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2024-04-10

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精选11篇)

篇1: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摘要:直至1850年,美洲大陆仍普遍存在着两种水火不容的环境理念,一方面是欧洲殖民者长期抱有的“人类独尊”思想,即人与自然并非平等共生,环境理所当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印第安部落“天人合一”的生态传统和泛灵信仰。因而,在19世纪中叶以前,美洲大陆上的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土著之间,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观曾展开过一场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朴素的环保传统而战。

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和谐共存;泛灵信仰

众所周知,环境历史是对大地母亲过去经历的总结,关乎人类与自然环境千百年来的和谐与冲突,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如何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对美国早期环境史的考察,应追溯至17世纪。在美洲印第安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欧洲殖民者“人类独尊”生态观激烈碰撞的历史场景中,现代人能够重新感知美洲印第安人所遵循的朴素环境观,进而明白,不管是在前工业社会,还是在后现代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石。

一、“天人合一”与“人类独尊”生态观的碰撞

关于“人从何而来”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印第安人族群世代流传着如下说法:天地之初,两名女婴最先从一块名叫“什卜”(Shippu)的地里生长出来,“思想女神”精心呵护着这对小姐妹,谆谆教导她们要感恩赐福的太阳,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玉米部落”之母和“太阳部落”之母。[1]45由此可见,印第安神话亲近自然,贴近大地,且富于创造性地把人类生活形象地比拟为植物的生长。普埃布洛(Pueblo)印第安人始终相信,不论是从地里发出的玉米新芽还是从母亲子宫里分娩出的婴孩,都无一例外地来自地下的另一个世界。难能可贵的是,普埃布洛人对待男人和女人均一视同仁,认为他们各自拥有其与生俱来的财富和神奇力量,进而构成了既独立又依存的二元微妙关系——正如玉米种子之于雨水,两者缺一不可,才使得人类得以在这个绿色星球上常住常往,生生不息。这一思想倒与我国道教的“阴阳”理念不谋而合,即一切现象均为矛盾与互补的综合体,他们尤其强调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反之则不利于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而印第安阿科马(Acoma)部落也有类似的阴阳观念,即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

就美洲印第安人的迁徙史而言,其祖先约在公元前50000到20000年之间,涉过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冰区,进入北美洲大陆;后来他们穿过由北冰洋向南延伸的无冰通道直抵现在的加拿大、美国境内。约公元前9000年,这些亚洲人终于抵达了太平洋沿岸。这些前哥伦布时代的北美印第安人把他们的居住地看作是不容置疑的神圣的宇宙中心。米克马克人(Micmac)的生活地域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他们对环境生性敏感,对所有生物一并存有同情之心;在这些被欧洲殖民者斥之为“野蛮人”的印第安人眼里,植物、动物、岩石甚至遥挂天边的星宿并不是被自然规律左右的冷冰冰的“物体”,而是与他们共生、共存、互惠的自然界的“同伴”。在印第安米克马克族群中,主司祈雨的“酋长”和作为阴阳世界交流的中介——“巫师”,威望颇高,因为族人只有指望他们与天地沟通才能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人合一,共同力促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平衡发展状态。

欧洲殖民者从一踏上新大陆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印第安人逼迫到了弱势地位。面对欧洲强势文化的入侵,由于缺乏有识之士对历史进行真实而详尽的记录,印第安文化日渐式微,土崩瓦解亦在所难免。起先,淳朴的印第安人还对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示好,教他们如何建房、耕种、狩猎等实用生存技巧以度过北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但是,这些土著居民用良知和善意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白人倾巢而出,烧荒、伐木、狩猎、开矿,破坏植被,浪费资源,为所欲为;而印第安人自己却被驱赶到日益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劳作,朝不保夕。

几经周折,英国人于1620年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9年之后,马萨诸塞殖民地也随之建立。17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崇尚基于4“F”思想的“资源掠夺型”经济:即把森林(Forest)、皮毛(Furs)、鱼类(Fish)和农场(Farms)一并收入囊中,直至榨取其最后一点价值。他们是这样一群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新教徒(WASP):勤劳肯干,追求自由,我行我素,富于幻想,而美洲的大发展正迎合了他们不顾一切攫取利润的心理取向。

随着欧洲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介入美洲人的生活,市场竞争、自我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等新兴观念便迅速席卷了殖民时期的美国社会。欧洲殖民者天真地认为美洲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他们强调的“人类独尊”思想更加剧了定居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殖民经济的大发展对新大陆的环境保护而言无异于自戕——这股恶性膨胀的生态冲击波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森林砍伐量增多等恶果在东部地区日趋显现。到1800年前后,新英格兰的风光已与昔日欧洲旅游者的迷人描述大相径庭了:殖民地的重工业生产区,到处是是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尘烟滚滚,噪声隆隆,垃圾遍地,哪里还有当年阳光、绿地和清流的影子?新英格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已被活生生地拖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洪流,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19世纪初的美洲见证了印第安人自发环保实践的无奈终结。

