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2024-04-22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精选9篇)

篇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以及经典体现,它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的整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同时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 19 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反思对象,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发展、劳动者生产劳动,以及战后国家的现实状况出发,站在实际情况及需要的立场上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因而马克思发展理论有着历史实践性和批判现实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反思。马克思发展理论,第一次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对其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和体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人类为了生存,就要消费物质资料要消费物质资料,就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消费的存在就必须有生产,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即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物质生活的生产中,必然要研究分析生产力本身,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俨然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也是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内容发展是人类历史变迁的永恒主题。

马克思认为: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最初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在总体水平上是落后的,但是生产力本身缓慢地发展,并且形成了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在社会发展中,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旧有的生产关系却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种社会关系也必将被扬弃,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资产主义社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和过往世代相比,这时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后者的总和还要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势不可挡的趋势。机器的大规模使用,自然也逐渐被征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之前无法想象的轮船、铁路、电报都出现在大工业生产中。从生产力本身来看以及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飞跃的进步,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人的发展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也促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从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根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也就是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以致上层建筑不断变化,从而使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客观

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认为: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表现。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些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人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保证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保证社会有序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会因为一定的生产力,使得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形成互相的关系,任何的前一代都会给下一代留下生产力,留下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每一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都影响着后续社会的进步,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最终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的变迁。没有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可能,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如何的程度,还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停滞,民不聊生时,最容易发生社会动荡,更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

人的发展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自然与社会的长期发展,赋予个人的一切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潜能。它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应树立协调的 人本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加强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内容。具体说来人的发展的表现包含着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四个方面:其一,个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它主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其二,自由时间的增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会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从而使人的自由时间增多。其三,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的日益普遍,使得人对社会关系有了共同控制的能力。社会关系是在人们日常的实践生产活动中展开的,人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活交往关系等等,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而且个人之间实现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共同控制,将各种社会关系维系、处理,实现个人的发展。其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内的个体素质的独特性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只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才可以实现社会自由地发展,“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它也构成了马克思发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发展理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强调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一,遵循和谐共处的原则。重新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将两者看作是单纯的利用和被利用、改造和被改造、征服和被征服的对立关系,而是看作是一个共生共荣的整体。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补偿、养护、建设自然的责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第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协调的基础上,人类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维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力,确保自然界能够长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类福利的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既强调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满足,又要保障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第三,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原则。实现人、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减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防止社会因不堪重负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保护自然界的再生循环能力,既使人们从大自然那里不断获得正面回报,又使社会的繁荣发展获得生态文明支持。

因此,马克思发展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发展进程也是受到一定规律支配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都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才是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理论,从而改变人与自然相对立、人支配自然的传统观念。

马克思理论自创立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马克思发展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求得进一步的完善。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基本原理会不断地同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因为这种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而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马克思发展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马克思不是用先天的观念来解释历史,不是关于社会发展的认知图式,也不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计,而是对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和原则性说明,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更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历史”,而是在研究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因而它才体现出显明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

马克思从各个角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发展进程、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同,都是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级社会阶段,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于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敏锐洞察和长期研究,因而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是对往历史发展的详尽分析,而且对研究当代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随着人们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发展理论依据、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既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积极应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重在探索象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加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在发展的目标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的战略构想等方面均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将发展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形成了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

篇2: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中文摘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充分吸收先进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问题做出过许多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东方社会时,结合俄国仍保留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等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论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理论,并把它付诸于实践,从而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从实践中证明了这种跨越理论的科学性。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理论,但已经有了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的思想,并且对此作了极其艰难的探索,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为赶上发达国家,努力实现现代化,毛泽东提出了赶超思想,并掀起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了第一代领导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战略和过程作过有益的探索,并把握时机,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异常迅速的...【英文摘要】In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commodity economy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ow to fully absorb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e outstanding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realizing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history, is the major issues, is classic Marxist writ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great historical subject.Classic Marxist writers made many science this question discussed.Marx and Engels in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Oriental society still retains th...【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跨越理论 生产力 发展

【英文关键词】Marxist theory of striding-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evolu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论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及其发展3-59

Abstract5-6

二、研究现状9

绪论9-1

1摘要

一、选题意义

四、论文1.1 马

三、研究方法9-10

创新10-1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11-21

11-1412

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理论的明确表达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仅限于西欧各国

