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2024-04-11

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通用14篇)

篇1: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小时候,因为脸上的那一圈白斑,布朗会受到小伙伴的嘲笑。每当她哭着跑回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安慰她:“别着急,等你长大了就没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布朗发现那些白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来愈明显。她也慢慢明白,这个病是无法根治的。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这个现实是残酷的。

虽然痛苦不已,但又能怎么样呢?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身上也布满白斑,她总是长衣长裤,即使夏天,也从来不穿裙子。她以为这样就没有人知道她的秘密了,可意外还是发生了。一次上体育课,布朗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受伤,有同学上前去扶她并察看她的伤势,裤子撩起的瞬间,她腿上的那一块块白斑露了出来……很快,布朗不仅是脸上,身上也布满了白色斑痕的消息便传开了,有人给她起了个外号—“花花牛”。

布朗变得更加自卑了。一天,当再一次被人嘲笑后,她伤心地对妈妈说:“我就像一个小丑,上帝为什么这样对我?”妈妈摇了摇头,说:“你不丑!你只是和别人不一样罢了。上帝这样安排总有他的道理吧。”妈妈递给她一个苹果,说:“你尝尝,这是妈妈刚买的,特别好吃。”

她看着手中的苹果,“这苹果好难看啊!疤痕累累的,会好吃?”她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没想到很甜。妈妈告诉她,这些苹果产自高原,上面的疤痕都是冰雹打的。“由于气温骤降,被冰雹打过的苹果不仅肉质结实,还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果糖,味道更好。其实,缺陷并不一定是坏事。”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缺陷并不一定是坏事?”她在心里念叨着这句话,一刹那,她突然意识到:一味的悲哀不起任何作用,既然无法改变已有的缺陷,那么何不换一种方式对待?当布朗改变了对待自己的方式后,她发现周围人看她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那些白斑似乎并没有那样可怕了。

16岁那年,有人无意中把拍有她的照片放到网上。没想到这些照片一下子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许多人留言说,美从来都不只有一种标准,照片上的女孩看起来很漂亮,斑驳的皮肤自有一种卓尔不群的美。

人们开始注意到布朗的独特之美,大量的机会也随之向她涌来,摄影师邀请她做模特,一些时尚杂志开始刊登她的照片,有一家模特网站要推荐她参加美国超级模特大赛。

经过训练后,布朗终于登上了2014年全美超模大赛的舞台。或许是报名参加比赛的美女太多,人们反倒更欣赏布朗,斑驳的皮肤成了鲜明的印记,为她增分不少。最终,布朗打破选美传统,成功晋级14强。

面对记者的采访,布朗说:“身为一个白癜风患者,我曾经为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自卑,甚至绝望,是那个疤痕累累的高山苹果让我明白,缺陷并不一定总是坏事。上帝给予你的缺陷,其实是他的另一种馈赠。接受它,面对它,事情也许并不如你所想的那样糟糕。”

是呀,缺陷并不一定总是坏事,有时表面上的缺憾,反倒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美好,这份美好,正是上帝的另一种馈赠啊!

篇2: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真爱。

——题记

公司的主任常听到一名业余员和母亲通电话。业务员总是对着电话说:“妈,我想吃你做的炖排骨,今天做给我吃嘛!”“记得下午五点到楼下面包店,帮我买刚出炉的面包喔!”“我明天要拜访一个重要的.客户,记得帮我烫西装,拜托了!”

他们的通话内容,让经理觉得很诧异,心想:业务员都三十好几了,年级也不小了,怎么还一天到晚跟小孩子一样,对母亲撒娇呢?

有一天,主任从别的同事那儿,听到一个让他相当震惊的消息:那业务员的母亲其实罹患了癌症,正在治疗当中。

主任忍不住生气起来,把业务员叫进办公室,问他:“母亲都生病了,你怎么还好意思叫帮你做这个、做那个?你真的很不孝!”

业务员没有多说,只是问:“主任,如果您今天下班后有空,要不要来我家坐坐?”主任勉强答应了。

到了业务员家中,主任见到那位罹患癌症的母亲。母亲虽然很瘦,但是精神似乎很好,一见到客人就连忙着倒茶水、准备点心,还招呼主任留在家里吃饭。主任婉拒了。他试探地问:“伯母,您的身体好一点了吗?”

“本来状况不太好,但半年前,儿子搬回家里住,我身体就好多了!”母亲笑着说:“我这儿子,以前对我总是爱理不理,放佛已经不需要我这个妈了,但他搬回家里后,却变得跟小孩子一样,一天到晚叫我帮他做这个、弄那个。”

主任听到这里,好像渐渐明白了什么。母亲又说:“我觉得,我儿子好像又回来了,既然他怎么需要我,我就要努力再活久一点啊!”

主任这才领悟,业务员每天跟母亲撒娇,不是因为他不孝顺,让母亲操劳,而是他的孝心,希望母亲感觉被需要啊!

主任忍不住红了眼眶,想到自己故乡的母亲,已经好久好久都没回家了,主任的心中下了决定:“这个周末就回家探望老人家吧!”

爱的表达方式有千百万种,然而我们每个人,却都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人,而不是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爱人。对待父母如此,与伴侣、孩子的相处亦然。

有一个女孩和男友分手了。分手的理由可能让许多人不解——女孩认为男友“太浪漫”了!

她的男友几乎天天送花到公司,每天通好几通电话叮咛女孩要吃饭添衣,女孩不过到香港出差几天,他就飞奔而至,想给女孩一个惊喜。但当女孩回到饭店,蛋刀在大厅苦苦守候的男孩,她不但一点也不感觉“惊喜”,只觉得很“惊吓”!

喜欢浪漫的人,会觉得这个男孩太棒了,但性格务实的女孩面对伴侣种种浪漫的举措时,却只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浪漫,是那个男孩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不是女孩喜欢的方式,但男孩却始终没有相同这一点。

篇3: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镜子最重要的用途是能否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已, 质量越高, 镜子就越好。录音与镜子一样, 质量越高, 就越能听或“看”到自已演唱的“干声”状态。“干声”也叫“裸声”是指录音以后未经过任何后期处理和加工的原始人声, 与之相对经过后期处理如:动态、压缩、混响、炫染等的声音叫“湿声”。笔者以为,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 (专业) 歌者, 也包括非专业的歌者或专业、非专业的学习者等, 可以运用专业录音设备录制人声歌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通过专业录音设备获取的录音信息的真实反馈, 在这面清晰的声音的“镜”中, 通过专业录音设备获取的录音信息的真实反馈, 歌者能观察、分析歌唱中诸多不易察觉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说是老师的老师, 歌者的学习也就能更科学、更高效。

