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

2024-05-04

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精选11篇)

篇1: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

这是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南海――普陀山。

乘车经过金塘跨海大桥(只能在车上观赏跨海的美景)至朱家尖码头,也看到了有名的沙雕!当我登上岸时看到的是一片辉煌的景像,真不愧是佛教圣地,置身其中的自已不知不觉中有那种尘埃落定的感觉!虽然不是第一次烧香拜佛,但是却很紧张,总是担心做不好,看着专注的自已还真有点不习惯。

游西天景区――观音古洞也称转运洞、佛心石,玩了个小游戏我闭上眼睛向右转了三圈我摸到了心代表福的一点,看来还是个有福之人哟!磐陀石―――支撑点用线可穿梭而过,少一撇多一点是有典故的――传说观音在洛迦山出道后,由于洛迦山太小不适合做为传扬佛法之道场,菩萨便跟龙王要普陀山,龙王自然是不愿意,于是菩萨与龙王打了个赌,如果龙王能把这块磐陀石给弄掉下来就不要普陀山了,龙王看这块磐陀石危危欲坠就应了赌约,而龙王怎么也不能把这块磐陀石给弄翻,他哪里知道菩萨在这块石头上点了金刚指呢!

在去梅福禅院的路上看到了整个普陀山最美的景色――由上而下看到了33米高的观音菩萨铜像,边上的洛迦山远望忧如海上卧佛,海面上漂着雾层,底下是蓝蓝的海水,正是那西游记当中孙悟空面见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景像,真是意境悠长!一路出了西天景区下山到了普济寺,寺前有一个15亩的放生池,据说寺的规模要看他的放生池有多大,由此可见普济寺能声名远扬的欲意所在了!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此桥乃是皇帝进香时走的桥,我自然不放过这种机会也在那上面走走,沾沾喜气嘻嘻。

彼备的身躯让自已带着对佛菩萨的敬意安然入睡,清静的道场,难得有三晚的无梦之眠,清晨走在行程的路上,那一刻我心无杂念,带着对佛祖的敬仰来到了法雨寺,人说贵人出门多雨露呐!迎着小雨给佛祖敬上清香,紧接着是登上佛顶山――普陀山最高峰,由于下雨好多人都是乘索道上去,而我冒着雨一步一台阶的登上了心中的圣地那天早上我也看到了香客二十多人结团,如此礼敬观世音菩萨!

经过紫竹林,最后的目的地当之不愧为观音菩萨铜像,虽然雨越下越大,却没有让香客和游人却步,望着那33米高的金佛之身,让人为之振憾!佛菩萨普渡众生的慈悲之心,让我为之动容。佛祖心中留,无论何时何地,都该保留最初的善良与慈悲。

篇2: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

一路上,同学们谈笑风生,一路高歌,好像就在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了,像一株株破土而出的嫩草,显示着无穷的活力。随着一路上景色的更替,我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跨进大门,石地砖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周围的房子在古韵古色中又增添了几分现代元素。有的房子由木头建成,一根根木柱支撑着整个屋檐,不断有人踏上木梯,发出咚咚咚的声响。有的房子由石砖砌成,几大块玻璃的镶嵌,使房子变得现代化起来。我和同学走上木梯,到第二层楼坐下了。趴在木栏杆上往外一望,刚刚煮好的面冒出腾腾热气,对面的房屋上挂着旗帜,旗帜上幽默诙谐的语句逗得人哈哈大笑。楼上依然是一排排木栅栏环绕着周围,几个同学懒懒散散地坐在那里神侃,大大咧咧地对谁大喊大笑。每个人都是如此兴奋。我的心情激动不已,于是便和同学打闹起来。这时的我,抛却了所有的烦恼,只知道什么叫快乐和心情舒畅。

向远处延伸的街边望去,各种各样摆摊卖东西吃的人不停吆喝着,手里一直忙个不停,却依旧笑靥如花。瞧!那边的人躺着干嘛呢?仔细一看,原来是在掏耳屎。这时,我不禁捧腹大笑,这些人太好玩了,还能花钱请人掏耳屎!待我笑穴终于止住,再看看那躺着的人,他还真享受呢!那些掏耳屎的人先把客人的耳朵周围洗干净,然后把干净的长镊子伸进耳朵,客人们闭着眼享受阳光的柔抚和掏耳洞的美妙。偶尔客人们会被一阵疼痛惊出自己的小世界,那是因为镊子伸得太进去,客人们就会发出哎哟哟的叫声,眉毛也会皱起,但是这对于他们绝对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痛快身心的舒畅。

我想,这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于是,我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趴在桌子上静静地聆听着这时的世界,那些欢笑声,吆喝声仿佛变成了一条条小溪流,在我的心里缓缓流淌。阳光的柔抚,让我倍感惬意,似乎时间就定格在了这一刻,在一秒钟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的平静。

篇3:让读书成为教师最惬意的心灵之旅

沉思十年课改, 我们曾经历轰轰烈烈的洗礼, 也曾领略无限精彩的风光。然而, 静心深思, 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视野开阔, 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作为一名深处乡野的教师可能只有与书结缘, 与书为伴, 方可夯实育人之根, 才能砥砺正气, 才敢尝试勇立潮头。读书是一种修为, 是心灵宁静的钟磬, 无关功名利禄, 读书有助于造就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 有助于锤炼一个修行深厚、德行高尚的长者。

试看当今教育世界, 犹如武林争霸, 纷繁复杂, 变化多端, 领袖辈出, 理念满天飞。身处当下的我们, 用什么来保障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呢?读书则可能是最好的武器。读书可成就我们“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高尚情操, 读书也会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耐心、信心和智慧。也许只有这样静静地等待, 我们才会在平淡的实践中、在书香氤氲中找回教育的真谛, 实现教育成功的梦想。

读书会生成更多的疑问, 使我们学会辩证地看待现实, 并尝试用书本理论和自我感悟去解读教育现象, 探寻教育的本真。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回教育的根, 把握准教育的脉搏, 我们可以从古老的典籍中寻觅到朴素的教育思想, 并自觉地融合到新的教育现实中, 不断拓展教育理论, 使之不断融合, 每当遇到具体案例的时候, 就会自发地吸纳新的教育理论, 不断优化处理方式,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身的教育思想深度, 最终形成一种属于自身的变异型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思想。读书是一种增强潜质的修为, 它可能不会绽放一时的绚丽, 而是犹如源源不竭的活水之源, 给我们平添无限的正能量, 也会使我们的思想更能贴近时代的脉搏, 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永葆青春, 不至于成为啃老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可能是我们一直训导学生的名言警句, 殊不知也是鞭笞我们教师的至理名言。“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 怎样传道?如何授业?一要“博学之”。广泛的猎取, 丰厚底蕴, 当我们授课时, 就会如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能够旁征博引, 更能娓娓道来, 如此以往, 定能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之心, 有效学习、高效课堂也就在平坦中悄然生成, 也会成为教师的一种风格, 锤炼成教师的一种思想。“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作为一个育人之人, 就得通过读书, 学会兼容并包, 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 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进而“泛爱众, 而亲仁”, 使自己成长为学生爱戴, 社会赞许, 同行认可的优秀教师。二要“审问之”。善于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 特别是当下十年课改反思之际, 教育犹如江湖, 更如战乱纷纷的春秋战国, 大有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的意思。曾浏览课改经验介绍, 涌现的先进的、优秀的教学模式高达近百种。面对这样喜人的局面, 我们能全盘吸纳吗?我们又怎么能悉数消化呢?我想剩下的就只有读书了, 只有苦读, 我们方能审视透林立的门派, 吃准流派的本质, 灵活地嫁接到本土, 催生出师生都能惬意成长的乐土。“杜郎口模式”、“先学后教”等不是经典法宝, 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 需要我们审问之, 摆脱干扰, 避免陷入迷惑, 坚守属于自己的那方净土, 追逐属于自我的一丝教育之梦想。三要“笃行之”。读书是汲取, 是精神的融合, 不是绕口令, 更不是卖弄嘴皮功夫, 而是将所读所思转化为自己实践的支撑, 演变为科学实践的灵魂。读书可以让我们灵活到百家之长, 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 从而使自己能够走出局限, 摆脱小我, 更加敏锐地审视教育的各种门派, 不随波逐流, 能科学吸纳。“博学”能开阔视野, 把握良莠, 从而提升自我的境界;“笃行”是读书的外显, 是一种理想的实践, 是执著的追求。当我们学有所得, 就得不惜余力地践履所学, 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做到“知行合一”。

