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2024-04-28

实词虚化研究述评(共5篇)

篇1: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本文以虚词研究为切入点,从断代、词类等角度介绍和评价了近年来的实词虚化研究,并指出这一研究领域的`薄弱点,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作 者:金春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刊 名:学术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H031关键词:实词虚化 研究 述评

篇2: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摘 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 汉语 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义虚化,进而产生了语法化,由动词变为了介词。如:“之”的用法,作为动词时含义是“到……去”,如《归去来兮辞》中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当“之”作为助词放置在动词或者介词宾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就不再有实际意义了,如“何陋之有?”;放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两者之间便可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在时间词或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如《赤壁之战》中“顷之,烟炎张天”;“之”放置于主语和谓语句法成分之间时,没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天之大”。这种语法位置的变化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法环境。

(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介词虚化前很多词语的本义常常与其语法意义存在着差距,但是,词汇本身意义进行延伸后的意义会更加靠近虚化后的语法含义,这些引申义为实词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语义条件。语法化的必要触发条件就是句法环境,与句法环境相比较,语义条件只是产生语法化的可能条件。如:“被”字在经过语法化之后成为了介词“被”。“被”字最初用来表示覆盖之物,而后发展成为动词,如“身被十二箭”。随后在不断地语法化以及与现代汉语相结合过程中,“被”的复杂性与灵活性增加,有了不同语境的多种用法,如“才得知了知县,怎的被那上司因不托人情,不送寿礼,忌才贪贿,便寻了个错缝子参了”“恐被王郎耻嫌丑陋”“二国师晦气,正剖腹时看,被一只恶鹰将脏腑肝肠都叼去了”或是现代汉语中“鲁迅的小说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由此可见,语义条件实际上是词汇意义由具体的实际意义向抽象化含义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是可以促使实词继续虚化的条件。

(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很多语法化词语本身在语法化之前语义已经虚化了,虚化的基础是与之相搭配的宾语的扩展。不同介词在衍生原理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以往的研究成果还是难以解释和介词衍生相关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中对动词选择性的问题。例如动词“倚”,在古代,它是作为宾语而存在的,多为实体。后来,“倚”开始和抽象宾语进行搭配,并且随着时代的演进,“倚”作为抽象宾语的前缀词的用法得到扩展。“倚”在作动词时表示“凭”“靠”,但“倚”单独作谓语或位于连动结构第一动词位置的用法要远远超过“倚”作实体宾语的次数。因此,“倚”+抽象宾语的连动结构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通过研究“倚”的发展变化,同时参照其他已经语法化的词语可以看出,源词宾语的扩展是限制此类介词产生的重要因素。“倚”也只能借助搭配动词的方式实现自身作为介词的语法化,而“倚”之所以无法实现同义词群中的语法化,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它的宾语没有相应地扩展。

三、结语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沈家煊(1994)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介绍了介词语法化的问题,学界对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逐步形成了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汉语基础学科的研究做出贡献。

(本文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综述”科研成果[项目编号:Q2015-067])

参考文献:

[1]潘韬.“以”的虚化:由实词到虚词再到词内成分[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J].汉语学习,2004,(1):

篇3:实词虚化研究述评

关键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虚化现象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教基[2002]26号,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 各中小学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为此, 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 各省市在方案中都强调要与高校招生挂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 这项工作往往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中学轻视、高校招生不看重, 甚至出现学生在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现象。

一般人都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难以量化, 难以操作, 因此会得出学校轻视德育的现象。其实我们看到, 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每个学校都有完善的与教学管理机构并行的德育管理机构, 在党团口有党委 (党支部) 、团委、学生团支部;在行政口有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 (或政教处) 、班主任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很重视, 不仅有年度德育工作计划, 还有各种活动, 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 可以说德育工作抓得扎扎实实。但为什么评价工作却弄虚作假或虚晃一枪, 出现了“实抓德育”与“虚搞评价”的不合拍现象?

