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

2024-05-06

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

关于甘泉县残疾人工作的调研报告

甘泉县残疾人联合会(2011-8-26)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较大,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准确掌握全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县残联在“学讲话、抓调研、理思路、谋发展”主题调研活动期间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对2008年以来全县残疾人情况进行了普查调研。

一、基本情况

甘泉县辖三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人口8.02万人,有残疾人336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01%,男2146人,女1214人,60岁以上849人,7岁以下84人,7—60岁2427人;其中,视力残349人,听力语言残427人,肢体残1214人,智力残563人,精神残339人,多重残438人,城镇残疾人817人,农村2543人。1352人基本能生活自理,靠低保1863人,靠父母供养的574人,靠子女供养的298人。其中孤寡老人37人,已全部实行五保,双残户59户。文化结构:文盲1676人,小学文化771人,初中507人,高中392人,高中以上14人。从调查情况看,全县残疾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0%以上,8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和愿望。全县2100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残疾人边缘状况。占残疾人总数的67%。

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累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70余次,接待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80余件,为残疾人法律援助8次。

6、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连续三年开展了全县残疾人普查,促进了残疾人口数据库的建立,促进了二代残疾人证的办理,目前已办理二代证2139人次。创建乡镇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3个。全县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残联和2个社区残协,都配备了公益性岗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残联成立各专门协会5个,其中县肢协工作热情高,有创新,曾多次受到市残联的表彰和奖励,各村民委员会残协正在形成,配备了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90名,并落实了人均月50元的误工补贴,基层残疾人组织初具规模,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调研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全县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县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教育等各项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础差、欠账多,全县残疾人工作同延安市甘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同延安市甘泉县的政治地位相比,不适应,不相符;

2、部分乡镇、行业残疾人优先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3、部门协调配合不力,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4、残联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内设机构不健全,一些工作开展处于被动状态;

康复扶贫很难达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由于缺少资金,不能够配备专门训练器材供残疾人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能全部免费对残疾人进行治疗。使残疾人因病返贫的问题屡见不鲜。

7、在扶贫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项目扶贫资金过低,不能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是许多残疾人发展产业望而却步。制约了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帮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意见”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在发展残疾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

力和参与社会能力。

二是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全县要大力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应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市区、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场所配套无障碍设施,同时积极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言、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逐渐使残疾人的出行、交流、生活无障碍。

三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有低保及养老保险优惠,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保障。

四是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五是健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逐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提高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

六是建立救助制度。应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治疗,子女就读中、小学或特教学校无法交纳学杂费的残疾人均能申请到困难救济补助。同时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加大宣传,让更多

篇2: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关爱、扶助、保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深入了解调查残疾人的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是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群体。为了解本村的残疾人情况,我深入农户,经过2个星期的调查了解残疾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我村残疾人共计32人,占本村总人数的1.8%。从残疾情况来看,肢体残疾人有18人(包括手残疾的3人,脚残疾的15人),视力残疾人有4人,听力残疾人有7人(包括2个聋哑人),智力残疾人有2人,精神残疾人有2人,多重残疾人有3人。从残疾程度来看,一级残疾有3人,二级残疾有3人,三级残疾有17人,四级残疾有9人。从年龄结构来看,60周岁以上的有8人(其中最高年龄为82周岁),18-60周岁的有24人,无未成年残疾人。从区域分布来看,上谢自然村的残疾人有7人,上墈自然村残疾人有7人,下墈自然村残疾人有9人,章麻车自然村残疾人有3人,麻园自然村残疾人有4人,下叶赵自然村残疾人有2人。从指标中可以看出,本村肢体三级的残疾人占多数,且属于劳动力的残疾人占多数。

二、残疾人生活状况

在这32个残疾人当中,有2人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有4人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其中有2人还要抚养已在校读书的孩子;有16人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有8人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2人无劳动能力无收入。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丧失劳动能力,无力耕作,残疾人的年收入大大低于正常人的年收入,生活条件令人堪忧。