笔者根据自已的经验向大家介绍适合在家庭、琴房等非录音环境下如何录制人声歌唱的方法、形式和所需的主要专业录音设备及价格。录制人声歌唱时, 采取的录放音制式为单声道。录音方法采取的是数字录音。录音形式是利用多媒体手段的计算机音乐制作。在家庭、琴房等环境中, 录音设备主要配置有:电脑、专业声卡、话放、话筒、耳机或监听音箱, 录音软件如Cubase、Cool Edit Pro、Pro Tools等, 如采用动圈话筒则不需要话放。以上介绍的录音方式方法需做简单了解后, 基本就能简单操作录制人声歌唱了。这就相当于我们了解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的功能一样, 熟练后就可以进行基本操作的道理一样。而录音设备获取方便, 如一些专业软件如Cubase等软件可在网上免费下载。录音设备的价格, 根据个人需求而定, 低则几百左右已能够配制齐全, 一般工薪阶层、学生都能买得起。

笔者所介绍的这种专业录音方式比起手机、录音笔等多少带些炫染的录音方式来说, 其录音效果更真实和清晰, 与在专业录音棚录制的“干声”效果差不多。笔者这里所说的录音效果是指声音拾音技术, 不是指后期混声修饰后的录音效果。而介绍的这种录音技术也是多媒体录音技术。多媒体录音, 它具有形象、直观化、高度信息化、保真好等特点。运用多媒体录音技术与声乐艺术紧密结合, 歌者能真实而清晰地了解自已演唱的“干声”信息, 结合声谱分析技术, 通过看、听结合从而全面地了解自已演唱中的不足之处。

二、歌者要以“镜”为鉴其声

古语曰:“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所说大意是通过镜子, 我们可以把不整齐的衣冠弄端正, 外表的美通过镜子的帮助就可以自我调整和修饰, 其中“鉴”就是指古代的镜。歌者通常会以“镜”为鉴随时观察自已的面部表情, 肢体动作, 查看自已不易发觉的又与唱歌无关的小动作。因此, 歌者有必要以旁观者的身份, 先从局部开始, 观察“镜”里的录音信息中每一处细微之处, 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效地、正确地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即以“镜”为鉴其声, 是歌者运用录音技术手段学习的第一阶段。

运用多媒体录音技术, 歌者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已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声原唱, 并同时能看到自已在演唱过程中的每一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的声音状态。这就正如人在看镜中的自已一样, 歌者可通过多媒体录音技术这面真实的镜子看到自已的声音被真实、客观的详细地记录下来了, 把平时演唱时很不易察觉到的如咬字、气息、一些细微的音准、乐感处理等等问题, 在此刻都全部暴露无遗。那么歌者必须明确有哪些问题存在, 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个学习过程非常考验歌者的专业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音乐能力。这样学习目的是帮助歌者对发声基本功的科学性、严谨性等演唱技能获得更高层次提高, 也是“以铜为镜, 可正衣冠;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的过程。

三、歌者要以“镜”为鉴其乐

“乐”是多义词。当乐读“yuè”时, 指声音, 有音乐、声乐、乐音等。如在《乐记》中说:“乐者, 心之动也;声者, 乐之象也。”其文指出:乐, 是心被外物感动产生的;声, 是乐的表现形式。当乐读“lè”时, 指人的情绪上的快乐。如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说“心之与声, 明为二物。”其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 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 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那么, 以“镜”为鉴其乐, 其“乐”即是指音乐音响包含如音高、节奏、音色、旋律等的情绪变化与歌者的情感的相互融合、交流与作用。从局部到全面地把握对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造, 是声乐艺术表演阶段, 是赋予声乐作品生命力与灵魂的阶段。因此, 以“镜”为鉴其乐, 是歌者运用录音技术手段学习的第二阶段, 是歌者演唱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的学习阶段。

歌者如何以“镜”为鉴其乐, 如何有效地激发自已的内心情感, 更完美地演绎作品呢?

首先, 录音是将声音信号记录在媒质上的过程。声乐是人通过运用气息对声带的振颤而发出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录音与声乐都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音色是分辨每人声音的关键。人声歌唱的音色能表达人的丰富、复杂的情感, 与歌词及旋律搭配在一起, 音乐就带给人们时而抒情、时而忧伤又时而快乐等等的情感体验。因此对于歌者而言, 清晰的咬字、声音状态的正确与否, 其演唱的音色、音准、节奏等是否符合音乐作品要求是否诠释出作品的内涵, 这些都是演唱中必须学习的技能。

其次, 在传统的学习中大多歌者的学习是靠感觉和自身的领悟能力。因为声乐不像器乐, 它是看不着、摸不到全凭歌者感觉和领悟的一门声音的艺术, 有时用言语也很难精确表达的一门学科。其乐器就是人体, 演唱中的很多问题如唱高音时头腔的位置、气息的运用等等, 老师也只能根据经验进行语言描述和演唱示范, 即使是悟性好的歌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对的声音感觉, 领悟比较慢的歌者则需要更久的时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会影响歌者演唱, 也就无法很好地运用相应的演唱技巧来表达乐曲的情感。

因此, 通过多媒体录音的可视功能, 边听边看自已的演唱过程, 歌者能看得见反应声音状态的声音波形, 旁观地观察自已声音的变化, 不断调整演唱的状态与方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歌者带着问题反复琢磨自已演唱的录音信息, 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鉴赏与分析研究。这个反复聆听地学习过程更加考验歌者的演唱技术和乐曲情感表达的融合, 能充分激发内心的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同时, 通过多媒体录音技术, 歌者还能对自已声音适合那个音域做一个准确判断, 再选择适合自已音域演唱的作品, 以最佳的声音状态没有负担地进行演唱, 充分地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造, 赋予声乐作品新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 以“镜”为鉴其乐的学习方式, 是歌者演唱的一个好老师。歌者演唱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四、歌者要以“镜”为鉴其形

以“镜”为鉴其形, 是歌者运用录音技术手段学习的第三阶段, 也是声乐欣赏阶段。其“形”是把无“形”的感性的东西整合升华成有“形”的理性认识和审美评价。理性认识包括对音乐形态的感知、对作品意蕴的把握、以及对作品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审美评价。

歌者以”镜”为鉴其声、乐, 是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声乐创作与表演阶段。归根结底, 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这正如美国音乐家默赛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作曲家和演唱 (奏 ) 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歌者通过专业录音技术如多媒体录音技术手段进行更高效更严谨地声乐学习过程中, 不能忽视声乐欣赏的环节。通过反复听自已的录音信息如录音小样, 歌者即要从中发现自身演唱中不易察觉的一些问题, 还要体会与激发内心情感与作品相对应的情感进行高层次交流, 能较高水平地对作品进行二度演绎, 歌者以旁观者的角度, 从声音的“镜”中鉴别和分析的音乐学习过程, 也是一个音乐欣赏过程。这个学习过程非常考验歌者的专业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对音乐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文化素质等等的综合音乐能力。

