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祈祷作文

2024-04-30

虔诚的祈祷作文(通用6篇)

篇1:虔诚的祈祷作文

你是我今生永远割舍不掉的牵挂

也许

我中了你今生无解的蛊

你的每一点

哪怕最细微的变化

都会落在我的眼里

印在我的心头

让我

为你欢喜为你忧

时光的画夹里,

你永远是最轻柔的那一笔

在你过往的路口

我默默地倚风凝望

篇2:带着虔诚走基层才能找到记者的根

走进被视为新闻“富矿”的厂矿、街道和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 记者要带的第一把“铲子”就是对基层群众的真诚感情。也只有真正投入了感情的采访, 才能够捕捉到群众的生活故事, 挖掘出百姓的所想所感。去年秋天, 记者来到七台河市铁山林场采访, 在八一沟里认识了当地一家林下作物种植大户郭相龙。在三天的采访中, 记者吃住在他家里, 同他一起干活、聊天, 忙时帮他掌秤记账, 接待上门收购山货的客户。这种零距离的相处, 记者不仅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还了解了他的创业故事, 也探讨了国有林场在发展林下经济中的举措和前景, 更在随后发表了《山林里结出“钱串子”》、《夜阑卧听榛子落》等五篇走基层的新闻报道, 因贴近群众、挖掘深等特点在当地引起关注。由此证明,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怀有多少真情”, 只有带着真诚感情走基层才能够挖掘出鲜活的新闻素材, 淳朴的基层群众才会把记者当成朋友, 反之, 那种“隔窗观景”或“闭门造车”的作风不仅挖不出好新闻, 百姓对这种形式主义也肯定会反感。

记者要带着问题思考沉到基层去, 才能捞出“活鱼”。从最壮阔的变革到最新鲜的探索直至最复杂的政策运行, 无不发生在基层, 思考就是要踩到变革“实处”, 把准政策的“脉”, 点到探索的“穴”, 为政府分忧, 为百姓解愁。同样是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 但在七台河柞木岗林场发展“暖泉刺五加”木耳, 而在东风林场却走出了东风秋木耳模式, 这背后一个重资源特色, 一个重技术开发, 记者带着问题思索出在林区改革过程中要培育新的转型增长点, 就要发挥国有林场“扶上马、送一程、跑到底”的作用, 才能解决转型期间林业职工脱困增收的问题。从千头万绪中理出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社会脉搏, 只有靠敏锐的目光发现问题、敏捷的思维思考问题, 才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反映最热切的时代呼声, 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前行, 这才是新闻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责任与追求是绑在记者走基层飞翔的双翼, 须臾不能离。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要通过走基层更好地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 尤其是党报记者更需要解决“为什么人与做什么人”的责任定位问题。如果没有这种责任, 新闻媒体就发挥不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更难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承担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庄严使命。只有带着这种责任, 记者才能在走基层中, 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才能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引领舆论, 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如果说责任是记者在走基层中规范自身的航标, 那追求就是振翼高飞的动力。那句:“梦想有多大, 舞台有多大”的励志语用在一名记者身上, 那就是追求梦想有多大, 要看他所深入的基层有多广。新闻前辈穆青就是群众眼中“长着八路军的腿, 老百姓的嘴”的记者, 他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 让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走进几代国人心灵深处。他能从一名八路军战士成长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领军人物, 靠的就是在基层的执着追求。新时代的记者只有把基层当课堂, 视群众为师, 在磨砺意志、强化作风中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记者在走基层中的信心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明确认识到, 党和政府倡导“走基层”, 绝不是一时之举, 具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现实和深远意义。记者视“走基层”不能当成一次实践经历, 尤其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媒体格局中, 主流舆论把握话语权的挑战日益增大,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记者更需坚定信心走基层, 忠诚践行时代的宗旨使命。2011年10月在七台河市金沙新区的挹娄古城遗址挖掘中, 笔者与考古专家同吃同住两天, 从历史文化角度阐述了这一重大发现对于提振七台河文化信心、增强地域文化实力、助力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特殊意义。这让笔者从业不足一年就以《挹娄城址惊现:七台河历史或可上溯到2000年前》获得黑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 从而更坚定了走基层的信心。