1.1.1 资本主义1.1.2 俄国农村公

1.1.3 俄

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本条件12-13国社会成功跨越资本主义的标志13-14越理论的内涵14-16客观条件的14-15性辩证统一的15-16

1.2 马克思恩格斯跨

1.2.1 跨越发展得以实现是必须具备主1.2.2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普遍性和特殊1.2.3 世界范围内人类的普遍交往

1616-21

1.3 正确认识跨越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理解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实质——首先是生

16-17

1.3.2 实现生产关系的跨越后必须

第二章 列宁对跨越理论

产关系层面的跨越

紧接着实现生产力层面的跨越17-21的深化和发展21-27论21-22

2.1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

2.3 列第三章 新中3.1 新中国成3.1.1 新中国

2.2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践22-24

宁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4-27国成立后跨越理论在中国的深化及发展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思考成立后毛泽东的”赶超思想”27-29想的经验总结29-30及发展30-37的论断30-3232-3434-37

27-3727-30

3.1.2 对毛泽东赶超思

3.2 改革开放后跨越理论在我国的深化

3.2.1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2 江泽民关于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思考

3.2.3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总结第四章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

4.1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实现生产力跨

4.1.1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8-39

4.2

——工业信息化37-44

越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37-39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性37-38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必要性

走工业信息化道路是当代中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39-44

4.2.1 “工业信息化”道路的提出39-41

4.2.2 结语

“工业信息化”在生产力跨越发展中的具体体现41-44

44-4547-48

参考文献45-47致谢

篇3: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在高校的高等教育中,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是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使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就要注重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最终要的就是要使学科建设好,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得到发展,只有这三者共同发展建设,才能使精品课程办好。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精品课程,这门课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立,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课程就失去了精髓,没有了魅力,也无从论其精品性。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为其发展的根基,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说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而建设的。这些例子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有很多学科起支撑作用的,才能使得这门课程得到快速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持,它使得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门课程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一种一流的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的队伍和管理方面,都要做到一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通过向学生们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原则、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2.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体现在这门课程是一门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课程,课程的质量是优质的,教学是一流的。要使得这门课程继续得到发展,就迫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并支撑这门课程的建设。

2.1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吸引力,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性首先体现在其吸引力上,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会深入学生心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过于抽象,吸引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研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2.2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影响力,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这种理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这门课程的真正影响力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严格的教学纪律要求,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解决已经无济于事,必然要求上升到学术高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研究,使其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结语

篇4: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在哲学的层面上,人的能力可以归类为两大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是人的认识能力的运用与实现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产物,而对世界、社会、人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则是所有理论中的精华所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于肤浅的、混乱的、歪曲的、主观臆想的认识与思维的结果而言,对世界和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功能总体上来自改造世界的需要。因为,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人的活动伴随着生动活泼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活动不仅是有欲望、意图、动机的,更是有计划的对物质存在状态的改造。为了计划的合理与改造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把握环境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理论的功能正在于提供对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的知识。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也是这样,它之所以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而对世界的现当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伟大的理论成就,正是因为它具备并实现了其理论功能。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理论贡献。前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概括出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描述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进而揭示了存在于这个运动过程中的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指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对于了解作为集体、群体的人类自身的活动的规律,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贡献。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不带偏见的学者的承认,在许多的相关哲学、历史、政治学说中,也成为分析的框架和常识。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其影响力更加显著和普遍。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欧洲。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已建立和巩固,在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创造出了经济的奇迹。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也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造成的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和政治动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的困境而产生出来的,是那个特定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要求,回答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和同时代其他相关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高明,更是伟大之处在于,它根据对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深入的研究,洞察与揭示了隐含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向,并以此为根据,为资本主义的痼疾的解决指出了大方向,也因此而成为影响最广泛的、世界性的思潮,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导,塑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二十世纪的世界的形态和历史。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仍然是任何人也遮蔽不掉的。2007年由美国引爆的经济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完全可以预言的,事实上也只有马克思的理论才对此有最深刻、彻底的解释。所以自本次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马克思热,马克思的《资本论》脱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虽然也经历了高潮与低潮,也有不得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良,有很多变化,但是其基本的性质和逻辑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并未过时。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应该继承什么,如何继承?