声乐欣赏所涉及的是与人声歌唱相关的歌曲作品。声乐欣赏是人类最早感知“音乐”作品存在的基本方式, 它先与器乐作品欣赏。如《论语·述而》所说: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其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 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 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音乐是可知的, 并且他也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先秦时期的古人尚且对音乐领悟上有如此深的造诣, 笔者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 一名专业声乐演员、歌者更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对音乐作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过程是音乐审美感知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审美与人的听觉直接联系, 同时运动着的音乐音响先引起人的生理反应, 再引起心理上丰富的感情活动, 并达到理性整合、感悟升华, 这就实现人的音乐审美的全过程。它也是音乐欣赏的最高层次。因此, 歌者的声乐学习, 不仅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更有效率地提高学习的科学性、严谨性, 还要不断地多听、多学、多看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提升自已的艺术修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 歌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声音的镜子——录音信息, 真实、直观地以“镜”为鉴其声、乐、形。歌者运用录音技术手段学习的这三个层次, 能全面地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拥有更好地理解作品意图和二度演绎再创造作品的能力, 从而为更大的舞台做好准备。

摘要:古语曰:“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其“鉴”在中国古代指“镜”, “正”为整理之意。歌者练歌时通常会以“镜”为鉴随时观察自已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 随时纠正与调整那些不易发觉的又与唱歌无关的小动作。那么利用声音的“镜”子, 歌者就可以作为一名旁观者, 直观、明晰地看到平时不易察觉到的咬字、乐感和一些细微的音准等等问题, 在此刻都全部客观、真实地暴露无遗。因此, 歌者可以“镜”为鉴其声、乐、形, 从局部到全面的鉴赏与分析“镜”中的声音状态、情感表达等信息, 从而更科学、有效地提升歌者的演唱能力和演绎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录音方式,歌者,声乐表演,声乐欣赏,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2]饶磊.电脑录音入门宝典[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篇4: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所谓利润中心就是一种能够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其业绩的责任中心。培训部门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意味着它需要对自己的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通过创造利润来支持本部门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利润中心可以分为自然的利润中心(直接向企业外部出售产品,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和人为的利润中心(在企业内部按照内部转移价格出售产品),企业的培训部门也就可以相应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存在。那么, 把培训部门改造成企业的利润中心是否可行,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有力的理论支持就是: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利润中心概念与独立的人力资源开发或咨询公司相同。如今,管理咨询公司越来越多。它们都在提供咨询服务和人力资源培训项目。这是它们唯一的营业收入来源。它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通过创造巨大的利润才会发展壮大。如此看来,我们有理由认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部门也应该能够提供相同的培训项目和服务,并且也应该能够创造利润。由于它对本企业特有的专业性与独特性,还应该创造出比那些管理咨询公司更大的利润。所以,将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转变为企业的利润中心,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地位,而且应该成为在企业中长期存在的有效方式。

在这个方面,著名的IBM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IBM公司通过对培训部门——教育分部——进行重组,实现了向利润中心的转化。整个重组的简要情况是:1、在保持原有业务不变的情况下将其著名的教育分部改组为两个独立的IBM分公司,一个是技能强化公司,一个是劳动力解决方案公司。这两个公司分别编制各自的资产负债表,并将损益表提交给IBM总部。2、这两家实体被告知:要么破产,要么自力更生,IBM总部不提供任何补贴。也就是说,如果它不能说服公司内外的任何人来购买自己的培训产品和服务,它们就得破产。3、这两家教育分公司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向任何愿意购买的外部公司销售各自的培训产品和服务。1993年,仅技能强化公司一家通过向外部公司销售产品和服务就获得了大约1.3亿美元的收入。可见,IBM通过以上的全面重组方案,使其培训部门成功的转化成为利润中心,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如何将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转化为利润中心?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确定利润中心的收入来源。培训部门一般有若干种营业收入来源,这些来源通常可以分为:1、专业服务。这包括专业人士耗用在专门协助企业进行问题处理、需求分析或其它旨在开发企业员工能力的活动等。培训部门可以针对设计和开发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所必需的开发工作收取服务费。2、培训项目费用。即公司内部的客户购买研讨会、讲座等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人员参加的培训项目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实施人力资源培训项目的成本,以及一般管理、分析、开发和评估等方面的成本。3、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为企业诸多部门或分部提供的独立而成套的培训项目,如按固定价格销售独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培训项目。4、行政管理服务。指向各部门收取的由人力资源培训部门所提供的例行服务的费用。例如参加外部讲座的协调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费用。5、外部收入。一些企业还通过向其它企业销售服务和培训项目而获得外部收入。向社会和公众销售自己设计和开发的培训项目的企业有很多,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施乐公司等等。

第二、要确定营业收入项目的费用和价格。确定了营业收入的来源之后,还要对其费用与价格加以确定,才能使利润中心的转化成为可能。确定费用和价格主要有三种:1、双方协商。人力资源培训部门的人员可以与客户机构协商并确定一个针对所提供服务公平合理的价格。这种方法在确定对专业服务收取的费用时特别有效。但需注意的是,应该尽量采用与提供相似或类似服务的外部咨询公司所设定的费率相似的费率。2、竞争性定价。价格必须足够高,才能使部门创造预期利润;价格也必须足够低,以便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在对培训项目或服务定价时,可采用的一个原则是使其价格低于或等于相同或类似服务的市场价格。3、按企业内部的惯例。如行政管理服务费用,此项费用就可以根据财务和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意见而在企业内部确定。如按提供服务所获利益的一定比率收取。

第三、做好成功转换为利润中心的具体工作。1、要能够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培训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是有效的,即得让企业内部的客户认为其是值得投资的。如果在提供培训项目时能够提供以往成功培训项目的经验,则可以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更具有说服力。2、具有有效的收费方式。如上文提到的,培训项目的定价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仅此一方面的工作并不够,还需具有有效的收费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收费”落到实处。这种有效性的标准就是简单、公平和合理。3、获得企业内各方面人员的支持与承诺。要想使转换取得成功,就必须得到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人员的支持和承诺。比如管理人员,他需给以资源配置的支持以及同意员工参加培训的承诺。再在如人力资源开发人员,他需认识到将本部门转化为利润中心的重要性,并详知转化的具体步骤及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4、评估实施利润中心策略的影响。在准备实施转换以前,还应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利润中心概念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彻底评估。此类影响一般包括所实施培训项目的类型、提供的服务、管理层的反应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人员的反应等等。只有将各个因素都考虑到,才能真正对各种转换的障碍有所认知,进而为成功转换提供有效的保障。

篇5: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这应该是本学期最后一篇随笔了吧。我从未想到自己能坚持每周写这样一篇东西,竟然写了整整一学期。

有人认为,文字是记录时间流逝的一种方式,我现在才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将这本随笔从头翻到尾,我突然发现,原来时间过得飞快,原来这一篇篇随笔证明我曾那样存在过。