二、两种生态观碰撞所引发的环境

纵观17、18世纪的北美大陆,狩猎,特别是对海狸、水牛和鹿群等动物的狂捕滥杀,俨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欧洲人刚踏足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约有6000万只海狸。海狸同人类一样,属哺乳动物,它们全身是宝,尤因其皮毛在欧洲备受青睐,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也不免招来杀身之祸。春夏季猎杀海狸时,设置陷阱即可奏效,而冬季的猎杀过程通常要繁琐一些,欧洲猎人们先是拿着利斧在事先选定的几十处海狸可能藏身的地方破冰,然后再放猎犬追赶猎物直至逮获;然而,如此肆意妄为的猎杀行动多数时候却并非只是为了充饥——人们想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海狸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长期对海狸无节制的捕杀并没有引起欧洲定居者的足够重视,按照其“一切为了发展殖民经济”的惯性思维,环境所受的破坏性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严格控制海狸捕杀数量以及限定其狩猎季节等生态保护政策的最终出台却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

相反,作为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历代印第安人却从未对海狸的种群构成过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生态原则:人们狩猎只因果腹之需。印第安人保持着一系列世代相传的狩猎仪式,旨在与海狸等猎物有心灵的交流,这无不透露出美洲土著为保持与动物界的和谐相处,对所捕杀的动物表示敬意和祈求宽恕的良苦用心。在米克马克人心里,狩猎不是人类对动物界的战争,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食物或追求利润而对其进行的疯狂掠夺。鉴于此,他们从未囤积过海狸皮,够吃够穿也就满足了。米克马克部落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因而断定动物能与人沟通交谈,进而心灵相通。印第安人与自然能达到如此超脱的和谐境界让我们这些奢谈环保的现代人委实艳羡不已。

水牛,同样是狩猎者的选择,当然也难逃欧洲人的掠杀。秋天是这些移民外出打猎大量捕食,以备其家庭冬日享用的日子。北美洲水牛在其繁盛时期曾数次出现迫使火车运输中断整整一天以静候这些庞然大物悠然自得地跨过铁路线的壮观场面。然而,随后被大肆捕杀,其量之大,数以百万计,难怪仅仅几十年以后,水牛便遭遇濒临灭绝的悲惨命运:1833年前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再也寻觅不到水牛的踪影了。[2]126此情此景令人深思:白人在庆幸他们开始了新大陆迈向人类开发的第一步,而印第安人却在为此撕心裂肺地哭泣。没有了自然界的朋友、同伴,印第安人顿失生活的依靠,甚至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殊不知,那仅仅才是这些原本北美大陆的主人无法直面的惨淡人生的开始。

众所周知,北美大陆的另一大资源是森林。据史书记载,由于英国欲壮大其远洋航行队伍,扩充其海外领地范围,因而国内对海船的风帆等木质构件的需求量猛增,从而使新大陆的木材生意顿时兴旺起来。黄金时期,英国法律曾为此明文规定:美洲白松专供皇家海军使用。新大陆的林木量在刀砍斧劈中随之骤降,这甚至引起了殖民地日常柴火价格上涨之虞。然而,森林原貌的恢复无奈是漫长的,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欧洲移民乱砍滥伐所造成的恶果让人痛心不已:当地气候多变,水蚀和风蚀作用加剧,土壤龟裂,排水不畅,洪水肆虐。幸而英王于1730年颁布法令,禁止对北美森林的破坏,违者予以重罚。[1]77

广袤无垠的森林曾被看作北美大陆扩大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到17世纪末,50万hm2的林地已被辟作农耕用地。诚然,移民都是新大陆土地的开垦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均以农业生产为生。以南方为例,庄园主已开始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棉花。1850年前后,近一半的南方棉田由于疏于管理、过度使用、频遭棉虫危害等主客观原因,已无法再进行耕作。虽有法律条文明令要求彻查这一危及南方农业的天敌——棉虫,但收效甚微,南方棉农遭遇产量和数量上的滑铁卢在所难免,这便是那些经济作物的耕作者们对土地的无情掠夺所造成的恶果。对耕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再次向人们昭示了19世纪北美洲的生态危机已积重难返。

在1849年的美国西部,淘金热已逐渐开始升温。印第安人的泛灵信仰终于和多数18世纪的欧洲移民关于矿业的想法有了可喜的交集,他们都相信岩石、金属是有生命的,是其生长的土地孕育了它们。按常理,人们应该更细心地呵护它们;但这一良好愿望并不能改变人们一夜暴富的畸形心理,背井离乡,蜂拥而至是他们追逐利润的最好注脚,西部从此变得满目疮痍。加利福利亚是水力采矿的重灾区,其下游居民对此怨声载道:采矿后留下的废弃物大量涌入萨克拉门托河和旧金山湾,河谷地带的农民更是深受其害,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向地方法院起诉过这些山里的水力采矿者。直至19世纪后半叶,水利采矿才被明令禁止。一哄而上的西部采矿业终于在人们的指责和咒骂声中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生产者也随之在加利福尼亚取代了采矿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

