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材料范文

2024-05-01

在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材料范文(精选3篇)

篇1:在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材料范文

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他们如此矫情,感慨之后立即上路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任何人对于身份的突然转换,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初期肯定会无所适从。尽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样的身份转换也同样存在: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之间身份在不断转换,但都是学生,身份的转换程度并不太大。而大学毕业面临的身份转换是非常重大的,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学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终结(如果不继续读书的话),是社会人或者职业人生涯的开始。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让很多大学毕业生突然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非常茫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说他们是一群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是比较贴切的。

一纸学位证和毕业证,且是注水和贬值的,到处都充斥着这样的证件,在人才市场,这些证件并不具备优势。学校再知名,专业名称再唬人,在用人单位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分别,除了证件细节上的差别之外,在就业竞争中,这些证件并不等于就业资格证,没有不行,有了也不是万能的。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型,市场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传统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崛起,中小企业亦在政策利好中不断发展壮大,如此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才和用功需求在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现出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过:“新加坡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是靠人才。”然而,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匮乏,一将难求,另一方面去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

0 1 专业与市场

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市场需求、就业状况普遍脱节,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实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有体制和政策上的保障,基本上考上大学,就业根本不用愁,尽管很多大学生也从事了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职业,但是整体就业情况是乐观的,完全消化掉了大学毕业生。

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市场经济是个性经济,不像计划经济那样整齐划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灵活性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人才的需求,市场最有发言权,这是市场经济对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然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专业设置,都是因循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套路,与市场脱节比较严重。事实上,高校也认识到这种变化,却因为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而裹足不前,毕竟谁也不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在改革中总是谨慎而又谨慎。原本大学教育相对于市场的灵活性就滞后了很多,且改革初期市场经济发育并不完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大学教育的改革只不过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修补而已,遑论更深层次触及体制的改革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机动性更显得滞后了,在教育改革方面更加无所适从,一些学校仅仅是把一个专业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也标榜市场化改革,新瓶装旧酒,大学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中找工作,其结果可想而知。

大学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也显得非常滞后。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学校应该在学生入校伊始就针对学生按照自身优势和专业划分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应该对学生从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多方面提供就业服务。并及时针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大学里的学生就业指导应该置于和知识输出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各大校园里,只重视教学而不重视结合市场的现象比比皆是,名校尚不能免俗,更不必说其他普通高校了。

本身的专业就与市场脱节,在灵活性方面又裹足不前,谨小慎微,不敢大胆改革,而且把就业指导作为高校的“副业”来看待,凡此种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

在校外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对于学生们来说太关键了,只不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企业对于毕业生实习并不热衷,甚至有的企业出于安全考虑,拒绝接受来企业实习的大学生。按理来说,企业吸收大学生来实习,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肯定,同时对于学生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企业在学生实习中发现和挖掘人才都是有好处的。而这项社会实习的工作,就这样形同虚设,实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当然,也不乏个别专业在符合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发展起来,就业前景非常可观,这也是有章可循的。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的很多学生,提前一年便落实了就业单位。陕铁职院大二学生已经有2900多人落实了工作单位。

在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陕铁职院的大学生就业却逆市上行,铁四局、中铁十七局、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等60多家单位提前一年就到该院下订单、招人才。其中西安铁路局一次性招聘625人,兰州铁路局招聘529人,十七局四公司招聘174人。该院2014届毕业生已经有75%与用人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而今年即将毕业的2013届毕业生已经有96%顺利就业。

也不难发现,把准了市场的“脉”,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0 2 大学扩招和就业压力

“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另一个重大诱因来源于高校的扩招。据权威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了空前的699万人,而市场对于消化如此庞大的就业人数,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法实现的。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其实与对于商品的需求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商品过多过滥,市场就消化不了,必然造成堆积和过剩。大学毕业生同样如此,人数过多必然造成过剩。

自1999年国家作出了高校扩招的战略决策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人新的发展时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猛增。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600万,毛人学率达到15%,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比上年实际增长约8%,即扩招35万人左右,在校生将达2000多万。但是1999年开始扩招的学生到2003年毕业,以后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将随之剧增,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加之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着城镇2000多万新增劳动力、356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峰叠加”的局面,再加上历年待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人群,任何国家都是困难的,艰难的。那么,目前的就业压力是否就完全是扩招造成的呢?也不能这么绝对,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大学生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并不算高。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611人,即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而日本、韩国为30%,印度也达到16%。中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仅相当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30%。可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都在于扩招规模上,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构、质量和就业观念问题上。

