又如: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篇》)

译文:We may talk about what goes bey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verage, said the Master, with those who are above mediocrity, not with those who are below.

因为按照英文不重复的习惯, 相同的词或词组都尽量用代词代替, 所以汉语中的反复之处的英译多用浅化来处理。上文中的“不可以语上也”与前文的“可以语上也”有所覆盖, 因此后句中的整句“We may not talkabout what goes beyo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verage”仅仅省略为一个“not”。这样处理无疑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2) 等化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 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篇》)

译文:If a man, said the Master, is arrogant and narrowminded, what could we learn from him even if he is gifted as the Duke of Zhou?

很明显, 原文是否定句, 译文变成了疑问句。而且原文的第二句变成了译文的第一句, 原文的第一句却变成了译文的最后一句。但是这并不影响原文和译文意义上的动态对等。原文表达了孔子对“骄且吝”的人“一票否决”的态度, 而译文用一个明显将得到否定回答的疑问句来表明同样的否定的意味, 却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 深化

原文: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译文:If a man knows in the morning the right way of living, said the Master, he may die in the evening without regret.

此处原文中并没有“死而无憾”的字样, 但表达的却是这样的意思。因此译文中添加了“without regret”, 既巧妙地补充了原文的留白, 又符合英文的逻辑。试想, 若没有“without regret”, 译文的意思就变成了“朝闻道, 夕或死。”这样就会让英文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又如: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篇》)

译文:How useful is the Golden Middle Way!said the Master.It is the highest virtue, but it has not been followed for a long time.

从译文中可以看出, “其至矣乎”被拆开, 放在了两个句子里。前一个句子是感叹句, 译出了感叹的色彩;后一个句子则是“至矣”的意思。这种分译的方法是典型的“深化”, 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更好地和原文呼应。

5“三美”“三似”“三化”交相辉映

许渊冲教授的“三美”、“三似”和“三化”不是相互孤立的, 而是穿插在一起, 交相辉映, 共同为好的译文而服务的。因此, 许渊冲教授的Thus Spoke the Master中有许多地方体现了“三美”、“三似”和“三化”的交叉之处。有一些妙译, 很难让人分清到底用的是什么手法, 或者说兼而有之更为恰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这些翻译策略, 都是为“意美”而服务的。意美在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这也是许渊冲教授提倡使用意译方法的题中之义。

例如上文提到的《论语·学而篇》中的“温、良、恭、俭、让”, 译者译为“moderate and temperate, modest and humble”。这是浅化的合译, 同时, 浅化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与原文“神似”, 用头韵的修辞摹写出孔子“谦谦君子, 文质彬彬”的情态。而“神似”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意美”——不拘泥于原文, 用意译的方式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又如上文提到的《论语·述而篇》中的: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者将“乐之至于斯也”译为“music could have been so delicious.”该译文为达到意美的目的使用了“深化”的策略, 添加了一个原文中并没有出现的“delicious”一词, 让译文比原文更生动, 更能引人联想。

6 结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宝库。其中的至理名言、格言警句经久不衰,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好的《论语》英译本不但可以让《论语》更好地被英语国家的人民所了解, 也可以让本民族的双语学者从另一个角度领略《论语》的风骚。许渊冲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就是这样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在《论语》的翻译中, 许渊冲教授贯彻了自己的翻译理论, 即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形似、意似、神似中取神似的“三似论”和浅化、等化、深化的“三化论”。学习许译《论语》, 既能重读经典, 学习孔子的治学为政之道, 又能领略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 (修订本) [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许渊冲.论语[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1.

[4]严国胤.浅析《论语》语言的音乐美[J].北京: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

篇4: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关键词:“三美” 《上邪》 许渊冲

“三美”在不同译本中的的体现

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的角度分析了《上邪》的三个英译本。

原诗为: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

The Pledge

Oh Heaven high

I will love him forever till I die,

Till mountains crumble,

Rivers run dry,

In Winter thumder rumble,

In Summer snow fall far and righ,

And the earth mingle with the sky,

Not till then will my love die.