二、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现象有多种原因, 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层面来看, 主要有如下原因:

1. 认识上的误区:重视了“评价体系”的甄别功能, 忽视了其导向功能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过分强调评价体系的甄别功能, 特别强调它与高考挂钩, 认为只有与高考挂钩学校、学生、家长才重视。正是由于存在这一误区,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想的是如何使评价结果让高校招生人员认可, 如何使综合素质评价量化便于操作, 甚至有的把各项评价指标换算成分数作为高考的一部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一套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它“有用”“没有用”, 认为能够用于高校招生的就是“有用”, 不能用于高校招生的就是“没有用”, 想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把尺子, 在学生的高考分数之外再找出一把量化尺子, 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按分数或等级进行大排队, 直接用于高校招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一认识误区, 人们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要么尽量分数化, 使它“有用”。或者认为它不能量化, 在高校招生中很难操作, 干脆平时不用, 高考前应付一下就行了, 所以出现了学生造假的现象。从学校领导到老师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影响升学率, 干脆都是“A”, 所以就出现了学校和学生联合起来造假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在不能具体量化的前提下, 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显得很无奈。

2. 在操作上的误区:学校的德育运行体系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不接轨

多年来各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德育体系, 这些体系主要是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未成年人道德规范等制定的。学校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 有些带有创新性, 如“责任教育”“孝敬教育”等等, 找到一个切入点, 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统领起来。学校在制定这些运行体系时主要是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管理的角度, 并没有想把它与高校招生挂钩。而新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往往是政府行为, 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让学校运用, 与学校原来的德育运行体系不接轨, 又强调与高校招生挂钩, 所以各学校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并不运用这些东西, 只有在高考前才例行公事的让学生“糊弄”一番。

3. 评价中的误区:学校实际评价指标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也不接轨

正是由于各学校的德育运行体系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接轨, 也导致了学校在评价中的不接轨。多年来各学校不仅自己研究制定了一套比较成型和成熟的道德教育运行体系, 与之相应的也形成了一套道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有些学校搞得很仔细, 如千分评价法、百分评价法、等级评价法等。甚至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 提倡“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给学生分个你高我低。甚至有的学校搞一些个性化评价, 如读书小状元, 运动小健将等。有的还提出“让学生经常带着荣誉回家”。这些评价并不与高校招生挂钩, 对学生能起到激励作用, 所以班主任和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觉得得心应手。而现在强调与高校招生挂钩, 评价就变味了, 由原来的发展性评价变成了“功利性评价”, 所以学校和教师都变得谨慎起来, 谁也不愿意在事关学生终生大事的高考问题上成为“历史的罪人”。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以上问题不解决, 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会成为多余的鸡肋。如何使学校原有的德育工作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 也需要针对以上原因从三方面入手解决。

1. 在认识上, 不要过分强调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 主要是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教育部在《通知》中提出要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取的做法, 把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 目的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注重学生三年的学业水平,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但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时过分强调它与高校招生挂钩, 并且这一评价体系不是由学校来制定, 而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强化它的甄别功能, 忽视它的导向功能。这一体系的六个维度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基本能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学生在这几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就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发展。所以要更多的发挥这一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而不是甄别功能。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各有特色, 甚至行之有效, 但有的可能没有这么全面, 所以应把评价体系作为激励学生发展的工具,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性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不要过分强调评价体系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 如果做得好, 高校在招生中愿意参考, 便于全面了解一个学生三年的发展;如果高校招生不用, 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了它的导向功能, 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2. 在操作上, 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原有的德育工作经验, 研究制定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运行体系

虽然各学校在原来的德育工作中有成型的运行体系, 但与新课改的要求和新时期对中学生的要求相比, 可能还不够全面、还有差距。所以教育部的《通知》中要求各学校要建立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各学校应该依据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和各省市出台的评价体系, 制定自己的实施细则。要把本校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融入这一体系中。其实各学校的一些做法只要梳理一下, 就能纳入新的评价体系。笔者曾把教育部《通知》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六个方面的内容与原有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做过比较, 发现大部分是一致的, 不需要另起炉灶。

