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

2022-07-03

摘要:以cnki的论文篇数、被引率、发表时间、发表作者等数据为主,辅以经典专著及论文,详细梳理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及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步不大的关键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不足,实证及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 篇1:

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探究

摘    要: 盐城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既是保护的需要,又是传承的需要。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存在的实体资源不丰富、工作标准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丰富实体资源、完善工作标准、培育专业人才、建立经费投入机制等研究对策。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建设    盐城市

一、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现实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體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释义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

2014年出版的杨红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社会、科学或审美价值,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知识技能、节庆仪式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3]。这一定义,既体现了“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活态表现形式,又体现了“非遗”的物质基础(环境),遵循这一理念,有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

自2001年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与推动下,全国掀起空前的“非遗”保护热潮,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的“非遗”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百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类别[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借助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等,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从而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数字化保护,其实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的保护,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本土文化为特色,以组织制度为保障[5]。

2.加强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是政府主导的需要。

从2003年起,国家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设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国家与省分别出台了《非遗法》与《非遗保护条例》,显示了政府主导“非遗”保护力度空前,也为盐城市开展非遗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与保障。

(2)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是存储保护“非遗”的需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是传承中华精神与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的智慧体现。盐城“非遗”是全国“非遗”的一部分,据截止到2013年底统计的数字显示,盐城市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众多,其中民间造物艺术10类36个项目,民间表演艺术33个项目,还有160多位富有特殊技艺、突出成就的民间艺术家的资料[6]。这与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目的相策应,民间艺术资源与“非遗”很多内容是交叉的,甚至是一致的。这么多的资料,只有对其数字化,实现数据资源集成,才能妥善保管,进而尽可能地发挥其价值。

(3)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是活态传承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活态传承,尤其是盐城那些濒危的项目和高龄的传承人,如果不采取数字化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存和立档,就很可能出现尚未被传承即遭中断的境地。例如盐都省级“非遗”项目“盐城老虎鞋”,其第二代传承人周纪珍,1927年1月出生,已达87岁的高龄,如果不再对其进行数字化技术保护,就有断层的危险。

3.建设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现实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借助数字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非遗”的本源形态进行保存、保护和再提升,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基于网络传输的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可以实现保护工程各项进程数据资源的整合及最大化地利用数据资源;可以保存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还可以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科学决策。

二、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盐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据近年来的普查,全市共排查非遗线索14427条,调查项目802个,涉及17个门类,62个种类,编纂普查成果资料汇编10册,其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截止到2014年底,盐城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个(董永传说、淮剧、建湖杂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6个,县(市、区)级非遗名录有167个。淮剧名家张云良、裔小平,建湖杂技传承人卜树权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15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85人入选市级传承人,192人入选县级传承人[8]。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均已筹备或启动数字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建湖“十八团”杂技项目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确定了数字化采集对象及采集技术(见下表)。

三、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进程中的存在问题

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建立了组织机构(在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市、县文化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财政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障碍,主要问题如下。

1.“非遗”项目实体资源的原始资料还不够丰富、完整。

实体资源是数字资源的来源。“非遗”的实体资源包括项目信息表等文本;传承场所、保护机构、研究者;工具、道具、原材料、制成品、手稿等历史遗物;文献档案资料;已有的照片、图片、地图等;音视频多媒体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等。盐城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达167个,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县级“非遗”项目,对照实体资源的内容看,所拥有的原始资料不夠丰富、完整。

2.建立“非遗”数字化的规范标准还不完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草案)虽然已经明确,但是没有正式发布实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标准还在研究之中。即使已明确“草案”保护技术标准与保护专业标准,也有待“非遗”数字化建设实践的检验与完善。

3.“非遗”数字化专业人才非常缺乏。

“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门类比较多,属于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工作,因而对人才的知识层次与结构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实际从事“非遗”数字化建设的人员主要是各级文化馆的同志兼职的,知识层次偏重于群众文化,而具有数字化技术的人员不多,至于兼“非遗”与数字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专家型人才更是奇缺。

4.用于“非遗”数字化建设的专项经费严重不足。

各级政府虽然十分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用于“非遗”保护的专项经费还很不足,致使很多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四、推进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被各级政府提上议事日程,相关的工作陆续展开,面对存在的日益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与研究。为此,我们根据盐城市工作的实际,提出对“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有关对策思考。