三、残疾人就业状况

在这32个残疾人中,已就业的残疾人仅6人,就业率仅为18.7%。其中有1人自主经营汽车修理店,1人为小型农村自建房包工头,有4人在福利企业上班。有2人由于患有精神问题无劳动能力而无收入;有8人已超过60周岁,领取每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有16人靠着临时工或耕种良田维持生活。通过调查,属于劳动力的24人当中,大多数都希望通过政府帮扶可以找到一份在企业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残疾在企业打工的几率极低,大多数残疾人靠耕种田地或来料加工的临时工维持生计,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缺乏资金、经营能力和技术,从事个体经营的也为数不多。就业门路窄、体力不支、技术贫乏和

资金不足是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三大障碍。

四、残疾人居住状况

在这32个残疾人中,有1人住在城市的商品房里,有6人仍住在二三十年前建造的一层泥屋里,大多数住在子女建造的二三层砖瓦房中。总体而言,残疾人的居住状况还是值得令人欣慰的,但仍有一部分残疾人居室家徒四壁,家具破烂不堪,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家具都没有,极为简陋。由于自身家庭贫困无力改建或翻新,亟需政府出资援助。

五、残疾人受教育状况

在这32个残疾人中,从未上过学的有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5人,没有高中毕业及以上的人。由此可知残疾人的受教育状况差,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是由于身体残疾、行走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等多重原因造成的。另外属于劳动力的残疾人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

六、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

在这32个残疾人中,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有3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5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27人。已领取140每月的养老保险有8人。纳入低保的残疾人有4人。有7人接受过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有1人接受过重度残疾人居家养老的托安养补贴。没有人接受过康复服务和康复补贴也没有人得到过任何助学资助。由此可以看出残疾人生活保障层次不够高,各项生活补贴不多,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村级残疾人生活、就业、住房、受教育、社会保障的调研,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我村的残疾人生存现状的不如意:

一、自身能力偏弱

由于自身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相对不足,从事生产劳动有诸多不便,就业门路窄,就业方式单一造成了收入偏低;由于收入微薄,许多贫困残疾人无钱看病治病,小病人、大病熬,小病拖成大病,轻病熬成重病参上加病,残病交加,雪上加霜,残疾人家庭负担沉重,缺乏适宜的康复训练条件,无力承担康复费用;由于身体残疾、行走不便、家庭经济苦难等原因,残疾人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机会,文化程度偏低,没有一技之长;由于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残疾人就业、从事劳动生产受诸多限制。

二、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不完善

农村贫困残疾人除了享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临时补助、救助之外,生活来源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和“低保”。然而目前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的是普惠政策,没有对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分类施保,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自身生理条件所产生的特

殊需求,实际上残疾人在与健全人同样收入标准和生活补助标准的前提下,除了相同的日常生活支出外,还要支付比健全人更高的医疗和康复费用。如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治疗药费以及辅助出行工具如下肢残疾人代步车辆的购买和日常消耗、维修的费用。这种不加区别的评估办法和补助标准,显然缺乏人性化和针对性,没有体现对残疾家庭特别是重度残疾和一户多残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

另外,政府对残疾人的就业扶持也不够到位。由于残疾人自身残疾原因,不能经常出去寻找企业招聘信息,缺乏接受就业信息途径,残疾人的就业又难上加难。

为缓和当今社会农村残疾人生活较差的现状,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建议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协调力度

不管政府对残疾人的基本保障和救助有多大,那都是临时的眼前的权宜之计。要真正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在企业里工作同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样就算他们到了退休年龄,也能有足够的退休金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政府要根据残疾人的特定情况,建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在劳动部门指导下,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方针,开展残疾人培训、能力评估、就业登记、就业介绍等系列服务工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保障措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吸纳老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二、建议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建议政府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灵活却又要真实的评定“低保户”,不能把残疾人“低保户”的评定标准与正常人“低保户”的评定标准等同起来,例如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生活中确实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纳入低保,同时提高低保户的低保保障。建立重度残疾人或单身残疾人“庇护所”,灵活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三、建议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

要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以此来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率,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加大对特殊学校建设的投入。