我曾畅想过我的未来,但是,用笔尖记录,用这样一种有形的物件证明我曾存在过,似乎是我不曾想过的。可是这一学期下来,随笔似乎融入了我的生活,伴我成长。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在苍老得快要离世的时候,仍在工作着。我希望我的办公桌上能放一摞记录了我几十年人生点滴的随笔。

如果我能知道自已何时离去,我想提前五天就坐在桌前,翻看那一页页泛黄的字句,重温我曾经的故事。

如果一切可以如愿,我想,当我永别人间,这一摞摞陈旧的随笔本,将成为我在这世上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作者|墨凛然

篇6:爱的另一种方式生活随笔

孩子的父亲母亲在河边哭天抢地,但一切都晚了。孩子被打捞上来,人们发现他紧紧地抓着同学的手。他的父亲用了很大的劲也无法将他们分开。记者来了,注意到了这个情节,他判定孩子是救同学才死的,因为他拉着同学的手。

这是一件十分感人的事,报纸第二天就刊出了这则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可敬男孩的名字。不久,学校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许多人自发地到男孩的家中慰问,他们送去了自己的心意。还有那位同学的父母,更是在男孩的父母面前痛哭,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对不起男孩,更对不起他的父母。同样是父母,他们除了承受丧子之痛,还要承受良心上的不安。

这一切,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安慰。但是,他们却时刻在怀疑,他们认为孩子不会去救人,因为,孩子从小就很怕水,也不会游泳。他不会冒险跳入河中救同学。他们想知道孩子是如何死的。带着疑问,他们一次次走访河边的住户,询问是否有人目击,终于有人告诉他们,有一个采桑葚的妇女可能知道。

他们找到了那个妇女,妇女回忆说,那天她在摘桑葚,河边有一株野桑树上结满了果实,她看到一个孩子欠身摘河面上的桑葚,另一个孩子用手拉着他。过了一会儿,她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她以为他们离去了。

男孩的父母在河边找到了那株桑树,果然桑树上结满了果实,树干上,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断枝痕迹。

男孩的父母什么都明白了:他的孩子并没有到水中救同学,而是一起掉下去的。他们先到男孩同学家里,向他的父母说明真相。然后到报社说他们的报道错了。这种做法遇到了各种阻力,包括他们的亲属。

但是,他们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往报社和学校跑,请求公布孩子溺水的真相。他们说,他们不想让孩子在九泉之下有愧。

他们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更正。

篇7:倒木是森林的另一种姿势经典美文

往长白山地下森林的游步道两旁,参天的丛林之中,横七竖八散布着一棵棵倒下的大树。这些曾经挺拔高大的树木,此刻安静地将它们的身躯横卧在大地之上,全身长满绿苔,有的已经枯烂,露出黄褐色的木心。这是一个寂寞的世界。听不到鸟鸣,鸟只栖落在高高的树枝上;见不到阳光,森林太茂密了,那些依然屹立的大树,尽可能地伸展枝丫,将所有能采集到的阳光,都收入囊中;甚至听不到一丝风声,丛林里的风,都是从一个树尖,跃到另一个树尖,从一片叶子,跳到另一片叶子,发出迷幻般的哨音。

它们叫倒木,倒下的树木。

这些大树,大都是大风刮过森林时,倒下的。有的是垂垂老矣的大树,已经活了几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巨大的树干,差不多被时间掏空了,大风起时,它们摇摇晃晃地一头栽倒,停止了呼吸。它身边的大树,差不多都是它的子孙和后辈,它们想搀扶住它,可是,它的躯干太沉了,而且,也许它自己也觉得活得够久了,它已经以一种姿势站了几百年,累了,因此,事实上也可以理解为它是顺势倒下的。

也有正值壮年,生命旺盛的大树,骤然被大风连根拔起的。它们本是森林中的王者,树干比别的大树更加粗壮,树冠比别的大树更加繁茂,它们的根,也一定比别的大树,扎得更深更密更牢固,但是,大风起兮,它们却轰然倒塌,巨大的响声,令整个森林颤抖。在众多的倒木中,那些倔强地以倾斜的姿势不肯完全倒下的,就是这样的大树,它们像四五十岁的壮汉一样,还有很多未竟的人生,怎么甘心就此倒下呢。

不管它们当初是怎么倒下的,当我们遇到它们时,它们就已经倒下了,死了,枯烂了,我们没有见过它们挺拔站立的姿势,仿佛它们生来就是这样倒卧似的。从它们身边走过时,我听到了很多议论,大多是惋惜、唏嘘,这么粗壮的大树,怎么就倒了呢?

还有人不解地问,这么粗大的树木,为什么任凭它在森林中枯烂,而不将它们运出去,制成木材,让它继续发挥作用?有人甚至当场计算,这样一棵倒木,如果开成木板的话,可以打出多少个柜子,多少只箱子,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可都是绝对的实木哦。

景区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们,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倒木,它们是森林的温床,可以说,没有了它们,就没有茂盛的原始森林。

森林中超过八成的树木幼苗,是从倒木上繁育起来的.,故有倒木是森林的温床之说;倒木又是微生物的栖息地,小树苗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的营养成分,如倒木自身所含的C、N、P等营养成分,就是靠这些微生物分解提供的,倒木因而又是森林的奶娘,无私地把一棵棵小树苗拉扯大。

没错,看起来有点煞风景的倒木,事实上,恰是森林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一棵大树倒下了,成了倒木,它的叶子脱落了,枝干枯萎了,躯干腐烂了,但它并没有死亡,也没有荒废,它只是换了一种姿势,像一位母亲一样敞开了怀抱,是一棵树之于森林的另一种姿态。

对于一棵倒木来说,重新站起来,倒或许并不是它的愿望,让更多的小树发芽、生长,站成森林,这才是它最大的梦想吧。而被打造成一只实用的实木家具,这恐怕是所有的倒木,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一棵倒木,一定是极不情愿走出森林的。

在森林之中,总有一些树木,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倒下,不过,纵然倒下了,枯萎了,腐烂了,它们也还是丛林的一部分。如果你肯放下成见,蹲下身,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就会发现,它只是在丛林中换了一个姿势,它依然是挺拔的,高大的,令人尊敬并值得仰视的。

篇8:爱的另一种方式

男人有一个约会。他站在客厅里,用梳子一遍遍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

妻子问,又要去开会么?男人说,是啊!公司里总有开不完的会。妻子抱怨说,真是的,下了班也不让人消停。男人急忙转过脸去,继续侍弄他的头发。妻子说,外面变天了,好像要下雨。男人看一眼窗外,说,没事。妻子说,怎么会没事,会感冒的。男人笑,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妻子说,你得多穿点。男人说,不用了。妻子说,冷呢!真感冒了,又是咳嗽又是发烧的。多穿点!男人说,真的不用了。

男人只穿着一件红色的短袖T恤。他知道外面冷,知道自己容易感冒,可是他不想多穿。女孩约他去茶馆喝茶,还说她希望男人穿着那件红色T恤过来。她说,你穿上那件衣服好帅啊。男人躲到洗手间里给她发短信,说好像要变天了。一会儿女孩发短信回来,说,不管,我就是要看你帅帅的样子。

男人苦笑。与女孩认识一年多,她总是这样不讲理。比如夜里他很累,可是女孩偏偏要他在QQ上陪她聊天;比如他出差回来想赶回家,女孩却偏偏让他先陪自己吃顿饭。可是女孩又是那般清纯可爱,眼睛就像山野里的一弯清泉,嘴唇如同玫瑰花一般娇艳芬芳。于是他们保持着这种危险的关系,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根本剪不断。

男人跨出家门。还是多穿点吧!女人拿一件风衣在后面喊,开会又不是约会!