篇3:虔诚的追忆

这块布的面积大约是4.4米×1.2米,它不是普通的亚麻布,它上面有一个模糊的人的全身影像,而这个人据说就是耶稣基督——这就是传说中耶稣遇难时用过的“裹尸布”。但是对于这块“裹尸布”的真伪,人们已争议多年。

据悉,最早发现这块布的是法国人。1356年左右,裹尸布在李莱城被公开,顿时引起整个基督世界的震动,因为布上的人影不仅容貌酷似传说中的基督,而且还有血迹。后来在宗教学者的研究之下,认定这块布是耶稣死于十字架之后,用来包裹其尸体的,因而留下了耶稣的身影。

中世纪的学者认为,裹尸布最早出现在中东,几经辗转才最终流至意大利,并一直保存在都灵市的大教堂内。由于这块布是基督教的圣物,意大利将之视为国宝。

到了20世纪,科学家开始对裹尸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裹尸布的神秘性正一步步被揭开。

以前,巴勒斯坦是由犹太邦的封君统治的,定居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创立了他们的民族信仰——犹太教,耶和华被他们世世代代崇信为上帝。在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有一个市镇叫拿撒勒,这里居住着一对夫妇——木匠约瑟和妻子玛利亚,他们的儿子就是后来成为基督教领袖的耶稣。

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势力入侵巴勒斯坦,结束了犹太邦的统治。当时,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犹太教徒汇集的圣地,耶稣常去那里,得以了解巴勒斯坦和世界各地的情况,以便获得生动丰富的知识。

当时的犹太教内各种教派流行。控制正统教会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是罗马统治者的帮凶,在犹太人民心目中,他们已成为反动、虚伪和腐化的同伙。罗马统治势力、傀儡封君和教会上层对犹太人民实行高压政策,征收重税,大批犹太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忍无可忍的人们揭竿而起,但是受到了统治者残酷的镇压。罗马的叙利亚总督把两千名起义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把三万犹太人掳掠并贩卖为奴。

耶稣同其他犹太人一样憎恨罗马统治者及其同伙撒都该派,揭发法利赛人的虚伪欺骗,斥责“瞎眼领路的”犹太社会的上层,鄙视有财有势的人。同时他生性慈爱,所以倡导人们除了爱上帝外,就是爱邻人如爱己。两三年后,他的言行几乎传遍了巴勒斯坦。追随他的,都是犹太社会的穷苦大众。他们把耶稣传扬的“天国近了”的话当做福音,许多人背井离乡,告别父母子女,跟随着、依傍着耶稣。

耶稣所指的“天国”,就是要求摆脱罗马帝国及其附庸势力的统治,让巴勒斯坦解放出来,重建繁华富强的希伯来王国——大卫王国。他希望用宗教的热忱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犹太人民为光明的前景而奋斗。所以在犹太人民的心目中,他既是宗教上的先知,是救世主,同时又是“大卫的子孙”——大卫王国王位的继承者。

但是犹太教的高级神甫并不这样想,他们担心耶稣的传教活动会影响他们的统治势力,于是便勾结当地的罗马总督彼拉多对耶稣进行迫害,理由是耶稣是要在耶路撒冷另建一个奇异的王国而且自立为王。

大约公元33年3月末的一天,由于耶稣十二门徒中一个叫犹大的叛徒的出卖,耶稣被捕了。这也是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所反映的事件。而对敌人的审问,耶稣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气概,他毫不隐瞒自己的信念,最后敌人拿他没办法,就按照当时处死“残民”的刑罚,把他与两个小偷一道钉死在十字架上,处死之前,耶稣还被嘲谑,戴上了用荆条编成的“王冠”。