篇3:关于残疾人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

(一) 残疾人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中的困难群体, 残疾人在生存与发展方面都离不开国家与社会的关爱。而大众新闻媒体是党与国家的喉舌, 在捍卫残疾人士权利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视、报刊等利用自身传播优势, 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反映给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 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广泛人士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消除部分群体对残疾人士存在的歧视心态。同时, 通过新闻报道, 让社会公众了解残疾人士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并肯定一些残疾人士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以帮助残疾人士获得社会更高的认可, 进而为残疾人士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二) 社会和谐发展的必需

和谐社会的构建, 需要妥善处理好社会各个阶层关系, 稳定政治局面, 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调查统计, 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 已逐渐达到国内总人口比重的14%左右。其中, 残疾人士所占的比重较大, 约占家庭总数的1/5。由于残疾人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生活上的不变, 使得其家庭功能受损;而家庭功能的弱化, 则反过来会对残疾人士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引发残疾人士的极端思想, 给自身、他人乃至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而通过加强对残疾人士的新闻报道, 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 有助于引导社会公众给予这一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 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困境, 以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三) 大众媒体的属性要求与责任

大众媒体的主要职责便是向社会传递真实、及时的信息, 传播科学、文明、和谐的理念。而残疾人士是社会中的弱势困难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 是大众媒体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如何改善残疾人士的生活环境, 捍卫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 提升残疾人士的社会地位, 是社会各新闻媒体必须关注的重点。此外, 新闻媒体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强制规范作用, 能传播政府的相关政策, 并引导社会舆论, 强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法律意识。大众媒体通过报道社会中弱势人群, 特别是残疾人士遭遇的不公现象, 有助于维护残疾人士的合法权益, 对某些群体起到警示作用, 并通过舆论施压, 让违规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 停止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侵害。

二、当前我国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 残疾人新闻报道栏目、数量少

通过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表明, 当前国内关于残疾人士的新闻报刊较少, 并在其相关栏目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报道范围较窄。虽然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残疾人士的生活现状上, 也增加了这一方面的报道, 但以残疾人士为对象的国内统一发行性质专栏, 仅包括《常州残联通讯》《常州》以及《攀友》等, 总体报刊数量较少, 类型较为单一。并且, 大部分的报刊主要面向城市残疾人群体, 极少涉及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残疾人士。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残疾人群体通过新闻报道, 缓解生活困境的概率甚微。

(二) 对残疾人群报道存在跟风倾向

当前, 在国内关于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的新闻报道上, 存在较为严重的跟风倾向, 主要反映在残疾人新闻报道通常会在特定的时间或节日内铺天盖地。例如, 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 一些新闻媒体会策划相应的“送温暖”栏目活动;而在其他时间段, 较少有关于残疾人士的新闻报道出现, 所报道的也多为负面影响事件。虽然在《人民日报》等媒体给予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较多的关怀与宣传帮助, 但也存在报道不均衡、难以面面兼顾的问题, 大多数新闻报道皆为重大事件的集中报道, 对残疾人的日常新闻报道极少。

(三) 新闻报道的庸俗化

部分大众媒体受商业利益的影响, 为吸引受众关注, 提升自身影响力, 进而获得更多的广告份额, 在残疾人新闻报道方面, 违背原则、捕风捉影, 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 发表一些噱头性的报道, 以抓住观众的眼球。如残疾歌手李琛新闻事件, 便是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 各报刊及新闻网站, 为博取观众的眼球, 肆意进行猜测报道, 撰写出“李琛涉嫌嫖娼被抓拘留15天并需劳动教养”“残疾歌手李琛被拘脸色蜡黄尚不知被抓原因”等虚假消息。此外, 残疾人报道中的庸俗化倾向还反映在通过庸俗的笔法, 将一些残疾人士的隐私公布开来, 甚至将一些存在精神疾病的残疾人所经历的奇异事件大篇幅报道出来, 以填充新闻版面, 吸引受众的关注。