汪榕培的译文如下:

Oh Heavens Above

Oh heavens above!

I will show you with my love.

It will endure despite the fates above.

When mountains dont rise high,

Or rivers have run dry,

Or winter thunders rumble by,

Or summer snowflakes fly,

Or the earth joins with the sky,

Only then shall I give up my love.

Arthur Waley 的译本:

SHANG YA!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Forever and ever without break or decay.

When the hills are all flat

And the rivers are all dry,

When it lightens and thunders in winter,

When it rains and snows in summer,

When Heaven and Earth mingle -

Not till then will I part from you.

1、意境的再现

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和精髓,是英译诗歌最重要的部分。《上邪》既是此诗的题目,也是诗的第一句。中国的很多古老诗歌并没有题目,因此人们常常采用第一句或者第一句中的前几个字来作为题目。《上邪》便是如此。“上邪”本是一个感叹词,“上”是指“天”,而“邪”则只是一个语气助词,表感叹。当“上邪”作为诗的题目时,音译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作为整首诗的第一句,应当将其感叹语气翻译出来。许渊冲将此诗的题目翻译为 “The Pledge”,清晰的表述出来诗歌所传递的主要思想。他将第一句“上邪”译作 “Oh Heaven high”,成功的表现出了原诗中的感叹语气。汪榕培先生将题目和第一句都翻译为 “ Oh Heavens Above”,其翻译准确无误,但并无出彩之处。而Arthur Waley的译本则直接是 “SHANG YA”,他并没有将这一感叹句的意思准确清晰的翻译,可能难以使不懂中文的外国人理解。

《上邪》本是一首情歌,是一位女子对爱人的忠贞誓言。诗中“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完美的表现了女子的爱意“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许渊冲和汪榕培的译文都准确的表达了原诗的意思。相比而言,许渊冲的译文偏意译,更为简洁明了;而汪榕培的译文偏直译,更忠实于原文。Arthur Waley翻译此句为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Forever and ever without break or decay.” 他用了 “friend”一词实为不妥。他将“相知”理解为友情,此句就无法表现出这首爱情诗的本质。

2、音美的传递

节奏和韵律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重要因素。《上邪》本就是一首民歌,它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波奔放。并且用语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

许渊冲采用了AB CB CB BB的押韵方式,诗中第五句 “thunder” 和“rumble”押韵,第六句 “snow” 和“Summer”,“ fall” 和“ far”体现了头韵,最后一句中“till”和 “will”使用了尾韵,使译文读起来悦耳动听。而汪榕培则采用了AAA BBB BBA的押韵方式,并且用了以 “or”开头的四个排比句,在第七句 “summer” 和“ snowflakes”押韵,这巧妙的传递了原诗的音韵美。Arthur Waley 的译本只有最后一句“till”和 “will”使用了尾韵,其他句子并没有体现出押韵,因而没能足够传递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形美的保持

全诗原文一共九句话,许渊冲的译本共有八句话,而汪榕培和Arthur Waley的译本都有九句话,与原文相对应。全诗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波奔放。三个译本也都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原诗中一连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汪榕培运用了以 “or”开头的四个排比句,形式上非常规整,让人眼前一亮。Arthur Waley则用了以 “when”连接的四个条件状语从句来翻译这几句,使之读起来简单明了,朗朗上口。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在《上邪》的翻译中,三个译本在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呈现上各有千秋。许渊冲的译本突出了意美和音美,但在形美上则稍逊一筹。汪榕培的译本虽然兼顾了音美和形美,却不如许渊冲的译本简洁凝练。而Arthur Waley的译本则只顾及了形美,并没有真正译出该诗音美和意美。但三位译者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希望通过对乐府诗《上邪》的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对中诗英译起到启示和指导作用,以供有志于古诗英译的同仁参考,以便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正如Samuel Taylor Coleridge所说 “Pose is words in best order;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 best order.” 诗歌翻译难度显而易见,对于如何最大限度的呈现出诗歌指美,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http://baike.haosou.com/doc/5923674-6136595.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9448446-9789862.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1331006-1407149.html