3. 在评价结果上, 主要是发挥它的激励作用, 淡化它对学生的利害关系

篇4:实词虚化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关键词:实词虚化;现代汉语演变;语法理论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63-03

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实词虚化是一个悠久历史、不得不提的关键环节。由于句法发展和交际完整意义表达的需要,古汉语中的一小部分实词在逐渐降低自身原有词汇意义的同时,其内在的语法意义却逐渐抬升,并最终完全失去其自身的词汇意义,而形成完全意义上的虚词,此即为实词虚化。由于汉语史的悠久绵长,所以实词虚化的研究也较为充分,特别是近代学术界引入了当代语法理论之后,实词虚化的语法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词汇意义基础上的虚词演化机制

我们上述论及了虚词的产生原因和实词虚化的机制,但有一点却不容忽视,即汉语中有成千上万个实词,而且仅仅常用的实词数量就数以千计(而且现如今这一数字还在急遽增加),但却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通过这一机制而褪去自身的词汇意义而演变为只具备语法意义、在句中起连接不同成分作用的虚词。之所以会呈现出上述的区别,关键一点在于不同实词的词汇意义不同,这也就解释了缘何有的实词可以顺利地转化为虚词,而绝大多数的实词却不能转化为虚词的原因。例如,有的实词可以虚化掉其词汇意义而转化为介词,如“被”,而有的实词却只能虚化掉其词汇意义而转化为副词,例如“了”、“着”等等,以上的各种不同的虚化归根结底在于实词自身所具备的不同的词汇意义。再比如,有的实词可以具备多个意象,每一个不同的意象都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也就使得该实词在特殊的意象中才可以虚化掉自身的词汇意义而转化为特殊场合、特殊语境中使用的虚词。换言之,实词的虚化是在其自身词汇意义基础上的虚化,如果没有实在具体的词汇意义作为基础,该类实词是不可能完成向虚词的演化过度的。另外,如果两个或几个实词具备相同或基本相近的词汇意义,那么这一组词若能顺利演变为虚词,那么其虚化之后的虚词的语法意义和作用是基本相同的。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以”和“用”两个词在作为虚词使用时,其基本的语法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即作为介词和连词使用。当二者作为介词使用时,例句如下: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果息王》)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息王》)

以上两句中,“用”和“以”都是作为介词来使用的,前者译为:我听说过用华夏文明来改变蛮夷部落落后的文化,没有听说过被蛮夷部落的文化所改变的。在本句中的“用”是“使用、利用”之意。后者译为:用廷杖杀人于用刀刃杀人,有什么区别呢?在本句中的“以”也是“使用”之意。

众所周知,我们知道语言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即语言的发展演变总是呈现出不均衡状态——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的发展状态、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三者之中相对滞后的元素就会制约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同样,语言三要素内部的任何一种的发展也是这样,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上述论及的有的实词可以演变为虚词,而有的虚词却不能演化为虚词,以及部分实词具有多个不同的意象,而仅仅其某一个或某几个意象可以演化为虚词,都说明了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均衡性。推陈出新是世间万物发展演变的正常规律,而语言的发展同样也呈现出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规律,具体体现为旧质要素的逐渐消逝和新质要素的更替上位。具体到词汇发展和实词虚化理论而言,当表示某一个或某一类特殊意义的虚词消逝之后,其位置和作用必然会被新的虚词而代替,而不会出现虚词表达的“真空”,以此来推动语法、语言体系正常运转和正常的新老交替。例如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即”这一虚词,很明显,其虚词的意义是由实词“即”虚化而来,主要表示“靠近、接近”之义,而随着对时间的发展和语言的逐渐变迁,作为虚词用法的“即”字的使用频频逐渐在口语降低,并最终消亡。而该词在消逝之后,其所要表达的语法意义并没有随着词语的消逝而逐渐消亡,其意义逐渐由另一个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虚词“就”来替代。由于后者也是由实词“靠近、接近”之意演化而来,因此并没有出现虚词意义的消逝。以上种种都反映了实词虚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演化机制,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实词虚化是要基于其自身所具备的词汇意义而进行的,这一点是实词虚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关键和核心。