1.突出重点,实施抢救性保护。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较多,实体资源不丰富、不完整的实际情况,而又限于人力、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突出“非遗”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重点,采取“重点项目,重点扶持”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和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确保这些项目的实体资源内容可靠完整,数据准确无误,传承脉络清楚。

2.强化规范,制定专业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遗”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技术标准,又有专业标准,还有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包括术语和图符、数字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数字资源核心元数据等;专业标准包括采集方案编写规范、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数字资源著录规则;工作标准虽然还在研究中,但是其内容至少有利于工作的规范、统一,便于操作。只有强化工作的规范,采取统一的专业标准,才能共建共享“非遗”数据库资源,才能发挥“非遗”资源的效能。

3.不拘一格,实施人才战略。

人才战略是国家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作出的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构想与安排[9]。人才战略的核心是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当前,按照行业的安排,“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文化馆,而大多数文化馆并没有专门的从事“非遗”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此,必须不拘一格,实施人才战略。用好的政策吸引人才,用好的平台使用人才,用好的待遇留住人才。只有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精、不怕苦、能战斗的专业队伍,才能担负起“非遗”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重任。

4.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经费保障。

“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面广量大,任重而道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由于盐城市“非遗”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因此,必须只争朝夕,迎头赶上;必须彰显法治力量,依法加大对“非遗”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推动“非遗”数字化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非遗”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既不能操之过急,“毕其功于一役”,又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一着不让,环环相扣,不断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11090.htm?Fr=aladdin/2014-11-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http://baike.

baidu.com/view/5275311.htm?fr=aladdin/2014-12-07.

[3]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WH/TXXX1.1--201X,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草案)[S].

[5]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浙江档案,2011(6):30-33.

[6]施建石.盐城民间艺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赖守亮.数字化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的多维度思辨[J].设计艺术研究,2014:36.

[8]盐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EB/OL].http://www.ycwhg.com.cn/Pages/ShowArtical.aspx?ArticalId=C1905B

CD511FC07C/2014-11-05.

[9]人才战略[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人才战略?fr=aladdin/2014-11-06.

作者:陆晓君

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 篇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以cnki的论文篇数、被引率、发表时间、发表作者等数据为主,辅以经典专著及论文,详细梳理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及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步不大的关键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不足,实证及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述;cnki;数据分析

一、问题提出

自从2000年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发表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①,这14年中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仅通过在cnki以篇名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查询就有论文1233篇,其中核心期刊225篇(2014年6月23日查询);另外还出版专著多部。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宋元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徐建军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2],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吴满意的《网络媒体导论》[4],杨立英的《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5],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7],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8],韦吉锋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9]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10],张再兴等的《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11]等等。从cnki相关论文被引率的查询来看,排名前20的高引用率论文仅有1篇为近3年发表(2011年后),而排名前5的论文都为2007年以前发表。通过引证文献查询表明,引用以上高质量论文的文献大部分都为近几年新发表的论文,基本排除了一些论文由于新发表时间短而导致引用率不高的情况。这些证据是否充分说明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性不足而进步不大呢?笔者又统计了2000-2013年共1164篇(由于尚未被引,所以2014年发表的69篇未计算在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的发表年份、每年篇数、每年被引次数及平均每篇被引次数,结果如表一所示:

2000-2013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文献经cnki查询共209篇,具体信息如表二所示。(由于尚未被引,2014年发表的16篇未计算在内)

表一、表二统计数据都表明,2008年后无论是全部期刊还是核心期刊的论文,其平均每篇的引用率都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1年以后,平均引用率逐渐跌到所有年份的最低点,这是否更清晰的表明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水平确实在下滑呢?