尽管淘金热给整个殖民地的经济、农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它带给印第安人的却是深深的痛楚。西部印第安人的生活已到了绝望的地步:他们无法狩猎或捕鱼,因为几乎所有的猎物都已被驱逐出了矿区,鱼类又因水源污染而大量死亡。悲伤失望之余,印第安部落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宿命的神话故事:一旦印第安人从地球上消失了,天神就将从北方引来滔滔洪水,所有白人无一幸免,因为这一切都是白人造的孽,需要他们自己来血债血偿;而印第安人的双手是清白的,他们无愧于大自然,无愧于心。总之,在印第安人看来,白人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留给土著人无尽的哀伤。

从欧洲传入北美殖民地的不仅有基督教,皮毛生意等新鲜事物,而且还有诸如天花等致命的传染病,这使对此瘟疫尚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无法招架,因而死伤无数。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印第安人也不得不从祖先的环保传统中蜕变出来,以适者生存的姿态被迫适应欧洲移民带来的强势文化理念。像易洛魁(Iroquois)部落,后来在与欧洲人的文化碰撞中,抑或直接受聘于狩猎贸易公司,抑或自己组队驰骋于北美大陆捕杀海狸用于交易。[2]176但是瑕不掩瑜,他们为了继续在这块弱肉强食的殖民地生存下来,对自身生态传统的些许叛离或许是淡忘精神痛苦和肉体创伤的一剂良药,毕竟作为真实的“人”而活着是其生存的底线。

三、结论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美国早期环境史,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以前,由于欧洲移民和印第安土著都竭力坚持各自截然不同的环境理念,故在美洲大陆上曾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环保传统而战,他们始终坚信,人可以通过意念与自然交流以达到和谐共存的终极目的。尽管印第安人的环境意识还处于较朦胧的阶段,但他们至少使相关学者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类并非是万物的中心。[3]因而,印第安人甚至被当今学者们誉为美洲历史上的“首席环保专家”。简言之,印第安人的生态观堪称美国早期环境史中的典范。

美国早期环境史启迪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生态观。从生物中心论的观点看,所有生命种群都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在日趋扩大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大自然成为了人类心灵的避风港,以躲避席卷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不管怎样,人类终究还是大自然的子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珍视美洲印第安人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生态观。

参考文献:

[1]CAROLYNMERCHANT.MajorproblemsinAmericanenvironmentalhistory(documentsandessays)[M].Massachusetts:D.C.HeathandCompany,1993.[2]SHEPARDKRECHⅢ.theecologicalindians(mythandhistory)[M].NewYork:[s.n.],1999.[3]周晓来.美国女性环保主义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1(3):38-41.

篇2: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摘 要

《世说新语》自问世以来,广受世人关注。它不仅是1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还是1部研究中国美学的.经典著作,更是我们研究魏晋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资料。而今天我们得以欣赏到那惊艳千古,风华绝代的魏晋名士风度也完全托益于这部书。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魏晋名士的众生相,完完全全可以作为1部名士教科书。本文将从《世说新语》入手,结合其他史料,解读那千古以来,让人艳羡不已的名士风度。

关键词:世说新语;名士风度;魏晋风流

ABSTRACT

The book eatitled shi shuo xin yu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multitudinous people since it was published. It is not only an excellent couection of short stories and a classics works studying Chinese aesthetics, but also important material for us studying the history, the philosophy, the language, the literature, the sociology, the ethics. The ethnolology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wei dynasty and jin dynasty. Thanks to this book, we can appreciate the famous exeperts’ elegant style of writing during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presents the bearing of these masters from The unique angle of view to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ness and vivid style of writing Therefore, this book can also be used as a text book of masters during the two dynasties.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book entitled shi shuo xin yu and some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explain these masters elegance and talen being admired by multitudinous people through the ages

Key words: Shi Shuo Xin Yu; Celebrated scholars poise;

篇3:生活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曾强调,“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无论是教育材料还是教育方法等都可以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一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较大困难等都具有较大启发。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这种思维能力的方法,不是单方面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是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现实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提取生活中和数学思想有关的知识和规律等。由此可见,“生活教育”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生活教育”思想的渗透。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教育

(一)重组教学材料,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需要运用于生活中的学科。但是鉴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无法自主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主动联系起来;加上当前的数学教材在编写上也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某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引导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将课本中所反映出的间接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保证数学更加贴近实际,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尤其是在教授抽象的理论概念时,许多学生经常反映无法理解概念内容,进而难以理解某些计算公式的来源,无法达到计算的准确度等。针对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寻找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数学事例或生活原型,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辅助学生理解。