男人再一次变得不自然起来。他感觉妻子的目光像一团火般烘烤着他的后背。走上街头,天非常冷,他一连打了几个喷嚏。

此时的天空,已经飘起了雨。

男人候着公共汽车,缩起身子。他给女孩拨一个电话,说,天太冷了,我回家添一件衣服。女孩说,你休想,我就喜欢你穿那件T恤,英俊逼人,百看不厌。男人说,我会感冒的。女孩说,真感冒了,我就亲自为你熬姜汤。男人笑,笑是硬挤的。女孩的幽默有些肤浅,他笑不起来。他想起他的妻子,与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她对他,可不是这样。

男人突然有些烦躁,甚至有了放弃这次约会的打算。

转身,他惊讶地看到自己的儿子。儿子拿着风衣,气喘吁吁。还好你没走,儿子仰着小脑袋说,妈让我给你送来的……妈还说你总是这样固执,就像一头驴子。

男人还是去赴了那个约会。面对那个梨花带雨的女孩,男人只是拥抱她一下,然后说一句,对不起。

男人知道女孩爱他,知道女孩爱他的英俊稳重,爱他的潇洒坚强。可是女孩对他的爱里,仿佛少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体贴,再比如,关爱和担忧……这爱必是不成熟的,这爱的方式,也必是不成熟的。

妻子也爱他这些,可是妻子更了解他的脆弱。她早已把对他的爱变成牵挂,变成信任。这是爱的另一种方式,这是真正成熟的爱情。

回家时,男人看着妻子,没头没脑地说,我爱你。

篇9: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美文摘抄

生命的消逝,恰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是生命行走的另一种方式。

总是感动于哲人之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如此淡定的心态,为的是他深悟造化轮回之道。赵朴初大师圆寂之前留下一揭:生亦欣然,死也坦然,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是啊,消逝的生命,不是一去不回头,它总会以某种因果的形式得以重生。所以面对西风凄紧,众芳凋零,不妨想到来年仍是一样的群芳争春,一样的万紫千红,一样的莺歌燕舞。面对“荷枯只有擎天盖”的一私秋池,何不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春意的清新,何不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韵的.繁盛。

一个轮回的尽头,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生命就是以这样一种消逝的方式举行着永久的盛宴。

在这场盛宴中,个体生命的消逝使群体的生命行走成永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诗句不光昭示着落花有情,也昭示着生命消逝的弥足珍贵。年年岁岁花相似,为的是有年年岁岁的花凋零。今年的花朵以消逝的方式在进行着热情的行走,它以基因的形式,它以泥土的形式,它以养料的形式……确保着来年的花像它一样的美丽、健壮,甚至比它更加的美丽、健壮。这样,花的生命的链条就环环相扣,永不断绝。而试想,若有一种生命,它的个体不会消逝,这个生命的群体会兴旺发达?

在这场盛宴中,个体生命的消逝使另一生命行走成伟大。这一点在人类的生活中显得特别的鲜明。人类历史和现实的星空中,固然有一些星星在熠熠生辉,他们或是政治巨人,或是文艺巨匠,或是科学大师……但为他们作奠基的一定还有不可胜数的肉体的生命、艺术的生命、科学的生命……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成功的将军,面对闪闪发光的将星,流下了酸酸的泪水。

篇10:文学中历史的另一种言说方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 吕志清;《南京在哪里》;历史;叙事结构

论文摘要 《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小说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多个层面实现意义的延展。小说一方面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一种叙事的平衡。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吕志青的中篇小说《南京在哪里》(2002年《收获》第4期)发表之后,引起了创作界与评论界的重视,小说在2003年获得了“上海第六届长中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篇奖,2004年吕志青又藉此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关于该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魅力的评论文字已不少见。笔者认为,小说以隐喻的手法,隐秘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及其现实关系的理解,这构成了文本的二重叙事结构,而这一点为学界所忽略。

作者在作品文本中所表达的对宏大历史进行隐密叙事的这一种言说方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作者的创作实质上是作为一个传播者成功的完成了一场完整的编码、译码、释码的符号传播过程。编码就是作者把要传递的信息转化成符号,因为在文学作品未形成可传播文本之前,这些要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仅是作者个人的主观体验,在自己的大脑里,别人是无法知晓的。要想把这些东西传达给别人,就要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声音、表情、姿势等各种各样的符号,变成别人凭各种感官就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即文学作品。译码是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把接收到的符号再转换成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者在作品中隐密叙事的言说方式,显然就是编码者考虑文本创作目的,而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和怎样组织符号去传达意义的一种方式。

一、“编码”: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成演变一个有关历史的“新闻事件”?

在谈论小说的叙事立场与思想意蕴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小说的叙事细节: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一个历史问题,并最终导引了一场社会事件。这个问题耐人寻味的,其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次“议程设置”,它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基础。

一个其貌不扬并且是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南京在哪里,问题首先在学生中间引发强烈反响。面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异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学生们突然都感到了一种“陌生”与“不确定”。这种“陌生”和“不确定”,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正是这种“陌生”和“不确定”,激发了学生们一场关于“南京在哪里”的知识探寻欲望。学生们从秦淮河与金陵两个意义层面出发,开始搜寻一切有关南京的知识。由此,那些沉埋于地表之下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逐一显露出其本来面目。这种显露进一步刺激并导引学生们向历史更深处漫溯,他们收集而成的东西本身构成了有关南京的历史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演变为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不仅如此,有关南京的问题还在继续生发、裂变,并以某种令人吃惊的速度向前伸展和蔓延。

这种伸展和蔓延,不仅体现在有关南京的知识层面,更在于这个话题在社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先是那些家长们如邮电局局长、影楼老板、茶楼老板、李小红的父亲李总等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一事件中来。就在劝阻学生这一行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黄老师、历史小陈老师、政治大刘老师等也逐步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领导者们如陶校长、教育局长、宋副市长也居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学生们因为这个问题分心而不再把重心放在课堂学习上面,教师们也心有旁骛,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事情的发展。这样,一个课堂问题真正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新闻事件。

