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

2024-04-26

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精选15篇)

篇1: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

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

青春是疯狂的,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你也要优雅地谢幕,感谢自己的付出。你的`青春可以很疯狂,长辈会跟你苦口婆心地讲道理,有些话你可以听,有些话不要听,请听听自己的声音。

青春刚好是人成长的时期,也许你会叛逆,也许你会妥协。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受到别人的期望,还有无关紧要的眼光,你可以不必看得太重要。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你不是要变成谁,而是你要知道你本身是谁。

恋爱的萌动是青春中不可避免的。青春的心动只需要考虑两个人有没有感觉,只要能够天天在一起就好,这是纯真和美好的时光。疯狂的青春里,你需要不顾一切地爱一次。

当你走进社会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会开始变得畏畏缩缩。如果你的青春够疯狂,那就去尝试一下别人不敢选择的生活方式吧!

青春要叛逆,也要疯狂。

篇2: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

青春,一个活力四射的字眼,是人由朦胧向成熟进阶的一个过渡期,代表着人的一生中最年轻,最疯狂的时代。

有些人总是到晚年的时候才回忆年轻时代的美好,与其到老了再来回味自己青春的无味,为何不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疯一把呢?

做自己想做的事何必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为何不大胆的去做,失败了也不灰心,总结失败的原因,一次一次完善,最后就一定会成功,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你不去思索你失败的原因,而是一味地错下去,更有胜者,把一切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成功么?

青春需要疯狂,但不是疯癫,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做,选择了的事就不要轻易放弃,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不要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别人有个有钱的老爸,不用做事,也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你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你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干,你可以这样想,为什么他就可以这么有钱,我为什么不可以,他既然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同样是人,人家能做到的你也可以,你只不过是看到了别人表面的风光,但他几年前,几十年前努力奋斗的场景你却看不到,付出的汗水和收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只是一味的空想也是不行的,你光想,不行动,如何成大器?

篇3:谁的青春不疯狂

关键词:《青春派》;高中生;高考;情感观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13-02

几乎每个人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高中生活。在那段日子里,有回忆不完的幸福和美好。随手拿出一个就能让自己沉陷在美美的回忆中,幸福感油然而生。高中的时候有过喜欢的人吗?大多数人都会说有吧。情窦初开的年纪,怎么会没有对自己喜欢的人心动过呢?高中生的恋爱是被压抑的,不敢告诉家长老师,在他们看来,早恋很影响学习,并且也被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在高中生看来,学习可能会因此下降,但是作为一名十几岁的高中生真的能对自己的爱情,自己爱的人和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负责任吗?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年纪,简简单单的爱,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地在一起?什么样的年纪就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谁的青春不疯狂?如果年仅十几岁就像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一样沉稳,那还谈何青春。青春就是给了我们敢拼敢闯敢爱敢恨的资本。当然疯狂并不等于放纵,青春的我们多的只是时间,多的只是能让我们从头再来的时间。虽然年轻,但是还是要珍惜,不能挥霍大好的时光。在电影《青春派》中,导演刘杰很好地诠释了青春的所在。

一、《青春派》人物情感分析

作为主人公居然的班主任撒老师,由秦海璐饰演,一位严厉地但发自内心关心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这种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高三老师的辛苦不易,对学生十分严厉的外表下饱藏着对学生的关爱。在撒老师的帮助下,居然进入了本校下一届的高三班,班主任依旧是撒老师。这个班里有许多调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看来也许是坏学生,经常惹祸,但是他们的身上有许多发光的可爱点,能让人们感觉到他们的快乐和阳光。班主任撒老师正是看到了他们的可贵之处,恩威并施,不放弃她的学生,影响着主人公的高中生活。

居然,95后,作为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居然的爸爸妈妈对他要求都很严格,母亲为让他能够好好学习还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他的父亲住在郊区的家里和家中的宠物狗为伴。整个家庭都为居然的高考费心尽力。而在高中毕业留念之时居然跟自己暗恋了三年的女生表白了。女孩子总会向往一些童话般的美好爱情,总会期待一些意料之外的爱情惊喜。黄晶晶,居然表白的对象,干净清爽、学习成绩优异的女生,在众多同学羡慕的感叹声和欢呼声中,答应了居然的表白。原因在于黄晶晶认为居然很勇敢。随后,高考如期而至,黄晶晶在高考中考入了复旦大学。与此同时,居然因为先前家长老师的训斥,自己内心的逆反,对黄晶晶强烈的思念之情困扰,在高考的答卷上只写下了黄晶晶的名字。高考落榜成为必然。高考的确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的事情。很明显地,居然家肯定要忧了。影片中,居然高考失利,居然母亲坐在饭桌前失声痛哭的情景又在多少个家庭中上演过。

在经过了一番考虑之后,居然为了黄晶晶选择复读,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希望能在第二年考入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通过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但是黄晶晶只是为了安慰居然才没有说分手,真相总是瞒不住的,居然很失落很伤心,找不到支撑他继续学习的动力。他参加学校里的各种组织,希望能通过充实忙碌的生活让自己不再去想这些事情,但最后只有足球队收下了他,原因很简单,高三学生,学业为重!又一个重要的女生,在之前一直没有介绍,孙晓凡,她一直真心地喜欢居然,从那天居然高考完卖自己的书的时候起,这个小女孩似乎就喜欢上了居然。晓凡对居然一直很好,但是从未很明显的表露过。这其中,贾迪也十分喜欢晓凡。其实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三角爱情。