(二)立足学生实际,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普遍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在教授具体的数学知识时,应该注重调动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易于接受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感知数学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以此辅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为什么车轮的形状必须是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成正方形和椭圆形可以吗?”面对这样一个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学生立刻就能产生强烈的探讨兴趣,并且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思考:当车轮不再是圆形时,车子的行驶速度就会减慢;如果把自行车的车轮换成正方形,骑车时肯定要栽跟头。这些奇思妙想的答案都是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所思考出来的。而这样一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 活化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往往难以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来接纳新的教学概念和方法,从而出现跟不上教学节奏的情况。这时,教师不妨把这些学习材料进行生活化的加工,以弥补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制作数学模型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观察思考等。以教授小学一年级的《分类》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分类思维时,可以设计整理书籍、文具分类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分类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三年级上册的“购物”单元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购物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用已学的计算方法进行价格计算等。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如带领孩子去菜市场买菜、去超市购物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的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践行“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组教材内容、注重演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活化教学问题,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观点,而将这一观点运用到数学教育中,正好契合了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特点。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生活教育”的概念及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育,数学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篇4:早期蒙古族狩猎文化中的生态思维

【关键词】蒙古族;狩猎文化;生态思维

草原狩猎文化作为我国经济文化之一,与游牧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容,它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草原文化。在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衣食之所需,而且狩猎的延续与发展为游牧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还为游牧文化的发展起了补充和保障作用。

一、天人相谐的生态思维

早期的蒙古族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如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上看,在这段“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处在受自然界控制的阶段。在这个蒙昧时期,人把自然尊奉为神,自然界具有冲高的地位。”[1]从蒙古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可以判断出,蒙古族的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处在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也可以看出,蒙古国人生活时时刻刻与自然发生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经济生产方式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大,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时时刻刻受到自然的威胁,地理环境对其生活、生产的支配作用极大。因此在这种现实的生活中形成了蒙古族人独特的实践观。

早期蒙古人的狩猎习俗中,有很多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这与宗教信仰、禁忌习俗、生态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蒙古高原的复杂的气候条件和频繁的灾害,导致当时的蒙古人的能够维持生存的途径便是狩猎。人们以狩猎为维持生存,所以蒙古人绝不会杀绝狩猎动物。这个是世世代代生活中形成的,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生活习俗,也是对待各种野生动物的民间法则。

由于蒙古族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使他们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猎物的数量来选择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遵循许多禁忌,比如春夏季节严禁围猎,原因是在这个季节正好是猎物们的交配期,所以他们会很关注这个。在打猎的时候遇到有卵的、怀羔的野生动物和处于生产发育期的野生动物都不会杀死,碰到一个雄性动物跟多个雌性动物一起的时候猎人不会杀掉那个雄性动物。同样,在一个雌性动物跟多个雄性动物一起的时候也不会杀掉雌性的那个。据《元文类》记载:“先帝圣旨,有卵飞禽勿捕之“;”正月至六月尽怀羔野物勿杀”[2]。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野生动物长期有效的繁殖,也是为了能够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以利于蒙古人今后的生存。比如在敖包周边不允许放牧,这些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而蒙古人在打狩猎动中的这些禁猎区从客观上给野生动物安静的繁殖环境,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些习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变成为法律法规的内容,并为民众普遍认可的禁忌行为。

二、万物有灵的生态观

在早期蒙古人狩猎经济为生的时候,大部分都存在着万物有灵的现象。蒙古族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多神。而“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是他们信仰萨满教的核心,其中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内容。[3]萨满教认为山丘、动物、河流、树木以及岩石等,都有自己的灵魂,并相信一切自然物种都富有超能力或者把它们奉为神物来崇拜。因为这些自然资源是狩猎民族的生命所依,生存所系的对象。

传统的蒙古人对自然界的所有物种都有崇拜,尤其对古老的树木、高大的岩石以及敖包非常崇拜,认为有神灵附加于其上,不可以轻易触碰或犯法。在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中有关神鬼的传说很多,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有的神会变成野兽,比如神会变成老虎,还有狐狸能变成人等。对自然宇宙当中的各个星系比如太阳、月亮都有不同程度的崇拜,还有对自然的一些现象,比如雷电和彩虹等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崇拜。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蒙古人崇拜的真正对象并不是老虎,狐狸以及太阳跟月亮等自然物本身,而是它们各自所象征的神灵、祖先或天神。

蒙古人的各种图腾崇拜和神灵信仰,其实都是对自然万物尊重的一种表现。蒙古人把“狼”看成是本民族的祖先,从这个图腾崇拜也能看出,蒙古人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观念。把自然界中的一个动物看成是自己民族的祖先,然后将自然界的一切生灵,看成是有生命和灵性的自然载体,并对它加以崇拜和敬畏,这些都体现了蒙古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人们在日常的打猎活动中,也会请萨满做各种祈祷的仪式,人们遇到灾难或生病都会请来萨满做各种法事以及除邪恶。这些现象当中都体现了人们对萨满这一信仰形式的衷信,也体现着人们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