当时,耶稣的忠诚门徒和亲人将他从十字架上卸下,即用一块长布蒙盖起来抬出刑场。悲痛的人们还将十字架的木块和铁钉等物收回,珍藏起来。据说,耶稣在死后三日又复活了,升天而去,并将复临人间,这也是复活节的来源。

时光荏苒,耶稣逝去已多年。有谁能够想到,一千九百多年前蒙盖过耶稣尸体的那块殓布,竟被虔诚的罗马基督教信徒精心保存到今天!

在意大利北部大城市都灵,又一座著名的杜奥莫教堂,这座教堂内有两件展品最为著名:一是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复制品。这幅画长七米,宽三点五米,与原作尺寸相同,绘制在一块大木板上。据说,卡洛·费利切在米兰目睹达·芬奇的原作后,十分喜爱,同时又担心壁画脱落损坏,于是令画家复制一幅,存放在皇宫,后由卡洛家人赠与杜奥莫教堂供人观赏。二就是教堂中珍藏的耶稣的“裹尸布”,它存放在圣殓堂祭台上的镀金木棺中。木棺平均二十五年才开封一次。1898年和1931年曾两次启封用于拍照。1978年为纪念殓布运到都灵400周年,特别开放了四十多天,来此观瞻者达数百万人。

据说公元316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伦娜到耶路撒冷朝圣,得到不少耶稣遇难时的圣物,如耶稣受审时走过的石阶、十字架的碎木块以及蒙盖圣体的殓布等。1578年,米兰主教圣卡洛将他保存的硷布转移到杜奥莫教堂。

从19纪末就有学者试用科学方法鉴别这块亚麻布的真伪。20世纪70年代研究工作达到高潮,罗马著名画家、雕刻家费利教授为此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他验证“裹尸布”上留下的人形痕迹与耶稣当年受刑流血之处相应。此外在《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等圣书中,也都提到过包盖耶稣的殓布。但也有人提出:殓布上的痕迹是否由油漆、染料所致?是否由烘烤或加速局部老化而成?

尽管为数不少的科技界、文化界、宗教界人士对这块“裹尸布”的真实与否进行了长期的研讨,但至今仍然是个谜。

篇4:虔诚的产品

几年前我因公出差到德国科伦市,顺道拜访参观了有名的科伦大教堂。科伦大教堂可说是科伦市闻名于世的地标。科伦市在二战时是德国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工业城市,所以二战期间科伦市受到盟军无情的轰炸。科伦市近70%的城市建筑完全被毁。不知道是盟军刻意的避开,或者是上帝的保佑,科伦大教堂却奇迹似地未被炸毁。但是从教堂完全被“熏黑”的外墙上我们依然可想象当时战火的猛烈。德国人刻意地保留科伦大教堂的战后原貌,不无作为一个警惕,希望战火不再轻启,让人们更珍惜和平时光的用意。

我除了对科伦大教堂精美及特殊的双塔歌德式风格着迷外,更对教堂的建造历史感到兴趣。科伦大教堂前后花了近600年的时间才建造完成,相比现今世界最高的台北101大楼5年建筑时间,科伦大教堂花了120倍的时间才完成这个艺术精品。从现代设计的角度而言,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案主会接受一个超过600年才能完成的设计方案。别说600年,连100年甚至20年都很难接受。对现今的公共工程而言也许有极少主政者能接受耗时过久的工程。因为他必须在任内完成“可见的政绩”,所以近代的大工程往往和主政者任期挂上钩,所以一切都是用10倍的速度来建设以缩短工期。由于工程技术和科技的进步,我不反对这种求快的工程设计(事实上也没有人能阻止)但是一想到像科伦大教堂这种用时间慢工细雕的浪漫艺术精品将无法在人类历史上重现就备感神伤。