首先,应该继承是什么?大致看来,对理论的继承应该有这样两种类型:1.作为对一段历史有巨大影响的理论,随着时过境迁而成为知识、理论传统的一部分;2.因为仍然保持了对事物的解释力而继续存在、创造性地运用于现在的理论、学术实践中。属于这后一种情况的理论又可区分为两类:第一类,那些最一般、最具普遍性的原理;第二类,那些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主要属于上述第二种类型,也大致是如下两类: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那些反映了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仍然有效的部分。符合第一种情况的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形态都是有解释力的,有效的;符合第二种情况的,比如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发展趋向的揭示,直到今天仍然是有效的,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它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着,资本的逻辑依然如此,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如何继承?总的说来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至少应该坚持这样两个原则:

第一,立足于现实,满足实践对理论的需求;

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有新事物、新问题产生出来,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追踪,理解、解释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社会生活的无论哪个领域,就活动主体的观感而言,都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的意识、思维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识之所以能不断演化到如此高度发达的水平,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功能和作用。同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也来自它对新事物、新问题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和贡献,也就是说,它的生命力,一方面来自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一方面也必然取决于它对于现实问题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持续不断地关注,不断做出新的解释,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保持自我批判精神,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发挥作用、实现功能。具体地说就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深入地研究和思考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新问题,并尽其所能地做出了合理的、合乎实际的解释,并由此成为了一种为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所广泛接受,对世界现代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学说、理论、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继承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满足现当代国际、国内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能否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提供解决问题的切于实际的方案。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

第二,保持开放性,与各种相关理论观点、学说积极地交流;

在辩证法看来,因为世界上的事物,事物内部的诸要素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所以,世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开放的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的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作为众多理论中的一个流派,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面对这样一个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主动地、密切地关注世界、社会、实践的状况与变化,密切关注其他的理论流派的状况与变化,在与它们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得到矫正、丰富、完善,不断得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但是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是必须注意把握好的问题。关于如何开放可分两方面看:第一.对客观物质世界、社会、实践。这里强调的是要尽可能全面、客观的了解对象的历史和现状,其变化及其发展趋向;第二.对历史上和同时期的其他理论观点、流派,要以扬弃的态度去面对。首先是要了解对方的观点、立场,它的渊源、客观基础和内在逻辑、理论依据,进而以批判的眼光,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握好开放度的问题同样重要。最要紧的是不能在开放中失去主体性,丧失原则、立场,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原理。

篇5: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1.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②。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获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革命和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发展。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时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经历的四次重大发展,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者一脉相承、延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实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实践,由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孕育出来的全党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 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方面,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面,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方面,提出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主张,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更广领域中、更宽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篇6: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一、关于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全国成人中专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邓小平理论与实践概论》的第一章第一节。编者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两个方面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地位;强调了理论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和实践、思想、群众基础等。了解邓论产生的过程及历史地位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理论等的认知前提。

本节是邓论实践概论的开篇。针对对中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地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2、3、4、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并最形成能列举现实生活的实例,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情感价值目标:团队、实践、创新的重要性

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内涵;关键是把握邓小平理论不是个人的教学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邓小平理论是门枯燥的学科,感性的认为就是“上政治课”,中专的学生一般都只重视学习技能,对文化课特别是政治课都没有兴趣,甚至反感。因此,传统的讲授方法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纯理论的东西在了解上也有困难,要想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多创新。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讲解,要遵从“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思路,列举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历史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说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形成对三者是一脉相承的体系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形成一个认识:创新必须以实际相结合;集体智慧的重要性等

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以“对比讲授”的方法,列举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经济、政和文化状况(主要是图片的形式——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并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结合时政:汶川地震、奥运会等)一个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邓小平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教材的教学重点:根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和实践思想基础,理解

通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颂改革开放的历史伟绩,引出邓小平其人,其历史功绩;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探究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历史地位等

以感知为主,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巨变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巨变的原因——理论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学时数安排是1课时

三、主要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先抑后扬的教学模式,即“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不利因素——感知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首先了解学情

同学们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态度、原因——教学目标对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必要性(矛盾)——引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中专学生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才能找到学习和考试的平衡呢?请跟老师一起进入课题

(二)主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设问:这首歌曲歌颂了谁?从而引入

2、讲授新课:以邓小平理论产生根源的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把握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感知改革开放前后的现实图片,说明变化的根源——先进理论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参与:说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邓论指导下中国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课堂小结: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你们觉得幸福吗?我们幸福的根源是什么?——那你们要不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产生共鸣!