蒙古族的这些狩猎习俗,习俗中的生态观是在他们漫长的狩猎实践中形成的,并与萨满教山水崇拜密切的關系。人们认为外界的自然力量崇高而又是强大,这是对它产生恐惧和崇敬心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钱俊生,徐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苏天爵.元文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希德夫.鄂伦春人的“万物有灵”观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篇5: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

作者/ 史文青

“生态观”一词最早来源于自然科学,是论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的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学说。近年来,由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生态问题备受关注,更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究“生态观”背后各主体的深层关系,并将其嫁接到其他领域,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等新兴概念。在全社会高唱生态之歌的大背景下,公文作为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积极加入“生态论”体系,更是大势所趋。

一、公文生态观的概念与时代背景

“生态观”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为将其引入现代公文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公文生态观具体是指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现代公文发展系统,着力解决公文写作与文书运行中存在的资源不合理运用、发展进度不平衡,以及外在因素对公文环境的污染等生态问题,对公文发展领域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维护公文运行的良好秩序。这一观念的践行,不仅是公文领域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广大文书工作者与研究者正视现代公文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修补目前我国公文发展中的一些漏洞,将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引向规范、全面、有序的发展轨道,营造我国公文写作更为健康的大环境的需要。这一观念的践行与推广,要求广大公文研究者敏锐地捕捉“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潮流化的社会认知趋势,为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研究提供新角度新方法,并结合现代公文性质特征、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对公文写作与处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诊断,尽可能实现公文领域的“生态和谐”。

值得肯定的是,现阶段,公文生态观的运行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众所周知,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应用文书,它承担着传递国家治理策令的特殊使命。要真正发挥公文的社会功用,公文撰写者就必须正确把握公文运行的政治环境,这也是公文撰写者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四川省秘书学会会长叶黔达教授在《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一文中指出: “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是办文工作中有待树立和强化的一个新观念,在历史的新阶段,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就必须以世界眼光、法律眼光、民主眼光、现代眼光、规范眼光、群众眼光直至政治眼光来要求、审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这里所指的“公文环境”,即指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中央对当时政治格局提出的新认识、对治理国家提出的新要求。现如今,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公文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种公文环境为公文生态观的推行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公文虽不具备很强的文学性,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具有某种精神导向作用,它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公文的性质及发文、受文者的关系看,它作用于政令的上传下达,周转于各级党政机关之间,它的发展理应属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举国上下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之时,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公文发展观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反观公文运行系统内部的“生态指数”,实现公文自身“生态和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使整个国家全方面的“生态和谐”。

二、现代公文写作与文书工作中的“非生态化”现象

在公文写作与处理中,逐渐显露出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现象,这使得用现代生态观来指导文书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公文领域的生态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受到污染。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章第十九条指出,公文拟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概括而言,可以说准确、严谨、精练是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的具体规定,而一切破坏这种基调的行为均可视为这里所说的“污染”。回顾近几年的公文发展现状,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首先要说的是伪造公文的现象。2011年8月23日,新浪财经转载了《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称“有人”竟盗用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伪造了《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即“47号公告”,该公告严重误导了纳税人;2012年10月25日,华夏经纬网发表了题为“台“环保署”批云林县府:假公文误导环保团体”的评论文章,指出云林县府公然出具“捏造数据、篡改事实并推卸责任”的公函,行为恶劣。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文的社会公信力,大大降低了公文服务政府管理的功用,说其污染公文运行环境不足为过。另外,2012年网络语言进入政府公文的现象同样引发了争议。2012年6月7日,新浪网新闻中心公布了福州警方用网络流行的“淘宝体”撰写的一条通缉令:“亲,现在起至12年31日止,您拨打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110,包全身体检、包吃住,还有许多聚划算优惠套餐……您对此满意吗?满意请给全五分评价噢!。”除此之外,“咆哮体”“甄嬛体”也相继进入公文,虽然有公众认为公文中适量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利于改变公文一直以来给人的死板印象,增加政务工作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网络语言的大面积混入,已经开始污染公文原本的运行环境,它不仅会削弱公文的威严性,还可能影响公文原有的行政效用。诸如此类的“污染”还有很多,譬如公文用语不当导致观点变味、模糊语言大量使用影响公文的准确性等,若此类现象继续蔓延,就容易造成公文性质模糊不清、公文效力减弱,甚至导致政府信息传达的阻塞。

(二)公文写作中文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2012年4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明确列出了15个公文种类,并用法规形式对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撰写者在公文写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公文运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文种使用不当的情况。譬如,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几个文种,从不考虑文种的具体适用范围;有的公告、通告、通报不分,运用时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复函、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代替;有的在一篇公文中混用多个文种,如《关于请示领导出席旅游节开幕式的报告》《关于召开第x届党代会的请示报告》等;还有的自创文种,将汇报、建议等列入公文范畴,套用公文格式进行写作,如《关于认真贯彻××副省长批示精神的情况汇报》《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的建议》。这郁是不合理开发运用文种的表现。其实,在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源不合理的开发运用还不止这些,诸如文头不规范、标题成分残缺、主送机关排列混乱等公文格式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越级上报、多头行文、请示一文多事等行文规则方面的混乱现象,都有悖于公文法规的具体规定,均可理解为对法规规定不合理的实践运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公文书写规范的不统一、公文办文秩序的混乱,从而破坏公文写作与运行环境的“生态和谐”。