随着居然的复读,他结识了新朋友。齐明智、贾迪、李飞,再加上居然,形成了撒老师班里的调皮小组。居然,在这个班里是个点子王的形象,连班里的老大贾迪都跟他求追女友的秘籍。大家都耳闻了他在毕业前的大胆表白,对居然很是佩服。高中时的孩子们就是那么的简单,没有被社会侵染的不良的社会习气,他们对一个人的敬佩也许就是因为很简单的理由。你这个人很仗义,他们就会用他们看来幼稚但是却真诚的声音叫你一声老大。居然,是大家公认的情圣,虽然他自己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他在班里的确承担起了帮同学出点子讨好女生的人物,并且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帮着贾迪在教学楼下摆蜡烛,为齐明智想出在每一级台阶上写下心仪女生的名字。这些的确是很不错的主意,同时伴随着老师的惩罚。影片的故事情节简单纯朴,真正的高中生活就是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就故事最终的结局来看,居然显然有些想让故事的女主角一开始就是这个叫孙晓凡的姑娘。为什么呢?因为孙晓凡真心地喜欢他,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在一起才会有好的结局和结果。如果一开始女主角是孙晓凡,也许就不会出现黄晶晶刻意安慰居然的事情了。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理解。爱情的世界里有谁能说的好呢?我们有爱情观没有爱情观又会怎样?缘分这个情节没有人能逃得过。在经历了爱情的失望与友情的变故,居然最后决定留在北京,考一所北京的大学,为了“一家人要在一起”。又经历了一次高三,一次高考,居然长大了,少了任性与莽撞,多了理智与包容。最后,孙晓凡和居然一同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大家都会明晰最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了。

影片《青春派》故事人物情节塑造真实,同期上映的《小时代》也是一个青春题材的电影,但是两者的区别很明显,就像美剧《绯闻女孩》一样,《小时代》展现给观众的生活是一种令人享受、向往的青春生活。但是缺少了《青春派》中对当代高中生活的真实写照。看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但是细细品味剧中的每个人物,每一句话,每一个搞笑段子,似乎都能对应到自己的一位高中同学身上,这也就是导演刘杰想要展示给我们的真实高中生活吧。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想到自己高中的同学,那几栋教学楼,那个教室里的一个小角落里几个好闺蜜叽叽喳喳的谈天说地等等各种场景都浮现了出来,幸福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有些许的失落感,的确,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很难再那样简单地生活。

二、高中生情感引导

影片《青春派》呈现了高中学生,确切地说是高三学生的情感历程。影片一经放映便引起了观众对于高中生活的回忆,青春的怀念更引发了家长和老师们对于高中时期情感的引导。刘杰导演谈到影片创作时如是说,自己在接受这个命题时并没有想过去抗衡现行的教育制度,只是希望能够展现一个不太制式化的青春题材的故事。的确,在高中的体制下,居然和他的死党们有这样的行为肯定会被学校严厉的批评。记得,我们那时高考完回学校,看见一对小情侣,在一起亲亲我我地走,还一边说“现在老师不会管我们啦”,是自由,是解脱?也许真的应该给孩子们多些自由。早恋,究竟多大的年纪算是早恋?要不要把所有的学生时代的爱情都扼杀?这些都是引导高中学生处理情感问题应解决的命题。回忆起高中生活,似乎学校里种种限制为学生们制造了更多可乐的,美好的回忆。也许当时被老师劈头盖脸地教育,当回想当年时,还是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感慨当年的人和事和那些回不去的过去。居然在影片中说,有些记忆是特别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对呀,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究竟怎样才能青春无悔?高中生要怎样去正确地释放自己青春的激情?高中生的青春都是疯狂的,高三学生拼命地学习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点灯熬油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也不忘费尽心思追求自己喜欢的男孩女孩。在追逐的过程中,可以为了自己认定的事情不顾一切的去尽心尽力。青春时的未成年不是不知道累,不是不知道有些付出不值得,只是想拼搏一回,因为,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们不相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而这些正是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可贵之处。

看这部影片,不禁让笔者想起了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同样十六岁的年纪。马小军在部队大院里生活,父亲母亲经常不在家中,马小军跟几个好兄弟天天混在一起,十六岁的孩子,他喜欢上了做钥匙打开其他人家的门,只是好奇,但是从未偷过人家里的东西。后来他喜欢上了一个叫米兰的姑娘,他们之间的好感很朦胧,这种好感持续了很久。与此同时,米兰还和马小军的好兄弟刘忆苦关系很好。两个男孩心里都很不舒服,但是最终谁也没有很过激的行为,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也许能够忍受这样的关系不明确吧。看似故事就要这样结束了,马小军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或者说他就想这样去做。他去米兰的住处找米兰,显然是想得到米兰。然而,结果却是米兰彻底的和他没有了交往。20世纪70年代时候的青春年少时的爱情,看起来除了朦胧一些跟现在的孩子们追求异性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不管是什么年代,人们都会有自己难以抑制的感情,都会有冲动的表现。影片中成年马小军的画外音说他的记忆无法还原真实。他总在想着自己的青春更加的激情更加的离奇美好。也许吧,这就是为什么说,不要给青春留遗憾,等你年老时不要让自己总是遗憾当时默默无闻地渡过了青春年华吧。但是,无论如何,遗憾总会有的,遗憾或许会让你的记忆出现偏差,无法还原真实,但是,那回忆足以温暖那些已经老去了的身体和心灵。

面对居然的早恋,如果居然的妈妈没有那么严厉地阻止居然的“早恋”,也许居然会在黄晶晶的帮助下努力学习,考取一所大学,免去了复读之苦。学校里可以禁止男女同学有亲密的行为,但是不能拆散阻止他们的恋爱关系。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爱情有追求有向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种很简单很纯洁的情愫,我们还是给他们自由的好。学校和家庭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爱情观,而不是牺牲孩子们的真挚情感去换取踏踏实实的学习成绩,有时这两者是可以兼得的,只是需要校方和家长做得更多并且更加专业。

谁的青春不疯狂?《青春派》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各种当今的社会现象,例如,拼爹的现象也很赤裸裸地展现在荧幕之上。电影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关键点。电影也很真实描绘了当今社会情况下高考考生面临的问题。爱情似乎是高中时代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爱情的高中在有些人的价值观里甚至是不完整的。青春,无可厚非,是要疯狂一次。但是疯狂的前提是要理智地处理好得与失,在学校家庭给予我们较为广泛的自由的同时能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必患得患失,也不能真的不给自己“留遗憾”。正如穆勒所说:“我们还年少,我们是一群容易受伤的孩子,总是一不小心撞上人生的悲喜,跌跌撞撞,亦步亦趋,摔倒受伤,幸而我们都还是孩子,我们复原的很快。只是为了通向终点才寻找路,才从最难最难的路上走过,那段青春岁月。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参考文献:

[1]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的临界点[J].当代电影,2012,(9).