“只可惜现今的教师队伍中, 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又有几人?有多少领导在千方百计引领教师真正读书, 领导, 尤其是有一定修养和涵养的领导深知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会是多么深远, 领导也意识到了教师读书的意义, 所以他们知道只要读就会有收获。然而, 又有多少教师意识到读书对己、对生的益处呢?朱永新老师曾说:‘我们之所以要阅读, 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 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 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对于教师而言, 何况不是如此呢?”面对此言, 我不敢奢谈什么?只是想轻轻地告诉同人们, 读书是一种乐趣, 是养性的良药。

元人翁森以《四时读书乐》为题, 歌颂读书的乐趣和高尚的情调, 也昭示了读书是高雅情趣的, 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有书真富贵, 无事小神仙。”折射出的是何等的高尚情操, 读书直接的产品是学问、知识、修养和才华。书使人的精神世界愈加充盈, 不再像饿汉那样耸肩缩头丢人现眼, 走在路上没有一种魂不守舍找不到自己家的流浪汉感觉。书似青山, 层层叠叠, 风光无限, 赏味不尽;灯如红豆, 燃烧摇曳, 照彻心房, 最起相思。读书时分是人生最有情味的时候, 也是心灵最惬意的旅行。耽于书籍, 赏奇析疑, 衣带渐宽, 终老不悔。以一种隐逸和逍遥来摆脱现实的束缚, 追求内在的、主观上的精神自由。同样, 作为一名教师赏析各种教育理论, 在坎坷人生旅途上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成就自己的那份事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多读点书, 就会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给学生以崭新的姿态, 给自己的教学带来新鲜的气息。“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这也是对教师知识架构的一种提醒吧!多看书, 多多阅读, 充分地积蓄, 慢慢地释放,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步入到一个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境界。“最是书香能致远”。人的气质需要书的滋养, 读书是锻造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根基。读书为己, 使人修养身心, 明理睿智;读书为生, 使之身心兼修, 犹如醍醐灌顶, 沁香入骨, 成为学生一身挥之不去的潜质。摈弃世俗琐屑, 静下心来, 读一读先贤、智者们的智慧结晶, 在阅读中理清纷繁的思绪, 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

篇4:动人的心灵之旅

原来,他读书,亦读人生。如同向知己倾诉多年的读书故事,他娓娓而谈,真实坦诚,生动有趣,他讲他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他读《二十四史》,读孔子、孟子;读伏尔泰和狄德罗、孟德斯鸠和富兰克林;读康德和黑格尔、尼采和泰纳,愈读愈感到眼界开阔,愈感到心里十分充实。书中的世界是那样契合他的心中的世界,切近他的深在灵魂。他不能忘却那些奇异而深刻的读书印象。象卢梭《忏悔录》呼唤人们远离假、恶、丑,奔向真、善、美,象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构筑的那个崇高而神圣的世界,象《孟子》那种锋芒毕露、气势充沛的逻辑力量,象《史记》那副饱蘸满腹情感的笔墨,等等等等。

他所读的书,尤其是那些好书,帮助了他选择生活,确定目标,探询思想,寻求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之实现。由《三国演义》的启迪,他自小养成了喜爱读书的兴趣,由少年时代接触鲁迅的《呐喊》,他开始了人生的思考,大学时萌生的研究鲁迅的愿望,使他终而写成《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等五、六部关于鲁迅的论著。至于浏览《二十四史》,广泛阅读中外人文书籍,对他拓展研究视界与疆域,从事文化批评等研究活动的影响,自然更是毋庸置疑。书,帮助了他,成就了他,书中展呈的文化景观、人间世象涵育、历练了他的灵魂和思维触角。

读书,是他的思想的伴侣,因而,将这本书视作他的一份丰润、生动的思想自传也无不可。毕竟,这是书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是读书的故事,也是人生的故事。他的两次发蒙,就是由读书开始的,而他的民族心理的最初觉醒,则与明史的熏陶,与《正气歌》的记诵不无关系。在严禁“毒草”的“文革”时期,他变着法子去读,晚上回家读“毒草”,白天在办公室读“香花”。在这样的无书可读、有书难读的日子里,作者即便身居牛棚也背诗,哪怕读《英汉词典》,也有滋有昧。读书,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成了生存中的第一需要;而思想,则成了他所能感到的全部存在。四十年代他在上海读中学,曾闻有人因阅读《马氏文通》被特务误为钻研马克思著作而遭逮捕,由此他禁不住感叹:“残暴往往与愚昧无知扭结在一起,而当统治者愈是愚昧无知时,就必定会变得愈益残暴。”因而,即便在最不正常的年月里,作者也没有停止读书,更没有停止思想与探索。在寂寞的人生长途,纵有多少坎坷,有如何曲折,仍有书伴着他。撰写这本《读书心态录》时,那销砾性灵、锉斧人性的日子还在眼前,那追求、探询的思绪还在心头,因而他要记下他读书的痴迷与执着,宣示人生的思想的真淳、悲壮、深邃、震颤。

它动人于不知不觉。它于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有趣也复有益。毕竟,在这里,并非一般地记述读书人的读书生涯,而是真实地描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记录了一个读得多看得多想得也多的学者,于转型期的中国,于变动不居的大时代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当然,还有他的心灵的颤动与情思的发散。

篇5:心灵之旅经典散文

――题记

世界处在美与丑的交界处,它的魅力弥漫四周,我嗅到了。或许,这次的心灵之旅,我将受益匪浅。

第一站,热闹的广场

朝霞已散去,惟有晚霞骄傲的占领一席天地,她俯视这片欢乐的圣地。喷泉边,调皮的孩童与水嬉戏,溅起一朵朵水花,又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上散开,惩罚孩子们对水的不敬。广场中央,几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正兴致勃勃地用双脚与大地亲吻,他们东倒西歪地从起点扑向妈妈的怀抱,展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有那群低空飞翔的白鸽,以及那些洋溢着幸福的老夫妻,着一切一切汇成一幅画,一幅温馨的画。我的心灵之旅拾到了第一份礼物――温暖。