四、教学效果评价

第一节课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让在思想上认同学习邓论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参与(列举的案例论证等)、丰富教学内容,容教育于教学中,降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会被激发!

柳市春华

篇7: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发展的根本理论原则,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富于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探索,找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认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对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共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取向改革实践的发展,从用什么方法才能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邓小平提出至高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只有把计划经济而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所以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后,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市场“。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因为这一精辟的论述,使我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为我们把经济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所致力于解决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中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尤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实践意义和时代特征。

邓小平理论始终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它紧紧把握住了中国的现实国情,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结合。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闻名于世而经久不衰的保证。正是因为这样,邓小平对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十分重视,提出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而邓小平理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分不开的,都是从国情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民群众在现实实践中创造而概括出来的。

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邓小平对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和时代基本特征的新概括。这一理论贡献本身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是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最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确实形成了新的独立的科学体系。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看,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极其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从其解决的问题看,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它所涉及的领域看,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确实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发展看,它完全以实践为基础,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篇8: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读后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一、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

立场是思想的第一个信息, 也是最基本的信息, 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立场的选择主要体现了特定主体对社会部分或整体的某种归属需要, 即通常所谓站在哪一个阶级、阶层、集团利益或社会全体利益方面的问题。故而人们所说的立场一般是指阶级立场。不同的主体面对问题时所做的抉择各有所异, 其对问题的思考方向和对相关信息取舍的尺度都不同。这一切皆因思想者背后的立场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立场即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

马克思主义既是主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学说, 又是捍卫无产阶级利益的学说;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来实现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 进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因此说,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坚持无产阶级立场”。[1]马克思主义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思想体系的一个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坚持无产阶级解放的核心理念, 是因为无产阶级解放能够解决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恩格斯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准确解释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的根据:“现代社会主义, 就其内容来说, 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 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2]P719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 无产阶级是指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处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 是通过利益的差别激发人们竞争能力的途径来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益差别的出现和扩大是必然的, 这种利益差别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状态, 最终导致贫困无产者的出现。无产阶级是社会存在剥削、压迫乃至不平等现象的最后标志。而只要存在着无产阶级, 就表明人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就是消除这种无产阶级现象。这只能通过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独裁等弊端, 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 但资本主义制度真正实现时不仅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些原则, 相反, 伴随贫富两极分化的还有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的经济危机。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 提出“公有制社会”药方以图改造世界, 但唯心史观的限制使他们始终没能找到从私有制走向公有制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止步处开始新的探索, 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始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 最终成为社会主义者。立场选择决定了理论追求的价值目标。他们通过欧洲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发现了蕴藏在无产阶级中的强大力量, 找到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从而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途径, 使社会主义具备了实现的逻辑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实际上成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标志。

(二) 马克思主义立场也是人类立场

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 认为无产阶级解放就是全人类解放, 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人类实现完全平等的标志, 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因为无产阶级解放不过是人类解放的特定时代形式, 人类解放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目标。

人类解放之所以取得无产阶级解放的形式, 不仅是因为无产阶级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痛苦, 还因为无产阶级身上的痛苦同时是人类最后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存在意味着“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1]P15同时, 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 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P273无产阶级只要取得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胜利而解放了自己, 整个社会甚或整个人类就只剩下无产阶级一个阶级, 也就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了, 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类自由平等由此实现。

(三) 无产阶级概念的衍生解释

在当代,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优势逐渐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占优势演进, 社会分工格局的变化引起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的重大变化, 仍用无产阶级概念指称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工人已不合适。一方面, 各行业的产业工人多少不同都拥有各自的私“产”, 一无所有的传统无产阶级几乎消失殆尽。另一方面, “产”的概念也不同了, 它已不再单指马克思时代决定生产基本面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更是指其使用权。在此情况下, 我们应该拓展无产阶级概念外延, 使它具有更强大的指称能力:它泛指社会中所有处在弱势地位的阶级、阶层或分工集团;无产阶级概念的衍生解释应该而且必须能够反映现时代的弱势群体情况, 它可以指原来意义上的第一、第二产业中的体力劳动者工人和农民, 也可以指第三产业中的从事简单脑力劳动的服务人员。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具有厚重的人文背景, 表达了对占人口大多数社会成员弱势地位的深切关注。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在当代体现为捍卫弱势群体的利益。