[2]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4:致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美文随笔

今天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也曾经为了看你一眼绕遍整个校园,但是现在已经记不起喜欢你的感觉。”

我也曾经为了看你一眼尾随一条街道,正午的烈阳烘得大地都变了形。手里却仍旧攥着针绣品,一厢情愿地希望你能收下。

我也曾经伪装身份,在QQ上变成一个陌生人,小心翼翼地为你排忧解难。可是心里仍旧带着期盼,奢望能将真相公诸于世。

我也曾经长时间地趴在栏杆上,俯瞰操场来去匆匆的少年,在人海里的背影,是那么醒目。总希望有那么一天,如心有灵犀,在回眸的瞬间,露出了然的笑容。

我也曾经心怀忐忑,在看到搬走课桌的空地时,莫名忧伤。还没来得及在意别人的目光,早已被窥视了秘密。

总是希望你知道,

又害怕你知道。

总是想要偷偷藏起来,

又舍不得就这样凋谢。

总是小心翼翼地想看,

却又怕被人窥去了心思。

却不知——

少年的心思有多敏感,

却不知——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却不知——

篇5:美文赏析:青春随笔

曾经,有一个问题在我的心头萦绕:我的人生本来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问题可能显得太矫情,毕竟此时的我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前显得很稚嫩,为人母的我在体验着人生的辛苦与幸福。但迷惘的感觉隐隐若现……

产假一结束,突然间上班有点跟不上节奏。原以为结完婚生完孩子,就可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事情往往不是那样,想的时候感觉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很费力。尤其是当只有自己一个人时,每天来回上班,要担心孩子,回家后不管多累都要哄宝宝——不是婆婆帮忙做家务,我还真不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年幼的时候,不知道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也没想过堆砌成漫漫人生的每一日会怎样从指尖流过。在没有上班带孩子做家务之前我还存有幻想,想过要活得轰轰烈烈,每天都为梦想奋斗。可是,当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我才发现,自己想要的不过是一顿简单的晚餐和一张床。

突然间意识到,原来我做梦的年纪也不过就那么几年。在我没有考上大学之前,我想着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在名校的校园里和心爱的人散步,夕阳西下,拉长我们相依的身影;我会进图书馆看很多书,然后成长为很漂亮很有气质的女生;我会参加各种活动,很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可是大学生活过去了,我什么都没有抓住。只学会了睡懒觉,学会了逃课,学会了偷懒,我变成了高中时自己不曾想过的自己。于是,我又开始想着毕业后进入社会,我会凭自己的努力亦或运气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等到毕业我参加工作,便又开始幻想能遇见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爱情,能与相爱的人早上一起手牵手出门上班,晚上一起共进晚餐,过有滋有味的生活……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早起晚归,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日子变成了重复,再也没有时间去想曾经做过的梦。不经意间,当终于停下来回望过去,我发现我都已经老了。于是,曾经以为漫漫的人生就已经过完了,曾经想过的那些事还来不及去做,就已经没有时间了。

因为年轻,所以我曾有幻想;因为年轻,我曾把一切都想得太好;因为年轻,我曾以为一切都还早;因为年轻,我曾什么都不怕;因为年轻,我曾不认输,不甘心于自己的平凡……数年后,一切都服从于现实。生活波澜不惊。

有时,我会想自己的未来倒底是怎样的?却无从找到答案。我只是众多平凡人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那一个。曾经自以为的独一无二和有个性,也不过是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哪怕再多的日子过去,我依旧是广场大屏幕下面的一名普通观众,只能眼巴巴看着屏幕上各种人物的精彩与风光。

篇6:青春美文随笔

纯真里的青春

某日心血来潮,就去整理垃圾场似的储物柜。灰尘像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覆在柜子上,我嫌恶地拿起一样旧玩具,又捡起一本旧书,突然翻到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封面依旧完好。翻开目录,《灰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便映入眼帘。实在不知这类故事为何会吸引我,便仔细地再次重温起来。儿时的一幕幕便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想想现在傻傻发笑的我,与多年前的那个捧着故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姑娘又有多大差别呢?

呵呵,我要把我的青春安放在儿时的纯真里。

无畏里的青春

有一次和家人去公园,看着小侄子在各类娱乐设施上玩得忘乎所以的模样,不禁也想起了我曾经的时光。

我小时候特顽皮,没个小女孩儿样,总喜欢跟着村里的大孩子们玩,作他们的跟屁虫。我总喜欢用泥揉捏成各种姿态的娃娃,可大孩子们却想玩刺激的“扔沙子”,我也只好服从大多数。黄色的细沙在空中旋转之后便变成了“头纱”盖在了我的头上,但我们却不以为意,继续玩耍,直至撒进别人的锅里。

“谁扔的?”此时才发现,只留我一人还站在原地。当被妈妈拖回家的时候,“不是我扔的”“我都说了不是我扔的”一次又一次的为自己辩解,那种无畏是现在的我所仰望的。

呵呵,真想把青春安放在真诚的无畏里。

梦想里的青春

走在熟悉的校园里,我打量着路过的人儿,他们行色匆匆,他们表情淡漠,但他们却都有着青春的脸庞。多年后,他们的校服将被工作装替代,白色的运动鞋将换成铮亮的皮鞋,皱纹也将慢慢爬上他们的眼角,那时,青春是否还永远陪伴着他们?

必然,我也会和他们一样吧。但我想,如果那时我们的青春梦想还在,青春也将会永远陪伴着我们。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梦想,我们不是人生的过客,不是碌碌无为的庸者,我们都是追梦人!