从文本的表层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为人“熟知”的事物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是非常肤浅的,也即在“熟知”的背后往往是引人深思的“陌生”乃至于“无知”。在另一方面,正如有论者所言,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再一次洞察了人在精神上的脆弱性和盲目性”。但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话题竟然能够引发这样巨大的反响,乃至于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文本的叙事逻辑。吴俊认为,“《南京在哪里》(吕志青)中的一个偶然的提问,竟然会酿成生活中的一连串事件。作为事件的起因和核心,偶然因素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就在我们眼前,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议地成为现实,成为不可预料也无法推翻的事实。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事,都像是附着了一个能量巨大的漩涡,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跟着沉没到底。这是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冥冥之中)的命运或超人力量的显示。……作家的才能就应当这样体现为能够去发现日常平凡中的深不可测性。”我不太赞成吴俊的这一说法,这个说法附和了先锋试验作品的一般经验,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们当下的中学课堂里,一个地理问题或者历史问题能否真正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这是很让人怀疑的,换言之,小说的叙事存在一种逻辑悖论。我想这正是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之处。正是这个逻辑悖论透露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只有在寓言或隐喻的层面,小说文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才是合理的。

二、“译码”:在所指与能指的语境传播之间实现文本的隐秘叙事

译码是对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把所接收到的符号,即传播者(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信息再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和体验的信息,那么,作为一种寓言或者隐喻式的文本,《南京在哪里》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它的思想意蕴与叙事立场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于小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调小说的趣味性。王宏图认为:“这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采用了先锋小说的探索方式。整部作品展示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它的内核是人们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小事招引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后果。……它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起笔貌不惊人,但随后的一切充满悬念,让人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其叙述框架仿佛是对侦探小说的戏仿。此外,在叙述中它巧妙地将大量有关南京的事件和人物穿插其中,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色彩。”

其二是突出小说的话语特性。有论者认为,“南京在哪里”最终演变出了各自始料不及的日常喜剧,“这与其说是生活本身的逻辑使然,倒不如说是‘南京在哪里’这句提问带来的‘话语哗变’。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命运会受到话语的左右和宰制。话语的力量超过了生活的力量,这似乎印证了福柯的那套后现代理论。从表面看,小说只不过是一场从能指到能指的空洞叙事游戏,从零到零,从起点回到起点;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作者似乎无意中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的另一种表征,创造了一个极具智性意味的审美空间,于是,先锋小说擅长的叙事游戏由于其对‘所指’发生的勾联,获得了某种再生力,从而也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值得反复阐释的可能和意义,并藉此成为先锋小说写作在现阶段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成果。”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很值得商榷。趣味性毕竟只能反映文本的表层意义,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一审美高度,这多少有些佩不上这样的文字了。至于有关话语的说法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上又语焉不详。南京在哪里?这个话语的所指是很有限的,其能指却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小说文本对事件的描述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历史问题?其二是一个课堂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仔细审视与揣度这两个方面,我们发现,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决不可能引发如潮的知识探寻活动,而“历史”是一个真正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小说沿着寻找“南京”这一事件所展开的种种途径,从话语的所指悄然滑向有关“历史”的能指,小说由此实现了关于“历史”的隐秘叙事。这里面因含有两个转变:从偶然转向必然,从局部转向全局――其结果是话语的能指从“南京”转向一切如南京一样被现实遮蔽的“历史”。

“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南京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自然是极为丰富的,但是,北京、西安等地哪一个城市不是如此呢?由此可见,“南京”这个概念自身并非不可替代,但在另一方面,“南京”作为一个历史的切入点,我们藉此进入历史,这样看来这种选择又是合理的,因为切入点可以有许多个,但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自身。在“南京”背后隐含有全部的历史,这才是我们要探寻的标的;或者说,南京,作为整体历史中的一个局部,象征着历史自身。不错,“南京”正是作为一种历史子系统的符号,存在于文本里。

具体而言,小说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历史以一种与现实对立的面目出现,历史往往为现实所遮蔽。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只是暴露历史冰山的一角,我们不妨提出一系列历史问题:武汉在哪里?广州在哪里?等等。被遮蔽的历史隐含着巨大的能量,寻找历史的进程就是一个释放历史能量的过程,正如文本所展示出来的,尽管历史总处于一种不断被遮蔽的“历史”之中,但是一个“偶然”提出的历史问题就可能掀起狂澜。历史一旦露出峥嵘,现实的秩序即发生混乱。这正说明历史本身的去蔽性及其强大的冲击力。问题在于,我们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分子,又构成现实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构成现实秩序的力量是强大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服从现实秩序差不多是别无选择的,但如果我们习惯于忘记历史,而遵循一种现实的秩序,历史就真如往日云烟,隐蔽在天的尽头了。也许有朝一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南京在哪里”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问题。那么,在这个看似荒诞的命题背后隐含了我们时代的先知先觉:神圣也好,荒诞也罢,有关历史的命运的思考,融入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并且直通未来。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或许它就隐含于带着几分先锋面目的吕志青的潜意识之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没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我们(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乃至于教师)对南京的“陌生”和“无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牵引我们从“历史”走向“现实”,但这个问题被成功地掩盖起来了。从表面上看,吕志青似乎很沉醉于对“现实”种种的琐碎记忆里。事实上大量的读者已经很满足于文本的表层叙事了,它完整、细腻、生动、丰富,以至于我们差不多已经无可挑剔。这正是吕志青的高明之处,或者如西人所言,文本大于作者自身?它的多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穿透文本的表层叙事,达到一个极为隐秘的层次,发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

这种隐秘叙事,典型地体现出吕志青的文本特征;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表层、深层两个甚至更多个空间里实现意义的延展。在很多时候,他以一种精细的文思穿透后现代的狂欢,让我们漫步云中,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他的《老五》、《穿银色旗袍的女人》等佳作莫不如此。谢有顺在《2002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选本序言中说:“这是我在近年读到的叙事上最独特的小说之一,整个叙事细密而微妙,环环相扣却又不着痕迹,最后,因南京在哪里的提问而起的社会事件平息了,可内心的骚动却一直延续在了当事者身上。小说的叙事处理如同一个象征,但它却精妙地虚拟了一场精神漩涡,把置身其中的人的.那种不由自主、不能自拔的状态。”唐静恺则认为这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和写作技巧上的创新实验,别出心裁,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在教学秩序的有序和无序、发散性思维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生活中耐人寻味之处的思考。”这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三、“释码”:跨越“启蒙”之后的狂欢与诙谐

现在我们来提出本文的最后一个问题:侯老师是谁?