第二站,美丽的大自然

潺潺溪流,不知源头在何处。好奇心驱使我去寻找。走了一段路,源头依旧与我捉迷藏,可美丽的大自然出现了。生命的绿渲染了一切,偶尔零零星星的几朵小花探出头,为单调的绿增添一点气氛。鸟儿无拘无束地停留于树枝,百灵高歌,黄莺低吟,喜鹊欢唱,好不热闹!风也来凑热闹,穿梭于树之间。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更是尽显妩媚,在花丛盘旋。我的心灵之旅拾到第二份礼物――欢乐。

第三站,清新的田野

一望无垠,像一条无边无际的大海,只是海水是黄的。微不足道的油菜花,竟是这样的震撼人心。看那一片,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四周是扑鼻而来的香。然而它不仅是一种香味,还是一种喜悦。细看其中一朵,没有淡妆浓漠的妖艳,亦无惨白无色的病态,她拥抱的是一份自然与满足。感叹于她的从容与淡定,似乎不惧怕任何东西,那笑,那美,是望尘莫及的。我的心灵之旅拾到第三份礼物――自然。

旅途并未结束,也从不会结束,心灵是永恒的,心灵之旅亦是永恒,我还要到第四站,第五站,拾取更珍贵的礼物。

篇6:遥望高原的虔诚情感散文

每一次的遥望,总会让我无尽的膜拜。

深邃的蓝天澄澈清朗而悠然,勾画时光的安详。亘古的雪峰拥抱白云,传递久远的依恋。还有那一泓一泓的尕海子,饱含着对高原的眷恋,闪动明净的眸子。

而辽阔更是这高原的代名词,粗狂的线条描绘阳光的影子。在青稞酒浓郁的醇香里,每一朵盛开的格桑花,叩响一次次灵魂的跌宕。

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是盥洗俗世红尘喧嚣的地方。

圣洁的哈达奉上,五彩的经幡随风耳语六字真言的虔诚。

奔放的热烈,铭刻记忆的梦幻,卷起漫天时光。鹰隼的双翅潇洒地舒展,在蓝天与白云之间翩翩起舞。遥远传来的一声呼唤,傲立在雪峰之巅,洞穿魂灵的门扉。

遥望的目光穿越岁月的缝隙,传递一份深情。梦里演绎无数次的回归,追随逆流而上的信仰,栖息在缠绵的彼岸,与俗世遥遥相望。

一曲歌谣的旋律,就在季节的仰望里,塑造我谦恭的姿态。

骚动的欲求回归最初的本真、最初的宁静和质朴。

仰望的视角张开,明净伟岸的高原,与我共沐一轮明月。

高远的图腾气宇轩昂,凝聚起千年的期盼,在转经轮的呢喃声里,沐浴夜风的温情。

雪山深处,万物静美,十万朵雪莲盛开,重叠岁月时光。这是淹没嘈杂的净土,追逐着记忆的本真。语言锁不住的高度,引领被尘世拘囿的心灵飞翔,完成灵魂的救赎。

篇7:将灵魂的虔诚,植入一朵莲荷散文

脉络间饱胀呼之欲出的信念

嘶声的呐喊,纠集一群夏蝉的呼声

穿越丛林,从如炽的烈焰下

赴汤蹈火,追赶秋天的步伐

星空璀璨,掩藏黑暗的欲念

燎人的风,撕扯季节的裙裾

躲避欲望张扬的枝头

疾驰于时光的隧道

追赶淡泊的白云,祈祷于虔诚之上

贴近黄土丰腴的肌肤,修行的路在延伸

品尝一次次蜕变的苦难

于觉醒和明悟中修成正果

通往西天的路,遥远而荆棘

血和泪滋润的`艰辛,让顽石开花

装饰坎坷的路途,在一路浩歌声里

前行,追赶目标

雨水和阳光,劈头盖顶

风沙和雾霾,遮住双眼

前行的信念,执着而坚韧

善、恶同时诞生于世,光明与黑暗

争斗不止,勾心斗角的凡界

一缕灵光,照亮永恒

圣殿威严,四射灵光

有人在诵经,有人在祭拜

篇8: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

他把教科室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创造性地提出德育教研化, 成功开启单元主题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建设的新道路, 树立了科研强校的典型范例。

他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枯涩的数据有独特的感觉, 变着花样让深奥的数学“活”了起来。

24年里, 他没有请过一天事假, 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躬耕不辍, 坚守着一名师者至纯至善的灵魂, 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高高竖立起不可复制的“核心技术”。

我们不禁要问, 他是谁?

他, 就是甘肃省首届“陇原名师”、张掖市青西中学副校长王幼华。

第一章第一次转身

初出茅庐

1987年8月,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

王幼华,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 敲开了张掖二中的大门, 从张掖师专数学系的一名毕业生变成了张掖二中的一名教师。当时的张掖二中是一所完全中学, 名师云集, 如何立足?王幼华心里一点没底。

他制订了第一份职业规划:先站稳脚跟, 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学校让他带初一年级一个班的代数和几何、高一年级一个班的代数和立体几何。这样跨年级授课,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不同, 工作量可想而知。很多人心里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王幼华一点不怀疑自己的专业知识, 他是师专数学系有名的“数学迷”。但面对陌生的角色, 他紧张了, 担心难受重托……

他是幸运的, 遇到了当时张掖数学学科的名师朱锡舜老师。朱老师的言传身教, 不仅点化了他的学养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如何做人。

上好课, 必须过备课这一关, 备课不是复制,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这一点王幼华懂。

夜深人静, 王幼华宿舍的灯依然亮着。教案一遍又一遍地写, 一个环节又一个环节地反复推敲, 一次又一次地练习作图, 甚至连上课要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一一写下来, 每晚都要熬到两三点钟。

课堂上, 他徒手画的图形象而准确, 讲课时语言简练, 思维清晰。“王老师水平高, 不看教案, 真厉害!”听课的教师没有想到, 学生们也信服了。

忙绿中时间过得真快。一个月过去了, 王幼华与其他新教师一样面临着第一次考验:过关课。朱锡舜亲自担任评课组组长。“评课是一点不留余地的, 简直是批斗会。”老教师早就给他们透了底。

王幼华的课上得很成功, 评课教师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意见就一条:声音小。

短短的30天, 对王幼华来讲是那样漫长, 长得几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家。当他回到家时, 父亲心疼地说, 刚一个月咋瘦了。父亲隐隐觉得, 孩子爱上了这份工作。是的, 一个月, 王幼华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教师的完美转身。

“王大哥”

“大哥”———同学们这样称呼王幼华。

马林是出了名的“刺头儿”, 上课常常溜号, 还结识了一些社会青年, 常打架滋事。转化一个后进生, 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迈过的“坎”。放弃马林, 不会有人怪他, 但王幼华没有这样做, 他说这不道德。在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 他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告诫: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教育是从尊重开始的, 在王幼华眼里, 马林聪明、仗义, 于是让他担任了生活委员。

学生李丹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一次事故, 李丹失去了父亲。听到这个消息, 王幼华组织班委会连夜行动, 踏进李丹家的出租房时, 他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除简陋的锅碗瓢盆外, 这个家真是一贫如洗。没有经济来源, 李丹会不会失学?