我们要将我们的青春安放在梦想里。

篇7:那件疯狂的小事叫青春

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飞翔

请不要把我的梦想埋葬,也不要把我漂泊的步伐捆绑

我要挣脱拷住我心灵的枷锁自由地流浪,死也要死在幸福的路上

就算前方风沙弥漫,就算永远走不进天堂

就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也要在路上尽情地绽放

在路上,经过无数村庄

在路上,领略无数风光

在路上,向着太阳的方向

在路上,直到地老天荒

——摘自张元航博客《在路上ING》

身无分文走中国。这话,想想就过瘾。第一次在视频里看见他,梳着子弹头,皮肤有点黑,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他说,身无分文走中国,是他送给自己的毕业旅行。他不是特别健谈的人,甚至面对镜头,有一点点羞涩,可是,他坐在那儿,你似乎能看见他身上那种放荡不羁、能豁出去,并且不把这事当多大事的劲儿。

他叫张元航。2011年暑假,历时25天,搭车70辆次,穿越11000公里,跨越了12个省、市、自治区,途经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最终到达目的地呼伦贝尔,没花1分钱的路费。

他们一行最开始3人,最后只剩2人。身无分文走中国,这是一件需要多少豪情才敢涌现的念头:荒无人烟的西北戈壁,几小时不见一辆车;饥肠辘辘时,眼看着一辆辆汽车不愿停下,从身边绝尘驶过;遭遇小偷,忍受饥饿……

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说你们是不是疯了

2011年7月,张元航和另外来两名同学从德阳一所高校毕业。不少同学趁着暑假去毕业旅行,但他们决定不花1分钱路费,通过一路拦陌生人车辆的搭车方式,完成大半个中国的旅行。

“当我们决定实施这一计划时,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说你们是不是疯了?”22岁的张元航说,他从小就喜欢旅行,很小的时候就去过高海拔的川西高原,是个川味十足的背包族。

另外两名同学曾吉瑞和张涛也是十足的驴友。20岁的曾吉瑞从小在阿坝高原长大,他喜欢自由旅行和摄影,享受在路上的过程。大学毕业后,他们3人受到“搭车去柏林”的启发,决定也来一次刺激的搭车之行。

“希望能在这一路收获前所未有的经验。”

“希望见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

“期待个人的成长,即将毕业的我们将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希望自己在旅途中有更多的成长。”

临行前,他们在微博上写下了各自的心愿。

7月15日,带着简单的换洗衣物、急救药品以及户外露营的帐篷、睡袋和防潮垫,还有几百元应急钱,他们从成都天府广场出发,开始搭车走中国。

15日下午,他们赶到成绵高速入口。3个小伙子傻傻地站在路边,挥手开始拦车。张元航说,根据资深搭车客的经验来看,一个女孩成功搭车的几率最高,两个女孩也比较好搭,但换了男孩搭车,特别是3个男孩要搭到免费车,几乎就是“做梦也别想”。

但让他们惊喜的是,居然刚挥手就有人停车。下午1点19分,3人顺利地在成绵高速入口搭上第一辆车。搭载他们的是一名开着黑色轿车的好心大哥,听说他们的意图后,大哥很爽快地邀请他们上车,一路把他们捎到了绵阳。

到达绵阳后,一个开“玛莎拉蒂”的男子硬要塞给他们500元,“一路总得有个照应。”但3人婉言谢绝了。

“好心人真多,继续等车到广元。”张元航在微博上感叹。

16日凌晨,张元航发微博称,他已到达汉中,因为没地方可睡,他只能睡在地上休憩调整,两小时后将前往西安。看到他躺在地上休息的照片,网友纷纷表示佩服和祝福。网友dhzitao说:“其实特羡慕你们。不过看到你睡在地上,越是夏天越易着凉,出门在外身体最重要。”

“翻过秦岭,最后100KM,西安到达,完成第一段旅行。明日将向兰州进发。第一天一路都算顺利,自信心也有一点小小的膨胀,不过还是不能骄傲。我们才走了不到全程的十分之一。”这是张元航16日凌晨发的微博。

扬沙、暴雨。深夜,我们蜷缩在收费站

17日,3人准备向兰州进发,但这次似乎没有那么顺利。

17日下午5时许,张元航和他的两个伙伴一起来到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车,准备先到宝鸡。可一个小时后,天渐渐黑了,没有搭到车。

天越来越黑,突然刮起沙尘。3人只得在收费站等待。一次次挥手,一辆辆车卷着尘土开过去,没一辆车愿意停下来。

17日晚9点,天已完全黑了,终于有一辆车停下来,3人好说歹说,对方才勉强同意搭他们中的一个人走。于是,3人商议后,曾吉瑞坐上这辆车先走了。

张元航和张涛仍在原地等待,过往车辆都不愿停下,天已经完全黑了,他们的晚饭还没有着落,而更糟糕的是,夜行的车害怕遇到坏人,更不愿意停车。

天空刮起阵阵沙尘,灰土翻滚着打到脸上,眼睛都睁不开。

“当时感觉很凄凉,心里还掠过一丝后悔,干吗要来受这罪啊!”张元航说,当时,他和张涛感觉十分狼狈,无处可躲,只能缩在收费站的角落里。没过多久,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暴雨。

正在绝望边缘时,一辆卡车在他们身边缓缓停下来,司机看他们可怜,也不像是坏人,就大喊他们快上车。

“好心司机喊我们上车时,我们感动得直想哭。”这是张元博深夜发出的微博。

枯坐在大路边,前方是无人区,几小时无车,从未有过的绝望

出来11天后,他们完成了4500公里的路途,是计划路程的一半。

“我们最长饿过3顿没饭吃,最久等车8小时,遇上过狂风暴雨,第一次看到风卷黄沙,很多的未知让我们对这一路旅行充满好奇。”张元航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段话。“我现在真的极度疲倦,好想在大树下睡上一下午。谁也不要叫我。”

7月22日中午,张元航在翻越青海、甘肃省界的阿尔金山脉时,另外两人已搭上车先赶往大柴旦,只剩他枯坐在大路边。

硕大的旅行背包里仅有一小口矿泉水,感觉饥饿的他多希望有车把他带走。用头巾捂住头脸,张元航发现这里几乎没什么车经过,望着前方似乎没有尽头的荒凉公路,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绝望。

“前方是无人区了,无论如何今晚可不能被撂在这,上天保佑,快来车把我带走吧。”张元航一直望着车来的方向。等了几个小时后,一个黝黑淳朴的西北大叔停下了车,把他载离了山口。