[1]李亚棋.许渊冲 “三美”翻译理论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13

[2]赵梦琪.论许渊冲“三美”理论在古诗英译实践中的运用[J].College English,2014

[3]汪榕培等.汉魏六朝诗三百首[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0

篇5: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关键词:韦利;许渊冲;目的论;古诗;翻译

一、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翻译目的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同时也总结出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随着三 个原 则的提出,“对等 ”不再是翻译标准。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因而到底是采取何种翻译的方法与策略,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二、译者的特点及其翻译目的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1921年4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5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研究文凭。先后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学译著50余部,是中国诗词英法韵译的唯一专家。早些年,许渊冲教授就提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可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来概括。具体来讲,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化”即“等化、浅化、深化”;“ 之”是指“知之、好之、乐之”;所谓“似”则是指“形似、意似、神似”。其中“三美”、“三之”是其翻译目的,而“三化”和“三似”是他的翻译策略。

韦利1889年8月18日出身于英国的Tunbridge Wells。1903年,在英国著名的拉格比学校读书,因古典文学优异而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在剑桥学习的3年中,他是著名教授迪肯森(G.L.Dickin)和摩尔(G.E.Moore)的学生。两位学者仰慕东方古代文明的思想熏陶着他,使他产生了致力于东方文化研究的愿望。1913年离开剑桥后申请到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在那他触到引起他极大兴趣的中文和日文,这也成为韦利刻苦学习中文和日文的起点。韦利一生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为传达中国诗歌的节奏感,他尝试以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的单字,形成了所谓的“弹性节奏”。他还尽量保留了诗中的意象,使许多新鲜的中国诗歌意象首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他不但使广大的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而且在翻译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实践,成为后人翻译中国古诗的有益借鉴。

三、《望江南》译诗的对比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To the Tune:Gazing to the South

Immeasurable pain! (a)

My dreaming soul last night was king again.(a)

As in past days (b)

I wandered through the Palace of Delight,(c)

And in my dream (d)

Down grassy garden-ways (b)

Glided my chariot,smoother than a summer-stream; (d)

There was moonlight,(c)

The trees were blossoming, (e)

And a faint wind softened the air of night, (c)

For it was spring. (e)

—Waly

How much regret

In last nights dream!

It seemed as if we were in royal garden yet:

Dragon like steeds and carriages run like flowing stream;

In vernal wind the moon and flowers beam.

—Xu Yuanchong

韦利在翻译该诗时利用韵律(如字母标示)尽管不严谨,但韦利有意安排音韵的复现而造成韵律效果。此外韦利还运用了类似头韵的技巧,如:第六行中的grassy/garden,以及第七行中的smoother/summer stream等,以及在节奏上的配合,如译诗以长短句跟原诗的长短句相呼应,大致还可看出用英语的重读音节来代表汉字的努力。加之在内容上,原诗描写的“上苑”是中国式的繁华热闹,在译诗中被置换成英国式的恬静自然。这样,韦利就把这首译诗放在英语文化的主流诗学体系中,可见韦利在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了少量的“归化”策略。

许渊冲注重“音韵美和形式美”,借用了西方古典文学中五行诗ababb 的韵律,翻译过程难度很高。从内容上,许译本的可概括为:昨夜的梦中存有多少遗憾! 好像我们还在皇家花园中:像龙一样的骏马,还有很多马车,皆跑动得像流动的溪水;在和煦的春风中,月光柔和,花儿妩媚。许渊冲的翻译是希望根据自己对于中国古诗的理解,通过直译的方法已达到将中国古诗以及其优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西方国家的目的。但笔者认为此时这种直译未必能达到预想的目的。例如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诗人是希望传达一种繁华景象,但许渊冲将“龙”直译出来很难将诗中真正所传达的意境表现出来,因为东西方对于龙的理解意义不一样。

四、结语

翻译目的论的出现为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评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目的需要采取各种翻译策略。韦利与许渊冲是中国古诗词翻译大师,根据自己不同的目的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M].Chapman Billies,Sandwich,MA,1997

[2]Arthur Waley.Chinese poems[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Mineola 2000

[3]Cli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eation Press,2001.