高等教育扩大的数量、结构和布局应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应,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不畅。

最关键的是,大学生属于“高端人才”,毕竟接受过十数年的国家教育,属于有知识的知识阶层,其掌握的技能与不需要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不同。因此,在就业中存在一个层次问题。并不是说职业的高低贵贱,而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国家、家庭和自身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培养出来,如果从事低端工作,根本就是对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尽管北大也出过“猪肉状元”这样的人物,但是对于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这样的尝试并不是主流,更不能提倡。

而广大的农村尽管也需要各类的专业人才,但是农村的各类社会保障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去农村就业,意味着要放弃城市的各种社保,城乡二元化的差距,也无法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

从大学扩招开始,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是媒体反复讨论的话题,事实上,这些年来,前几届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就业了,大规模的人才闲置并未出现,什么原因?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学生通过进入社会重新学习,弥补了高校与市场脱节的缺陷。

0 3 经济转型时期的大学毕业生的机遇和挑战

很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效率三个方面去分析。从需求方面来看,宏观经济形势无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在人才供给方面,数量上绝对能够满足需求,2012年660万大学生毕业,2013年690万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涨,就业压力年年有,但事实上,大部分毕业生仍然能够实现就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目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的工资节节攀升,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人力资本上涨的压力,在此种压力下,必然促使整个行业的转型和升级,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样需要升级,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人才需求。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也同样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很多高科技企业和IT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该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合适的工作岗位。

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同样意味着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3%,印度第三产业达到40%至50%,美国80%。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提升空间很大,用人需求也有很大潜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一需求仍将上升。

另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广大的农村成为大学生就业和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农村对于大学生和其知识的需求非常大,这对于广大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利好的一个形势。

篇2:校门:大学与社会的“生命通道”

一、回溯大学与社会的依赖与共生

大学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产物。地处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 从中世纪起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过往商旅络绎不绝, 与之相伴的则是商业纠纷频发, 诉讼案件与日俱增, 有“大学之母”之称的博洛尼亚大学作为一所法律学校应运而生。但自从大学从社会中脱胎出来, 它便获得了自身发展的逻辑。犹如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后, 他便获得了独立的精神和人格。

时空变换, 斗转星移, 大学与社会在历史的涌动中一起沉浮。大学从幼年走向青年, 人类社会几经更迭, 也从青年走向了成熟的中年。像母亲期许孩子的未来一样, 现代社会将大学视为社会主要的活力源泉, 视为人类知识新疆域的主要开拓者。大学却已成为一个独立、傲气的青年, 为体现自己的尊严, 它刻意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像孩子渴望母亲的支持一样, 现代大学希望社会给予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资金, 希望社会给予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尊重。社会却已成为一个历经沧桑、深谙世事的中年, 它刻意牵动着大学, 好让大学跟上它的方向, 赶上它的步调。

正是这种既亲密又疏远的关系, 使得社会常常抱怨大学, 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而大学常常也抱怨社会, 带着一种不关你事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的态度, 侧目以对。大学校门也就成为了一个象征, 它是门里门外两股力量的缓冲器, 是大学“孩子”与社会“母亲”沟通的窗口。

驻足在大学校门前, 想象着校园里运动场上进行的一场场激烈比赛、想象着教室中教授和学生热烈的讨论、想象着艺术中心舞台上那绚丽的衣裳和跳跃的脚尖、想象着实验室中翻腾的化学元素和滚动的仪器, 你无法不被大学散发出来的蓬勃朝气所感染。大学, 当它以更广阔的胸怀来接收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学生, 当它以更广阔的土地和更优质的基础设施来供给更多的学生, 当它以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式生产知识, 当它从社会的边缘漫步到社会的中心, 它塑造了一颗知识的“原子弹”, 当你驻足在大学门外, 你将感受到的是这颗知识的“原子弹”所蕴含的能量和暗涌的冲击。