7月25日,3人到达乌鲁木齐后,张涛离开队伍,他要提前去北京做其他的事情。

张元航和曾吉瑞从内蒙古一路赶往东北,走完余下的全程。

他说:“一路上总会有些小磕小碰。我们始终坚持着。加油,加油。搭不上车不过就是多等一会儿。”

子弹头就是削尖了脑袋往前冲

汶川地震时,张元航作为德阳市抗震救灾志愿者协会第一突击队队长,一天12个小时在灾区里抢救人员、物资。他花了5元钱剪了一个子弹头,中间又厚又长,两边薄。妈妈说,难看死了。他说这叫削尖了脑袋往前冲。

他去白云山远足,说用远足为青春埋单。他说,青春就得不靠谱。

我在博客里给他留言:真正的浪子,是才子、浪子、凡夫俗子的结合。只有年少时才会登峰造极。青春就该连滚带爬。

张元航说,只是想用这次特别的旅行告诉自己,生活有时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有时又是无尽艰辛,在苦的时候想想过去的甜,在甜的时候不忘曾经的苦,要好好的,善待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他问,我们是不是垮掉的一代?

看见这个问题时我甚至觉得自己汗颜。

如果这样敢拼、敢闯、敢去相信陌生人、敢去尝试艰辛、敢吃苦的人都算垮掉的一代,那么垮掉的,是这一代本身还是我们对这一代人的偏见呢?

张元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303228610

[编辑:围子]

篇8:青春美文随笔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若梦万千,我只梦一朝。

空洞的眼眸中漂浮着你的身影?谁偷偷埋葬了你,我的青春?

寻寻觅觅寻不到……原来你如此悲伤,我小小的心房,装不住你一地的凄凉。是谁在我不经意间将你埋葬?葬的如此秘密,如此荒唐?一路走来,是我不曾将你带在身旁,是我没有你想象中的坚强,是我害你一世凄凉心断肠……

细数流年,多少风雨兼程的日子,是你默默守候在我身旁,是你让我张扬,不羁自由爱放荡,是你让我沉稳,才知水无深,天无涯、是你让我坚强,让我从一个无知少年在这条人生路上走了这么长……

逝者如斯,谁伤了流年,又是谁舞落了繁华?一夕江河在,何时不是春!而你却褪去你应有的铅华,就像迎风的墙,为了墙后的安详,让自己光滑的脸颊挂满沧桑,在岁月中忍受苍凉……

被无知的人埋葬了的青春啊!你可知道,我想你想到地老天荒,你不在我身边,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孩儿离开了娘。而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你,你却已是尸体冰凉,再也回不到我身旁……

亲手将你重新安葬,就葬在我的心房,我要让我记住,你曾经给予我的善良……眼泪不经意间流淌,顺颊而下,路过你的墓地,我的心房、荒凉,一片荒凉……

篇9:励志青春美文随笔

站在路边,静待绿灯。望着平整的路面,现在的青春似乎也就像它。没有一点起伏,平整、平淡且平凡。

望着这平整的路面,我忆起有一次散步,走到这里,爸爸指着路说:“当年我走到这里,这儿还是一大片荒野……。”他们那个年代,路恐怕也是最令人“心酸”的:平时野草丛生,沟壑纵横,骑起车来就像脚底下踩着无数的弹簧,蹦蹦跳跳,蹦得你都能吐出隔夜饭来;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可一到下雨天,那就真应鲁迅的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泥泞不堪的小径早已与两旁的田地混为一体,一脚踩下容易,拔出却得花十倍的功夫和力气,田里的青蛙小蟹也来与你抢道,你只能眼睁睁的看见它们遥遥领先与你,至于自行车,它早就“骑”上你啦!那时的路却也充满野趣,走一路大汗淋漓,走一路欢声笑语。

那一代人,走的路是崎岖的,青春也是多滋多味的。那一路坎坷,那一路收获,不就是青春最真实的写照吗?他们的青春塑成了如今这个雄起的国家。

望着平整的路面,我看到每个夜晚,这里都云集了大批的为人父母,忍着冻,等待自己的孩子。从校门里走出的学子如果没有他们,也许会迷失在黑夜中,因为他们的青春可能只是一杯水,喝过便什么都忘了,没有在黑夜中失足摔倒,没有在夜色中焦急的寻找光明,没有品尝失败的苦酒,也就不会有目标,有奋斗,有撕心裂肺的伤痛。没有这些,何以谈青春的滋味。

绿灯已亮,人群如潮水一般涌向对岸,每个人的表情都不轻松,人生的彼岸是未知数,行人脚步匆匆。然而,我却要放缓脚步,在属于青春的道路上重重踩下,把我的青春酿成烈酒,那滋味定让我痛不欲生,又欲罢不能。

青春,各种滋味,我必自己去品味。

励志青春美文随笔:青春向上中国梦

梦想,是令每个人每每想起都会热血沸腾,心跳加速的,我们对未来都报有无数的期望,有着无数的梦想。

我们的国家,也有着她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正是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动力,是汇聚成中国梦的无穷力量。

青春的梦想,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不同年龄、不同经历过后,我曾为自己树立过一些梦想:看到那一座座典雅、优美的建筑,我想过未来要做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美观且实用的建筑,为祖国的城市建设做贡献;看到贫困地区那些渴望求知的孩子们,我的心头又萌生了新的梦想:做一名教师,走进大山,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改变家园;我也想过做一名慈善事业工作者,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家庭,帮助被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的人们,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还想过做一名心理医生,走进人们的心里,帮助它们排解忧愁和烦恼……这些梦想似乎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似乎又离我们很近,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之不断的努力。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现在都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尽力做好!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但是其中我们的家园也多次被摧毁、蹂躏。那些前辈们用他们坚强的臂膀扛起了建设的大梁,使我们的祖国有了今天。今天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繁荣,作为祖国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抓住现在这个学习的机会,加入到促进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中去,贡献出自己的微小力量。