二、原因探析

对于相关研究水平停滞甚至下滑的质疑,笔者试图先从相关综述类论文着手进行分析。当前在cnki能查询到的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综述性论文共有14篇(2014年6月23日)。统计情况如下(表三):

从表三可以看出,综述性论文中,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被引率高居榜首,高达100次,且在所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引论文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229次),属于此研究领域绝对的高引率论文;倪洪章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被引26次;王虹,刘朋2011年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被引16次;而其他的论文则被引用较少。三篇高引用率综述性论文中,由于倪洪章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论述内容主要在于“教育方法”[12],相比之下,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的论述更为全面。本文主要以这2篇论文为基础,以2006年后的部分高引用率论文及其他高质量专著为辅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情况:

(一)参考文献方面

综述类论文质量高低区别的关键之一在于参考文献的质量,由于发表的相关论文众多,一般来说作者都不可能穷尽所有,但高被引文献,经典著作不应被遗漏。笔者对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两论文所用参考文献作了对比,结果如表四所示

从表四能看出,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引用文献35篇(部)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引用文献32篇(部),两篇文章的相同参考文献数为5篇(部)。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为2011年第11期《教学与研究》发表,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为2006年第11期《高校理论战线》发表,两篇文章发表时间相差五年。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的参考文献中有19篇为2007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仔细阅读其正文发现其引用的文献数超过了最后所罗列范围,且其所引用论文中没有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13]。而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的被引频次居高(如表三所示),且直到最近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仍大量引用此文观点的情况表明了此文研究的高水平。笔者认为导致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被引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忽略了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

(二)概念界定方面

笔者认为,潘敏等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分广义及狭义两个层面[8],代表了当今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理解的主流;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将概念分为“工具说”、“价值说”、“综合说”及“扩展说”[13],说法稍显烦琐,简单的罗列也让人感觉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够;其他论文提出的界定从本质来说也未见新意。从概念界定的被引率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中的论述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三)论述内容方面

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从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三个大方面对2006年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从历史脉络、相关要素、机制及模式、对策研究、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等方面展开了论述。由于两文用了不同的分类及归纳标准,难于简单比较。与此同时,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大量使用了2007年以后的文献作为参考资料,两文相同的参考资料仅5篇。但从两文的被引率来说,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仅为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的七分之一,说明了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无论从文献选择上、分类上还是表述上相对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都稍显不足。

(四)研究现状方面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最想知道的是现今研究创新不足的领域和原因是什么。笔者以潘敏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中的“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起点进行分析,潘敏等人认为,“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特点的研究不够、对网络技术影响青年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不够”[8]。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和分析,这三方面缺陷在2007年以后的研究中已基本解决。如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中提到,“2007—2010年,这一时期出版相关著作10部,内容涉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要素分析以及理想模式构建等方面,成就显著。如清华大学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综合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哲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为发展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6]。徐建军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理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探索。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和知识点有较大幅度拓展,注重文化层面、价值视角和新载体、新方法等方面创新,研究领域也更加深入、前沿、系统和微观。”[13]而王虹等的《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中认为的研究不足及展望又是什么呢,文中这样阐述:“研究不足包括‘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研究方法和视角方面比较单一、在研究数量上泛论空论重复论述的数量占据很大的比重’,研究展望包括‘在研究内容方面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个”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和视角上强调多学科交融’”[13]。笔者归纳起来其意即加强实证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减少人与亦云的经验判断。而最近发表龚小平,黄洪雷的《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在“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中认为:“首先,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的价值研究不够。再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不够。最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想文化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机制的研究极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分析、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不够。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后可以从几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一是加强网络技术特点和价值的研究。二是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比较研究。三是加强实证研究。四是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想文化的方式与机制,建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以确保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健康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网络思想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科学构建。五是加强学科系统研究”[14]。可以看出,龚小平等和王虹等都认为现今研究的薄弱环节是实证、跨学科及综合研究不足。笔者又通过在cnki的查询,证明事实也是如此,在2000年后发表的所有220篇相关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中仅14篇使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占总篇数的6%。

三、总结及归纳

综合上文所述,笔者认为,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处于一个低谷阶段的根本原因在于实证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尚未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泛泛而谈,经验研究以及说理研究过于泛滥。从研究历程来看,2000年以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经经历了繁荣及高质量的时段:从表一和表二的平均引用率来看,2000年、2003-2008年无论是所有期刊还是核心期刊的引用率都较高。由于2000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开端,刘梅的高质量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被引221次)至今仍是此领域研究被引率最高的,而那年相关论文非常少,现在cnki能查询到的仅仅3篇;2003-2008年则是由于随着网络技术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同仁深刻认识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国家也从各种课题立项加强了支持力度,以致使相关研究呈现了大繁荣的局面,从cnki的统计查询也可知,现今排名前50的高引率论文有39篇、前20有18篇,前10有9篇论文在此阶段发表,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相关研究定性及经验研究的所有方面;而在2010年后,研究方法及内容上的重复导致高质量高引率论文鲜少出现,而一些高引率论文的作者如刘梅、潘敏、韦吉锋、张再兴、邓希泉、杨立英等也较少再从事相关研究。由此可见,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不进行方法及理论的重大创新将难有突破及繁荣。