二、现代视域下大学与社会互动的新趋势

第一, 大学需要更大的空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大师对于大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城市用地的紧张化, 大楼似乎也成了大学的必然选择。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在校生, 有些大学开始重建校园, 一幢幢高楼在校园中拔地而起;有些大学开始扩充校园面积, 开拓新的疆土, 实现多校区办学。城市的发展使得市区的土地变得寸土寸金, 像一块巨大的“夹心饼干”, 将膨胀中的大学卡得无法动弹。诸多大学不得不置换市区的老校区, 去城郊开辟自己的大学城。大学校园的“出逃”既是大学与社会商品经济博弈, 落败的惨痛结局;也是大学为了谋求自身发展, 做出的明智之举。“出逃”的大学虽然远离了曾经给养和哺育它的老城区, 大学却凭借其自身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充满自信地去为社会开辟新的城区。

第二, 大学需要更多的资源。2012年, 当人们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4%感到欢欣鼓舞时,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 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相比, 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当基础教育分割掉这块蛋糕中的绝大部分, 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 面临的经费问题就更加严峻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我国教育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教育投入又是我们国家提升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那么, 如何让大学, 特别是地方性大学拥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来实现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等, 仅仅依靠大学自身, 恐怕很难求全责备。大学, 需要社会力量的资助, 需要社会资金的注入。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校友会或者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越来越多的校友和社会公益人士的捐赠转化为新一代莘莘学子的成就和辉煌, 我们便看到了大学与社会携手向前的希望!

第三, 大学需要更大的自主权。大学自诞生之日, 便具有了独立的精神和人格。作为社会的自组织, 大学本该有权利决定它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招收什么样的学生、聘任什么样的教师、教授什么样的内容等。具有“现代大学”之称的德国洪堡大学创办人洪堡先生认为, 大学应该坚守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大学对外要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 与之保持距离;而自由就意味着大学校园里教授可以自由地教学, 学生能够自由地学习。但社会更为核心的机构是政府, 当政府带着美好的初衷, 像母亲看护孩子一样看护大学时, 更多的却是限制了大学的自主权。近30年来我国政府逐步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这一转变需要历经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教育也常常被政府作为考量的最后堡垒。与政府的末位考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们的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自主权, 十分迫切需要得更大程度的关注。大鸟翅膀下的雏鹰, 只有放飞, 才能在蓝天中翱翔!

第四, 大学需要更多的尊重。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曾问孔子:“以此言之, 何学之有?”意即读书何用?当今社会, 许多的学生和家长也在一次次质问, 读大学何用?当巨大的教育成本置换来相对较低的回报, 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口号在社会蔓延时, 当功利主义成为工业社会中飘荡的幽灵时, 大学遭遇了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寒流。知识不再被当做一种目的, 而变成了一种工具, 一种大学生武装自身、迈向职场的工具。在“读书无用论”和工具理性的冲击下, 人们眼中的大学仿佛褪去了那神圣的光芒, 还似乎散发着缕缕铜臭。事实上, 大学并不是企业或者工厂, 它本无法如人们预期地给学生带来短期的、高额的经济回报, 它的责任在于通过一代代人才的培养, 实现知识的续亘, 文明的传承。大学本是精神的, 而非物质的;大学所带来的效益本是长远的, 而非短期的。

驻足在大学校门前, 你回过头就会发现几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土的地方, 如今高楼林立。高架桥跨过城市的上空, 地铁也凿地而生;城市的音响循环播放着鼓动人心的音乐;城市的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轮番展现着最潮流的时尚……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科技化、商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洪流已经渗入了社会的每一个毛孔。当你驻足在大学校门外, 聆听着社会脉搏跳动的节奏, 就不难感受到这股洪流对大学的冲击。

第五, 社会需要有竞争力的大学。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市场化和商业化, 价值规律的棒子作用开始鞭笞着大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缩短知识从生产到应用的时间等;价值规律的筛子作用开始让一些大学体味到何谓“优胜劣汰”。社会, 期待有竞争力的大学, 期待能够回应公众问责的大学。一方面, 大学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 大学所设的专业不仅要契合学科发展的自身逻辑, 更要能够将学生顺利地输送到社会岗位的前线;另一方面, 大学的知识也不再是大学的专属品, 更需要转化为科学技术, 与社会共享来促进社会的繁荣。市场化和商业化给大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大学毕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 面对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冲击, 大学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教授不再甘心坐学术“冷板凳”, 热衷“追名逐利”;一些学生也不再甘心“格物致知”, 一进大学就忙于各种兼职。