篇10:水色时光里青春的柠檬香美文随笔

泛着水色的时光里

处处透着青春的柠檬香

时间似水长流

陪伴着我们慢慢成长

青春快步向前

催促着我们快速前进

水色时光里

我们畅游其中

青春的柠檬香中

我们沉醉不已

舒缓的时间流水

抚慰躁动的心

奔放的青春风暴

席卷积压的烦闷

叙写

记录欢快心情

尽情欢笑

畅快高歌

当时光奔涌而去

我们不知所措

任凭时光冲刷

当青春泛起苦涩

我们手足无措

直至青春消失

久违的平静

依旧是水色时光

久违的酸甜

依旧是青春的柠檬香

看似回到了最初

却已不再是从前

时光已逝

青春已过

只剩下记忆中

水色时光里

篇11:“犬儒”柳传志:谁的青春不疯狂

四十岁之前,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十三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四十岁后,柳传志筹建了联想,主打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启动资金二十万元。

联想脱离了科研企业一开始就走科研路的套路,选择了“贸易-生产-科研”的顺序突围,这一做就是五年。五年之后,已经“学会了做贸易”的柳传志才开始考虑生产。因为拿不到生产批文,柳传志带着几个人落脚香港,然而他手里只攥了三十万港币,到香港也只能和在国内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又一个五年之后,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海外市场行情的柳传志才将生产和研发提上了日程,随后借助改革的东风打回国内,为联想个人电脑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联想成长壮大后,柳传志依然沿续了技术上的谨慎策略。典型的事件是,2005年,联想时任总裁杨元庆提出并购IBM全球PC业务,柳传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直到杨元庆前后多次论证并购对于联想的重要意义,柳传志才最终松口。时至今日,联想一直在技术创新上采取保守的态度,电脑的处理器等主要零部件仍来自进口,这也成为外界经常讥讽联想缺乏民族担当的话柄。

任正非晚柳传志三年创建了华为,但这两位同一年出生的企业家,行事风格却迥然不同。

华为从不跟着市场做事,而是引领市场,通过技术创新赶超发达国家,亲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向来谨慎的联想显然没有这么“硬气”。

柳传志从不回避这种比较:“所有的企业家中我最佩服和欣赏任正非,任正非的胆识与魄力是我所没有的,我缺乏硬汉风格,联想也不像华为在技术投入上可以不计成本、一往无前。”但他又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我有自己独特的考虑问题的方式,企业做技术创新,一定要脑子非常清楚,不是匹夫之勇就可以的。我和联想所奉行的是一种柔性的文化,稳步走、留后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我就是行走50米安营扎寨,然后继续。”这,就是典型的“犬儒主义”。

柳传志的谨慎缘于市场给他的各种经验。特别是IBM的一次惨痛教训,被他当作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自己要冷静决断。

多年前,IBM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操作系统的一大块利润滚进微软的腰包,投入几十亿美元和上万科研人员研究、推广Linux系统,试图将Linux变成全球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IBM期望凭借Linux扳回一局,结果却血本无归。

所以,谈及创业,柳传志总会提及一句话:“企业首先要活下去。我骨子里就不敢骄傲,因为确实知道环境难,知道自己渺小。”

柳传志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业,三十年中,那个时代的很多企业家都以各种方式“消失”了,像柳传志这样幸存下来的并不多。也许柳传志的柔韧特性恰好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倒下了,他却仍能倔强地站在时代前沿。

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一个企业能否做成“百年老店”,关键还在于培养和造就接班人。而在这点上,柳传志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最为出色的人。

早在创办联想香港公司时,柳传志就特意招聘了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这些“娃娃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杨元庆,而柳传志花在杨元庆身上的心思既独特也丰富。

26岁那年,杨元庆临危受命出任新成立的微机事业部总经理。短短三年时间,杨元庆便将销售额由5000万做到了1.8亿,让联想登上国内销售市场国产品牌的头把交椅。虽然成绩卓越,但杨元庆年轻气盛,认定有理的时候,即使有天大的压力下也不肯妥协。这让联想的一些老一代创业者不太舒服,以致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杨元庆在公司的形象和地位。为了让杨元庆学会妥协,柳传志下了“猛药”。

1996年年初的一个晚上,联想高管到公司开会,开会前,大家正在谈笑间,柳传志突然径直走到杨元庆面前,劈头盖脸一通斥责:“你不要以为你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你这个舞台是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在各种力量的矛盾中,你本应和大家同舟共济,逐步确立你的地位,争取更大的舞台、更大的天地。你倒好,一股脑儿只顾往前冲,什么事都来找我柳传志讲公不公平。你想充英雄?我告诉你,这不是英雄,是狗熊!”这一通训斥把杨元庆给骂哭了。

但在第二天,杨元庆发现桌上有一封柳传志的亲笔信。信中,柳传志除了坦诚地讲述对杨元庆的看法外,还直言是以“未来核心领导人”的标准在要求他。柳传志的一番苦心让杨元庆非常感动,提及过往,杨元庆总会感叹:“如果当初只有我那种年轻气盛的做法,没有柳总的妥协,联想可能就没有今天了。”

几乎在任何场合,柳传志都毫不掩饰对杨元庆的喜爱,并总以一种长者的姿态在杨元庆背后微笑地看着他在舞台上表演。郭为和杨元庆同为柳传志手下重要的两位“少帅”,都是难得的领军人物。柳传志最初打算让杨元庆接班,让郭为做杨元庆的副手。然而实践证明“一山难容二虎”,考虑再三,柳传志最终做出了“分拆”决定,将老联想分拆为联想电脑和联想神州数码两家子公司,杨元庆和郭为各事一家。同时,柳传志从联想集团CEO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并交由杨元庆接任,并积极推动郭为掌控的神州数码上市。两个月后,神州数码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接班人之争告一段落。