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实证及定量研究的广泛推广及大量使用。郑永廷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提到:“在思想信息分析中,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当我们不仅对不同类型的思想行为作了质的区别,而且又对同一类型的思想行为作了量的分析以后,才能使我们对各种思想行为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对其性质的大体轮廓的了解上,而是能更具体、更生动、更准确、更全面,从而更深刻地把握这些思想行为的质的规定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针对性更强,措施更有力,方法更得当”[15]。前阶段的众多研究成果给现在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个基础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的定性方面。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疲软的原因即在于实证及定量研究的缺乏,随着网络技术及网络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研究方法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定量研究都有了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基于以上理由,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人员的培养及引进

笔者认为,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证及定量研究的薄弱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实证及定量方法的训练。当前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多是原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师、辅导员及行政人员,这些人员的专业背景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学、党史、历史等人文类学科,在研究中更擅长使用经验分析及说理性论证,较少受到实证及定量相关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于是在研究中就出现了经验研究定性研究泛滥而实证定量研究严重缺乏的情况。要改变这种情况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这部分研究人员的培养,比如可以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培训班的方式为榜样,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研究中心建立实证及定量方法论培训班,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人员得到较系统的实证及定量研究方法培训;另一方面注入新鲜血液,如从教育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分析、网络心理学、网络舆论学等专业广泛引入研究人员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利用他们的专业背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广度及深度的发展。

(二)加强研究方向及学科建设

据统计,现在全国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点仅2个[17],分别在电子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从另个侧面说明现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学科建设还比较薄弱。而随着世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日渐凸显。在此情况下,在更多有条件的高校及研究单位设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硕士及博士点,集中一批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对相关研究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对学科方法论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及验证,对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进行科学比较及结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杨立英.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3-106.

[8]潘敏,于朝阳,陈中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44-49.

[9]韦吉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1):62-67.

[10]韦吉锋.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51-53.

[11]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2006(05):36-40.

[12]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6-110.

[13]王虹,刘朋.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11):75-82.

[14]龚小平,黄洪雷.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130-133.

[1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6]李斌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发展调查分析(下)[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上):31.

作者:李卓成 刘丽平

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 篇3:

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探析

摘要:当前综合化网络环境建构更为完善,人们智能化网络通信服务诉求萌生并呈激增状态,三网融合问题也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其作为智能网络通信服务建设的基本点,可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提升网络信息通信水准,推动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新格局的建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中也存在技术的制约,因此文章主要就三网融合智能网络通信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明确三网融合概念及价值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详细论述智能网络通信体系的建构问题,真正带给人们智慧网络通信服务的新体验。

关键词:三网融合;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创新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推陈出新,在经历了2G、3G时代后,人们进入到4G、5G时代,通信技术的变革有目共睹,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技术、通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演变趋势更为明显,信息传播、采集、共享及处理利用一体化,以技术的融合带来通信功能的拓展,也带来通信范围的扩大,通信质量的提升。基于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做好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探明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明确科学的组网模式是通信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网络通信便利优势有目共睹,三网融合支持下的智能网络格局也面临持续调整优化的演变挑战,技术研发必须迎难而上。

1 三网融合概述及价值

1.1 三网融合概述

三网融合,顾名思义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构成的融合系统,其秉承高效化、完善化通信网络建设目标,以实现多主体个性化服务的融合建设愿景。三网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其有着极高的技术实践应用表征[1],力求在实践中实现网络层的有效联通。三网融合又被形象地称为三网合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间的兼容整合推出信息通信统一网络体,不再以通信巨头为垄断核心,而是将互联网发展放于通信行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规避广电内容输送垄断风险,三网融合主体能真正做到不分你我,协同配合。换句话说,力求打破原有三网工作的界限,真正实现网络终端、行业业务、技术等的融合。目前三网融合体系内的技术类型偏多,不仅有软件技术、数字技术,还涉及光通信、科学技术、TCP等技术[2]。其中,软件技术服务于用户现实需求的合理满足,能提高用户服务的针对性。而数字技术主要负责语音传输及交换图像数据信息的编码处理,属于典型的加工技术。光通信科学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其在三网融合实践中主要提供带宽服务,也为三网融合提供优质的系统平台支持。而TCP科学技术被称为网通信协议科学技术,为三网融合提供保障。