我常常用科伦大教堂当设计教学的案例。因为现代的设计实务都围绕着三个主轴:时间、成本及最终的设计品质。任何一个设计师如果能在最短时间,用最低成本,设计出最好的设计品质,那他就是最优秀的设计师。但是如果我们拿这种标准来衡量科伦大教堂,这个设计用了600年才来完成,我们能说设计这教堂的建筑师不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吗?这个建筑物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吗?事实是科伦大教堂的设计师不止是完成一件旷世巨作,更重要的是他传递了人类最真挚的精神即对“神”的虔诚信仰,也只有“神”这样的“案主”才能接受一个600年才完成的设计案,因为神是永生不灭的,600年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

回到现实的设计环境中,我常常自问:设计师的责任是什么?我们设计的产品真的是好的产品吗?我们如何去判定什么是好的产品?今天我们设计师作为现代文明生产链的一环,面对过度消费的时代,我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来积极主动斧正这个过于物质化的世界。或者至少被动的我们如何不再助纣为虐,不再设计一些视觉污染的产品。如果我们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周边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这些“垃圾产品”充斥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个个领域。看看每一年中国市场成千上万滞销的手机,各式各样“丑陋的”消费电子产品,这些“垃圾产品”正一步一步吞噬着我们有限的地球资源。他们所产生的废弃污染正一步一步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也遮蔽了我们的美丽心灵。

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自己在台湾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人们只消一代人的时间,贪婪之心就可以将美好的自然生态吞噬殆尽。在大陆这个速度可能更快。当我们悔恨莫及时,我们却必须花两倍至十倍的代价来恢复我们所破坏的一切。这代价还不包括那些因我们贪婪而永远消失不返的物种及生命。

期待企业来斧正这种错误的消费习惯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企业在无止尽的利益轮回里,本身就是一个过度消费的始作俑者。我认为政府应该在这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欧盟不断地提高对输入产品的环保标准,已经让许多厂商改善其生产流程及使用更环保的材料来生产更环保的产品。而欧洲政府对环保教育的做法也让一般欧洲人更具备“绿色公民”的意识。欧洲的消费者正透过他们强大的购买力来对“不环保产品”说“不”,而这种影响力也正逆向来影响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走向。欧洲的设计师作为产品生产链的上游正以领先全球的环保设计理念推出一系列又环保又叫座的产品。

篇5:虔诚的使者

[关键词] 《德拉姆》 民俗 信仰

《德拉姆》在藏语中是“平安女神”的意思,它代表的是茶马古道的一种文化,也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导演田壮壮用“他者的眼光”完整地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失给了观众一次视觉的盛宴,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影片中两个主要人物和两个典型事例来浅析《德拉姆》反映的信仰民俗。

一、《德拉姆》拍摄主要地点简况

㈠云南山乡丙中洛

山乡丙中洛,藏语意思为“藏人的村庄”。高原平坝,地处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脚下,沿怒江而下,可达西藏南部边界小镇察瓦龙,两地不通公路,从古至今,往来货物,生活用品,全靠马帮运输。其间需穿越高山、密林、荒原、谷地,路途绵延九十余公里。

㈡兰卡山谷

兰卡山谷是马帮修出的悬崖栈道,地势十分险峻,仅容一人通行。

㈢喇嘛庙

卡瓦博格雪山脚下的喇嘛庙是赶马途中的平安圣地。马帮一路走来极为艰险,但路过此庙的时候,人们会停下脚步,祭祀山神,祈求平安。

㈣西藏察瓦龙

西藏察瓦龙在藏语中意为“干热的河谷”,反映了此地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影片的主要构图法

电影《德拉姆》是由无数个美妙绝伦的画面组成,其摄影的构图法也是种类繁多。

㈠三分法

三分法的构图方法将画面横分为三份,每一份中心都可以放置立体形态,这种构图是以多形态平行焦点为主题,可以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以反向选择。影片中三分法的构图方法运用最突出的有:

1.邮递员经过天桥的时候,摄影者将天空、天桥、流水分成三份,美妙绝伦。

2.影片在反映当地地势地貌是也大量采用三分法,将草地、山川、夕阳的景色构成一幅人间仙境。

㈡对角线法

对角线构图法将主体立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或接近画面的对角线位置,它可以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充分利用画面容量,交代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弱主次之分。具体体现有:

1.当地人在开凿山路时,摄影者运用对角线构图法最大限度地运用了画面的容量,体现当地人生活环境的艰苦。

2.人们在收割完麦子回去的时候,运用一个大的对角线构图法,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

㈢S型构图法

S型构图法动感效果强,既动且稳。片中尤其对蜿蜒的小河拍摄时大量采用S型构图法,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㈣W型构图法

W型构图法具有极好的稳定性。片中大量运用此种构图法,旨在反映当地崇山峻岭的自然地理环境。

㈤空镜头

空镜头的构图法是镜头中不出现人物,而是以大量的景物或动物出现过渡。片中多处运用空镜头的构图法,空镜头中有被采访者的对话或歌声,或念经的声音,随后再把画面对向被采访者。

三、影片重要人物及其信仰的解读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形成的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①。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影片中两个重要人物的刻画浅析其民俗信仰。

㈠卓马用才

卓马用才是一个104岁的怒族老太。老人一生艰辛坎坷,吃尽了苦头。她一生嫁了两个男人,她的第一任丈夫十分懒惰没有责任心,老太一气之下将他赶走了。幸运的是,她后来遇到了一个好男人,这人便成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她勤劳体贴,和老婆婆感情甚好,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但是后来,她的丈夫被抓走了,老婆婆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绝境。她白天黑夜地哭,最终哭瞎了眼睛,孩子又哭着要吃饭,在万般无奈之下,老婆婆选择了自杀。她跳河被救起了,于是又躲进森林里上吊,此刻她听见孩子的哭声后又不忍心地回来了。两次自杀未遂后,老婆婆认为是天主在保佑她,天主不愿意让她死。在她的心理,天主便是她心里至高无上的神。

老婆婆从一个花季少女蜕变成一个双目失明的百岁老人,这期间支撑她的就是她内心的信仰——天主教。她认为无论怎样,天主都会保佑她。老婆婆用一句朴实的话告诫我们:做人要做坚强的人,不管家里生活怎么样,都要拿得起放得下。

㈡正多

正多是一个朴实的藏族赶马人。在马帮行进途中,正多最爱的那头骡子被山上的滚石砸死。为此,正多十分伤心,请了马锅头正恩为骡子超度。正多总共有四头骡子,死去的那头叫楚木,他的骡子的名字都是由他亲自起的。楚木是招钱财的意思,是一个吉利的名字。主人为其死去的骡子念经超度,是万物有灵信仰的一种表现。他深知,马帮行进途中最辛苦的当数骡子,因为它们不是人,累了也不会说。正多为楚木超度是希望楚木能够到达极乐世界,不要再受尘世间的辛苦了。例如,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到“灵魂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小我”,在他看来,一个动物活着并且行动,是因为他身体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在使他行动,这个小动物,就是灵魂。动物或人的行动被解释为灵魂存在于体内,睡眠和死亡则解释为灵魂离开了身体”②。所以,当这个动物死了的时候,正多希望楚木的灵魂能够脱离肉体,到达极乐世界,不再受尘世之苦。

四、影片中重要事件的解读

㈠村民们为死去的教友念经祈祷

当地人大多信仰天主教,所以天主就是保佑他们的神灵,也是村民们共同生活共同进步的凝聚力。在他们的一个教友死后,村民们聚在一起念经,为他的平安离去而祈祷。此处反映的是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即天主教。