[4]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许渊冲.汉译英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篇6: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关键词】三美理论 意美 音美 形美 古代文学翻译

一、引言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现今,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开始转向对中国唐诗的翻译研究,中国唐诗逐渐走向世界。其中,许渊冲教授和杨氏夫妇是国内比较系统地对唐诗进行翻译的两大家,各自分别出了《唐宋诗一百五十首》、《唐诗》等书。许渊冲教授更是提出了“三美”、“三化”、“三之”理论。笔者将通过对比许渊冲和杨氏夫妇的译文,详细阐述许的“三美”论在唐诗翻译中的实践,并探讨其理论对中国唐诗翻译的指导意义。

二、“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把翻译看作是译语对原作的同化过程,所以在确立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时,往往把求同作为立足点,追求同而排斥异。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学美学,破除了语言仅仅是传达意义的工具这一观念,转向了语言创造并构成意义的新立场,从而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翻译的本质和审美原则。许教授的“三美”翻译理论,就是在这种诗学潮流的背景下提出的。

“三美”是指意美、音美和形美,来源于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将其运用到唐诗翻译中,认为译作应该首先准确无误地传达原诗的意思,其次才力求保持译文的音美和形美,将三者完美地结合。

1.意美:准确传达原诗的意思和意境。笔者认为“意美”中的“意”指“意思”,“美”指“意境”。即译作不光要翻译出原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深究其深层韵味,以达到传神的境界。这一原则是由中文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唐诗多为五言或七言,短短几十余字言简意赅,却足以以小见大。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Farewell to Vice-prefect Du (许)

Youll leave 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

For mist-veiled land by riverside.

I feel on parting sad and drear,

For both of us are strangers here.

If youve a friend who knows your heart,

Hes near to you though at worlds end.

At crossroads where we bid adieu,

Do not shed tears as women do!

Bidding Deputy Magistrate Du Farewell (杨)

The capital and palace are guarded by the land of three Qin kingdoms*,

In the distance the Five Ferries** are screened by wind and mist.

Now comes the time for us bid farewell to each other,

And we will both be officials away from home on duty.

So long as we remain bosom friends in our heart of hearts,

Well still feel like neighbors despite the distance apart.

So dont let us shed silly tears like youngsters,

At that last moment when we both wave goodbye.

Notes:

* Three Qin kingdom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present-day Shanxi Province.

* Five Ferries: alluding to Sichuan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five big ferries along the Mingjiang River in the west of the region.

許渊冲结合中文特点,在他的译文中对于意美的表达使用了三种方法,即“浅化”、“等化”和“深化”。“浅化”是指将字面意思一般化,主要用于唐诗中特殊地名、人名等的翻译。如原诗中的“三秦”、“五津”分别指代古时的长安和五个著名的渡口,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许渊冲将其分别翻成了“town walled”(石城)、“riverside”(河边),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反之,“深化”是指将字面意思深层化,特殊化。这一点就如刚才所提到的源于中文以小见大的简洁特点。原诗中“与君离别意”的一个“意”字极其抽象化,仅一字就饱含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种种情感,亦或悲伤,亦或不舍。在许渊冲看来,要达到准确传达原诗的意思就必须理解并翻译出诗句背后的意境。因此,他将其翻译成“I feel on parting sad and drear”(分别在即,我感到悲伤和忧郁),将原诗中的“意”字所包含的感情形象化了。“等化”最为简单,即对等翻译。如原诗中的“天涯”,既不是特殊名词,也非包含深层意思的抽象名词,采取等而化之即可,许将其译成“at worlds end”(天的尽头)。对应地,杨氏夫妇对这三处采取的则是直译法。最为明显的是对前两句中的“三秦”(three Qin Kingdoms)和“五津”(Five Ferries)进行了逐字翻译;第二处的“与君离别意”(Now comes the time for us bid farewell to each other)与许渊冲的译文也有很大不同。笔者认为杨氏夫妇只译出了前四字“与君离别”,仅描述了与友人分别在即的事件,译文与原诗相比,显得比较直白,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也略显苍白。第三处“天涯”没有明显差异,杨将其译为“distance”(远方)。