无产阶级概念的衍生解释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如果只承认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 其解释力只能局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如果同时承认无产阶级概念的衍生解释, 则其解释力可以拓展到资本主义的当代及社会主义的当前现实。

(四) 马克思主义立场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立场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规律, 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清晰出来的规律性选择, 是优化人类生命过程的客观需要。因为: (1) 尽管人类还时常面临各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力, 但“在所有自然力中, 只有人能够利用其他自然力因而成为最强大的自然力;人与人的合作就成为人对自然力利用的最高形式”。[1]因而, 人类发展中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最容易壮大人类整体实力, 提高人类整体面对自然界的能力。 (2) “在所有生命物种之中, 只有人类才能构成对自身的真正威胁;因为人是唯一通过外部文化积累优化自身生命存在因而取得加速度发展能力的物种, 也是唯一可能由于内部对抗导致自身安全问题的物种”。[1]人类内部竞争是人类能力的对抗, 是解决人类有限资源如何分配的途径。人类对弱势群体的扶助, 使有限资源较为合理的在各阶级阶层之间配置, 解决弱势群体的温饱和生存, 能够防止和化解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可能潜在的因资源配置不均而产生的矛盾, 消解内部对抗, 提高人类整体生命安全的系数。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实践体现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实践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 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针对的是忽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 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 针对的是那种见物不见人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目的就在于改变原来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 改变忽视人的生命和存在的片面性, 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 实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原则中“人”显然是全称指谓的, 是针对全体人的, “全面协调”原则强调的是全体人利益的横向展开, “可持续”原则强调的是全体人利益的纵向展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主体方面判断, 可以指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得到完整的、分层次的、分阶段的体现, 其中包括不同能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劳动者利益被兼顾。从客体方面判断, 可以指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完整体现, 其中包括工资待遇、交通通讯、环境条件等得到渐次发展并归于同等的发展。由此,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片面及不足, 开始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突出可持续发展, 把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融合起来,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弥补以往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创新了经济增长理论, 从而纠正了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奠定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正是科学发展观能够改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优势所在。中国需要运用国家调控方式干预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 使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以此控制资源占有总量, 避免过度消费对资源环境造成的损害。科学发展观正是坚守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发展观, 而这也正是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关键所在。

当前, 体现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这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实现;要赢得发展就需要张扬脑力劳动的作用。一方面, 要批判自由主义者把竞争失败完全归咎为失败者自身努力程度不够, 从而理所应当地独享发展成果而弃弱者于不顾的做法。另一方面, 也要改变传统社会主义忽视脑力劳动者主导作用, 以牺牲其利益换取“社会平等”的做法。根据当代发展的事实, 充分肯定脑力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重大作用, 承认脑力劳动者创造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 对脑力劳动者的激励将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历史上形成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对立, 主要是因为人类此时还没有能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 主要是受教育条件的限制, 只能运用竞争方式把这种条件提供给胜利者。而今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大力普及与发展教育, 历史性地改变体力劳动者的面貌和地位,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余金成, 马武刚.马克思主义立场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承诺[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16-2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9: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发展述要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30-03

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技革命和机器工业的发展,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另一方面,人们沦为机器的附庸,经济上被统治,政治上被欺骗,自由上被操控,道德上流离失所,情感上无家可归。人们似乎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丧失了主体性,变成了客体。异化现象加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注意到了这些变化,为了扬弃异化,重拾人的主体性,实现主客体的辩证统一,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他们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吸收了异化范畴,阐发了一系列关于异化的理论。

一、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一)物化的概念

实际上,卢卡奇是以其敏锐的理论洞察力,从马克思晚期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推导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似的物化理论的。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他借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来表述了自己的物化概念“一个人的自我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某种客观的和独立于他的东西,某种靠了外在于人的自主性而控制着人的东西”。卢卡奇的物化定义同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表述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二)物化的表现形式

同马克思相比,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具有把传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批判转变为以人的境遇为关注点的文化批判的特征,而且,他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他把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结合起来,从理性,特别是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他指出,劳动者被整合到可计算的机械体系之中,变成了抽象的数字,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吞没和掩盖。这样,通过人的数字化、主体的客体化、人的原子化等物化形式的剖析,深刻地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由于技术理性过分发达而导致的人的文化困境。这实际上开启了新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主题。成为了后来整个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理论基点。在总体上也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异化现实的切入。