㈡马帮经过喇嘛庙是向神灵祈祷

卡瓦博格雪山脚下的喇嘛庙是赶马途中的平安圣地。由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十分恶劣,所以人们就会在这个喇嘛庙前停下脚步,向神灵祈福。

“请保佑,请鸟金莲花大师保佑,请山神夫妇保佑,向神山扎奔祈祷,人们的愿望得以实现,保佑平安”。

祈福人的一段话,使我们不难看出赶马人对自然神的崇拜。“自然崇拜是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加以崇拜,是一种古老的信仰”③。这与当地崇山峻岭、险恶的自然地理环境分不开。人们希望通过对山神的祭祀,来保佑马帮一路平安。

五、浅析电影以德拉姆命名的原因

田壮壮导演的《德拉姆》一片,通过记录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一个纯净的群落。“影片不是要复活茶马古道千年的历史,也不是要探寻多种文明在此传播的过程,影片关心的是那些长久以来生活在那里的人当下的生存状态”。④他们在这样一个险恶却秀丽的地方,生生不息,自信乐观地生活。德拉姆在影片中只是一头矮小骡子的名字。笔者认为,影片以德拉姆命名,有其深刻的寓意。德拉姆,反映的是当地人们的信仰。他们虽然穷,虽然清贫,但是他们各自都有远大的理想。他们有信仰,相信天主和神灵会保佑他们。

注释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87页

②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王培基、张泽石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171-182页

③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90页

④李旭亮 曾刚著《踏千年古道云雾中归来——关于电影<德拉姆>》万方数据 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2.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王培基、张泽石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廖海波著《影视民俗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作者简介

篇6:父亲:虔诚的老人

1945年东北光复后,出关的八路军与父亲所在的东北抗日联军合编,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原八路军中有一支队伍是渤海回民支队,合编后番号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我家是回族,父亲就调到了回民支队。

1946年春,父亲将母亲和弟弟安置好,把我带到了部队。就这样,我随父亲去了哈尔滨。

我穿军装,吃军粮,却没有军籍,直到1946年八一建军节那天,在联欢会上,司令员刘震寰一眼瞥见了我,问父亲:“小鬼几岁了?”

父亲没回答,却对我说:“告诉首长,多大了?”

我说:“周岁11。”

我个头儿猛,十三四岁的人也没我长得高。刘司令员大概以为我报小了岁数,又问我:“属什么的?”

“属猪。”我没假思索地回答。

听了我的回答,司令员哈哈大笑:“好嘛,你爸爸是大猪,你是小猪。”(我父亲比我大两轮)司令员回头对父亲说:“小鬼个头不小,也还机灵,让他到宣传队去吧!”

从这一天起,我正式成了一名军人。

我给父亲提意见

回民支队有个老规矩,每到年终,各部门都要召开一次民主大会。按照惯例,我们政治部所属单位在一起开。那天到的人很齐,政委、政治部主任、科长、队长、协理员、司务长,凡是有官衔的领导,全都衣冠整齐地端坐在会场一角,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地拿个笔记本,一笔一笔记下战士和下级对自己的批评。那一天,差不多每个人都发了言。

这是我参军后第一次参加民主大会,总觉得上自政委、主任,下至科长、队长,对我都特别关心,倍加呵护,想不出他们还有什么缺点。想来想去,猛然想到了我父亲,于是我举起了手:

“我给我父亲高龙波同志提个意见,他有特别严重的家长作风,很像军阀,见了面就训斥我,态度生硬,还说‘老子跟儿子讲什么民主?’再说他在司令部,我在政治部,他也管不着我呀!”