(三)公文运行状况发展不平衡。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务工作中信息量的与日俱增,办公自动化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公文载体由纸质转向电子文书成为公文处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公文管理呈现出三种不同进度:一是完全进入了电子公文化办公模式,二是半电子公文化模式,三是纸质公文化模式:这体现了如今公文运行环境下公文模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既不利于我国各地区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公文信息的汇总与管理,也影响了全国上下公文发展大环境的统筹协调。

三、“生态观”在公文领域的践行

现阶段要大力倡导公文发展领域的生态观,即要求文书工作者“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在充分认识公文写作与运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观念更新与实行其事并行,理论传播与实际监管并重,促使公文“生态观”建设全面化、系统化。

(一)树立正确的公文生态观念

推行公文生态观念,即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倡的健康、平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力求营造纯净、有序的公文运行环境,确保公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秉持公文生态理念,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切实原则、有序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切实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切实保证公文的纯真性,用真实的政令、确切的数据支撑公文,用真诚的态度、淳朴的语言撰写公文,严厉杜绝公文语言华而不实、内容千篇一律、数据漏洞百出的现象;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实际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公文写作,避免大量使用批转文件、普发文件传达信息造成信息堵塞;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应时功效,保证公文发布的及时性,以免对政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坚持有序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遵循公文写作与运行的普遍规律,从文种选择到行文方式的运用,都严格遵守已有的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公文工作,防止现代公文工作止步不前。现阶段,推行电子公文与实行无纸化办公是公文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为此,就要在公文载体的节约与环保、公文归档的持续与便捷上谋求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公文领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公文文种的节能减压等,也是今后走公文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公文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机遇现代公文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大文书工作者才能在这个岗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现代公文生态观的推行,同样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积极配合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规定,不将个人情绪带入公文创作之中,不受外界文风影响随意改变公文的写作基调等二其次,在职业道德方面,从业人员要秉持求真务实的观念,不弄虚作假,保证办事流程的公正公平、办事方法的合情合理,不为一己私利做任何有悖职业道德之事。在业务能力方面,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公文运行的大的政治环境,熟悉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使用方式、行文特点及党和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相关规定等。另外,新时期的从业人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精准地概括情况,周到地汇报情况。在工作态度方面,从业人员应戒骄戒躁、严谨细致,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的使用,都要仔细斟酌,确保自己制发的公文“零差错”。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盛行和无纸化办公方式的推行,从业人员在保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更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能力,顺应不断发展的公文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标准化管理

要切实增强公文生态观,就要在确保已有制度有效施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文管理制度,建立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标准,杜绝出现公文“非生态”现象,保障整个公文体系的健康、和谐。

目前,党和国家发布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傥政机关公文格式》等标准法规,虽然有效保证了公文运行大环境的基本稳定,但文种乱用、行文混乱等影响公文运行秩序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法规落实不力及法规自身不合理、不完善,这就凸显了强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乃至各个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的有关规定,增强公文法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更具针对性的公文管理规章;注重对公文撰写者写作能力的培养,明确对公文质量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公文是否合格的鉴别以及对办文程序合法化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优秀公文撰写者进行表彰,组织学习优秀公文的撰写方式,对违规办理公文的人员进行严惩。另外,对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及时修正完善。譬如,现行法规中有些文种之间界限不清,在用途上多有重复; “通知”的用途太广,负担过重,导致某些公文撰写者为减少文种使用错误,频繁使用一种公文;《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公文处理等。为此,有关部门及现代公文研究者,应积极地收集现行条例的各种漏洞,分析原因,并尽可能提出最为完善的行文标准。针对电子公文的特殊性,可制定具体的电子公文处理法规,来保证无纸化办公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公文生态观在当代社会形势下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这种观念的合理运用必将净化现阶段国内公文的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清除公文写作与运行中的不和谐现象,营造绿色、生态的公文环境。另外,公文作为政务管理的工具,它的健康、完善同样会影响整个政治环境,可以说推行公文生态观是党中央整顿文风口号最实际的行动回应。公文领域生态体系的建立必将影响社会其他领域,这种行动的接力,最终出现的必是全社会、各领域的生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但是,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会有一定的曲折与坎坷,一种新兴观念更是如此。用生态观来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生态观”,现阶段虽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要真正融入现代公文研究之中,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磨合。纵使它的发展道路充满荆棘,这种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的研究方法,仍是新时代每一位公文研究者的追求,只有将创新与尝试的理念带人现阶段的公文研究之中,我国现代公文发展才会越走越远。