(三)消除异化的手段

卢卡奇提出要扬弃物化,克服被普遍内化的物化意识,就要坚持总体性原则,指出无产阶级是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在异化的消除过程中,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尤为重要。他认为扬弃异化,有赖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他看到了无产阶级作为历史的主体的作用,但他把意识批判当作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主要手段,使他总体理论框架缺少实践的支撑,但正是他的物化理论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使他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和创始人。同时,他认为的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心理性的多方面的转变,这就为马尔库塞的总体异化理论和弗洛姆的心理学异化理论打下了基础。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延续了卢卡奇技术理性批判的方向,另一方面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关于性格结构的理论,对于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性格结构和异化心理机制做了鞭辟入里地分析,尤其是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他们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的交汇处入手,尝试着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对于现代人的心理机制的异化做了批判性解说。

(一)马尔库塞的总体异化理论

1.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在以科学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相对富裕的消费世界中,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这里所说的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工人的“自我折磨、自我牺牲”的异化劳动,而是人的自愿的、带有享乐性质的物化活动。人不再作为社会反抗力量,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的人”,即没有了批判与否定,只有肯定与接受。这与卢卡奇的物化意识本质上是一致的。

2.“总体异化”理论。马尔库塞在对科学技术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异化观——总体异化,以此为核心,对造成人类当代生存困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刻地分析与批判。

他的总体异化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做了“人的本质”的理解。他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指现代社会中的劳动形式构成人的异化、生命的贬损,人的实在的歪曲和丧失,这就是人的“总体异化”。这个“总体异化”的提法,表达了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特征。在他看来,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异化,而且表现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心理、生理以致语言等领域的“全面异化”,被异化的不仅是工人阶级,也包括资本家,甚至异化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命运;异化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它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共存。

3.异化的扬弃。马尔库塞在探讨技术异化的扬弃问题时,提出对理性的改造问题,呼唤一种在技术理性之中纳入价值要素的新的理性,它包容价值、艺术等人文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扬弃技术的异化,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自然的解放,而这也就是人的解放。

由于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革命根源于人的本质的总体颠倒,克服异化在于就要用属于人的本质的财产去代替私有财产。因此,他的革命和社会主义观,也是总体性的。他不赞成对社会单纯的经济或政治上的变革,而主张总体革命,实现总体社会主义。他甚至对马克思废除私有制的观点有不同见解,将废除私有制看作是废除异化劳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在本质上是一种为了人的本质的新形式的个人主义,马尔库塞在这里描绘的是一种超越阶级界限的异化现象,忽略了扬弃异化对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不同意义。

(二)弗洛姆的心理学异化理论

弗洛姆对异化的解释,是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为基础的。他对于现代人的异化心理机制分析最多。他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心理学化。抽掉了异化劳动对工人在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残这个物质前提,使自我异化变成抽象的人的自我感觉和主观体验的事情。在他看来,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异化主要是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

1.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人的个体化导致自由的增长,同时使人孤独感增强,有可能产生逃避自由的心理冲动。但他认为人并不是命定地要走逃避自由的道路,人的真正出路在于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他首先强调用爱心去工作,发展人的自我和个性,实现人的潜能。弗洛姆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克服异化的方式丰富了哲学研究的方法。

2.社会改革方案。和马尔库塞的总体异化一样,他认为异化普遍化到人们生存的各个领域。弗洛姆认为,必须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层面上推进根本性的转变,确立健全的人格和社会。他提出了贯穿着爱和理性相结合这一核心思想的改革方案,包括改善工人劳动境遇经济改革方案;完善民主制度政治改革方案,以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为主导的文化改革方案。这些方案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弗洛姆异化理论缺陷。弗洛姆认为异化的产生是由于抽象的主观体验并非由于资产阶级所致,所以他认为克服异化的途径是进行道德的自我修养,通过弗洛姆这样的心理学化之后,异化理论显然失去了任何社会革命的内容。在弗罗姆的影响下,这种心理学化的异化理论在西方哲学社会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三)哈贝马斯的技术异化与交往行为合理化观念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技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哈贝马斯也正是通过技术理性批判这一主题提出了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核心思想。

1.技术异化。哈贝马斯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它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属性,即它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为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异化力量。在这一点上他延续了深化了卢卡奇和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特点。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对他技术异化的原因做了别样的剖析。