听完我的发言,满屋子的人顿时哄堂大笑。不过,政治部主任李子华没有笑,他很重视我的发言,肯定了我勇于批评的精神,还当场表态,一定把我的批评如实转达给司令部的高龙波同志。

“小高给老高提意见”的佳话,顿时传遍了全支队。父亲得知我在民主大会上出了他的“洋相”,扬言要好好教训教训“这愣小子”。

听说父亲要教训我,政治部李子华主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父亲说:“老高同志,你这话有打击报复之嫌啊,就为这句话,你也得向小高同志道歉。”

带兵打仗的父亲,多多少少总有些长官意识,他一时拉不下面子给我道歉。过了几天,父亲带着他的通讯员上政治部办事,特地到宣传队来看我。父亲故作轻松地说:“没啥事,小刘想跟你一起照张相,我请客,我作陪。”一听说照相,我高兴了,上照相馆用玻璃底版照相,在当时,那可是件很奢侈的事。我很感动,父亲以这种婉转的方式,表示了他的歉意。

“深儿啊,我能不了解你吗?”

1950年父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1954年归国转业到国家民委。我因身体有病,1951年转业到沈阳。我热爱文学,从战场转移到文场,1956年还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大会。年轻的我不曾料到文学也会如同战争,也会有中弹倒下的时候。

1957年我因为6首短诗被划成“右派”,当时父亲的一位战友就在我所在的那个城市当领导,我恳求父亲向他说明一下我的情况,为我主持公道。过了好久父亲才回我一封短信,除了说些别的事情,真正回答我的只有两句话,一是相信组织,相信群众;二是共产党员不可以搞非组织活动。结果我成了那五十五万分之一。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了。父亲作为回族干部调到宁夏去了,转年我也作为“回族右派”发配到宁夏。我和父亲同住在一个城市,有一段时间还住在一起。他关心我吃,关心我喝,关心我的身体,可是就不关心我的情绪,不关心我的政治生命,对我1957年的不幸,他从没有说过一句安慰的话,更不必说同情了。我有时咄咄逼人地问他:“难道你也认为你的儿子是右派?”他半天也不回答我,最多说一句:“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吧!”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最正直的人,最宽容的人,最富有同情心的人。难道他变了吗?变得竟然连自己的儿子是黑是白也不清楚了?自此我和父亲有了隔阂,很少同他讲话,我们中间仿佛隔着一座常年不融的冰山。

尽管父亲如此虔诚谨慎,尽管他较早地离开了领导岗位回归平民生活,可是他并没逃脱掉那场“大革命”,在他诸多罪状中,“包庇同情右派儿子”是最可怕、也是最能让人相信的罪行了。他已多年患高血压病,挨过了历次政治运动,可是却再也挨不过这场“大革命”了。1967年8月,在一次参加《红旗》杂志社召开的调查会议归来的夜晚,他突发脑溢血,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带着一肚子委屈离开了这个世界。

过了很久,我清理父亲的遗物,在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如下记载:“深儿呀,爸爸对不起你。在你最需要我的理解时,我多次让你失望。这是因为:第一我作为一个党员,只能服从组织的决定,不能说与党组织不一样的话;第二我咬着牙,忍着痛苦,不对你说半句同情的话,是怕你会因为我的同情更觉着委屈,使你思想上增加不健康的情绪。其实我能不了解你吗,孩子!你是吃共产党的奶长大的呀……”

我再也读不下去了,眼泪夺眶而出。多好的党员!多好的父亲!后来我在一首《想念父亲》的诗中写道:

……一生都在梦境中寻觅生活/几十年没背叛发过誓的信仰/你把汗珠埋进春天的泥土/秋天回报你的却是/不敢回憶又很难忘记的荒唐/你从高位上走了下来/平民生活也没给你几许舒畅/你太相信别人的宣言了 /也不会在逃避灾难时说谎/你宽恕别人,别人并没有宽恕你/你原谅别人,别人可不把你原谅/希望你离开尘世就忘记尘世吧/别再为尘世的事儿挂肚牵肠/……

我无法评价我的父亲,只能说他是一个很虔诚的人。

(责编:辛娅)

上一篇:以铜川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助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下一篇:比童年的作文500字 不一样的童年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