那一夜, 王幼华失眠了。

第二天, 他决定在班里成立爱心小组, 每天派两名同学轮流帮助李丹。王老师把这个责任交给了马林。在同学们真诚的关怀下, 李丹度过了人生最苦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马林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最终考上了大学, 现在担任某武警总队队长。

这些年王幼华到底帮助了多少人, 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教育之爱不是怜悯, 是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点。”

一天, 高一学生何兵走进王幼华的办公室, “王老师, 我想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行, 但你要自学完高中的课程, 达到大学一年级的水平。”孩子的兴趣容不得伤害, 但他毕竟才高一。王幼华找来课本交给何兵, 并与他一起制订了学习计划, 他自然成了何兵的专业辅导老师。高二时, 何兵自学完了高中全部的数学课程。

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一般都是高三年级的学生, 王幼华向学校领导极力推荐了何兵。经过测试, 学校破格让何兵参加了甘肃赛区的比赛。

何兵成功了, 获得了甘肃赛区的三等奖, 是张掖赛区唯一获奖的学生。

而何兵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 他收获的还有希望和信心。大学期间, 他替老师上课;大学二年级, 就考取了北京一所高校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多年后的一天, 王幼华接到一个长途电话, 是何兵, 他兴奋地告诉王幼华他将赴国外留学。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王幼华真正走入了学生的内心, 成为学生离不开的良师益友。“遇到王大哥, 三生有幸。”学生如是说。

第一次住院

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 使二十几岁的王幼华咳嗽不止, 声音沙哑, 连说话都十分吃力, 但他还是坚持上课。曾有几次, 他觉得浑身无力, 头晕头痛, 连吃一口饭都很费劲。同事们劝他去看看医生。

经医院诊断, 确认王幼华患了“胸膜炎”。年轻的王幼华懵了。医生下了命令:“住院!”距离高考仅剩下短短的一个月了。“我还要上课, 不住院行不行?”“不行!”医生的话没有一点余地, “不要命了, 至少三个月不能讲话。”王幼华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在使命和生命之间, 王幼华显得很无奈, 陷入了自责的漩涡。校长给他批了三个月的假, 他住院了。

“这是最遗憾的事, 如果我不生病, 还能陪着学生。”说话间, 王幼华老师的眼里已泛出泪水。

第一次当“官”

1996年, 王幼华担任高一年级组主任。

9年的打磨, 王幼华实现了从一名教师到学科骨干教师、从班主任到学校中层领导的转身。9年, 漫长而短暂, 对王幼华来讲却是一个新的起点。

带好一个班容易, 带领一个团队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它需要的是智慧和大度。

学校每年都给老师分点福利。王幼华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所有的福利让年级组其他教师先拿, 最后剩下的归自己。一次, 年级组老师挨个拿了自己的一份橘子, 挨到王幼华时却没有了。他暗暗庆幸自己高明。多年后, 时任张掖二中校长的徐先章在教育局校长例会上还多次提起此事, 让校长们好好学习王幼华老师的“为官”之德。

时间还是转到1996年, 学校迎接市上检查。星期一到校, 老师们惊奇地发现:校园的围墙被粉刷一新。原来, 星期天, 王幼华带领年级组师生足足干了一天。

“向高一年级组学习,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贾天杰校长在教师例会上表扬了高一年级组。学校因此掀起了主动找活干的热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时担任初一年级组组长的张虹菱老师谈起这件事, 还充满敬佩。

张老师还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 学校承担全市职工运动会。早上, 当她带学生准备到操场洒水时, 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操场湿漉漉的, 主席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高一年级的学生, 王幼华老师睡得最香。

当时操场还是“土”地皮, 盛夏的夜晚气温很高, 洒上水一会便干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必须干了就洒。就这样, 王幼华和他的学生们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章第二次转身

1998年, 张掖二中整合城区三所高中成了独立高中, 教师要“裁员”。

王幼华是年级主任, 又有1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他相信自己一定会留下。但命运和王幼华开了一个玩笑, 他被调到张掖一中担任教科室主任。

从心底里说, 他无法割舍耕耘了11年的高中讲坛, 王幼华第一次感到了迷茫。更让他不安的是:当时的张掖一中没有完整的教科研制度, 仅有的一些资料还是从一个破旧的麻袋中找到的。这副重担自己挑得起吗?任命一个星期了, 他还在冷静地思考。

“开弓没有回头箭”, 王幼华明白, 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突破重围。“初中教研是一块广阔的新天地”, 他下决心在这块“处女地”干出一点名堂。

激荡教改

“好好的折腾啥?”在第一次全校教研会议上, 教研室提出促进教师成长“三个一”, 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做一个课题、写一篇论文、上一节示范课。王幼华投下的第一粒“助长石”被老师们毫不客气地“踢”了回来。他说:“教师不做教学研究, 充其量是个匠人。”教师们可不买这个账, 长期的教学习惯要改变, 真难!王幼华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

1999年, 清脆的铃声悠扬地响彻校园, 春天轻轻松松地来了。田克爱校长走马上任, 王幼华也迎来了他事业的春天。

在田校长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为教研室配备了两名专职干事, 聘请了8位骨干教研员。学校还成立了学科组, 修订了教研工作条例。一份份制度、一个个方案从王幼华积蓄已久的大脑中喷涌而出, 以教育科研推动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决策跃然而出。

在初三五班和六班进行数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 在初二年级开展开放课堂教学实验, 在数学教研组进行异步教学实验, 在外语组开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实验, 在语文组成立大语文教学实验, 在政史地组进行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的实验……全校各学科教师通过集体说课、备课、上课、议课 (四课活动) , 推选出了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历史、地理8个学科的青年教学能手。

1999年, 在张掖师专8号阶梯教室, 历时一个月的张掖一中教研成果展示观摩会如期举办。8位青年教师充分运用录音、录像、投影、VCD等现代教学手段, 集中汇报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数学异步教学法、政治情景教学法、大语文教学法等实验成果, 受到地、市教育部门的广泛赞誉。

有人开玩笑说王幼华命好。但是谁也无法计算, 组织上示范课、召开学科组教研会议、学校科研大会, 王幼华到底倾注了多少心血。

为了激发教师的合理竞争, 必须打破传统的评价制度。教师段位聘任制亮相张掖一中。这在张掖一中的发展史上可谓石破天惊的举措, 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实践结果表明, 段位聘任制彻底推倒了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藩篱, 使一大部分教师开始反省自我, 迈向了研究型教师的康庄大道。

提起这件事, 王幼华依然很低调:“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单元主体实践活动

1999年秋季学期, 张掖一中制定了几项“铁规”, 让校园一片哗然。

上下楼梯、上厕所须列队;课间楼道说话不影响第三人;全校男生一律理小平头。

家长说:“有这个必要吗?”学生更直白:“请还我们头颅的自由。”

德育形式和内容如何达成一致, 德育如何深入人心?王幼华向田校长提议:将班主任工作纳入教研室管理。

德育问题科研办, 政教主任干什么?教研室是不是越位了?