柳传志扶持杨元庆正式接过联想大旗,然而成为联想前台领导者后的杨元庆似乎一直在犯错。从2001年开始,联想集团的业绩就开始下滑,伴随着PC机市场的失利,互联网音频业务FM365由于长时间业绩不佳而被关闭。2004年,联想集团开始进行内部调整,大量裁减人员。于是,各种指责蜂拥而至,普遍认为杨元庆缺乏正确的企业家思维,从而导致联想频犯战略错误。关键时刻柳传志却站出来“护犊”:“杨元庆所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联想集团可以接受的错误,作为领导者,十仗中有七仗能打胜,就是优秀的指挥官。”柳传志给杨元庆的意见是:“你别理,好好干,你想好了就去做。”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杨元庆一边学习一边成长,顺利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然而时至2008年,深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联想集团第四季度巨亏9000多万美元,危难之际,时年65岁的柳传志重新出山,亲自为爱将保驾护航。

2011年11月,联想扭亏为盈业绩辉煌,柳传志欣欣然二度卸任,让杨元庆重新回到舵手的位置上,出任联想CEO兼董事长。

接班人的更替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涉及的问题,无数企业大佬都会走到一个致命坎:明星般的创始人,在自己辉煌的光环背后,一个人孤独地享受荣誉,却无法顺利地把企业交给令自己放心的接班人。唯独柳传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1990年就开始着手选择接班人,并矢志不悔地认定杨元庆这匹千里马。

最得意的青春作品

因为事业上的各种独创精神,柳传志被外界誉为“商业教父”,但对柳传志而言,他做得最成功的,是完美充当了女儿柳青的“家庭教父”。

从创办联想的那天起,柳传志就立誓“不做家族企业”,所以联想有个不能违反的天条:柳氏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哪怕实习也不行,所以从小柳青就没奢望过沾父亲的光。大二那年,学计算机专业的柳青想积累点留学经验,奋战半年才拿到了康柏公司的奖学金,去康柏的市场部暑期实习,而康柏还是联想强劲的竞争对手。

因为没有捷径可走,柳青只能靠自己。2000年夏天,北大毕业的柳青如愿考上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赴美留学前,柳传志只跟她说了一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到了大洋彼岸后,柳青玩命学习,一年后,柳青得到了去高盛实习的机会,两年后,柳青终于拿到了高盛的录用通知书。

屈指算来,柳青在高盛已经工作了12年。有一次柳青跟同事聊天,同事问她知不知道柳传志的女儿在哪个部门,她很尴尬地说:“我就是……”

除了事业,柳传志一直是柳青的家庭生活榜样。柳传志很在意亲情,在北京扎根后,他就把父母接到身边。只要他不出差,每天都要和父母聊天,临睡前还给父母洗脚、捶背。他的孝行感染了柳青,懂事后,柳青也有样学样地给爷爷奶奶捶背、洗脚。

柳传志在四兄妹中是老大,和弟弟妹妹的感情非常好。随着事业的兴旺,除了妹妹出国定居外,他把两个弟弟的房子也买到了一起,三个家庭住在同一个小区。每月,这个大家庭十几口人都会到自己家里聚会,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柳青的叔叔有点酒瘾,每次都会找柳传志敬酒。这个时候,在外面滴酒不沾的柳传志也会小酌几杯。“他喝完之后既不亢奋也不多说话,只是笑眯眯的,与他在外界那种不怒自威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反差。”父亲怡然自得地享受亲情的样子,成了柳青心里最深的烙印。

如今,作为高盛集团直接投资部总经理,柳青每月总有两个星期在外地谈项目,每次出差她都要带三部手机,一部手机是专门为家人留的。谈完项目,她总是尽快赶回北京。“我一直信奉父亲的那句话:‘真正的成功是事业和家庭双丰收。”也许女儿的事业家庭双丰收,才是“教父”柳传志最得意的青春作品吧。

篇12:那年我们青春我们追梦的美文随笔

那年

高高的天空,充满弥漫的梦幻,梦幻天真的我们

我们的青春,在梦的驱赶下,破然成长

成长的路途,满载欢笑

欢笑的背后,还有偶尔的吵闹,那是情谊的增长

走过的青春,聊过的梦

梦的畅游,坚定我们那有过的曾经

曾经那么的坚决,那么的自信

现在

梦幻的幸福泡泡,在什么的推敲下逐然破晓

破晓的片刻,我还想着我们有过的以往

以往的我们,青春的天真,欢快的追逐

追逐我们以为的幸福,憧憬的梦想

梦想的碎落,解散了我们以往坚决的心

心的瓦解,遗弃了爱梦幻的我们

我们遗缺了青春,放弃了要追梦的理想

社会的现实,我们的成长,明白了那时的梦在现在看来,却更加的遥远

遥远的路途,我们被现实的追赶,

追赶的途中,我们不知觉的遗忘我们青春有过的梦

梦的碎落,明白了现实的生活

生活不是想的那么梦幻,我们青春,也不能再现实下一直那么的`天真

现在,我们要为的不是青春,不是天真,而是,生活

很多时候,都会怀念,那时候的自己,那时的我们

笑的那么纯真,那么开怀

过的那么无忧,你们憧憬

想的那么美好,那么梦幻

小的时候,总以为,长大后,就会离自己想要的梦想越近,殊不知道,越长大,离自己的梦却更远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一个旅途,在不同的阶段,想念以往有过的故事

以后

我们还是要梦幻,想念我们的纯真

篇13:疯狂的青春美文随笔

3月天,杨柳还没有发芽,桃花刚刚露出苞谷朵。

我又回想一月的塞纳河畔,慢慢的自己都不知道现实和梦想的`距离,我就这样看着你们,看着你们来,看着你们走。

早上醒来有那么一瞬间就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心有阵阵刺痛,我能感受到自己心还和自己连在一起,也从未如此清醒过。

拿起电话突然呆愣,不知打给谁。于是笑了。

那么多年过去了,自己走了这么多路。

只是习惯翻翻老去的照片,那些渐渐模糊的面孔,想不起的姓名。

由此也开始担心自己的记忆,模糊的状态。

我害怕自己老去,记不起曾经不断记忆的画面。

你......偶然穿过城市的街头,看到相似的背影,我们是否认识?