第六, 社会需要国际化的大学。在世界贸易的急速发展和国际政治格局更迭的浪潮中, 我国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正如《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汤马斯·佛里曼所描述的那样, 在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中, 世界正在被悄无声息地“抹平”。当世界变得平坦, 是不是迫使我们的大学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于是, 一些大学幡然醒悟, 高喊着与“国际接轨”的口号, 开始改革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一些大学, 限于学校资源有限, 还在国际化的门口徘徊张望。诚然,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外教涌入了国内的高校,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接触到国外的知识和科学技术, 大学因此培养了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但是,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场全球性赛跑中, 我国大学还落在后头。一批批一流学子从国内的顶尖学府流失到国外。同时, 越来越多的学子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感到失落和迷失, 如何在全球化的大熔炉中坚守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是社会和大学共同面对的问题和责任。

第七, 社会需要信息化的大学。21世纪信息技术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也大大加速了知识的生产、传播、更新的速度, 使得21世纪成为了知识大爆炸的新世纪。学生不再使用书本、纸笔, 而是带着电脑或者IPAD去课堂, 教材和学习资料也变成了电子版本;各种网络课程平台方便了知识的传递和沟通;远程教学使得社会在职人员也能够共享大学的资源;大学图书馆更是日新月异, 网上图书馆、自动图书借阅系统、网上数据库等使得书本知识也走向了虚拟化。信息化在将时间距离缩短、空间距离拉近的同时, 也疏远了大学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邮件让教授和学生的沟通更加顺畅, 却让课后教授和学生驻足探讨的场景越来越少;网络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却让课余同学之间倾诉闲聊的场景越来越少。

三、校门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发挥的“生命通道”作用

凝望着饱含意蕴的大学校门, 你会感受到大学校门, 既照应着大学发展对社会的需求, 也照应着社会发展的对大学的需求。

大学对社会的需求, 正如孩子对哺育自己的父母提出的诉求。但也正如家长不可能给予孩子全方位的支持一样, 社会也不可能给以大学方方面面的帮助。于是, 我们的大学要学会自尊、自立和自强。大学要凭借自身卓越的奋斗和不屈的品格去赢得社会的信任与尊重。大学要以高质量的人才去延续文明;大学要以卓越的科研成绩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要以积极的社会服务去彰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要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去昭示时代的走向。

社会对大学的需求, 正如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盼。但也正如孩子不可能完全满足父母的期待一样, 大学也不可能按照社会的意愿去发展。于是, 我们的社会要学会尊重、包容和开放。学会尊重知识和大学, 大学才能获得成长的自主和自信;现代大学的诸多劣相背后折射的其实是深重的社会问题, 学会包容大学, 大学才能获得批判和改善问题的动力;大学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 有些学者的理念往往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尊重, 学会包容大学, 大学才能引领社会, 指引未来。

篇3:大学校门漫议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有人可能认为, 江城之美, 美在长江, 仅江边一座黄鹤楼, 就引来古今无数文人争锋, 更不要说源自青藏高原的滚滚长江之水所铸就的武汉大气磅礴的壮美。而我却认为, 武汉之美, 美在大学校园。有道是,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武汉是一座水长流、山长青的城市, 大学林立, 而且校园不是傍水就是依山, 不少大学更是山水兼得。例如, 湖北大学独得秀美静雅沙湖的滋润;华中师范大学坐拥钟灵毓秀的桂子山;华中科技大学背倚喻家山, 怀抱喻家湖, 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其他一些大学校园也尽得武汉之风水宝地。中国地质大学靠南望山, 武汉理工大学揽马房山, 中南民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临波光粼粼的南湖, 华中农业大学居狮子山, 连南湖和野芷湖。还有坐落在珞珈山上享誉海内外的武汉大学校园, 珞珈山因武汉大学而得名, 武汉大学因珞珈山而风姿绰约, 名满天下, 再加上辽阔似海的东湖环绕, 使武汉大学美不胜数, 仁智兼备, 贤才辈出。