2.音美:押韵,译作的韵脚尽可能音似于原诗。“三美”的第二条标准是“音美”。许渊冲对“音美”的创新点在于,他提出了译作不仅要押韵,而且韵脚应尽可能的音似于原诗的韵脚,这样的译作才算是上乘之作。许渊冲在他的《翻译的艺术》论文集中谈到过他的得意之作——李白《静夜思》的两种译本,最能体现其韵脚相似的标准。不过,现有《静夜思》的十二种英译中没有找到杨氏夫妇的翻译,所以无法在此列举以体现许译的特点。但是,笔者将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虽然许渊冲的这首译作的音美效果较《静夜思》相比要稍逊一筹。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The Sad Zither (许)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watch vapo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The Gorgeous Zither (杨)

For no reason the gorgeous zither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fret, racalls a youthful year.

Master Zhuang woke from a dream puzzled by a butterfly,*

Emperor Wang reposed his amorous heart to the cuckoo.**

The moon shines on the sea, pearls look like tears,

The sun is warm at Lantian,*** the jade emits mist.

This feeling might have become a memory to recall,

But, even then, it was already suggestive of sorrows.

Notes:

*According to a fabled story, Zhuang Zi(c.369-286BC), a famous philosopher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 and when he woke up, he was so confused that he could not tell whether it was him that had dreamt of being a butterfly or it was a butterfly that was then dreaming of being him.

** A legendary king who had affair with his prime ministers wife and after his death his spirit changed into the cuckoo.

*** A hill famous for its jade in present-day Lantian Country, Shanxi Province.

對比译文和原诗,许译中的韵脚分别为/i?/,/ai/,/aiz/,/en/,原诗中的韵脚为“弦”、“年”、“鹃”、“烟”、“然”和“泪”、“蝶”以及第七句的末尾词“忆”,发音上有相近之处。而杨译的韵脚为/i?/,/?u/,音似程度较远。并且许译的押韵更工整,为aabbccdd,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一番吟诗的感觉。而杨译则没有这一特点,比较随意,缺少了一丝音律的美感。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许的“音美”原则更适合唐诗翻译。

3.形美:长短、音节、对仗。“三美”论的第三个标准是“形美”,主要指译文每句诗句的长短和音节要大致相当。如果原诗对仗工整,译作也应尽可能对仗。鉴于在同一首诗中观察形美的几个要求,以下便选用唐诗中对仗最为工整的名作《登高》为进行两者译文的对比,观察许的“形美”原则在翻译中的实践。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On The Heights (许)

The wind so swift and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A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 Im grieved at autumns plight;

Ill now and then for year, alone Im on this height.

Living in times so hard, at frosted hair I pine;

Cast down by poverty, I have to give up wine.

Climbing a Terrace (杨)

Wind blusters high in the sky and monkeys wail;

Clear the islet with white sand where birds are wheeling;

Everywhere the leaves fall rustling from the trees,

While on for ever rolls the turbulent Yangtze.

All around is autumnal gloom and I, long from home,

A prey all my life to ill health, climb the terrace alone;

Hating the hardships which have frosted my hair,

Sad that illness has made me give up the solace of wine.

对比两首译作,很明显可以看出许译中相邻诗句的长短更工整些。其次看音节,许译的八句诗的音节分别为12-12-11-12-13-13-12-12,而杨译的八句诗的音节则为11-12-11-12-13-16-11-15。相比之下,前者在用词和音节的处理上更加考究。最后再看一下这首被前人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的七律诗。通篇对仗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因此对于这首诗来说,译文做到长短、音节相当仍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使译文也具有对仗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传达原诗的韵味。英译中的对仗主要是指词性相同,和中文诗的对仗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包括单复数对应),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许译在前四句的翻译中几乎是完美无瑕,如名词对仗:wind(风)对water(渚);sky(天)对beach(沙);apes(猿)对birds