篇6: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仅要从资金、政策等物质层面上加大力度,而且要从文化层面上入手,大力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姜明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刊 名:阴山学刊 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17(6)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蒙古族   草原文化   生态伦理  

篇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观念,如自然观、系统观、保护观、科学观和宗教观等.先民们对自然的看法以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态度为主,提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产生了系统的生态观念,在此基础上,先民主张实行生态保护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生态科学观及实践是其重要的表现.此外,生态观念在文化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体现,即生态宗教观念.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和促进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

作 者:姜颖 Jiang Ying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刊 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3(6)分类号:B028关键词:传统文化 生态观念 生态自然观 生态保护观 生态科学观

篇8: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本工程位于山西清徐县经济开发区春虎洗煤厂以南,清泉路以西,贾兆村西南。气化框架地上部分主体为14层,建筑主体高度为76.000 m,建筑面积为20 340 m2,标高32 m以下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结构,标高32 m~76 m为钢框架—支撑结构,现筏板基础顶标高为-2.5 m,一层顶标高为6.48 m,只有C-D轴/4-5轴为130 mm混凝土楼板,其余为钢结构顶板或无顶板,轴线间距10 m,局部为7 m,顶板厚度为130 mm,梁截面为600×1 200,600×700,柱截面为1 800×1 800,1 500×1 500,1 300×1 300。

2 混凝土模板超高支撑架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高支架材料选用为常见通用、周转次数较多、保养维修容易。3)高支架受力体系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检查验收方便。4)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2.2 设计方案

结合以上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经过验算,采用以下混凝土模板超高支撑架体设计方案。1)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案见表1。2)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案见表2。

3 混凝土模板超高支撑架体施工工艺

3.1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1)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直径为48.3 mm×3.6 mm。

2)扣件。扣件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 N·m,且不应大于65 N·m。

3)顶托。顶托外径不得小于36 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5796.2,GB/T 5796.3梯型螺纹的规定;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 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 mm。顶托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mm。

4)其他材料与工具。拉结杆、铁板卡子、14螺栓、12螺栓等。

锤子、活动扳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3.2 构造要求

3.2.1 剪刀撑构造要求

1)在水平杆件无顶死和无构件相连情况下,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6 m~8 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 m~8 m。2)在竖向剪刀撑顶端交点位置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在扫地杆位置设置水平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竖向间距不能超过8 m。3)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4)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 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 mm。

3.2.2 立杆构造要求

1)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垫板。3)立杆应保证其垂直,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3.2.3 水平杆构造要求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水平方向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 mm立杆处。2)满足模板验算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对扫地杆和顶层水平杆之间距离进行平均分配,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顶层步距应多增加一道水平杆。3)水平杆端部均应与四周结构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4)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能与另一方向的水平杆扣接。

3.2.4 其他构造措施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2)当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3.3 施工措施

1)混凝土框架梁:框架梁截面尺寸为:600 mm×700 mm,600 mm×1 200 mm。

a.施工工艺: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拉平(起拱)→绑扎梁筋→封侧模。

b.模板均采用13 mm厚木胶合板,背楞采用40 mm×70 mm木方,背楞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设置,梁底背楞设置4根,梁侧背楞间距200 mm设置,夹固系统采用钢管对拉螺杆体系,采用48 mm×3 mm双钢管作为两侧主楞,采用一根12 mm对拉螺杆从中间穿过拉紧,对拉螺杆H向间距为600 mm,第一道螺杆距梁底300 mm;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梁跨度方向)为500 mm。支撑排架采用48 mm×3 mm钢管搭设的满堂脚手架。

c.梁底模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当梁的跨度不小于4 m时,本工程要求起拱3/1 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d.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0.5 m,梁两侧立杆间距1 m,梁底设一道支撑立杆,与两侧立杆间距500 mm,纵横向设置水平杆,水平杆步距h=1.50 m,距地200 mm设扫地杆,顶部水平杆步距0.6 m。

e.梁底背楞下设水平横杆,间距500 mm,水平杆与梁两侧立杆用扣件连接;梁底水平横杆下纵向水平杆采用可调支托支撑,纵向水平杆与横向水平杆用扣件连接。支撑立杆上设双扣件作为防滑措施。

f.大部分梁间无顶板,立杆需一直搭设至32 m标高处,期间不得拆除,为加强架体的稳固性,因此梁中间范围设立杆,距轴线1.5 m开始设置,纵横间距1.5 m,步距1.5 m,楼层标高处铺设脚手板既作为支撑架,又作为操作平台,沿梁两侧设置拦腰杆,拦腰杆距平台1.2 m,中间距平台600设一道水平杆。

g.在梁支撑架两侧,间隔10 m设置连续式垂直剪刀撑,建筑物四周端部及拐角部位必须设连续式剪刀撑,至少在垂直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中间处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不能与立杆扣接之处应与水平杆扣接。梁支设示意图见图1。