然而, 若说起关于大学校门的印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的大学校门大多低矮、狭窄、简陋、朴素, 有的还保留了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印记, 但大学内外的人们好像并不很在意, 穿行其间安之若素。唯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牌坊遗迹, 它藏身于街道口劝业场商业街上, 淹没于熙熙攘攘的过往人流中。世事沧桑, 物是人非, 当年的建造者可能不会想到, 泱泱学府竟成商业闹市!每每乘车经过街道口, 都会不自觉地转头眺望一下那座老牌坊。牌坊不大, 建筑也不复杂, 线条简单, 但却令人肃然起敬, 过目难忘。岁月的洗礼更彰显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说现在已成了文物, 还得到了国家保护。

二、新式大学校门的建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各地兴起了一股热潮, 大学开始拆旧校门, 建新校门。个别大学似乎特别钟情于此, 建了拆、拆了建;建了又拆、拆了又建, 忙的不亦乐乎。有的在拆与建的问题上还酿成了群体性事件, 师生议论纷纷, 社会广为关注。有一所大学的旧校门建于20多年前, 采用象形文字设计, 包含了校名和地方文化寓意, 在当地具有标志性意义, 拆除之后, 为了平息师生和社会公众的非议, 校长不得不亲自出面解释旧校门的失当和新校门设计的新潮与深意, 包括旧校门设计“剑走偏锋”;师生进出校门有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感觉”;门下如同被掏空了, 存在危险等诸多理由。总之, 新校门“在美学上堪称一件杰作”, 设计上更突出了庄重、威严、包容、开放的建筑美学意义。我不知道校长的解释是否抚平了师生和校友的情绪, 新校门的美学意义是否被师生所认同, 但我想, 在高等教育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的时候, 大学至于在校门上如此费心费力吗?校门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吗?大学究竟应当有一座什么样的校门, 我没有做过专门研究, 但却有些观感。我曾经游历欧美, 直面东瀛, 踏足东南亚, 遍访台港澳, 到过除西藏和青海之外的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或短住长住、或走马观花地领略了数以百计的大学校园的风采, 目睹了校门的各种建筑设计风格。回忆起来, 虽不能说有多么深刻的认识, 但也体会到了大学校门的一些意蕴。

一般而言, 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 校门是一扇供人进出校园的通道。大学本可以不要校门的, 因为它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 与社会其他部分有着不能分割的有机联系, 但它却希望有相对的独立性, 与社会其他部分有一个界限。于是, 大学便有了围墙, 将自身圈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但大学不能自给自足, 围墙不能是全封闭的, 人员进出需要有通道, 这样, 在围墙的一定部位就开设了校门。所以, 校门的作用在于供人进出。进出大学的人只能走校门, 入必由之, 出必从之。围墙的其他部分一般是不能通行的, 否则, 就是非法侵入或违规进出。既然以供人进出为目的, 那么, 校门只要方便、舒适即可。所以, 大学校门大都面朝城市马路, 最好能朝向城市交通干道。为了方便进出, 一所大学通常不只一座校门, 这就有了主次之分, 有主校门, 又称正校门或大门;有侧门、偏门、后门;还有以方位为名的校门, 如南门、北门、西门、东门等。甚至有毗邻的大学之间以围墙分隔, 有好事者为图方便, 竟在围墙上破洞, 似猫耳门, 以利通行。以通行为目的的校门一般不大追求排场, 对材质也不讲究, 风格上以简单、朴素为主, 这样的大学校门往往与城市其他机构的门差不多。所以, 当我们看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校门的时候, 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因为它们与其四周其他建筑的门没有什么不同。当我第一次按照地图找到哈佛大学校园旁的马路, 习惯性地用眼光搜寻庄严、大气的校门的时候, 我失望了, 完全不敢相信, 堂堂世界第一学府居然没有气派的校门!在一排普通的铁栅栏中间, 一道狭窄的校门成为了哈佛大学与校外世界沟通的渠道。当我两度访问地处繁华大都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 绕着校园找寻一周, 愣是没有发现其校门与附近其他建筑之门有什么区别。校门只是大学内外的一个临界点, 供人便利进出的通道而已。毫无疑问, 这些大学是不普通的, 但它们没有将其显赫与荣耀倾注在校门上, 而是隐匿于校门之内, 播撒于校门之外。