(四) 残疾人新闻报道缺乏深度

深度报道主要是指对社会某一现象或事件的深层次报道, 能为受众反映出真实、全面的事件脉络。从实质上讲,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新闻事实, 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将其层层剖析给受众。而新闻记者及相关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责任意识淡薄是造成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一项主要原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便捷, 为新闻记者的新闻线索获取提供了快捷通道, 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不高, 必须依靠记者的深入验证, 而一些责任感不强的记者便会在未经审核认证的情况下, 根据网上信息直接撰写新闻, 最终报道出一篇篇浅显且真实性有待考证的残疾人新闻报道, 极大地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信任度。

三、解决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创新策略

(一)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对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数量与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 要改善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现状, 首先必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记者的思想认识, 增强其职业道德感, 让其认识到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以更好地投入新闻事业中去。在这个过程中, 可通过健全相关法规政策, 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各项行为作出硬性规定, 并为其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 新闻媒体自身需注重对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 严格新闻稿件审核程序, 将新闻稿件的质量纳入员工考核体系内, 切实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 加强新闻立法, 规范对残疾人群体的报道

要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确保新闻记者能不断增强自身责任意识, 还需加强新闻立法。当前,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转型时期, 各类新闻媒体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竞争性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 仅仅依靠新闻媒体行业的自律, 难以保障媒体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在残疾人新闻报道方面, 也无法做到真正尽职尽责。因而, 政府相关部门及新闻界应加强协同交流, 共同推进新闻法的制度建设与落实。

(三) 提高残疾人新闻报道质量

1.加强深度报道。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将残疾人士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真实地呈现给受众, 以呼吁社会给予残疾人士更多的关怀, 最大限度为残疾人士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新闻记者在进行残疾人新闻报道时, 不仅要报道事件的始末, 真实、客观地反映残疾人士遇到的困境, 还需要考虑到新闻事件造成原因, 深入剖析这一事件产生的本质因素,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借助新闻报道, 真正帮助残疾人群体。

2.强化监督、批评性报道。社会中部分群体对残疾人士存在的偏见是造成残疾人士生活艰难的主要原因。借助新闻媒体将残疾人士在社会中遭遇的各种不公现象公布开来, 让其处在社会的舆论监督之下, 让存在偏见的人意识到自身错误, 并在大众的监督中不断纠正自身行为。强化残疾人监督与批判性新闻报道, 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新闻媒体内部建设, 严格选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新闻记者, 并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衡量标准, 以激励新闻记者更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具备社会价值的舆论监督, 为公众呈现更多具有批评、监督性质的残疾人新闻报道, 引导公众关心残疾人群体, 进而逐渐形成一个理解、关心残疾人的社会舆论环境。

3.在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在残疾人新闻报道中, 还应体现出人文精神, 以人文主义的视角, 反映残疾人同正常人一样拥有的尊严及喜怒哀乐, 让社会公众认识到残疾人与正常人在精神情感方面并无差异。同时, 从社会制度层面出发, 深入探求造成残疾人群体生存困境的主要构成因素, 并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新闻报道消除公众对残疾人存在的异样心理, 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平。

摘要: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通过新闻媒体给予其人为关爱, 消除部分公众对他们的排斥和歧视, 传递“平等、参与、共享”新理念, 对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在阐述残疾人新闻报道重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当前残疾人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提升我国残疾人新闻报道水平与质量进行创新思考。

关键词:残疾人,新闻报道,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国华.如何提高对农村残疾人的报道水平[J].新闻世界, 2010 (9) :138-139.

篇4:关于残疾人就业现状的分析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上既困难又特殊的一个群体。近年来,他们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立足于沈阳市这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心,针对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做好沈阳市残疾入的就业工作,对构建和谐沈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残疾人,残疾人就业;沈阳市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残疾人就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在社会转型、社会机制强烈变迁的情况下,就业压力普遍增大,这使得在竞争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在就业中面临更多的问题。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心,研究沈阳市的残疾人就业状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在国家改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引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探讨性意见。

一直以来政府和社会对于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视的,专家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如:第一、从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关于残疾人就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对于调整就业保障问题的建议;第二、从残疾人的心理状态出发,讨论关于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观念排斥、就业排斥、社会排斥及教育排斥等各种社会排斥以及解决这种社会排斥的可行性政策第三,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出发,在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及个人就业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痹证,多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对策。本文将着重分析沈阳市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原因以及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难是在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多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当前社会就业形式紧张加之很多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残疾人的就业率远远低于健全人。