多次走过你走过的路,你生活过的地方,站在十字路口等待的你。

篇14:如果那时候疯狂的情感美文

如果那时候疯狂,什么都不想要,喝着啤酒,尽情的奔跑。是否给心灵来了一次旅行,是否就能彻底地放下他。放弃了他,我将走向另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现在我又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呢?直到今天,我才能写这样一篇文章。

“这是我所经历的最感到心力交瘁、最令人震惊、最为伤痛的事情。”这是在留言板上看到的一句话,“这样的夜,睡不着,真是一种折磨…”,这是那年3月2日写的。真不是矫情,那是真的很痛,很痛,一种接近崩溃的情感。后来做出的种种决定,也许都是有些违心的,那是一种爱你胜过爱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成全了你,注定伤了自己。我的精神,我的焦虑,我的徘徊,我失去的友谊,我那后来没有真正开心笑过的每一天。如果当时的我做的是另外一个决定,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又有谁知道呢,离开你,你又会不会难过?现在的你,又是不是真的改变了呢??

我会为未来担忧,我会为过去的决定而后悔,而又不知道如果现在回到当初做选择的时刻,会不会有不同的选择。你永远都不会来这里,你也永远都不会主动来了解我的`内心,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遗憾。

如果我那时候疯狂,可能结果会大不相同。可是现实是,没有如果。我已经走到了这个路口,时光不能倒流,我也不能回到当初的路口,重新做选择。路还在脚下,生活永远是向前的。也许我的选择是错的,也许是对的

篇15:陈飞 人不疯狂枉青春

如果没有过四川联合一百网络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人生课创始人徐丞功的一场走进大学的精彩演讲,陈飞可能并不会发现自己潜藏的演讲才能,不会走进那个斑斓的演讲世界,心中也不会灌满那么充足的试错勇气与追逐激情,也许会在大学毕业后如无头苍蝇一般,在不知深浅的各行业里游走。但是他有幸在大学还未毕业时,就接触到演讲这门艺术,并深深着迷。如何练好自己的口才呢?陈飞说,直到今天,他都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天回家会听半个小时的世界著名演讲家的CD,在反复聆听中去发现这些优秀演讲的关键点所在,他们在哪些地方会故意有停顿,哪些措辞会赢得观众的掌声,哪些语句太过平淡以至于流失收听率……“张大嘴说‘啊’,大声说话,随时随地说话,是我贴在床头的大字标语,督促自己去做到。”说起这些往事,陈飞语速飞快,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有时甚至不自觉地配合着肢体语言,“演讲腔”想是会跟着他一辈子了吧。

演讲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应当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魅力来自于演讲独有的很能吸引人、感染人和激发人的艺术力量。因着激情互动的演讲风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陈飞被粉丝亲切地称为“激励小天王”。陈飞不仅去过许多高校做演讲,还是多家中小企业员工的激励导师。听过他演讲的人,大概都知道,演讲台上那个陈飞不仅电力十足,还极具幽默感。有时看似一番闲话,实则关涉题旨。那些富有幽默感的演讲语言,巧妙而又风趣,本身就能给听众以“尽可能多的美感和愉快”。那些机巧的谈吐,意味深长而又充满情趣,一石激起千层浪,投入听者心中,慢慢发酵。

演讲真的可以帮助到听者吗?有时候演讲的形式会不会大过内容,略显浮夸?记者抛出疑问,陈飞有些意味深长地说:“我曾经整夜不睡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要从两方面来看,演讲虽不是文学,但需要借鉴和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的确,在演讲中,无论描述事实,还是阐释事理,都不能总是给人以空泛之感。而演讲者往往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情达意,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纷繁的思绪情景化。只有这样,才容易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想象。“但另一方面,演讲能影响多少人,多大程度地影响人,我心中也没有肯定的答案。因此,我在2012年创办了丞功六度人脉俱乐部,随后入股铂澜青年会所。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脉就像空气那样重要,经营人脉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如今的陈飞虽然大部分时间忙于公司的工作,但演讲并未淡出他的生活,偶尔也会出山温习身在舞台中央的“富有”。用演讲的精神做企业

采访当日,铂澜会所正在筹备一个有关女性企业家的活动,燕语莺声不时入耳,聘聘袅袅的女服务员穿梭会场,调试中的灯光神经质地变幻莫测。陈飞聊起演讲来眼含温情,于他来说,每一次上台讲话都是一场需要特别对待的仪式,说话并不是那么简单。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六度人脉”的概念并加以验证。所谓六度人脉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6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当然,这只是平均值,而非绝对值。”陈飞解释道。正是被《六度人脉》这本书深深触动,陈飞为自己创办的俱乐部命名为丞功六度。如今俱乐部已经有个人会员上千名,定期会有论坛、沙龙等活动。赋予每一场活动价值,是陈飞和其团队策划和举办每一场活动的初衷。

除了专业上的交流,技术上的切磋,资金上的对接,俱乐部还会举办一些不那么严肃的活动,比如红酒品鉴会、书画收藏讲座、音乐分享会等着力提高企业家个人魅力的活动。陈飞认为,领导人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理解人的能力,提高自己公平对待事物的能力,加强幽默感,增进沟通能力,就会逐渐给自己添加魅力色彩,通过吸引力法则,也会吸引到更多优秀员工。

曾经创业失败,曾经在人才市场流浪,对于生活与事业,陈飞从未减少一丝激情,天生乐天派的他,听着摇滚乐热血沸腾地跟一波又一波的工作杠上了。80后的青春开得正艳,疯狂一点,再疯狂一点,又怎样?

Q&A

陈飞

舞台点燃我的热情

Q=《成都女报》A=陈飞

Q:想要做一个演讲家,什么是最重要的?

A:观察生活的能力,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演讲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对事理的深刻认识和揭示。演讲者要善于透视社会,解析人生,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悟提炼和升华为富有哲理性的精粹语言。

Q:近期在看些什么书.有想要推荐的吗?

A:近期看的大多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书,比如《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人脉圈》《解码俱乐部》都写得挺好的。

Q:空闲时间会做些什么?

A:如果太累,会听一些古典轻音乐,放松神经,然后在音乐中睡着。精力饱满的时候,会去看演唱会,我喜欢那种现场的张力感,喜欢舞台的魅力,特别喜欢张学友的演唱会。

上一篇:护理管理学下一篇:质量术语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