“大凡一种教育, 如不实现课程化, 就没长久的生命力。”王幼华认为, 德育教育必须有一个“活”载体。这个“活”载体, 就是以后实施的“单元主体实践活动”。

2000年3月, 教科室成立了单元主体实践活动课题组。开题会上, 王幼华对单元课的形式设定、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评价、成果等作了系统阐述, 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把实践活动纳入课程, 开启了张掖一中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先河。

2000年6月5日, 世界环保日, 教科室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考察行”的单元实践活动。学生穿越三个乡镇徒步行走四五公里, 对工业废水、厂矿附近的河流、黑河水质等进行抽样, 并请随行的环保局技术人员当场鉴定。

“学生撰写科普论文86篇, 考察报告在《中国环境报》刊出。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责令限期整改。”

这只是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单元主体实践活动还有意外收获。“活动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提升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家长给予了高度称赞。

此项成果也获得了全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校也被省教育厅授予教育改革先进集体。

所有这一切, 人们还是把它和“王幼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虽然王幼华在张掖一中只工作了短短的三个年头, 但说起张掖一中的教研工作, 人们不会忘记他, 他实在是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数学之美

王幼华的数学课是出了名的。

一次, 学校准备为学科“断腿”的学生“开小灶”, 统计结果出乎意料:王幼华所带班级的数学学科没有学生报名。学生说, 数学很简单, 不用补。

王老师的数学课有一种“魔力”, 那种“魔力”可以让学生的心在纷繁中宁静下来。

老师们说, 王幼华讲课严谨认真却又不循规蹈矩, 讲每一个知识点, 哪怕是解一道题, 他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想一点、多看一点, 弄清来龙去脉。

“不能把数学当做一门课来上, 思维才是数学的灵魂。”王幼华认为, “最简单的东西, 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 建立学生的思维体系, 让他们自主推理会得出许多种结果。”

不容置疑,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给学生许多做题之外的收获。“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简单, 却不是好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搞明白, 哪怕是再多给一点启发、再多给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 王幼华始终在教学中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老师们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说王幼华是“挖坑布雷的高手”, 他常常扮演失误者的角色, 创造出一个提问的氛围, 让学生的脑子飞快地转起来, 从而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王翔写道:印象深刻的是初学函数那一章时, 王老师反复强调“用‘动’的眼光看待所有函数问题”以及“做题先画图”的学习方法, 深刻体现了函数理论的精髓, 类似这样的观点, 使我在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中受益匪浅。

可以想象, 在学习中受益的, 肯定不止王翔一个。

第三章第三次转身

2010年7月, 青西小学置换身份, 变为中学。

王幼华被任命为青西中学的首任教导主任。命运又一次把王幼华推到了风口浪尖……

磨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青西中学的教师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来自农村, 教育观念不同, 教学方式大相径庭, 形成了“两头尖”的状况。如何在短时间里缩小差距, 王幼华念起了他的“磨课”经。

“鼓励部分学科教师先‘富’起来, 并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打磨’, 磨出教学技艺、磨出教学品质、磨出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 最后磨出高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王幼华带领年级组不厌其烦地“磨”教学预案、“磨”说课、“磨”课堂教学、“磨”教学反思。

一次一次的打磨, “磨”出了“预习反馈, 明确目标→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点拨提升→师生互动, 拓展延伸→达标测评, 巩固提高”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如, 数学“五段式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化学和生物“实验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政史地“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音乐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四步骤”课堂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五环节课堂模式等“精品”课堂教学模式。

课没有白磨, 功夫没有白费。几年来, 学校先后有61名教师在各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奖励。

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2004年, 王幼华成了副校长, 他说这一年他是最幸福的。这一年他也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在就职演说中, 王幼华说:“在我的任职内, 学校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教师有尊严地工作, 学生有尊严地学习。”

在王幼华眼里, 校长的责任就是关照生命, 关注教师八小时之外的生命质量。为了教师, 他不怕吃亏, 绩效考核, 把自己放到倒数第二名;为了老师, 他宁可拉下脸来“走后门”。了解王幼华的人都会说, 他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力量而魅力无穷的人。王幼华自己说, 教育工作, 既要开发生命潜能, 又要呵护好每一颗心灵。

2008年, 曾经的学生王庆松把儿子王涛送到了学校, 巧的是王幼华恰好是王涛的数学老师, 更巧的是, 王涛跟他老爸一样调皮, 成绩一样糟糕。

“20年前孩子的父亲因事耽误了, 不能让王涛成为王庆松第二。”王幼华主动承担起了给王涛补习功课的任务。王涛的妈妈觉得过意不去, 对王幼华校长说:“多少总要收点费吧, 不然我们心里很不安。”

“不安的应该是我, 20多年前, 没有把王庆松培养好, 现在, 我要把王庆松的儿子培养好。”王幼华委婉地谢绝了王涛妈妈的请求。

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抗压力, 这种巨大的力量从哪里来的呢?是使命、是爱。王幼华深爱着他的学生, 深爱着学校的老师, 深爱着学校, 老师们也送他一个雅称:平民校长。

一节都不落

在采访中, 记者听到一个相同的声音:王校长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王幼华每天早上7∶30到校, 下午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才回家。老师们开玩笑说, 王校长这是查岗呢。王幼华幽默地回答, 我是来陪你们的。

有一段时间, 王幼华被教育局抽去参加学校督导评估, 评估组8∶30出发。他7∶30到校, 上完课, 又匆匆忙忙到教育局报到。这件事传到了秦福伟局长那里, 秦局长就让车开到青西中学门口, 等王校长上完课直接出发。

2010年, 王幼华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症住院, 时值初三毕业班复习的关键时期, 他一边坚持带学生复习, 一边到医院陪母亲。

由于过度劳累, 王幼华的半边脸失去了知觉。中午放学他就到家附近的诊所扎针治疗, 时间来不及, 就干脆请没有扎过干针的校医给他扎。

2009年假期, 一次意外, 王幼华的胳膊严重骨折, 医生再三叮嘱, 需要三个月的治疗。但是, 学校迎接全省语言文字示范校验收, 他又吊着胳膊走上了工作岗位。

篇9:美好的心灵之旅

张佐香,一个以教书为业的女子,在《萌芽》《散文选刊》《散文》《北京文学》《中华活页文选》《作家文摘》等发表作品近百万字,部分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和30多个省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并被100余种选本收录,现系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思维与智慧》签约作家、《创新作文》特约编辑等。获过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和中国新闻奖提名(副刊)等省级以上文学奖项20多次。《中国教师》《作家报》《江苏作家》《杨子晚报》《现代快报》等20余家媒体对其作过报道。散文集《亲亲麦子》正在当当网、亚马逊等处热销中。

[内容介绍]

《亲亲麦子》是一本有益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书。《亲亲麦子》构建了一个神秘的大自然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有麦子在风中翩翩起舞,有风和树叶的奇妙合奏,有蜻蜓和荷花的窃窃私语……《亲亲麦子》描绘了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故事,亲切质朴,弥足珍贵而格外感人……《亲亲麦子》字里行间洋溢着充满诗意的独到的见解和人生的智慧,让孩子得到在课堂上和生活中不一样的气息,使孩子的心灵分解出“讲究的情绪”和“纯正的趣味”,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亲亲麦子》能给孩子一双慧眼,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看到事物的独特之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亲亲麦子》能给孩子一颗敏感智慧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灵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产生共鸣。在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那些孩子熟悉的、感动过孩子的人和事物,会在孩子的眼前闪现,孩子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感染力。《亲亲麦子》为孩子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学会联想、比喻和拟人,可以让孩子的作文写得生动丰富、妙趣横生。《亲亲麦子》还会给孩子一种语言文字的“点金术”,让孩子通过独特的思考,学会对各种词语进行分析、识别、排列、组合,让孩子笔下的文字奇妙而新鲜地涌现出来!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驾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亲亲麦子》就是这么神奇!