2.残疾人在就业中存在的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就业层次低。在已经就业的残疾人中,大部分从事简单、笨重的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人员寥寥无几,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了。

3.就业不稳定也是残疾人在就业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许多残疾人虽能找到工作,但是面临着就业不久就要失业的问题。

二、残疾人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1.残疾人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高,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并不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直接影响了残疾人就业。

2.社会对残疾人存在就业歧视。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因而,宁可缴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人职工。

3.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现有的就业信息不畅通,导致了企业不能通过劳动市场尽快找到适合岗位要求的残疾人,而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也不能通过劳动市场找到用人单位,因此,需要完善残疾人的就業服务体系。

4.残疾人自身文化技术素质不高。大多数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状况较弱,缺乏竞争力。同时,也有的残疾人缺乏自强、自立精神,不愿走自食其力的就业道路。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一些建议

1.拓宽就业渠道,稳定残疾人就业。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的1.5%,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的25%。这条强制性措施,是利用国家权力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向工作岗位。同时也能引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把献爱心与送工作岗位联系起来。它能够让残疾人融入到健康人中去,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加大扶持力度,援助残疾人就业。积极开展扶持残疾人就业带头人、就业基地和残疾人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活动,政府增加扶持残疾人就业的资金,同时扩大扶持层面,简化扶持程序,同时,加强政策扶持和舆论扶持。

3.开展技能培训,鼓励残疾人就业。政府应开展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例如,增强岗前培训,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等。

4.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就业歧视。加强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消除企业对残疾人的工作能力的错误认识,为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5:关于残疾人的调研报告

提纲

一、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康复救助意识淡薄

2.康复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3.康复救助、补贴标准偏低

4.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三、建议和对策

1.增强意识,不断完善机制保障

2.统筹兼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3.加大投入,提高康复救助标准

4.源头控制,强化部门联动机制

正文: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等关于残疾人康复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决策部署,市残联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

我市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1.37万人,其中:按残疾类别划分,视力2214人、听力1837人、言语403人、肢体6105

人、智力1063人、精神1785人、多重299人;按残疾等级划分,一级1783人、二级4905人、三级3268人、四级3750人。目前,我市共有两家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全市共有108名残疾人在各地各机构进行康复托养。据了解,还有7000余名有康复托养需求的残疾人,因各种原因居家进行康复托养。

近年来,市残联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康复救助公共服务水平,残疾人获得感不断提升。一是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市残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筹建残疾人康复中心。该项目占地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总投资2200万元,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将实现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从无到有的突破,将极大满足我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二是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救助。为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今年为37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补贴;为近1500名精神残疾人落实服药补贴、住院医疗救助资金58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免费配置辅助器具近500台套;投入24万余元为140户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配送康复体育器材;为53名0-14岁残疾儿童落实康复训练和生活费补贴72.2万元;组织40名重度视力残疾人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三是优化残疾人寄宿托养服务。今年在金朝残疾人托养中心、馨语医院托养残疾人数为55名,落实机构托养补贴资金42.3万

元。为100名残疾人送康复体育器材进家庭,让重度肢体残疾人在家就能进行日常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总体良好,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与发达地区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相比、与残疾人康复救助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康复救助意识淡薄

一是对残疾人实施康复工作的全民意识不强,对残疾康复救助政策掌握不够理解不深,科学救助方法掌握不够,许多人甚至没有残疾人康复的概念。

二是许多残疾人及家属不懂康复和康复的作用,只习惯于有病打针吃药的传统模式,不知道怎样预防残疾和如何进行康复。三是残疾人及家属思想消极,不愿意花钱进行短期看不到明显效果的康复治疗,以致延误了康复的最好时机。

2.康复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据调查了解,其它县市区均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针对目前我市残疾人康复存在的现实矛盾,为逐步解决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目前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已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但由于中央政策调整,加上工程建设成本涨幅过大、工程量增加等诸多因素,该项目建设资金缺

口较大。公办社会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服务较少,康复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影响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