三、大学校门的体悟与反思

严格说来, 大学校门又是一座特殊的校园建筑。尽管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但若在一片土地上, 没有校园建筑, 仅有一个大师或一群大师居其间, 会有人将这里称为大学吗?人们可能以大师之家称之, 以研究所 (院) 名之, 或以学会呼之, 但可能不会称之为大学。尽管现在国际互联网时代有所谓网上大学或虚拟大学, 看不到校园建筑, 但它与我们所述及的大学并非同类。总之, 除了大师之外, 大学还要有建筑, 而且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筑越来越多;随着活动和投资不断增加, 建筑也越来越大。因此, 大学校园中就出现了大图书馆、大教学楼、大实验楼、大办公楼等庞大的建筑体, 建筑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 中式的、西式的、中西结合式的, 应有尽有。与建筑的变化相吻合的, 是校门设计与建造的时尚化。一些大学拆旧门建新门, 往往是与校园建筑的改造同步进行的, 而且将校门的设计与建造看做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这时的校门除了仍然担负着供人进出的功能外, 还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它是特殊的, 是大学的脸面!正如京剧的脸谱, 生、旦、净、末、丑,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脸谱。脸谱是需要解读的, 不同的脸谱代表了不同的人格形象。红脸代表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脸表示奸诈、多疑;黑脸象征性格严肃、威猛有力。这些都是艺术表现的需要, 观者一般也能接受。但大学校门是否也有必要采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呢?某大学建造了豪华气派的钢结构校门, 被解读为包含了“现代、科技、力量”的主题思想;某大学新建了斜拉桥式的钢筋混凝土校门, 被看做是体现了“该校开放与包容的胸襟与气势, 追求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客观地看, 重脸面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但正如京剧脸谱有其原则一样, 当把大学校门作为一种特殊建筑来对待的时候, 可能还是应当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其中, 最核心的就是要尊重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性, 恒守学术之道, 不能“宅以门户为冠带”, 将那种追求奢靡、排场、张扬、怪异、庸俗的不良社会风气倾注于校门之上, 更不能天马行空, 恣意妄为。

如果撇开一般意义上的脸面不谈, 大学校门确是可以寄托某种精神价值的。因校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说它是物质的, 是因为其建造总需要一些物质材料, 或木材、或钢筋水泥、或石材地砖、或其他混合材料, 各种材料组合到一起, 搭建出门的形态, 发挥门的通行作用;说它是精神的, 是因为其形状、颜色、大小、形象和效果不但在设计中就要有追求, 而且在建成后人们还会根据自身的体验得出观感, 并予以联想, 赋予其一定的精神价值诉求。当我们驻足北京大学校门前的时候, 往往会被其古朴、典雅、庄重、大气所感染。但如联想到这是当年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的时候, 可能更为其西式现代大学的中国化精神的完美体现而啧啧称奇。校门无言, 观者自知。

大学校门的物质材料并不是档次越高越好, 越昂贵越好, 正所谓“村径绕山松叶暗, 柴门临水稻花香”。显然, 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许多大学拆建校门的主要动因, 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是否做到了不是由建造者来阐述的, 也不是由大学领导来标榜的, 而是由师生和社会公众认定的, 是由历史来检验的。曾听说某大学在新校门的设计方案上争论不休, 久久确定不下来, 校长振臂一呼:大家都不要争了, 还是我来设计一个方案吧!他拿来笔纸, 三下五除二几笔下来, 就完成了校门的草图, 而新建的校门居然就是根据校长的设计建造的。殊不知校门是可以按照领导意志建造起来的, 但它在师生心目中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却只有师生自己通过观感和体悟才能得到。在大学漫长的办学中, 校门的精神价值还要受到岁月的不断洗礼, 只有那些历经世事坎坷仍能唤醒人性、点亮智慧的精神价值, 才能为历史所认同和铭记。

从直观的角度讲, 看到校门, 就看到了大学。但如何让人从校门不仅看到大学的物质形态, 而且读到其精神价值, 却是需要费思量的。大学是博大的, 它能包容整个社会并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学是永恒的, 它能在人类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焕发出恒久的价值;大学是自在的, 它以灵魂的自由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大学是社会的, 它以精神的力量在与社会的博弈中形塑社会, 涅槃自己。如果一定要在繁星般的校园建筑中寻找一个能够承载大学精神价值的建筑的话, 校门无疑是最合适的。跨入校门, 便成为大学内之人;步出校门便成为大学外之人。让人在进入和离开之时, 体会和回味大学的精神价值, 沐浴文明和自由, 无疑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 校门应该是大学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

上一篇: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下一篇:员工转正申请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