(鸟);forest/its leaves(落木)对river/its waves(長江);形容词对仗:swift(急)对clear(清);wide(高)对white(白);boundless

(无边)对endless(不尽);动词对仗:cry(啸)对fly(飞);sheds

(下)对rolls(来);副词对仗:wail(哀)对wheel(回);shower by shower(萧萧)对hour after hour(滚滚)。相比之下,杨氏夫妇的翻译就逊色很多。如第一句为并列句,第二句为状语从句,几乎完全抛弃了原诗对仗的特色。

三、“三美”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1.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对翻译界的影响颇大,特别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唐诗宋词类的对外翻译指导作用颇丰。虽然和国内长期流行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有相似之处,但许渊冲的说法更加具象,对翻译的意、音、形要求作出了具体的解释,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实践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应在意美的基础上,其次再追求音美和形美。因为,意是根本,音形是修饰,不能本末倒置。

2.通观上述许和杨的译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杨氏夫妇多采用直译法,而许渊冲在翻译时更倾向于意译,许渊冲本人在《翻译的艺术》论文集中也谈过这一点,承认他更喜欢意译。从上述译文对比来看,笔者认为许的三首译文要更胜一筹,意译法的使用更能传达原诗的深层含义。这不仅仅是由于中文语言是抽象的、言小及大的,更重要的是意译法赋予译者在选词上更大的灵活性,更能达到“音美”、“形美”的标准。

3.虽然,笔者觉得意译法更适合中国古代文学翻译,但并不是说任何词都应该用意译法来翻译。上述三首诗中,杨译有两首都在译文后加了注释,解释译文中直译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或典故。虽然许渊冲用“浅化”法让译文更易于译语读者理解,甚至为了便于理解故意漏译了原诗中的一些特殊文化词(如《锦瑟》中漏译了第三句中的“庄生”),但这样中国文化特色也同时在译文中消失了。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国古代文学中特有词汇时,采用杨氏夫妇的直译+注释,更能达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双重目的。

四、结束语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瑰宝,值得我们翻译成外文传播到世界上以供文学、美学以及文化的研究和欣赏。中国唐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译者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借鉴许渊冲的“三美”论,笔者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译文出现,使中国的古代文学翻译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2]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

[3]杨宪益,戴乃迭.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

篇7:与许渊冲的研究论文述评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翻译 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许渊冲是当代中国翻译界著名学者,他长期从事翻译实践,译作涉及汉、英、法三种语言,其中最多的是汉译英,他把中国近三千首古今诗词全部韵译,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等。同时,许渊冲也提出了一系列翻译理论。即“三美”、“三化”、“三之”、“三似”、“四论”等。许渊冲将其简要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2003:前言)。

对于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翻译界历来就有着不同的看法,赞美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无论是赞美者还是反对者,大都是将许氏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笔者认为,应将其诗歌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区别开来,分别进行分析。对其诗歌翻译实践,应该予以肯定和支持,而对其部分理论,应该加以改进。

1 对其韵体译诗应该予以肯定

对许渊冲诗歌翻译实践持批评态度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国内译者没有运用英语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因而也不具备将汉语诗歌译成英语的基本技能(马红军,2006,88)。另一种观点则是反对韵体译诗,认为试图韵译中诗的结果,大都逃不掉带有学究气的“打油诗”的味道;“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认为给原作(特别是中文原作)强加上人为的韵律,只能歪曲或背叛它(马红军, 2006,80)。

不可否认,许渊冲先生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在国外暂时还不为人们熟悉,更没有达到超越原作的地步。中国的唐诗宋词距离真正走向世界的目标还很遥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马红军,2006,83)。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解构主义的翻译观。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解构主义思想对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认为:文本没有唯一的、一成不变的意义(郭建中,2000,188)。根据这一翻译理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其意义应是互相补充的。原作与原文作者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从而否定了传统翻译观中原文作者的垄断地位。诗歌翻译是艺术或再创造,原诗的意义具有开放性,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对其进行阐释。而根据解构主义的翻译观,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作品有其存在的价值。