二、实词虚化的逐层演变规律

在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虚词所包括的范围往往有着不同的界定。现如今学界较为公认的古汉语虚词主要有十八个,分别是:焉、也、以、因、于、乃、其、且、则、者、之、而、何、乎、若、所、为、与。而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古汉语在演变过程中虚化出了为数众多的虚词,因此在数量上与古汉语中的文言虚词相比有了大大的提升。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我们将其划归为了不同的类别,分别是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助词等几大类。而在以上几类不同的虚词中,其虚实程度却不尽相同,意义最虚的是连词、副词,其次是介词,而介于半虚半实之间的则是副词和代词。换言之,在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中,大多数实词一般实现虚化为连词、副词,然后在演变为介词,最终才完全虚化为词汇意义最为空泛的副词、代词。

例如,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连词“以”,在上古汉语中是一个词汇意义较为实在的实词,而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虚化为介词,起承接作用,最后才慢慢转化为连词的。

再比如,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意义的连词“但”,在上古汉语中是一个具有完全实在意义的实词,而最后随着语法的演变才逐渐虚化为副词,其副词意义是表示“小范围、小场合”等,并再经过一段的时间后才逐渐发展成现如今的连词的。例句如下:

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后汉书·华佗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以上两句中的“但”都已虚化为了虚词,但由于此二者处于不同的演变阶段,因此尽管都显示出了虚词意义,但两个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也不尽相同。前一个“但”表示转折意义,其词汇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其正处于实词向虚词(副词)的虚化阶段,因为其还带有一部分的词汇意义,而且其自身的语法意义也相对不太完善。而后一个“但”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则有了较大的改变,其表示条件,词汇意义为“只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若”,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得出此时该词的语法演变已基本完成,即实现了由实词向虚词(副词)的完全演变。

通过以上几个虚词的自身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实词在虚化的过程中是逐层进行的。实词虚化之所以会呈现出以上这些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方面是,上述论及的实词虚化要基于该词的词汇意义,不同实词的词汇意义不同、意象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使得它们在向虚词转化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进展也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则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体现为不仅不同时期实词虚化的进程不完全相同,而且就某一类词本身的虚实转化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使用范围。

词的某一词汇意义向某一语法意义转化有一个过程,也是有层次渐变的。直到这一转化成完。“了”由动词演变为助词,我们分三个步骤来细化“了”由实词向虚词的虚化过程。

第一步,“了”一般用在其他动词之后,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动作的完成。例句如下:

秋收了,先耕荞麦地。(《齐民要术》)

在上面的例句中,“了”此时仍是充当动词角色,由于其用在了另一个动词“收”的后边,使得“了”自身的词汇意义得到了虚化。换言之,上古汉语中若出现两个动词连用,即“动词+动词”的结构、且前一个动词的词汇意义要强于后一个动词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全前一个动词的词汇意义,后一个动词一般会虚化掉一部分自身的词汇意义而保留大部分语法意义,二者结合构成新的词(或词组)打下基础。

第二步,在下一句中,“了”虽然仍带动词性,且虚实的界限还稍显含混,但其虚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例句如下:

二三豪杰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杜甫诗·《洗兵马》)