[精华分享]

亲亲麦子

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秋阳拂照着四野,耕耘过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返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的默契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朝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母亲顺手抽出一绺,就势将麦铺翻转过来,捆好。麦把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如茬。母亲细心地寻找麦穗,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满心是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原载2009年第3期《散文选刊》

灯光,高挑精神枝头的花朵

灯光,这高挑在精神枝头的花朵让我爱恋。

稍稍回忆一下就会想起,童年时在家乡常见的油灯是用铁皮做的。圆柱形的身子斜伸着一根细长的嘴,把屋子里照得朦朦胧胧。我人小怕黑,夜晚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跟着。祖母或母亲把油灯端到那儿,我就默不作声跟到那儿。跟着油灯的光亮才觉得安全。晚饭后,大人小孩时常聚在灯光下谈些奇闻轶事鬼狐神怪。油灯点得久了,灯芯上会结出黑豆般的灯花,发出“啪啪”的细碎的炸裂声。母亲用手中的缝衣针或织针轻轻一挑,父亲则弓起中指对着灯花迅速一弹,灯花落了,屋里又亮了许多。一盏油灯给清静的乡村夜晚带来了温暖、团聚、欢乐,也在泥坯墙上描绘出我渐渐长高的身影。

启蒙上学那年,父亲牵着我去学校报名。回来路过供销社买了一盏罩子灯,父亲用衣物包裹着它一路小心呵护。我很兴奋。父亲说:“你是学生了,要用讲究些的灯学习。”暮色四合,父亲取出罩子灯,“哧”地擦亮火柴,那红光如絮团化开,把一只硕大的玻璃罩罩上,拨亮灯芯,火红明亮的光焰在房间里弥散开来。我端坐桌前温习功课。天长日久玻璃罩被熏黑了,父亲取下往里面呵些热气,用手帕大的软布把它擦得水晶般透亮。微风入室,灯光摇曳,母亲总会在我旁边纳鞋底,我写字很慢,母亲就一直陪着我。光线很暗,母亲那里更暗,她的手被针扎了一下又一下,她总是等到很晚很晚。在油灯给予的温暖的光芒里,在书香相伴的夜晚里,我过早地睁开了一个少年看世界看人生的眼睛。

电灯的发明与利用,延伸了白昼的光明。当台灯柔和的光晕洒满书桌,一切浮躁与喧嚣被轻轻抹去,我的心安宁恬淡,如夜空静谧的星。长夜漫漫,夜凉如水,天下典籍浩如煙海,灯光与书籍引领我走进久远的、古圣先贤的灵魂的深处。这些博学敏思者身上澎湃着汩汨律动的智慧潮汐,睿智的目光中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光焰圣洁的照耀下,我读了多年书,我一直相信自己用来生活和写作的语言是高贵而纯粹的,就像我故乡的河流、田野、麦垛。凝神于夜的深处,我的文字踩着方格的水田日夜兼程,穿过钢筋水泥的丛林,翻越故乡的山冈,来到灯光圈出的这一片园地,在笔尖分蘖出丛丛绿草,阵阵稻香,片片月色……灯下的阅读和写作让我荒芜的心境变成绿色的原野,让我迷茫的眼睛明亮如星。

灯光折射出多样的人生,映照出不同的灵魂。有人在灯光下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灯光是一盏长明的航标;有人在灯光下攀登着科学的顶峰,灯光是一架跋涉的云梯;有人在灯光下忘我地工作,灯光是一位忠诚的伴侣;亦有人沉溺于灯红酒绿,灵魂在灯下麻木,人生在灯下荒芜。

人生如灯,请把你的灯提得高些、更高些,燃得亮些、更亮些……只有这样,你的光芒才能照射得更广阔更深远。

篇10:虔诚的心灵之旅散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现代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 它被称为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1951年这部小说的问世在美国青少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掀起了一股“塞林格”热。塞林格通过第一人称的角度, 以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全书, 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触, 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 彷徨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对主人公心理世界的细致描写, 将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里特征刻画的入木三分, 可以说开了美国文学中心里现实主义的先河。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在塞林格的笔下, 以一个儿童纯真捍卫者, 精神净土守望者的形象屹力于当代美国文坛。虚伪堕落的美国社会迫使他想要逃离, 但他内心世界所追求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纯真与真诚。因此, 他摒弃陈旧传统, 忍受着社会的孤立与羞辱, 在鄙夷的目光里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理想。

在这部小说中, 霍尔顿是一个孤独愤世, 彷徨无助的中产阶级子弟。他整日游荡于纽约街头, 满口脏话, 不用功读书, 还抽烟酗酒, 搞女人。在学校, 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因为老师强迫他们读书, 为的是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 而同学们则一天到晚的谈论女人、酒和性。他厌倦了“到处都是贼”的学校, 想融入表面繁华的纽约却得到一股更为强烈的失望。他对虚伪的成人世界感到失望, 所以拼命地想要守护住孩子的纯真, 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他对美国社会感到失望, 所以他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在渴望重新找回真实, 获得他人认同的过程中他的精神濒临崩溃, 最后倒在精神病院里。本文旨在对霍尔顿捍卫永恒纯真童年, 寻找真实自我的追梦者形象及其精神世界进行剖析。

一、捍卫童真, 追求真诚

多数文学家认为:如果我们可以长久地保持儿童纯真无邪的天性, 一切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个人问题就会随之消失。显然, 塞林格就是其中一位。在塞林格的文学作品中, 孩子是他最钟爱的描写对象。他们从未受到成人世界的侵扰, 仍保持着最纯真、善良的人类本性, 真诚、真实, 充满爱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所有美好的品质都会逐渐被成人世界污染、腐化, 直至消逝。成年则意味着丧失人性的本真, 他们自私、虚伪、庸俗、贪婪, 所以人的成长是一种不幸, 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走向另一个虚伪、堕落的世界的过程, 塞林格期盼所有的孩子们都能逃离这个假模假样的成人世界, 永远保持那份纯真, 这也正是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所努力追求的事业。