1.2 三网融合价值

融合的前提是明确融合价值。价值表现多元,如三网融合技术能根据一个终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且有效降低用户操作复杂度,方便用户的日常操作及维护。再如三网融合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优化网络管理,带来理想的网络通信管控局面。再如三网融合技术能使得電信业务发展打破瓶颈,减少基础设备的相关建设资金投入,使得业务稳定且安全。正是因为三网融合的多重技术优势,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能实现多重功能的稳定发挥,带给信息服务水平的稳定提升。

2 技术创新三大关注点

2.1 智能化特征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价值有目共睹,而信息价值凸显以资源科学利用为前提,而资源利用中应重点解决信息兼容问题[3],其理应作为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的关注点。以信息资源市场主动权的把控享有优先发展权,对不同系统终端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带来多元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同时,鉴于人们对带宽与网络速度的高要求,也应在通信网络技术升级中加大兼容关注,奠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

2.2 融合性特征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应关注融合问题,这是三网融合提出的现实要求,实现多种技术灵活组合。各融合网络主体分别以自身核心技术为基础,融合中相得益彰。不同网络采取各自数据平台服务于终端用户,融合中并不干扰彼此运行,但在融合中又带来功能的拓展。通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数据业务占比越来越高[4],电话业务、网络业务开始逐渐向数据业务倾斜。

2.3 安全化特征

网络技术研发绝不能忽略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正因为技术的融合,使网络通信技术涉足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并带来交易方式的转变,推动虚拟货币交易的成熟化运作,同时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解决激增的网络数据处理难题[5],而数据背后私人信息的泄露、财产安全保护理应得到重点关注,这也是三网融合背景下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加大对信息数据之间的保护,避免其受恶意信息的侵扰或恶意技术的破坏,才能保证数据价值的稳定发挥。安全建设与技术创新同步。

3 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挑战

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批准三网融合诉求。在解决技术层面问题的同时也积极调整现行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以为三网融合提供多元保障,进一步推动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各通信企业在意识到三网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在三网融合技术研发中给予多元支持,并着手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以对准三网融合光明的市场,但在三网融合投资与规划中也面临着投入多、回报慢、收益少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一局面,在于诸多要素的制约。具体来说,涉及五个方面。

3.1 三网业务定位有差异

三网融合中的三网原有的业务定位差异较大,聚焦点不同。其中有线电视网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要负责电视节目服务,强调群众精神补给的供应,致力于用户电视网络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而通信网络以解决宽带限制问题为焦点。计算机网络现阶段还不能完全保证音视频服务质量,无法做即时性回应。

3.2 标准不统一,难兼容

三网融合中的三种网络结构定位不同、结构差异明显,不兼容问题比较突出,这也成为三网融合的一大制约要素。要想真正实现三者融合,需推出各主体都认可的网络结构,有明确的、统一的技术标准,达成有效的通信协议[6]。当前三网接纳主流的通信协议是IP交换,这也就意味着三网融合需要找到与IP交换相匹配的融合性的接入网,既要确保投资少,又要便于运营。

3.3 IP协议存在争议

IP技术的融合优势十分明确,但具体运用中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传输层、网络过渡层,因此,这两大网络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层面。

3.4 不同利益冲突较大

目前三网融合的三大网络主体隶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由其负责经营管理,必然存在行业或网络的利益冲突问题,表现为技术冲突、通信协议冲突、信息费用计算冲突等[7]。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应着力解决冲突或平衡各网络主体利益关系,进行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的调整。

3.5 存在政策限制

国家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建设,但操作层面的困难也显而易见。受政策限制,广电网络有条件作为计算机上网手段,但缺乏规范经营许可证,业务拓展停滞不前。鉴于现行的政策障碍,打破政策限制,鼓励电信、广电行业迎难而上是关键。