在这一句中,“了”用在句尾,且用在动词词组“整顿乾坤济时”之后。在这里若想了解“了”的虚化意义,须首先了解其所处的整体句法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整顿乾坤+济时+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法单位,其中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整顿乾坤”、“济时”和“了”。在这三者中,第一个要素“整顿乾坤”又是由“整顿”+“乾坤”构成的“动词+名词”的结构,即动宾结构。不仅如此,后一个要素“济时”也是动词+名词”的结构,也即动宾结构。换言之,在以上句法结构中,除“了”之外,其余的构成要素都是以词组,而且是动宾词组的形式作为一个成句单位出现的,而“了”本身的动词性与前面的两个动词“整顿”、“济”相比就稍显薄弱,再将其与前面的动宾词组相比较,其东西性弱(即词汇意义弱)的劣势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全之前两个词组的词汇意义,也为了实现整个句法结构的完整,“了”只得褪掉自身的词汇意义,而强化语法意义,为整个句法结构的完整来服务。

第三步,“了”完全虚化成表示完成语气的助词。例句如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在这一句中,“了”用在“白”与“少年头”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句中,“白”的词性由形容词活用为了动词,即“使……白”的使用用法,在这种情况下“了”为了配合之前的“白”的使动用法,就完全虚化为了助词。

通过“了”的虚化过程,反映了实词虚化,从萌芽到形成,常常要经历由浑沦到明晰,由不定型到定型的道路。

三、实词虚化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陈望道先生曾说:“虚字所以成为虚字,好像便在它那意义是跟着实字变,有时还跟着句子的组织变。”实词虚化的可能,一方面是语言表达上的需要,另方面是这词在句中结构中的地位。一般说来,凡是在表达中具有特殊作用而且同词汇意义较强的其他实词经常取用的,就是有可能虚化。一个动词,如果用在另一个实词意义较强的动词前边,就有可能虚化为副词,一个形容词,如果用在一个实词意义较强的动词或形容词前边,也有可能虚化为副词,前者如“比”(“再战比胜”)“同”、“向”、“更”、等等;后者如“独”、“徒”、“必”、“正”,等等。一个动词带着宾语位在句中某一动性很强的动词前边或后边,就有可能虚化为介词,如“向”(“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余虏走向落川。”)一个动词经常用在实词意义较强的另一动词后边,也有可能虚化为助词,如上文所述的“了”,另如“次”、“取”:

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只是说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至于这些词虚化以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则是由该词虚化的基础义和在句法结构中的关系决定的。

代词是半虚半实的,常常可以演变作最虚的连词。如现代汉语中的连词,“那”、“那么”,就是由指示代词演变来的。文言中的“斯”、“是”等代词也演变作连词,例句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老子》)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柳宗元《封建论》)

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管子·君臣》)

文公以此人是霸。(《韩非子·难二》)

“斯”、“是”原都是指示代词,用在这里已是连词了。这是由于指示代词的指示、称代作用,是转化表示承接的内部依据,同时,“斯”、“是”用在两个词组或分句之间,承上启下,是转化作连词的外部条件。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人类思维的日趋精密,表达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句子结构也逐渐复杂化,作为语法手段的虚词,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得”由动词演变作助词,就是由于补语发展的结果。远在汉代,动词“得”就常用在其他动词后边作补语,仍是“获得”的意思,到了魏晋南北朝,用在动词后边的“得”已有了“可能”的意义,,到了唐宋时期,“得”完全成了结构助词,当然,虚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促使语言结构的多样化,精密化。

参考文献:

〔1〕刘永耕.《马氏文通》对实词虚化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向明友,黄立鹤.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J].汉语学习,2008(05).

〔3〕郭利霞.九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7(06).

〔4〕胡晓慧.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向明友,黄立鹤.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J].汉语学习,2008(05).

〔6〕赵玲珍.古汉语中的实词虚化现象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7〕李生信.文言实词虚化的基本因素[J].固原师专学报,1994(02).

〔8〕赵景波.目论实词虚化与虚字活用[J].丹东师专学报,1996(02).

〔9〕闵爽.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从“之”字的演变谈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01).