2.技术异化的原因与扬弃。哈贝马斯的理论从把人的活动区分为“劳动”即有目的的、合理的或工具的活动,以及“相互作用”(交往)即沟通性活动入手。他说,前者是按照建立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技术规则而进行的,后者是按照对行为的相互期待的社会规范而进行的。在分析技术异化的原因和实质时,哈贝马斯指出技术异化是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因此,要扬弃技术异化就必须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从而以交往取代劳动的核心地位。赋予交往活动以更重要的价值和优先地位。因为劳动主导指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就人本身的发展而言,合理和平等的交往与理解具有更为重要的人本学价值,它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同人类解放的目标是一致的。正是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可以消解科学技术的异化性质。

3.对哈贝马斯技术异化的评价。哈贝马斯在对科学技术异化原因的分析以及扬弃异化的途径的探讨方面比马尔库塞等人更具现实感。在合理的交往行为中,理性开始从意识哲学向交往实践的理性范畴转变,它不再是主体哲学的自我反思能力,而是具有包容性、对话性、非排他性的日常交往实践的交往理性。对于困扰着当代人类的现代性危机做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回应。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离开阶级和阶级斗争,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除,生产方式不变,无论科学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能完全消除技术异化现象。

三、存在主义的异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除早期的卢卡奇和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探讨了异化之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对异化进行了探索。存在主义是把孤独的个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社会与他人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其代表人物既是存在主义者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从《存在与虚无》向《辩证理性批判》的转化。

(一)《存在与虚无》中的异化理论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异化观,是把异化看成孤独的个人在“自我欺骗”时、在被别人“注视”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所谓“自我欺骗”,是指人把自己看作某种不同于他所是的东西,就是人向自己隐藏自己,否认自己面临的可能抉择,规避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把自己变成某种被决定的东西或物,从而异化他自身。总之,在萨特的心目中,任何地方都处在异化中,而且,这种异化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本体论现象。

(二)《辩证理性批判》中的异化理论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把注意力转向异化的现实存在和造成异化的物质条件。萨特认为,异化根源于匮乏,匮乏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的数量上的不足”。匮乏中介着个人同物质的关系,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变成消极、否定的交互作用。萨特认为,匮乏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不仅匮乏直接造成了异化,而且异化还产生于人们克服异化和超越异化的活动之中。

(三)异化的扬弃

萨特承认存在消除异化的努力,即人的实践的总体化甚至社会革命,但却不相信这些对于消除异化具有终极意义。革命不可能消除异化,相反,只能导致新的异化。萨特的异化理论是一种消极的异化论。

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评价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异化特性的确定是独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所迷惑,而能够透过丰裕、富足的外表,看到它本质上的不合理性。在这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无疑是合理的、进步的。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看到异化的新特点,从总体的、心理的、技术的、交往的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更加关注人们心灵上、精神上的痛苦。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再次,虽然他们对异化原因的分析颇有不同,但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日益异化成为统治阶级的一种新的控制手段,这不同于马克思对科技的乐观态度。他们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这在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共产主义尚很遥远的现实条件下缓解人们的异化的状态是可行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局限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批判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说,这是他们没有从根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所致,往往把它与商品经济社会联系在一起,错误地把产生异化的原因与科学技术、人的本质、人类生存状态、心理机制、物质资料匮乏联系在一起,存在将异化永恒化、“泛化”的趋势,并将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归结为异化,通通贴上异化标签又是不合理的。

五、结语

总体来看,我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日渐保守,由卢卡奇的阶级意识革命到马尔库塞的总体革命,这时的革命指向是鲜明的富有成果的;法兰克福学派试图扬弃技术异化,但是只要技术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就始终是异己的;到弗洛姆把异化心理学化之后,革命由对外在的革命变成了内心深处的革命,变成了宗教式的修行;到了萨特把异化当成了永恒的不可克服的现象。这些理论家的革命性因素日益削弱。无法从根本上找到克服异化之路。

这时我们不得不把视角转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类科学地指明了一条克服异化、回归人性的道路,即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也许这条道路有一些漫长曲折,但只要人民大众坚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警醒,对压迫的拒绝,对异化的反抗,对自由民主新生活的追求,只要人民大众拥有一种新世界的解放精神,人民靠自己建立自由民主公正社会制度的时代就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萨特.辨证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8.

[6]关键,胡海波.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及价值评述[J].学术交流,2011,(8).

上一篇:根除作业陋习确保安全生产下一篇:【国旗下的讲话】——精心复习认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