2)混凝土板。

a.混凝土板厚度为130 mm,模板均采用13 mm厚木胶合板,背楞采用40 mm×70 mm木方作为次楞,背楞每200 mm设置一道,次楞下采用48 mm×3 mm作为主楞。满堂脚手架排架立杆纵横间距采用1 000 mm×1 000 mm,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纵横向设置水平杆,步距1 500 mm,顶部水平杆步距0.6 m。

b.立杆底部垫13 mm厚150 mm×1 500 mm木胶合板,离根部200 mm处设扫地杆。

4 结语

篇9: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基本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天”)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这其中不仅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早期儒家从孔孟到荀子都秉持着遵循自然规律下的生命观念,这是儒家继续构建天人关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

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基础上。“仁”不仅弘扬人的价值而且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要热爱生命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和自然。孔子以“仁”为本,孟子则继承发挥孔子的仁爱思想,以“义”的范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对生态伦理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规律性认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后掌握规律、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达到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时依然与自然“合一”的规律状态。也正是从农业生产出发,天人合一思想与天人相分思想虽有不同,但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上却是一致的,其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未分化的理想和追求,而后者则是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理性和谐观念。荀子的思想被西汉大儒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其“天人相副”的天地人一体伦理观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一体说”。董仲舒说:“何为本? 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密切相连的,三者分工不同,又彼此作用,共同成为“万物之本”。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

生态文明思想的归宿——“生生不息”的发展观

儒家的思想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和规范,在理论上的拓展就是解决如何去做的实践问题。

首先,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据《汉书》记载,汉代贡禹已经认识到采矿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生态问题。“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并会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同时予以保护。《礼记》中有:“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本身是一首祭祀祈祷的咒语歌,但却反映出古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和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类似这种环境保护的思想在较早的时候就有了。《史记》曾载孔子之言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并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主张。在禽兽生育的季节保护幼兽,反对竭泽而渔以及“覆巢毁卵”等破坏行为,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文明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管子》在《轻重甲》篇中曾告诫统治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也就是说,统治者的守土之责不仅仅限于疆土的安全守护,还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职责。

其次,注意对自然界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含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孟子提出“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主张。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不仅有利用的权利,而且有保护的义务,按照这一生态规律办事“不失其时”“勿夺其时”,完全可以解决温饱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管子·地员》将土壤按质地、颜色、肥力、光照、酸碱度、含水量等要素分成十八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土壤和植物、林木之间的分布与生长关系。儒家文化的代表性经典、中国古代农业重要著作《齐民要术》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系统的劝民农桑、应时而作、丰衣足食、天下之理的重农思想。人和其他自然万物一样,只是大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元素而已。

最后,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的思想。一方面,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管子》中有“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的要求,这种思想不仅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均有”,还要求不可以专有独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当代有权享用,子孙后代也享有这种权利。另一方面,人类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树之以桑”“养之以畜”,不应该将人类自己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完全寄托在开发和“剥削”自然的基础之上,人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将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和自然才能共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状态。

篇10:论蒙古族早期创世说中的生态观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儒家文化包含着极富哲理的生态观.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并完成对其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作 者:任秀芹 Ren Xiuqin  作者单位:云南财贸学院,新闻传播系,云南,昆明,650221 刊 名:昆明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3(1) 分类号:B2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观   启示  

篇11:民族团结创和谐发展内蒙古

就在前几天一条关于我们内蒙古的新闻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被全国人民热议,这条让我们内蒙古的人民振奋不已的新闻源于自治区副主席副主席、内蒙古大学的校长连辑5日在第八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中表示内蒙古已经连续七年在中国这个大的经济体里全国第一,人均水平已经进入全国前八位,世界增速最快的是中国,中国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内蒙增速最快的是鄂尔多斯。作为一个纯正的内蒙人,一个就读于自治区首府的当代大学生,我为家乡能有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我也深思内蒙古为什么能这么迅速的发展呢?回想这学期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学习,我的脑海里渐渐有了答案。

我们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遵循“既尊重历史,又兼顾现实”的原则,恢复了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区。通过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学习我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以上这些理论与政策体现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参阅一些资料我知道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761.8亿元,经济增长率2008年达到17.2%,连续7年全国领先,全区粮食产量由1947年的18.45亿公斤达到2008年的210亿公斤,人均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没有一所大学,各类在校生总数不足总人口的3%。到2008年末,全区已拥有高等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31.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9.81万人。全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农牧业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84.4%;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口达到90.4万人,保障标准人均每年提高到498元。各种数据和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自治更是我党民族政策实施的典范。

我想我已经回答了开篇的问题。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睦,是国家快速发展、持久繁荣的牢固社会基础,是不断实现、发展、维护和巩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历史也无数次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我们内蒙古之所以能开创今天的发展神话与自治区六十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并结合自身的区情具体实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稳定才能更好的发展,只有团结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内蒙古。

我们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在民族团结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的一个团体。处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更应当积极

上一篇: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规范要求下一篇:进高中的感受800字作文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