4 三网融合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设计方案

4.1 灵活选择组网方案

不同组网方案对应不同的优缺点,其中紧凑型组网方案适用于区县级别的小城市,其服务用户量较少,业务相对单一,对应的覆盖范围较小。这种组网方式成本节约优势明显。将所有媒体网建集中放置,构建中心数据源服务节点,当用户有增多趋势、区域有扩大迹象时,能通过拆分实现独立设备支持下的信息有效传输。从其组网示意图(图1)来看,有骨干网络,骨干网络周边又设有小区驻地网[8],多个小区驻地网借助骨干网络实现与流媒体服务器的双向互动。

而城域网本地组网方案与紧凑型组网方案的不同在于,在骨干网络小区驻地网之外增设了边缘服务器,见图2,边缘服务器安置于城域网各小区驻地网中心,秉承就近服务原则[9],快速展开通信服务。其应用优势是操作便捷,成本投入较少,建立分布式流媒体网络,执行一级调度,进行统一的内容分发,信息响应速度快,在中小城市流媒体业务开展中受青睐。

此外还有多级分布式组网方案。适用于省会级城市、一线城市,省中心有专门设备,各地区有各地区的分布式流媒体[10],其服从于全省规划管理,以实现更广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服务于资源的高度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资金消耗风险。从组网方案示意图图3来看,其网络格局更大,信息流动更随意,但无一例外地都指向省级骨干网。小区驻地网之上是本地骨干网,本地骨干网之上是省级骨干网,信息可以于省级骨干网统一发布,也可以在本地网单点发布,有效节约骨干网络带宽,减少骨干网络拥堵情况,也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

4.2 加强推广保障

推广保障的关键是部门融合的强化、业务融合的强化。在部门融合强化方面,选择最佳的组织架构,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的全业务运营,在部门融合中应秉承整合整改现有管理团队的目标,纵向上优化对各个部室、基层单位的纵向管理流程,强调组织部署,横向则对前后端职责进行界定说明,增强其协调配合能力,让前后端准确配合。考虑到三网融合势必会引发施工项目的增加,应根据施工规划建设要求进行全过程的项目管控,以扩大工程部工作職能,加强网络融合与资源整合。在具体的整合中应提升传输通道容量,提升数据网络交换处理能力,建设多业务汇聚平台,提升光纤接入能力,及时缩短用户诉求响应时间。在业务融合强化方面应尝试以数字家庭业务为突破口。三网融合最根本的是业务的融合,也就是在同一网络上进行语音、数据、视频等不同业务的融合。站在用户视角,则是享受三网融合带来的手机、PC端与电视的综合使用便利,并将服务体验延伸到数字家居服务等领域。具体来说,数字家庭业务可以作为目前三网融合业务的最终入口,以三网融合智能通信技术为桥梁,建构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空间,以友好快捷的人际对话让用户在家居生活中享受到智能服务的乐趣,让三网融合的服务触角不断向通信电视、安全防范、家居管理、家电控制等方面延伸。

5 结束语

当前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研发得到持续关注,也实现更广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在环保建设、智能化服务、网络通信、平安家居建设等各领域崭露头角。三网融合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融合与交互式应用,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带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特点[J].电子世界,2021(4):82-83.

[2] 赵洪春.三网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电视中4G通信技术的运用分析[J].通讯世界,2020,27(5):3-4.

[3] 王昆.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3):108-109.

[4] 张立颖.三网融合下大庆油田通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5] 刘鹏,李进.计算机通信技术三网融合方向课程开发与实施[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4):26-30.

[6] 刘静.基于EPON的三网融合通信服务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11):2868-2870.

[7] 郭水文.“三网融合”下中国通信网络竞争及对公共政策的挑战[J].现代经济探讨,2011(4):60-64.

[8] 戴俊.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9] 孙霄凌,朱庆华.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Ⅳ)——日本三网融合政策述评及其启示[J].情报科学,2010,28(11):1746-1753.

[10] 高凌峰.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通联编辑:谢媛媛】

收稿日期:2021-11-28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有机垃圾致病性微生物灭杀与腐熟制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C2019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功率器件热电复合冷却系统寿命特性及可靠性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8KJB470024)

作者简介:郝心耀(1977—),男,江苏徐州人,讲师,实验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作者:郝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