与“南京在哪里”一样,作品文本中这些符号或信息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也即编码者或传播者)使用这些符号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读者对编码者在作品中传达所有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品中,“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由一个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最终问题的解决也回到他这里,那么,在文本逐一出场的知识分子人物系列中间,这个地理老师就显得举足轻重。令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又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弱化这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小说写他的地方非常有限,倒是一开端他的出场显得突兀,这构成了文本的叙事的玄机。试看小说开端:

初二五班的地理老师病了,临时派了一个人来带课。梅雨季节,天色老是灰蒙蒙的,加上前排的日光灯又坏了,光线更加黯淡。所以自始至终大家都没怎么看清这人的面目,只是留下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似乎有点黑,有点瘦,还带点慌张,像是没什么教学经验。特别是他走路的样子,轻悄悄的,给人一种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感觉,像是做了点什么亏心事或者正打算做什么亏心事。进来之后也没什,么开场白,说了句“我姓侯。”

说罢径自转过身去,将一副中国地图挂在了黑板上。等他转过身来时才又冒一句:“南京在哪里?”

为什么是由一个地理老师而非历史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在“历史”和“地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按照侯老师的说法,一个词就是一个活的神秘的发酵体。只要死死逮住不放,它就会一而二、二而三地生发、裂变,生发和裂变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他说,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知识群落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此系统与彼系统相联系,一个连着另一个,另一个又连着另另一个以致无穷无尽。所谓学习就是从一个被控信息流环路向一个较为广泛事件领域的延伸,并依靠这延伸和规定这一系统的可理解性标准的密码来理解这个世界……“南京在哪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地理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年轻的学生们无以为答,而对这个地理问题的探讨是沿着一条历史线索进行的,随着“金陵”与“秦淮河”两个历史层面因素的展开,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就自然转化为一个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不经意之间”提出的一个问题,掀起了大波,在周遭一切秩序日益混乱之际,他却安然自处,大谈所谓围棋棋理:“想过没有,如果把几个棋盘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不断地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呢?”这又似乎透露出作者的思想痕迹,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处处契合。一直到这个叙事阶段,他的生命态度与境界都着实让人期待。但是,转眼间我们又变得无比惶惑与失望,并且不得不再次向一种荒诞的现实低头。在校方的压力之下(或者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他把学生们研究的专题加以合并。“将选题两两合并,合并,合并,再合并……经过多次合并,问题逐渐萎缩,萎缩,再萎缩。渐渐的,又回到民康和李小红这里来了”。在经过他的合并之后,我们回到了文本叙事的起点:“南京在哪里”。这事一完,他就又不声不响地缩回到他的小屋里去了。仍然不怎么跟人来往,仍然只是和历史小陈老师在一起下棋。

从上面这些情节可知,“南京在哪里”,这个看似无理而简单的问题却显示出他的敏锐与独到。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那些追求真知的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由此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寻找“历史”的运动。那么,到底他在文本的深层结构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假设,这个事件越闹越大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时候,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样,他的面目就有些形迹可疑并且将引起我们持续的关注。但事实上他哪儿也不去,就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他看到了“历史”的丰富意蕴及其能量,也知道围棋棋盘无限拼接的复杂前景,但是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与世无争、无关世事的,常常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的地理老师。

由此,我们发现小说开端对他形象的描述是恰如其分的,侯老师也由此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属性。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他可以提出“南京在哪里”的问题,引导学生求知,并充分暗示知识的可能性。但是当这种求知行为演变为一场事件,并且对现实秩序带来冲击的时候,他身上的另一种属性就自然地发挥作用。他服从于现实秩序的需要,以“合并”的手段――实际上是以一种消解历史的方法,将问题导向一个最初的出发点。“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情节在这里获取了一种因为颠覆而产生的狂欢效果。

侯老师就是作品文本的编码者,是代替作者在作品中的议程设置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都是译码者,而只有我们才是最后的释码者。侯老师这个人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叹息,然后是随着作者一起狂欢。合并的细节再次宣告:后新时期的人们并不惮于取消“启蒙”行为的合法性。正是在这一节点上我们窥见了吕志青的叙述立场。

但是我们也无须产生历史虚无的悲观,因为文本依然是充满张力的。小说在结尾处有一个细节:提前退休的陶校长客厅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横幅,上面写着:南京在哪里。这是文本最后归结的一个符号表征,这个细节是意味深长的,它似乎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永不消亡。这就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了一种叙事的平衡。这正是小说的高明之处。

★ 另一种眼光作文

★ 法人身份证明书范本

★ 身份识别制度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研究论文

★ 科技创新平台主体异质性分析论文

篇11:另一种高度美文摘抄

1953年,登山家希拉里雄心勃勃来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却发现登上珠峰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

登山途中,希拉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一个牵着牦牛的小伙子正好路过,希拉里顿时感觉这就是上帝给他送来的希望。他比划着,希望小伙子做他的向导。小伙子看懂了他的手势,愉快地允诺了。

就在距离珠峰顶峰不足一米的地方,希拉里突然停了下来,用手一指前方,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

这个名叫腾辛·诺尔基的小伙子没有意识到,希拉里让他先走的那几步登顶,竟将他带入了登山史册,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攀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谁能第一个登到珠峰之巅,谁就是全世界的第一“高”人,必将赢得荣耀。对于荣誉与欲望的`渴求,希拉里心里非常清楚。作为职业登山家,成为世界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人,是希拉里梦寐以求的夙愿。可希拉里还是波澜不惊地做出了“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的决定。

人们无从猜想希拉里当时的心理,他当时是否为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耀而矛盾过?但结果说明了一切,他超越了个人的欲望———这座每个人人生途中都会遇到的、绝不比珠穆朗玛峰低的“高峰”。

希拉里尊重真实,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到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希拉里的精神已超越了世俗,超越了一座地理意义上的高峰,站到了另一个高度。

从珠峰下来后,腾辛·诺尔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从一名普通的把登山赚钱当作职业的小伙子变成了世界名人。

在接受西方媒体访问时,腾辛对自己的国籍避而不答,只称自己是个夏尔巴人。从登顶成功一直到去世,腾辛对他的身世背景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腾辛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名人后,尼泊尔、印度都认为腾辛是自己国家的公民。腾辛明白,一旦他承认或否认自己的国籍,有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可收拾的矛盾。腾辛不愿看到友邻变成仇敌,为了两个邻国的和平,他对自己的身世一直保持沉默……他移居海外,终身漂居域外。

他们用人的高度去攀登山的高度,使高峰变得渺小,使人成了真正值得去攀登的“另一种高度”。

篇12:爱的另一种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或许渐渐忽略了身边的父母,但父母永远不会忘记去爱我们。母亲就像一棵树,在季节的轮回中坚守家园,默默付出。父亲就是一片海,在沉重的风声中碰撞出道道水墙维护着深处的宁静。他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坚硬如山,纵然尘世的污垢再多,也沾染不了这份爱的纯洁。