3.康复救助、补贴标准偏低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标准低。据调查,0-14岁残疾儿童年康复训练费用不低于4万元/人/年,外加家长陪护等附加费用。而目前残疾儿童在机构康复训练补贴标准为:0-6岁1.6万元/人/年,7-14岁1.2万元/人/年,与现实康复训练费用差距很大。导致很多残疾儿童因生活困难、未达到训练效果等原因放弃最佳康复期,造成终身遗憾。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标准低。目前,我市有持证精神残疾人1785人,门诊服药补贴虽达到了全覆盖,但由于精神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易复发,需每日服药不间断。现行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标准500元/人/年,大约只能领到2个月的基本药物,许多精神残疾人家庭因难以负担长期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和管理,对社会综合治理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残疾人托养补贴标准低。目前,我市在托残疾人55人,补贴标准为800元/人/月。据调查,残疾人托养每月需最低费用1400元/人/月,残疾人家庭负担重。

4.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到医疗康复、社会康复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政府及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

共同推进工作开展。目前,虽然在市政府残工委领导下,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但缺乏行之有效、健全的工作制度,相互之间协调不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三、建议和对策

1.增强意识,不断完善机制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支持残联组织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定期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研究残疾人工作,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指导、协调各类媒体广泛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2.统筹兼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发展残疾人个体化康复服务,开展各类残疾人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残疾评定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全市残疾人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具适配等康复需求。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化康复工作体系,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依托,康复机构为骨干,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民营机构建立残疾人综合托养

中心,支持医疗机构增加和完善康复功能,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拓展康复服务范围,丰富康复服务内容,全面提升康复技术水平,方便残疾人就近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3.加大投入,提高康复救助标准

一是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0-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康复最佳时期,建议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经费预算。将0-6岁补助由1.6万元/人/年增至2.6万元/人/年,本市财政配套1万元/人/年;原市级补助的7-14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建议由1.2万元/人/年增至2万元/人/年。按照目前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残疾儿童数据测算,每年约增加财政预算支出50万元。二是提高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标准。为进一步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医疗救助工作,建议加大对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经费投入,建议将原补贴500元/人/年提高至800元/人/年,按照目前统计的精神残疾人服药数据测算,每年约增加财政预算支出42万元。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精神残疾人稳定服药、康复回归社会,有效降低精神残疾人肇事肇祸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争创文明典范城提供保障。三是提高残疾人托养补贴标准。为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减轻残疾人家庭负

担,不断优化对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支持力度,建议将残疾人托养补贴原800元/人/月提高至1000元/人/月,按照目前在托残疾人数据测算,每年约增加财政预算支出1.1万元。

4.源头控制,强化部门联动机制

篇6:关于残疾人申请补助的报告

尊敬的领导:

本人杨伟祥,1977年4月28日生,出生于贫困山区中的贫穷家庭,则立志于报效祖国,1995年服役于部队,1998年退伍,为祖国奋斗三年,回到地方无工作单位,无国家扶持。本着驾驶技术,寻找谋生之路,选择了开出租车的职业,本应顺顺利利的挣到了生活费。2000年那时社会治安差,出租车安全环境得不到保障,于2004年被犯罪份子抢劫,背上砍了七刀,且有骨折,右手被砍断几根主神经,造成右手残疾,肌肉委缩,神经麻木,行动不便,更不能用重力,致使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劳动能力,只有靠跟别人当当保安或其他力所能及的事,赚点工资来养活几个小孩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为了能方便上班和照顾家里,买了一台二手电动车作交通工具,2015年4月在龙泉路加油站正常行驶,被突如其来的交警以超标,强行拉走(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超标),当时我说是残疾人希望照顾,负责的交警说叫我第二天带残疾证去领车,第二天到一大队怎么也找不着人,而后到市交警支队找到市政府禁摩办,望政府能关心照顾我们这些残疾人,穷苦家庭,解决上班的交通工具和生活补助,让我能得到政府的温暖和帮助。

望上级领导给予解决和帮助,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上一篇:有关小学生作文800字下一篇:《人不炼,不成器》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