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并将之付诸实践。其目的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这种差异(郭建中,2000,188)。西方文化歷来崇尚多元化、崇尚个性,那么,在翻译作品中容纳外来文化元素也就顺理成章。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含蓄隽永,高度凝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韵律而著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现代英语诗歌呈总体免韵趋势,在现代英美人眼里,诗歌之美,美在意象和节奏。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如果不处处以英语文化中的诗学和语言标准来要求,不刻意抹掉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种差异也是不可能完全抹掉的),而是更多地保留这种差异,则不仅能够让英语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还能够很好地弘扬中华文化。许渊冲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意境和韵律的再现,特别是追求押韵,如果原诗词是押韵的,他的译文也一律押韵,但这与现代英语诗学标准是不相符的,而这一点也正是很多人批评他的译作的原因。但是,应该承认,许译较多地保留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如果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翻译时就必须承认并容忍这种差异,并在译入语中形成文化差异,从而抵御译入语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其文化上的自我欣赏,使得译入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在当代,西方就有人认为应该重新审视英语中对东方文化的翻译,驱除东方文化英译本中的殖民主义倾向,并应对以往翻译过的作品,重新进行翻译,以保留东方文化和语言在英译本中的差异(郭建中,2000:199)。

实际上,韵译中国古典诗歌,并非始于许渊冲。早在18世纪,就有英国学者认为韵译诗歌是“正确翻译亚洲诗作的唯一方法”。(傅浩,2005:53) 19世纪中期,英语读者就已通过埃德华·菲兹杰拉德翻译的波斯诗人海亚姆的《鲁拜集》欣赏到了对一种非常流行的中国诗体的模仿。某些学术研究发现,“鲁拜体”可能源自中国的“绝句”,即一种每行五音或七音、韵式为aaba 的四行诗体,很可能是晚唐时期由某些能写汉语诗的旅华波斯商人和学者传到波斯去的。绝句恐怕是最容易被英诗吸纳的中国诗体了(傅浩,2005:60)。

2 在翻译理论方面,其“竞赛论”值得商榷

许渊冲在他的“竞赛论”中提到,发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作为长期生活在国内以汉语为母语的许渊冲先生,其对英语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原本就难以达到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水平,又怎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译文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是最好的呢?译文即使能够发挥优势,也只能是局部的优势而不可能是整体优势。并且,他所提倡的译文和原文竞赛,让译文胜过原文,其依据是他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希望保持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立与纯洁,在此思想指导下的翻译应该是异化翻译,而实际上,许的诗歌翻译较多地保留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应该属于异化翻译,但提出“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则表明他在理论上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是归化翻译,而不是异化翻译。这就显示出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一致性。

许渊冲曾说,“英国翻译家Arthur Waley认为‘林纾翻译的狄更斯作品优于原著’,范存忠教授也说过:‘有些诗经过译者的再创造,还可以胜过原作。’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能再创造出‘胜过原作’的译文来,那就是给世界文化灌输新的血液,可以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许渊冲,1984,前言iv)

许渊冲提倡文学翻译工作者以译文胜过原文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愿望是好的,但是要实现这一愿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林纾的翻译之所以为世人所称道,关键在于他深厚的汉语文学功底。一方面他“连一个外国字都不认识” (钱钟书,1981:48),但另一方面他是古文家,是一位“未遂的”文学家,虽在创作上并未留下传世之作,但通过与好友合作,他的文学才华却使得他的译作闻名天下,可说是歪打正着。

3 结语

翻译理论无疑来源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但实际上,翻译中的这种理论指导往往不是那么直接,理论与实践有时甚至似乎是脱节的。这并不是说翻译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只是说明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正由于此,对于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他对翻译事业的执着和热情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翻译成果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在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文化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但距离真正走向世界的目标还比较远。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就应该将更多的汉语经典作品翻译成外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留富于文化特色的内容,这样才能有利于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渊冲的译论往往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这是应该加以改进的,对于理论问题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理性地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傅浩.论中国古诗的英译[J].国外文学,2005(1):53.

[2]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A].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A].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上一篇:扎气球抽奖活动流程下一篇:群力小学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