〔10〕赵玲珍.古汉语中的实词虚化现象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篇5:实词虚化现象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

摘要:语篇连贯对于我们的篇章理解以及会话交际起着非常的重要的作用,作为语篇连贯的手段之一逻辑连接词往往是研究热点,而一些逻辑连接词都是由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通过词汇化、语法化现象而来,那么从认知角度研究实词虚化现象对于语篇连贯的作用,当今学术界讨论的少之甚少。因此,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语篇连贯中的虚化现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实词虚化;语篇连贯;认知;

The Functi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on Discourse Coherence

Abstract:Discourse Coherence has the critical function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and the communication.The logical connectives are the hot topic about Discourse Coherence,while some logical connectives often changed from the words having the concrete meanings by the way of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And there are a few analyses about grammaticalization from the cognitive points.Thus,the thesis analyzes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point.

Key points:grammaticalization;Discourse Coherence;cognitive

一、实词虚化的定义

“实词虚化”即“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一种过程和现象。“语法化”这个概念早在13世纪中国人就已经提出来了,元朝就有“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这样的说法,因此语法化用汉语表达就叫“虚化”。词汇是由“实词”和“虚词”两部分组成,西方传统语言学家认为实词是开放性词汇,由于词汇化问题导致词汇数量的不断增加,而虚词是封闭性词类,数量是一定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以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虚词的研究。然而“语法化”现象却表明虚词的数量会随着人的认知程度不断地增加。因此,认知机制贯穿于整个“实词虚化”的过程。

二、从认知角度分析实词虚化现象

对于“实词虚化”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实词是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这一研究过程多从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探究“虚化”的原因。“得”的语法化分析: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研究方法分析“得”的具体含义。注:此处排除对“得”字通假字的分析。

1.本义:得到,获得 动词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2找到[discover;obtain;find out]动词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3.成功;完成[succeed]动词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4.适,合[fit;befit;suit]动词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5.得意,满足[be proud of;revel in]动词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5.得知[hear of;learn about]动词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宋代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旧说浙东理难,十分公事,绅相晓得五六,唯刘汉弘晓得七分,其他廉使及三四而已。”(古汉语中无晓得一词,由于“晓得”一词由于“晓”不能单独成词,因此古代汉语中的晓得“得”便表示“可能”,放在动词后,出自于官话之中。由此来说,现代汉语“晓得”一词变表示“知道”)

7.表责任 助动词或附加成分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8.能,能够[can]助动词。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9.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助动词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对于“得”的古代意义,我们便可从以上例子看出,那么“得”在于我们的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否会发生变化,下面从共时角度,让我们看看“得”的代汉语的意义的运用。

1. 本义:得到,获得 动词 例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钱;得奖

2. 找到 动词 例如:寻得

3. 成功,完成 动词 例如:得逞,得志

4. 适合 动词 例如:得体;得当

5. 得意,满足 动词 例如:洋洋得意

6. 表许可 例如:不得随地吐痰。

7.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 例如:办得到 拿得動

8. 表示能够或可以 例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

9. 表某种原因不再进行当前的话题,结束该话题,引入下一个话题

表不赞成某种说法或做法(得了,得了吧)

回应对方,同意对方的请求或建议

根据对方或自己前面说的话,引出下面结论

对于以上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得”起先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后“得”由“获得”“得到”引申出新用法表“找到”,例如:“寻得”一次便表示“寻找到”的意思。虽然“得”的意义有了细微差别,但是还没从原来的义位内部中独立出来,还隐藏在其内部。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一个词项不是包括一个固定的、有限的、和独特的语言意义表征,而是提供了一个到达无限多的概念和概念系统的路径,词是灵活的、开放和依赖语境的方式来激活相关的概念系统的。由此可见,“找到”这一词义便是语境激活的产物。后“得”又引申出“成功、完成”这一词义,这便是我们的认知框架的转换,认知框架,Fillmore将其定义为能与场景的原型实例建立联系的 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最简单的例子是词的组合,也包括语法规则和语言范畴的选择。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语境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人们的认知空间正在构造中,语境的变换,使得人们构造了新的认知空间,由于对理解语言的加工,人们在话语理解中不断地变换框架,根据语境的变化会不断地进行语义的重新分析,即框架转换。框架概念通常与话语的情境相关,由于“获得”一样东西和“完成”一件事情都是属于同一认知域即“行”域,而且它们的认知框架根据语境意义可以转换,例如“得”便有了“完成”的意思。例如:

a)韩国代表团是一支令世人瞩目的劲旅,在上届奥运会上获得12枚金牌,排在苏、美、原东德之后名列第4。

b)这个阴谋虽由于当地居民的坚决反对而未能得逞,却从此隐伏着进攻卢沟桥的契机。

这两句话中的“得”都属于“行”域,由于根据语境的作用,认知框架进行了转换,由关于奥运会的情境转换到了关于阴谋的情境中,那么“得”的含义自然由“获得”转变到“完成”之意。“得”所含有的“适合”意义便也可由此理论进行解释。

接下來,“得”所含有的“得意、满足”这一意义便是隐喻机制的体现,隐喻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得到”到“满足”便是“行”域投射到“情感”域的隐喻,“情感”域比“行”域更抽象,由于“情感”域和“行”域的两个总体概念结构有相似之处,而且在投射过程中保持不变。“行”域表示从某一阶段到达另一阶段的一个行为过程,而“情感”域则表示“心理状态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这是词汇化得一个普遍现象。以上分析说明“得”的词汇化现象的词性并为改变,仍为动词。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得”还有情态动词的含义,表示责任、义务、许可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隐喻机制对于实词虚化起的重要作用,表“许可、允许”进一步虚化到“可能”等意,从认知角度分析,由“行”域投射到“知”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事情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知”的概念比“行”的概念更加抽象,所以用前者隐喻后者。但是“行”域是如何投射到“知”域上的呢?我们可以看到“行”域和“知”域都表示克服某一阻力这一概念,如“许可”表示某一行动阻力被克服,“可能”则表示做出某一推断的阻力被克服。

同时,在实词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词义的泛化,泛化是指一个实词的语义成素部分消失,从而造成自身适用的范围扩大。以“得”的虚化过程为例,由于虚化有程度之分,“得”由具体含义的实词变为虚词后,再出现了虚词的虚化现象,也就是说虚词变成了更虚的成分,例如“得了”这一词语,即变成了口语词。例如:诸葛亮一听就明白了。心说:这不是让我造箭啊,是变法儿要我脑袋呀!工、料都不凑手,怎么造啊?一琢磨:得了,干脆我“借”去吧!(相声《草船借箭》)“得了”这里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继续当前的话题,于是结束该话题,以引入另一个话题。那么如何会产生这种意义呢?通过其语境可知道诸葛亮在没有工、料的情况下,对于造箭很无奈,这一情景之下,他迫切想结束这一话题,由于“得”通过隐喻机制从“获得”之义变到“完成”之义,再通过泛化机制,使“得了”具有此含义。

英语与中文一样,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虚化现象:在沈家煊的《实词虚化的机制》一文中便有对since一词的分析:

a.I have read a lot since we last met.(时间)

b.Since Susan left him,John has been very miserable.(时间/原因)

c.Since you are not coming with me,I have to go alone.(原因)

在(b)中since一词表示“先发生的词是后发生词的原因”,根据语境进行推理,可发现since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在(c)中since一词表原因的含义已经固化,这是我们认知中所存在的推理机制产生的重要作用。像这类的词还有很多,比如:way表示“路”,为实词,后被虚化后,变为副词,例如:“by the way”一词,表示“顺带说一下”,已为连接词。所以虚化现象对于篇章的衔接也是起一定作用的,下面我将从认知角度探讨实词虚化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三、实词虚化现象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上一篇:看飞机的作文下一篇:水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