最近一次上课外班,由于忘带水瓶我强忍了两个小时的干渴。下课后的我自然免不了心情急躁,对前来接我的父母说话不耐烦起来。母亲听后责怪了我几声,但话语中满是叮咛。上了车,我抱怨父亲为什么不提醒我拿水,但他没有解释什么,在我的怨声中用暖暖的语气让我内心恢复了平静。窗外的风凉凉地吹在脸上,刹那间吹醒了我的思想,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却有着相同的爱,这种深入心灵的爱,是生活的风雨无法抹去的。

最近网上有一则新闻——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却在儿子找不到工作时得到了“你们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这样痛心的抱怨。当今的社会这种例子有很多,太多的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让孩子不经受挫折就得到一切,却不知这正是折断了孩子的翅膀。

这件事值得反思,同时也让我想起太多过往。五岁那年,我学轮滑,无数次摔倒,眼里含着泪,父亲却只是远远地说:“快起来,加油继续滑,摔得多了自然就会了”;七岁那年,我学滑蛇板,在大太阳下我一次次掌握不好平衡,腿碰了一下又一下,母亲却不理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别磨叽,再坚持练习一会儿就可以滑很远了”;八岁那年,我学骑自行车,胆小的我根本不敢上车,父母在边上鼓励我,让我终于超越内心的障碍变得勇敢起来。说实话,那几年我有些抱怨他们,抱怨他们不像楼下邻居女孩的父母那样心疼我,抱怨他们为什么我总摔跤还让我继续学这学那,抱怨他们为什么不能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总是让我风吹日晒。

如今长大的我,想起当时我的这些想法,真是觉得自己可笑,父母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爱着我,这种爱让我懂得独立,让我学会勇敢面对,让我知道坚持才能進步。相比这则新闻里的父母,我是多么幸运和幸福!父母用她们的青春换来我的成长,时间如流水般不停息,父母眼角的皱纹多了,黑发间的银丝有了,而长大的我依然贪婪地享受着他们给予我的一切。

篇13:吝啬,另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海叔,我给你带了一点礼物。”

“噢。”

我把带给海叔的礼包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海叔的表情淡淡的,并没有因为我的回来而给他带来一丝喜悦。

海叔不仅与我是在同一个湾子里,而且就在我家隔壁。我家和海叔家原本就沾亲带故的,妈妈的妹妹又嫁给了海叔,海叔理所当然又是我的姨父,亲情上便更添一分,只是,我还是习惯叫他海叔。

这些年,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打工,收入虽说不多,但相比偏僻的农村来说,也算得上是“挣大钱”了。每次回去,我都不忘带些礼物看望海叔。

记得第一次回来看望海叔时,他那高兴劲儿暂且不提,我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的话:“华儿,你也算是有出息的,能够出门挣粗钱,但这里是你的根,你不要忘记了这个穷角落哟。”我当时也朗爽地答应着。那次离开老家时,海叔塞给了我好多土特产。

……

爸爸对我说:“你回来的次数多,不需要每次都买东西给海叔呀,况且你的钱也来得不容易。”

面对爸爸的话,我笑笑。在外打工是很辛苦,挣点钱也是很不容易,但花点儿钱买点礼物,我还能承受,再说,礼物是买给海叔家的,他还是我的姨父哩。

所以,每次回去,我依然是带着一些礼物,海叔也在我每次离开老家时,依然送一些土特产给我,但这一切,都似乎在履行一道程序,当中的亲情味儿少去了很多,却似乎多出了一份“冷漠”,我终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回来,给海叔一个问候就可以了,不必要每次都带东西给海叔。”爸又对我说,“农村里穷是穷,但穷也有尊严,每次都带礼物给海叔,你是想在海叔面前显示你‘富有’吗?海叔也不会白要你的礼物。”

我终于大彻大悟。曾经总认为,尽管我在外打工辛苦,挣钱也不多,但我并不想在亲人面前吝啬,却不想出手“大方”的举措里竟充满着“铜臭”味儿,以至于让一份亲情也变质。

篇14:爱的另一种方式

我左边的同事,似乎是个很黏老婆的男人。“老婆,今天晚上我想吃红烧肉哦。”“老婆,那件灰格子的衬衣烫了没有?明天我要穿的哦。”“老婆,我又馋你的葱油饼了。”刻意压低的声音竟然糯糯软软的。

我在心里暗笑,这男人是在向他老婆撒娇呢。男人一撒娇,女人就得举手投降了。

他给老婆打电话很勤,絮絮叨叨的,最后一句总是在提要求,要他老婆做这样做那样。从他打电话的语气判断,他老婆竟是从未拒绝过他,对于他繁琐的要求,总是欣然领命。他简直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男人。

熟悉之后,我笑他,前辈真是好福气,讨得这样贤惠的老婆。他跟着笑,那是,那是。

有一个星期天,我嗓子疼,到医院去拿点药,竟然意外地遇见他和他老婆。他老婆,不是我想象中精明干练的情况,相反的,林妹妹般的虚弱纤瘦。客气地打过招呼后,他扶着老婆,小心翼翼地走了。接待我的医生很熟悉他们的情况,说,他老婆患绝症两年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只剩下半年的时间可活。好在她求生意志甚强,竟然挨过了两年,不过,她的身体眼见着是越来越不行了,不知道还能熬多久?医生摇着头叹息,我的心一沉。

这以后,再听见他打电话,我心里便有压不住的怒气。这个男人,真是的,老婆都病成那样了,他还一天到晚地使唤他老婆,他的心,是过于粗线条还是本来就像石头那样硬?

他用红笔在日历上重重地勾了个圈。他说,他老婆35岁生日快到了,让我帮着参谋参谋,送什么给老婆好。玫瑰,生日蛋糕,唔,太没有新意了;钻戒,不行,买不起,他一本正经地思量着。我终于忍不住,一句话冲口而出:你呀,什么都不用送,以后别再使唤你老婆,让她过两天清闲的日子就行了。

他不以为然地笑笑,那怎么行,她是我老婆,不使唤她使唤谁呢?你老婆都快死了,你还让她做这做那,你还是不是男人?你对你老婆,有没有一点点疼爱怜惜啊?我的语气里充满了鄙夷,眼前的这个男人是那么的面目可憎。

他的笑容慢慢地收起。你是不是觉得只有对一个人付出才是爱?其实向一个人索取也是爱。她刚生病那段时间,我想着她留在这世上的时间也不长了,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她为我操劳。我什么家务活也不让她干了,想着要让她吃好玩好休息好。可是她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她对我说,她觉得自己这样像废人一样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不如早点去了的好。我说,我不让她走,她做的红烧肉,熬的汤我都还没有吃够,喝够呢。我开始像以前一样要她为我做这做那,她的脸色慢慢红润起来了。那时候我才明白,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付出,还需要让对方感觉他被需要着。

上一篇:庆党九十华诞,创和谐黄田铺下一篇:南环店车位申请书