一个十六岁的瘦瘦的少年, 穿着风衣, 倒戴着一顶红色的鸭舌帽流浪在繁华的纽约街头, 穿梭其中却始终无法真正地走进去, 徘徊局外, 焦虑地望着纷芸人生, 就好像看一场虚假的电影。这便是“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尽管他始终徘徊在局外, 但却真实地生活在二战后的美国社会, 也被堕落的成人社会染上许多不良的恶习。但从精神角度分析, 在霍尔顿心目中有两个世界:虚伪丑陋的成人世界与纯真美好的儿童世界, 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大孩子, 霍尔顿正在进入成人世界的必然与缺失童真世界的恐慌之中, 他同时游离于两个世界之间, 无法与任何一方接触, 因此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矛盾。[1]345-347在霍尔顿的内心深处仍然珍存着儿童所特有的那份真诚与善良, 他痛恨即将迈入的低俗、虚伪的成人社会, 对行将告别的美好童年留恋不已。他厌恶成人对他将来的策划, 比如他觉得老师, 父母要他用功读书, 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一辆混账的凯迪拉克”。他讨厌周围的一切人, 认为他们都是伪君子, 在他眼里, 那些伪君子一个个面目丑陋, 劣迹斑斑, 而远离世俗的孩子们却模样可爱, 纯洁真实。对霍尔顿来说, 凡是“天然”的便是美丽的。因此, 他永恒的指针永远指向重感性、情感的人类童年时代。当霍尔顿百无聊赖地游荡在纽约城大街时, 他几次重返儿时常去的博物馆, 他认为“这个地方是全世界最美好、最舒适的地方, 带给他童年最温暖、最真实记忆的地方”。

在霍尔顿的生活中只有妹妹菲比和童年女友琴·迦拉能让他感到爱与温暖甜蜜。对于菲比, 他关怀有加。他总是想要捍卫和保护她天真无邪的心灵。当他看到菲比学校的墙上写着下流的文字, 他简直要发疯了, 他担心孩子们看到这些会怎么想。当菲比提出要跟他一同去西部时, 他一口回绝了。他希望菲比可以对生活保持一种纯真的态度。琴也是霍尔顿一直担心会失去纯真的形象。当他知道琴被下流的斯特拉德莱塔占有后, 他痛心疾首。于是霍尔顿立志担负起保护孩子的责任, 做一个麦田守望者。“不管怎样, 我老是在想象,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的游戏, 几千万个小孩子, 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 我是说——除了我。我呢, 就站在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 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我就把他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2]161霍尔顿想要守护孩子的纯真, 为他们心灵的纯洁寻一方净土, 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茁壮成长。但残酷的现实迫使他幻想破灭, 成人世界的腐败已经侵蚀了儿童纯洁的土地, 这使霍尔顿感到痛苦和绝望。

霍尔顿在捍卫儿童纯真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真诚与关爱。因此, 当妹妹菲比一针见血地批评他:“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因为你不喜欢。你不喜欢任何学校, 你不喜欢千百样东西, 你不喜欢, 说一样东西给我听听。”他感到痛心, 他感到他唯一的爱也在渐渐地离他而去。在霍尔顿的叙述中, 可以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 也不关心他的内心真实的感受, 只是不断地给与他物质上的满足, 不停地为他找更好的贵族学校。霍尔顿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帮助, 可他却一次次在孤独迷惘中幻灭。

二、寻找真实、渴望认同

霍尔顿一方面看透了人生的虚假, 另一方面他仍然坚信这个世界还有美好、真诚的东西。因此, 他一直在寻找那份他深信仍然存在的那个真实的世界。尽管他知道冬天来临, 湖水结冰, 湖上的那些鸭子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可是还是不时地觉得他们还在那里嬉戏。他执著地想要找到一个真实美好的世界, 一个舒适、宁静的地方。但二战后的美国, 人们都生活在精神的荒芜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如冰。在这样一个空虚、陌生、寒冷的成人世界里, 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想寻求真实、温暖、充满爱的世界又谈何容易呢!“圣诞前夕风雪交加的三天, 被潘西中学开除的霍尔顿流浪在纽约的街头, 天气出奇的寒冷:‘冷的要命’……冷得像地狱里一样。”[3]3-4这样的天气不正是美国堕落社会的真实写照吗?在这寒冷的日子里霍尔顿被学校开除, 又丢掉了自己的外套和皮手套, 只穿一件薄薄的衬衫, 寒冷的天气侵蚀着他的身体, 冷漠的世界吞噬着他的心灵。因此, 他只能拼命地追寻, 寻找温暖, 寻找真诚与挚爱, 渴望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个真实的世界。在他不断寻找的过程中, 现实一次次向他揭开了丑陋的面目, 使他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深渊。到他哥哥带他去的夜总会去听音乐时, 他发现弹钢琴的人很虚伪, 老板很虚伪, 与他举杯同饮的女孩同样很虚伪。一些虚伪的商店售酒给法定年龄以下的孩子。学校的校长很虚伪, 父亲和哥哥很虚伪, 他最信任的老师也很虚伪。这时在霍尔顿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在这个充满虚假的社会里他无法找到真实的影子。霍尔顿的寻找是在对人类命运无动于衷的世界里追求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价值, 寻求自己的身份与生存世界的真实。但是周围的环境却让他不时地感到进退两难, 找不到这种可能性。因此, 他只有在绝望的深渊中呻吟。“麻烦就在这里。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 宁静的地方, 因为这样的地方根本不存在。”[3]232

在霍尔顿追逐的梦想的过程中他渴望来自他人的关爱、理解与认同。对于16岁的霍尔顿来说, 家是他渴求获得理解与关怀的第一场所, 然而, 霍尔顿除了从父母那得到丰富的物质满足外, 精神需求得不到丝毫的满足。他们从来都不理解他内心的苦闷, 也从不倾听他的诉说。从霍尔顿向心理医生倾诉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霍尔顿虽身处困境, 但除了妹妹菲比外, 无人愿意倾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然而霍尔顿从未放弃过“倾诉”的努力, 他渴望与人交谈, 渴望得到理解和与认同, 却屡屡碰壁。例如, 他在纽约招来妓女“想与之聊一会儿天”, 结果被妓女拒绝, 还找人敲诈勒索了一番;霍尔顿向其女友萨丽描绘两人将在一起生活的林中小屋的理想时却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与认同。童年的女友是唯一能理解霍尔顿的人, 但却与他失去了联系。霍尔顿并不是一味地索取别人的理解与关爱, 在他粗俗的行为下隐匿着一颗关怀他人、真诚善良的心。对于挖苦自己的老师, 他尊敬爱戴, 对于粗俗无礼的同学他仍宽容以待;就连敲诈勒索他的拉皮条客他也仍然想念。但他对世人仁慈宽容的态度并没有被接受, 他们甚至还轻视、嘲弄、践踏他的真情实意。他帮同学写篇论文, 结果遭到奚落与斥责。霍尔顿生活在一个孤独、痛苦、绝望的世界, 他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同, 又无法释放内心对他人的真诚与关怀。在霍尔顿隐秘的精神世界里, 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周围环境永远没有真实, 没有理解, 也没有认同。”从他的叙述中, 我们读到了一颗孤独、无奈的心灵。

三、霍尔顿精神世界崩溃的必然性

霍尔顿跨越了从年少到成熟的门槛,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他要站在悬崖边, 保护不设防的孩子们和他无邪的童年。”[4]423他要在这个虚伪堕落的世界里找到真实。他以无比的勇气超越个人痛苦, 并以一种强大的责任感树立起信心和决心捍卫他的理想。可是, 霍尔顿的想法却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学校倡导的是让霍尔顿放弃生存的自由, 摒弃个人的选择, 无视生命的存在卑贱的活着。可见, 霍尔顿的选择与理想是不为社会所接受的, 他的寻找与追求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 霍尔顿寻求纯真童年和真实世界的合理结局, 是住进疯人院疗养。福克纳曾经评论说:“霍尔顿得不到社会的接纳, 不是因为他‘不够硬气, 不够勇敢, 或者缺乏价值’, 而是由于他找不到接纳他的社会或人类。”[5]228如果这个社会将庸俗的功力的价值观当作唯一可以接受的“成熟标准”而拒绝理想和尊严, 这岂不是人类文明的悲哀?为了获得理解与认同, 他试图与生活和解, 向世俗观念让步, 但是他内心真正认同的又是一种脱俗的、难以企及的理想化的真实。霍尔顿最终没有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 也没有找到他的渴望的真实世界, 他正如冬天里找不到出路的鸭子一样, 在经历了种种困顿与挫折后, 人格分裂, 精神错乱, 精神世界彻底崩溃。想守望而不得, 想逃避又不能, 在这个世界, 霍尔顿最适合呆的地方是精神病院, 他最后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疗养, 只有在那里, 他所厌倦的虚伪堕落的世界中的人对他的种种不可理解的行为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霍尔顿矛盾痛苦的心灵之旅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他是一位漂泊在“精神荒原”的孤独彷徨的追求者, 他捍卫纯真童年, 探寻真实世界;渴望爱与真诚, 理解与认同。然而, 他所有不切实际的梦想都以失败告终, 他本人也精神崩溃, 最终成为抗争虚伪社会, 坚守真实理想的牺牲品。但是, 霍尔顿的失败永远不会抹杀他在读者心目中的执着、真诚善良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BRADBURY, MALCOLM, Reading a Novel[C]∥ROGER MATUZ.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ol, 56, ed, Detreit, London&New York:Gale Research Inc.1989.

[2]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3]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4]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篇11: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波光流转间,历史的微风带着我的一缕遐思,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路,不知不觉进入一个奇妙的空间,我的心灵亦随之开始了一场美妙的旅行。

这是一个秋阳高照的午后,暖融融的阳光慵懒地洒在我的身上。鲁国的曲阜,城外树下,有一位锦衣华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正同一位白须长髯、和蔼慈祥的长者对话。那年轻人的眼中闪烁着恭敬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老者眼中却有着仿佛洞悉一切的睿智的光芒。我不禁停下脚步开始观察这一对不平凡的人。

年轻人开口问道:“先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贫穷而不阿谀诌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您觉得怎样呢?”老者缓缓开口,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也算可以了。”年轻人的嘴角轻微地弯成一个圆弧,看似富家子弟的年轻人也想到这些了?老者又道:“但不如贫穷却能保持快乐,富贵却好礼了。”年轻人好像有些羞愧,略一思索,年轻人又抬起头来,向老者询问道:“先生,《诗》中有言,‘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年轻人一脸的期待,好像我当年上小学时期待老师表扬的样子,我的心灵猛然触动。老者说:“赐啊!你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并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诗》了。”

“赐”——我心中摹地一震,呀!我岂不是来到了春秋时代,见到了名垂千古的孔圣人和大名鼎鼎的子贡?子贡不正是姓端木名赐嘛。

子贡和颜回是孔子最出色的两个弟子,他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但两人的家境却反差很大,子贡是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中家境最好的,而颜回却是家境最差的。在我的眼中,子贡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颜回却是“安贫乐道。”这两种人生观到底哪个正确?我想不明白。正思索间,先生又开口问道:“赐,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思索一会儿,带着诚挚的表情对孔子说道:“先生,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而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听到子贡那略带惭愧而又坦诚的回答,微微颔首,以赞许的语气说道:“你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说完后仿佛意犹未尽,又补充道:“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能保持他好学的志趣,他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听到老师称赞颜回的安贫乐道,生活富足的子贡更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向先生告退。望着弟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先生的眼中竟然现出一丝茫然:“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端木赐不听从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这却是为何?”我一听,这与我的疑问不是一样吗?

思考

我抬起头来,只见窗外明月如钩,高悬于夜空之中,窗前月下,一桌一椅,一书一灯——我在挑灯夜读。抚平那刚才走神时被压皱的书页,又开始了对《论语》中所表达的颜回与子贡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思考。

我反复思索孔子与子贡对话中的那两句话:“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前一句是说做人不能因贫穷而阿谀谄媚,也不可以因富贵而骄傲自大。后一句是说虽贫穷仍然有自己的快乐,虽富贵但内心喜好礼节。很显然,后者做人的境界要比前者高很多!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联想到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我心中有了答案。前一种,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只是做了他们所该坚持的个人的操守,而后一种却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只是单纯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便总是“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有了“贫而乐,富而好礼”,那么人与人之间才会因“礼”而交往,又因为“礼”的存在,人际关系会变得融洽,社会才会变得文明和谐。

想到这里,我对于人生观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人生观体现在“进取”二字,而表现在对“贫”“富”二字的不同立场上。在政治清明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积极进取以求得一份功业,但倘若不去拼搏奋斗,只是所谓的“贫而乐”,则是不可取的。而当政治混乱、社会黑暗时,一个人混水摸鱼,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那就是耻辱了。孔子认为“贫而乐,富而好礼”好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他认为颜回能做到“安贫乐道”要比子贡的“富而无骄”更值得肯定,但他对于子贡的“富而无骄”也并未否定,而是称之为“可也”,即“做到这些也是可以的”,也含有勉励之意。我认为,这与孔子所处的混乱社会局面有关。

孔子所处年代,大小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各诸侯国主政者不同,社会的安定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地方吏治混乱,奸商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当然也有人能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也自然还有不愿经商、坚持操守“安贫乐道”的人。孔子认为这两种观念都是可行的,但是他始终无法断言这两种观念中哪一个才是最正确的,因此,他一边感慨着“未考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边又思量着“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由此观之,孔子当年也着实被这个问题困惑过一番。

当今社会与孔子所处的年代已大不相同: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这片热土仿佛无论播下什么种子,都会有所收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人生观也自然会有别。假如颜回来到今天这个世界,他也许会做一个农民,一个蓝领,或一个自由撰稿人,依旧过他“贫而乐”的日子,当然,他也不会太贫。而子贡假如生活在今天,他自然还会“取之有道”,或许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会像胡雪岩一样,做一个“红顶商人”!

做“人”

现代社会中有不少人既不愿“乐其贫”,也不懂“取之有道”。贪官污吏如成克杰之流,走私犯罪如赖昌星之流,不法商家坑害百姓如“阜阳奶粉”和“三聚氰胺”事件,等等。假如孔老夫子知道这一切,他还会对他们讲“贫而乐”或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吗?恐怕只会大呼“小子鸣鼓而攻之”了!

这使我想起前些日子在杂志上读到的一篇对一位企业家的专访:那位企业家九岁就开始在家乡小街边练摊儿,由于他的商业天赋,不到二十岁就成了百万富翁。而后他感觉做小本生意不太划算,于是就投身当时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本来经营房地产业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他却用不正当手段钻法律的空子,结果他经历了两次牢狱之灾。第一次,他失去了除朋友之外的一切,出狱后他找朋友筹集资金,以图东山再起。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次一无所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终于明白“君子爱财”,但“取财”应该有“道”。于是他决定做事先做人,再铸辉煌,他选定了化工矿渣提炼这个事业,既能废物再利用又能为环保做贡献,他为之不懈地奋斗,而今三十六岁的他,已经资产数十亿。

上一篇:作文 它像什么下一篇:小学教代会教师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